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对超音速激光沉积CNTs/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导热/导电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波 姜家涛 +7 位作者 邓家科 李镐成 罗准 耿在明 张盼盼 刘少武 张群莉 姚建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62-173,共12页
目的提高超音速激光沉积Cu基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电性能。方法利用超音速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不同CNTs含量的CNTs/Cu复合材料,采用不同的退火温度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导热仪等研究热处理对CNTs/Cu复合材... 目的提高超音速激光沉积Cu基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电性能。方法利用超音速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不同CNTs含量的CNTs/Cu复合材料,采用不同的退火温度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导热仪等研究热处理对CNTs/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导热/导电性能影响。结果600W激光辅助制备的SLD-CNTs/Cu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界面结合和表面形貌。在相同的后续热处理温度(600℃)下,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先升后降,电导率单调递减。0.1%CNTs/Cu复合材料经过600℃退火处理时的热导率可达289.568W/(m·K),约为常温下的2.43倍。0.05%CNTs/Cu复合材料在500℃退火处理后电导率达到最大(47.7 MS/m),是常温(25℃)电导率的2.29倍。结论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复合材料发生回复再结晶,消除了颗粒塑性变形导致的严重晶格畸变,有效弥合了Cu颗粒之间的界面,使得CNTs能与Cu基体充分接触,有利于导电/导热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激光沉积 cnts/cu复合材料 cnts含量 微观特性 导热/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子ZnS:Cu/BaTiO_(3)复合涂层的闪络强度和缺陷自检测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慕然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60,共11页
绝缘子是电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表面绝缘缺陷极易导致突发性沿面闪络事故。为了提高对表面绝缘缺陷的检测能力和绝缘子的沿面闪络强度,文中制备了ZnS:Cu/BaTiO_(3)掺杂的绝缘缺陷自检测复合涂层,将ZnS:Cu电致发光材料引入绝缘系统... 绝缘子是电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表面绝缘缺陷极易导致突发性沿面闪络事故。为了提高对表面绝缘缺陷的检测能力和绝缘子的沿面闪络强度,文中制备了ZnS:Cu/BaTiO_(3)掺杂的绝缘缺陷自检测复合涂层,将ZnS:Cu电致发光材料引入绝缘系统实现缺陷自检测功能,通过引入高介电常数BaTiO_(3)填料均匀表面电场、提高绝缘子沿面闪络强度。测试了涂层样品的交/直流闪络电压,通过对表面金属微粒缺陷在交流电压下的发光分布和局部放电的观测,考察了涂层对表面缺陷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受益于复合涂层对表面电场的均匀化作用和加速表面电荷消散效应,交/直流沿面闪络强度均得到有效提升;绝缘子表面存在金属微粒缺陷时,涂层发光亮度可有效表征表面电场分布特征,并对亚mm级缺陷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相关实验结果对电致发光涂层在绝缘缺陷自诊断与沿面耐电性能提升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cu/BaTiO_(3)复合涂层 绝缘缺陷自检测 电致发光 闪络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CNTs/Cu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杜航 杨柳 +2 位作者 江永涛 陈枳匀 邓丽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6,共5页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铜箔上沉积碳纳米管,层层堆叠后在不同烧结温度(550,650,750,850,950℃)下热压烧结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CNTs/Cu)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复合材料中...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铜箔上沉积碳纳米管,层层堆叠后在不同烧结温度(550,650,750,850,950℃)下热压烧结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CNTs/Cu)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复合材料中孔隙的数量减少,尺寸减小,碳纳米管分布均匀性增大,铜晶粒尺寸增大,退火孪晶晶粒尺寸增大但数量减少;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断后伸长率变化呈非单调性变化;当烧结温度为650℃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适中,断后伸长率最大,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cu复合材料 烧结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Cu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和性能研究
4
作者 徐雪霞 王勇 +4 位作者 李文彬 董国振 李国维 刘洹钰 丁海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9-72,共4页
采用扩散结合法将分散后的碳纳米管附着在铜箔表面,经裁剪、堆叠和预压后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优良导电性的CNTs/Cu层状复合材料。使用SEM、EDS和XRD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导电率检测仪... 采用扩散结合法将分散后的碳纳米管附着在铜箔表面,经裁剪、堆叠和预压后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优良导电性的CNTs/Cu层状复合材料。使用SEM、EDS和XRD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导电率检测仪等对样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热压烧结过程中,一定量铜扩散到CNTs层中,有效改善了碳纳米管层和铜层的结合能力。相比于纯铜,CNTs/Cu层状复合材料在硬度提高45%的同时,在平行于碳纳米管层方向导电率达到91%IACS,而垂直于碳纳米管层方向也仍具有80.6%IACS的导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扩散结合法 cnts/cu复合材料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CNTs/Cu复合粉末的激光辅助低压冷喷涂沉积特性及耐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凯 刘博 +3 位作者 邹洪森 孙景勇 李波 姚建华 《电加工与模具》 2021年第4期51-55,66,共6页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CNTs/Cu复合粉末,通过激光辅助低压冷喷涂技术在铜基体上实现球磨CNTs/Cu复合粉末的有效沉积,并对复合粉末及涂层的微观形貌、结构、元素分布及耐磨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能使CNTs均匀分散并嵌入塑性...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CNTs/Cu复合粉末,通过激光辅助低压冷喷涂技术在铜基体上实现球磨CNTs/Cu复合粉末的有效沉积,并对复合粉末及涂层的微观形貌、结构、元素分布及耐磨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能使CNTs均匀分散并嵌入塑性变形的铜粉中形成CNTs/Cu复合粉末;CNTs含量较高时,CNTs/Cu复合涂层沉积效率降低且存在孔隙和表面凹坑缺陷;复合涂层的磨痕相较于纯铜涂层更光滑,且复合涂层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的混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低压冷喷涂 cnts/cu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耐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工艺对CNTs/Cu复合粉末与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明俊 蔡晓兰 +3 位作者 蒋太伟 周蕾 易峰 李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5-108,共4页
采用卧式高能球磨和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了纳米碳管增强铜基(CNTs/Cu)复合粉体,并采用真空冷压烧结法制备出CNTs/Cu复合材料。研究了高能球磨工艺参数对复合粉体与材料性能的影响,包括球磨时间和搅拌轴转速对复合粉体粒度、松装密度的... 采用卧式高能球磨和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了纳米碳管增强铜基(CNTs/Cu)复合粉体,并采用真空冷压烧结法制备出CNTs/Cu复合材料。研究了高能球磨工艺参数对复合粉体与材料性能的影响,包括球磨时间和搅拌轴转速对复合粉体粒度、松装密度的影响,及其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技术有利于CNTs与铜的界面结合和机械合金化。高能球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轴线速度为4.2/5.4 m/s和球磨时间为2~4 h,得到的CNTs/Cu复合粉体中位径11.76μm,松装密度1.356 g/cm3。CNTs/Cu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94%,硬度达92 HB,抗拉强度达13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cnts cu复合粉体 材料 球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及轧制工艺对CuCr/CNTs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健 左婷婷 +5 位作者 薛江丽 茹亚东 赵兴科 高召顺 韩立 肖立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8-2085,共8页
基于电工材料高电导、高强度的发展需求,本工作通过粉末真空热压烧结成功制备出微量Cr元素掺杂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CuCr/CNTs),系统研究了热压烧结及轧制工艺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烧结温度为90... 基于电工材料高电导、高强度的发展需求,本工作通过粉末真空热压烧结成功制备出微量Cr元素掺杂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CuCr/CNTs),系统研究了热压烧结及轧制工艺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烧结温度为900℃、保温1 h、保压压力为50 MPa的工艺下,样品的电导率高达96.2%IACS,硬度为73.0HV。通过对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分析,发现热压烧结工艺显著影响基体晶粒的尺寸以及界面处碳化物的数量,界面处适量Cr 3C 2纳米相的存在可以改善界面润湿性,增强界面结合,有利于电流传递和载荷传递。通过进一步冷轧,CNTs定向排列并均匀分散,样品的电导率和力学性能均有提升,在电导率保持96.6%IACS时,其屈服强度可达311 MPa,拉伸强度达到373 MPa,具有非常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nts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烧结 轧制 界面结构 电导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NTs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少利 李生娟 +3 位作者 刘平 陈小红 刘新宽 李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0-1365,共6页
在原位合成分布均匀的Cu/CNTs复合粉末的基础上,采用烧结温度为650℃,加载压力为35 MPa,保温时间为10 min的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Cu/CNTs复合材料。并对含有不同含量的Cu/CNTs复合粉末的Cu/CNTs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 在原位合成分布均匀的Cu/CNTs复合粉末的基础上,采用烧结温度为650℃,加载压力为35 MPa,保温时间为10 min的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Cu/CNTs复合材料。并对含有不同含量的Cu/CNTs复合粉末的Cu/CNTs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Cu/CNTs复合材料中的Cu/CNTs复合粉末含量为20%时,CNTs沿晶界均匀分布于铜基体中,形成具有一定结合力的CNTs-Cu界面,复合材料的导电率、硬度值和抗拉强度分别为82.8%IACS、96.4HV、417 MPa,且硬度、抗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nts复合材料 组织 导电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激光沉积增材制造CNTs/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波 王豪 +4 位作者 蒋超伟 罗准 张群莉 刘蓉 姚建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9-99,共11页
目的研究超音速激光沉积增材制造CNTs/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方法对CNTs进行表面镀铜处理,提高它与Cu黏接相之间的润湿性,增强CNTs/Cu之间的界面结合,利用超音速激光沉积技术(Supersonic Laser Deposition,SLD)增材制备不同C... 目的研究超音速激光沉积增材制造CNTs/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方法对CNTs进行表面镀铜处理,提高它与Cu黏接相之间的润湿性,增强CNTs/Cu之间的界面结合,利用超音速激光沉积技术(Supersonic Laser Deposition,SLD)增材制备不同CNTs含量的CNTs/Cu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CNTs含量和退火温度对CNTs/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能谱仪对拉伸断口微区进行元素分析测定。结果SLD制备的CNTs/Cu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塑性变形能力,而强度较高的CNTs通过嵌入铜粉颗粒之间的缝隙提升了沉积质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发现组织无明显孔隙、致密性良好,且无烧蚀现象。CNTs的加入有效提高了CNTs/Cu复合材料的抗拉性能,并且随着CNTs含量的上升,CNTs/Cu复合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稳步上升;当CNTs质量分数为0.3%时,CNTs/Cu复合材料的UTS为36.33MPa,是CNTs质量分数为0.05%时的1.35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NTs/Cu复合材料的UTS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00℃时UTS达到最大值。结论由于激光加热软化的效果与表面镀铜的包覆作用,CNTs能够均匀地分布在CNTs/Cu复合材料内部,同时明显增强复合材料内部颗粒的界面结合强度,后续的热处理有助于使材料从不稳定的机械结合逐步转换为冶金结合,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 超音速激光沉积 cnts/cu涂层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r/Cu为催化剂制备Cu/CNTs复合粉末的工艺研究
10
作者 付少利 李生娟 +4 位作者 刘平 陈小红 刘新宽 李伟 马凤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9-1194,共6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淀法(CVD)制备了分布均匀的Cu/CNTs复合粉末,利用SEM,TEM和Raman光谱分别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10%(质量分数)Cr催化剂,混合气体(Ar/H_2/C_2H_4)比例为8∶24.5∶3,生长温度为800℃、生长时间为30min时,... 采用化学气相沉淀法(CVD)制备了分布均匀的Cu/CNTs复合粉末,利用SEM,TEM和Raman光谱分别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10%(质量分数)Cr催化剂,混合气体(Ar/H_2/C_2H_4)比例为8∶24.5∶3,生长温度为800℃、生长时间为30min时,制备的碳纳米管管壁光滑洁净、管径粗细均匀、几乎没有缺陷,碳纳米管的形貌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nts复合粉末 Cr/cu催化剂 反应气体比例 生长时间 生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CNTs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与燃烧的催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永 姜炜 +3 位作者 刘建勋 王毅 刘冠鹏 李凤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纳米Cu/CNTs复合催化剂,并用SEM、XRD和XPS对其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Cu/CNTs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和燃烧过程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CNTs能显著降低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纳米Cu/CNTs复合催化剂,并用SEM、XRD和XPS对其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Cu/CNTs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和燃烧过程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CNTs能显著降低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峰温,并使总表观分解热明显增大,且对AP/HTPB推进剂燃烧有良好的催化效果,能显著提高推进剂的燃速,降低压强指数。初步探讨了纳米Cu/CNTs催化AP/HTPB推进剂热分解和燃烧过程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cu/cnts复合催化剂 AP/HTPB推进剂 热分解 燃烧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Fe_p/Cu复合涂层组织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毛球 曾大文 +2 位作者 宋武林 黄为 谢长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利用2kW的CO2气体激光器在Q235钢表面熔覆Cu+5%Al混合粉末,获得了外观质量良好的熔覆层。SEM观察发现,熔覆层中有圆形颗粒存在,且有规律分布。成分分析表明,颗粒为富Fe相。提出一个激光熔覆模型对颗粒形成过... 利用2kW的CO2气体激光器在Q235钢表面熔覆Cu+5%Al混合粉末,获得了外观质量良好的熔覆层。SEM观察发现,熔覆层中有圆形颗粒存在,且有规律分布。成分分析表明,颗粒为富Fe相。提出一个激光熔覆模型对颗粒形成过程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Fep/cu复合涂层 组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CNTs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智 李玉英 +2 位作者 龙腾发 陈孟林 何星存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分别采用NaBH4、葡萄糖和水合肼3种不同还原剂制备Cu2O/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同时考察了其对可溶性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糖还原法制备的Cu2O颗粒均匀,晶型...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分别采用NaBH4、葡萄糖和水合肼3种不同还原剂制备Cu2O/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同时考察了其对可溶性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糖还原法制备的Cu2O颗粒均匀,晶型呈完整正八面体型,在可见光、75 min内可使质量浓度为100 mg/L、体积100 mL的X-3B脱色率达到72.4%,COD降解率达到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cu2O cnts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增强铜基复合粉末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鲍瑞 李澜波 +1 位作者 易健宏 程博文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4-460,共7页
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是新型碳材料增强传统金属材料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制备途径。本文阐述了常用的制备CNTs/Cu复合粉末的方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粉末冶金法制备CNTs/Cu基复合材料提供了选... 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是新型碳材料增强传统金属材料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制备途径。本文阐述了常用的制备CNTs/Cu复合粉末的方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粉末冶金法制备CNTs/Cu基复合材料提供了选择依据和参考,最后对CNTs/Cu复合粉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 cu基材料 复合粉末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AlN/Cu纳米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军 张晓娟 +2 位作者 李朋 黄峰 刘翔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2-1006,共5页
采用双靶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Cu含量不同的AlN/Cu纳米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纳米压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观察和分析了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内部化学结合状态。XRD结果表明所有涂层中的AlN均为(002)择优取向... 采用双靶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Cu含量不同的AlN/Cu纳米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纳米压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观察和分析了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内部化学结合状态。XRD结果表明所有涂层中的AlN均为(002)择优取向的六方纤锌矿结构,Cu含量≥4.7%原子比涂层中可以观察到Cu(111)峰的存在。纳米压痕结果表明:Cu含量的多少影响涂层的力学性能,如硬度H、弹性模量E。Cu含量为17.0%时,H=27.3 GPa、E=264.9 GPa,H/E=0.103;随着压入深度从80 nm增加至250 nm,弹性回复值从78.2%降至67.9%。XPS分析表明:对于17.0%Cu含量的涂层而言,电子结合能位于73.5,932.3和933.4 eV处的峰分别对应着Al-N键、Cu-Cu键和Cu-Al键。Cu-Al键的存在说明AlN相与Cu相在两相界面处存在一定的相互化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cu纳米复合涂层 反应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弹性回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2C+Mo涂层对C/Cu复合材料界面及浸渗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锐 李金山 +1 位作者 李进学 周尧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172-176,共5页
分析了C/Cu复合材料的界面润湿特性及多种润湿涂层的性质。选择Mo2 C +Mo作为C/Cu复合材料的润湿涂层 ,研究了该涂层对真空液相浸渗C/Cu复合材料界面润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传统金属Cu涂层在浸渗温度下失效 ,而Mo2 C +Mo涂层在液相... 分析了C/Cu复合材料的界面润湿特性及多种润湿涂层的性质。选择Mo2 C +Mo作为C/Cu复合材料的润湿涂层 ,研究了该涂层对真空液相浸渗C/Cu复合材料界面润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传统金属Cu涂层在浸渗温度下失效 ,而Mo2 C +Mo涂层在液相浸渗温度下较稳定 ,能显著提高C/Cu界面润湿性 ,有效改善界面结合 ,并促进液相浸渗复合过程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复合材料 涂层 液相浸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Zr_(65)Al_(7.5)Ni_(10)Cu_(17.5)复合涂层组织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刚 王彦芳 +2 位作者 王存山 夏元良 董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Ti基体上激光熔覆Zr65Al7.5Ni10 Cu17.5合金粉末 ,得到含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涂层由金属间化合物和非晶、纳米晶构成。涂层按组织形貌分为 3层 :表面枝晶区、中部细晶区和结合区枝晶区。金属间化合物为Al2 Zr3 ,CuZr2 和Zr2 Ni,纳... 在Ti基体上激光熔覆Zr65Al7.5Ni10 Cu17.5合金粉末 ,得到含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涂层由金属间化合物和非晶、纳米晶构成。涂层按组织形貌分为 3层 :表面枝晶区、中部细晶区和结合区枝晶区。金属间化合物为Al2 Zr3 ,CuZr2 和Zr2 Ni,纳米晶为简单四方Al2 Zr3 相 ,晶格常数为 :a =b=76 .18nm ,c =6 9.8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激光熔覆 ZR65AL7.5NI10cu17.5 金属间化合物 非晶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场下ZnS:Cu 复合涂层的电致发光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明晓 郭小渤 +2 位作者 李孟陶 董磊 陈继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693-5702,共10页
输变电设备安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各种绝缘缺陷,将电致发光材料引入绝缘系统,能够直观显示高电场区,进而实现绝缘缺陷的自检测。该文针对ZnS:Cu复合涂层在高电场下的电致发光机制进行研究,利用棒–板结构电极在变压器油与空气中的... 输变电设备安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各种绝缘缺陷,将电致发光材料引入绝缘系统,能够直观显示高电场区,进而实现绝缘缺陷的自检测。该文针对ZnS:Cu复合涂层在高电场下的电致发光机制进行研究,利用棒–板结构电极在变压器油与空气中的不同特点,通过发光分布、放电电流与表面电荷等特性的观测,分别考察在无放电和有放电情况下的电致发光特征。结果表明,ZnS:Cu复合涂层的电致发光来源于无放电时的电荷极化发光与高电场下的气体放电诱导发光,其中电荷极化发光分布与电场强度密切相关;放电起始后,气体放电沉积在涂层表面的正负电荷向ZnS:Cu迁移形成激子,进而以辐射跃迁的方式产生发光。实验获得了ZnS:Cu复合涂层的基本发光机制,对在电场分布定性表征与绝缘缺陷自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cu复合涂层 电致发光机制 电荷极化发光 气体放电诱导发光 绝缘缺陷自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MoS_2/Cu基复合涂层真空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甄文柱 梁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2,共7页
以MoS2/Cu复合粉体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2A12铝合金基体上制备MoS2/Cu基复合涂层。运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涂层显微结构、磨损表面进行表征,并利用GTM-3E球盘式真空摩擦磨损仪探讨真空环境下MoS2/Cu基... 以MoS2/Cu复合粉体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2A12铝合金基体上制备MoS2/Cu基复合涂层。运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涂层显微结构、磨损表面进行表征,并利用GTM-3E球盘式真空摩擦磨损仪探讨真空环境下MoS2/Cu基复合涂层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MoS2颗粒均匀分布于涂层中;涂层结构比较致密且与铝基体结合牢固;XRD分析表明复合涂层物相组成主要为Cu,MoS2相及Cu2O相。实验条件下复合涂层表现出优异的真空减摩效果,涂层的真空摩擦因数在0.05~0.15之间。真空磨损过程中,MoS2自润滑膜层的形成是涂层低摩擦因数的主要原因;真空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疲劳磨损和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MOS2 cu复合涂层 真空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激光熔覆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组织演变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权 刘秀波 +3 位作者 刘庆帅 王港 张诗怡 张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243,256,共13页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层主要包括γy~Ni固溶体、Cr_(7)C_(3)硬质相、FeNis金属间化合物,N2、N3涂层额外含有固体润滑相Cu。性能上N1(730.41 HVo,s)、N2(653.04 HV_(0.5))和N3(592.29 HV_(0.5))涂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基体,分别达到基体(299.20HV_(0.5))的2.44、2.18和1.98倍;室温下N3涂层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性能,摩擦因数比N1涂层降低8.5%,N2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磨损率为1.74×10^(-5)mm^(3)(N·m),而添加20%Cu后,涂层对硬质相的支撑下降,导致硬质相剥离涂层,进而破坏润滑膜,导致磨损率上升。然而在600 C下,N1涂层的减摩性能最佳,摩擦因数比基体下降50.7%,N2涂层耐磨性最高,磨损.率为5.99×10^(-5)mm^(3)(N·m),低于N3涂层的磨损率9.02×10^(-5)mm^(3)(N·m),这是因为添加固体润滑相Cu对涂层的保护作用不足以抵消涂层硬度下降的负面影响。为固体润滑相Cu改进Ni60复合粉末,进而制备成自润滑复合涂层提供了添加量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激光熔覆 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