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bustion modes on the thermal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of a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 under low-medium loads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Shou-ying LI Jin-ze +2 位作者 ZI Zhen-yuan LIU Ya-long WU Bin-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213-2224,共12页
Research on dual-fuel(DF)engin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engine manufacturers seek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using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s as ... Research on dual-fuel(DF)engin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engine manufacturers seek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using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s as DF engines.However,different combustion modes exist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ixture.This research used a simulation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explore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ressure direct injection(HPDI),partially premixed compression ignition(PPCI),and double pilot injection premixed compression ignition(DPPCI)combustion modes under a low-medium load.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PPCI combustion mode provides higher gross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 and more acceptable total hydrocarbon(THC)emission levels than the other modes.Due to its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DPPCI mode engin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diesel dual-injection strategy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In the DPPCI mode,a delay in the second pilot ignition injection time increased THC emissions(a maximum value of 4.27g/(kW·h)),decreased the emission of nitrogen oxides(a maximum value of 7.64 g/(kW·h)),increased and then subsequently decreased the gross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 values,which reached 50.4%under low-medium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 direct injection of natural gas combustion mode thermal efficiency EMISS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CNG发动机喷射方式对火焰传播特性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学东 黄丫 袁方恩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火焰传播是点燃式发动机的主要燃烧方式,为了有效控制缸内直喷CNG发动机更稳定的稀薄燃烧过程,以实现高效率低排放,利用试验用单缸光学发动机,采用双喷射器缸内直喷CNG方式,在双火花塞点火的条件下,分析研究了不同喷射方式对火焰形成及... 火焰传播是点燃式发动机的主要燃烧方式,为了有效控制缸内直喷CNG发动机更稳定的稀薄燃烧过程,以实现高效率低排放,利用试验用单缸光学发动机,采用双喷射器缸内直喷CNG方式,在双火花塞点火的条件下,分析研究了不同喷射方式对火焰形成及传播特性以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点点火时,缸内气流对首先形成的火焰具有"牵引"作用,而两个火焰由于形成时刻不同传播方式就有区别,且两个火焰之间具有"挤压或推动"作用,由此影响整体火焰传播速度;缸内火花塞附近混合气浓度越浓或不均匀性越大,循环波动越小,燃烧更稳定,但随混合气浓度分布不均匀性的增加,NOx排放也增加,表明基于混合气浓度不均匀性分布特性的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不仅与高温富氧条件有关,而且还与浓度场分布特性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发动机 缸内直喷 稀薄燃烧 火焰传播特性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氢内燃机控制参数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冬野 刘少鹏 +2 位作者 胡祯 周磊 卫海桥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26,共9页
基于一台直列4缸四冲程缸内直喷氢内燃机,建立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计算模型,研究了发动机控制参数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的增大和点火时刻的提前,发动机的缸内... 基于一台直列4缸四冲程缸内直喷氢内燃机,建立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计算模型,研究了发动机控制参数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的增大和点火时刻的提前,发动机的缸内压力和放热率峰值升高,同时缸内压力和放热率的峰值相位推迟。减小当量比使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分布大致相同但更加稀薄,更靠近火花塞的浓混合气分布是提升火焰传播速度的关键。随着氢气喷射时刻的推迟,缸内压力和放热率峰值增大,点火延迟缩短,燃烧相位提前。喷射压力和喷射时刻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均取决于缸内混合气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 氢发动机 内燃机 控制参数 混合气形成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仿真的CNG发动机燃料喷射策略研究
4
作者 陈飞 彭忆强 马永富 《中国测试》 CAS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建立了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的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基于开关式氧传感器和基于宽域氧传感器(UEGO)的燃料控制策略在电控喷射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详细的阐述了模型建立的过程,并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得到了压缩天然... 建立了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的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基于开关式氧传感器和基于宽域氧传感器(UEGO)的燃料控制策略在电控喷射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详细的阐述了模型建立的过程,并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得到了压缩天然气发动机输出结果,同时通过对这些输出结果的分析,阐释了对不同氧传感器所采用的策略在电控喷射控制中所取得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分析结果显示,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能够实现物理模型和控制算法的良好结合,使控制算法的研究得到更具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发动机 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 电控喷射系统 控制策略 发动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CNG发动机燃烧过程及NO生成率的仿真分析
5
作者 顾静静 林学东 黄丫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基于缸内直喷CNG试验样机,在前期燃烧过程可视化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三维仿真软件FIRE建立了燃烧过程的仿真计算模型。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喷气量对缸内速度场、浓度场、火焰传播速度、温度场和NO生成率的影响。结... 基于缸内直喷CNG试验样机,在前期燃烧过程可视化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三维仿真软件FIRE建立了燃烧过程的仿真计算模型。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喷气量对缸内速度场、浓度场、火焰传播速度、温度场和NO生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缸内温度大于2 000 K且喷气量当量比为0.8~1范围内时先生成NO,且最大NO生成率出现在放热率峰值之后;当喷气量减小时,放热率峰值降低,NO生成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发动机 缸内直喷 燃烧过程 NO生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车用CNG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设计
6
作者 张欣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实现CNG发动机稀薄燃烧 ,进一步降低其有害排放 ,本文设计了车用增压CNG发动机电控系统。该系统电控喷射单元采用空燃比闭环控制和顺序多点喷射技术 ,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发动机各缸燃气喷射量和喷射时刻的精确控制 ;针对增压... 为了实现CNG发动机稀薄燃烧 ,进一步降低其有害排放 ,本文设计了车用增压CNG发动机电控系统。该系统电控喷射单元采用空燃比闭环控制和顺序多点喷射技术 ,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发动机各缸燃气喷射量和喷射时刻的精确控制 ;针对增压CNG发动机所需点火能量比较高的要求 ,该系统采用无分电器的高能顺序直接点火控制系统 ,通过控制各缸点火时刻和点火线圈导通时刻的方法 ,有效的防止了脉冲的丢失 ,满足了天然气稀燃所需的点火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增压天然气发动机 顺序多点电喷 高能直接点火 设计 稀薄燃烧 电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半直喷航空发动机喷油策略研究
7
作者 尹君 朱棣 +1 位作者 刘丰喆 侯圣智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基于自主研发的二冲程低压半直喷航空发动机及控制系统,开展喷油控制策略及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发动机运行工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喷油策略组合。在起动和怠速工况,采用进气道喷射的独立供油方式;在部分负荷... 基于自主研发的二冲程低压半直喷航空发动机及控制系统,开展喷油控制策略及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发动机运行工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喷油策略组合。在起动和怠速工况,采用进气道喷射的独立供油方式;在部分负荷及高负荷工况,采用进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协同供油方式,随着发动机直喷比例的提高,燃油消耗率相应减小;与采用进气道喷射供油相比较,采用低压半直喷供油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发动机 低压半直喷 航空发动机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在轨氢氧内燃机直喷模式缸内燃烧特性研究
8
作者 刘龙 李航 +5 位作者 楚为盛 骆洪亮 连欢 郭冬妮 陈泽彬 李华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基于CONVERGE仿真平台,通过改进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光学氢发动机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直喷氢(direct injection-H_(2),DI-H_(2))和直喷氧(direct injection-O_(2),DI-O_(2))两种模式下氢氧内燃机缸内燃烧特性。首先针对DI-H_(2)模式,通... 基于CONVERGE仿真平台,通过改进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光学氢发动机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直喷氢(direct injection-H_(2),DI-H_(2))和直喷氧(direct injection-O_(2),DI-O_(2))两种模式下氢氧内燃机缸内燃烧特性。首先针对DI-H_(2)模式,通过控制氢气喷射质量流量,研究不同氧气当量比(Φ)0.33、0.10、0.08下缸内混合程度、燃烧可控性及输出功率,并与DI-O_(2)模式Φ=8.00的富燃环境下缸内燃烧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工作针对缸内氢氧混合均匀程度、燃烧可控性及内燃机输出功率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DI-H_(2)模式下,Φ=0.33时,燃料急速燃烧出现失控风险,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已超过10.0 MPa;Φ=0.08时,虽然燃烧可控,但由于稀薄燃烧,缸内燃料混合程度低且输出功率不满足低温流体集成(integrated vehicle fluids,IVF)系统2 kW要求。当Φ=0.10时,既能满足发动机缸内燃气混合均匀与燃烧可控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IVF系统对于内燃机功率输出的要求。考虑到缸内温度和压力承受极限,适合小型发动机工作的氧气当量比应在0.10左右。而在DI-O_(2)模式下,由于缸内富燃使得燃烧可控,缸内混合程度Φ=8.00与DI-H_(2)模式下Φ=0.33时相当,最高燃烧压力低于5.0 MPa,最高温度低于1500 K,输出功率2.26 kW也符合设计要求。该模式具备较大潜力,也是未来空间在轨氢氧内燃机可选的燃烧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在轨 氢氧燃烧 内燃机 直喷射流 燃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高效颗粒捕集器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马标 钟秋月 +2 位作者 胡帅 孙豫 滕勤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了适应国家排放法规对汽油直喷发动机颗粒物监测粒径逐渐减小的要求,根据汽油直喷发动机排放开发目标,设计不同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技术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转毂试验的测试选型确定捕集效率高、背压小的最优方案。建立了基... 为了适应国家排放法规对汽油直喷发动机颗粒物监测粒径逐渐减小的要求,根据汽油直喷发动机排放开发目标,设计不同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技术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转毂试验的测试选型确定捕集效率高、背压小的最优方案。建立了基于发动机原排和压差的GPF控制策略,结合GPF测试选型数据标定GPF碳载量模型、再生效率模型等,实现再生工况识别并协调再生控制。通过WLTC排放循环验证GPF控制策略,最优方案的捕集效率满足排放开发目标,有效降低了汽油直喷汽油机的颗粒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汽油机 颗粒捕集器 控制策略 再生效率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嗣炎 张振东 +2 位作者 方祖华 郭辉 李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5,29,共4页
进行了由一台汽油机改造成单一燃料天然气发动机的总体设计,着重论述了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其最大功率和最大转矩都与原汽油机相当,而HC和CO排放量则比原机有显著的降低。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直接喷射 控制系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顺序喷射天然气发动机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郝利君 张付军 +2 位作者 黄英 葛蕴珊 孙业保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将一台 CY6 10 5 Q柴油机改造为点燃式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电控多点燃气顺序喷射以及电控高能点火等新技术 ,同时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经改进设计的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 将一台 CY6 10 5 Q柴油机改造为点燃式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电控多点燃气顺序喷射以及电控高能点火等新技术 ,同时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经改进设计的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相当 ,低速转矩特性明显改善 ,排放性能指标达到了欧洲 号标准。由于使用廉价的天然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控制 顺序喷射 天然气发动机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光德 黄震 +2 位作者 乔信起 宋钧 方俊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在一台 2 135直喷柴油机上 ,对燃油供给系统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测试了燃用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时刻、气缸压力和有害排放 ,计算分析了放热规律及滞燃期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在供油提前角相同的情况下 ,二甲醚的喷射延迟比柴油长... 在一台 2 135直喷柴油机上 ,对燃油供给系统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测试了燃用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时刻、气缸压力和有害排放 ,计算分析了放热规律及滞燃期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在供油提前角相同的情况下 ,二甲醚的喷射延迟比柴油长而滞燃期比柴油短 ,着火时刻落后于柴油 ;二甲醚的最大放热速率小 ,而燃烧持续期短 ;二甲醚发动机接近无烟排放 ,NOx排放浓度显著低于柴油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柴油机 二甲醚发动机 燃烧 改造 排放控制 汽车 燃油供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喷式汽油机电控系统硬件开发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雪峰 于秀敏 +2 位作者 周骥 马君 齐万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针对汽油直喷发动机电控系统提出总体设计技术方案,选取飞思卡尔MC9S12DP512MPVE单片机作为发动机ECU的主控芯片,进行了主控系统电路模块、信号处理电路模块、执行器驱动电路模块的设计开发。试验验证表明:电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满足发动... 针对汽油直喷发动机电控系统提出总体设计技术方案,选取飞思卡尔MC9S12DP512MPVE单片机作为发动机ECU的主控芯片,进行了主控系统电路模块、信号处理电路模块、执行器驱动电路模块的设计开发。试验验证表明:电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满足发动机点火、喷油器电磁阀的驱动与控制性能要求,也验证该电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式汽油机 电控系统 硬件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直喷柴油机EGR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振东 褚超美 周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8,156,共4页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增压直喷柴油机EGR率控制装置 ,试验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各工况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 ,为满足欧Ⅱ标准确定了各个工况的最佳EGR率。以此为基础 ,设计了EGR电控系统 ,并用于柴油机的实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设...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增压直喷柴油机EGR率控制装置 ,试验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各工况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 ,为满足欧Ⅱ标准确定了各个工况的最佳EGR率。以此为基础 ,设计了EGR电控系统 ,并用于柴油机的实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设计的EGR电控系统后 ,大大降低了该柴油机的氮氧化物排放 ,使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直喷柴油机 EGR控制系统 欧Ⅱ标准 排放控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天然气发动机燃料喷射和点火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林福 张欣 李国岫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7,共4页
结合天然气发动机的具体参数和特性,确定了控制喷射提前角和喷射脉宽以及点火提前角与点火能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统一的控制点火线圈通电时刻的方法,消除了点火分段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按参考点的不同,提出了两种确定点火提前角的方法,... 结合天然气发动机的具体参数和特性,确定了控制喷射提前角和喷射脉宽以及点火提前角与点火能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统一的控制点火线圈通电时刻的方法,消除了点火分段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按参考点的不同,提出了两种确定点火提前角的方法,并分析了两种方法产生差别的原因.对用一个微控制器来同时控制6缸发动机喷射和点火的可能性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静态试验和台架试验,证实了该方法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电控 喷射 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涡流进气系统及其在直喷式汽油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慧 杨延相 +2 位作者 冯适 刘圣华 周龙保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41,共6页
设计了一种简单的阀片式变涡流控制系统。在螺旋气道中安装一适当形状的阀片,可在较大范围内连续调节涡流比。在充气效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本涡流控制系统可使涡流比在0.35~1.68之间变化。通过在稳流吹风试验台上的大量试验... 设计了一种简单的阀片式变涡流控制系统。在螺旋气道中安装一适当形状的阀片,可在较大范围内连续调节涡流比。在充气效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本涡流控制系统可使涡流比在0.35~1.68之间变化。通过在稳流吹风试验台上的大量试验,对阀片形状,包括阀片外形和逆流弯角进行了优化。将本系统应用在汽油机直接喷射分层燃烧系统中,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尤其是低负荷下的排放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试验表明,当涡流比在1.0~1.5之间变化时,所研究的直接喷式汽油机在低负荷工况下CO、HC和NOx的排放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涡流 控制系统 汽油机 废气排放 直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缸内喷气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辉 张振东 +2 位作者 李萌 孙嗣炎 方祖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共4页
介绍了将一台单缸化油器式汽油机改造为缸内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的喷气系统设计及标定、点火系统改进、控制系统组成及压缩比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电控缸内喷气配合压缩比优化是提高天然气发动机充气效率、恢复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直接喷射 点火系统 控制系统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的压缩天然气直喷发动机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忆强 黎薇 李静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1,共4页
为提高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采用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实现了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缸内直接喷射.根据实际应用要求,测试了直喷喷嘴的流量特性,设计了压缩天然气直喷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制定了缸内直接喷射天然气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采用... 为提高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采用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实现了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缸内直接喷射.根据实际应用要求,测试了直喷喷嘴的流量特性,设计了压缩天然气直喷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制定了缸内直接喷射天然气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采用缸内直接喷射天然气的方式,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可以达到同类汽油发动机的输出水平,当转速为2 500 r/min时,功率损失为0.006%,基本与汽油发动机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 缸内直接喷射 发动机电子控制 快速控制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开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洪伟 方祖华 +1 位作者 侯树荣 孙济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6-220,共5页
本文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缸内直接喷气技术时供气与点火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开闭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 开闭环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I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晓峰 韩俊 +2 位作者 张士路 赵强 黄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35,共4页
以某1.5 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冷却系统结构,提出一种电子水泵的控制系统并基于整车环境设计其控制策略,最后进行标定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满足该发动机搭载的电子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准确... 以某1.5 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冷却系统结构,提出一种电子水泵的控制系统并基于整车环境设计其控制策略,最后进行标定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满足该发动机搭载的电子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准确、及时工作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冷却增压后气体温度和增压器的要求,因此该控制策略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发动机 电子水泵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