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3.3G34W、p63及SAT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联合应用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楠 吕茉琦 +5 位作者 同志超 李海燕 王丹 杨文义 李晓菊 周党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9,共9页
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 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l tumor of bone,NGCTB)(包含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软骨母细胞瘤和5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样本和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H3.3G34W、p63及SATB2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判断H3.3G34W、p63及SATB2的阳性率在各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包括H3.3G34W、p63及SATB2的联合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H3.3G34W、p63及SATB2在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1.5%、90.7%、92.6%;在N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4%、28.9%、62.7%。与NGCTB组相比,GCTB组患者年龄显著较大[(41.222±14.849)vs.(16.566±9.439);P<0.001],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更高(51.9%vs.48.1%,P<0.001)。与NGCTB组相比,GCTB组中H3.3G34W(81.5%vs.2.4%,P<0.001);p63(90.7%vs.28.9%,P<0.001)和SATB2(92.6%vs.62.7%,P<0.001)的阳性率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单因素预测模型,同时行ROC曲线分析,表明年龄(AUC=92.9%,P<0.001)、性别(AUC=64.5%,P=0.004)、H3.3G34W阳性率(AUC=89.5%,P<0.001)、p63阳性率(AUC=80.9%,P<0.001)、SATB2阳性率(AUC=65.0%,P=0.003)是GCTB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混合预测模型,并行ROC曲线分析,发现混合模型展现出比单因素模型更好的预测价值(AUC=98.4%,P<0.001)。结论H3.3G34W、p63及SATB2是有效诊断GCTB的分子标记物,且三者联合应用更能提高GCTB的诊断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GCTB)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H3.3G34W P63 SAT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中CD_(44)变异型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巨 刘佳 +3 位作者 鲁海欧 江岩 郭丽 李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细胞粘附因子CD44的变异型(CD44v)出现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并与这些肿瘤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然而,CD44基因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类型尚无定论。为此,本研究使用特异性识别CD44分子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 细胞粘附因子CD44的变异型(CD44v)出现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并与这些肿瘤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然而,CD44基因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类型尚无定论。为此,本研究使用特异性识别CD44分子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对正常卵巢组织以及良性和恶性肿瘤的CD44表达类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CD44v在正常卵巢内呈阴性;25例良性肿瘤中,21例阴性,4例有灶局性变异型外显子v8-v10的表达;相反,26例卵巢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株卵巢癌细胞系Caov3和Ovca3有多种形式的CD44v存在;其中,v7的表达明显上调。2例交界性肿瘤的表达形式与卵巢癌相似,但呈灶局阳性。本结果因而提示,CD44v尤其是v7出现在卵巢癌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它(们)可能成为该类肿瘤新的生物标志物并在癌细胞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d4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_(68)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诊断不典型心肌炎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少影 姚青松 +1 位作者 林俊莲 宋一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7-208,211,共3页
目的为划清心肌炎与心肌对机体某种病理状态的反应界线。方法应用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26例(6例典型急性心肌炎,20例明确或可疑心肌炎)心源性猝死者的心肌作染色、光镜检查。取10例正常心肌对比研究。结果心肌炎者病变部出现大量... 目的为划清心肌炎与心肌对机体某种病理状态的反应界线。方法应用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26例(6例典型急性心肌炎,20例明确或可疑心肌炎)心源性猝死者的心肌作染色、光镜检查。取10例正常心肌对比研究。结果心肌炎者病变部出现大量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的单核细胞。(>20个/×40视野),形态多样、堆集(>15个)。结论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用作诊断不典型心肌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cd68 免疫组织化学 心源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26在猴睾丸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4
作者 胡静 王红 +4 位作者 张远强 张金山 陈丽华 孙岚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PTA1 睾丸 免疫组织化学 恒河猴 cd2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邓敏 周星雨 +1 位作者 张静 李亚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8-884,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7例红斑狼疮(其中8例盘状红斑狼疮、4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7例红斑狼疮(其中8例盘状红斑狼疮、4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皮肌炎、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5例天疱疮皮损组织石蜡切片中的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情况;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在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天疱疮皮损组织中上述5种抗体的阳性率。结果:红斑狼疮组皮损基底膜带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85.2%,51.9%,皮肌炎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40%,0;红斑狼疮组皮损组织中C3d,C4d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皮肌炎组(P<0.05)。红斑狼疮组皮损组织中CD12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皮肌炎组(P<0.05)。大疱性类天疱疮组皮损基底膜带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100%,86.7%,天疱疮组角质形成细胞间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100%,60%。天疱疮组皮损真皮内的IgG,IgG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组(P<0.05),且天疱疮组IgG4/IgG明显高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组(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损组织中的C3d,C4d在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天疱疮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作为替代直接免疫荧光的诊断工具。CD123表达对于红斑狼疮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IgG4和IgG对于天疱疮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D C4D IGG IGG4 cd123 免疫组织化学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 被引量:9
6
作者 CD30阳性淋巴瘤病理专家组 李小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8-234,共7页
CD30可在多种淋巴瘤中表达,其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最为常见。近年来,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维布妥昔单抗已获批应用于复发/难治性CHL和... CD30可在多种淋巴瘤中表达,其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最为常见。近年来,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维布妥昔单抗已获批应用于复发/难治性CHL和ALCL患者的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然而,该靶向治疗药物能否使其他类型淋巴瘤患者获益目前尚不明确,精确评估CD30表达水平对此类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试验和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CD30检测仍主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检测流程及结果判读标准。本文通过分析CD30的检测现状,联合多中心研究探索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流程及结果判读方法,并结合文献和专家经验,最终达成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共识,希望能有助于淋巴瘤CD30表达的规范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cd30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规范 判读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网膜、肠系膜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晓红 马大烈 +2 位作者 白辰光 吴丽莉 谢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1-402,共2页
为探讨网膜、肠系膜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对 8例网膜、肠系膜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而且所有肿瘤均获得随访资料。结果表明 ,肿瘤为单发结节 ,体积大 ,组织学上主要由具有嗜酸性胞浆及核两端... 为探讨网膜、肠系膜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对 8例网膜、肠系膜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而且所有肿瘤均获得随访资料。结果表明 ,肿瘤为单发结节 ,体积大 ,组织学上主要由具有嗜酸性胞浆及核两端存在细胞浆空泡的梭形细胞构成 ,部分肿瘤可见上皮样细胞等平滑肌分化证据。免疫表型特征为 :8例 (10 0 % )肿瘤C kit均为阳性 ,7例 (87 5 % )CD34阳性 ,6例 (75 % )SMA呈局灶性或散在阳性。 2例恶性间质瘤P5 3、PCNA表达阳性 ,良性病例中 1例PCNA低水平表达。结果提示 ,网膜、肠系膜间质瘤有其独立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C kit、CD34标记物对网膜、肠系膜间质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C-KIT cd34 网膜间质瘤 肠系膜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晓红 马大烈 +1 位作者 谢强 吴丽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方法 :对 1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8例肿瘤良性 3例 ,恶性 15例 ,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 ,1例肿瘤细胞外基质内可见丝...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方法 :对 1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8例肿瘤良性 3例 ,恶性 15例 ,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 ,1例肿瘤细胞外基质内可见丝团样纤维。免疫表型特征为 :C kit 18例 (10 0 % )胞质强阳性表达 ;CD347例 (38 9% )阳性 ;S 10 0蛋白 9例 (5 0 % )呈局灶性或散在阳性 ,其中包括 2例良性 ,7例恶性 ;SMA仅 1例阳性。结论 :十二指肠间质瘤恶性发生率较高 ,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为主。C kit因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成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可靠标记物 ,但不能作为良恶性判断指标 ,CD34阳性表达率低 ;神经化生率较高 ,平滑肌方向分化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C-KIT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曹雅静 范嫏娣 +1 位作者 刘素香 冯洁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其在良性、潜在恶性、恶性临床分布特点。方法:选用35例临床资料完整、病理诊断准确的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CD117、CD34、SMA、S-100、NSE)。结果:35例GISTs恶性(...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其在良性、潜在恶性、恶性临床分布特点。方法:选用35例临床资料完整、病理诊断准确的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CD117、CD34、SMA、S-100、NSE)。结果:35例GISTs恶性(包括潜在恶性)达85.0%以上;组织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23例(65.7%),上皮样细胞7例(20.0%),混合型5例(14.2%);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CD11774.3%(26/35例)、CD3468.6%(24/35例)、NSE65.7%(23/35例)、S-10031.4%(11/35例)、SMA48.6%、(17/35例);向神经分化13例,向平滑肌分化5例,双向分化12例,未分化5例。结果: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起互补作用并对其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cd117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Kikuchi淋巴结炎 被引量:7
10
作者 贺莉 赵彤 朱梅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3-724,727,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检测Kikuchi 淋巴结炎(KF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CD20、CD45RO、CD57、CD68、CD8和多克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对42例KFD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淋巴结受损区域由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检测Kikuchi 淋巴结炎(KF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CD20、CD45RO、CD57、CD68、CD8和多克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对42例KFD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淋巴结受损区域由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样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及核碎片组成。所有病例均出现组织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共同表达MPO/CD68。免疫母细胞、浆样单核细胞在增生期容易观察到。T细胞呈灶状阳性, 而NK及B细胞呈散在阳性。所有病例中性粒细胞很少或缺乏。结论免疫组化分析可以作为鉴别诊断KFD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KIKUCHI淋巴结炎 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单克隆抗体 cd20 cd45RO cd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石蜡切片CD30免疫组化手工法检测优化方案探讨
11
作者 陈刚 韩雪 +3 位作者 季盼 王震 张炜明 宋国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手工法检测淋巴瘤石蜡切片中CD30表达的优化方案。方法选取已确诊CD30阳性的淋巴瘤样本30例,以修复方式和检测系统差异设立3组手工染色方案,以Ventana平台机染色作为对照方案,观察各组手工方案的染色效果,比较最优... 目的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手工法检测淋巴瘤石蜡切片中CD30表达的优化方案。方法选取已确诊CD30阳性的淋巴瘤样本30例,以修复方式和检测系统差异设立3组手工染色方案,以Ventana平台机染色作为对照方案,观察各组手工方案的染色效果,比较最优手工方案与对照方案CD30半定量判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手工方案pH 9.0 EDTA高压热修复+EliVision Super检测系统行CD30免疫组化染色,定位准确,强度适中,背景清晰,染色效果优于pH 6.0柠檬酸高压热修复+MaxVision/EliVision Super检测系统。(2)最优手工方案与对照方案CD30阳性细胞占比区间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3/3)、间变大细胞淋巴瘤(3/3)、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4/4)、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4/4)中一致率达10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10)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5/6)中分别有2例及1例结果不一致。结论免疫组化手工法优化方案行淋巴瘤CD30半定量检测,染色结果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作为CD30标准染色流程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cd30 手工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96与免疫相关基因CTLA-4、CD8在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海燕 李赟 +2 位作者 王兴芬 张向莲 王新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90-79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显示gp96在机体发挥抗肿瘤的特异性细胞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热休克蛋白gp96与免疫相关基因CTLA-4、CD8在不同进展阶段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组织芯片技术检...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显示gp96在机体发挥抗肿瘤的特异性细胞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热休克蛋白gp96与免疫相关基因CTLA-4、CD8在不同进展阶段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组织芯片技术检测89例原发肺癌、12例癌前病变、10例正常肺组织及12例淋巴结转移性肺癌中gp96、CTLA-4、CD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①原发性肺癌组gp96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与癌前病变组(P<0.05)。原发性肺癌组和癌前病变组CTLA-4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CD8在原发性肺癌组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P<0.05)。CD8阳性淋巴细胞高表达组gp96阳性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②gp96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肉眼类型、组织学分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TLA-4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性别、肉眼类型、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D8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肉眼类型、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在鳞癌和小细胞癌中,gp96、CTLA-4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CD8的表达(P<0.05)。③Gp96与CTLA-4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CD8表达呈负相关(P<0.05),CD8与CTLA-4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肺癌中gp96的表达与CTLA-4、CD8密切相关,提示三者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组织芯片 GP96 CTLA-4 cd8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_(34)^+造血细胞 被引量:8
13
作者 董文川 喻新建 +3 位作者 童春容 高晖 陈珊珊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分离脐血CD细胞,以了解其造血增殖活性。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Isolex50系统)分离脐血CD细胞,并对其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常规方法CD纯度较低,经过改进,脐血CD细胞由分离前的(1.39±0.76)%增加至(59.46... 目的:分离脐血CD细胞,以了解其造血增殖活性。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Isolex50系统)分离脐血CD细胞,并对其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常规方法CD纯度较低,经过改进,脐血CD细胞由分离前的(1.39±0.76)%增加至(59.46±17.35)%,CD细胞富集倍数为(62.31±55.19)倍。分离后组分CFU-GM、BFU-E、CFU-Mix较分离前分别增加了(41.05±15.77)、(13.14±8.66)及(34.80±19.58)倍,而阴性组分所形成的集落显著减少。结论:免疫磁珠法可以有效地分离CD细胞,造血祖细胞集落大多来源于CD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脐带血 免疫磁珠法 cd34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ascin、CD34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林 董小刚 姚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8,58,共4页
目的探讨Tenascin、CD34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2003年期间切除的胆管癌标本33例和正常胆管组织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Tenascin、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Tenasc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 目的探讨Tenascin、CD34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2003年期间切除的胆管癌标本33例和正常胆管组织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Tenascin、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Tenasc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7/33),其中病理分级Ⅰ级、Ⅱ级、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71.4%、82.4%和88.9%,但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在正常胆管组织中未检测到Tenascin表达。CD34在胆管癌组织中广泛表达,在正常胆管组织中仅有少量表达,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ena-scin可以作为胆管癌的肿瘤标志应用于临床诊断,CD34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TENASCIN cd3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34^(+)髓系前体细胞免疫表型定量分析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曦 任方刚 +7 位作者 张耀方 许晶 夏婷 常建梅 陈秀花 覃艳红 王宏伟 徐智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2-839,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免疫标志的定量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了解CD7和CD117的定量表达对低危M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79例初诊MDS患者骨髓CD34+髓系前体细...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髓系前体细胞免疫标志的定量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了解CD7和CD117的定量表达对低危M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79例初诊MDS患者骨髓CD34+髓系前体细胞各抗原的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MFI),比较各免疫标志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CD7和CD117的定量表达对低危MDS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影响。结果:高危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1)、红细胞数(P<0.01)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均明显高于低危MDS患者,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于低危MDS患者(P<0.05)。高危MDS患者CD34+原始细胞比例(P<0.01)、CD34+髓系前体细胞表面CD117的比例(P<0.05)以及CD7的MFI(P<0.05)较低危MDS患者明显升高,而CD123的MFI较低危MDS患者明显降低(P<0.05)。高危MDS患者CD15/CD34(MFI)和CD19/CD34(MFI)与总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58;r=0.505),CD19/CD34(%)和CD19/CD34(MFI)与白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469;r=-0.503)。低危MDS患者CD34+(%)分别与骨髓红细胞比例、外周血血小板(PLT)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26;r=0.486;r=0.495),但与乳酸脱氢酶水平呈负相关(r=-0.421);CD10/CD34(%)、CD10/CD34(MFI)和CD117/CD34(MFI)与WT1表达量呈正相关(r=0.745;r=0.800;r=0.434),而CD11b/CD34(%)与WT1表达量呈负相关(r=-0.457);CD19/CD34(%)和CD71/CD34(MFI)与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786;r=-0.514);CD10/CD34(%)与Th/Ts呈正相关(r=0.738),CD7/CD34(MFI)与Th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13);HLADR/CD34(%)和HLADR/CD34(MFI)与PLT水平均呈负相关(r=-0.461;r=-0.445),但HLADR/CD34(MFI)与骨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分数呈正相关(r=0.552)。CD7和CD117的定量表达对低危MDS患者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影响。结论:MDS患者不同风险组CD34+髓系前体细胞免疫表型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相关,综合骨髓细胞形态学、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免疫表型等指标将会对MDS患者的诊断、临床分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34+髓系前体细胞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人CD34^+造血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玉宁 杨科 +1 位作者 刘抗援 王景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59-1059,1080,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人CD34 + 造血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方法 :采用CD34MultisortKit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分离纯化出CD34 + 造血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 ,涂片进行瑞氏 -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过氧化物酶 (P...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人CD34 + 造血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方法 :采用CD34MultisortKit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分离纯化出CD34 + 造血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 ,涂片进行瑞氏 -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过氧化物酶 (POX)、糖原 (PAS)、苏丹黑 (SB)及萘酚AS -D氯乙酸酯酶 (CE)。结果 :CD34 + 造血细胞的纯度≥ 98.8%,形态大小略大于正常淋巴细胞 ,PAS、CE、SB及POX均呈阴性。结论 :不同来源的人CD34 + 造血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组织细胞化学 cd34^+ 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造血细胞免疫磁性高效富集仪CMSI-100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奚永志 张双喜 +4 位作者 孙玉英 郭斯启 刘楠 屠敏 孔繁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76,共2页
根据免疫磁性分离原理 ,选用能产生高磁场强的磁性材料钕铁硼 ,其核心是将其设计成由低碳钢间隔的 4块钕铁硼 ,并且使每块钕铁硼的规格必须限制在 3.5cm× 2 .0cm× 0 .3cm ,以确保每块钕铁硼平面所具有的磁场强度平均可达 2 7... 根据免疫磁性分离原理 ,选用能产生高磁场强的磁性材料钕铁硼 ,其核心是将其设计成由低碳钢间隔的 4块钕铁硼 ,并且使每块钕铁硼的规格必须限制在 3.5cm× 2 .0cm× 0 .3cm ,以确保每块钕铁硼平面所具有的磁场强度平均可达 2 70 0高斯。当所切磨的钕铁硼规格达不到该标准时 ,由此产生的磁场强度 >2 70 0高斯或 <2 70 0高斯 ,对CD34+造血细胞的分离效果均不理想。经对人正常骨髓CD34+ 造血细胞的免疫磁性分离证实 ,采用CMSI 10 0富集后的CD34+ 造血细胞纯度平均 >90 % ,细胞活力 >95 % ,达到国际上最好水平 ,其性能完全可与国际通用先进的IsolexTM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分离 钕铁硼 磁场强度 cd34^+造血细胞 CMSI-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及其激活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冠军 解丽华 +3 位作者 王晓 冯凯 李梁 裴雪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To induce th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Cs) from human cord blood, CD34 + cells isolated from human cord blood by mini MACS were cultured in a liquid culture system with rhSCF, rhGM CSF, rhTNF α... To induce th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Cs) from human cord blood, CD34 + cells isolated from human cord blood by mini MACS were cultured in a liquid culture system with rhSCF, rhGM CSF, rhTNF α and rhFL for 10 days. Then the induced cel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C′s morphological and phenotypic properties. In addition, they stimula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allogeneic T cells and possessed an efficient capacity for initiating T cell dependent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in vitro. It is concluded that mature DCs could be obtained from human cord blood CD34 +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cd34^+细胞 树突状细胞 T细胞 抗肿瘤免疫反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4及核因子-kB在狼疮性肾炎肾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燕斌 叶任高 +4 位作者 谢灿茂 许韩师 关伟明 阳晓 杨念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7,i001,共5页
【目的】探讨CD134(OX40)及核因子-kB(NF-kB)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40例LN患者肾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34表达,用碱性磷酸酶-小鼠抗碱性磷酸酶免疫复合物法(APAAP)测定NF-kB表达,分析CD134与NF-kB的... 【目的】探讨CD134(OX40)及核因子-kB(NF-kB)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40例LN患者肾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34表达,用碱性磷酸酶-小鼠抗碱性磷酸酶免疫复合物法(APAAP)测定NF-kB表达,分析CD134与NF-kB的相关性。【结果】Ⅳ型和非Ⅳ型LN患者肾组织中,CD134表达都显著上调,灰度定量测定分别为肾小球4.22±1.65,2.43±1.32;肾小管7.72±2.69,4.46±2.41;肾间质为6.56±2.17,4.05±1.8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P<0.05。Ⅳ型LN肾小球系膜细胞每横切面NF-kB阳性细胞数为13.1±8.2,肾小管上皮细胞NF-kB阳性小管数为38.5%±17.2%;非Ⅳ型LN肾组织则分别为3.2±1.8 NF-kB阳性细胞数/横切面,22.1%±9.8% NF-kB阳性小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均<0.05。Ⅳ型LN与非Ⅳ型LN比较,上述指标有显著差异,P均<0.05。除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远曲小管CD134表达明显增强外,肾间质毛细血管和大血管内皮细胞亦有CD134表达阳性的浸润细胞(P<0.01)。L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中CD134与NF-kB的表达呈正相关(分别为r=0.5542,P<0.05;r=0.6279,P<0.05)。【结论】LN患者存在CD134共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NF-kB在LN肾组织局部的表达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4 核因子-ΚB 狼疮性肾炎 组织 临床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珠法纯化小鼠CD34^+造血干细胞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芸 孟凡义 杨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法(MiniMACS)能否用于纯化小鼠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方法应用免疫磁珠纯化小鼠骨髓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评估纯化效率,检测纯化后的细胞活力。结果纯化后CD34+细胞纯度81.5%(范围76.80%~85.38%),回收率47.54%(范...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法(MiniMACS)能否用于纯化小鼠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方法应用免疫磁珠纯化小鼠骨髓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评估纯化效率,检测纯化后的细胞活力。结果纯化后CD34+细胞纯度81.5%(范围76.80%~85.38%),回收率47.54%(范围40.50%~54.31%),纯化前后细胞活力不受影响(P=0.169)。结论应用MiniMACS纯化小鼠骨髓可获得高纯度CD34+细胞,并不影响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 免疫磁珠法 纯化 骨髓 造血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