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7BL/6J小鼠背景的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制备及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春晓 赵莉 +2 位作者 陈娴娴 田宇 赵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5-602,共8页
目的:探索C57BL/6J小鼠CD3^(+)T细胞体外刺激条件、最佳培养和感染时间,以期提高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m CD19 CAR-T)的感染效率。方法:将纯化的C57BL/6J小鼠CD3^(+)T细胞在包被CD3/CD28抗体(anti-CD3/CD28 coated)、包被CD3抗体+可溶... 目的:探索C57BL/6J小鼠CD3^(+)T细胞体外刺激条件、最佳培养和感染时间,以期提高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m CD19 CAR-T)的感染效率。方法:将纯化的C57BL/6J小鼠CD3^(+)T细胞在包被CD3/CD28抗体(anti-CD3/CD28 coated)、包被CD3抗体+可溶性CD28抗体(anti-CD3 coated+soluble anti-CD28)和包被CD3抗体(anti-CD3 coated)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刺激12 h和24 h,后续培养24 h、48 h和72 h并记录细胞克隆数。在上述3种条件下分别刺激C57BL/6J小鼠CD3^(+)T细胞12、24和36 h,然后加入白介素(IL)-2(100 U/ml),镜下记录培养24 h、48 h和72 h的细胞克隆数;此条件下取刺激24 h的CD3^(+)T细胞,感染m CD19 CAR-T逆转录病毒,制备m CD19 CAR-T细胞,流式检测48 h时3组中GFP+CAR-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利用获得BALB/c小鼠m CD19 CAR-T细胞的最优化条件,制备C57BL/6J小鼠的m CD19 CAR-T细胞感染效率仅5.23%;anti-CD3^(+)soluble anti-CD28 coated刺激C57BL/6J小鼠CD3^(+)T细胞24 h,终止刺激继续培养至48 h时细胞克隆数最高;在上述条件刺激24 h后加入IL-2培养48 h,anti-CD3^(+)soluble anti-CD28 coated组T细胞增殖克隆数量显著增加,且CAR-T细胞感染效率为17.63%±4.17%。结论:C57BL/6J小鼠来源T细胞制备CAR-T细胞的最佳条件与BABL/c小鼠不同;anti-CD3^(+)soluble anti-CD28 coated+IL-2刺激条件下诱导的T细胞感染逆转录病毒后可获得最高效率的m CD19 CAR-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cd19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晋秋 邹立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12-918,共7页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axicabtagene cilo⁃leucel、tisagenlecleucel用于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ecurrent/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axicabtagene cilo⁃leucel、tisagenlecleucel用于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ecurrent/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r/r DLBCL)的治疗,但该疗法易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急性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和噬血细胞综合征,长期毒性如血细胞减少症和B细胞发育不全,以及少见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介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分级与处理、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同时对血细胞减少症、B细胞耗竭在内的延迟毒性及少见不良反应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 性综合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体外激活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构建
3
作者 彭耀军 吴其艳 +2 位作者 刘鸿宇 赵健 危华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587,共7页
目的构建CD19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APC)用于体外激活扩增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T细胞(CD19-CAR-T),并考察其杀伤效应。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制备以NIH3T3为细胞骨架、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和/或CD137L的CD19特异性a APC(NIH3T... 目的构建CD19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APC)用于体外激活扩增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T细胞(CD19-CAR-T),并考察其杀伤效应。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制备以NIH3T3为细胞骨架、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和/或CD137L的CD19特异性a APC(NIH3T3-CD19/86、NIH3T3-CD19/86/137L)。采用照射的CD19特异性a APC与CD19-CAR-T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激活扩增CD19-CAR-T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并绘制CD19-CAR-T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AR-T细胞CAR表达变化及分化表型;生物发光细胞毒性法检测扩增的CD19-CAR-T细胞体外靶特异杀伤效应。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表面分别高表达CD19、CD86和/或CD137L分子;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都能够高效扩增CD19-CAR-T细胞,NIH3T3-CD19/86/137L细胞具有更好的扩增效应,其与CD19-CAR-T细胞混合培养14 d后,扩增的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IH3T3-CD19/86细胞组(P<0.05);同时,与刺激前相比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刺激扩增的T细胞中CD19-CAR-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扩增的CD19-CAR-T细胞具有靶特异杀伤效应,能够特异性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流式检测显示NIH3T3-CD19/86/137L扩增的CD19-CAR-T细胞含有约20%作用中心记忆性T细胞。结论成功制备CD19特异性a APC,其可在体外特异性扩增功能性CD19-CAR-T细胞,为初步建立制备高质量临床级CD19-CART细胞的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cd19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增殖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移植后复发的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惠仁 张媛 +5 位作者 陈鹏 刘晓东 黄晴 张娟 李慧敏 刘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研究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7例B细胞ALL接受allo-HSCT后复发患者(血液学复发6例,免疫... 目的:研究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7例B细胞ALL接受allo-HSCT后复发患者(血液学复发6例,免疫残留阳性1例)应用CD19CAR-T细胞治疗,均是输注1次针对CD19抗原CAR-T细胞治疗,输前常规予以FC方案,CAR-T细胞中位数为6.0(4.0-8.6)×10^6/kg,评价其长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输注后d30对患者进行骨髓检查,7例患者均取得完全缓解和MRD-,1例Ⅰ级CRS,6例Ⅱ级CRS,6例中2例发生轻度神经毒性,经治疗控制;2例患者输注后发生急性Ⅵ度肠道GVHD,中位随访时间18(12-42)个月;2例分别在治疗后9和14个月复发,其中1例患者因病情进展死亡,另1例患者接受CD22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血液学缓解,但是MRD^+。现无病存活患者5例,经植入分析为完全供者嵌合体。CAR-T细胞治疗后1年无病存活的5例患者淋巴细胞CD4在300×10^6/L以上,其中的3例免疫球蛋白恢复不良,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结论:随访1年以上时间,其初步疗效及安全性令人较为满意,CAR-T细胞是治疗allo-HSCT后复发的B细胞ALL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9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韩笑 叶春莹 +5 位作者 张常晓 程海 齐昆明 陈伟 曹江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3-1359,共7页
目的:研究人源化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性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组的患者为15例既往未接受鼠源CD19 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的B-ALL儿童和成人患者。患者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为基础的预处理化疗后,接受了1×1... 目的:研究人源化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性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组的患者为15例既往未接受鼠源CD19 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的B-ALL儿童和成人患者。患者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为基础的预处理化疗后,接受了1×10^6/kg的自体人源化CD19 CAR-T(Hcart19)细胞的输注。在患者回输CAR-T细胞后观察其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5名患者中,13/14(92.9%)可评价的患者在Hcart19输注后30 d获得了完全缓解(CR)或者CR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Cri)。180 d时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达到73.3%和69.2%。累积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分别是24.5%和7.7%。15例患者中有12名患者(80%)发生了1-2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3名患者(20.0%)发生了3-5级的CRS,而只有1名患者(6.7%)发生了可逆性神经毒性。结论:hCART19s可有效治疗复发/难治的成人及儿童B-ALL患者,且治疗相关的CRS及神经毒性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人源化嵌合抗原受体细胞 cd1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CD19-CAR-T的体外构建、扩增及初步功能鉴定
6
作者 李剑 田芳 +8 位作者 姜鹏君 孔祥图 吴坚 殷婷婷 邢芸 金亮 郝瑞栋 刘根桃 朱学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特异性靶向CD19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CD19-CAR-T的构建方法 ,并明确其体外杀伤靶细胞的效果。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技术,将PCR获得的CD19-CAR片段构建到p CDH-GFP慢病毒载体上,利用包装的慢病毒颗粒转染供者CD3^+T细胞,... 目的:探索一种特异性靶向CD19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CD19-CAR-T的构建方法 ,并明确其体外杀伤靶细胞的效果。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技术,将PCR获得的CD19-CAR片段构建到p CDH-GFP慢病毒载体上,利用包装的慢病毒颗粒转染供者CD3^+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及PCR鉴定转染效率,并通过7-AAD染色鉴定扩增得到的CD19-CAR-T细胞体外杀伤CD19^+Ramos靶细胞的效果。结果:经慢病毒转染T细胞在体外培养10 d后,CD3^+T扩增达(78.8±23.2)倍,(58.3±5.4)%的CD3^+T细胞表达GFP,CD19-CAR-T体外杀伤CD19^+Ramos靶细胞在效靶比5∶1时效率为(57.4±9.3)%。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有效的体外构建及扩增CD19-CAR-T的方法,且具有明显靶向性,为CD19^+B细胞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嵌合抗原受体 白血病 淋巴瘤 细胞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荦 张明明 +3 位作者 魏国庆 赵厚力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评估患者的总存活率和无白血病存活率,观察不同部位的髓外病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反应,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期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血液学毒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3~71)个月,最佳疗效为完全缓解11例(73.3%),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为6(2~27)个月;部分缓解3例(20.0%);疾病进展1例(6.7%)。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总反应率达93.3%(14/15),随访终点总存活率为80.0%(12/15)。15例患者累计复发率和复发病死率分别为40.0%(6/15)和20.0%(3/15),目前9例(60.0%)患者无病生存。15例患者中,13例(86.7%)发生CRS,其中1~2级7例,3级6例;1例(6.7%)出现可逆性ICANS;15例(100.0%)出现B细胞发育不全;12例(80.0%)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2例(13.3%)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6.7%)出现肾功能异常;4例(26.7%)发生感染。上述不良反应均控制良好。结论: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疗效明确,不良反应控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 髓外复发 cd19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12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最新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家奎 阮燕洁 +1 位作者 王会平 翟志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9-1052,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白血病。在过去的40年里,尽管人们对于AML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变化。CD123是AML相关抗原,高表达于白血病干细胞,低...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白血病。在过去的40年里,尽管人们对于AML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变化。CD123是AML相关抗原,高表达于白血病干细胞,低或不表达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作为治疗AML的潜在治疗靶点,近期靶向CD123+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早期研究也已经证实CD123 CAR-T细胞具有抗白血病效应,而且对正常造血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为临床治疗复发/难治AML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123 干细胞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布妥昔单抗及靶向CD30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叶茗雨 王桃 +1 位作者 于洁尘 杨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0-1054,共5页
CD30是一种细胞表面抗原,在正常活化的淋巴细胞表面低表达,但是在多种淋巴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因此成为治疗淋巴瘤的靶抗原之一。抗体偶联药物维布妥昔单抗与CD30结合后能快速内化进入肿瘤细胞诱导其凋亡,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此外,临... CD30是一种细胞表面抗原,在正常活化的淋巴细胞表面低表达,但是在多种淋巴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因此成为治疗淋巴瘤的靶抗原之一。抗体偶联药物维布妥昔单抗与CD30结合后能快速内化进入肿瘤细胞诱导其凋亡,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此外,临床研究表明靶向CD30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具有较好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耐受性,为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带来希望。本文就维布妥昔单抗及靶向CD30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0 维布妥昔单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7的嵌合抗原受体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欣颖 刘欣 +6 位作者 王兴兵 汪安友 汪敏 刘纳纳 游凤涛 潘桂芳 杨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7-1375,共9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靶向CD7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分别收集5例CD7^+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 目的:探讨特异性靶向CD7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分别收集5例CD7^+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6例T细胞淋巴瘤三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经实验室离心处理、培养后检测肿瘤细胞表面靶标的表达水平;应用7-AAD、CD56-APC、CD3-FITC、IgG Fc-PE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MI和CD7-CAR-NK-92MI细胞的转染效率;使用PE Annexin V Apoptosis Detection Kit检测CD7-CAR-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率。用CBA试剂盒检测杀伤后NK-92MI和CD7-CAR-NK-92MI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IFN-γ)及颗粒酶B的分泌差异。结果: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T-ALL、AML、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未被修饰的阴性对照组NK-92MI细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被修饰的NK-92MI细胞相比,经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IFN-γ和颗粒酶B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T-ALL、AML和T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效率显著提高,且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过继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 NK-92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技术免疫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晓军 赵海招 汤永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1-525,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单链抗体的可变区和T细胞信号分子的融合蛋白,它使T细胞可以通过非MHC限制性的方式识别特异性抗原,发挥杀伤作用。目前,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单链抗体的可变区和T细胞信号分子的融合蛋白,它使T细胞可以通过非MHC限制性的方式识别特异性抗原,发挥杀伤作用。目前,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三代),在体内的存在时间及杀伤能力明显增强。利用靶向CD19和CD20的CAR修饰的T细胞进行过继输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临床试验表明第二代CAR的抗肿瘤能力较第一代CAR明显增强,对于复发及难治性B系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同时,CAR技术也正研究用于骨髓移植后的过继免疫治疗等领域。在治疗安全性方面,目前临床试验中大部分患者对CAR治疗耐受性良好,但学者们对CAR可能引起插入突变、脱靶效应和炎症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无忧虑。本文就CAR技术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血液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cd19 cd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19嵌合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的构建及其对CD19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鑫 朱双阅 +1 位作者 郑海丽 刘秉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7-771,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CD19的二代CAR-NK-92细胞系,探讨其对CD19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构建表达CD19-CAR基因的载体并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NK-9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率,并进一步分选阳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CD... 目的:构建表达CD19的二代CAR-NK-92细胞系,探讨其对CD19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构建表达CD19-CAR基因的载体并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NK-9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率,并进一步分选阳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9-CAR在NK-92细胞中的表达;以CD19阴性骨髓瘤细胞U-266、CD19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ARH-77和HS-Sultan细胞为靶细胞,以CD19CAR-NK-92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杀伤实验中存活肿瘤细胞的绝对数量并计算杀伤率。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p LVX-CD19-CAR并包装病毒颗粒,感染NK-92细胞后CD19CAR-NK-92细胞纯度高于90%;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CD19-CAR已经成功表达在NK-92中。CD19CAR-NK-92对ARH-77[(70.10±1.86)%vs(1.95±0.63)%,P<0.01]和HS-Sultan[(74.98±1.60)%vs(0.58±1.49)%,P<0.01]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Zs GreenNK-92细胞,对U266的杀伤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CD19CAR的NK-92细胞系,其对CD19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嵌合受体 cd19 NK-92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MUC16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对卵巢癌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慧峰 王海琳 +3 位作者 范颖芳 王文娣 高文娟 王顺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238,共7页
目的:探索靶向MUC16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CARNK-92)细胞对卵巢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庆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卵巢癌外科手术15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及4种卵巢癌细胞系中MUC16的表达情况。通过全基因合成... 目的:探索靶向MUC16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CARNK-92)细胞对卵巢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庆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卵巢癌外科手术15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及4种卵巢癌细胞系中MUC16的表达情况。通过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MUC CAR序列并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制备靶向MUC16的CARNK-92细胞(MUC-BBz)。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UC-BBz中CD107a的表达,以LDH释放法检测该工程细胞的激活及对靶细胞SKOV3的细胞毒性。建立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用来检测MUC-BBz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及人卵巢癌细胞中都高表达MUC16。通过慢病毒感染NK-92细胞成功构建MUC-BBz,其阳性率为(42.79±2.58)%。MUCBBz可以被过表达MUC16的肿瘤细胞特异性激活,与效靶细胞共孵育后,MUC-BBz中CD107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因子IFN-γ以及穿孔素的分泌能力明显增加(均P<0.01);LDH法检测显示,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对4种卵巢癌细胞hey、COC1、SKOV3、A2780的杀伤作用均显著提高(均P<0.01)。体内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输注MUC-BBz可以显著抑制裸鼠体内SKOV3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0.01)。结论:构建的CARNK-92细胞可以在体内外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评估其临床治疗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SKOV3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 NK-92细胞 MUC16 干扰素-γ cd107a 穿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信号肽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帆 张琴星 +3 位作者 童祥文 田高辉 顾力行 徐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背景与目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是一段存在于前体蛋白N-端的短肽链,能够调节前体蛋白的折叠和转移,在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在白血病治... 背景与目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是一段存在于前体蛋白N-端的短肽链,能够调节前体蛋白的折叠和转移,在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在白血病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关于CAR结构的胞内域改造方面也有诸多研究,而对单链可变片段(scFv)的N端SP研究进展缓慢。探讨4种不同SP的CD19-CAR在T细胞表面表达及对CD19+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4种不同SP(SP1、SP2、SP3、SP4)的靶向CD19抗原的CAR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到的慢病毒转染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采用钙黄绿素释放法检测该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成功构建4种不同S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将4种慢病毒转导T细胞后,结果显示,分别有20.9%、22.6%、31.5%、38.6%的T细胞表面能够表达CD19-CAR(分别命名为SP1-CD19、SP2-CD19、SP3-CD19和SP4-CD19细胞),进一步杀瘤实验证明,SP4-CD19细胞对CD19+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SP1-CD19、SP2-CD19和SP3-CD19细胞(P<0.01),并且当效靶比为10∶1共培养24 h后,与SP1-CD19、SP2-CD19和SP3-CD19细胞相比,SP4-CD19细胞的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4种不同SP的CAR-T对CD19-肿瘤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4-CD19细胞的转染效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对CD19+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显著高于SP1-CD19、SP2-CD19和SP3-CD19细胞,该研究成果为CAR-T优化改造及其高效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嵌合抗原受体 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 体外杀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PD-1 shRNA增强靶向CD19 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16
作者 林伟 朱晶晶 +1 位作者 刘秀盈 王建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5-661,共7页
目的:设计和构建表达PD-1 shRNA的靶向CD19 CAR-T细胞并验证其体外肿瘤细胞杀伤能力。方法:设计并构建表达PD-1 shRNA的CD19 CAR分子基因,将其包装成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qPCR法检测病毒载体拷贝数。将慢病毒转导人原代T细胞,获得三种CA... 目的:设计和构建表达PD-1 shRNA的靶向CD19 CAR-T细胞并验证其体外肿瘤细胞杀伤能力。方法:设计并构建表达PD-1 shRNA的CD19 CAR分子基因,将其包装成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qPCR法检测病毒载体拷贝数。将慢病毒转导人原代T细胞,获得三种CAR-T细胞,分别为RNAU6-CD19 CAR-T、PD-1 shRNA1-CD19 CAR-T、PD-1 shRNA2-CD19 CAR-T细胞。采用qPCR法检测三种CAR-T细胞中PD-1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种CAR-T细胞中PD-1表达水平,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在不同效靶比时CAR-T细胞对CD19阳性靶细胞(人淋巴瘤daudi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RNAU6-CD19 CAR、PD-1 shRNA1-CD19 CAR、PD-1 shRNA2-CD19 CAR三种CAR分子成功包装成逆转录病毒载体,病毒载体拷贝数均高于1×10^(7)拷贝/mL,转导人原代T细胞获得CAR-T细胞,RNAU6-CD19 CAR-T、PD-1 shRNA1-CD19 CAR-T、PD-1 shRNA2-CD19 CAR-T细胞转导效率分别为43.1%、55.1%、41.7%。与RNAU6-CD19 CAR-T细胞相比,PD-1 shRNA1-CD19 CAR-T、PD-1 shRNA2-CD19 CAR-T细胞中PD-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更低(均P<0.01)、体外对daudi细胞的杀伤率更高(P<0.05或P<0.01)。结论:成功构建表达PD-1 shRNA的靶向CD19 CAR-T细胞,其对CD19阳性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提高,PD-1 mRNA及其翻译产物PD-1的表达减少,CAR-T细胞的耗竭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 PD-1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丁利娟 黄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预后差,生存期短,其治疗已成为国际难题。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靶向免疫治疗,靶向CD19的CAR-... 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预后差,生存期短,其治疗已成为国际难题。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靶向免疫治疗,靶向CD19的CAR-T细胞(CD19-CAR-T)治疗儿童及成人难治复发性ALL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可达90%以上,疗效远高于化疗。然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严重神经毒性(serious neurotoxicity,SNT)、脱靶效应以及疾病复发等严重限制了CAR-T细胞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本文主要阐述CAR-T细胞的制备技术、预处理方案、细胞输注剂量及各种并发症防治策略等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9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 预处理方案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1和CCL19修饰可提高NKP30 CAR-T细胞对肺癌的杀伤效率并促进其肿瘤浸润
18
作者 周智锋 柳硕岩 +7 位作者 李洁羽 陈明秋 林辉 陈宇杰 陈伟杰 林军鹏 周航 郑庆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6-1936,共11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1和趋化因子CCL19修饰的NKP30 CAR-T细胞是否增强对肺癌的杀伤和浸润作用。方法在NKP30 CAR基础上融合基因IL-21和CCL19构建IL-21-CCL19 NKP30 CAR;CAR-T细胞的培养使用CD3CD28单抗及细胞因子IL-2刺激;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1和趋化因子CCL19修饰的NKP30 CAR-T细胞是否增强对肺癌的杀伤和浸润作用。方法在NKP30 CAR基础上融合基因IL-21和CCL19构建IL-21-CCL19 NKP30 CAR;CAR-T细胞的培养使用CD3CD28单抗及细胞因子IL-2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表型;迁移实验检测IL-21对免疫细胞的迁移作用;乳酸脱氢酶(LDH)及成球实验检测CAR-T细胞的杀伤及浸润能力;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IFN-γ的分泌数量;ELISA检测IL-21及CCL19的分泌情况;体内实验中,将肿瘤细胞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卵黄囊,构建斑马鱼移植瘤模型,24 h后将免疫细胞注射至同样部位,体式荧光显微镜拍摄荧光。结果NKP30配体(B7H6)在正常组织及血液细胞不表达,在肺癌细胞上高表达(90%以上)。IL-21-CCL19 NKP30 CAR-T细胞与NKP30 CAR-T细胞和常规T细胞相比,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中心记忆T细胞的形成(P<0.001),免疫抑制分子CTLA4与PD1显著降低(P<0.005),对肺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能力(P<0.001),伴随IFN-γ数量明显增加(P<0.001)。IL-21-CCL19 CAR-T细胞杀伤肺癌细胞中产生大量细胞因子IL‑21(3152.33±526.74 pg/mL)和趋化因子CCL19(1853±211.95 pg/mL)。体内实验中,CAR-T细胞和普通T细胞比较,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和增殖能力,但2种CAR-T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21-CCL19 NKP30 CAR-T细胞更容易浸润到肿瘤内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产生更多的记忆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NKP30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IL-21 CCL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19的CAR修饰的NK细胞对B细胞淋巴瘤的杀伤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园 秦扬 +9 位作者 游凤涛 陈丹 邹建炫 朱学军 李炳宗 袁磊 孟会敏 张波桢 安钢力 杨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3-619,共7页
目的:利用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和制备治疗性CD19单克隆抗体,探讨以CD19 scFv序列构建CD19-CAR(p CD19-CAR)修饰的NK细胞对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偶联多肽免疫小鼠制备CD19单克隆抗体,然后用基因测序法获得抗体的序列... 目的:利用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和制备治疗性CD19单克隆抗体,探讨以CD19 scFv序列构建CD19-CAR(p CD19-CAR)修饰的NK细胞对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偶联多肽免疫小鼠制备CD19单克隆抗体,然后用基因测序法获得抗体的序列。分析抗体序列,并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19-CAR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上,病毒包装制备后,转染NK-92MI细胞。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的pCD9-CAR-NK-92MI细胞对CD1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1)成功筛出特异性强的CD19单克隆抗体-pCD19;(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D19+的Ramos细胞的阳性率为84.3%,Raji为85.6%,与商业化抗体结果相似;(3)被pCD19-CAR修饰的CD19-CAR阳性率为28.72%的NK-92MI细胞对CD19^+的Ramos和Raji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未被修饰的NK-92MI细胞株对Ramos和Raji细胞的杀伤率[(47.1±1.7)%vs(24.7±6.2)%和(51.8±7.9)%vs(27.6±9.6)%,均P<0.05];对CD19-细胞Jurkat,不论是未被pCD19-CAR修饰的NK-92MI或是被修饰的NK-92MI细胞,几乎都不存在特异性杀伤作用[(16.1±0.7)%vs(17.7±2.9)%,P>0.05]。结论:成功构建pCD19-CAR,被pCD19-CAR修饰的NK-92MI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CD19抗原并杀伤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嵌合抗原受体 NK-92MI细胞 cd19 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秋叶 王极宇 +3 位作者 张家奎 王会平 陶千山 翟志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85-2390,共6页
目的:探索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血液科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23例,应用CBA技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输注前后血清中IL-6、IFN-... 目的:探索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血液科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23例,应用CBA技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输注前后血清中IL-6、IFN-γ、IL-10、TNF-α和CRP水平。然后根据CTCAE v4.0将发生CRS的患者分为轻度CRS组(1~2级)和重度CRS组(3~5级),比较两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及治疗反应。结果:①CD19 CAR-T细胞输注前后患者血清中IL-6(2.00~28.50 vs 34.50~112.00)、IFN-γ(2.13~3.12 vs 4.35~10.07)、IL-10(1.00~1.80 vs 4.01~39.92)、TNF-α(2.91~4.60 vs 4.99~40.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0.002);②轻度CRS组和重度CRS患者相比,血清中IL-6(28.75~61.25 vs 91.00~1 074.00)、IFN-γ(3.93~7.28 vs 12.53~15.30)、IL-10(3.13~7.47 vs 39.92~84.97)、TNF-α(4.60~15.77 vs 40.18~62.51)和CRP(4.95~46.86 vs 37.81~120.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4、0.003、0.000、0.045);③CD19 CAR-T治疗后完全缓解(包括血象未完全恢复患者)组与未缓解组间上述细胞因子与CRP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IL-6显著升高的重度CRS患者,应用IL-6受体拮抗剂治疗后均好转。结论:IL-6、IFN-γ、IL-10、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作为判断CRS严重程度的实验室参考指标,并可指导临床靶向选择细胞因子拮抗剂,但对CD19 CAR-T疗效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细胞因子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 B-ALL c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