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93b-5p靶向CD44v6调控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热孜宛古丽·约麦尔 买买提·司马义 +2 位作者 张晓玲 叶勒丹·马汉 周玲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2-530,共9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3b-5p(miR-193b-5p)对宫颈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8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肿瘤组织及同期38例来源于我院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miR-193b-5p表达水平;将SiHa... 目的:探究微小RNA-193b-5p(miR-193b-5p)对宫颈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8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肿瘤组织及同期38例来源于我院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miR-193b-5p表达水平;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mimics NC组、miR-193b-5p mimics组、inhibitorsNC组、miR-193b-5pinhibitors组,进行相应转染后,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93b-5p表达水平,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各组SiHa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侵袭,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iHa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等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和验证miR-193b-5p与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号拼接变异体v6(CD44v6)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与对照组、mimics NC组比较,miR-193b-5p mimics组SiHa细胞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N-cadherin、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而与对照组、inhibitors NC组比较,miR-193b-5p inhibitors组SiHa细胞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增加(P<0.05),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N-cadherin、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miR-193b-5p与CD44v6的3′-非翻译区(3′-UTR)存在结合位点,且与mimics NC组比较,将miR-193b-5p mimics转染至SiHa细胞中显著抑制了CD44v6野生型(WT)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193b-5p在人宫颈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提高其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侵袭及EMT等恶性行为,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CD44v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193b-5p cd44V6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靶向的替尼泊苷纳米递送系统的体外抗B细胞淋巴瘤作用
2
作者 张传敏 梅思静 +4 位作者 韩磊 石远维 肖伯莲 谢晓丽 苏全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5-825,共11页
尽管替尼泊苷(VM26)被广泛用于淋巴瘤的治疗,但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全身毒副作用等问题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递送系统能有效提高VM26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其毒副作用,但亟需克服其非特异性靶向问题。因此,本文设计构建了一种透... 尽管替尼泊苷(VM26)被广泛用于淋巴瘤的治疗,但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全身毒副作用等问题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递送系统能有效提高VM26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其毒副作用,但亟需克服其非特异性靶向问题。因此,本文设计构建了一种透明质酸修饰的替尼泊苷靶向纳米递送系统(VM26-TNDS),对其药物包封率、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了表征,从细胞靶向、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坏死这几方面研究了其对CD44受体表达不同的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VM26-TNDS对VM26包封率大于85%,其液体制剂在4℃下能稳定储存6个月以上,无沉淀析出。根据CD44受体表达筛选出Granta-519(高表达)、Raji(中低度表达)和SU-DHL-4(几乎不表达)用于细胞实验。与VM26-NDS相比,靶向修饰既可有效减少RAW264.7对VM26-TNDS的摄入,又能增加表达CD44受体的淋巴瘤细胞对VM26-TNDS的摄入,且VM26-TNDS对Granta-519和Raji的抑制增殖作用和诱导凋亡坏死能力均强于VM26-NDS,而在SU-DHL-4中VM26-NDS与VM26-TNDS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坏死的能力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体现了VM26-TNDS的特异性靶向优势,结果符合预期。但其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毒性作用仅在部分浓度(0.25μmol/L和0.5μmol/L)体现靶向优势,达到预期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替尼泊苷靶向纳米递送系统VM26-TNDS,通过靶向表达CD44受体的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提高对VM26的递送效率,从而更有效的杀伤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利于克服药物递送中的非特异靶向问题,提高治疗效果,但其生物学治疗效应及机制有待更多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泊苷 cd44 透明质酸 纳米递送系统 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ATA-3、CD44等对尿路上皮癌进行分子分型的研究
3
作者 周晓蝶 余波 +4 位作者 王璇 王建军 石群立 饶秋 鲍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分子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探索UC的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收集115例UC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标记GATA-3、CK20、CK5/6、CD44对UC进行分子分型(腔面型、基底样...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分子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探索UC的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收集115例UC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标记GATA-3、CK20、CK5/6、CD44对UC进行分子分型(腔面型、基底样型、零表型),利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GATA-3、CK20表达与UC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CD44表达与UC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CK20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物(P=0.03)。临床进展期的UC基底样型的比例明显高于腔面型(78.4%vs 53.4%,P=0.033)。组织学变异型中,所有伴神经内分泌分化、80.0%的肉瘤样癌及77.8%的伴鳞状分化的UC为基底样型;而所有浆细胞变异型及淋巴上皮瘤样型、81.8%的微乳头型UC均为腔面型。零表型中以差分化变异型为主(66.7%)。相较腔面型,虽然基底样型UC的预后较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20表达的UC患者预后明显较好。基底样型与腔面型的主要组织学变异类型各不相同。使用免疫组化标记对UC进行分子分型对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临床病理 分子分型 cd44 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文如团队发现中性粒细胞-CD44-Th17循环驱动白塞病葡萄膜炎
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0-270,共1页
2025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文如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NETs-CD44-IL-17A feedback loop drives Th17-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Behçet′s uveitis”的文章。这项研究通过整合临床样本... 2025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文如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NETs-CD44-IL-17A feedback loop drives Th17-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Behçet′s uveitis”的文章。这项研究通过整合临床样本分析、单细胞测序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首次揭示了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与Th17细胞间形成的“NETs-CD44-IL-17A正反馈环路”在白塞病葡萄膜炎进展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靶向该环路的关键节点(如CD44)可有效阻断炎症级联反应。该成果为白塞病葡萄膜炎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cd44 白塞病葡萄膜炎 NETS IL-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通过影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调节钠氢交换体3活性
5
作者 王静 张淑娟 +3 位作者 胡霞 刘向阳 张兴翠 宋振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6-218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CD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中钠氢交换体3(NHE3)表达及膜转移的影响。以IPEC-J2为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和Western b... 本研究旨在研究CD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中钠氢交换体3(NHE3)表达及膜转移的影响。以IPEC-J2为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感染PEDV后不同时间点IPEC-J2细胞中NHE3和PEDV N表达量变化;转染质粒调控IPEC-J2中CD44表达后,采用TCID50和Western blot检测PED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PEDV复制水平和NHE3蛋白表达变化,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IPEC-J2细胞内外Na^(+)浓度变化。转录组数据和细胞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后IPEC-J2细胞中CD44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量均呈上调趋势,24~48 h内上升显著(P<0.05),而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在12~48 h内则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此外,CD44重组质粒转染试验结果显示,与PEDV感染组相比,过表达CD44后感染PEDV组细胞中病毒滴度和PEDV 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干扰CD44后感染PEDV组细胞中病毒滴度和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上升(P<0.05)。以上结果表明,高表达CD44具有抑制PEDV复制的作用,干扰CD44后PEDV复制增多。同时,为研究PEDV感染情况下,CD44是否参与了IPEC-J2细胞中NHE3表达的调节,采用Western blot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了调节CD44后膜NHE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内外Na^(+)浓度。结果表明,过表达CD44显著促进了膜NHE3蛋白的表达和活性(P<0.05),细胞内外Na^(+)浓度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相反,干扰CD44显著降低了膜NHE3蛋白的表达和活性(P<0.05),细胞内外Na^(+)浓度呈现失衡状态。结果提示,CD44可能是缓解PEDV引发仔猪腹泻的潜在治疗靶点,它通过抑制IPEC-J2细胞中PEDV的复制来增加转移至质膜上的NHE3数量,从而维持细胞内外Na^(+)运转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钠氢交换体3 钠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调控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干性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邱芬 郗雪艳 杜伯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6-1833,共8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通过调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子标志物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干性特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和RNAscope原位杂...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通过调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子标志物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干性特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和RNAscope原位杂交方法分析LIF基因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慢病毒感染系统构建稳定敲减LIF的CRC细胞系(HCT116和Caco2细胞);实验分CRC细胞对照组、CRC细胞添加LIF组、CRC细胞敲减LIF对照组和CRC细胞敲减LIF组;应用干细胞成球实验、MTT、RTCA、平板集落及迁移实验检测LIF对CRC细胞的影响;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IF对CRC肿瘤球细胞干性相关标志物CD44和转录因子ELF3表达的影响;应用RT-qPCR检测敲减LIF后CD44剪接变异体的表达变化。结果:CRC组织中LIF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LIF高表达的CRC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P<0.05),外源性LIF可增强CRC细胞的成球、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敲减LIF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外源性LIF可上调CRC肿瘤球细胞CD44的表达(P<0.05),而敲减LIF可抑制CD44的表达(P<0.01),同时CD44剪接变异体的转录水平降低。外源性添加LIF和敲减LIF可分别增强和降低转录因子ELF3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LIF通过上调转录因子ELF3,增强CRC细胞CD44的表达,进而增强CRC细胞的干性特征,促进CRC细胞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结直肠癌 干性 cd44 EL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对肺癌干细胞荷瘤小鼠原发肿瘤CD44v6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韩海英 郭秀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2,I0010,共5页
目的研究苏木对肺癌干细胞样细胞PG-BE1荷瘤小鼠原发瘤中CD44v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法分选PG-BE1细胞中的干细胞样细胞,将干细胞样细胞亚群接种于小鼠下肢脚垫。采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第21天剥取小鼠原发瘤组织,采用We... 目的研究苏木对肺癌干细胞样细胞PG-BE1荷瘤小鼠原发瘤中CD44v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法分选PG-BE1细胞中的干细胞样细胞,将干细胞样细胞亚群接种于小鼠下肢脚垫。采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第21天剥取小鼠原发瘤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瘤组织CD44v6的表达。结果原发瘤重方面,苏木联合顺铂组较空白组、苏木组和顺铂组减少(P<0.05)。苏木加顺铂组较顺铂组、苏木组、空白组CD44V6表达较少(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苏木在原发瘤组织中CD44v6均有表达。结论苏木可以协同顺铂减少CD44v6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原发肿瘤的抑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肿瘤干细胞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r5和CD44在肠息肉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4
8
作者 柴宁莉 张文成 +10 位作者 王艳敏 周昭涛 张艳娥 刘红艳 万军 覃金华 王术勇 王韫芳 裴雪涛 吴本俨 令狐恩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型肠息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干细胞标志Lgr5和CD44的表达及其对息肉癌变的临床预测意义。方法经结肠镜活检获取结肠直肠息肉、腺瘤和癌组织145例,进行病理检测分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标本中肿瘤干细胞标...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型肠息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干细胞标志Lgr5和CD44的表达及其对息肉癌变的临床预测意义。方法经结肠镜活检获取结肠直肠息肉、腺瘤和癌组织145例,进行病理检测分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标本中肿瘤干细胞标志Lgr5和CD44的表达,分析比较其与结、直癌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5.65%,显著高于正常粘膜5%、炎性增生性息肉22.58%、管状腺瘤性息肉55.26%及绒毛状息肉75.76%(P<0.05)。Lgr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达95.65%(22/23),显著高于正常粘膜(无表达)和炎性增生息肉16.12%(P<0.05),而在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中表达分别为86.84%(33/38)和93.94%(31/33),与大肠癌相比,两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44、Lgr5的表达强度与肠息肉癌变进展均呈正相关(rs=0.69377,P<0.0001;rs=0.81637,P<0.0001)。结论 Lgr5和CD44在大肠癌癌组织中高表达,它们的高表达与临床和病理的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Lgr5和CD44的表达是区别大肠癌癌组织与正常肠粘膜组织的显著特点;与CD44相比,Lgr5表达与息肉癌变具有较强相关性,联合检测Lgr5与CD44在肠道早期病变诊断、尤其是肠息肉癌变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LGR5 cd44 结肠息肉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D44V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娄金丽 邱全瑛 +3 位作者 林洪生 祁鑫 裴迎霞 何秀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人胃癌MGC 80 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D4 4V6分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抗肿瘤及抗肿瘤转移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小檗碱对人胃癌MGC 80 3细胞体外增殖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用药后细胞形态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人胃癌MGC 80 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D4 4V6分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抗肿瘤及抗肿瘤转移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小檗碱对人胃癌MGC 80 3细胞体外增殖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用药后细胞形态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药物对细胞表面CD4 4V6表达的影响。结果 :小檗碱对MGC 80 3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 ,在 10、2 0、4 0 μg ml浓度下 ,其抑制率分别为 36 2 %、4 9 7%和 5 9 3% ,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核固缩 ,并可见凋亡小体。药物可将细胞阻滞在G0 G1期 ,并使细胞表面的CD4 4V6表达降低。结论 :小檗碱可通过诱导MGC 80 3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在G0 G1期 ,发挥抑制瘤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 ;小檗碱可降低MGC 80 3细胞株CD4 4V6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胃癌MGC-803 细胞周期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中CD_(44)s、CD_(44)v6和nm23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华平 黄洪铮 +3 位作者 张华 熊利华 欧阳能太 黄志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CD44(CD44s 及CD44v6)和nm23 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4 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4 、nm23 基因产物测定,并对其中41 例进行了术后3... 目的:探讨CD44(CD44s 及CD44v6)和nm23 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4 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4 、nm23 基因产物测定,并对其中41 例进行了术后3 年随访。结果:CD44v6 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3 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复发和预后均有关(P<005) 。食管癌中CD44v6 和nm23 表达呈负相关(P< 005)。CD44v6 阳性表达伴nm23 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CD44( 尤其是CD44v6)和nm23 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CD44v6 和nm23 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d44 NM23 侵袭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处理降低Lewis肺癌移植瘤CD44表达并降低血清Ⅳ型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水平 被引量:23
11
作者 明海霞 陈彦文 +4 位作者 张帆 王强 董晓丽 顾静 李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09-913,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联合顺铂(cisplatin)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血清Ⅳ型胶原蛋白(Col4)和透明质酸(HA)含量及移植瘤细胞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C57BL/6 J小鼠,设空白对照组10只,其余80只依次造模为荷瘤小鼠,并随机分为8组:...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联合顺铂(cisplatin)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血清Ⅳ型胶原蛋白(Col4)和透明质酸(HA)含量及移植瘤细胞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C57BL/6 J小鼠,设空白对照组10只,其余80只依次造模为荷瘤小鼠,并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顺铂阳性对照组(6 mg/kg顺铂)、(50、100、200)mg/kg APS组,联合用药组(顺铂剂量减半,APS各剂量同上)。于造模次日起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药物0.3 m L。顺铂每周1次,其余药物每天1次,连续20 d。于第21天眼球取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Col4、H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移植瘤细胞中CD44的表达,并计算各组抑瘤率。结果顺铂组、(50、100、200)mg/kg APS组及联合用药组,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9.30%、17.21%、39.68%、42.98%、51.02%、57.21%、65.11%。各治疗组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Col4和HA含量,抑制移植瘤细胞CD44的表达。结论 APS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降低移植瘤细胞CD44的表达,减少血清中Col4和HA含量;与顺铂减半剂量联合使用后作用增强,说明APS对顺铂有一定的增效减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LEWIS肺癌 顺铂 IV型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cd44 增效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总甙对HUVEC表达ICAM-1、CD44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建民 周勇 +4 位作者 张丽 高杰英 赵世萍 付桂香 王旭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04-606,共3页
关键词 山茱萸总甙 HUVEC ICAM-1 cd44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CD44v6和Survivin 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真 张小涛 +2 位作者 于兰 马学真 韩淑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5-838,847,共5页
目的: 研究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以及在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疾病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乳腺癌标本和12例良性乳腺(对照组)标本CD44v6和Survivin表达。将乳腺癌病例按表达分成A组(双... 目的: 研究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以及在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疾病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乳腺癌标本和12例良性乳腺(对照组)标本CD44v6和Survivin表达。将乳腺癌病例按表达分成A组(双阳性组)、B组(单阳性组)和C组(双阴性组),随访生存情况。结果:乳腺癌组和对照组中CD44v6阳性率分别为57.81%和25.00%(P=0.037),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73.43%和8.33%(P<0.001)。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表达均高于对照组。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分类均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A、B、C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4.07±6.69)、(103.89±6.77)、(115.50±7.42)个月。64例乳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97.43±4.59)个月。A、B、C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19%、90.91%、100.00%;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5.48%、59.09%和72.73%(P=0.043)。结论:CD44v6和Survivin表达分布存在组织特异性。两者过量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类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性差异。两者均阳性表达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最低。CD44v6和Sur-vivin均是乳腺癌的预后因素,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SURVIVIN 乳腺癌 预后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 和 CD44 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 E-cadherin 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陆国玉 吴晓飞 +2 位作者 周蕾 俞岚 武世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32-1637,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组织中CD133、CD4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45例胃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133、CD44和E-cadherin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组织中CD133、CD4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45例胃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133、CD44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133、CD44和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3.3%和100%;在GAC组中,CD133、CD44和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9%、47.6%和42.8%,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D133、CD44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术后生存期有关(全部P<0.05);CD133的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D133和CD44的表达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CD133和CD44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Cox回归分析:CD133、CD44和E-cadherin的表达是影响GA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133、CD44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在GAC组织中与肿瘤组织的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等均有关;在GAC组织中联合检测CD133、CD44和E-cadherin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133 cd44 E-CADHERIN 肿瘤干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和CD4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仕才 宋新明 +3 位作者 陈志辉 李明哲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3-88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CD133/CD44细胞亚群的成瘤能力及CD133、CD44的表达水平对根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明确CD133和CD44作为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SW480细胞系中CD133和CD44标记的不同... 目的:探讨不同CD133/CD44细胞亚群的成瘤能力及CD133、CD44的表达水平对根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明确CD133和CD44作为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SW480细胞系中CD133和CD44标记的不同细胞亚群,比较其在裸鼠皮下成瘤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D133和CD44在90例结直肠癌患者石蜡切片标本的表达情况,对CD133、CD44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CD133+CD44+细胞群成瘤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各组。CD133和CD44均在细胞膜上表达,两者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UICC分期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CD13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5.2%,CD133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83.8%,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而CD44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75.6%)与低表达组(70.1%)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CD133/CD44同时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较差(P<0.01)。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CD133、肝转移、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几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D133可作为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的良好标志物。CD133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尽管CD44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但联合检测CD133/CD44却能更好地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cd44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中Wnt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及靶基因CD44v6、VEGF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孙海涛 贺松其 +3 位作者 文彬 贾文燕 樊尔艳 郑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和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可以降低肝癌细胞HepG2中β-catenin表达水平,下调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明显抑制CD44v6、VEGF的表达。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肝癌细胞HepG2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β-catenin及磷酸化GSK-3β的表达水平并有效降低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这可能是鳖甲煎丸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黏附及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鳖甲煎丸 Β-连环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cd44V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与Rh1对树突状细胞表达HLA-DR、CD25、CD44、CD54、CD11c及E-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毅 郝钰 +1 位作者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5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除E-selectin外,Rg1和Rh1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HLA-DR、CD25、CD11c、CD44和ICAM-1的表达。结论Rg1、Rh1可增强DC表面促进T细胞活化的第一、二类信号系统分子的表达,提高其抗原递呈能力,并促进DC-T细胞簇的形成而活化初始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人参皂苷 cd25 HLA-DR cd44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CD44v6及MMP-2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喻钧 潘铁成 +6 位作者 李军 魏翔 陈涛 胡敏 宋定伟 刘立刚 陈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5-32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关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比较多,而对骨桥蛋白(OPN)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OPN、CD44v6及MMP-2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了解它们与肺鳞癌、腺癌生长、浸润...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关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比较多,而对骨桥蛋白(OPN)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OPN、CD44v6及MMP-2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了解它们与肺鳞癌、腺癌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9例肺鳞癌、腺癌患者手术标本OPN、CD44v6和MMP-2进行检测。结果OPN、CD44v6和MMP-2表达率与患者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则无明显关系(P>0.05)。OPN与CD44v6、MMP-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CD44v6与MMP-2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OPN、CD44v6和MMP-2的表达同肺癌病理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可能作为临床评估肺鳞癌、腺癌进展及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鳞癌 肺肿瘤/腺癌 骨桥蛋白 MMP-2 cd44V6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彦丽 张雅洁 +2 位作者 顾莹莹 张惠球 陈国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7-109,I015,共3页
目的:探讨CD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76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CD44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CD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76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CD44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D44阳性率在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为706%,无转移组为452%,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CD44表达呈递增趋势,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CD44与PCNA表达存在平行关系,与ER表达呈负相关趋势。结论:CD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4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家佳 张琳 +3 位作者 郑茂金 王庆苓 徐玉婷 柳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胃癌和5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 目的探讨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胃癌和5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胃癌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6.4%、66.7%、83.3%,三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VEGF、NRP1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CD44表达与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3)胃癌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s=0.578,rs=0.278,rs=0.316,P均<0.05)。结论 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VEGF与NRP1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二者均与干细胞标志物CD44的表达密切相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VEGF NRP1 cd44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