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PFramework工程化实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明 桓永兴 +2 位作者 许建新 贾晓亮 边月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2-54,共3页
CAPP应用框架与开发平台(CAPPFramework)是一个以面向对象CAPP知识库系统为核心的通用交互式CAPP应用支撑软件。CAPPFramework的实施已成为CAPPFramework推广应用的关键,这是由... CAPP应用框架与开发平台(CAPPFramework)是一个以面向对象CAPP知识库系统为核心的通用交互式CAPP应用支撑软件。CAPPFramework的实施已成为CAPPFramework推广应用的关键,这是由工艺设计问题的特性所决定的。文章对CAPPFramework实施的工程化管理进行研究,建立了CAPPFramework实施质量保证体系,以提高CAPPFrame-work应用系统的工程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framework工程化 质量保证体系 C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地理实体工程化建模技术
2
作者 张元杰 田海波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4,共6页
自然资源部提出国家、省、市协同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研制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开展全国范围内多类型、多尺度、多粒度基础地理实体建模是实景三维中国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 自然资源部提出国家、省、市协同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研制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开展全国范围内多类型、多尺度、多粒度基础地理实体建模是实景三维中国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基础测绘实际,提出了开展全国基础地理实体工程化、规模化建模的技术思路,对基础地理实体的概念内涵、内容与分类、尺度与粒度、数据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并介绍了工程化实现的3种主要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中国 基础地理实体 工程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直流海底电缆J型管工程化设计与热管理优化
3
作者 李童欣 赵隆 +3 位作者 刘思雨 朱文卫 张烨 李倩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2,共8页
针对J型管空气段散热条件较差导致的载流量严重受限问题,提出±500 kV直流海底电缆J型管工程化设计与热管理优化方案。构建漏斗型通风与封闭、开孔3种不同管型结构的热-流耦合模型,开展环境因素对管中±500 kV直流海底电缆载流... 针对J型管空气段散热条件较差导致的载流量严重受限问题,提出±500 kV直流海底电缆J型管工程化设计与热管理优化方案。构建漏斗型通风与封闭、开孔3种不同管型结构的热-流耦合模型,开展环境因素对管中±500 kV直流海底电缆载流量的敏感性设计分析,最终构建数值水池仿真模型并进行抗浪击结构可靠性验证。结构性能测试表明,漏斗型通风J型管的散热设计效果显著,该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其结构的经济性设计可使全寿命周期成本以及碳排放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J型管工程化设计 载流量 散热效果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化MSCs-EV修复软骨损伤聚焦:递送姜黄素
4
作者 杜晓明 马钰林 +4 位作者 段学庆 杨照熙 张宪哲 章津铭 胡一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1226,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至关重要,其释放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在临床生物标志物、疫苗和药物传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MSCs衍生的EV(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至关重要,其释放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在临床生物标志物、疫苗和药物传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MSCs衍生的EV(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EV)存在产量低、保留率低和靶向性差等问题。因此,对MSCs-EV进行工程改造以提高其性能,实现可视化研究成为热点。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curcumin,CUR)具有药理作用,但生物利用度有限。利用MSCs-EV作为载体递送CUR,可解决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问题。该文综述了MSCs-EV的载药方式、工程化策略及其在CUR递送治疗软骨损伤疾病中的重要应用,为工程化MSCs-EV递送CUR应用于软骨修复提供依据,有望解决软骨组织修复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软骨 工程化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及其航天工程化应用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群 焦竞仪 +3 位作者 徐林栋 匡格平 刘彬 谭指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回顾了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简要概述了几种典型铝合金在我国运载火箭中的应用实例。结合当前7000系铝合金在我国航天结构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7000系 发展历程 航天结构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工程化建构逻辑
6
作者 袁礼 李德鹏 张建强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建设规范化、专业化且符合国际惯例、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稳步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制度型开放水平。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系统性不强、目的性不清、层次性不足、研制主体的协调性和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建设规范化、专业化且符合国际惯例、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稳步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制度型开放水平。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系统性不强、目的性不清、层次性不足、研制主体的协调性和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引入“工程化”方法论,能有效弥补标准化工作中的不足,提升标准体系的全球适用性。在系统化策略方面,相对完整的标准体系框架至少包括3个层面6个标准板块——概念层(总体要求与基础应用)、方法层(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应用层(教育治理与集成熟化);在建设主体方面,要充分考虑12类组织和机构的用户需求及其差异性;在应用策略方面,宏观上要对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进行反思,中观上应主动服务国际语言竞争和世界各国中文教育需求,微观上需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在持续改进策略方面,应加强关键文件的更新、细化、推广和应用,提供法律保障、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撑,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育标准机构密切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标准体系 建设动因 建设路径 工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地板铺层设计及工程化优化应用
7
作者 徐立友 安笑博 +3 位作者 张帅 赵晟杰 郭加豪 吕星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为提高白车身性能及汽车轻量化水平,降低白车身地板材料、工艺和结构成本,基于复合材料失效准则,提出一种分区式碳纤维复合材料地板优化设计方法。建立白车身静态性能分析模型,验证了模型正确性。对T700/WP-R2300进行准静态性能测试,探... 为提高白车身性能及汽车轻量化水平,降低白车身地板材料、工艺和结构成本,基于复合材料失效准则,提出一种分区式碳纤维复合材料地板优化设计方法。建立白车身静态性能分析模型,验证了模型正确性。对T700/WP-R2300进行准静态性能测试,探明了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通过自由尺寸优化、铺层厚度优化和铺层顺序优化等方法对重新设计后的中地板进行碳纤维铺层优化。结果表明,碳纤复材中地板的弯曲刚度提高了351.3%,扭转刚度提高了111.4%,中地板减重40%。碳纤复材中地板白车身弯曲刚度提高了5.9%,扭转刚度提高了10.5%,一阶弯曲频率和扭转频率分别提高了9.0%和10.8%,轻量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中地板 碳纤维复合材料 分区铺层设计 工程化裁剪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煤气化细渣燃烧特性及其工程化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庆云 高春雷 +6 位作者 刘夏青 马利 方鹏程 李芳 白永辉 吕鹏 于广锁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5,共14页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要求提高,煤气化细渣的高效清洁处置已成为制约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气流床气化技术虽具有高效转化优势,但其产生的细渣因含水率、灰分及残碳含量高等特性,难以直接资源化利用。综述了煤气化细渣...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要求提高,煤气化细渣的高效清洁处置已成为制约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气流床气化技术虽具有高效转化优势,但其产生的细渣因含水率、灰分及残碳含量高等特性,难以直接资源化利用。综述了煤气化细渣的形成机制、组成结构及燃烧特性,重点分析了碳的石墨化程度、灰分包裹效应及孔隙结构对燃烧活性的制约机理。针对煤气化细渣燃烧性能差的问题,现有研究提出了两种主要路径:一是通过预热、氧化或流态化熔融燃烧等改性手段强化煤气化细渣单独燃烧活性;二是通过与煤、生物质等高反应性燃料掺混燃烧,利用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燃烧效率。在工程化应用研究方面,循环流化床焚烧炉、高温预热脱碳装备及掺烧工艺已取得显著进展,可有效降低残碳含量并实现能源回收,但仍面临设备磨损与腐蚀、残碳燃尽困难、二次污染风险及掺烧比例受限等问题。总结了当前技术挑战,并展望了煤气化细渣资源化与减量化的发展方向,可为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气化 煤气化细渣 细渣形成路径 理化特性 燃烧特性 工程化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工程化T细胞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体外治疗研究
9
作者 孟靖 谢玉婷 +1 位作者 左佳鑫 熊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6-873,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纳米工程化的T细胞体系并探究其体外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协同效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制备高亲水性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涂层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r-metal-organic framework,Zr-... 目的·构建基于纳米工程化的T细胞体系并探究其体外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协同效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制备高亲水性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涂层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r-metal-organic framework,Zr-MOF)纳米颗粒(nanoparticle,NP)PCN224-HA NPs,活化其结构上的羧基,使其可以通过酰胺反应与抗CD45抗体偶联。从小鼠脾脏中提取高纯度CD8^(+)T细胞,并利用T细胞表面抗原CD45负载上PCN224-HA,利用生物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偶联情况,并检测在超声辐照下自由基的生成。酶标仪记录体外治疗口腔鳞癌Cal27细胞活性变化,探究体外实验的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合成PCN224-HA NPs,并在生物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上验证其成功偶联上CD8^(+)T细胞的表面,构建纳米工程化T细胞体系(T细胞@PCN224-HA NPs,简称PH T细胞);在超声辐照后监测到自由基产生,进行体外协同治疗后Cal27细胞活性低至31.70%。结论·通过初步实验证明,构建的体系中纳米颗粒能成功负载于T细胞的表面,同时具备纳米颗粒本身的声动力效能和T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的多重功能,可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新策略,有望用于进一步的体内肿瘤杀伤实验和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声动力治疗 免疫治疗 纳米工程化T细胞体系 PCN224-HA纳米颗粒 CD8^(+)T细胞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化外泌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宋佳璐 金意欣 +2 位作者 牟星宇 蒋宇寰 王婧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0-1151,共12页
肿瘤是全球第二位死亡因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外泌体通过运送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参与细胞通讯,调节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的增殖和进展。凭借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生理特性,外泌体可作为药物载体装载多种... 肿瘤是全球第二位死亡因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外泌体通过运送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参与细胞通讯,调节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的增殖和进展。凭借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生理特性,外泌体可作为药物载体装载多种抗肿瘤药物,跨越生物屏障,逃避免疫清除,靶向运输药物至肿瘤组织处,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外泌体的分离和载药技术,探讨了改善外泌体载药系统靶向性、留存率和渗透率的方法,并阐述了外泌体作为载药体系装载不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现状。具体来说,外泌体能够装载抗癌药物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到达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装载蛋白质改善药物利用度,装载siRNA、miRNA以调节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的增殖和侵袭。此外,外泌体还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尽管外泌体作为载药体系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但在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对工程化外泌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植物来源外泌体的应用潜能和外泌体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外泌体 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工程化技术的新型纳米材料制备及其药物包载体系研究
11
作者 袁善美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金纳米颗粒由于低毒、生物相容性好、易于生物修饰,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研究采用表面工程化技术制备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并将该材料包载免疫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载体对肿瘤细胞信... 金纳米颗粒由于低毒、生物相容性好、易于生物修饰,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研究采用表面工程化技术制备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并将该材料包载免疫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载体对肿瘤细胞信号的响应、抗体和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达到抗肿瘤药物的长循环和靶向性的效果。另外,将免疫治疗和纳米技术,智能性地激活肿瘤细胞的免疫凋亡,可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刺激,避免或降低免疫治疗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表面工程化 药物包载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V-G修饰增强工程化外泌体SARS-CoV2疫苗诱导呼吸道黏膜免疫
12
作者 陈泽虹 邢昊楠 +4 位作者 陆梅 王曦维 李蒙 高秀丽 郑爱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1-590,共10页
目的探究水泡性口腔炎病毒G蛋白(VSV-G)修饰对工程化外泌体疫苗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将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分为细胞对照组(无外泌体DMEM培养基处理)、受体结合域(RBD)组(转染RBD质粒)和RBD+VSV-G组(共转染RBD和VSV-G质... 目的探究水泡性口腔炎病毒G蛋白(VSV-G)修饰对工程化外泌体疫苗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将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分为细胞对照组(无外泌体DMEM培养基处理)、受体结合域(RBD)组(转染RBD质粒)和RBD+VSV-G组(共转染RBD和VSV-G质粒),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RBD和VSV-G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评价RBD和VSV-G细胞阳性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RBD和VSV-G的膜定位情况;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子示踪分析仪分别测定外泌体的形态、粒径分布;Western印迹法验证外泌体中标志蛋白〔分化群抗原9(CD9)、CD101、CD63和高尔基体蛋白亚家族A成员2(GM130)〕,RBD和VSV-G蛋白表达。体内实验:①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Mock-Exo对照组(鼻滴源自细胞对照组的外泌体)、RBD-Exo组(鼻滴源自RBD组的外泌体)和RBD+VSV-G-Exo组(鼻滴源自RBD+VSV-G组的外泌体),鼻内接种相应外泌体疫苗后,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疫苗滞留鼻组织时间,流式细胞术评价疫苗将CD49B^(+)自然杀伤细胞、CD11c^(+)树突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招募至鼻组织的能力;初次免疫后每6 d对小鼠进行称重,周期为30 d。初次免疫7 d时,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小鼠血清中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甘油三脂、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含量,然后将小鼠处死,收集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进行HE染色;②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Mock-Exo组、RBD+VSV-G-Exo组和RBD+VSV-G-Exo(im)组(肌肉注射RBD+VSV-G-Exo)。初次免疫7 d和21 d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RB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肺泡灌洗液和鼻腔灌洗液中RB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IgA)的滴度。结果体外实验:RBD和VSV-G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4.4%与31.2%,且RBD和VSV-G蛋白成功表达在细胞膜;提取的外泌体形态规整,高表达阳性标记物CD9、CD101和CD63,不表达阴性标记物GM130,粒径约138 nm且成功装载RBD和VSV-G蛋白。体内实验:与Mock-Exo和RBD-Exo相比,RBD+VSV-G-Exo鼻组织滞留时间达96 h;鼻组织中CD49B^(+)自然杀伤细胞、CD11c^(+)树突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含量显著增加;免疫后30 d内小鼠体重呈稳定增长趋势;免疫7 d后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甘油三脂、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均正常表达,心、肝、脾、肺、肾及嗅球无明显病理改变。RBD+VSV-G-Exo引起高水平的RBD特异性免疫应答,其血清中IgG滴度达1∶5215,肺泡灌洗液中IgA滴度达1∶2560,鼻腔灌洗液IgA滴度达1∶1114;RBD+VSV-GExo(im)未在肺泡灌洗液和鼻灌洗液中检测到RBD特异性的IgA抗体滴度。结论VSV-G修饰可延长工程化外泌体疫苗在鼻组织的滞留时间,增强其对免疫细胞的招募能力,诱导高水平的抗原特异性呼吸道黏膜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外泌体 SARS-CoV-2 水泡性口腔炎病毒G蛋白 黏膜疫苗 鼻黏膜免疫 免疫应答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养殖池塘工程化升级改造的思考
13
作者 叶雪辉 吴国辉 +1 位作者 何元文 贺锴 《海洋与渔业》 2025年第1期67-67,共1页
广东作为我国第一水产养殖大省,池塘养殖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广东池塘养殖面临设施老化、效益下降、尾水难处理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池塘养殖生产方式越来越不符合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渔业新质生产力建设的要求。因此,推进池塘工... 广东作为我国第一水产养殖大省,池塘养殖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广东池塘养殖面临设施老化、效益下降、尾水难处理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池塘养殖生产方式越来越不符合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渔业新质生产力建设的要求。因此,推进池塘工程化升级改造是推动广东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池塘工程化升级改造是在传统池塘养殖的基础之上,采用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和工程措施,对老旧池塘的设施、装备和生产方式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养殖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下降 池塘养殖 工程化 养殖大省 设施老化 养殖池塘 生产方式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化外泌体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婉玲 顾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5-540,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最佳的治疗方式为早期手术治疗,而大部分肺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治疗方式以药物及放射治疗为主。但上述治疗方式出现耐药或疗效不显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针对肺癌的治疗迫切需要更多的手段。研究证实,工程化外泌体在心血管系... 非小细胞肺癌最佳的治疗方式为早期手术治疗,而大部分肺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治疗方式以药物及放射治疗为主。但上述治疗方式出现耐药或疗效不显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针对肺癌的治疗迫切需要更多的手段。研究证实,工程化外泌体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组织再生与修复等领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能。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工程化外泌体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外泌体 靶向递送 肺肿瘤 基因治疗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中工程化gRNA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谈鎏 叶邦策 尹斌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8-1092,共15页
CRISPR/Cas是原核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免疫防御系统,用于抵抗外来遗传物质的入侵,近年来被开发成为高效的基因编辑、基因调控以及分子诊断工具。其可编程靶向机制揭开了利用该系统进行基因组操作的序幕,并允许在活性范围内实现... CRISPR/Cas是原核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免疫防御系统,用于抵抗外来遗传物质的入侵,近年来被开发成为高效的基因编辑、基因调控以及分子诊断工具。其可编程靶向机制揭开了利用该系统进行基因组操作的序幕,并允许在活性范围内实现动态调节和控制基因表达。作为现有基因修饰手段中灵活性最强和成本最低的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工农业生产、可持续染料开发和化学品加工等领域。随着对CRISPR/Cas系统的不断深入挖掘和探索,大量研究报道了gRNA工程改造及优化方法,包括改变间隔序列长度、调节恒定区和可变区的结构、向末端或中间延伸添加额外功能序列及化学合成修饰等,以期降低脱靶突变率,提高作用效率,充分激发CRISPR基因操纵工具在生物医学方面的潜力。基于此,本综述将介绍CRISPR/Cas9和CRISPR/Cas12系统中gRNA工程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探讨了当前工程化gRNA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gRNA提供思路和方向,从而提高利用CRISPR/Cas系统探测人类细胞基因组的能力,进一步为可编程生物学带来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gRNA工程化 基因编辑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冰玉 谭象天 李伟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2-794,共13页
多能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其分化衍生的细胞及类器官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干细胞临床转化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合成生物学“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结合基因编辑以及合成受体在内的强大工具库,能够赋予... 多能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其分化衍生的细胞及类器官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干细胞临床转化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合成生物学“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结合基因编辑以及合成受体在内的强大工具库,能够赋予细胞新的功能,实现干细胞工程化改造。在此,本文总结了多能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和干细胞临床转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干细胞分化衍生物的致瘤性、异质性、免疫原性),以及合成生物学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中的应用(精确控制细胞命运、调控细胞通信、优化类器官结构功能、监测并清除致瘤细胞)。这些合成生物学工具为干细胞工程化改造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平台,有望解决干细胞临床应用现存的诸多挑战,推动再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器官再生”这一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干细胞 类器官 合成生物学 细胞治疗 干细胞工程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设计策略下的工程化类器官与类器官芯片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可儿 王汉奇 +3 位作者 黄儒麒 张灿阳 邢新会 马少华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3-897,共15页
类器官和类器官芯片技术是一种由干细胞或特定类型的细胞在体外培养而成的模拟真实器官功能和微环境的三维组织结构,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研究生物过程、疾病机制,为体外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当... 类器官和类器官芯片技术是一种由干细胞或特定类型的细胞在体外培养而成的模拟真实器官功能和微环境的三维组织结构,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研究生物过程、疾病机制,为体外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当前类器官模型的构建还存在无法全面、准确模拟体内生物过程的诸多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将讨论利用基于工程化原理的整合设计策略,指导类器官与类器官芯片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并通过将器官发育和疾病发展中的生物要素与跨学科工程方法建立合理的系统性联系,实现类器官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高度模拟体内器官自组织过程、结构与形态构建、生物功能获取的目标。进一步,利用整合高维数据集的数字孪生类器官系统,实现对类器官与类器官芯片的大数据管理、分析、追踪,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疾病分析、指导预测、提出提前干预方案,推动精准医疗向“治未病”时代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类器官 类器官芯片 整合设计策略 跨学科 数字化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的设计合成与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夺 刘培源 +4 位作者 李连月 王雅欣 崔钰惠 薛慧敏 王汉杰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73,共20页
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因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细胞外囊泡参与生命功能调控的机制被不断解析,利用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用于靶向治疗的工作也相继开展。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与人工载体相比,具有高... 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因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细胞外囊泡参与生命功能调控的机制被不断解析,利用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用于靶向治疗的工作也相继开展。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与人工载体相比,具有高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膜融合能力,同时有着参与细胞通信的归巢效应等天然优势。然而,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医学应用也存在表面修饰复杂、包载能力差、产量较低等问题,导致使用范围严重受限。工程化细胞外囊泡是指对天然细胞外囊泡进行人工改造,使其能够特异性靶向受体细胞或组织,实现所包载功能分子的精准递送,并支撑可放大生产的模式,从而展现出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可实现底盘细胞的从头设计再造,支撑细胞外囊泡的标准化、模块化合成。本文首先概括了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的表面修饰、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的功能分子包载的方法和应用;其次总结了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的生产制备,如提升细胞外囊泡产量的工程化策略、细胞外囊泡的放大生产与提取纯化等;最后展望了合成生物学通过改造底盘细胞基因组、人工设计囊泡表面蛋白、调控分子包载的细胞过程等定制化合成细胞外囊泡的前景。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使用可推动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的定制化设计与合成,将进一步精细控制其属性、提升其效能、拓展其应用,争取将其早日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生物医学 工程化 靶向治疗 底盘细胞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内涵、特征和原则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春宏 马瑞祾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6,共11页
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就是用工程思维来解决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大体可以理解为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去配置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通过集成化的方式来构造可用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产品。其基本特征可以从目标... 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就是用工程思维来解决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大体可以理解为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去配置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通过集成化的方式来构造可用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产品。其基本特征可以从目标层面和操作层面两方面进行概括。前者包括需求驱动性、产品导向性、功能助推性,后者包括要素集成化、结构模块化、规程条理化、运行平台化。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出发,可以提出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应遵循的4条基本原则:整体思维和组块思维相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数据驱动和人机协同相结合、规模化和个性化相结合。可以说,工程化实践已经成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新生态出现和发展重要而基础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工程化 工程思维 特征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位信号增强工程化蛋白线粒体靶向性呈递
20
作者 周冰倩 李尚朴 +5 位作者 王旭 孟祥宇 邓竞荣 邢金良 王建刚 徐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7-946,共10页
有效传递工程化改造的蛋白进入线粒体对开发高效的线粒体DNA编辑工具、实现线粒体疾病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eGFP和Cas9基因,在其上游或/和下游引入不同的线粒体定位信号(mitochondrial localization signal,MLS)序列,分别... 有效传递工程化改造的蛋白进入线粒体对开发高效的线粒体DNA编辑工具、实现线粒体疾病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eGFP和Cas9基因,在其上游或/和下游引入不同的线粒体定位信号(mitochondrial localization signal,MLS)序列,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工程化蛋白表达载体。将不同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利用荧光共定位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分析不同工程化蛋白的线粒体靶向性呈递效果。结果显示,相比单端添加MLS的eGFP和Cas9蛋白,双端MLS改造均显著提高了工程化蛋白的线粒体靶向性呈递效率。推测双MLS策略可增强工程化蛋白的线粒体靶向性,为以后开发高效的线粒体DNA编辑工具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DNA编辑 工程化蛋白 线粒体定位信号 线粒体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