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G重复序列对中国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患者发病年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育 刘振 +6 位作者 候小蓉 陈召 沈璐 夏昆 唐北沙 江泓 王俊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3-799,共7页
目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2,SCA2)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共济失调之一。多篇报道显示某些含polyQ基因的CAG重复序列可能影响SCA2患者的发病年龄(age at onset,AAO),但在中国SCA2患者中进行... 目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2,SCA2)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共济失调之一。多篇报道显示某些含polyQ基因的CAG重复序列可能影响SCA2患者的发病年龄(age at onset,AAO),但在中国SCA2患者中进行研究的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AG重复序列的长度对中国SCA2患者AAO的影响。方法:纳入119例SCA2患者,根据其主要表型分为2组:17例来自9个帕金森综合征家庭的SCA2患者作为帕金森病-SCA2(Parkinson.s disease-SCA2,PD-SAC2)组,91例来自66个SCA2家庭和11例散发的SCA2患者作为共济失调-SAC2(ataxia-SCA2,A-SCA2)组。使用荧光PCR筛查ATXN2和其他含m6(CAG)n基因中CAG重复序列的长度。采用Spearman.s等级相关的方法分析含m6(CAG)n基因中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与AAO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评估CAG重复序列的长度对AAO变异的贡献,采用t检验比较PD-SAC2组与A-SCA2组间含m6(CAG)n基因中CAG重复序列的长度。结果:ATXN2基因中含较长CAG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与SCA2的AAO呈负相关(R=-0.251,P<0.05),可解释41.7%的AAO变异。AAO与ATXN7基因中含较短CAG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R=-0.251,P=0.006)及TBP基因中含较长CAG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R=-0.197,P=0.034)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均呈负相关。在携带含CAG重复序列的ATXN3、CACNA1A、ATXN7、TBP和RAI1基因的SCA2患者中也检测到AAO延迟的趋势。此外,ATXN7基因和ATXN2基因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在A-SCA2组和PD-SCA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TXN2中的CAG重复序列是影响中国SCA2患者AAO的主要遗传因素。ATXN3、CACNA1A、ATXN7、TBP和RAI1基因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可能是与SCA2的AAO相关的因素。ATXN7基因中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可能是SCA2患者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 帕金森综合征 含(cag)n基因 cag重复序列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二代测序辨识短串联重复序列长度变异的新方法及其在人类遗传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2
作者 严章明 王瑶 +2 位作者 刘珂 向书念 孙之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8-777,共10页
二代测序技术的涌现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特别是在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大多数遗传变异类型都可以借助于各种二代测序分析工具进行检测,但是仍然存在局限性,比如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长度变异.许多遗传疾病是由短串... 二代测序技术的涌现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特别是在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大多数遗传变异类型都可以借助于各种二代测序分析工具进行检测,但是仍然存在局限性,比如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长度变异.许多遗传疾病是由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长度扩张导致的,尤其是亨廷顿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现在几乎没有工具能够利用二代测序检测长度大于测序读长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变异.为了突破这一限制,我们开发了一个全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双末端二代测序辨识短串联重复序列长度变异,并可估计其扩张长度,将其应用于一项基于全外显子组测序的运动神经元疾病临床研究中,成功地鉴定出致病的短串联重复序列长度扩张.该方法首次原创性地利用测序读长覆盖深度特征来解决短串联重复序列变异检测问题,在人类遗传疾病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且对于其他二代测序分析方法的开发具有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短串联重复序列 长度变异 运动神经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EST序列长度与SSR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詹少华 盛新颖 +2 位作者 樊洪泓 蔡永萍 林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为了分析大豆EST-SSR的特征和比较其不同长度EST序列中的SSR特性,从NCBI下载了大豆EST序列,应用SSRIT搜索SSR,分析了20183个无冗余的EST序列,发现了1747个EST序列(8.66%)含有SSR,长度超过400bp的EST序列含SSR的比例为10.05%,而长度在40... 为了分析大豆EST-SSR的特征和比较其不同长度EST序列中的SSR特性,从NCBI下载了大豆EST序列,应用SSRIT搜索SSR,分析了20183个无冗余的EST序列,发现了1747个EST序列(8.66%)含有SSR,长度超过400bp的EST序列含SSR的比例为10.05%,而长度在400bp以下的EST序列SSR的比例为4.74%。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SSR是大豆EST-SSR的主要类型,分别的60.45%和37.04%,最常见的SSR基元是:AT、AG、AAT、AC、AAG、ACG。在1798个EST-SSR中,51.45%的长度大于12bp,13.35%长度大于20bp。推断NCBI大豆EST数据库中含有123527个SSR,大豆EST-SSR可用于大豆分子标记,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为有针对性设计EST-SSR引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表达序列标签 EST—SSR 序列长度 重复基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P)定位水稻核育性恢复基因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建清 廖金花 +3 位作者 刘柱 李姝晋 叶晓英 王丽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利用397条SSR引物对D62A和红米水稻红宝石B的杂交F2代不育可育分离群体及双亲的12条染色体进行筛选,定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发现在第7染色体上找到与主效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M182,遗传距离是7 4cM。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简单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查多-约瑟夫病/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患者(CAG)n拷贝数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沈璐 唐北沙 +3 位作者 肖剑峰 杨晓苏 严新翔 许宏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马查多约瑟夫病基因1(MJD1)CAG三核苷酸动态突变及其拷贝数与MJD/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SCA3)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对9个MJD/S... 目的探讨马查多约瑟夫病基因1(MJD1)CAG三核苷酸动态突变及其拷贝数与MJD/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SCA3)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对9个MJD/SCA3家系109名成员进行MJD1基因(CAG)n拷贝数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扩增的(CAG)n拷贝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情严重程度;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与异常扩增的(CAG)n拷贝数无关,而是受病程影响。同时发现17例症状前患者。结论异常扩增的(CAG)n拷贝数对疾病表型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病 遗传病 脊髓小脑型 共济失调 cag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KAP1家族基因长度多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沙日耐 俄广鑫 +1 位作者 王晨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85-3292,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牦牛角蛋白关联蛋白1(keratin associated protein 1,KAP1)家族基因长度多态与重复序列特点。研究对牦牛和黄牛KAP1家族基因进行测序,并与绵羊已知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牛KAP1家族位于19号染色体,根据绵羊KAP1家族... 试验旨在研究牦牛角蛋白关联蛋白1(keratin associated protein 1,KAP1)家族基因长度多态与重复序列特点。研究对牦牛和黄牛KAP1家族基因进行测序,并与绵羊已知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牛KAP1家族位于19号染色体,根据绵羊KAP1家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相似性,重新命名了牛KAP1家族基因B2D、B2A、KAP1-1和B2C为KAP1-4、KAP1-1、KAP1-2、KAP1-3(按照染色体上的基因顺序)。KAP1家族基因之间在3′和5′端区域高度保守,中间有重复序列长度差异,其中牦牛KAP1-KAP4基因发现有30bp的长度多态。研究其蛋白序列发现5个氨基酸为基序的重复序列B(CCQTS)A1(CCQPT),以及一个新的重复序列C(SIQTS)。本研究结果说明重复序列是KAP1家族基因间和基因内的主要差异区域,这可能与其角蛋白结合螺旋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 1 家族基因 牦牛 长度多态 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委推荐
7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9-500,共2页
Cell|长体细胞DNA重复序列扩增驱动亨廷顿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亨廷顿病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亨廷顿蛋白基因(HTT)1号外显子中CAG重复序列的扩增引起。亨廷顿病患者中CAG的重复次数往往超过36次,并且重复次数越多,症状出... Cell|长体细胞DNA重复序列扩增驱动亨廷顿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亨廷顿病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亨廷顿蛋白基因(HTT)1号外显子中CAG重复序列的扩增引起。亨廷顿病患者中CAG的重复次数往往超过36次,并且重复次数越多,症状出现的年龄通常越早。亨廷顿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几十年,当症状出现时,大脑纹状体中的投射神经元(也被称为中等棘神经元,SPNs)已遭明显损伤。目前尚无能够减缓或逆转亨廷顿病发展的治疗方法。2025年1月16日,美国Broad研究所的Sabina Berretta团队开发了一种单细胞方法来测量亨廷顿病人纹状体尾状核细胞中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以及全基因组RNA表达(doi:10.1016/j.cell.2024.11.038)。研究发现亨廷顿病人HTT基因的CAG重复序列会在神经元中持续扩展。CAG扩展不是一个统一匀速的过程,而是呈现出阶段效应,神经元在每个阶段遭受的毒性影响逐步上升。在亨廷顿病的早期阶段,神经元中CAG重复次数为40~80。虽然此时这些HTT基因变异的致病效应已经开始出现,但它们对神经元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神经元的基因表达和生理功能尚未显著受损,且该阶段CAG重复序列的扩增速度很慢,往往需要经历几十年的时间。当CAG重复次数从80增加到150时,神经元开始丧失其典型的生物标志物和特性,细胞功能逐渐失调,逐步向病理状态过渡。当CAG重复次数超过150时,扩增速度进一步加快,此时神经元中基因表达剧烈紊乱,已无法维持正常功能,进入病理状态。CAG重复次数超过250时,神经元开始经历去抑制危机,大量基因的去抑制导致一系列与细胞衰老和死亡相关的基因被激活。此时亨廷顿病患者大脑中SPNs开始快速消亡,加剧神经退行性变化。这一研究结果表明,CAG重复序列的扩增,伴随着整个神经元生命周期持续进行,是导致亨廷顿病症状的关键机制之一。这为亨廷顿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一个新方向———通过控制CAG扩展的速率或许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亨廷顿病的病理进程,延缓甚至逆转这一致命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cag重复序列 神经退行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鲫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长度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蔡珊珊 徐胜勇 +2 位作者 宋娜 高天翔 张朝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0-986,共7页
鱼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因为具有结构简单、严格的母系遗传、缺少重组等特点而成为重要的分子标记[1—4]。线粒体DNA控制区(Control region,CR,又称D-loop区)是一段非编码区,进化速率快,容易积累较多的变异(如碱基的替... 鱼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因为具有结构简单、严格的母系遗传、缺少重组等特点而成为重要的分子标记[1—4]。线粒体DNA控制区(Control region,CR,又称D-loop区)是一段非编码区,进化速率快,容易积累较多的变异(如碱基的替换、插入和缺失等),被广泛应用于种内分子遗传学研究[5—7]。控制区一般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 控制区 结构 串联重复序列 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亨廷顿舞蹈病家系IT15基因(CAG)n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歌 陈晓蕾 +4 位作者 付汪星 张桐 朱揆 邹顺鸿 陈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6-939,共4页
目的:检测两个亨廷顿舞蹈病(HD)家系的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CAG)n]。方法:采用PCR和测序分析方法检测两个家系28名成员(A家系为已确诊HD家系,B家系为疑似HD家系)和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n。结果: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拷贝... 目的:检测两个亨廷顿舞蹈病(HD)家系的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CAG)n]。方法:采用PCR和测序分析方法检测两个家系28名成员(A家系为已确诊HD家系,B家系为疑似HD家系)和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n。结果: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拷贝数分别为17、18;A家系中患者CAG拷贝数大于50;B家系中患者CAG拷贝数为40~50。B家系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HD家系,并检出一名症状前患者。结论:IT15基因(CAG)n检测是诊断HD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舞蹈病 IT15基因 cag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黄单胞菌的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龙海 李一农 +1 位作者 李芳荣 徐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6,共6页
黄单胞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由于其经济重要性,对该属细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包括DNA杂交、基于代表性序列的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基因组指纹图谱技术等。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单胞菌属的分类研究进展。
关键词 黄单胞菌 DNA杂交 重复序列多聚酶链式反应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确诊的一肯尼迪病家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喆 陈启华 +1 位作者 李秋香 毕方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1-1105,共5页
肯尼迪病是一种罕见的性连锁运动神经元病,其临床表型多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了一个缺乏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下的肯尼迪病家系,该家系中4名男性患者均表现为累及四肢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以远端为著),缺乏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 肯尼迪病是一种罕见的性连锁运动神经元病,其临床表型多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了一个缺乏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下的肯尼迪病家系,该家系中4名男性患者均表现为累及四肢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以远端为著),缺乏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下症状。4名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肌电图表现为典型神经源性肌萎缩。SMN1基因检测均为阴性,AR基因检测证实1号外显子CAG重复拷贝增加。提示作为肯尼迪病的特征性表现,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下并非诊断肯尼迪病的必备条件。以慢性上运动神经元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成年男性患者,即便缺乏特征性的雄激素功能低下或延髓麻痹,也要考虑到肯尼迪病的可能并予以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病 延髓麻痹 雄激素功能低下 cag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义人端粒酶RNA组分(hTR)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丛笑 刘吉勇 +3 位作者 赵跃然 焦玉莲 马春燕 杨崇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1,共1页
端粒的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其长度的维持是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转化的重要分子基础,而调控端粒长度的关键分子则是端粒酶.端粒酶的重新表达在细胞永生化及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RNA(hTR)... 端粒的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其长度的维持是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转化的重要分子基础,而调控端粒长度的关键分子则是端粒酶.端粒酶的重新表达在细胞永生化及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RNA(hTR) 作为端粒酶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端粒的重复序列并参与端粒酶的活化.本研究将反义端粒酶RNA基因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PLXSN中,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LXSN-hTR,以期重组质粒表达反义端粒酶RNA,从复制、转录、及翻译三个水平发挥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抑制或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为研究和探索基因治疗肿瘤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人端粒酶RNA组分 真核表达载体 逆转录病毒 细胞永生化 分子基础 恶性转化 端粒长度 癌变过程 重复序列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TCTP基因结构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治 覃碧 +1 位作者 冯福应 李德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0-1455,共6页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ur protein,TCTP)是生物体中一种普遍存在且高度保守的蛋白。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TCTP在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已知的HbTCTPcDNA序列设计引物,对PCR扩增产物...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ur protein,TCTP)是生物体中一种普遍存在且高度保守的蛋白。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TCTP在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已知的HbTCTPcDNA序列设计引物,对PCR扩增产物测序获得HbTCTP基因组序列。比对HbTCTP基因组和cDNA序列发现HbTCTP由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组成,内含子与外显子剪接处符合GT/AG法则。根据HbTCTP序列及基因结构信息开发简单重复序列(SSR)和内含子长度多态性(ILP)标记,并在10个橡胶树品系中分析SSR和ILP标记多态性。结果表明,SSR和ILP标记在10个橡胶树品系中均出现多态性,多态性分别由SSR重复次数多少和内含子长短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 内含子 多态性 简单重复序列 内含子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成龙 沈益新 +1 位作者 顾洪如 三浦优一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3-230,共8页
利用多花黑麦草(Loliummu ltiflorum)细胞质雄性不育(CMS)F1群体(124个个体),以来自父本和母本的分离位点采用SSR、AFLP、EST-CAPS(表达序列标签酶切扩增多态性)和RGA-CAPS(抗病基因类似物酶切扩增多态性)等标记方法进行多态性的选择并... 利用多花黑麦草(Loliummu ltiflorum)细胞质雄性不育(CMS)F1群体(124个个体),以来自父本和母本的分离位点采用SSR、AFLP、EST-CAPS(表达序列标签酶切扩增多态性)和RGA-CAPS(抗病基因类似物酶切扩增多态性)等标记方法进行多态性的选择并对父、母本分别构建遗传连锁图。母本连锁图包含362个标记位点,分别包含SSR标记240个、AFLP标记84个、EST-CAPS标记24个和RGA-CAPS标记14个,由7个连锁群组成,覆盖全长776.4cM,各连锁群长度在85.8至135 cM之间,相邻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14 cM;父本7个连锁群,包含376个标记,其中SSR标记252个、AFLP标记82个、EST-CAPS标记29个和RGA-CAPS标记13个,连锁图全长710.0 cM,相邻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89 cM;标记密度高、标记分布均匀、连锁图长度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遗传连锁图 SSR(简单重复序列)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舞蹈病4家系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瑞 赵莘瑜 +2 位作者 焦淑洁 李春 滕军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8-410,共3页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一种迟发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精神异常和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点。
关键词 亨廷顿舞蹈病 IT15基因 cag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基因和UCHL-1基因多态性与Huntington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二赫 李丹 贾建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Huntington病患者发病年龄与HD基因和UCHL-1基因S18Y多态性相关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两个HD家系(53人)、6例非家系HD患者和51名正常对照组HD基因CAG重复次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探讨Huntington病患者发病年龄与HD基因和UCHL-1基因S18Y多态性相关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两个HD家系(53人)、6例非家系HD患者和51名正常对照组HD基因CAG重复次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UCHL-1基因S18Y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在两个家系中确诊了5例HD病人,在其有高度遗传风险的子女中发现4例症状前患者。UCHL-1基因S18Y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个家系和正常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SY型基因型在三种基因型中最常见,频率>50%)。非家系患者中未见YY基因型,SS基因型多于SY型,S等位基因多于Y型,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显示11例病人发病年龄变异的15.6%是由其UCHL-1基因S18Y多态性造成的。CAG重复次数可解释发病年龄变异的71.4%。结论HD基因CAG重复次数是决定患者发病年龄变异的最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UCHL-1基因S18Y多态性是HD的调节基因,对发病年龄有微弱的调节作用,提示UCHL-1可能参与H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TINGTON病 发病年龄 cag重复序列 UCHL-1基因 S18Y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DYF155S1位点等位基因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庾蕾 黄艳梅 伍新尧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为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 DYF155S1位点多态性分析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方法,调查中国汉族人群155个无关男性个体DYF155S1位点长度的变异情况。PCR扩增产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条... [目的]为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 DYF155S1位点多态性分析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方法,调查中国汉族人群155个无关男性个体DYF155S1位点长度的变异情况。PCR扩增产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条带。用循环测序法对该位点的10个等位基因进行正向和反向序列分析。[结果]以基因组 DNA为模板,用一对引物可同时扩增出 DYF155S1和DYF155S2 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DYF155S1位点表现出有长度多态性,这些等位基因约 1500~2 500 bp。DYF155S2位点表现出有或缺失的二态现象,缺失率约为7.1%。发现有4种变异的核心序列,其中3种与文献报道一致,被命名为1型、3型和4型,另一种为新发现的变异核心序列,暂命名为7型。10个等位基因具有相同的模块结构,在5’端表现为3型-1型-3型排列,在3’端则表现为 4型-3型排列。[结论]中国汉族人群DYF155S1位点 5’端序列较3’端的多态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F155S1 等位基因 中国汉族人 序列分析 小卫星重复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玉米种子鉴定上的应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周岚 陈殿元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分子标记技术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SSR 应用 种子鉴定 玉米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DNA分子标记 简单序列重复 种子真实性 纯度鉴定 特异扩增 可靠性 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家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双 杨焕民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5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遗传育种 DNA序列 简单重复序列 应用 家畜 串联重复序列 短串联重复 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虎 徐兴莉 《猪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1微卫星DNA的结构 微卫星DNA又称短串联重复或简单重复序列,由侧翼序列和重复串联的核心序列2部分组成,核心序列长度一般为1~6个碱基,首尾相连组成重复串联序列[1],其中最常见的是2个碱基的双核苷酸重复,即(TG)n和(CA)n,每个微卫... 1微卫星DNA的结构 微卫星DNA又称短串联重复或简单重复序列,由侧翼序列和重复串联的核心序列2部分组成,核心序列长度一般为1~6个碱基,首尾相连组成重复串联序列[1],其中最常见的是2个碱基的双核苷酸重复,即(TG)n和(CA)n,每个微卫星DNA的核心序列结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DNA标记技术 简单重复序列 养猪业 短串联重复 应用 侧翼序列 序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