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60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摩擦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平余 周金芳 杨生荣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纳米摩擦学 分子自组装技术 c60自组装单分子膜 摩擦力 含端氨基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及其摩擦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嗣利 赵亚溥 +2 位作者 杨生荣 孟永宏 王占会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利用胺基与C60 分子的加成反应 ,在 3 胺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 (APS)的自组装单分子膜 (SAMs)表面上成功的制备了与基底化学键结合的C60 SAMs。其表面水接触角约为 76° ,膜厚约为 1.15nm ,AFM形貌像显示其表面光滑、均匀 ,基本不... 利用胺基与C60 分子的加成反应 ,在 3 胺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 (APS)的自组装单分子膜 (SAMs)表面上成功的制备了与基底化学键结合的C60 SAMs。其表面水接触角约为 76° ,膜厚约为 1.15nm ,AFM形貌像显示其表面光滑、均匀 ,基本不含缺陷。摩擦学结果表明 ,APS自组装单分子膜由于其分子链短 ,膜的有序性差 ,表面颗粒聚集物及“针孔”等缺陷多 ,而不具有润滑作用。当在其上形成C60 单分子层膜后 ,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摩擦系数约为 0 .0 9~ 0 .13,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抗磨损寿命大于 10 0 0 0次 ,有望作为微型机械的边界润滑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自组装分子 磨擦特性 润滑 磨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乙二胺为分子绳索的C_(60)自组装单层膜和双层膜的激光质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军 邓慧敏 +2 位作者 赖志辉 李添宝 赵善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78-1580,共3页
富勒烯的固体薄膜一般分为气相沉积膜、液相沉积膜、LB(LangmuirBlodgett)膜和化学自组装膜.化学自组装膜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富勒烯通过化学键固定于基片上而形成的膜.对于纯富勒烯的气相沉积膜,我们进行... 富勒烯的固体薄膜一般分为气相沉积膜、液相沉积膜、LB(LangmuirBlodgett)膜和化学自组装膜.化学自组装膜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富勒烯通过化学键固定于基片上而形成的膜.对于纯富勒烯的气相沉积膜,我们进行过详细的激光质谱分析[1].本文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乙二胺 自组装 激光质谱 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粒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制备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海明 王之建 +1 位作者 张立功 元金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利用巯基乙酸与草酸的混合自组装单分子膜成功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的CdS纳米粒子,并用SEM,XRD,XPS,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表明形成在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上的CdS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45nm。XPS表明在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形成了CdS纳米... 利用巯基乙酸与草酸的混合自组装单分子膜成功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的CdS纳米粒子,并用SEM,XRD,XPS,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表明形成在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上的CdS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45nm。XPS表明在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形成了CdS纳米粒子。PL谱表明CdS纳米粒子在675nm有一峰值波长,我们认为这一发光是由表面缺陷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自组装分子 cDS 纳米粒子 成核中心 半导体材料 硫化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N-aete-N在Au(111)上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及STM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孔德生 陈慎豪 +1 位作者 万立骏 雷圣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47-1851,共5页
利用电化学技术及扫描隧道显微镜 ( STM) ,于 0 .1 mol/L HCl O4溶液中研究了 Schiff碱 N-aete-N在单晶 Au( 1 1 1 )面上所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 ( SAMs)的电化学性质及结构 .N-aete-N在 Au( 1 1 1 )电极表面的吸附抑制了金的阳极氧化 ... 利用电化学技术及扫描隧道显微镜 ( STM) ,于 0 .1 mol/L HCl O4溶液中研究了 Schiff碱 N-aete-N在单晶 Au( 1 1 1 )面上所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 ( SAMs)的电化学性质及结构 .N-aete-N在 Au( 1 1 1 )电极表面的吸附抑制了金的阳极氧化 ,同时使固 /液界面双层电容明显降低 .观察到 N-aete-N SAMs的高分辨 STM图像 .N-aete-N分子在 Au( 1 1 1 )表面上以 ( 6× 7)结构单胞呈二维有序排列 ,其表面浓度为5 .5× 1 0 -11mol/c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 N-aete-N Au(1l1) 自组装分子 电化学 STM 扫描隧道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自组装单层与多层膜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海 李添宝 +3 位作者 黄克雄 蒋汉瀛 黎军 蔡志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7-600,共4页
利用C60 与乙二胺改性的玻璃表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一种新的C60 自组装单层膜,在C60 自组装单层膜的基础上,将C60 与乙二胺反应制备了自组装双层和多层膜,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利用C60 与乙二胺改性的玻璃表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一种新的C60 自组装单层膜,在C60 自组装单层膜的基础上,将C60 与乙二胺反应制备了自组装双层和多层膜,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LDITOFMS) 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乙二胺改性的玻璃表面上存在以化学键键合的C60自组装单层和多层膜,并且随着膜的层数增加,C60 与乙二胺的键合由一维线形结构向三维网状结构转变,光致发光研究表明,C60 自组装膜存在与C60 不同的光致发光峰,且发光峰强度和位置随C60 自组装膜层数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乙二胺 自组装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及其自组装机理 被引量:69
7
作者 杨生荣 任嗣利 +1 位作者 张俊彦 张绪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0-476,共7页
综述了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近年来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体系的结构及其自组装机理 。
关键词 自组装分子 脂肪酸 有机硅烷 烷基硫醇 结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OTS自组装单分子膜为探针研究TiO_2液相空穴氧化机理(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周雪锋 李伟 +3 位作者 张妍 杨祝红 冯新 陆小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3-1116,共4页
通过引入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自组装单分子膜作为氧化反应的探针,在排除反应物的吸附和扩散的条件下研究溶胶-凝胶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光催化空(氧化初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水溶液中OTS部分覆盖的TiO2表面能够很快从憎水... 通过引入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自组装单分子膜作为氧化反应的探针,在排除反应物的吸附和扩散的条件下研究溶胶-凝胶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光催化空(氧化初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水溶液中OTS部分覆盖的TiO2表面能够很快从憎水变成亲水.存在空(捕获剂后,TiO2表面OTS自组装单分子膜碳链的脱除受到明显抑制,水接触角随光照时间变化非常小;而水中羟基自由基捕获剂或者F-的存在则对TiO2表面OTS自组装单分子膜碳链的脱除几乎无影响.这表明,空(氧化在TiO2表面OTS自组装单分子膜碳链的脱除中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机理 空穴氧化 牺牲剂 自组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与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浩力 张华 +3 位作者 张锦 吴斌 刘忠范 力虎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57-661,共5页
A novel quinoline derivative 6-(10-thiol-decaoxy ) quinoine (abbreviated as QC10SH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eif-assembled monoayers (SAMs) were prepared on gold for the first time. Wettability measurement on QC10SH S... A novel quinoline derivative 6-(10-thiol-decaoxy ) quinoine (abbreviated as QC10SH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eif-assembled monoayers (SAMs) were prepared on gold for the first time. Wettability measurement on QC10SH SAM reveals a hydrophilic surface. RA-IR researches suggests that the SAM has formed highly-organized and closely-packed structure. A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quanitatively evaluating the molecular orientation in monoayer. By this method the result that the twisting and tilting angles of QC10SH moecule in SAM are 50±4° and 24±3°respectively has been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衍生物 自组装分子 SAM 自组装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论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STM研究进展 Ⅱ.常用金属表面的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孔德生 万立骏 +1 位作者 陈慎豪 杨武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12期507-512,共6页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STM对部分常用金属表面有机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分子取向、晶面结构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缓蚀剂 自组装分子 吸附层结构 分子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STM研究进展 Ⅰ.惰性金属表面的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孔德生 万立骏 +1 位作者 陈慎豪 杨武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10期415-420,共6页
简要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表面原子/分子结构研究中的独特优势。缓蚀剂分子对基底金属的保护和抗腐蚀作用,是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综述了STM对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 简要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表面原子/分子结构研究中的独特优势。缓蚀剂分子对基底金属的保护和抗腐蚀作用,是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综述了STM对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性质、晶面结构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缓蚀剂 自组装分子 二维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乔玉 张校刚 +1 位作者 李晓红 力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93-1696,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分析和 STM研究了溶剂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讨论了以丙酮、二甲基亚砜、乙醇、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为溶剂制备的 4 -羟基 -6-甲基 -2 -巯基嘧啶 ( HMMP)自组装单分子膜对抗坏血酸 ( AA)、多巴胺 ( DA... 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分析和 STM研究了溶剂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讨论了以丙酮、二甲基亚砜、乙醇、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为溶剂制备的 4 -羟基 -6-甲基 -2 -巯基嘧啶 ( HMMP)自组装单分子膜对抗坏血酸 ( AA)、多巴胺 ( DA)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 ,不同溶剂下制备的单分子膜对 AA和 DA的催化氧化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 ;交流阻抗分析定量得出 HMMP(丙酮 ) /Au电极与 HMMP(二甲基亚砜 ) /Au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 1 .1 4μA/cm2 和 2 .0 4μA/cm2 ,电极表面覆盖度分别为 93.2 %和 96.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影响 自组装 电化学行为 抗坏血酸 多巴胺 分子 HMMP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组装体系中偶联单分子层膜结构的SERS光谱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曹晓卫 刘文华 +2 位作者 李欣然 王荣 吴霞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0-1608,共9页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电化学现场SERS光谱技术研究了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的SERS光谱随电位变化的规律.在该体系稳定的电位范围内表征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特征谱峰1011与1093 cm^(-1)、1575与1610 cm^(-1)以及1206与1215cm^(-1)这三对谱峰其强度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分析表明,偶联单分子层中吡啶环芳香性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是SERS光谱特征改变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有序 4 4’-二硫联吡啶 自组装分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电极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力显微镜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力滴定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会新 李春增 +3 位作者 王俊梅 张浩力 徐筱杰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3-296,共4页
关键词 化学力显微镜 粘滞力 力滴定 自组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的玻璃基片上C_(60)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添宝 李新海 +5 位作者 黄克雄 蒋汉瀛 李晶 蔡志光 黎军 善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80-683,共4页
利用C60与乙二胺改性的普通玻璃表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一种新的C60自组装单层膜;在自组装单层膜的基础上,利用C60与乙二胺反应形成自组装双层膜.通过X光电子能谱、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手段证实在乙二胺改性的普通... 利用C60与乙二胺改性的普通玻璃表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一种新的C60自组装单层膜;在自组装单层膜的基础上,利用C60与乙二胺反应形成自组装双层膜.通过X光电子能谱、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手段证实在乙二胺改性的普通玻璃表面上存在通过化学键合的C60自组装单层和双层膜.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自组装 自组装双层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巯基自组装单层膜技术的补体C_3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丹 王桦 +2 位作者 吴朝阳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1-244,共4页
本文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在压电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组装巯基丙酸SAMs,以盐酸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作偶联剂共价固定补体C3抗体,研制了一种检测人血清中补体C3成分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研究... 本文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在压电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组装巯基丙酸SAMs,以盐酸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作偶联剂共价固定补体C3抗体,研制了一种检测人血清中补体C3成分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研究了巯基丙酸的自组装和抗体的固定化条件,考察了晶振固定抗体后的液相振荡行为和检测特性。并利用压电传感装置的实时监测功能,研究了巯基丙酸在金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成膜过程和补体C3免疫反应动力学,获得了重要的动力学依据和参数。传感器检测补体C3的线性范围为2.34~23.2μg/mL。将传感器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所得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补体c3 压电免疫传感器 免疫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_(60)的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微摩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兰 顾倩颐 +3 位作者 何元康 罗国宾 赵新生 曹维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93-1197,共5页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反应 ,合成星状 C6 0 -苯乙烯 -丙烯酸聚合物 ,其钠盐作为高聚物负离子 ,与高聚物正离子的重氮树脂在云母上自组装成膜 ,利用紫外光照射反应 ,使膜层间连接的离子键转化成共价键 .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和摩擦力...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反应 ,合成星状 C6 0 -苯乙烯 -丙烯酸聚合物 ,其钠盐作为高聚物负离子 ,与高聚物正离子的重氮树脂在云母上自组装成膜 ,利用紫外光照射反应 ,使膜层间连接的离子键转化成共价键 .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和摩擦力显微镜 (FF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c60-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 自组装 表面形貌 微摩擦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 摩擦力显微镜 摩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6
18
作者 谷国团 张治军 党鸿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9-672,共4页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全氟辛酰胺丙基硅烷单分子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组装膜的表面元素进行了表征;接触角测试表明,该组装膜具有很好的疏水-疏油性,其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05°,对正十六烷的接触角为50°.摩擦磨损实验...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全氟辛酰胺丙基硅烷单分子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组装膜的表面元素进行了表征;接触角测试表明,该组装膜具有很好的疏水-疏油性,其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05°,对正十六烷的接触角为50°.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全氟辛酰胺丙基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可以大大降低基片的摩擦系数,使载玻片的摩擦系数从0.85左右降低到0.14左右,而且低负荷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烷 自组装分子 制备 摩擦学 性能 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全氟辛酰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低表面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硫醇/金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上金属沉积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凤凤 侯春风 +2 位作者 杨志永 张思琦 孙秀冬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9-490,共22页
 本文介绍了金属原子在烷基硫醇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的再沉积行为,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归纳出了金属在自组装单层膜表面的再沉积规律。
关键词 自组装分子 烷基硫醇 金属沉积 Moore定律 微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宁 丁克强 +1 位作者 童汝亭 邵会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46-849,共4页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席夫碱硫醇衍生物在金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并初步研究了此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席夫碱分子在0.1mol·L-1的KCl溶液中具有电化学不可逆氧化还原行为,且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增加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席夫碱硫醇衍生物在金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并初步研究了此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席夫碱分子在0.1mol·L-1的KCl溶液中具有电化学不可逆氧化还原行为,且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增加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值显著减小,最后减小为0,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行为 席夫碱 自组装分子 循环伏安法 氧化还原 表观电子转移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