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北样带羊草群落C_3和C_4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2
1
作者 韩梅 杨利民 +1 位作者 张永刚 周广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5-1832,共8页
在全球动态植被模型的发展中,受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在物种水平上的研究变得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植物功能群的划分是从生态学的,而不是系统发育的角度来相互比较地对待不同地区的植物,从而削减了植被变化研究中植物分类群的数量,已... 在全球动态植被模型的发展中,受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在物种水平上的研究变得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植物功能群的划分是从生态学的,而不是系统发育的角度来相互比较地对待不同地区的植物,从而削减了植被变化研究中植物分类群的数量,已成为研究植被变化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作用的重要单位。植物的不同光合途径(C3、C4和CAM)从叶片组织结构到生理功能,从生态适应到地理分布均表现出对不同水、热、光环境的响应,是理想的植物功能群分类。为此,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的草原群落植物光合类型功能群生物量及其与群落初级生产力和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C4植物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且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显著,其变异性较高,更能反映样地间环境变化的差异;(2)C4与C3植物变化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并且多数C4植物常在逆境中起到更大作用,如干旱化、盐碱化和放牧干扰;(3)C4植物种类少,在所有调查样方中仅出现7种,占总出现种类的9.72%。这些特点说明C4植物可以考虑作为评估和预测我国温带草原植被及其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植物功能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羊草 c3和c4植物功能群 生物量 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与C_4植物的环境调控 被引量:43
2
作者 牛书丽 蒋高明 李永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8-314,共7页
环境条件决定着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和区域 ,一般来说 ,C4 植物分布于高温、强光的环境而 C3植物分布于阴凉、湿润的环境 ,且 C4 比 C3植物光合速率高。但环境条件影响着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光合潜能的发挥 ,C4 植物在高温、... 环境条件决定着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和区域 ,一般来说 ,C4 植物分布于高温、强光的环境而 C3植物分布于阴凉、湿润的环境 ,且 C4 比 C3植物光合速率高。但环境条件影响着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光合潜能的发挥 ,C4 植物在高温、强光、干旱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在其它环境条件下未必就显现出来。环境条件甚至可以引起 C3、C4 光合途径间的相互转化 ,这使得目前几种鉴别植物光合类型的方法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因此 ,在判断植物的光合类型时 ,要注意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 ,同时注意植物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c4植物 光合途径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和C4植物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叶子飘 杨小龙 康华靖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67-1873,共7页
了解C3和C4植物光能利用效率(LU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的响应关系,对揭示植物的光能利用与需水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辣椒(Capsicum annuum)、高粱(Sorghum bicolor)和玉米(Zea mays)为研究对象,用LI... 了解C3和C4植物光能利用效率(LU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的响应关系,对揭示植物的光能利用与需水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辣椒(Capsicum annuum)、高粱(Sorghum bicolor)和玉米(Zea mays)为研究对象,用LI-6400光合仪测量了这4种植物的气体交换参数,并利用光响应机理模型所构建的叶片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光的响应模型分别研究了它们的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栾树和辣椒的最大光能利用效率(LUE_(max))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_(max))比高粱和玉米低,所对应的饱和光强(IL-sat)也小于高粱和玉米;(2)高粱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饱和光强(Isat)均比玉米小,但它的LUE_(max)和WUE_(max)却比玉米大。由此可知,C3植物的栾树和辣椒LUE_(max)和WUE_(max)比C4植物的高粱和玉米低,而相应的饱和光强(I_(L-sat)和I_(W-sat))则没有这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c4植物 光能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和C4植物粗料及底物精粗比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安 吴建平 +1 位作者 周传社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23,共12页
本试验研究了C3和C4植物粗料及底物精粗比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不同来源的C3(水稻秸秆和苜蓿)和C4植物(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为粗料,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精粗比(40∶60、45∶55和50∶50)的底物,进... 本试验研究了C3和C4植物粗料及底物精粗比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不同来源的C3(水稻秸秆和苜蓿)和C4植物(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为粗料,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精粗比(40∶60、45∶55和50∶50)的底物,进行48 h的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体外产气参数、发酵特性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1)底物粗料选用苜蓿时,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高于其余3种粗料(P<0.01),且以精粗比为45∶55和50∶50时较高;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甲烷(CH4)产量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降低53.79%、24.30%和3.29%,且以精粗比为45∶55时最低。2)C3植物粗料的发酵液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C4植物粗料(P<0.01);精粗比对发酵液p H和NH3-N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发酵液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P<0.01),而与苜蓿没有显著差异(P>0.05);精粗比为50∶50时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发酵液乙酸/丙酸均显著高于精粗比为40∶60(P<0.05),而与精粗比为45∶55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4)各底物体外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以选用水稻秸秆为底物粗料时最低,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宽叶雀稗低18.84%、4.37%、3.84%和11.12%、17.78%、15.56%。结果提示,以苜蓿为粗料,精粗比为50∶50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高,CH4产量也最高;以水稻秸秆为粗料时,精粗比为45∶55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低,CH4产量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c4植物 精粗比 体外发酵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_3和C_4光合作用途径 被引量:50
5
作者 殷立娟 王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以光合作用关键羧化酶PEPC和RuBPC活性比,并且参照叶片CO2补偿浓度,δ13C值和叶片解剖结构特点来鉴定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的C3,或C4光合作用途径。这些植物隶属于144属37科,其中137种为首次鉴定。8... 以光合作用关键羧化酶PEPC和RuBPC活性比,并且参照叶片CO2补偿浓度,δ13C值和叶片解剖结构特点来鉴定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的C3,或C4光合作用途径。这些植物隶属于144属37科,其中137种为首次鉴定。89种具有C4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55属17科;144种具有C3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94属28科。大多数C4种分布在禾本科(Poaceae)、莎草科(Cyp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藜科(Chenopodi-aceae)。苋属(Amaranthus)、地肤属(Kochia)、狗尾草属(Setaria)和虎尾草属(Chloris)中的均为C4植物。C4植物的生境多为干草原和盐碱草地,而C3植物则主要分布于草甸草原和干草原。然而,C4植物对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途径 c3植物 c4植物 东北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河岸带C_4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库生态效应的指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可 王海军 +1 位作者 茹辉军 赵伟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8-576,共9页
于2008年9月16日至10月31日对黄河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开展了系统调查。共采集高等植物124种,分属于32科、97属,其中C4植物9科、24属、34种,占科、属、种总数的28%、25%和27%。对该区域的研究结果还表明:(1)C4植物主要分布于单子叶植物... 于2008年9月16日至10月31日对黄河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开展了系统调查。共采集高等植物124种,分属于32科、97属,其中C4植物9科、24属、34种,占科、属、种总数的28%、25%和27%。对该区域的研究结果还表明:(1)C4植物主要分布于单子叶植物纲的禾本科和莎草科,两者共占C4植物总种数的61%。(2)从上游到下游C4植物种数递增,但中游C4/C3比、C4植物密度和生物量要明显高于上游和下游。(3)C4植物种数及C4/C3比与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及年均流量均有相关关系,C4植物生物量仅和年均降水量显著相关。(4)水库位置的C4/C3比要明显高于其临近样区,说明C4植物对水库干扰下河岸带植被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植物 c4/c3 水库效应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和C4植物寄主对华北地区棉铃虫越冬代和第一代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叶乐夫 付雪 戈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9-454,共6页
确定华北越冬代棉铃虫虫源及其对第一代棉铃虫种群的影响是制定棉铃虫防治策略的基础。以越冬代棉铃虫蛾翅的稳定同位素1δ3C为天然标记直接判定这些成虫的幼虫期寄主类型,并将雌虫接到春小麦植株上,调查其产卵、孵化、幼虫发育至化蛹... 确定华北越冬代棉铃虫虫源及其对第一代棉铃虫种群的影响是制定棉铃虫防治策略的基础。以越冬代棉铃虫蛾翅的稳定同位素1δ3C为天然标记直接判定这些成虫的幼虫期寄主类型,并将雌虫接到春小麦植株上,调查其产卵、孵化、幼虫发育至化蛹、羽化等特征。结果表明,越冬代来自C3植物(主要为棉花)的成虫个体数量占全部越冬羽化种群的53.1%,所产生的下一代老熟幼虫也较C4来源的多(55.1%);雌蛾受精率都比较高;卵孵化率较高(52.9%>41.6%);幼虫发育在低龄阶段较比后者快,存活率低,但在高龄幼虫阶段相对后者慢,存活率高;与C4植物(主要玉米)的来源个体后代的幼虫发育总历期接近,总存活率也相近。显示寄主植物小麦提供的营养条件在第一代棉铃虫的幼虫发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即小麦只在特定阶段才适合幼虫的发育;而且不论是C3还是C4寄主来源的越冬代棉铃虫已经适应了这一限制。有效地评价了玉米和棉花等寄主植物对华北地区越冬代和次年第一代棉铃虫的影响,对于分析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和第一代棉铃虫的防治及B t抗性的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稳定同位素 c3和c4植物寄主 棉铃虫 越冬代 第一代 春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C_4及CAM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唐微 朱名安 刘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0,共2页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棉花 (C3 植物 )、玉米 (C4植物 )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 ;落地生根(CAM植物 )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这 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 b的值均不相同 ,其中玉米叶绿素含量及其a b的值均最大 ,棉...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棉花 (C3 植物 )、玉米 (C4植物 )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 ;落地生根(CAM植物 )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这 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 b的值均不相同 ,其中玉米叶绿素含量及其a b的值均最大 ,棉花叶绿素含量比落地生根的高 ,因此叶绿素含量及其a b值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其光合速率的差异和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型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c4植物 cAM植物 光合速率 日变化 叶绿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次冰期以来雷州半岛北部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薛积彬 钟巍 +1 位作者 曹家元 欧阳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472,共9页
末次冰期以来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是当前古生态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雷州半岛北部下录和屋山两处泥炭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重建了该区域末次冰期以来C3/C4植物相对丰度演化历史,并... 末次冰期以来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是当前古生态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雷州半岛北部下录和屋山两处泥炭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重建了该区域末次冰期以来C3/C4植物相对丰度演化历史,并探讨了其可能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MIS-3阶段初期,屋山地区的植被以C3和C4混合植被为主,在此后的MIS-3阶段绝大部分时期,下录和屋山地区的植被主要为C3植被,在个别时段C4植物也曾一度有所扩张;在MIS-2阶段,下录地区c,植物含量显著降低,区域植被以C4植物为主;在全新世初期,下录地区的C3植物含量呈现出增加趋势,气候环境变得有利于C3植物生长.对比研究表明,由于在末次冰期乃至冰期最盛期阶段,雷州半岛地区的气温下降幅度可能仅在5~8℃左右,温度足以满足C3/C4植物的生长需要,从而使得受东亚夏季风强度直接影响的降水增多或减少成为控制本区域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此外,大气CO2浓度可能对该地区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 c4植物相对丰度 有机碳同位素 驱动因素 末次冰期 雷州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和C_4植物中PEP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梅 张边江 +2 位作者 杨平 王荣富 陈全战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58-2562,共5页
PEPC是C4光合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为研究C3和C4植物PEPC功能上的差异,利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分析了4种C3和C4植物PEPC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结构域、二级结构、空间结构等性质,并进行两类植物蛋白质的比对。结果... PEPC是C4光合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为研究C3和C4植物PEPC功能上的差异,利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分析了4种C3和C4植物PEPC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结构域、二级结构、空间结构等性质,并进行两类植物蛋白质的比对。结果表明,PEPC基因编码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是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同时揭示出C3和C4植物PEPC存在一定差异。用ESyPred3D的建模服务器进行PEPC结构的三维建模,预测得到一个同源性较高的蛋白质结构数据1JQO chain A,同源性为99.7%,从而构建目标序列的三级结构。利用PROCHECK对建模结果进行检测,模拟得到的玉米PEPC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的氨基酸残基有94.2%位于Ramachandran点图中合理区域,模拟得到的玉米PEPC的三维结构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c4植物 PEPc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绿地建设中C4植物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江江 王晓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1-204,共4页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面临着三市大气叠加污染、林业用地却在被侵占、绿地系统压力过重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绿地面积中增加碳汇,是实现长株潭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长株潭特殊的气候、绿地结构与分布、...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面临着三市大气叠加污染、林业用地却在被侵占、绿地系统压力过重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绿地面积中增加碳汇,是实现长株潭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长株潭特殊的气候、绿地结构与分布、绿地类型,引入C4植物,并分析了C4植物在高速公路绿地、岩石园绿地、屋顶花园、草坪等四种典型环境绿地中的应用前景,从而实现C4植物在长株潭绿地建设中减少水耗、高效率光合作用等功效。C4植物的推广应用将对减少长株潭大气中的碳浓度,降低温室效益,创建低碳型长株潭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 低碳经济 碳汇 c4植物 绿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C_3,CAM植物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分子聚体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德茂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广泛存在于所有植物不同部位(或器官)中,在C_4和CAM植物的CO_2固定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C_3植物中也加强了有关PEPC的研究。本文用SDS和原性凝胶电泳的方法,比较不同光合型植物和不同环境条件下PEPC...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广泛存在于所有植物不同部位(或器官)中,在C_4和CAM植物的CO_2固定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C_3植物中也加强了有关PEPC的研究。本文用SDS和原性凝胶电泳的方法,比较不同光合型植物和不同环境条件下PEPC分子亚基和聚体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代谢功能的调节和分子聚体的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植物 c3植物 cAM植物 PE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中的谷子中的“拟南芥”——C4禾谷类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禾谷类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xiaomi”——山西农业大学在谷子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兴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08,共1页
长期以来,模式植物拟南芥在引领重要科学发现和先进研究技术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拟南芥和水稻都是C3植物,作为C4禾谷类作物的模式植物时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解决诸如C4光合代谢以及许多黍亚科特殊的基础问题。谷子具有抗旱... 长期以来,模式植物拟南芥在引领重要科学发现和先进研究技术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拟南芥和水稻都是C3植物,作为C4禾谷类作物的模式植物时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解决诸如C4光合代谢以及许多黍亚科特殊的基础问题。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和高光效等突出优势,恰恰弥补了拟南芥和水稻作为模式植物的不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C4禾谷类模式植物。但是,谷子生育期较长、株高较高、遗传转化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模式植物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类 山西农业大学 功能基因组学 高光效 耐瘠薄 遗传转化 c3植物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草原地区牧草资源中的C_3和C_4植物 被引量:3
14
作者 殷立娟 祝玲 《内蒙古草业》 1990年第3期32-40,共9页
笔者以前人工作为基础,对照已发表的 C_3、C_4植物一览表及近年国内外陆续发表的资料,综合整理出东北草原地区已知的 C_3、C_4植物名录。初步了解了东北草原地区具有 C_3或 C_4光合途径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关键词 东北 草原地区 牧草资源 c3植物 c4植物 种类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北部农牧交错区C_4植物及其形态功能型和生境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晓强 王仁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09-1515,共7页
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北京北部农牧交错区C4植物的种类组成、形态功能型组成及其与生境的关系。该区共有野生C4植物68种,分布在7科,40个属,其中禾本科43种,莎草科16种,藜科5种。1年生(ANG和ANF)C4物种占C4植物总数的62%,它们在... 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北京北部农牧交错区C4植物的种类组成、形态功能型组成及其与生境的关系。该区共有野生C4植物68种,分布在7科,40个属,其中禾本科43种,莎草科16种,藜科5种。1年生(ANG和ANF)C4物种占C4植物总数的62%,它们在盐碱地、沙地、弃耕干扰地、湿地均超过这些生境C4植物分布的半数,在草地ANG和ANF超过30%;C4植物数量和C4/total在该地区的生境分布中有两个方向的变化:一是从草地到弃耕干扰地,两者均呈增加趋势,二是从草地到沙地和盐碱地呈现前者减少而后者增加的不同变化趋势,体现了农牧交错区植被退化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植物 c4/total 农牧交错区 形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C_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比C_3植物高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新岭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植物光合作用 c3植物 c4植物 效率比 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效率 绿色植物 实验测定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植物、C_4植物和阳生植物、阴生植物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跟东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c4植物 c3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作用——C3植物和C4植物”教学难点的化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树俊 刘杭昆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4,共2页
高三《生物》选修教材“C3植物和C4植物”一节中,关于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区别以及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去化解此教学难点?本文介绍如下。
关键词 c4植物 教学难点 c3植物 光合作用 《生物》 叶片结构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和CO2作用下C3和C4作物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耦合关系的差异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建林 林荣芳 +6 位作者 于贵瑞 房全孝 姜德锋 齐华 王秋凤 李举华 刘兆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气孔控制着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耦合关系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利用LI-6400光合仪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变化,分析了C3和C4作物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耦合关系的差异。... 气孔控制着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耦合关系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利用LI-6400光合仪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变化,分析了C3和C4作物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耦合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即使CO2浓度变化条件下,Ball-Berry模型也能很好地模拟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二者的耦合关系。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耦合系数体现了不同作物之间水-碳交换比例的差异,反映了气孔限制和内部生理生化过程限制在不同作物上所占的比例。由于该系数在C3作物和C4作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3作物中,陆生C3作物和水生C3作物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作物的生态功能类型可以大体划分为3类:C4作物、陆生C3作物和水生C3作物。这种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为提高碳循环、水循环以及水碳耦合循环模型在区域尺度上应用的精度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作物 c4作物 气孔导度 光合速率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C4相关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秀明 刘彭 +4 位作者 谷丽丽 姚世响 油天钰 兰海燕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短命植物的快速生长及高光效特性使它们能在早春萌发后较短时间内完成生活史并获得大量种子。为探讨高光效产生的内在原因,研究利用树脂半超薄与超薄切片技术对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叶片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维管束相关参数进行了... 短命植物的快速生长及高光效特性使它们能在早春萌发后较短时间内完成生活史并获得大量种子。为探讨高光效产生的内在原因,研究利用树脂半超薄与超薄切片技术对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叶片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维管束相关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东方旱麦草显微结构具有类"花环"结构,维管束密度介于C3、C4对照之间,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多数离心分布且数量接近C4植物;超微结构显示其鞘细胞叶绿体的基粒与片层结构与叶肉细胞不同,但又与C4植物存在一定差异。(2)独行菜维管束有类"花环"结构,维管束密度大于C3对照并存在极显著差异,鞘细胞中叶绿体多数离心分布;超微结构显示叶绿体基粒与片层没有叶肉细胞发达。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的解剖结构特点均介于C3、C4植物之间而接近C4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c3/c4植物 东方旱麦草 独行菜 (半)超薄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