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杂交检测mex-3 mRNA在C.elegans野生型胚胎发育中的分布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玉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5-670,共6页
Caenorhabditiselegans是发育生物学中的重要模式生物,也是全基因序列已知的唯一多细胞动物.许多基因参与C.elegans的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谱系发育.mex 3是C.elegans早期胚胎发育中细胞命运决定的重要基因.本文报告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 Caenorhabditiselegans是发育生物学中的重要模式生物,也是全基因序列已知的唯一多细胞动物.许多基因参与C.elegans的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谱系发育.mex 3是C.elegans早期胚胎发育中细胞命运决定的重要基因.本文报告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ex 3mRNA在C.elegans野生型胚胎发育中的分布,发现mex 3mRNA在生殖腺和卵母细胞的细胞质都有广泛而丰富的分布,从受精开始mex 3mRNA的分布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均一分布的模式开始进入不对称的分布模式,在2细胞阶段mex 3mRNA仅在前部的大卵裂球分布很多、染色较深,后部的小卵裂球低水平分布,染色较浅,在4细胞的早期胚胎中只在前部的两个卵裂球有较丰富的分布,后部的2个细胞低水平分布.到8细胞和16细胞阶段,只有后部的一个卵裂球检测到mRNA的分布,此后的胚胎中未检测到mRNA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c.elegans野生型 发育生物学 胚胎发育 原位杂交技术 mex-3基因 mRNA分布 生殖腺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废水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效应及其主要有毒组分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晓祎 王大勇 +2 位作者 李爱民 于红霞 刘晓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92-1396,共5页
应用battery生物测试法,检测研究农药废水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繁殖速率、生殖能力、头摆和身体弯曲频率等影响的生物毒性,及其引发生物毒性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已经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情况下,处理出... 应用battery生物测试法,检测研究农药废水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繁殖速率、生殖能力、头摆和身体弯曲频率等影响的生物毒性,及其引发生物毒性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已经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情况下,处理出水对受试动物仍然存在致毒效应;线虫的世代周期对进水的毒性最为敏感,产卵数量对出水的毒性最为敏感;进水毒性主要来自易受酸性调节影响的有机污染物,出水毒性主要来自易受碱性调节影响的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该项生物测试的毒性参数,可用于指示存在于低CODCr废水中的生物毒性;所用的毒性鉴别评价(TIE)方法,可用于鉴别废水中引发致毒效应的关键污染物。废水中悬浮颗粒污染物的生物毒性至关重要,尚未研究,有待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废水 秀丽隐杆线虫 生物测试 毒性评价 主要致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尹方超 温慧 +1 位作者 朱国丽 秦建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1-1042,共12页
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体积小、生命周期短、结构简单和高基因保守性等特点,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模式生物。微流控芯片的通道尺寸与线虫大小相匹配,并可实现灵活集成的线虫操控,为线虫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在微流控平台上,... 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体积小、生命周期短、结构简单和高基因保守性等特点,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模式生物。微流控芯片的通道尺寸与线虫大小相匹配,并可实现灵活集成的线虫操控,为线虫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在微流控平台上,线虫长期培养、固定、分选、精确刺激传递和单线虫包裹等单元操作已经实现,并被应用于线虫神经生物学、行为学、衰老及发育、药物筛选等研究中。该文着重介绍近几年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线虫研究最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秀丽隐杆线虫 液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延长秀丽线虫在环境氧化应激中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健炜 熊哲 +3 位作者 高燕 彭雨轩 龚雨顺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5-300,共6页
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型,研究了红茶在环境氧化应激中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延长作用,并对相关蛋白与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氧化应激条件下50 mg/L的红茶处理后的秀丽线虫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体内超氧... 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型,研究了红茶在环境氧化应激中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延长作用,并对相关蛋白与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氧化应激条件下50 mg/L的红茶处理后的秀丽线虫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40.8%,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升高340.8%;SKN-1::GFP蛋白表达上调了10%,DAF-16::GFP蛋白表达上调了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秀丽线虫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抗感染药物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史秋佳 杨剑萍 陈缵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3-1337,共5页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具有虫体小、生命周期短、虫体透明等特点,易于培养和观察,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文综述了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微生物感染模型进行抗感染药物体内研...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具有虫体小、生命周期短、虫体透明等特点,易于培养和观察,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文综述了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微生物感染模型进行抗感染药物体内研究的进展,并展望了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抗感染药物 动物模型 体内研究 毒力因子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和香椿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京霞 李静 +3 位作者 吴婷 张自备 石亚男 黄银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太和香椿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研究水提物清除线虫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方法:用太和香椿水提物配制三种不同浓度的NGM培养基,检测每组线虫体长,寿命,体内氧自由基含量以及一分钟活动次数,分析太和香椿水提物... 目的:探讨太和香椿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研究水提物清除线虫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方法:用太和香椿水提物配制三种不同浓度的NGM培养基,检测每组线虫体长,寿命,体内氧自由基含量以及一分钟活动次数,分析太和香椿水提物对线虫生物学特征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浓度为0.5 mg/m L香椿水提物的实验组中线虫的平均体长、寿命、一分钟活动次数和体内氧自由基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表明该浓度下太和香椿水提物能够促进线虫的生长,并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太和香椿水提物 延缓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与熊本牡蛎(C. sikamea)杂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及子一代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滕爽爽 李琪 李金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4-922,共9页
以长牡蛎和熊本牡蛎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利用DAPI染色观察了长牡蛎和熊本牡蛎正反杂交的受精卵在受精,减数分裂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结果表明,在长牡蛎♀×熊本牡蛎♂正交组,熊本牡蛎精子进入长牡蛎卵子... 以长牡蛎和熊本牡蛎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利用DAPI染色观察了长牡蛎和熊本牡蛎正反杂交的受精卵在受精,减数分裂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结果表明,在长牡蛎♀×熊本牡蛎♂正交组,熊本牡蛎精子进入长牡蛎卵子后,激活卵子完成2次减数分裂,同时,精核出现了两次明显的体积膨大扩散过程。但是,大部分受精卵不再继续进行胚胎发育。在熊本牡蛎♀×长牡蛎♂反交组中,受精卵内核行为的变化与正交组相同。正反交组的胚胎发育过程都具有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对各实验组子一代的生长和存活的研究结果表明,幼虫阶段,杂交后代的壳高、壳长均明显小于自交组;长牡蛎♀×长牡蛎♂自交组(GG)和熊本牡蛎♀×长牡蛎♂杂交组(SG)的存活率高于长牡蛎♀×熊本牡蛎♂杂交组(GS)和熊本牡蛎♀×熊本牡蛎♂自交组(SS)。稚贝和成贝阶段,杂交组子一代在壳高、壳长和存活率3个生长指标上均小于自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熊本牡蛎 杂交 细胞学观察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暴露导致的秀丽隐杆线虫生殖及发育毒性的世代间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振东 王加生 +2 位作者 唐莉莉 孙秀兰 Kathy S.Xue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8,共8页
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对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暴露导致的生殖、发育缺陷在世代间的可传递性进行了研究。对亲代染毒,后代断毒恢复,实验结果显示,ZEN暴露导致的体长发育缺陷可在线虫后... 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对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暴露导致的生殖、发育缺陷在世代间的可传递性进行了研究。对亲代染毒,后代断毒恢复,实验结果显示,ZEN暴露导致的体长发育缺陷可在线虫后代中得到恢复,而生殖毒性可产生严重缺陷,且这种缺陷在后代中没有明显的恢复。通过多代持续染毒实验,发现ZEN对亲代P0、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线虫产生的生殖和发育毒性存在差异,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2>F1。线虫世代之间的发育缺陷和生殖缺陷表现出逐代修复的规律,但修复程度不同,推测与线虫自身修复的复杂应激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秀丽隐杆线虫 生殖发育毒性 世代可传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HVEF)臭氧产生能力以及所产生臭氧对毛霉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丹阳 李里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对高压静电场操作过程中由于微弱的放电所产生的臭氧做了观测,发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臭氧产生量增加。电场产生的臭氧对密闭环境空气中毛霉具有杀灭作用,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灭菌效率增加,证明了高压静电场所产生的臭氧不能忽视。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臭氧 电场强度 毛霉 杀灭作用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细胞生物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宏 张慧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的一种高度保守的由溶酶体介导的降解过程.自噬将胞内物质包裹在双层膜的自噬小体内,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再利用以维持细胞的稳态平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特别是研究自噬的遗传模型的建立,人们对自噬的分子机制...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的一种高度保守的由溶酶体介导的降解过程.自噬将胞内物质包裹在双层膜的自噬小体内,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再利用以维持细胞的稳态平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特别是研究自噬的遗传模型的建立,人们对自噬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理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目前已经发现了20多个自噬相关基因(ATG基因和EPG基因)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多种信号通路,如氨基酸缺失、激素刺激等都参与自噬活性的调控.自噬参与生命过程的多个方面,自噬异常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细胞生物自噬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理的研究对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并为研发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选择性自噬 蛋白质降解 神经退行性疾病 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中毒引起的秀丽线虫世代间可传递的缺陷 被引量:18
11
作者 汪洋 王大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为了研究铜中毒引起的多重生物学毒性是否具有世代间的可传递性,利用秀丽线虫的寿命、体长、后代数目、繁殖速度、运动行为和行为可塑性等参数系统性地分析了铜的多重生物学毒性及其可能的可传递特性。铜中毒导致动物寿命缩短,生长发育... 为了研究铜中毒引起的多重生物学毒性是否具有世代间的可传递性,利用秀丽线虫的寿命、体长、后代数目、繁殖速度、运动行为和行为可塑性等参数系统性地分析了铜的多重生物学毒性及其可能的可传递特性。铜中毒导致动物寿命缩短,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出现产卵器发育畸形,世代时间延长,后代数目降低,运动行为也发生缺陷。这些多重缺陷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铜中毒引起的这种多重生物学毒性和行为毒性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而且,后代中一些特定的缺陷比当代更加严重,如运动行为与行为可塑性等。依据这种可传递特性可将铜中毒所导致的多重缺陷分为4个类型。结果表明,秀丽线虫铜中毒引起的多重生物学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生物学 铜中毒 可传递性 多种生物学毒性 表型 行为 秀丽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虫核糖核蛋白基因内含子与相应编码序列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小庆 李宏 包通拉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6-1015,共10页
对线虫核糖核蛋白基因内含子序列与相应编码序列采用Smith-Waterman方法做局域比对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内含子中部序列确实存在与相应编码序列的相互作用区域.第一内含子的最佳匹配分布在内含子15%~55%的区域内,第二... 对线虫核糖核蛋白基因内含子序列与相应编码序列采用Smith-Waterman方法做局域比对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内含子中部序列确实存在与相应编码序列的相互作用区域.第一内含子的最佳匹配分布在内含子15%~55%的区域内,第二内含子的最佳匹配分布在内含子30%~80%的区域内.对于长内含子,在与外显子序列比对时,最佳匹配分布在内含子5%~20%区域内,在与整个编码序列比对时,出现了两个峰区,一个位于内含子15%~30%区域内,另一个位于内含子54%~78%区域内.推测第一个峰区与外显子内部序列有关,第二个峰区与外显子-外显子结合区域的序列有关.还发现编码序列上存在多个与内含子序列的相互作用域和一些禁配区域分布.推测这些禁配区域与蛋白质结合区域有关.结论印证了内含子序列与相应编码序列协同进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核糖核蛋白基因 内含子 编码序列 局域比对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卫星反演云参数的评估 被引量:50
13
作者 魏丽 钟强 侯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该文选取1983年7月和1984年1月分别代表夏季和冬季,利用中国地面气象月报的云量资料以及多年平均的地面观测云气候资料,与中国大陆地区ISCCP卫星反演的云量和云状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总云量的分布形... 该文选取1983年7月和1984年1月分别代表夏季和冬季,利用中国地面气象月报的云量资料以及多年平均的地面观测云气候资料,与中国大陆地区ISCCP卫星反演的云量和云状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总云量的分布形势,卫星反演与地面观测结果相当一致,相对多云和少云中心位置吻合较好;但两种观测结果的云量值存在差异,卫星反演结果普遍偏低,冬季比夏季更明显,清晨比正午更明显;青藏高原东北部、云贵高原以及天山附近地区偏差较显著。参照大气环流和云天气气候特征,从卫星得到的云状是比较合理的,但干旱沙漠地区高云量估计不足,低云估计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卫星反演 观测数据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种质资源颜色性状多样性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新芳 孙亚林 +15 位作者 董红霞 刘玉平 柯卫东 刘义满 李双梅 叶元英 彭静 李峰 朱红莲 黄来春 李明华 王芸 钟兰 周凯 刘正位 匡晶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6,102-103,共6页
为了探究芋种质资源颜色性状的变化规律,以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300多份芋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芋》对芋种质资源的颜色性状进行观察和归类,并重点对芋的叶心色斑颜色、叶柄中下部颜色及... 为了探究芋种质资源颜色性状的变化规律,以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300多份芋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芋》对芋种质资源的颜色性状进行观察和归类,并重点对芋的叶心色斑颜色、叶柄中下部颜色及母芋芽色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和探讨。根据叶柄中下部颜色将滇南芋分为绿柄野芋(白芽类型)、乌绿柄野芋(红芽类型)和紫柄野芋(白芽类型)3个类型;将芋中的多子芋分为绿柄多子芋(一般为白芽类型)、乌绿柄多子芋(一般为红芽类型)和红紫柄多子芋(白芽类型)3个基本类型,将芋中的多头芋分为绿柄多头芋(白芽类型)和乌绿柄多头芋(红芽类型)2个类型。从滇南芋和芋的整体来看,只要叶柄中下部颜色含有乌绿色成分,则母芋芽色一般为红色类型。从叶心色斑颜色来看,滇南芋中的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紫红色或紫色者,母芋芽色可能为白色类型,也可能为红色类型。芋中,多子芋叶心色斑颜色为紫红色者,母芋芽色为红色类型;黄绿色或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多头芋中,叶心色斑颜色为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红色类型;紫红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性状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及C语言的等精度频率计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斌 陈建辉 +1 位作者 陈维 邱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45,共4页
主要介绍了等精度频率测量原理,该原理具有在整个测试频段内保持高精度频率测量的优点;同时在该原理基础上,采用了VerilogHDL语言设计了高速的等精度测频模块,并且利用EDA开发平台QUARTUSⅡ3.0对CPLD芯片进行写入,实现了计数等主要逻辑... 主要介绍了等精度频率测量原理,该原理具有在整个测试频段内保持高精度频率测量的优点;同时在该原理基础上,采用了VerilogHDL语言设计了高速的等精度测频模块,并且利用EDA开发平台QUARTUSⅡ3.0对CPLD芯片进行写入,实现了计数等主要逻辑功能;还使用C语言设计了该等精度频率计的主控程序以提高测量精度。本设计实现了对频率变化范围较大的信号进行频率测量,能够满足高速度、高精度的测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精度频率测量 CPLD VERILOG HDL C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顺反子表达技术在线虫神经元钙成像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海宁 黄文明 +1 位作者 杨松 徐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19,共5页
在线虫中,钙成像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检测不同神经元的活性.然而,对于准确记录爬行中的活体线虫神经元钙信号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其中一个困难即来自于标记目标神经元。在同一个目标神经元中共同表达基因编码的钙指示蛋白和常量参考值荧光蛋... 在线虫中,钙成像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检测不同神经元的活性.然而,对于准确记录爬行中的活体线虫神经元钙信号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其中一个困难即来自于标记目标神经元。在同一个目标神经元中共同表达基因编码的钙指示蛋白和常量参考值荧光蛋白常常具有无法共表达的不确定性.另外,光谱的串扰影响存在于目前最常用的绿色钙指示蛋白系列G-CaMP与其参考值荧光蛋白DsRed系列之间,光谱的串扰有时会给信号记录带来假阳性结果.综上所述,本文首次提出应用双顺反子表达技术用于同一神经元的双蛋白标记,这不仅提高了共表达效率,更简化了线虫神经元标记的工作量.同时,本文还首次采用mKate2,一种与G-CaMP没有串扰的红色荧光蛋白作为参考量.以上改进已在感觉神经元ASH中得到验证.希望本文提出的方法能给线虫神经回路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方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顺反子 钙成像 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性小肽DELQ的抗衰老功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鹏 程志才 +3 位作者 陈静 李婉如 占东升 张少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1,共5页
在体外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性小肽DELQ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基础上,采用秀丽线虫为实验模型,研究DELQ的抗衰老功效。首先以生殖能力为指标,在线虫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ELQ,选出最佳作用浓度;同时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评价DELQ对线虫寿命... 在体外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性小肽DELQ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基础上,采用秀丽线虫为实验模型,研究DELQ的抗衰老功效。首先以生殖能力为指标,在线虫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ELQ,选出最佳作用浓度;同时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评价DELQ对线虫寿命以及生殖能力的影响。然后采用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实验,探讨DELQ的抗衰老机理。结果表明:400 mg/L的DELQ为最佳作用质量浓度;DELQ在一定质量浓度下能延缓线虫衰老,显著增加SOD质量浓度;提升线虫生殖能力;耐热力增加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线虫的抗氧化力,MDA及ROS值均下降,SOD明显增高。因此,乳源性小肽DELQ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提升机体抗氧化力来延缓线虫衰老,故推测DELQ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性小肽 最佳作用浓度 抗衰老 秀丽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 GIS在气象通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姚燕 朱江 薛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1-273,共3页
气象通信信息系统对资料收集情况的监视手段单一,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该文将综合气象探测资料实时监视和统计平台与气象资料相结合,通过采用信息数据分级存储、动态投影定位、多次请求和异步访问等关键技术实现了Web GIS在该平台中的应用。
关键词 WEBGIS技术 气象探测资料 客户端/服务器 浏览器/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不育与可育楸树花发育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博 李利平 +2 位作者 毛伟兵 王长兰 陈发菊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2-818,共7页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属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本文用石蜡切片法对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楸树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属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本文用石蜡切片法对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楸树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可育株和不育株楸树雌蕊的发育基本相同,胚珠倒生,薄珠心,单珠被,胚囊发育为蓼型。可育株雄蕊花药四室,药隔薄壁组织发达;异型绒粘层,由药壁绒粘层和药隔绒粘层组成;花药壁表皮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后开始径向伸长加厚,直到花药开裂并不降解,这可能与花药开裂有关;成熟花粉为四合花粉。雄性不育株花药的早期发育到次生造胞细胞时期与可育雄蕊的相同,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绒毡层发育不充分;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细胞质稀薄,已提前降解,小孢子四分体因绒毡层结构和功能异常而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楸树雄性不育为结构型雄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发育 细胞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遥感亮温的典型流域河道径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继军 屈星 +3 位作者 曾子悦 袁喆 霍军军 王永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7-889,共13页
随着对地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微波遥感监测为径流模拟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基于被动微波遥感亮度温度的河道径流模拟方法亟待深入探索。本文基于M/C信号法,利用新一代高精度被动微波亮温数据集在中国典型流域进行河道径流模拟,探讨该方... 随着对地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微波遥感监测为径流模拟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基于被动微波遥感亮度温度的河道径流模拟方法亟待深入探索。本文基于M/C信号法,利用新一代高精度被动微波亮温数据集在中国典型流域进行河道径流模拟,探讨该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断面河宽、平均流量、控制面积、植被覆盖度、高程、土地覆盖/利用类型、气候类型等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因素对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七大流域61个典型站点中,决定系数R2≥0.5的站点占比超过59.0%,41.0%的站点纳什效率系数ENS≥0.5;位于西南诸河流域的站点模拟效果最佳,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高程、平均流量、气候类型以及断面河宽是影响模拟效果的主要因素;站点位于高原山地气候下的小型河流一般模拟效果更佳,本文方法相对更适用。研究成果可为河道径流模拟提供研究思路,为微波遥感的水文应用提供切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对地观测卫星遥感 被动微波 亮度温度 M/C信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