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沙地不同生境植物及叶片的C、N元素计量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欣 左小安 +4 位作者 赵学勇 刘川 罗永清 岳祥飞 吕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575,共11页
为了研究科尔沁沙地植物及叶片的C、N元素在沙丘固定过程中的化学计量差异及变化规律,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草地4种生境上分别采集整株植物样品和叶片样品,测定其C、N元素含量,并在群落水平和功能型水平上展开分析。结果... 为了研究科尔沁沙地植物及叶片的C、N元素在沙丘固定过程中的化学计量差异及变化规律,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草地4种生境上分别采集整株植物样品和叶片样品,测定其C、N元素含量,并在群落水平和功能型水平上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沙丘的固定,植物群落及群落叶片的C含量逐渐上升而N含量逐渐下降,且C含量的变异系数较N含量小;(2)各生境植物及叶片C、N含量表现为灌木>一年生植物、C3植物>C4植物、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各功能型植物的C、N含量正相关于其叶片的C、N含量;(3)沿沙丘固定梯度,一年生、C4与非豆科植物及其叶片C含量趋于上升,而一年生、多年生、C3、非豆科植物及其叶片N含量趋于下降。沙丘固定过程中群落C含量的变化主要源于一年生、C4、非豆科植物,而N含量的下降则受草本、C3、非豆科植物的共同影响。适当补植灌木、C3植物、豆科植物对于该地区的固C效率和生物固N以及改良土壤肥力会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生境 c、n元素 功能型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面源流失C、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与生态拦截沟渠工程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匿春 马友华 张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234-236,241,共4页
综合生态拦截沟渠内土壤、水体、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高等植物中C、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行分析,阐明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对改变农田排水的化学计量学属性、消减农业面源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控制藻类水华... 综合生态拦截沟渠内土壤、水体、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高等植物中C、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行分析,阐明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对改变农田排水的化学计量学属性、消减农业面源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控制藻类水华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生态拦截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拦截沟渠c、n、P元素 生态化学计量 富营养化 藻类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快速城市化中居民食物C、N、P消费动态 被引量:7
3
作者 闫祯 崔胜辉 +2 位作者 王慧娜 于洋 徐礼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79-486,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影响越来越显著,不可持续的家庭消费已成为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食物元素消费的研究也成为可持续消费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厦门市为例,分析了19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影响越来越显著,不可持续的家庭消费已成为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食物元素消费的研究也成为可持续消费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厦门市为例,分析了1988-2010年居民食物C、N、P元素消费的变化趋势及特点,探讨与其变化相关的经济、社会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0年全市食物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由49.33万t增长至106.36万t。但是人均食物消费量由321.28 kg/(人.a)降至301.32 kg/(人.a)。厦门市食物C、N、P消费总量均在上升,1988年食物C、N、P消费量分别为10.14、0.64、0.05万t,到2010年食物C、N、P消费量分别为17.29、1.21、0.11万t,分别增长了70.45%、88.91%、117.11%,与此同时人均食物C、N、P消费量却在降低,其变化趋势与人均食物消费量的变化趋势接近,但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人均食物C消费量,下降了24.92%,其次是人均食物N消费量下降了16.79%,下降幅度最小的为人均食物P消费量降低了4.37%。这主要是由于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所致,粮食在食物C、N、P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持续下降,禽畜肉、瓜果、鲜蛋、奶制品等在食物C、N、P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城市家庭食物消费模式由"以粮食为主"向"以粮食和肉类、蔬菜为主"转变。通过将相关经济、社会因子与居民食物C、N、P消费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人均GDP、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食物消费支出、食物价格指数、大学人口比重、平均家庭人口数,与食物C、N消费量均相关,与食物P消费量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家庭食物消费 c、n、P元素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N含量对02Cr13Ni4Mo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东 范翔宇 +2 位作者 黄艳宁 骆文杰 张盛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为了研究V及C+N元素共同作用对02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钢中添加V元素或改变钢中C、N的含量,设计了3种马氏体不锈钢。对这3种试验钢分别进行正火、正火+二次回火热处理试验,并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试验钢的... 为了研究V及C+N元素共同作用对02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钢中添加V元素或改变钢中C、N的含量,设计了3种马氏体不锈钢。对这3种试验钢分别进行正火、正火+二次回火热处理试验,并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V的添加对提升钢的回火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提高C、N含量对提升钢的拉伸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V元素的添加细化了板条马氏体组织,提高了钢回火后的屈服强度,但也抑制了部分逆变奥氏体的产生,降低了钢的低温冲击韧性。C、N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马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拉伸强度,但也降低了钢的低温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V元素 c、n元素 力学性能 逆变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森林湿地十种典型植物凋落叶的分解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巧玲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42-2351,共10页
凋落叶分解是控制森林湿地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是全球C、N等元素循环的重要一部分。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10种典型植物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2a的分解实验测定分解阶段凋落叶的生物量残留率、分解速率常数k和C、N残留百分比,探讨初... 凋落叶分解是控制森林湿地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是全球C、N等元素循环的重要一部分。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10种典型植物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2a的分解实验测定分解阶段凋落叶的生物量残留率、分解速率常数k和C、N残留百分比,探讨初始凋落叶化学性质对分解速率常数k的影响。结果表明:(1)十种凋落叶生物量在两年内降解至初始的14.5%—66.2%,种间差异可达4倍以上;分解速率常数k在0.26—1.64a^(-1)之间,针叶分解速率<阔叶分解速率;(2)分解速率常数k与初始凋落叶酸溶性组分(AS)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初始C含量、酸不溶组分(AIF)和AIF/N比均显著负相关(P<0.05);(3)凋落叶C残留百分比持续下降至10.2%—66.1%,而N残留百分比因物种与分解阶段不同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森林湿地中凋落叶初始C组分差异是其分解速率的种间极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评估森林湿地的C、N循环应充分考虑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湿地 凋落叶 分解速率常数 初始碳组分 c、n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