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5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动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型高频环节逆变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道炼 陈亦文 张灵改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9,共7页
从差动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差动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型高频环节逆变器电路拓扑,该逆变器是由2个相同的、输出反相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高频电气隔离双向Buck-Boost直流变换器以差动电路构成。针对该逆变器的特点采用电压瞬时值反馈互补... 从差动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差动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型高频环节逆变器电路拓扑,该逆变器是由2个相同的、输出反相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高频电气隔离双向Buck-Boost直流变换器以差动电路构成。针对该逆变器的特点采用电压瞬时值反馈互补双向控制策略。给出了逆变器稳态工作时的4种工作模式,根据4种工作模式分析逆变器在一个低频输出电压周期内阻性、感性和容性负载下的稳态工作原理。利用开关状态等效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占空比下的逆变器标幺外特性,给出了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实验结果证实了此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直流变换器 拓扑 差动 高频环节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廖志凌 徐艳杰 施卫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6,共4页
采用双输入直流变换器将太阳能和风能联合构成双输入供电系统,可避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电力供应不稳定和不连续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具备电路结构简单、电压增益高特点,联合供电系统既可同时向负载供电,... 采用双输入直流变换器将太阳能和风能联合构成双输入供电系统,可避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电力供应不稳定和不连续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具备电路结构简单、电压增益高特点,联合供电系统既可同时向负载供电,又可分体单独向负载供电。分析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稳态关系式,并通过PSPICE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输入变换器 buck-boost 电压增益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Buck-Boost直流变换器的合理设计
3
作者 孔俊宝 姚争平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2-79,共8页
在巴克-博斯特(即Buck-Boost)变换器中,反馈环路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当反馈环路增益高时,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将产生不稳定现象,使输出电压以一个低的频率振荡。当反馈环路增益较低时,负载加重也会产生一种不稳定现象,使输出电压跳到很低... 在巴克-博斯特(即Buck-Boost)变换器中,反馈环路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当反馈环路增益高时,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将产生不稳定现象,使输出电压以一个低的频率振荡。当反馈环路增益较低时,负载加重也会产生一种不稳定现象,使输出电压跳到很低。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两种不稳定现象,同时给出了在不同环路增益情况下,负戴电阻和输入电压的最大变动范围,从而可以设计合理的环路增益,得到高稳定性的Buck-Boost直流变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稳定分析 设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N算法的直流微电网负载接口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雪松 韩静 +3 位作者 马幼捷 陶珑 问虎龙 赵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的估计补偿和线性误差反馈控制特性对自抗扰控制器结构进行简化设计,并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对其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优化。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负载侧电压波形,分析了DC-DC变换器在该控制策略、线性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下的稳定性、抗扰性和鲁棒性,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参数摄动下进行了蒙特卡洛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深度强化学习 DQN算法 DC-DC变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中压直流系统的零电流开关中频直流变换器
5
作者 丁明进 杜文珍 +1 位作者 侯鹏飞 陈武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2,共8页
直流变换器是中压直流汇集系统的核心组件,承担着升压、隔离及电能传输等重要任务。提出了1种创新的半桥型零电流软开关中频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辅助变压器,通过2个半桥电路共享2个开关器件实现设计。变换器采用混频调制策略,使主电路... 直流变换器是中压直流汇集系统的核心组件,承担着升压、隔离及电能传输等重要任务。提出了1种创新的半桥型零电流软开关中频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辅助变压器,通过2个半桥电路共享2个开关器件实现设计。变换器采用混频调制策略,使主电路运行于中频状态,承担主要的功率传输任务,而辅助电路则借助高频斩波控制技术,起到对电路的功率和电压进行调节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参数配置,确保了中频开关器件能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流开关,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开关损耗,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详细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制作1套240 V/3000 V/7200 W原理样机对所提变换器的性能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汇集 直流变换器 混频调制 双变压器 零电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型半桥及双变压器的新型宽电压增益直流变换器
6
作者 付超 孙平安 +1 位作者 孙玉巍 许崇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106,共9页
针对宽电压运行直流源接入直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T型桥臂与双变压器、在宽电压增益范围保持高效率运行的新型直流变换器。首先,根据不同电压增益进行拓扑重构,给出了变换器三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傅里叶分解推导了三自由... 针对宽电压运行直流源接入直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T型桥臂与双变压器、在宽电压增益范围保持高效率运行的新型直流变换器。首先,根据不同电压增益进行拓扑重构,给出了变换器三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傅里叶分解推导了三自由度控制下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矢量图分析法得到满足运行条件的最优占空比,并给出了一种三自由度效率优化控制算法。再次,还基于单移相控制的工作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实现了变换器双变压器的零电流切换。最后,通过1 kW实验样机对所提变换器拓扑及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当输入电压由100 V到500 V范围变化时,效率最高可达97.66%,最低93.7%,与相同运行条件下的T型DAB相比,所提变换器在较宽电压范围内能够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宽电压增益 三自由度控制 傅里叶分解 优化策略 工作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右半平面零点的SIDO 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皇金锋 李啸天 +1 位作者 章乾 李慧慧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7,共12页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SIDO Buck-Boost)输出两支路存在严重的交叉影响、控制困难以及系统暂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主路微分平坦控制(differentia...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SIDO Buck-Boost)输出两支路存在严重的交叉影响、控制困难以及系统暂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主路微分平坦控制(differential flatness based control,DFBC)和支路改进双闭环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的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主路微分平坦理论,在主路控制中设计微分平坦控制器,并对微分平坦系统进行误差反馈;设计ESO对主路的扰动项进行观测,将观测后的状态量反馈到微分平坦控制器中.其次,针对支路存在耦合以及右半平面零点的问题,设计改进型双闭环ADRC进行系统解耦,其中,电流内环选取基于模型补偿和前馈补偿的ADRC,电压外环选取普通ADRC,然后,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基于HIL搭建了实验平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减小了输出两支路之间的交叉影响,解决了非最小相位系统控制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暂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SIDO buck-boost变换器 右半平面零点 扩张状态观测器 微分平坦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8
作者 皇金锋 陈旭 李聪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31,共13页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将变换器主路和支路分别拟合为自抗扰控制系统范式,转化为2个独立的二阶系统模型,以此来抑制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其次,设计终端互补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线性控制器,同时引入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进一步提高观测器的估计精度,利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优势提高系统受到扰动时的暂态性能。然后,通过Lyapunov理论以及Routh判据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搭建实验平台对3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控制能够很好地抵抗扰动,抑制噪声以及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 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交叉影响 抗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直流变换器网络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时延补偿滑模控制器设计
9
作者 王艳敏 袁世博 +1 位作者 张伟琦 杨铭洋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8,共17页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器NCS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得到长/短时延对变换器NCS的实际影响特性。为进一步解决长时延对变换器NCS传输信号的损害问题,基于多步预估法对所设计的SMC控制器进行改进,对系统控制信号进行超前预测并建立缓冲区,从而有效预估与补偿NCS所丢失时延信号进而保证并联Buck变换器的输出性能,同时利用预估误差分析给出改进系统的稳定条件。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在0.6 ms时延情况,最大误差和上升时间分别减少37.4%、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直流变换器 网络控制系统 多步预估法 传输时延 时延补偿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宽范围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低纹波-变频控制策略
10
作者 吴佳芮 杨旭 +2 位作者 王道玺 王康平 陈文洁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36-3250,共15页
四开关Buck-Boost(FSBB)变换器凭借其优异的宽范围电压调节能力和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基于四模态控制策略的FSBB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接近时会工作在过渡模式(扩展降压模式或扩展升压模式)。此时... 四开关Buck-Boost(FSBB)变换器凭借其优异的宽范围电压调节能力和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基于四模态控制策略的FSBB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接近时会工作在过渡模式(扩展降压模式或扩展升压模式)。此时变换器的所有开关器件都将处于工作状态,变换器的开关损耗增加,变换器的转换效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纹波-变频控制策略,当FSBB变换器工作在过渡模式时,控制两个桥臂之间的移相时间使电感电流的纹波降至最低,然后降低开关频率,提高变换器的效率。首先,分析FSBB变换器多模态控制的工作特点,指出单模态控制电感电流纹波较大、双模态控制占空比受限和三模态控制电流有效值较大的缺点,进而确定四模态控制的工作模式;其次,分析四模态控制策略下电感电流纹波与桥臂移相时间的关系,得到最小电感电流纹波的工作条件;再次,建立FSBB变换器的损耗模型,并提出低纹波-降频控制策略,降低FSBB变换器过渡模式时的开关频率,提高变换器效率;最后,搭建一个300 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低纹波-变频控制策略的电感电流纹波在相同开关频率下仅为传统控制策略的35.6%。另外,通过实验样机实现了98.52%的峰值转换效率和98.4%的满载转换效率。相比较于传统定频控制策略,峰值效率提高了2.46%,满载效率提高了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 多模态控制 降频控制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化方法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模式平滑切换策略研究
11
作者 王红斌 陈奥博 +3 位作者 薛云涛 欧阳有鹏 贺宇航 陈武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2,共10页
应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在传统的两模式控制下理论上可以获得更高效率,但是实际上,在2个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受电压增益盲区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较差,大大降低了变换器工作的稳定性。在电流较大的大功率场合,为了减... 应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在传统的两模式控制下理论上可以获得更高效率,但是实际上,在2个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受电压增益盲区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较差,大大降低了变换器工作的稳定性。在电流较大的大功率场合,为了减小电感电流纹波,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通常会在变换器中使用并联技术。基于此,以四相交错并联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模式平滑切换为控制目标,首先介绍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得到变换器的基本数学关系;接着使用1种图形化方法分析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盲区产生的原因,并在传统三模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1种消除盲区、实现模式之间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在动态过程中实现了占空比变化量的最小化,电感电流性能也得到了优化,变换器的效率及稳定性得以提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 模式平滑切换 图形化方法 多模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与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12
作者 熊振阳 尹靖元 +2 位作者 霍群海 韩立博 韦统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2-2662,共11页
针对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低,需要高增益变换器进行升压变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将电荷泵电容、箝位电容、倍压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各绕组相... 针对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低,需要高增益变换器进行升压变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将电荷泵电容、箝位电容、倍压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各绕组相配合,使电压均匀分配,提高变换器电压增益的同时使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显著下降。开关电容中的箝位电容实现了对功率开关管断开瞬间耦合电感漏感能量的缓冲吸收,避免尖峰电压产生的同时,实现了功率开关管的零电流导通,有助于变换器效率的提升。通过模拟仿真和实验对所提变换器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耦合电感 开关电容 倍压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风电场直流汇集系统的Boost全桥升压隔离变换器组合型DC/DC变换器可靠性评估方法
13
作者 白雪岩 樊艳芳 +3 位作者 卢俊龙 侯俊杰 王一波 刘君怡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28-2937,I0076-I0078,共13页
风电全直流发电系统可有效克服传统交流风电系统谐波谐振、无功传输等问题,发展前景广阔。DC/DC变换器作为风电全直流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可靠性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直流汇集系统及其关键设备;其次... 风电全直流发电系统可有效克服传统交流风电系统谐波谐振、无功传输等问题,发展前景广阔。DC/DC变换器作为风电全直流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可靠性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直流汇集系统及其关键设备;其次在分析Boost全桥升压隔离变换器组合型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及运行工况的基础上,构建其功率开关模块的电热耦合模型,以分析其功率损耗和结温变化情况;最后结合关键模块的寿命预测模型和疲劳损伤累积模型计算其故障率,利用改进可靠性框图法评估DC/DC变换器的可靠性。该方法有助于减少设备可靠性的评估误差,可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全直流发电系统 Boost全桥升压隔离变换器组合型DC/DC变换器 电热耦合模型 改进可靠性框图法 功率开关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汇集型风电场送出系统的双极DC/DC变换器及其短路限流
14
作者 玄东旭 樊艳芳 +3 位作者 侯俊杰 卢俊龙 孙瑶 李小龙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5-618,I0016,I0017,共16页
直流汇集型风电场为“沙戈荒”新能源送出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然而,其核心设备直流变换器亟须突破功率低、电压受限等技术瓶颈。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实现伪双极直流汇集系统与真双极直流送出系统的互联,提出了一种具备短路电流限制能力... 直流汇集型风电场为“沙戈荒”新能源送出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然而,其核心设备直流变换器亟须突破功率低、电压受限等技术瓶颈。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实现伪双极直流汇集系统与真双极直流送出系统的互联,提出了一种具备短路电流限制能力的双极直流变换器。首先,分析了所提变换器的拓扑运行原理及参数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控制与调制方法,然后对该变换器的故障电流阻断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模型,验证了所提逆阻自均压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双极直流变换器能够匹配伪双极风电场与真双极送出线路两端运行方式的差异,并能快速阻断故障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汇集风电场 两级升压并联 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 单双极转换 故障自清除 短路电流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DC-DC变换器大信号致稳策略设计
15
作者 陈林爽 雷勇 +2 位作者 姜文涛 张梦超 刘嘉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7,共12页
具有负阻抗特性的恒功率负载大量接入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对其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威胁。为保证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必须克服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中源侧Buck-Boost接口变... 具有负阻抗特性的恒功率负载大量接入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对其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威胁。为保证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必须克服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中源侧Buck-Boost接口变换器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反步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平均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布鲁诺夫斯基标准形式;利用观测器对系统存在的干扰和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并将观测器估计作为前馈信号设计反步控制律,保证了系统母线电压的大信号稳定;通过仿真和实验等手段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飞机 直流供电系统 反步控制 恒功率负载 buck-boost变换器 大信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错双沿调制的四管Buck-Boost变换器的变频控制策略
16
作者 罗利江 施佳楠 +1 位作者 任小永 林聪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8-1887,共10页
四管Buck-Boost变换器(FSBB)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输入输出同极性、控制自由度高等优势,非常适合在直流微电网中对光伏电池或储能电池起到能量管理的作用。对于FSB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的提升和多模式控制的平滑切换两个方面。该文针对... 四管Buck-Boost变换器(FSBB)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输入输出同极性、控制自由度高等优势,非常适合在直流微电网中对光伏电池或储能电池起到能量管理的作用。对于FSB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的提升和多模式控制的平滑切换两个方面。该文针对FSBB的多模式控制方法,分析不同的控制模式对于FSBB效率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种可以减小电感电流纹波的交错双沿调制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变频控制策略,当变换器输入电压接近输出电压时能够降低开关频率以提高变换效率。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台输入8~35 V、输出28 V、满载600 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变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管buck-boost变换器 交错双沿调制 变频控制 模式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
17
作者 余婷 潘光绪 +2 位作者 郭筱瑛 郑敏 曹太强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3,共9页
针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在工作模式切换时受电压增益盲区的影响,造成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的三模式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图形化方法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中间模式占空比变化轨迹及其对应的三种工作... 针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在工作模式切换时受电压增益盲区的影响,造成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的三模式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图形化方法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中间模式占空比变化轨迹及其对应的三种工作模式状态空间平均模型进行了分析,实现模式平滑切换。其次,将传统的电流环控制改用无差拍预测控制,并用两步法对控制延时进行补偿,实现各模式的预测控制,提高动态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改进三模式控制策略在工作模式切换时,其输出电压波动值分别减少了42.9%、50%,恢复时间分别减少了50%、48.5%;在负载突增至满载时,输出电压波动值分别减少了40%、37.5%、35.7%,恢复时间分别减少了49.2%、44.3%、44.3%。最后通过搭建一台小功率的试验样机,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 模式切换 无差拍控制 电流预测控制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自适应的Buck-Boost矩阵变换器主电路参数优选方法
18
作者 杨昭 张小平 钟达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0-297,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的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主电路参数优选方法。确定其优化对象与优化目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适应度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樽海鞘群优化算法对其主电路参数展开优化研究,并进而针对不同额定... 提出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的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主电路参数优选方法。确定其优化对象与优化目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适应度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樽海鞘群优化算法对其主电路参数展开优化研究,并进而针对不同额定输出频率下的最优主电路参数采用数值拟合方法研究确定其间变化规律的函数关系式,最后通过构建仿真模型与硬件实验装置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矩阵变换器 频率自适应 参数优化 樽海鞘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单相面对面型MMC-DC/DC变换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刘熠 王跃 +3 位作者 武鸿 刘永慧 李润田 李风漠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80,I0035-I0038,共16页
在海上风电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系统中,基于单相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面对面型(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front-to-front,MMC-FTF)高压大功率DC/DC变换器是连接中压汇聚线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线... 在海上风电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系统中,基于单相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面对面型(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front-to-front,MMC-FTF)高压大功率DC/DC变换器是连接中压汇聚线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线路的关键接口设备。然而,针对MMC-FTF变换器的阻抗建模鲜有报道,且含MMC-FTF变换器的HVDC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问题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根据频率耦合效应提出共差模提取矩阵,实现了多谐波线性化方法下单相及三相MMC交直流侧阻抗模型的统一,并建立了MMC-FTF变换器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其次,利用阻抗稳定性判据揭示了MMC-FTF变换器与岸上三相MMC换流站互联时存在的振荡风险。接着,根据相角灵敏度指标定量评估了不同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用于提升系统稳定性的调参准则。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对面型DC/DC变换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阻抗建模 灵敏度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微网的飞跨电容型双向直流变换器多目标协调控制策略
20
作者 王强 宋相鎏 +1 位作者 尹鹏举 曾曦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141,共9页
针对飞跨电容型双向直流变换器应用于直流微网系统中存在权重因子选取困难和飞跨电容电压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分析的多目标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分级预测方法搭建电感电流和飞跨电容电压独立预测控制模型,省去权重因子... 针对飞跨电容型双向直流变换器应用于直流微网系统中存在权重因子选取困难和飞跨电容电压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分析的多目标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分级预测方法搭建电感电流和飞跨电容电压独立预测控制模型,省去权重因子选取的步骤。然后,对电容电压预测模型进行矢量化处理,通过多个基本状态矢量对误差矢量进行跟踪,并引入Heun法,进一步降低飞跨电容电压的计算误差,使其跟踪误差最小化。最后,在不同工况下对所提方法与调制模型预测控制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且能有效减小飞跨电容电压的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变换器 多目标控制 权重因子 飞跨电容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