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ing target optical camouflage effects using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A feasibility study
1
作者 Zhou Yu Li Xue +4 位作者 Weidong Xu Jun Liu Qi Jia Jianghua Hu Jidong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model the brain's ability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aiding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human visual attention during target searching,thereby c...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model the brain's ability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aiding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human visual attention during target searching,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advancement of camouflage evaluation.In this study,images with various camouflage effects were presented to observers to generate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signals,which were then used to construct a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The top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network were subsequently extracted and input into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training.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classifiers achieved accuracy rates exceeding 70%.Specifically,the Logistic algorithm achieved an accuracy of 81.67%.Therefore,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target camouflage effectiveness with high accuracy without the need to calculate discovery probability.The proposed method fully considers the aspects of human visual and cognitive processes,overcomes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interpretation,and achieves stable and reliabl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uflage effect evaluation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Machin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a phase synchronized functional network based on the rhythm of brain activities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凌 金贞兰 李斌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12-518,共7页
Rhythm of brain activities represents oscillations of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in neocortex, therefore it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the brain activity state. In order to check the connectivity of brain rhythm, this ... Rhythm of brain activities represents oscillations of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in neocortex, therefore it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the brain activity state. In order to check the connectivity of brain rhythm, this paper develops a new method of constructing functional network based on phase synchronization.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data were collected while subjects looking at a green cross in two states, performing an attention task and relaxing with eyes-open. The EEG from these two states was filtered by three band-pass filters to obtain signals of theta (4-7 Hz), alpha (8-13 Hz) and beta (14-30 Hz) bands. Mean resultant length was used to estimate strength of phase synchronization in three bands to construct networks of both states, and mean degree K and cluster coefficient C of networks were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reshold. The result shows higher cluster coetticient in the attention state than in the eyes-open state in all three bands, suggesting that cluster coefficient reflects brain state. In addition, an obvious fronto-parietal network is found in the attention state, which is a well-known attention network.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tention modulates the fronto-parietal connectivity in different modes as compared with the eyes-open state. Taken together this method is an objective and important tool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neural networks of brain rhy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ENCEPHALOGRAM phase synchronization RHYTHM functional brain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ognitive training on brain dynamics 被引量:1
3
作者 吕贵阳 徐天勇 +3 位作者 陈飞燕 朱萍 王淼 何国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29-536,共8页
The human brain is highly plastic.Cognitive training is usually used to modify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brain networks.Moreover,the structures of brain networks may determine its dynamic behavior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human brain is highly plastic.Cognitive training is usually used to modify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brain networks.Moreover,the structures of brain networks may determine its dynamic behavior which is related to 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To study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n the brain dynamics,the dynamic model based on functional connections of the brain and the Hindmarsh–Rose model is utilized in this work.The resting-state fMRI data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going abacus-based mental calculation(AMC)training and from the control group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functional brain networks.The dynamic behavior of brain at the resting and task states for the AMC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re simulated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dynamic model.In the resting state,there are the differences of brain activation between the AMC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more brain regions are inspired in the AMC group.A stimulus with sinusoidal signals to brain networks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brain dynamics in the task states.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extracted by the excitation rates,the response intensities and the state distributions.The change in th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brain networks with the AMC training would in turn improve the brain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us,and make the brain more efficient in processing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an dynamics functional brain networks cognitive training abacus-based ment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 Based on Small-Worldness and Minimum Spanning Tree for Depression Analysis 被引量:1
4
作者 Bingtao Zhang Dan Wei +1 位作者 Yun Su Zhonglin Zh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3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Since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such as depression,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To explore the abnormal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ons in p... Since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such as depression,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To explore the abnormal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depression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brain function network(BFN).To avoid the volume conductor effect,BFN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phase lag index(PLI).Then the indicators closely related to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from weighted BFN based on small-worldness(SW)characteristics and binarization BFN based on the minimum spanning tree(MST).Differences analysis between group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se indicators and diagnostic indicators were performed in turn.The resting state electroencephalogram(EEG)data of 24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29 healthy controls(HC)was used to verify our proposed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HC,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BF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decreased,and BFN showed a trend of rando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brain function network(BFN) small-worldness(SW) minimum spanning tree(M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熵对反社会行为大脑效应连接模式的研究
5
作者 李霖 李帅齐 +3 位作者 吴翔宇 刘华生 王维 蒋伟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3,共6页
研究采用传递熵方法对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 ASB)个体的大脑功能异常进行了神经网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ASB组的效应连接全局同步性显著下降,同时节点的介数中心性和度中心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右侧颞叶、左侧枕叶及梭状体... 研究采用传递熵方法对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 ASB)个体的大脑功能异常进行了神经网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ASB组的效应连接全局同步性显著下降,同时节点的介数中心性和度中心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右侧颞叶、左侧枕叶及梭状体的节点介数中心性显著降低,而左侧额下回、脑岛和楔前叶则显著增加。节点度中心性的变化表现为右侧额中回等区域降低,而双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下回、脑岛等区域升高。此外,ASB组在14个典型大脑网络中呈现显著不同的效应连接模式。这些发现为理解反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行为 脑网络 节点中心性 静息态功能MRI 传递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情绪错误记忆的脑电微状态功能网络分析
6
作者 李宜轩 李颖 +3 位作者 肖倩 王灵月 尹宁 杨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研究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有助于探究大脑的记忆加工机制.采集不同情绪状态下错误记忆脑电信号,由微状态分析得到各情绪组模板图(微状态1~5),根据微状态拟合结果划分各情绪组记忆再认4个阶段(早期加工、熟悉性加工、情节性回想加工和... 研究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有助于探究大脑的记忆加工机制.采集不同情绪状态下错误记忆脑电信号,由微状态分析得到各情绪组模板图(微状态1~5),根据微状态拟合结果划分各情绪组记忆再认4个阶段(早期加工、熟悉性加工、情节性回想加工和后提取加工)的时间段,在时间覆盖率有显著差异的微状态内构建相位锁值脑功能网络.从时间、空间2个角度分析脑电信号,结果表明各情绪组的大脑加工模式从情节回想加工阶段出现不同.积极组在前额区活跃的微状态3、5中持续停留且脑功能性强;消极组在微状态1中持续停留且脑功能性差;中性组在中央区活跃的微状态3、4中持续停留.积极组的时间和脑力资源多用于情节联想和推理,消极组的大脑处于低迷状态的时间长,中性组的时间和脑力资源多用于信息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EEG) 情绪 错误记忆 微状态 脑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高低阶耦合网络特征分析
7
作者 甄浩延 徐佳森 +1 位作者 李梓澎 李昕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7,共11页
针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脑功能连接异常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低阶耦合脑功能网络构建方法。基于皮尔逊相关,在分析不同脑区功能相关与同步基础上,构建脑区之间的高阶耦合网络,并分析高低阶耦合网络特征、小世界属性、rich-club... 针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脑功能连接异常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低阶耦合脑功能网络构建方法。基于皮尔逊相关,在分析不同脑区功能相关与同步基础上,构建脑区之间的高阶耦合网络,并分析高低阶耦合网络特征、小世界属性、rich-club系数以及网络的稳定性等重要脑功能网络特征标记。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对照组,MCI组的delta频段其脑网络连接连接强度,全局效率和聚类系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分析功能网络核心节点发现AD组和MCI组在各网络下的核心节点数均少于正常(HC)组,MCI组核心节点主要分布在前额叶,AD核心节点主要分布在顶叶和枕叶,在beta和delta频段AD组相较于HC组的核心节点易损性显著提高(P<0.05),而在beta和theta频段中,MCI组的核心节点易损性显著大于HC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高低阶耦合网络特征可以有效地表达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状态,将为轻度认知障碍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脑功能网络 高低阶耦合 RICH-CLUB 介数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分析:基于rs-fMRI数据
8
作者 张中旭 马萧童 +3 位作者 周锋 杨艺超 王志群 郑运松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图论及连边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针灸前后脑功能网络改变。方法纳入35例女性PDM患者,所有患者于经前7 d接受针灸治疗至月经来潮,取关元穴、双侧三阴交,每天治疗30 min。收集PDM患者针灸前后...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图论及连边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针灸前后脑功能网络改变。方法纳入35例女性PDM患者,所有患者于经前7 d接受针灸治疗至月经来潮,取关元穴、双侧三阴交,每天治疗30 min。收集PDM患者针灸前后经期视觉模拟评分(VAS)、痛经症状评分(CMSS)、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及颅脑fMRI数据。使用GRETNA软件对PDM患者针灸前后的脑功能数据进行图论及连边分析,并与临床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针灸后,PDM患者经期VAS、CMSS、SAS、SDS减低(P<0.05);脑网络全局效率增高,平均集聚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减低(P<0.05);右侧脑岛与右侧额中回间、左侧中央沟盖与右侧颞上回间的功能连接(FC)增强;右侧中央前回与双侧丘脑、右侧豆状核间,右侧中央后回与左侧额中回、左侧补充运动区间,右侧前扣带回与左侧前扣带回、右侧后扣带回间,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丘脑间,右侧后扣带回与左侧颞中回间,左侧中央后回与左侧丘脑间的FC减弱(P<0.001);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丘脑间FC变化与SDS变化呈正相关(r=0.516,P=0.002)。结论本研究针灸疗法有较好的疗效,针灸可能使PDM患者脑网络镇痛相关的信息整合效率得到提高,疼痛相关的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抑制;针灸起效涉及的神经通路可能为丘脑-感觉运动皮层回路、扣带皮层回路、突显网络,3条主线共同担负起镇痛、舒缓情绪和疼痛注意力转移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针灸 功能MRI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信息融合的类脑导航方法
9
作者 刘晨 熊智 +3 位作者 华冰 张玲 杨闯 邹伟全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哺乳动物具备根据大脑中的导航细胞感知外源性信息以及自运动信息进行自身定位与导航的能力,这为发展智能性高、自适应性强的无人机导航方法提供了较好的生物模型。对关键导航细胞神经机理以及信息融合建模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基于视... 哺乳动物具备根据大脑中的导航细胞感知外源性信息以及自运动信息进行自身定位与导航的能力,这为发展智能性高、自适应性强的无人机导航方法提供了较好的生物模型。对关键导航细胞神经机理以及信息融合建模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基于视觉的类脑认知地图构建方法回环检测实时性不高,检测点稀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信息融合的类脑导航方法。首先,利用连续吸引子神经网络以及各向同性高斯网络分别对网格细胞以及位置细胞进行建模,实现了路径积分以及位置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网格细胞置零算法提高了网格细胞大范围计算效率;其次,通过赫布学习规则得到两种细胞网络的连接权值矩阵,实现了位置细胞对网格细胞路径积分的实时校正过程;最后,基于神经元群体矢量加权平均以及网格细胞顶点位置处理解码方法得到无人机的三维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大范围空间内对无人机三维位置进行精确解算,相较于传统导航定位算法精度有所提升,进一步拓展了无人机三维类脑导航方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脑导航 位置细胞 网格细胞 赫布学习 吸引子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图的帕金森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网络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昕 张晴 +2 位作者 张莹 谢平 尹立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帕金森氏轻度认知障碍(PDMCI)是帕金森氏症患者痴呆的先兆,这对使用神经评分量表和医生经验等传统方法进行准确诊断提出了挑战。利用26名PDMCI患者和23名正常人的脑电信号,基于定向传递函数构建了Delta、Theta、Alpha、Beta和Gamma频段... 帕金森氏轻度认知障碍(PDMCI)是帕金森氏症患者痴呆的先兆,这对使用神经评分量表和医生经验等传统方法进行准确诊断提出了挑战。利用26名PDMCI患者和23名正常人的脑电信号,基于定向传递函数构建了Delta、Theta、Alpha、Beta和Gamma频段的脑功能网络。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图论特征——效率密度来捕获网络密度和传输效率。研究结果揭示了独特的连接模式,Delta和Theta波段的连接更紧密,而Alpha、Beta和Gamma波段的连接更稀疏。帕金森病(PD)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Theta、Alpha、Beta和Gamma频带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脑功能网络可以有效反映PD脑功能异常状态,效率密度特征可以反映PD脑功能异常活动的特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信息处理 帕金森轻度认知障碍 脑电 脑功能网络 特征提取 效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慢性失眠障碍的脑网络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倩 温秀云 +3 位作者 林德晖 王舢泽 梁雪松 符文彬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44-1048,共5页
慢性失眠障碍为临床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已被证实能提升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然而其效应机制尚未清楚。脑影像研究表明,慢性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大脑网络功能连接的特异性改变,尤其体现在默认模式网络(DMN)、突显网络... 慢性失眠障碍为临床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已被证实能提升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然而其效应机制尚未清楚。脑影像研究表明,慢性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大脑网络功能连接的特异性改变,尤其体现在默认模式网络(DMN)、突显网络(SN)、认知控制网络(CCN)、负性情绪网络(AN)的脑网络内部以及网络之间的连接性上。这为探索针灸脑网络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文回顾了慢性失眠伴障碍的大脑网络连接的变化特征以及针灸干预对其脑网络连接的改变,旨在为深入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潜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慢性失眠障碍 脑功能 脑网络连接性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生智能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专注度分析
12
作者 吴巨爱 王振宇 +2 位作者 陈春超 张腾飞 宋宁 《移动通信》 2025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脑机接口技术为未来通信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脑、感知人的方法,并且可以与网络内生智能双向赋能。以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状态检测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专注度状态... 脑机接口技术为未来通信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脑、感知人的方法,并且可以与网络内生智能双向赋能。以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状态检测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专注度状态检测算法,应用了注意力机制、卷积等技术,高效提取了脑电信号在时、频、空(采集通道)域中的复杂特征。然后,招募了12位被试者,设计了面向电力巡检业务的虚拟仿真实验场景,针对每一位被试采集了专注状态与非专注状态对照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算法模型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相较于四种传统的脑电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专注状态识别准确率。探索了虚拟仿真实验与脑机接口技术的融合,所提方法有望进一步部署到未来内生智能计算硬件上,为基于脑机接口-网络一体化的系统高效运行提供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内生智能 专注度检测 神经网络算法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噪声暴露人群额叶脑网络功能连通性研究
13
作者 潘庆春 米雪芹 +4 位作者 李蓓 王媛玲 张静 唐晓茗 宋小影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讨健听的职业噪声暴露人群额叶脑网络功能连通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特征。方法 对2023年6月~2023年11月中国某运输公司符合纳入标准的受... 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讨健听的职业噪声暴露人群额叶脑网络功能连通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特征。方法 对2023年6月~2023年11月中国某运输公司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进行脑网络FC、纯音听阈、声阻抗、血糖、血压及焦虑抑郁进行测试。结果 噪声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分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depression subscale,HADS-D)评分无差异;噪声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anxiety subscale,HADS-A)评分高于对照组。噪声组的HADS-A主要集中在正常状态和临界程度,而对照组主要集中在正常状态。噪声组的额叶FC高于对照组,噪声组的额叶静息态HBO高于对照组。噪声暴露时间与额叶FC呈正相关。噪声组额叶FC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anxiety subscale,HADS-A)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职业噪声暴露人群在听力出现异常前已经出现了脑功能改变和临床症状;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脑网络功能改变更加明显;职业噪声暴露人群焦虑与脑网络FC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基于fNIRS的额叶脑网络研究可为职业噪声暴露人群全脑网络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职业噪声人群的非听觉扩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噪声暴露 健听 脑网络 功能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老年大鼠工作记忆相关跨脑区网络协同作用的影响
14
作者 郭苗苗 翟昊迪 +2 位作者 吉利辉 王田 徐桂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8-1478,共11页
经颅磁刺激(TMS)因其可以非侵入性地探测和调制大脑皮层兴奋性和功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改善大脑认知功能等临床神经调控领域。工作记忆的功能实现需要多个脑区的同步活动,该文将行为学与电生理学相结合,通过建立跨脑区的因果网络连接,... 经颅磁刺激(TMS)因其可以非侵入性地探测和调制大脑皮层兴奋性和功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改善大脑认知功能等临床神经调控领域。工作记忆的功能实现需要多个脑区的同步活动,该文将行为学与电生理学相结合,通过建立跨脑区的因果网络连接,从记忆相关脑区间协同作用的角度探究不同模式的TMS对大脑认知功能的调控机制。首先对老年威斯塔大鼠分别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及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并设置空白对照组,通过在体多通道微电极阵列采集大鼠工作记忆任务中的局部场电位信号(LFPs);之后基于定向传递函数构建LFPs脑因果网络;最后通过对比行为学结果差异、各脑区因果网络参数等,探索不同模式TMS对老年大鼠工作记忆行为学及脑区之间信息协同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TMS组和iTBS组大鼠执行正确工作记忆任务的平均天数减少,平均正确率高于空白对照组。经过刺激后,rTMS组和iTBS组前额叶和海马双向网络连接明显增强,信息流强度和因果流向性得到显著提升(P<0.05)。因此,rTMS和iTBS模式均能促进老年大鼠海马和前额叶脑区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使老年大鼠的工作记忆能力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间歇性θ节律刺激 工作记忆 脑因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即刻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琛 李匡时 +6 位作者 喻鑫 武琳璐 陈天竹 吴康 李媛媛 史昕玥 邹忆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中风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SMN)、背侧注意网络(DAN)功能连接的即刻效应,探讨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中枢调节机制及经穴特异性。方法 纳入中风偏瘫患者20例,间隔2周分别进行1...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中风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SMN)、背侧注意网络(DAN)功能连接的即刻效应,探讨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中枢调节机制及经穴特异性。方法 纳入中风偏瘫患者20例,间隔2周分别进行1次针刺阳陵泉真穴与假穴的fMRI扫描,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提取运动相关的SMN、DAN,比较功能连接差异。结果 在SMN内,针刺阳陵泉真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有右侧中央前回、颞上回、额下回、楔叶、楔前叶,左侧颞中回、枕中回、颞上回、海马旁回、额下回、颞上回;针刺阳陵泉假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有右侧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扣带回,左侧额内侧回、前扣带回、豆状核、尾状核。在DAN中,针刺阳陵泉真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包括右侧大脑楔前叶、颞上回、颞中回、枕中回,左侧扣带回、后扣带回、楔前叶;针刺阳陵泉假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包括右侧前扣带回,左侧前扣带回、额内侧回。结论 针刺阳陵泉能激活中风偏瘫患者SMN、DAN双侧相关脑区,可能通过调节运动的启动及执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相较假穴更具经穴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陵泉 中风偏瘫 针刺 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性颞叶癫痫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融合策略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凯威 葛曼玲 +4 位作者 王丽娜 程浩 赵小虎 陈盛华 张其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8,共12页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的功能连接(FC)可为阴性颞叶癫痫提供脑功能异常指标,但冗余特征影响了精准性。为此,本研究提出结合特异性指数模型与判别相关分析(DCA)的特征融合策略以改善识别效果。将20位患者与20位健康人的rfMRI数据...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的功能连接(FC)可为阴性颞叶癫痫提供脑功能异常指标,但冗余特征影响了精准性。为此,本研究提出结合特异性指数模型与判别相关分析(DCA)的特征融合策略以改善识别效果。将20位患者与20位健康人的rfMRI数据预处理后,以健康人为对照组,构建两类特异性指数模型以量化FC和脑网络FC;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及独立样本t检验去除冗余特征,应用DCA融合2类FC特异性指标;将融合特征分别输入到K近邻、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分类器中,并以嵌套10次10折交叉验证与嵌套10次5折分层交叉验证的平均分类精度来评估算法有效性。结果表明,融合特征识别率达到了91.25%~92.50%,高于非融合方案的识别水平。所提出的特征融合策略可有效地处理冗余信息,增强特征判别能力,为精准识别阴性颞叶癫痫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阴性颞叶癫痫 脑网络 判别相关分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惩罚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好 陈荣荣 买晓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12,I0015-I0021,共22页
第三方惩罚(third-party punishment,TPP)指个体作为第三方或者观察者为维护社会规范对违规者所实施的惩罚行为。大量研究为揭示TPP行为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启示,但鲜有研究关注不同功能性脑网络在其中发挥的整体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 第三方惩罚(third-party punishment,TPP)指个体作为第三方或者观察者为维护社会规范对违规者所实施的惩罚行为。大量研究为揭示TPP行为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启示,但鲜有研究关注不同功能性脑网络在其中发挥的整体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TPP相关的研究,对相关理论模型和脑网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TPP的认知神经网络模型,系统地对TPP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进行解释和整合。在该模型中,情绪系统和奖赏系统是TPP的动力来源,认知系统主要负责责任评估以及惩罚的选择;奖赏网络、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分别参与不同认知加工阶段。该模型建立了TPP相关研究在心理层面和认知神经层面上的联系,对TPP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进行了更加整体、全面的解释。未来可以引入元分析或基于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在不同的背景信息和更加复杂的社交情境下探讨第三方干预偏好以及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惩罚 认知神经机制 脑网络 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18
作者 项水英 宋紫薇 +3 位作者 张雅慧 郭星星 韩亚楠 郝跃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50,共24页
在数据海量化、信息化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面临的算力和能耗等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存在“内存墙”和“功耗墙”瓶颈,加之摩尔定律放缓甚至失效,使得电子芯片在计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遇到极大挑战,利用光计算... 在数据海量化、信息化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面临的算力和能耗等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存在“内存墙”和“功耗墙”瓶颈,加之摩尔定律放缓甚至失效,使得电子芯片在计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遇到极大挑战,利用光计算替代传统电子计算将是解决当前算力与功耗问题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片上集成和自由空间的光子神经网络架构与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典型的研究工作,然后讨论并对比了这两种光子神经网络的优劣势,以及光子神经网络的训练策略等。最后探讨了光子神经网络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神经网络 片上集成 自由空间 类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脑网络研究方法综述
19
作者 尹顺杰 陈凯 +3 位作者 薛开庆 尧德中 徐鹏 张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1,共12页
脑网络分析在研究大脑的认知活动、探究大脑的信息处理模式和辅助精神类疾病的诊断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多变量数据集的脑网络研究方法得到了普遍关注。典型相关分析(CCA)作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元统计方法,能够有效捕... 脑网络分析在研究大脑的认知活动、探究大脑的信息处理模式和辅助精神类疾病的诊断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多变量数据集的脑网络研究方法得到了普遍关注。典型相关分析(CCA)作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元统计方法,能够有效捕捉多变量数据间的隐含关系,被广泛地应用于脑网络研究。综述CCA在脑网络研究中的作用、具体应用模式、存在的优势和局限性。首先,对传统的CCA其及常见变体的算法原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阐述基于CCA分析方法在脑网络构建、脑网络分析、脑网络标记物识别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基于CCA的脑网络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相关分析 脑网络 功能连接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警觉度脑网络特性研究
20
作者 代艳莹 周鹏 +4 位作者 姜劲 焦学军 孙子恒 胡凯元 垢德双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3,共8页
航天员在轨执行任务时需要保持高警觉度状态,以便保持工作效率,避免事故发生。大脑网络连接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包括警觉度、注意和记忆等,表征大脑机制与状态。分析和研究不同警觉度水平下大脑网络机制可以为警觉度实时检测、分类研... 航天员在轨执行任务时需要保持高警觉度状态,以便保持工作效率,避免事故发生。大脑网络连接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包括警觉度、注意和记忆等,表征大脑机制与状态。分析和研究不同警觉度水平下大脑网络机制可以为警觉度实时检测、分类研究以及快速提高警觉度水平提供有力工具。通过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与3⁃back任务相结合构建警觉度下降模型,并全程采集脑电信号,采用互信息构建功能性脑网络,基于图论分析不同警觉度水平大脑网络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脑额区及枕区与警觉度密切相关,随着警觉度水平下降,大脑功能连接减少,大脑对外界信息分化和整合能力降低,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大脑活跃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觉度 脑网络 互信息 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