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x-Behnken设计优化益智仁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郑义 李勇 +1 位作者 王卫东 施秋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5-249,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获得了热水浸提益智仁多糖的最佳工艺;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益智仁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益智仁...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获得了热水浸提益智仁多糖的最佳工艺;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益智仁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益智仁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L∶g)、浸提温度94℃、浸提时间11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71%。益智仁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益智仁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1±0.02)、(1.34±0.03)和(1.65±0.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多糖 box—Behnken设计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优化金针菇粗多糖提取条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轩辉 廖森泰 +2 位作者 刘吉平 邹宇晓 吴娱明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和提取次数对金针菇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和提取次数的影响作用较弱,二因素的适宜水平分别为7和1次;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较显著。采用Box-Behnken组合... 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和提取次数对金针菇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和提取次数的影响作用较弱,二因素的适宜水平分别为7和1次;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较显著。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进一步考察3个因子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所确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7℃,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为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粗多糖 box—Behnken组合设计 提取条件优化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化锰过氧化物酶培养基条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玉萍 陈晓旺 沈鹏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7-211,共5页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拟合,预测了最佳产酶培养基条件为:麸皮、酵母膏和KH2PO4的添加量分别为10.75、3.37、0.095g/L,最大Mnp酶活预测值为4.06U/mL。验证实验Mnp酶活为4.15U/mL,与预测值十分接近。优化后的酶活与优化前相比,Mnp酶活提高了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过氧化物酶 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 Behnken设计的煤导热系数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西华 王原 +3 位作者 宋东平 白刚 李昂 董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4,共6页
为研究分析水分、固定碳及密度3个因素对煤导热系数的影响,选取多个矿井不同煤质的煤作为实验煤样,使用NETZSCH LFA457型激光导热系数测试仪进行测定,并引入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思想,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煤质指标的Box Behnken... 为研究分析水分、固定碳及密度3个因素对煤导热系数的影响,选取多个矿井不同煤质的煤作为实验煤样,使用NETZSCH LFA457型激光导热系数测试仪进行测定,并引入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思想,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煤质指标的Box Behnken试验设计,按设计表筛选实验数据,构建了导热系数多因素、多水平影响下二次回归响应曲面模型,并对不同采样地点的煤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方程P值小于0.000 1,极显著,失拟项为0.072 4,不显著,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当水分在0.9%~10.9%,固定碳在49.3%~83.6%,密度在1.2~1.92 g·cm^3之间,对煤的导热系数一次项影响程度为密度>固定碳>水分;二次项影响程度为固定碳和密度>水分和密度>水分和固定碳,且固定碳和密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和密度、水分和固定碳之间无交互作用;应用响应曲面模型预测的煤导热系数误差为4.3%,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导热系数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box Behken回归模型 分析与预测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Vellum的纸道具产品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志 李文凤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1年第4期53-55,共3页
通过Box-Vellum这一纸箱纸盒CAD/CAM软件的研究,提出将参数化设计的理论与该软件的有关功能结合并运用于纸道具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观点。通过实例总结出此类产品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进纸道具为代表的衍生纸产品商业化进程是一有益的... 通过Box-Vellum这一纸箱纸盒CAD/CAM软件的研究,提出将参数化设计的理论与该软件的有关功能结合并运用于纸道具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观点。通过实例总结出此类产品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进纸道具为代表的衍生纸产品商业化进程是一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 box—Vellum 结构设计 纸道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丹葶肺心颗粒中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建伟 章红燕 何福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412-414,I0012,共4页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萃取丹葶肺心颗粒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鱼腥草素得率、鱼腥草挥发油得率、枳壳挥发油得率、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设计试...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萃取丹葶肺心颗粒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鱼腥草素得率、鱼腥草挥发油得率、枳壳挥发油得率、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设计试验,考察最佳萃取工艺。结果: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7.5 MPa,萃取温度58℃,萃取时间105 min,此时鱼腥草素、鱼腥草挥发油、枳壳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061%、1.973%,0.752%;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实测平均值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表明该模型较可靠。结论: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可行;超临界萃取效率高,稳定性好,在中药复方挥发油的提取方面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葶肺心颗粒 超临界CO2萃取 鱼腥草素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毛细管液相色谱法拆分α-氨基酸对映体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段岐荣 张毅军 +3 位作者 杨胜凯 张裕平 杨占军 屈凌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34-1239,共6页
将L-脯氨酸通过3-缩水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键合到球型多孔硅胶基质上,制备了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采用高压匀浆法将制备的填料填充到毛细管柱中,在自组装的毛细管液相色谱仪上对3种α-氨基酸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利用Box-Behnken设... 将L-脯氨酸通过3-缩水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键合到球型多孔硅胶基质上,制备了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采用高压匀浆法将制备的填料填充到毛细管柱中,在自组装的毛细管液相色谱仪上对3种α-氨基酸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因素(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分数、中心离子Cu2+的浓度、流速)进行优化,以最大保留时间和分离度为响应值,借助二次多元回归方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响应曲面图表明:DL-天冬酰胺在5%乙腈、5 mmol/L Cu2+、流速0.139μL/min,苏氨酸在10%乙腈、5mmol/L Cu2+、流速0.167μL/min,丝氨酸在5%乙腈、7 mmol/L Cu2+、流速0.167μL/min的条件下均能得到基线分离。表明通过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采用配体交换色谱模式可获得拆分DL-氨基酸的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氨基酸 手性固定相 毛细管液相色谱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法研究二氧化碳驱油效果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涛 姚约东 +1 位作者 朱黎明 傅礼兵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1-454,共4页
温室气体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CO2地质处置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国外很多油田已成功地进行大规模CO2驱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证明CO2驱是三次采油中最具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针对... 温室气体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CO2地质处置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国外很多油田已成功地进行大规模CO2驱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证明CO2驱是三次采油中最具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文中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基于详细理论研究与分析,建立典型CO2驱油模型,开展数值计算,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综合反映CO2驱油效果的无因次参数,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曲面反应法建立计算CO2驱油采收率的二项式计算模型,并对反应曲面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无因次参数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顺序和交互影响的显著性。其研究成果对CO2驱油具有理论及现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提高采收率 box—Behnken设计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微波提取滇桂艾纳香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黎贵卿 林翠梧 +4 位作者 江燕 黄丽 陈海燕 李略 黄国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52-1056,共5页
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分析法,以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微波提取滇桂艾纳香总黄酮成分,数据通过SAS软件分析处理,得出了总黄酮含量与因素的内在关系,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2%,固液比:1:20,温度:60℃,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7m... 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分析法,以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微波提取滇桂艾纳香总黄酮成分,数据通过SAS软件分析处理,得出了总黄酮含量与因素的内在关系,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2%,固液比:1:20,温度:60℃,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7min,通过验证实验,结果与计算机回归预测值相当,且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桂艾纳香 box—Behnken设计 微波提取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优化马齿苋抗氧化澄清饮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凌 骆卢佳 余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目的比较干、鲜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率,选择抗氧化活性高的马齿苋酶解液为功能原料,优化马齿苋抗氧化饮料的配方。方法以马齿苋酶解液、甜菊糖苷、柠檬酸为自变量,以饮料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 目的比较干、鲜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率,选择抗氧化活性高的马齿苋酶解液为功能原料,优化马齿苋抗氧化饮料的配方。方法以马齿苋酶解液、甜菊糖苷、柠檬酸为自变量,以饮料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抗氧化澄清饮料的制备工艺。结果鲜马齿苋酶解液中多糖和黄酮的含量高于干马齿苋,对DPPH的清除率也大于干马齿苋。在鲜马齿苋酶解液的体积分数为45.2%、甜菊糖苷的质量浓度为0.23 g/L、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06 g/L等条件下,马齿苋饮料的理论感官评分值为33.2,实际评分值为33.3,表明其抗氧化能力较好(饮料的体积为0.60 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34.6%)。结论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抗氧化饮料的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马齿苋抗氧化饮料呈现酒红色、澄清透明、酸甜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 马齿苋 澄清饮料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橙汁饮料稳定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倩倩 朱文学 郭香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64-268,273,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稳定剂对橙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的稳定剂复配方案,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以橙汁饮料在室温下分别放置不同时间的沉淀率和稳定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各因素及交互作用进行显著性分析... 为了研究不同稳定剂对橙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的稳定剂复配方案,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以橙汁饮料在室温下分别放置不同时间的沉淀率和稳定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各因素及交互作用进行显著性分析,筛选出橙汁稳定性达到最高时稳定剂的最佳复配方案。实验表明,稳定剂果胶(Pectin)添加量为0.04g/100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为0.06g/100g,黄原胶(Xanthan gum)添加量为0.06g/100g时橙汁稳定性最优,沉淀率和稳定效率分别为0.34%,92.80%,与理论值0.33%,92.93%比较接近。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可用于预测橙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汁饮料 box—Behnken设计 稳定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sp. fmbJ224发酵产新型抗菌肽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娟 陆兆新 +1 位作者 别小妹 吕凤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Bacillussp.fmbJ224发酵产新型抗菌肽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 Design,PB)法,对影响Bacillus sp.fmbJ224产抗菌肽的6个发酵外部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深层该菌发酵产...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Bacillussp.fmbJ224发酵产新型抗菌肽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 Design,PB)法,对影响Bacillus sp.fmbJ224产抗菌肽的6个发酵外部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深层该菌发酵产抗菌肽的主要因子为温度、装液量、发酵时间。在此基础上,然后用Box-Bo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关键因子的最佳水平及交互作用。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温度33.08℃,装液量为71.93ml,发酵时间为43.45h时抗菌肽的含量提高了199.19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p.fmbJ224 新型抗菌肽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曲面法(RSM) box—bo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3
13
作者 许晖 孙兰萍 +1 位作者 张斌 赵大庆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
针对羊肚菌多糖的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羊肚菌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结果表明,羊肚菌多糖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针对羊肚菌多糖的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羊肚菌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结果表明,羊肚菌多糖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03℃,浸提时间147.75min,水料比30.58:1,浸提1次时,羊肚菌多糖的提取率为5.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多糖 响应面分析法 box—Behnken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波 邬应龙 +1 位作者 张霞 黄雅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4-258,314,共6页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对红曲霉M2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酶活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玉米粉、牛肉膏、K2HPO4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探讨了各因子对木聚...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对红曲霉M2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酶活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玉米粉、牛肉膏、K2HPO4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探讨了各因子对木聚糖酶酶活的影响。最终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条件为:玉米粉添加量为1.90g、牛肉膏添加量为0.55g、K2HPO4添加量为0.10g;在该条件下可得到红曲霉M2产木聚糖酶的最大酶活,预测值为1550.62U/g,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木聚糖酶酶活为1545.38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固态发酵 木聚糖酶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木豆根中染料木素工艺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霄 段明慧 +2 位作者 潘有智 张东阳 段喜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以木豆根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根据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木豆根中主要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为指标,对提取过程进行优... 以木豆根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根据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木豆根中主要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为指标,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8℃,固液比为32∶1 mL.g-1,乙醇浓度为78%,提取功率700 W,提取时间15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染料木素的提取率可达到0.465±0.032 mg.g-1。本研究对于微波提取技术的应用及木豆根的开发和利用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根 染料木素 微波辅助提取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制备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丽雅 黄群 +3 位作者 余佶 杨万根 陈功锡 麻成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87-291,共5页
以杜仲籽油为原料,在常压下皂化水解并用正己烷萃取制备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在单因素超碱量、KOH-乙醇溶液/油的比例、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和酸化pH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超碱量、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和酸化pH四个因素,应用响应面设计中的Box... 以杜仲籽油为原料,在常压下皂化水解并用正己烷萃取制备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在单因素超碱量、KOH-乙醇溶液/油的比例、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和酸化pH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超碱量、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和酸化pH四个因素,应用响应面设计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皂化工艺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通过气质联用仪分析杜仲籽油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制备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量碱52%,皂化温度77℃,皂化时间82min,酸化pH2.7,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混合脂肪酸的酸值为159.19mg KOH/g。气质联用仪分析结果显示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可达60.14%,可以作为进一步分离提取杜仲籽油α-亚麻酸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油 皂化 脂肪酸 box—Behnken设计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龙须藤多糖提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亮亮 余方荣 +3 位作者 李西海 叶蕻芝 徐慧凤 刘献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37-1843,共7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与确定龙须藤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提取因素对龙须藤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出龙须藤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 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与确定龙须藤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提取因素对龙须藤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出龙须藤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23、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龙须藤多糖提取率理论值为3.12%,实测值为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藤 多糖 响应曲面法 box 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庆玉 卜文静 +2 位作者 胡艳清 张敏 于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0,共5页
针对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过程中玉米秸秆酶水解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响应面法对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两水平Plackett-Burman试验中8个因素,筛选出3个对还原糖产率影响最大的因素(酶浓度、温度和固液比),再通过最陡爬坡试... 针对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过程中玉米秸秆酶水解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响应面法对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两水平Plackett-Burman试验中8个因素,筛选出3个对还原糖产率影响最大的因素(酶浓度、温度和固液比),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最优区域,然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进一步确定因素间相互关系和以还原糖最大产率为目标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酶浓度和固液比、温度和固液比间的交互作用对酶水解的影响显著,还原糖最大产率(42.97%)的最优条件为酶浓度55.45U.g-1,酶比例2∶1,温度44.39℃,pH值5.0,固液比1∶10.3,转速140r.min-1,酶解时间72h,Mg2+浓度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还原糖产率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小麦粉制备脂肪替代物的酶解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昔阳 徐玉红 +2 位作者 张淑芬 吴欣 郑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8,共7页
以响应面法优化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小麦粉制备脂肪替代物的酶解工艺条件,并建立数学模型。以持水性、DE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底物浓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的取值范围,采用Box-Be-hnken设计寻找制备脂肪替代物的最优工艺条件。... 以响应面法优化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小麦粉制备脂肪替代物的酶解工艺条件,并建立数学模型。以持水性、DE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底物浓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的取值范围,采用Box-Be-hnken设计寻找制备脂肪替代物的最优工艺条件。经过Design-Expert 8.0软件预测出最优工艺参数:底物浓度(质量分数)25.60%,酶添加量2.33 U/g,酶解时间6.77 min,在此条件下持水性最大为282.25%。通过验证试验测得持水性为273.69%,表明模型的预测较为准确。在此基础上,对最优条件下脂肪替代物的凝胶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脂肪替代物的凝胶强度随溶液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其分子结构受酶解作用而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脂肪替代物 酶解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胞外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7
20
作者 乔艳明 陈文强 +3 位作者 解修超 邓百万 彭浩 王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3,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醇沉时间、乙醇浓度和发酵液pH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醇沉时间为16h,乙醇浓度为80%,pH为8。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香菇发酵液中胞外多糖...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醇沉时间、乙醇浓度和发酵液pH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醇沉时间为16h,乙醇浓度为80%,pH为8。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香菇发酵液中胞外多糖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醇沉时间17.71h,乙醇浓度78.66%,pH 7.93。在此条件下,香菇胞外多糖产量达到3.15g/L,与模型预测值3.08g/L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胞外多糖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