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N细胞有丝分裂及其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普孝英 洪锡钧 +1 位作者 陈敏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化的细胞系,其典型二倍体极少而高度多倍化群体达90%,最多的一群为533条染色体;BmN细胞有丝分裂以正常有丝分裂为主,但同时存在多倍核有丝分裂、核内有丝分裂及类无丝分裂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细胞 家蚕 空气干燥法 培养细胞贴片法 有丝分裂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高表达基因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蕾 薛仁宇 +2 位作者 曹广力 胡小龙 贡成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21,共13页
为了更全面了解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的转录基因及其涉及的功能,对BmN细胞进行深度RNA测序(RNAseq)。得到的总读段(reads)数为80 968 776条,有效RNA-Seq数据68 672 812条,reads的平均长度为94.85 bp,有效数据达到84.81%,证实测序数据... 为了更全面了解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的转录基因及其涉及的功能,对BmN细胞进行深度RNA测序(RNAseq)。得到的总读段(reads)数为80 968 776条,有效RNA-Seq数据68 672 812条,reads的平均长度为94.85 bp,有效数据达到84.81%,证实测序数据可信。将有效数据比对家蚕mRNA序列,发现BmN细胞中的10 182个基因有不同程度表达。利用qRT-PCR测定随机选择BmN细胞中7个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与RNA-Seq的结果略有差异,但总体趋势表现一致。以家蚕Actin3基因作为参照,计算BmN细胞中表达基因读段倍率变化的log2(Fold_change),将log2(Fold_change)>2的基因定义为高表达基因,共有41个基因在BmN细胞中高表达。选取FPKM值>15且表达水平最高的100个基因进行GO注释,主要涉及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进程,富集在细胞组分中的基因比率高于富集在分子功能、生物学进程中的基因比率。KEGG分析显示这100个高表达基因分布在能量代谢,转录,翻译,折叠、组装和降解以及信号转导等22条通路上。比较发现BmN细胞与家蚕卵巢组织之间的高表达基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n细胞 基因表达 GO注释 KEG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感染BmN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Akirin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邱海洪 何欣怡 +2 位作者 李明乾 何祥康 鲁兴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79,共7页
为探究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感染Nb的家蚕卵巢上皮细胞(BmN)为材料,通过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感染Nb的BmN细胞有10个基因被诱导或抑制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涉及蛋白质... 为探究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感染Nb的家蚕卵巢上皮细胞(BmN)为材料,通过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感染Nb的BmN细胞有10个基因被诱导或抑制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涉及蛋白质合成、细胞信号转导、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免疫及一些未知功能。运用RT-PCR方法克隆在感染Nb的BmN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Akirin,获得一个长588 bp的完整ORF,编码19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21.98 kD,等电点为8.97,属于碱性蛋白,该蛋白质经SignalP在线预测未见信号肽。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家蚕Akirin的外源融合表达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家蚕Akirin在家蚕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家蚕卵巢上皮细胞系 差异表达基因 Akiri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生存素基因在BmN4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冰 王艺 +2 位作者 李娜 李丹丹 阚云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1-547,共7页
【目的】阐明生存素基因在家蚕Bombyx mori BmN4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功能。【方法】qRT-PCR分析家蚕生存素基因BmSurvivin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丝腺、中肠、马氏管、精巢、卵巢、脂肪体、皮细胞层和表皮)中的表达量;构建pIZT/V5-His... 【目的】阐明生存素基因在家蚕Bombyx mori BmN4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功能。【方法】qRT-PCR分析家蚕生存素基因BmSurvivin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丝腺、中肠、马氏管、精巢、卵巢、脂肪体、皮细胞层和表皮)中的表达量;构建pIZT/V5-His-BmSurvivin-GFP(BG)融合载体并转染BmN4细胞,以免疫荧光标记检测BmSurvivin和第10位丝氨酸(Ser10)磷酸化的组蛋白H3(H3Ser10ph)在BmN4细胞有丝分裂分裂不同时期的定位。【结果】BmSurvivin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马氏管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丝腺和中肠中。成功构建pIZT/V5-His-BmSurvivin-GFP载体。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BmN4细胞间期核中可以看到明显的GFP信号,涵盖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区域,指示BmSurvivin的定位;随着细胞进入分裂期,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与染色质共定位,待细胞形成明显的双取向时在纺锤体区域也可以看到GFP信号;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定位在染色质及胞质分裂区;末期随着两个新的子细胞形成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仅定位在胞质分裂区。H3Ser10ph定位在BmN4细胞前中期染色质凝缩处,至中期信号最强,与整条染色体重合,后期信号消失。【结论】BmSurvivin与有丝分裂周期中染色质和纺锤体的动态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生存素 组织表达 H3Ser10ph 有丝分裂 bmn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1和lef-1基因dsRNA表达元件转染及转化细胞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的抑制 被引量:7
5
作者 薛仁宇 曹广力 +3 位作者 王崇龙 刘波 沈卫德 贡成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6,共7页
通过RNAi介导可以抑制病毒增殖,将相应的RNAi元件通过转基因转入宿主有可能使宿主对病毒产生一定的抗性。根据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组中的病毒复制必需基因ie-1、lef-1设计相应的RNA干扰区段,并构建相应的转基因载体转入家蚕Bm... 通过RNAi介导可以抑制病毒增殖,将相应的RNAi元件通过转基因转入宿主有可能使宿主对病毒产生一定的抗性。根据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组中的病毒复制必需基因ie-1、lef-1设计相应的RNA干扰区段,并构建相应的转基因载体转入家蚕BmN细胞中,瞬时表达结果显示转染了转基因RNAi载体的BmN细胞均对BmNP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E dsRNA在病毒滴度为10-4时有抑制作用,在病毒滴度为10-5时有比较好的作用;LEF dsRNA则在病毒滴度为10-5时有抑制作用,在病毒滴度为10-6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转基因及G418筛选后,转基因IE dsRNA细胞在病毒滴度为10-4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病毒滴度为10-5表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转基因LEF dsRNA细胞在病毒滴度为10-5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只维持了一个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转基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细胞 ie-1基因 le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介导的轮状病毒样颗粒表达与组装 被引量:5
6
作者 龙虎 姚伦广 +3 位作者 王姗姗 陈士新 谭佩婵 孙京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91-1495,共5页
目的构建能同时表达轮状病毒vp2、vp6、vp7基因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并在BmN细胞中进行初步表达。方法利用MA104细胞繁殖人A组轮状病毒,RT-PCR扩增病毒结构蛋白vp2、vp6、vp7基因,连接至转移载体pFBDM和pUCDM中,同时引入含IE1启动子的绿... 目的构建能同时表达轮状病毒vp2、vp6、vp7基因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并在BmN细胞中进行初步表达。方法利用MA104细胞繁殖人A组轮状病毒,RT-PCR扩增病毒结构蛋白vp2、vp6、vp7基因,连接至转移载体pFBDM和pUCDM中,同时引入含IE1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利于检测感染和表达量,再分别通过Tn7及Cre-LoxP重组构建重组病毒。为方便检测基因的表达,在VP7的C-末端添加6-组氨酸(6-His)标签,可通过ELISA等方法快速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扩增获得了轮状病毒三个结构蛋白基因,构建了能高效组装轮状病毒样颗粒的重组表达载体,ELISA检测VP7得到了表达,在BmN细胞中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结论成功构建杆状病毒多基因的表达系统,为生产多亚基蛋白复合物,研究大分子结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样颗粒 家蚕杆状病毒 多基因表达系统 bmn细胞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干扰素α2b-胸腺肽α1融合基因在家蚕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冬生 朱成钢 +1 位作者 张耀洲 吴祥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3-807,共5页
根据细胞因子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IFN)α2b 胸腺肽(THY)α1融合基因,克隆到pBacPAK8上,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IFN THY.与线形化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过体内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Bm Bac... 根据细胞因子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IFN)α2b 胸腺肽(THY)α1融合基因,克隆到pBacPAK8上,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IFN THY.与线形化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过体内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Bm BacPAK IFN THY.将Bm BacPAK IFN THY感染家蚕细胞进行表达.DNA印迹证明IFN THY已插入Bm BacPAK6中(4kb左右的杂交带);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印迹证明IFN THY在家蚕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分子质量为 2 3ku左右),且具有IFN蛋白的免疫原性;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和玫瑰花结法显示 96h的表达产物IFN活性为 3 72× 10 4U/ml,12 0h表达产物IFN活性为 3 10× 10 5U/ml,4 8~ 72h表达产物IFN活性较低;4 8~ 12 0h表达产物的玫瑰花结形成率均在 10 %以上.结果表明融合基因在家蚕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IFN α2b和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扰素α2b-胸腺肽α1融合基因 家蚕细胞 活性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丝素重链信号肽序列的家蚕丝胶蛋白启动子驱动DsRed的瞬时分泌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彭云 潘远旺 +5 位作者 钱琰琰 郑清银 姜岚 曹广力 薛仁宇 贡成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ib-H信号肽的家蚕丝胶-1(ser-1)启动子(ser-HS),用ser-HS驱动Ds...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ib-H信号肽的家蚕丝胶-1(ser-1)启动子(ser-HS),用ser-HS驱动DsRed基因构建了分泌型瞬时表达载体pSK-SerHS-DsRed-polyA。转染细胞实验显示,该载体能在家蚕BmN细胞中瞬时表达DsRed。家蚕注射载体后,可在中部丝腺腔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表明瞬时表达的DsRed已分泌到丝腺腔内。据此提出克隆的fib-H信号肽序列在家蚕中部丝腺组织中具有信号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丝胶启动子 丝素重链基因 信号肽 DSRED bmn细胞 丝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辛硫磷对家蚕卵巢培养细胞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焱坤 王赵群 +2 位作者 杨仁奎 万永继 冯丽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8-471,共4页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农药对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 N)DNA的损伤作用,从细胞毒理学方面确证农药对家蚕的残留毒性,并探讨家蚕培养细胞作为农药危害及残留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以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以及Bm N细胞供试,用0.05 mg/...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农药对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 N)DNA的损伤作用,从细胞毒理学方面确证农药对家蚕的残留毒性,并探讨家蚕培养细胞作为农药危害及残留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以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以及Bm N细胞供试,用0.05 mg/L辛硫磷药液(约为家蚕5龄第1天幼虫24 h LC50的1/100)处理正常Bm N细胞,24 h后观察到处理组Bm N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到Bm N细胞的DNA条带有95.43%出现拖尾现象。试验结果表明Bm N细胞对辛硫磷非常敏感,低浓度辛硫磷即会对细胞DNA造成严重损伤,该项技术可用于农药对家蚕的危害及残留毒性鉴定,同时也说明Bm N细胞可以作为农药的细胞毒性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细胞毒理学 家蚕卵巢培养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GP64表面展示元件与L-天冬酰胺酶Ⅱ融合表达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莉 吴岩 +3 位作者 刘永 乌慧玲 朱珊颖 王文兵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681,共5页
GP64是Ⅰ型杆状病毒的主要囊膜糖蛋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gp64中插入外源蛋白基因,二者在病毒表面融合表达活性肽或蛋白质,可以免去纯化表达产物的繁琐。L-天冬酰胺酶Ⅱ(ASP)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蛋白类抗肿瘤药物,利用家蚕杆状病毒(B... GP64是Ⅰ型杆状病毒的主要囊膜糖蛋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gp64中插入外源蛋白基因,二者在病毒表面融合表达活性肽或蛋白质,可以免去纯化表达产物的繁琐。L-天冬酰胺酶Ⅱ(ASP)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蛋白类抗肿瘤药物,利用家蚕杆状病毒(BmNPV)GP64展示系统表面展示ASP,探讨以表面展示有ASP蛋白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V)生产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 Bacdual-gp64sp-asp-gp64ctd,并转化E.coli DH10BacTM,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DNA,将重组杆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Bm N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重组病毒大量感染Bm N细胞后72 h,收集感染病毒的细胞培养液超速离心纯化BV。采用奈氏试剂法检测接种重组病毒的Bm N细胞内表达融合ASP的酶活力为1 788.4U/mg;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的BV中含融合ASP蛋白,然而BV中的ASP检测不出酶活性。试验结果提示,构建的杆状病毒GP64展示系统可以将ASP转到BV上,但产物的活性保持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杆状病毒 GP64表面展示系统 L-天冬酰胺酶Ⅱ 融合表达 bmn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稳定转化的家蚕细胞株构建及应用
11
作者 陈和 陈琴 +5 位作者 梅文枫 钱月忠 聂作明 于威 陈健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7-513,共7页
构建一种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稳定转化的家蚕细胞株,用于检测细胞是否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感染和快速、便捷地测定BmNPV滴度。首先构建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表达盒,然后将该表达盒克隆至p... 构建一种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稳定转化的家蚕细胞株,用于检测细胞是否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感染和快速、便捷地测定BmNPV滴度。首先构建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表达盒,然后将该表达盒克隆至pIZT/V5-His中构建稳定转化载体pIZT-DsRed并转染家蚕卵巢上皮细胞BmN,经过终浓度为300μg/mL的博莱霉素(zeocin)筛选3个月后,最终获得DsRed稳定转化的家蚕细胞株BmN-RFP。当该细胞株感染BmNPV后,由于病毒晚期表达因子的活化引发polh启动子控制的DsRed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感染病毒的细胞发出红色荧光,因而BmN-RFP可用来指示BmNPV的感染。利用BmN-RFP细胞株,采用终点稀释法仅用3 d时间即可完成BmNPV滴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蛋白 家蚕卵巢上皮细胞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滴度 稳定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GR核酶结构拓展家蚕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启超 宋红生 +5 位作者 曾保胜 陈树清 许军 李芝倩 张忠杰 陈旭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2,共7页
针对目前家蚕基因组编辑平台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靶点选择、多靶点同时编辑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利用家蚕卵巢培养细胞系(Bm N)验证含有双核酶结构的RGR(Ribozyme-gRNA-Ribozyme)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用以拓展现有C... 针对目前家蚕基因组编辑平台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靶点选择、多靶点同时编辑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利用家蚕卵巢培养细胞系(Bm N)验证含有双核酶结构的RGR(Ribozyme-gRNA-Ribozyme)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用以拓展现有CRISPR/Cas9系统的靶点范围。研究结果显示,采用Cas9系统和Cpf1系统,RGR结构在Bm N细胞中具有良好的定点编辑效果,可成功实现对内源、外源靶基因序列的剪切,且对内外源基因具有高效编辑作用,表明RGR结构可应用于家蚕CRISPR/Cas9和CRISPR/Cpf1基因组编辑系统。利用RGR结构的自剪切功能不仅可以拓展家蚕基因组靶基因的范围,还为进一步实现多靶点编辑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CRISPR/Cpf1系统 RGR核酶结构 家蚕基因组编辑 家蚕卵巢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