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氧胆酸通过ROS/NF-κB通路对Barrett食管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诚 吕建瑞 +1 位作者 王瑾 张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BAR-T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Barrett上皮细胞株BAR-T,采用不同浓度的DCA(100、200、3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30 min、60 min、3 h、6 h)干预BAR-T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BAR-T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Barrett上皮细胞株BAR-T,采用不同浓度的DCA(100、200、3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30 min、60 min、3 h、6 h)干预BAR-T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环氧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并与200μmol/L DCA+5 mmol/L 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胺酸(NAC)组进行比较;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p65蛋白入核情况,并与200μmol/L DCA+100μmol/L 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A可以显著升高BAR-T细胞中ROS的含量,呈剂量依赖性,5 mmol/L NAC明显抑制DCA诱导的ROS释放。与对照组相比,相同干预时间下,DCA(200、300μmol/L组)均可以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与1 h组相比,200、300μmol/L DCA 6 h组均可以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200μmol/L DCA可以显著升高COX-2蛋白表达。同时,200μmol/L DCA可以促进p65蛋白的入核,PDTC可以抑制DCA的作用。结论 DCA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促进p65蛋白入核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上调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DCA) barrett细胞 氧化应激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食管腺癌组织起源和组织学发病模式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东 尤朵 +23 位作者 赵学科 宋昕 马磊 雷玲玲 徐瑞华 徐全晓 魏梦霞 蒋宁宁 王苒 李媛媛 陶潇龙 秦富强 李爱丽 张晓倩 卢玉娴 杨海军 张占阳 高慧丽 王霖瑞 张建东 李吉林 库建伟 周福有 高社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西方膳食方式的引入等,肥胖和与之相关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导致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组织起源 组织学发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食管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涛 金海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2,共9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由于食管癌预防难、发现晚,有效防控是研究的热点和临床难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ctDNA...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由于食管癌预防难、发现晚,有效防控是研究的热点和临床难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ctDNA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度及高灵敏度,可以应用于肿瘤的筛查及诊断,并且在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ctDNA检测技术及其在食管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循环肿瘤DNA 筛查 诊断 临床决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4
作者 王苒 钟侃 +20 位作者 宋昕 范宗民 韩雪娜 赵学科 马磊 李媛媛 库建伟 李爱丽 鲍启德 魏梦霞 雷玲玲 韩文莉 徐瑞华 黄金 王献增 郭威 罗宏 李贝 裘一兵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的食管腺癌患者703例,食管癌...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的食管腺癌患者703例,食管癌高发区组295例,低发区组408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发区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分析高、低发区食管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发区患者中食管单纯腺癌患者的占比低于低发区,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占比高于低发区(P<0.05)。高、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区患者中男性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860(1.130~3.061)和1.539(1.018~2.326)];低发区患者中年龄≥70岁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604(1.053~2.444)和1.556(1.069~2.263)]。结论: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癌低发区 食管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腺样囊性癌67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5
作者 孙慧 宋昕 +11 位作者 赵若华 蒋宁宁 朱佳仪 丁倩倩 赵学科 范宗民 李爱丽 张冬云 马磊 裘一兵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病年龄52~81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3.875(1.607~9.342)]是EA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样囊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食管裂孔疝产妇急诊剖宫产术中严重反流误吸一例
6
作者 王云花 王汉兵 +3 位作者 郑雪琴 王靖 贺俭 何万友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2-893,共2页
产妇,34岁,157 cm,87 kg,BMI 32.4 kg/m^(2),因“停经38+4周,阴道流液1 h”入院。入院诊断:(1)胎膜早破;(2)妊娠期糖尿病;(3)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4)妊娠合并肥胖;(5)孕1产0,孕38+4周宫内单活胎。入院后考虑胎儿足月,胎膜已破,B超提示... 产妇,34岁,157 cm,87 kg,BMI 32.4 kg/m^(2),因“停经38+4周,阴道流液1 h”入院。入院诊断:(1)胎膜早破;(2)妊娠期糖尿病;(3)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4)妊娠合并肥胖;(5)孕1产0,孕38+4周宫内单活胎。入院后考虑胎儿足月,胎膜已破,B超提示胎儿中等大小,无明显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表现,进行阴道试产。产妇入院后9 h,宫缩规律,宫口开2 cm,产妇要求行分娩镇痛。麻醉科医师评估产妇无硬膜外分娩镇痛禁忌,规律宫缩良好,VAS疼痛评分9分,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穿刺点选择L2-3,置入硬膜外导管4cm,穿刺、置管过程均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妇 合并食管裂孔疝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F1p通过调控AJUBA表达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研究
7
作者 杨帆 黎江洋 +5 位作者 代晓燕 肖何 彭杨 童雪玲 戴楠 李梦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29-1443,共15页
目的探讨长散在核元件-1(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1,LINE-1)编码的开放阅读框1蛋白(open reading frame 1 protein,ORF1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以下简称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①Wester... 目的探讨长散在核元件-1(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1,LINE-1)编码的开放阅读框1蛋白(open reading frame 1 protein,ORF1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以下简称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①Western blot实验检测ORF1p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和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②免疫组化实验检测ORF1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③细胞水平敲低及过表达ORF1p,细胞功能实验研究ORF1p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④裸鼠成瘤实验验证ORF1p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内成瘤的影响。⑤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细胞功能回复实验,筛选受ORF1p调控的下游靶点。结果①Western blot实验显示ORF1p在食管鳞癌细胞中均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实验证实ORF1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明显上调(P<0.0001)。③细胞功能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显示,ORF1p明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内成瘤能力(P<0.05)。④细胞功能回复实验证实ORF1p通过调控AJUBA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结论ORF1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显著上调,ORF1p通过调控AJUBA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1 ORF1p 食管鳞癌细胞 增殖 AJU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管腺癌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王立东 陶潇龙 +22 位作者 宋昕 高慧丽 张晓倩 赵学科 卢玉娴 张占阳 王苒 范宗民 韩雪娜 尹艳春 雷玲玲 韩文莉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罗宏 李秀敏 张冬云 纪爱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TE)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探讨两者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600例中LNM 340例(56.7%),存在VTE 262例(43.7%)。LNM阳性(LNM+)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和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LNM-)组(P<0.05);VTE阳性(VTE+)组男性、高发区、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VTE-)组(P<0.05)。LNM^(+)VTE^(+)患者213例,LNM^(-)VTE^(-)患者211例,LNM^(+)VTE^(-)患者127例,LNM^(-)VTE^(+)患者49例。LNM^(-)VTE^(-)组预后优于LNM^(+)VTE^(-)和LNM^(+)VTE^(+)组(P均<0.001)。Cox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与LNM^(-)VTE^(-)相比,LNM^(-)VTE^(+)、LNM^(+)VTE^(-)、LNM^(+)VTE^(+)食管腺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R(95%CI)分别为1.496(0.980~2.285)、2.019(1.483~2.748)、2.642(2.013~3.467)。结论:LNM、VTE与食管腺癌死亡风险有关,两者应纳入预后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淋巴结转移 血道转移 脉管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下选择性食管胃静脉曲张来源支穿刺组织胶封闭术与传统内镜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9
作者 马佳丽 何玲玲 +2 位作者 魏红山 李坪 梁秀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来源支组织胶栓塞封闭术(PCSS)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3月1日—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GOV出血二级预防内镜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PCSS组和传统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来源支组织胶栓塞封闭术(PCSS)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3月1日—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GOV出血二级预防内镜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PCSS组和传统内镜治疗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GOV的硬化减轻或消失率,次要观察指标为静脉曲张再出血和死亡。正态分布及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定性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PCSS组50例,脱落1例;传统内镜治疗组50例,脱落3例。患者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静脉曲张程度、胃静曲张分型等基线资料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SS组内镜治疗的次数(t=-15.671,P=0.001)、总组织胶使用量(t=-2.830,P=0.006)、术后静脉曲张的实变减轻或根除率(χ^(2)=7.078,P=0.029)均明显优于传统内镜治疗组。两组术后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很低,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CSS与传统内镜治疗相比,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增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超声内镜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核心症状及症状群的网络分析
10
作者 温晓萌 孙彩萍 +2 位作者 韩小云 王小波 顾丹凤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症状群的构成,构建症状网络,探索核心症状,为制订症状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5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和食管癌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症状群的构成,构建症状网络,探索核心症状,为制订症状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5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和食管癌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估其症状发生情况,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运用R语言构建症状网络,分析中心性指标。结果食管癌患者共提取6个症状群,分别是疲乏-食欲相关症状群,进食困难相关症状群,呼吸相关症状群,腹泻-反流相关症状群,言语相关症状群,疼痛相关症状群。其中疲乏、食欲减退、疼痛、恶心呕吐和吞咽困难是核心症状。疲乏(rs=4.45270,rc=0.01261)和食欲减退(rs=4.31811,rc=0.01257)的强度和紧密度较高。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通过对症状群及核心症状进行全程干预,将症状群与网络中心性指标相结合,制订精准的症状管理方案,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症状群 核心症状 疲乏 症状网络 症状管理 网络分析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皮肤转移1例报道及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李浩 邓瑾 +2 位作者 刘沛华 张泉涌 蔡寨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1-604,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9岁。自2024年10月起,患者因反复出现吞咽困难,并伴有反酸、乏力、消瘦及食欲下降等症状,于2024年11月15日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底贲门癌侵及食管;胸部CT检查提示食管下段胃底贲门部黏膜不均匀增厚,考...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9岁。自2024年10月起,患者因反复出现吞咽困难,并伴有反酸、乏力、消瘦及食欲下降等症状,于2024年11月15日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底贲门癌侵及食管;胸部CT检查提示食管下段胃底贲门部黏膜不均匀增厚,考虑为恶性肿瘤,并存在胃小弯侧多发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2024年11月17日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加重,遂于2024年11月26日转诊至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门诊以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皮肤转移 免疫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代谢组学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津血亏虚证患者的代谢特征
12
作者 张玉双 吴忠冰 +4 位作者 黄鸣 贾蕾 高爽 赵伟鹏 李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13-1519,共7页
背景津血亏虚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但目前关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津血亏虚证代谢组学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津血亏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方法选择2022年4—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 背景津血亏虚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但目前关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津血亏虚证代谢组学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津血亏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方法选择2022年4—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胸外科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津血亏虚证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招募同时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血清标本,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其代谢组学特征,筛选差异代谢物及差异代谢通路。结果筛选出具有物质二级匹配名称的差异代谢物88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关键代谢通路5条(β-丙氨酸代谢通路,鞘脂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及其代谢物11种(表达下调代谢物:β-丙氨酸,磷脂酰胆碱,L-高丝氨酸,L-别苏氨酸;表达升高代谢物:肌肽,亚油酸,9,10-二羟基八氢-1-氧杂-4-氮杂苯并环庚烯,羟基丙酮酸,花生四烯酸,肝素B3,血栓素B2)。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津血亏虚证患者存在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通路及其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脂肪酸等能量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道鳞癌 代谢组学 津血亏虚 色谱法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
13
作者 李慧 张英杰 +4 位作者 陈玉茹 赵学焕 杜魏燕 徐倩 王晴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1-432,共2页
患者男性,46岁。2021年8月因“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恶性黑色素瘤2个月余”就诊于菏泽市立医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7 cm左右见巨大桑葚样肿物堵塞食管腔,表面色黑、结节样(图1)。胃镜病理诊断:(食管)1小片面膜鳞... 患者男性,46岁。2021年8月因“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恶性黑色素瘤2个月余”就诊于菏泽市立医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7 cm左右见巨大桑葚样肿物堵塞食管腔,表面色黑、结节样(图1)。胃镜病理诊断:(食管)1小片面膜鳞状上皮查见成片异型细胞增生伴色素样物沉积,考虑恶性黑色素瘤(图2)。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HMB-45(+),S-100(+),Melan-A(-),CKAE1/AE3(-),CK8/18(-),CK5/6(-),Ki-67(+,增殖指数占15%)(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 恶性黑色素瘤 放化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HIF-1α轴研究六君子汤乙酸乙酯提取物调控食管癌细胞TE-1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陈星 周哲旭 +6 位作者 尚艺婉 刘洋 刘娅茹 胡啸博 菅佳宁 肖小乔 陈玉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39,I0029,共8页
目的探索六君子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AELD)能否通过miR-1/HIF-1α轴调控食管癌细胞TE-1的能量代谢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前期实验已建立稳定转染阻滞miR-1表达细胞株(IN)及空白对照(NC),采用MTT法得到EAELD对NC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及30%... 目的探索六君子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AELD)能否通过miR-1/HIF-1α轴调控食管癌细胞TE-1的能量代谢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前期实验已建立稳定转染阻滞miR-1表达细胞株(IN)及空白对照(NC),采用MTT法得到EAELD对NC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及30%抑制浓度(IC_(30)),将其作为六高、六低浓度分别作用于IN与NC进行对比。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EAELD对于TE-1细胞miR-1、HIF-1αmRNA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miR-1、HIF-1α靶向关系。然后将实验分组为NC组、六低组、六高组、IN+六低组、IN+六高组,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系统检测线粒体压力与糖酵解速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能量代谢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EAELD能够显著抑制NC增殖能力,呈浓度梯度依赖,选取20μg/mL(IC_(30))、40μg/mL(IC_(50))为低、高浓度组。RT-qPCR结果显示EAELD高浓度组显著促进miR-1的基因表达(P<0.05),HIF-1α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显示与野生型(WT)+阴性对照(mimics NC)组相比,WT+mimics荧光强度明显下降(P<0.05),与突变型(MUT)+阴性对照(mimics NC)组相比,MUT+mimics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别。将高、低浓度EAELD作用于IN时,MTT结果显示与NC相比,EAELD对于IN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P<0.05)。Seahorse能量代谢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EAELD高、低浓度组均可以抑制线粒体耗氧与糖酵解的比值(P<0.01,P<0.05)、糖酵解潜能(P<0.01)、基础呼吸值、质子漏耗氧(P<0.01,P<0.05)、线粒体最大耗氧能力、备用呼吸能力(P<0.01),高浓度组可以抑制基础糖酵解、补偿糖酵解、非线粒体耗氧、ATP合成耗氧(P<0.01)。与NC+六低组相比,IN+六低组的基础糖酵解、线粒体与基础糖酵解的比值、糖酵解潜能(P<0.05)、ATP合成耗氧(P<0.01)显著升高;与NC+六高组相比,IN+六高基础糖酵解、补偿糖酵解(P<0.05)、基础呼吸能力、质子漏耗氧、线粒体最大耗氧量、非线粒体耗氧显著升高(P<0.01)。WB结果显示与NC相比,EAELD高、低浓度组可以显著降低HK2(P<0.01)、GLUT1(P<0.05、P<0.01)、MCT1(P<0.01、P<0.05)蛋白相对表达量,高浓度组可以显著抑制PKM2(P<0.05)、MCT2、MCT4(P<0.0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与NC+六低组相比,IN+六低组HK2、GLUT1、PKM2(P<0.01)、p-PKM2、MCT1、MCT2(P<0.05)的表达明显升高,与NC+六高组相比,IN+六高组可以显著促进HK2、GLUT1、PKM2、MCT4的表达(P<0.05)。结论六君子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通过下调能量代谢相关分子GLUT1、PKM2、p-PKM2、HK2、MCT1、MCT2、MCT4的蛋白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TE-1的能量代谢,其部分机制与miR-1/HIF-1α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君子汤乙酸乙酯提取物 食管 能量代谢 miR-1/HIF-1α轴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Ⅴ型先天性食管闭锁诊治分析
15
作者 黄华 马绍斌 +7 位作者 陈玄玄 薛寒 袁洋 马帅军 马晓宇 黄泓玮 陈琦 冯杰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总结Ⅴ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type V, V-CEA)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8例Ⅴ-CEA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表现... 目的总结Ⅴ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type V, V-CEA)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8例Ⅴ-CEA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手术年龄、手术方式、瘘管位置、并发症、再次手术)及预后等。结果 8例患儿中, 男3例、女5例。日龄≤28天4例, 29天至1岁3例, ≥1岁1例。体重1.9~11 kg。均因生后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呕吐入院。术前食管造影、胸部CT三维重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Ⅴ-CEA例数分别为4例、2例、8例。瘘管位于第2胸椎5例, 第7颈椎至第1胸椎2例, 第2胸椎至第3胸椎1例。入院后4~24 d内行经胸腔入路(6例)或左侧颈部入路(2例)手术, 其中胸腔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双镜联合)4例, 双镜联合中转开胸手术1例, 开胸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手术1例, 颈部入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手术2例。术后2例出现声嘶伴吞咽障碍, 无一例吻合口瘘或瘘管复发。随访1~18个月, 1例于术后4个月复发并于本院再次手术;1例于术后3个月复发并于外院再次手术;2例出现轻微呛咳, 于18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其余4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中, 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进行Ⅴ-CEA瘘管定位及修补术安全可行, 具有快速精准定位瘘管、降低手术操作难度、节省手术时间等优点, 术中缝扎离断瘘管并修补气管侧及食管侧瘘口, 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先天性 外科手术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胸腔镜 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杨 薛小娜 +3 位作者 吕亚楠 国生 刘晓芳 魏培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究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疗效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RGERD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 目的探究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疗效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RGERD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统计患者使用治疗前后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GERD-HRQL)。统计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IL)-6,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45),并且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烧心、反酸、反流和胸痛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肝胃郁热、气郁痰阻、胆热犯胃和中虚气逆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GERD-HRQL评分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TNF-α,hs-CRP和IL-6水平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GAS和MOT水平明显升高,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30)。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总发生率要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P=0.031)。结论和胃降气汤联合针刀治疗RGERD具有显著效果,两者结合可提高患者疗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胃动力和生活质量,并具有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和胃降气汤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17
作者 蒋宁宁 钟侃 +26 位作者 宋昕 赵学科 魏梦霞 王苒 韩雪娜 丁倩倩 孙慧 赵若华 朱佳仪 张占阳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郭威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罗宏 杨声坤 谢伟 李秀敏 鲍启德 库建伟 张冬云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单纯腺癌和食管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年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5 282例食管单纯腺癌、1 988例食管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食管单纯腺癌和食管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年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5 282例食管单纯腺癌、1 988例食管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单纯腺癌中男性,年龄≥60岁,常住地为食管癌低发区,无肿瘤家族史,肿瘤中高分化,肿瘤位于胸下段,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占比高于食管腺鳞癌(P<0.05)。食管单纯腺癌与腺鳞癌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男性,年龄≥60岁,TNM分期Ⅲ、Ⅳ期,手术切缘不净是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168(1.021~1.336)、1.462(1.297~1.647)、1.605(1.432~1.799)、1.427(1.136~1.793)]和[1.187(1.033~1.364)、1.416(1.241~1.661)、1.333(1.170~1.518)、1.311(1.009~1.703)]。结论:性别、年龄、TNM分期、手术切缘情况是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单纯腺癌 食管腺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金城 张小勤 +4 位作者 刘杰 李童心 吴毅 何萍 吴蔚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1-601,共11页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174例食管鳞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CT...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174例食管鳞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CT及临床信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22)与测试集(n=52)。提取并筛选CT影像组学特征,使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进行5折交叉验证,在测试集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F1分数评估预测模型性能,对于表现最佳模型使用局部可解释模型不可知的解释(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s,LIME)算法进行解释。结果174例患者中有115例患者出现临床缓解(66.1%)。从患者临床信息与CT影像中筛选出1个临床特征、10个影像组学特征。基于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最佳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C)分别是0.750(95%CI:0.616~0.883)和0.766(95%CI:0.647~0.895)。最优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F1分数为0.829。基于LIME算法,最佳模型对实例样本的预测显示出可靠性。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性能良好,通过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为医生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和失眠的关联性: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千言 徐小港 +2 位作者 张清源 张敬文 章德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7-877,共11页
目的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汇总数据来源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暴露因素为胃食管反流病,结局变量为失眠;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简... 目的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汇总数据来源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暴露因素为胃食管反流病,结局变量为失眠;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简单模型法、加权模型法和加权中位数法实现;敏感性分析包括多效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和逐个剔除检验,且依次采用MR-Egger法、Cochran Q检验法和留一法计算。结果 共筛选7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胃食管反流病会增加失眠发生风险(OR=1.255,95%CI:1.071-1.470,P<0.05);加权中位数法同样证实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具有正向因果关系(OR=1.403,95%CI:1.117-1.762,P<0.05)。多项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不存在多效性和异质性,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之间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从遗传角度丰富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内涵,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不和则卧不安 食管反流病 失眠 关联性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胃镜取出470例成人食管嵌顿异物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宋久刚 王春赛尔 +2 位作者 张倩 李鹏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0,共5页
目的分析经胃镜干预的成人食管异物嵌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因食管异物行胃镜干预的患者470例,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食管病变、内镜检查时间、麻醉方式、异物... 目的分析经胃镜干预的成人食管异物嵌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因食管异物行胃镜干预的患者470例,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食管病变、内镜检查时间、麻醉方式、异物种类、异物大小及形状与并发症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2.5岁,男女比例为1∶1。63.40%的患者于工作日行胃镜检查治疗;96.17%的患者接受咽部局部麻醉;61.7%的异物嵌顿于食管上段;19.36%的患者在内镜检查中发现食管狭窄。异物最大径范围0.4~13 cm,平均(2.44±1.03)cm。异物以鱼骨、鸡骨、鸭骨等动物骨骼居多(47.02%),枣核次之(19.36%)。发生枣核嵌顿的患者中女性居多(P<0.001)。28.94%的异物有2个压力点位。异物嵌顿相关轻度并发症416例(88.51%),重度并发症54例(11.49%)。在出现重度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更高(P=0.009),女性更多(P=0.045),最大径在2.0 cm以上的异物更多(P<0.05),种类为枣核以及有2个压力点位的异物更多(P<0.001)。误吞枣核和异物最大径>3.0 cm是发生重度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女性、异物最大径在2.0 cm以上、异物有2个压力点位以及异物种类为枣核更容易出现严重食管并发症,对于有上述特点的食管异物嵌顿患者,需要尽早行内镜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枣核 并发症 危险因素 食管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