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中国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碳氧平衡时空格局分析
1
作者 魏宁宁 云立新 +1 位作者 党晓虹 林奕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4,共6页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如何同步实现“稳增长”和“碳减排”,成为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重的焦点问题。论文基于碳氧平衡系数测算分析我国社会—生态复合系统2000—2020年排碳耗氧量、固碳释氧量以及碳氧平衡状况...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如何同步实现“稳增长”和“碳减排”,成为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重的焦点问题。论文基于碳氧平衡系数测算分析我国社会—生态复合系统2000—2020年排碳耗氧量、固碳释氧量以及碳氧平衡状况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碳氧处于平衡状态,社会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随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排碳耗氧量剧增,同时,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固碳释氧量下降,导致碳氧处于失衡状态。进一步的碳氧平衡省际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省际碳氧平衡差异明显,东部和中部大多数省份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处于碳氧失衡状态。测算分析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碳氧平衡时空格局,可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及不同区域间生态补偿和碳排放交易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排碳耗氧量 固碳释氧量 碳氧平衡 社会—生态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对氧供、氧耗、循环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被引量:89
2
作者 于布为 顾敏杰 薛庆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犬行不同程度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AHHD)时全身血液动力学、循环血容量 (CBV)、氧供 ( DO2 )、氧耗 ( VO2 )、胸内血容量 (ITBV)、血管外肺水 (EVLW )的变化。方法  10只健康杂种犬 ,体重 12~ 15kg ,基础麻醉后行气管插管 ... 目的 观察犬行不同程度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AHHD)时全身血液动力学、循环血容量 (CBV)、氧供 ( DO2 )、氧耗 ( VO2 )、胸内血容量 (ITBV)、血管外肺水 (EVLW )的变化。方法  10只健康杂种犬 ,体重 12~ 15kg ,基础麻醉后行气管插管 ,控制呼吸。每只犬以 80ml·kg-1·h-1的速度行5个水平的AHHD ,分别将红细胞压积 (Hct)降至 2 5 % (HD1)、2 0 % (HD2 )、17% (HD3 )、15 % (HD4)和12 % (HD5)。测定各Hct水平时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动、静脉血气、CBV、EVLW ,计算 DO2 、 VO2 。结果 所有犬均达到所要求的Hct,各时点的补液量分别为 (2 1 8± 2 39)、(42 8± 2 86 )、(84 6±3 84 )、(16 4± 8 94 )和 (19 8± 13 0 )mg/kg。在血液稀释过程中 ,MAP和心率早期无明显变化 ,直到Hct<17%才略有升高 ,CVP、CI持续升高。 DO2 随血液稀释有所上升 ,Hct为 2 0 %达最高 [(38 8± 30 3)ml·min-1·m-2 ],此时 VO2 无明显改变 ;Hct<17%时 , DO2 、 VO2 均低于基础值 ;但 DO2 仍高于最低极限 ,即使Hct降至 10 % ,氧供耗平衡仍可维持。Hct为 2 5 %时 ,CBV增加 2 4 4 % ,此时EVLW并未明显增加 ;Hct为 2 0 %时 ,CBV增加 5 3 8% ,EVLW增加 36 5 % ,较基础值明显升高 (P<0 0 5 ) ,此时 pH仍正常。于HD3 、H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氧供 氧耗 循环血容量 血管外肺水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或异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时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侯景利 徐世元 +2 位作者 刘合年 周乐顺 刘英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下头低位气腹期间脑氧供需平衡及能量代谢的改变。方法24例ASAⅠ或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两组均在局麻下行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达颈静脉球,行桡动脉置管。分别以丙泊酚和... 目的探讨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下头低位气腹期间脑氧供需平衡及能量代谢的改变。方法24例ASAⅠ或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两组均在局麻下行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达颈静脉球,行桡动脉置管。分别以丙泊酚和异氟醚麻醉诱导及维持,术中维持通气条件不变(潮气量7ml/kg,频率14次/分)。记录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10min(T3)、20min(T4)及60min(T5)时桡动脉及颈静脉球血气、血糖、乳酸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计算脑葡萄糖摄取(Da-jglu)、动静脉氧含量差(Da-jO2)及颈静脉球乳酸含量(Jlac)等。结果T3~T5时两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O2)、PETCO2较T2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Da-jO2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Da-jglu及J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5时丙泊酚组SjO2显著低于异氟醚组,T2、T4时Da-jO2高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下头低位气腹期间脑氧供大于氧需,异氟醚麻醉下脑过度灌注更明显,但未出现能量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异氟醚 气腹 脑氧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血液动力学及脑氧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彭章龙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4-527,共4页
目的 研究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颅内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择期颅内手术病人 1 2例 ,用硝普钠使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5 0~ 6 5mmHg ,并维持 30min。降压前后 ,自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糖... 目的 研究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颅内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择期颅内手术病人 1 2例 ,用硝普钠使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5 0~ 6 5mmHg ,并维持 30min。降压前后 ,自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糖测定 ,并以CO2 复吸入法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 (NiCO2 )连续监测心排血量 (CO)。结果  (1 )降压期间 ,HR明显加快 ,CO先下降后又回升至降压前水平 ;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 ;(2 )动 颈内静脉球部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动 颈内静脉糖含量差和脑葡萄糖摄率麻醉后均显著下降 ,降压及停降压后均进一步下降 ,仅脑氧摄取率降压后稍增加。结论 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时心率增快 ,CO无明显变化 ,脑氧供需可维持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控制性降压 血液动力学 脑氧平衡 血糖测定 颅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时大鼠全身氧动力学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单红卫 景炳文 +4 位作者 杨兴易 陈学云 张翔宇 赵良 宋志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索脓毒性休克时全身氧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以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备脓毒性休克模型,观察大鼠血液动力学及全身氧供给(DO2)、氧消耗(VO2)、氧摄取率(ERO2)等改变。结果:在CLP后2h相继... 目的:探索脓毒性休克时全身氧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以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备脓毒性休克模型,观察大鼠血液动力学及全身氧供给(DO2)、氧消耗(VO2)、氧摄取率(ERO2)等改变。结果:在CLP后2h相继出现心脏指数(CI)降低、心率增快及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升高,CLP后5h时平均动脉压开始明显下降(P<0.01);DO2在休克早期即随CI降低呈进行性下降,由于出现ERO2代偿升高,使VO2不依赖于DO2而维持相对稳定,CLP后7h,随着DO2进一步降低,VO2开始明显下降(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过程中出现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该关系存在与全身组织的氧摄取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消耗 氧供给 氧摄取 休克 脓毒性 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田胜兰 周游 冯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G组在Flortrac/Vigileo系统监测下,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导向行液体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时(T3)、切开硬脑膜后1h(T4)、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指数(CI)、颅内压(ICP)、SVV、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输血量、尿量及出血量。结果与C组比较,G组患者尿量、术中胶体液量及液体总量均增加(均P<0.05)。T4、T5时点G组的MAP、CI均高于C组,且SjvO2增高、CERO2下降(均P<0.05)。与C组比较,G组ICP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优化心脏前负荷,不增加颅内压,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颅内压 脑氧供需平衡 择期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对猪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祥瑞 郁勤燕 +2 位作者 李雯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对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小型猪15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持续监测心排量,颈动脉血流,动脉、外周静脉及颈静脉血气分析,计算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下的脑氧代谢率(C...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对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小型猪15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持续监测心排量,颈动脉血流,动脉、外周静脉及颈静脉血气分析,计算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下的脑氧代谢率(CMRO2)、脑氧供(CDO2)、脑氧耗(CVO2)和机体氧供(DO2)、氧耗(VO2)。结果 三组CMRO2随吸入药浓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0.5~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时,三组脑血流(CBF)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吸入1.5MAC时,脑血流量下降至基础水平。在1.0MAC时,CDO2较用药前明显增加,脑氧摄取率(COER)明显降低;随吸入浓度增加,CDO2呈下降趋势,而COER呈上升趋势。DO2随吸入浓度增加而下降,1.0、1.5MAC时DO2下降尤为显著;1.5MAC时三组VO2均明显下降。结论地氟醚、七氟醚在低浓度时均明显增加CBF,降低CM-RO2,随吸入浓度增加,对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的影响大于脑循环。异氟醚在小于1.0MAC时,对脑氧代谢和脑血流及体循环血压的影响小于地氟醚和七氟醚,随着吸入浓度的增加,对心、脑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氧供需平衡 氧代谢 脑功能 吸入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氧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德明 邹霞英 +2 位作者 辛达临 邓青南 曹淑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902-1905,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不同病情下氧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6例COPD患者进行20年跟踪随访,并运用右心漂浮导管结合血气分析,检测其血流与氧动力学的变化,对其中COPD和并发肺动脉高压(PH)、COPD和并发呼吸衰竭、C...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不同病情下氧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6例COPD患者进行20年跟踪随访,并运用右心漂浮导管结合血气分析,检测其血流与氧动力学的变化,对其中COPD和并发肺动脉高压(PH)、COPD和并发呼吸衰竭、COPD死亡和生存、COPD急性和缓解期进行对比研究,并对40例COPD并PH用消心痛进行干预。结果116例死亡,总病死率69.9%。单纯COPD、COPD稳定期、COPD存活者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总肺血管阻力(TPR)、氧供(DO2)尚保持在相对正常水平,氧耗(VO2)及氧摄取率(O2-ER)呈低水平;COPD并PH、呼衰、COPD急性期及死亡者首诊时的CI、DO2、VO2、O2-ER显著低于单纯COPD、COPD稳定期、COPD存活者,而mPAP、TPR显著增高(P<0.05,P<0.01);消心痛干预后CI、DO2、O2-ER显著上升,mPAP、TPR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单纯COPD、COPD稳定期、COPD存活者,呈现低氧性非氧供依赖;COPD如急性加重或并发PH、呼衰、或死亡者,出现病理性氧供依赖;消心痛干预可增加氧供;氧供与氧耗严重降低可能是COPD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氧供给 氧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勤宝 谢庆 卢嫦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心脏手术患儿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66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温度管理方案,根据手术常规实施降、复温的护理管理;改良组在CDI500连续血...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心脏手术患儿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66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温度管理方案,根据手术常规实施降、复温的护理管理;改良组在CDI500连续血气监测患儿氧供需状态下实施温度管理。记录两组患儿从入手术室至术毕返回ICU不同时点的鼻咽温(Tn)及直肠温(Tr),收集心肺转流(CPB)期间不同时段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及氧耗(VO_2),降温、复温时长以及相应的血温,并收集患儿术后早期的恢复指标及护理并发症。结果改良组CPB复温期间氧耗显著低于传统组(P<0.01),同期SvO_2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围术期体温波动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P<0.01),ICU呼吸机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CPB降温、复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在SvO_2等常规监测指导下简化保温护理措施,结合氧供耗平衡理论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温度护理,可有效避免大幅度体温波动导致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术中护理 温度管理 氧供耗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单肺通气期间组织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昊 乔瑞冬 +2 位作者 季中华 周志伟 欧兴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7-959,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对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60例ASA I或Ⅱ级择期单肺通气(OLV)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个ANHD组:HD1组,目标Hct为35%;HD2组,目标Hct为30%;HD0组不进行ANHD。连续监测ECG、B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输出量(C...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对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60例ASA I或Ⅱ级择期单肺通气(OLV)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个ANHD组:HD1组,目标Hct为35%;HD2组,目标Hct为30%;HD0组不进行ANHD。连续监测ECG、B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输出量(CO),于ANHD前(T1)、ANHD后30 min(T2)、OLV 15 min(T3)、OLV 30 min(T4)测量动静脉血气及血乳酸(Lac),并计算心脏指数(CI)、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结果三组各时点Na+、K+、Ca2+、pH及BE无明显改变。ANHD后CI明显增加,OLV后CI继续增加(P<0.05)。ANHD后DO2增加;ERO2于OLV时均有增加(P<0.05)。结论适度ANHD(Hct>25%)在OLV胸科手术中能保证机体代谢的氧合需要,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单肺通气 氧供 氧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氧代谢监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3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宋恒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50-1851,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氧代谢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ABG患者,监测术后1、4、12、24、48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值(ERO2)。结果:CABG术后1hDO2最低,为362.7mL/(min·m2),术后4、12h分别为39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氧代谢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ABG患者,监测术后1、4、12、24、48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值(ERO2)。结果:CABG术后1hDO2最低,为362.7mL/(min·m2),术后4、12h分别为395.8mL/(min·m2)、433.3mL/(min·m2),低于术后24h的467.3mL/(min·m2),术后24h后基本稳定。术后12hVO2最高,为144.3mL/(min·m2)。术后1hERO2最高,为35.1%,术后12hERO2为33.3%,略低于术后1h时,术后24h降低为31.4%。结论:CABG术后1~4h时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应加强氧供。术后存在病理性氧供依赖现象,氧供临界值为362.7~395.8mL/(min·m2)。CABG术后早期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此时应采用综合措施保证供氧和降低氧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 氧供 氧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武春银 柴小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比较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软件SAS 8.3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 目的比较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软件SAS 8.3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手术麻醉时间、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_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SjvO_2)。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手术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Sjv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Da-Sjv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均可安全用于脑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以维持稳定的脑氧供需平衡,而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还可改善脑氧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七氟醚 脑肿瘤 脑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机体氧供需的影响
13
作者 刘正美 唐淑惠 +1 位作者 高华群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64-465,共2页
目的 研究常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16例冠心病患者 ,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及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下 ,心脏不停跳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中监测ECG、SpO2 及血液动力学指标。于冠... 目的 研究常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16例冠心病患者 ,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及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下 ,心脏不停跳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中监测ECG、SpO2 及血液动力学指标。于冠脉血管吻合前后 ,分别取桡动脉及肺动脉血 ,测定血红蛋白 (Hb)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 ,并计算全身氧供需平衡。结果 冠状动脉搭桥前后CaO2 、C vO2 、DO2 、 VO2 、O2 ER、A aDO2 等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CO搭桥后比搭桥前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 氧供需平衡 心肺转流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对全麻诱导期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晓明 古妙宁 +1 位作者 肖金仿 劳建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期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对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60~70岁全麻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琥珀胆碱组(S组),罗库溴铵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至右心房,分别...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期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对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60~70岁全麻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琥珀胆碱组(S组),罗库溴铵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至右心房,分别于麻醉前(T0)、给肌松药前(T1)、给肌松药后1min(T2)、2min(T3)、3min(T4)和5min(T5)抽右心房血,测定右心房血氧饱和度(RASvO2)、乳酸(Lac)和右心房血氧分压(RAPvO2)。结果 三组患者RASvO2、Lac、RAPvO2在相应时点差异无显著意义。与T1相比,S组RASvO2在T2、T3、T4时点明显升高(P〈0.05),Lac在T2、T3、T4、T5时点亦明显升高(P〈0.05),R组T2时点RASvO2显升高(P<0.05),而Lac无明显变化。结论 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全麻诱导期均可减少机体氧耗量,但琥珀胆碱可引起无氧代谢增加,组织氧供需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胆碱 罗库溴铵 氧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CC1999—2014年新疆碳氧平衡估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姬盼盼 高敏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8-615,共8页
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生态系统碳氧循环负荷加大,粗放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生态系统碳氧平衡状态发生变化,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滑。本文利用土地变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结合相关研究的成熟模型,对新疆1999—2014年碳氧平衡状态进行... 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生态系统碳氧循环负荷加大,粗放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生态系统碳氧平衡状态发生变化,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滑。本文利用土地变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结合相关研究的成熟模型,对新疆1999—2014年碳氧平衡状态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变更中耕地、林地与牧草地面积变动对整体土地格局具有更强影响力,除牧草地外,各土地类型面积逐年稳定增加,其中园地与交通用地变化幅度较大。(2)新疆地区截止2014年末净CO2排放量占总固定量的36.04%。(3)截止2014年末净O2消耗量占总释放量的32.06%,自2003年以来氧消耗量已大于释放量,碳循环自1999年以来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4)生态补偿机制表现出积极作用,CO2固定量增长4.56%,O2释放量增长13.81%。目前,新疆碳氧循环系统已处不平衡状态,虽然目前产生的负面影响仍很微弱,但长期以往势必对该区生态系统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值得对其展开长期的连续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平衡 模型 土地变更 碳释放量 氧消耗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背景下的德州市碳氧平衡分析研究
16
作者 李梦雪 刘富刚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9期113-115,共3页
由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碳氧失衡是地球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节能减排研究的深入,该研究已逐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的关注。通过构建碳氧平衡分析模型,对德州市碳氧平衡现状进行分析,就区域低碳经济发展... 由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碳氧失衡是地球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节能减排研究的深入,该研究已逐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的关注。通过构建碳氧平衡分析模型,对德州市碳氧平衡现状进行分析,就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为低碳城市发展量化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碳氧平衡 能源消耗 德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