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LOOM目标分类学视角的毕业要求内涵、逻辑、教学策略解析
1
作者 谢峻林 何峰 张红国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2,共9页
通用标准毕业要求是检验认证专业质量的底线。目前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标准即将发布、高校培养方案再修订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毕业要求内涵、逻辑、教学策略尤为重要。从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视角,解析新标准毕业要求的目标定位及... 通用标准毕业要求是检验认证专业质量的底线。目前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标准即将发布、高校培养方案再修订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毕业要求内涵、逻辑、教学策略尤为重要。从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视角,解析新标准毕业要求的目标定位及其内涵关联和差异,明晰毕业要求能力体系的逻辑关系,创建毕业要求泳道图,揭示毕业要求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教学要素,阐释毕业要求形成路径、节点教学目标、教学载体以及之间的联系。引导专业从学生学习视角审视毕业要求,看到目标中知识和认知过程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全面思考学生能力目标形成过程、教学载体和评价策略,为破解长期困扰毕业要求制订、落实及其评价的问题,提供新的认识视角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 工程认证 毕业要求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燕 黄荣怀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20,共5页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以及豪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教学目标的实践应用问题以及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问题分类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丽 李春密 张焱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91,127,共7页
了解问题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及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学生高层次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前提。以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从知识领域和认知系统两个维度构建了物理问题的分类框架,旨在解析问题本身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 了解问题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及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学生高层次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前提。以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从知识领域和认知系统两个维度构建了物理问题的分类框架,旨在解析问题本身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中知识领域包括信息和心智程序,认知系统包括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该框架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物理问题 认知过程 知识领域 认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春莉 高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70,共14页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该书,从而掀起了学习和运用该理论的热潮。短短10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不仅对布氏理论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 陈述性知识 认知领域 教育科研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 回顾与反思 现代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 被引量:96
5
作者 吴红耘 皮连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6,共5页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它反对将目标和教学活动相混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春莉 马晓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认识,解决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实现了对目标、教学和测评一致性的审视。为此,在理论方面,应构建与数学课程标准对接的数学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修...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认识,解决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实现了对目标、教学和测评一致性的审视。为此,在理论方面,应构建与数学课程标准对接的数学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修订与完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分类表;在实践方面,应针对不同的数学学习结果从目标设置与陈述、教学过程分析和一致性问题三个方面丰富数学学科知识分类定向教学设计的框架,从而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为具体的教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数学学习结果 任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 被引量:50
7
作者 冯友梅 李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2,共10页
既往针对布鲁姆(类)教育目标分类工作的批判,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且对两者不予区分,视野稍显狭窄,不能洞察全局,亦不能把握要害。本文尝试从分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展开综合批判:分类学立场上,没有... 既往针对布鲁姆(类)教育目标分类工作的批判,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且对两者不予区分,视野稍显狭窄,不能洞察全局,亦不能把握要害。本文尝试从分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展开综合批判:分类学立场上,没有给出"类"的生成机制,故不能真正称为"学",仅可称为分类框架;教育学立场上,将本来应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人切割成多个独立部分(领域),理论上陷入只分析无综合的误区,也给教学实践以误导;心理学角度,止于对业已达成的外在行为状态的表面描绘,未能触及学习者认识及发展的内在本质;认识论角度,作为布鲁姆(类)分类学的直接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十分混乱,且无到哲学层面寻找认识之本质的自觉意识,无对处于认识论最高水平的发生认识论之知识观的继承,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发生认识论 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有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88,190,共4页
马扎诺基于人的学习行为模式于2001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它采用二维的分类框架,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分类标准清晰、目标全面等特点。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其在某些方面... 马扎诺基于人的学习行为模式于2001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它采用二维的分类框架,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分类标准清晰、目标全面等特点。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对SOLO分类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共同点 区别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瑞芬 《数学教育学报》 1993年第2期10-14,共5页
就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起源,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作一些客观的,较深入的描述与探索,介绍了数学教育权威,荷兰的弗赖登塔乐教授对此的见解,并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供商榷。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布鲁姆理论 数学教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何在——与李艺教授等学者商榷 被引量:6
10
作者 庄惠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125,共12页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质疑李艺教授等学者发表的文章观点,并商榷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首先,引用“教育学-逻辑学-心理学”组织原则,强调布卢姆认知分类领域1956版的软肋恰是“心理学原则在教育学问题上不够张扬”所导致的。1956版缺失...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质疑李艺教授等学者发表的文章观点,并商榷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首先,引用“教育学-逻辑学-心理学”组织原则,强调布卢姆认知分类领域1956版的软肋恰是“心理学原则在教育学问题上不够张扬”所导致的。1956版缺失的原则应是“生理学原则”,由于深潜缜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必须遵循生理的-逻辑的-心理的规律。其次,分析面向学科的全人教育目标描述模型“不伦不类”的缘故。最后,质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的观点,并呼吁严谨的治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组织原则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皮亚杰理论 面向学科的全人教育目标描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护理心理学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燕 焦金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28-30,共3页
目的应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并评价护理心理学的试卷考核效果,了解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以规范教学过程和考核内容。方法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目标设计考试题目,开卷考试,采用填空、选择、论述、案... 目的应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并评价护理心理学的试卷考核效果,了解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以规范教学过程和考核内容。方法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目标设计考试题目,开卷考试,采用填空、选择、论述、案例分析4种题型,涉及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中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5个层次。分析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试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及学生的性别、教师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学生考试的平均分68.59±6.12;教学内容、心身疾病、人格得分率较高(96.5%,93.33%);5个层次中理解层次得分率最高(76.52%);女生的总得分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知识层次的试题教师A的授分率显著高于教师B(P<0.01),分析、综合层次的试题的授分率及总授分率教师A均显著低于教师B(均P<0.01)。结论学生的分数总体偏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层次越高,学生的得分率越低;试题难度偏大,不同层次试题应确定合适的比例;学生的性别及不同的授课教师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述评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念金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9,共5页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批判继承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突出了过程性。它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批判继承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突出了过程性。它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部分,每个领域包含5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它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越主要表现为:适当地减少了教育目标类别的数量、增强了平稳性和可比性、更适合于指导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恩斯坦 教育目标分类学 建构主义 理论基础 特点 情感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教学目标管理 提高教学效果——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文检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5-126,F003,共3页
探讨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在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并介绍了这一理论对教学目标的重新构建 ,以及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经验教训。
关键词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文献检索课 教学目标管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桂平 罗颖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19,共2页
本文以修订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三个方面,结合教学案例介绍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高中生物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的计算思维评价框架构建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孙立会 王晓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6,33,共8页
计算思维评价框架的构建是计算思维教学实践的基础。以计算思维三维框架与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为基础构建国际计算思维评价C-M-S分类框架,该框架由认知水平评价、元认知水平评价及自我水平评价构成。认知水平评价强调通过试题、量表... 计算思维评价框架的构建是计算思维教学实践的基础。以计算思维三维框架与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为基础构建国际计算思维评价C-M-S分类框架,该框架由认知水平评价、元认知水平评价及自我水平评价构成。认知水平评价强调通过试题、量表等静态测量工具量化基础认知的形成,元认知水平评价侧重观察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者计算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水平评价指向计算思维自我内化成效。计算概念层厘清计算思维、计算机科学及编程的基本概念,夯实以计算机科学概念为基础的评价内容;过程迁移层重视计算思维的元认知过程性评价,以“分层列点”的方式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思维理念层正确看待计算思维评价工具的形式,以“3E”原则普及计算思维的应用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评价方式 三维框架 教育目标分类学 C-M-S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 被引量:33
16
作者 马兰 盛群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4,共5页
豪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着眼于教学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突出了教育目标分类整体统一、简洁明快、协调均衡、聚焦行为的特点。豪恩斯坦的"整合模式"是对布卢姆等人的"要素法"的一种大胆超越,体现了教育目标分... 豪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着眼于教学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突出了教育目标分类整体统一、简洁明快、协调均衡、聚焦行为的特点。豪恩斯坦的"整合模式"是对布卢姆等人的"要素法"的一种大胆超越,体现了教育目标分类上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心理动作领域 行为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旨在培养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详解 被引量:67
17
作者 盛群力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0-21,共12页
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其"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知识系统和认知系统的要义及其相互作用。知识系统分为信息、心理过程和心理动作过程;认知系统分为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 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其"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知识系统和认知系统的要义及其相互作用。知识系统分为信息、心理过程和心理动作过程;认知系统分为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要旨在于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从人的行为模式出发整体考虑学习的机制,贯穿了一条重视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主线,视角独特、务实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目标分类 知识系统 认知系统 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 被引量:174
18
作者 盛群力 褚献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0-96,共7页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四种知识(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和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认知过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总计有30个具体类别。新的分类学,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四种知识(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和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认知过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总计有30个具体类别。新的分类学,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习、教学和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其一致性;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所构成的二维矩阵中每一种具体结合为教师利用教育目标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 课程标准 知识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与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晓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24,共4页
再谈与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关的几个问题冯晓霞拙文“与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关的几个问题”在《学前教育》杂志上发表①以后,陆续接到了一些在基层工作的同志的来信。信中所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两个:一、一些幼儿园在根据《幼儿园... 再谈与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关的几个问题冯晓霞拙文“与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关的几个问题”在《学前教育》杂志上发表①以后,陆续接到了一些在基层工作的同志的来信。信中所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两个:一、一些幼儿园在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目标 课程目标体系 幼儿园教育 儿童发展 教育目标分类学 动作技能 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师 教育内容 分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试拟
20
作者 张豪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30,共4页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试拟张豪锋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深刻变革时期,除了要转变教育观念之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依据,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试拟张豪锋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深刻变革时期,除了要转变教育观念之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依据,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结果。建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非智力因素 教育目标分类学 艺术欣赏 分类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应试教育 动力系统 审美价值 生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