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RNA干扰BMI-1基因对膀胱癌EJ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崔学江 朱定军 +3 位作者 韩金利 梁武 苏嘉锐 谢文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9-1524,共6页
目的:对比观察膀胱癌EJ细胞及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中BMI-1基因及下游p16INK4a、p14ARF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siRNA干扰BMI-1基因后对EJ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细胞免疫荧光观察BMI-1、p16INK4a和p14ARF蛋白在EJ细胞... 目的:对比观察膀胱癌EJ细胞及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中BMI-1基因及下游p16INK4a、p14ARF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siRNA干扰BMI-1基因后对EJ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细胞免疫荧光观察BMI-1、p16INK4a和p14ARF蛋白在EJ细胞中表达情况及定位。Real-time RT-PCR检测EJ细胞及膀胱正常移行上皮细胞中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水平。构建干扰BMI-1基因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EJ细胞中,设立空白对照和阴性干扰对照组,检测BMI-1及下游p16、p14基因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CCK-8检测细胞生长观察siRNA干扰BMI-1表达对EJ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BMI-1mRNA及蛋白水平在EJ细胞表达高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而p16INK4a和p14ARFmRNA及蛋白在EJ细胞表达水平稍低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siRNA干扰BMI-1后可以上调EJ细胞中其下游p16和p14 mRNA及蛋白水平,使EJ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多。结论:siRNA干扰BMI-1基因表达对EJ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其下游p16INK4a、p14ARF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 p16INK4a/p14ARF RNA干扰 EJ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Bmi-1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冬丽 王伟 张红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siRNA沉默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siRNA Bmi-1及阴性对照(control)到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mi-1的表达... 目的探讨siRNA沉默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siRNA Bmi-1及阴性对照(control)到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mi-1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流式双染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16,p53,Cyclin D1及Rb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iRNA Bmi-1组细胞中Bmi-1蛋白及mRNA表达量皆显著降低(P<0.01),同时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提高(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1),细胞中p16表达量上调(P<0.01),p53及Cyclin D1表达量下调(P<0.01),Rb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结论 Bmi-1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 宫颈癌HELA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和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高翔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颈组织...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颈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子宫颈组织的BMI-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以上40例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高于高分化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蛋白在子宫颈鳞癌与腺癌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1基因的过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与子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插入位点1基因 免疫组化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BMI-1表达诱导HeLa细胞G_1期阻滞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凤花 李一荣 +1 位作者 王琳 胡丽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氏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cell 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site1,BM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为探索BMI-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将构建成功并已鉴定为有效序列的短发夹状RNA(short hai...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氏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cell 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site1,BM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为探索BMI-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将构建成功并已鉴定为有效序列的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BMI-1shRNA2和BMI-1shRNA4,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Western印迹检测BMI-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16INK4a(cyclin-dependentkinase inhibitor p16INK4a)、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同源盒A9(homeoboxA9,HOXA9)、同源盒B4(homeoboxB4,HOXB4)和同源盒C13(homeoboxC13,HOXC13)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表明,在稳定转染BMI-1shRNA2、BMI-1shRNA4的HeLa细胞中,显著抑制BMI-1蛋白表达,上调p16INK4a、HOXA9和HOXC13三者mRNA表达,而hTERT和HOXB4两者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同时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提示敲减BMI-1表达诱导HeLa细胞G1期阻滞,BMI-1可能是宫颈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莫洛尼白血病插入位点1(bmi-1) 短发夹状RNA(shRNA)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16INK4a 同源盒A9 同源盒C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介导的E-cad和Bmi-1基因联合干预鼻咽癌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罗婷婷 严爱芬 +6 位作者 刘连 蒋泓 冯翠兰 刘冠男 刘芳 唐冬生 周天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目的:检测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介导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氏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lymphoma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regi... 目的:检测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介导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氏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lymphoma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region-1,Bmi-1)基因联合干预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p UC-DS1-E-cad-2ANeo-DS2(以下简称E-cad打靶载体)和p UC-DS1-Bmi-1 sh RNA-Zeo-DS2(以下简称Bmi-1打靶载体),将E-cad打靶载体、Bmi-1打靶载体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前期构建的TALEN载体以不同组合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PCR检测靶基因的整合,Western印迹检测靶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靶基因E-cad和Bmi-1 sh RNA表达元件成功整合到鼻咽癌CNE-2细胞的基因组中;转染后鼻咽癌CNE-2细胞中E-cad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Bmi-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干预E-cad及Bmi-1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但显著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E-cad和Bmi-1联合干预比单独干预更能显著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体外迁移能力(均P<0.01)。结论:TALEN介导的E-cad和Bmi-1联合干预能有效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可为人类癌症的基因治疗建立前期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 E-钙黏蛋白 b细胞特异莫洛尼白血病插入位点1 基因打靶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