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闵大六 周晓燕 +4 位作者 陆洪芬 许越香 范月珍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 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CL-6 CD10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E与Rb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
2
作者 程纯 张冬梅 +4 位作者 沈爱国 何松 严美娟 邵晓轶 刘海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研究表明,R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1].Cyclin E通过改变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来调节Rb的生物学活性,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侵袭性及预后相关[2,3].本研究分析了6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cyclin E与Rb蛋白的表达... 研究表明,R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1].Cyclin E通过改变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来调节Rb的生物学活性,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侵袭性及预后相关[2,3].本研究分析了6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cyclin E与Rb蛋白的表达,探讨了cyclin E和Rb与B-NHL发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CYCLIN CYCLIN Rb蛋白 异常表达 生物学活 预后相关 多种肿 研究分析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D_(44)V_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束永前 刘凌翔 +3 位作者 卢凯华 殷咏梅 黄普文 王榕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研究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CD44变异体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B淋巴细胞性NHL,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D44V6表达情况。结果:B细胞性NHLCD... 目的:研究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CD44变异体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B淋巴细胞性NHL,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D44V6表达情况。结果:B细胞性NHLCD44V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CD44V6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恶性度有一定关系。结论:CD44V6与B细胞性NHL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CD44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蝶窦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4
作者 张仁德 孙红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151-4152,共2页
患者女,61岁,因“渐进性头通1个月,加重4d”于2015年11月27日入守。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通,右侧颞部疼痛明显,无恶心、呕吐不适,未特殊诊治,口服佐匹克隆等药后缓解。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上颌窦 蝶窦 佐匹克隆 渐进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001方案临床报告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静燕 潘慈 +6 位作者 薛惠良 陈静 董璐 周敏 向润娥 顾龙君 王耀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2001方案短程化疗对儿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间变大细胞型淋巴瘤(ALCL)的疗效。方法根据国外发达国家报道及本研究组前期CCCG-97方案结果,对CCCG-97方案的适应证、分组标准、治疗强度及治疗时间进行修正,制定B-NHL2... 目的分析2001方案短程化疗对儿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间变大细胞型淋巴瘤(ALCL)的疗效。方法根据国外发达国家报道及本研究组前期CCCG-97方案结果,对CCCG-97方案的适应证、分组标准、治疗强度及治疗时间进行修正,制定B-NHL2001方案。根据分期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将患儿分为低危组(R1组)、中危组(R2组)和高危组(R3组),分别接受3、5和6个疗程的短程化疗。对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为B-NHL(伯基特型、弥漫大B细胞性和未能进一步行病理形态分型)和ALCL的连续首诊病例进行分析。随访至2007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研究期间纳入48例患儿,有3例(Ⅰ期1例,Ⅲ期2例)在1个疗程化疗好转后家长决定终止治疗未进入统计。有效数据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10个月至15.5岁,平均7.1岁,中位年龄6.3岁;Ⅰ期2例,Ⅱ期17例,Ⅲ期18例,Ⅳ期8例;R1组2例,R2组14例,R3组29例。原发部位:腹腔23例,鼻咽部7例,外周淋巴结7例,皮下组织1例,纵隔1例,腮腺2例,股骨、髋骨各1例,右胸壁1例,广泛胸腹腔病变难以确定原发病灶1例。病理分型:伯基特型14例,弥漫大B细胞性13例,ALCL3例,B细胞性(非淋巴母细胞性,未能进一步行病理形态分型)15例。2个疗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41例;因有残留病灶而在3个疗程化疗后行2次手术,病理活检证实无肿瘤细胞确定为CR2例。CR率为95.6%(43/45例)。2例(Ⅲ、Ⅳ期各1例)未获CR,其中1例3个疗程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行2次手术,病理活检证实仍为肿瘤组织。随访至2007年12月,40/43例(88.9%)持续CR中,均已完成治疗。随访6~77个月,平均2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复发3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其中1例为盆腔原发部位复发、1例骨髓复发、1例转移性脑膜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诊断后5、6和8个月。估计5年无病生存率(EFS)为88.3%。结论B-NHL2001方案估计5年EFS为88.3%,提示该方案有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b细胞 间变大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卵巢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6
作者 李基伟 吴学东 杨利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1-,共1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种发生于淋巴组织的恶性疾病,在儿童肿瘤的发生中占有较高比例,本院近日收治1例NHL患儿,经手术切除肿瘤及术后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测定证实为B细胞性NHL,现报道如下。患儿,女,6岁,因发现右...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种发生于淋巴组织的恶性疾病,在儿童肿瘤的发生中占有较高比例,本院近日收治1例NHL患儿,经手术切除肿瘤及术后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测定证实为B细胞性NHL,现报道如下。患儿,女,6岁,因发现右下腹无痛性包块10d入院。10d前患儿家属无意中发现其右下腹膨隆,并触及包块,无腹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卵巢 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福鹏 李捷凯 +2 位作者 陈海琳 朱文伟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0例,GCB 16例,Non-GCB 23例,滤泡性型(Ⅲ级)6例,套细胞型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个月(范围2~45个月),ECOG评分2分以上(P=0.039)、LDH高表达(P<0.001)、IPI中高危/高危(P=0.005)是影响PFS的不良因素,IPI中高危/高危(P=0.002)、LDH高表达(P<0.001)是缩短PFS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挖掘并形成制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经验方 周永明 侵袭b细胞霍奇金淋巴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丁彬彬 李娜娜 +1 位作者 董白 李子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得出C3和C4的最佳临界值,根据C3、C4临界值将102例患者分为低C3组(C3<1.07)和高C3组(C3≥1.07)、低C4组(C4<0.255)和高C4组(C4≥0.25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诊断时血清C3、C4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3、C4预测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4(95%CI:0.525-0.743;P=0.025),0.651(95%CI:0.541-0.761;P=0.012);C3、C4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7、0.255。K-M生存分析显示,高补体C3、C4水平组具有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P=0.0079;P=0.0092)和总生存期(OS)(P=0.021;P=0.0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7-5.24,P=0.034)、年龄≥60岁(HR=2.34,95%CI:1.11-4.95,P=0.025)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9-5.13,P=0.029)、年龄≥60岁(HR=2.40,95%CI:1.13-5.13,P=0.024)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诊断时血清补体C3水平为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侵袭霍奇金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美懿 田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0-973,共4页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免疫治疗新方法。相对于其他疗法,CAR-T疗法在高危及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多种抗CD-19 CAR-T细胞已被FDA批准用于B-NHL的治疗,如阿基仑赛、...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免疫治疗新方法。相对于其他疗法,CAR-T疗法在高危及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多种抗CD-19 CAR-T细胞已被FDA批准用于B-NHL的治疗,如阿基仑赛、司利弗明、利基迈仑赛、贝林妥欧单抗。除此之外,许多研究正在积极探索和开发不同靶点的CAR-T细胞,它们在B-NHL的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就CAR-T在常见B-NHL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CAR-T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佳 朱易萍 +4 位作者 高举 李强 贾苍松 周晨燕 郭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总结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NHL/B-AL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反应及转归,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规范化疗的43例B-NHL/B-ALL患儿临床表现和实... 目的:总结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NHL/B-AL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反应及转归,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规范化疗的43例B-NHL/B-ALL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其中按中国小儿肿瘤协作组B-VLH-2010方案化疗26例,LMB-89方案化疗例17例,中位随访时间24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不同化疗方案B-NHL/BALL患儿预期2年总体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①本组患儿中位发病年龄为7.58岁(2.42-13.67岁),男女比例2.9:1,男女患儿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837);②本组43例B-NHL/B-ALL患儿中Burkitt淋巴瘤34例(79.0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ALL-L3型3例,其他成熟B细胞NHL 2例;③临床分期为:Ⅰ期4例(4/43,9.30%),Ⅱ期9例(9/43,20.93%),Ⅲ期23例(23/43,53.49%)和Ⅳ期(包括ALL-L3)7例(7/43,16.28%);④常见原发部位:腹腔(特别是回盲部)11例(11/43,25.58%),鼻咽部10例(10/43 23.26%),颌面部9例(9/43,20.93%),外周淋巴结8例(8/43,18.60%),其他5例如纵隔、骨髓等(5/43,11.63%);⑤本组患儿中位随访时间24月(0.7-105月),2年OS为79.8%±6.5%,EFS为71.0%±7.2%,其中B-VLH-2010方案组2年OS和EFS分别为79.1%±8.4%和74.1%±8.4%;LMB-89方案组2年OS和EFS分别为87.5%18.3%和66.7%1 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34和0.691);LDH>2N患儿和骨髓浸润B-NHL/B-ALL患儿的2年EFS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病人(P<0.05);⑥43例患儿中,1例病情未缓解并进展至死亡,8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2-9月)死亡/复发/进展组患儿年龄略大于非复发组患儿,以男性患儿多见,常伴有全身症状,乳酸脱氢酶升高明显,骨髓浸润及CNS浸润更为常见,分期多为Ⅲ期和Ⅳ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DH>2N是B-NHL/B-ALL患儿死亡/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OR=31.129,P=0.02)。结论:短程、强化疗可提高B-NHL/B-ALL疗效,本组患儿2年OS为79.8%±6.5%,EFS为71.0%±7.2%,B-NHL-2010和LMB 89治疗方案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晚期B-NHL及B-ALL患儿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急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熟b细胞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16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凌玉楠 马晶晶 +5 位作者 林之光 马燕 李情 康惠 张梦雪 陈波斌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探究其对临床诊治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骨髓流式判...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探究其对临床诊治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骨髓流式判定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的PCNSL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辅助检查资料,包括血常规、生化常规、骨髓穿刺及活检、头颅MR增强、全身PET-CT等检查结果,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纳入223名初诊PCNSL患者,有187例完成骨髓穿刺及活检评估,通过流式细胞术发现有16例(8.56%)患者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2例骨髓活检示B淋巴瘤累及骨髓;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方案。16位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的患者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11.1个月;171位骨髓正常患者组的中位PFS为12.6个月。两组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骨髓流式细胞术显示克隆性B细胞。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方案对其有效。骨髓克隆性B细胞的存在对于PCNSL患者PFS无影响。PCNSL患者骨髓中克隆性B细胞的出现可能由于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累及骨髓及存在共同前体细胞等。疑诊PCNSL患者的初始评估中应进行骨髓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PCNSL) 骨髓克隆b细胞 共同前体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薇 熊文婕 +5 位作者 李姮 刘慧敏 李增军 吕瑞 邱录贵 易树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0-485,共6页
目的:分析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不同亚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情况,探讨惰性B-NHL不同亚型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不同亚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情况,探讨惰性B-NHL不同亚型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33例初诊惰性B-NHL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资料。与全国一般人群相对照,比较惰性B-NHL患者与全国一般人群肝炎病毒感染的差异。比较分析惰性B-NHL各亚型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733例惰性B-NHL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为7.9%,与全国一般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vs.7.2%,P=0.548)。在惰性B-NHL中,脾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48例,HBs-Ag阳性率为18.8%,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18.8%vs.7.2%,P=0.002)、其他惰性B-NHL(18.8%vs.7.2%,P=0.004)及其他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患者(18.8%vs.7.1%,P=0.005)。惰性B-NHL其他亚型患者HBs-Ag阳性率比较全国一般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阳性患者中,乙肝"大三阳"在惰性B-NHL不同亚型中无显著性差异,但乙肝"小三阳"在SMZL组占16.7%,明显高于其他惰性B-NHL组(16.7%vs.4.7%,P<0.001)。惰性B-NHL患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HCV-Ab)阳性率为1.9%,较全国一般人群明显升高(1.9%vs.0.4%,P<0.001)。其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m macroglobulinemia,LPL/WM)、SMZL、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结内边缘区淋巴瘤(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NMZL)组患者抗HCV-Ab阳性率分别为2.2%、2.5%、4.2%、3.0%、3.7%均较全国一般人群明显升高(均P<0.05)。而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B-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unclassified,B-LPD-U)、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tissue lymphoma,MALT)、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prolymphocytic leukaemia,B-PLL)、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组与全国一般人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ZL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及其他惰性B-NHL各亚型,提示HBV感染与我国SMZL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肝炎病毒 脾边缘区淋巴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兰雨康 戚小英 +1 位作者 桂希恩 庄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3-678,共6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发生和临床特点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apati...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发生和临床特点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apatitis bsurface antigen,HBsAg)的携带率及HBV感染状态,比较不同类型B-NHL患者HBsAg阳性率差异及HBsAg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与HBsAg阴性DLBCL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和2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597例NHL患者为NHL组,其中B-NHL 461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03例。B-NHL患者HBV感染率(17.1%)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sAg阳性率(10.7%)与对照组(5.7%)无统计学差异(P=0.796)。对影响351例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HBsAg阳性、肝功能异常、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Ann Arbor期Ⅲ~Ⅳ期以及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3~5分是不利因素(均P<0.05),而获得缓解是有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BsAg状态、Ann Arbor分期、治疗反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BsAg阴性DLBCL比较,HBsAg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更轻(P=0.017),IPI评分较高(P=0.036)、Ann Arbor分期较晚(P=0.001)。HBsAg阳性DLBCL患者化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HBsAg阴性DLBCL患者(P=0.026,P=0.031)。但2组乳酸脱氢酶升高率和脾脏受累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BsAg阳性患者可能有更高的风险患B-NHL,且HBV可能对B-N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负面影响。HBV不仅增加B-NHL的风险,还可加重病情,降低化疗效果,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b细胞霍奇金淋巴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鉴别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亚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延玮 曹鑫 +2 位作者 吕锟 徐智坚 耿道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亚型的潜力,旨在减少对侵入性检查的依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诊断为DL...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亚型的潜力,旨在减少对侵入性检查的依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诊断为DLBCL,并进一步分为GCB型和non‑GCB型的108例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评估肿瘤的影像特征,包括数量、位置、是否累及脑膜或室管膜、最大和最小径、表观弥散系数(ADC)的比率、有无囊变或坏死、边缘是否规则、蝶翼征、握拳征、尖角征、脐凹征、瘤周水肿的程度和占位效应。结果:本研究包括70例non‑GCB型患者的84个肿瘤和38例GCB型患者的67个肿瘤。发现non‑GCB型患者年龄比GCB型更大(P=0.024)。此外,non‑GCB型肿瘤单发更多见(P=0.001),并且有更长的最大径(P<0.001)和最小径(P=0.001)、更高的囊变和坏死发生率(P=0.023)、更不规则的边缘(P=0.025)、更多见的握拳征(P=0.046)、更多累及脑膜(P=0.033),且表现出更明显的占位效应(P=0.045)。结论:多参数MRI特征在DLBCL的GCB和non‑GCB亚型间存在差异,这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个性化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 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 磁共振成像 侵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阳性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小菊 李昱 +1 位作者 周凡琳 张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4,共3页
EBV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大部分为潜伏感染;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淋巴瘤密切相关,尤其是B细胞谱系的淋巴瘤。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EBV相关的大B细胞淋巴瘤,而与EBV相关的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鲜有报道。各类型的... EBV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大部分为潜伏感染;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淋巴瘤密切相关,尤其是B细胞谱系的淋巴瘤。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EBV相关的大B细胞淋巴瘤,而与EBV相关的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鲜有报道。各类型的EBV阳性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遗传学上均有差异,该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对EBV阳性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b细胞霍奇金淋巴 Eb病毒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活蛋白和P63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左学兰 周颖 +4 位作者 周新 刘小红 张克俭 杨华强 孟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本研究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和P63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43例B-NHL和10例反应性增殖淋巴组织(RHL... 本研究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和P63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43例B-NHL和10例反应性增殖淋巴组织(RHL)中的survivin和P6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水平。结果表明:survivin和P63在43例B-NHL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8%(30/43)和82.7%(36/43),survivin和P63在10例RHL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1/10)和40%(4/10),survivin在侵袭性B-NHL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惰性B-NHL(83.3%vs46.2%,P<0.01),P6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urvivin阳性表达与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呈正相关(r=0.429,P<0.01;r=0.348,P<0.01),P63蛋白阳性表达与AI和PI呈正相关(r=0.451,P<0.01;r=0.369,P<0.05),B-NHL的AI和PI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01)。结论:survivin可能参与了B-NHL的凋亡和增殖调控机制,P63作为癌基因参与B-NHL发生,二者可能共同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SURVIVIN P63蛋白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抗原特异性树突状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薏 陈健 +6 位作者 蔡鹏 呼永河 钟国成 冯怀志 闵敏 李硕 张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19-223,共5页
本研究探讨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共培养后,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疗效、毒副反应。选择9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本研究探讨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共培养后,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疗效、毒副反应。选择9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体外经GM-CSF和IL-4诱导产生DC,并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悬浮淋巴细胞经IFN-γ、IL-2、抗CD3单克隆抗体、IL-1α体外诱导产生CIK细胞。7天后将负载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12天后回输体内。利用流式细胞术、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检测及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过继免疫生物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经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淋巴细胞Ag-NOR的IS值明显增高,呈上升趋势;CIK细胞培养后可见CD3+CD8+和CD3+CD56+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1),负载肿瘤抗原的DC致敏后CD3+CD8+和CD3+CD56+的表达较之单纯的CIK进一步明显提高(p<0.01);将负载自身肿瘤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后,上清液中IFN-γ、IL-12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独CIK对照组(p<0.05)。5例患者通过影像学复查显示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除一过性发热、畏寒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负载自身抗原的DC-CIK细胞的具有特异性杀伤淋巴瘤细胞的能力;外周淋巴细胞Ag-NOR的IS值明显增高,分泌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单纯CIK细胞,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裂解物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万岁桂 孙雪静 +6 位作者 惠吴函 贺景娟 刘聪艳 赵弘 孙婉玲 苏力 徐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73-476,共4页
本研究比较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BMA)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采用MPFC与BMA对96例B-NHL患者治疗前的骨髓同时进行检测,并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96份骨髓标本中,BMA检测阳性者12例(12... 本研究比较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BMA)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采用MPFC与BMA对96例B-NHL患者治疗前的骨髓同时进行检测,并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96份骨髓标本中,BMA检测阳性者12例(12.5%),MPFC检测阳性者38例(39.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2例BMA检测阳性者MPFC检测均为阳性。MPFC检测阴性的患者与MPFC检测阳性的患者的3年预计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它们的4年预计总生存率分别为(73.18±6.65)%和(44.13±19.55)%,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MPFC检测B-NHL骨髓侵犯的敏感性高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MPFC检测阴性患者的4年平均生存率显著高于MPFC检测阳性患者,MPFC检测淋巴瘤骨髓侵犯可能成为淋巴瘤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流式细胞 细胞形态学 b细胞霍奇金淋巴 骨髓侵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白细胞计数异常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琨 张建华 +6 位作者 张睿娟 董春霞 马小雯 申星 陈昆 常舒婷 杨林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7-334,共8页
目的探讨初诊时伴有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异常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分析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 目的探讨初诊时伴有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异常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分析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伴有白细胞计数异常(WBC>10×109/L或<4×109/L)的B-NH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白细胞计数异常程度分为3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组(WBC>30×109/L)、轻度增高组(WBC 10~30×109/L)、减低组(WBC<4×109/L),总结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方案,评价早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68例伴有白细胞计数异常的B-NHL,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3例,轻度增高26例,减低29例;其中位就诊年龄63(19~80)岁,自出现症状至诊断的中位时间为2(0.2~120)个月,男女性别比为1.4∶1。病理亚型以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MZ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为主;分期均为Ⅲ/Ⅳ期或白血病期。有B症状者占57%(39/68)、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者占54%(32/59),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占67.7%(46/68),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者占56.7%(38/68),骨髓侵犯达91.7%(55/60),伴骨髓纤维化者占28%(15/53)。评价早期疗效40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17.5%(7/40),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55.0%(22/40);ORR与LDH、血小板计数、首次治疗后骨髓改善情况相关(P=0.028,P=0.048,P=0.031)。随访截至2018年1月31日,有效随访43例,中位随访时间22(1~70)个月,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4个月(95%CI:8.722~39.278),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3个月(95%CI:2.721~23.279),轻度增高组PFS优于其他两组(P1=0.017,P2=0.026)。单因素分析,侵袭性组织学、B症状、贫血、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案、治疗后能否早期达CR或PR是OS的预后因素;LDH、白细胞分组、是否治疗、治疗后能否早期达CR或PR为PF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B症状为OS的影响因素,治疗后能否早期达CR或PR是OS、PFS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伴有白细胞计数异常的B-NHL患者早期就诊率高,但分期均晚,大多数患者出现骨髓侵犯,常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该类患者早期ORR低、整体PFS短,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患者的PFS较好,OS有待进一步观察;早期ORR是OS、PFS的影响因素。白血病期患者接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强化方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O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细胞计数 骨髓侵犯 无进展生存 总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莉 姚军霞 +1 位作者 丁乾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本研究分析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high调节T(Tr)细胞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探讨B-NHL免疫抑制机制,以及化疗对此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初治B-NHL患者、36例化疗后达CR/PR患者... 本研究分析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high调节T(Tr)细胞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探讨B-NHL免疫抑制机制,以及化疗对此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初治B-NHL患者、36例化疗后达CR/PR患者及1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25highT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B-NHL患者CD3+及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它们依次为(68.33±15.27)%,对照(72.06±9.26)%;(34.47±12.84)%,对照(42.45±9.2)%;1.36±0.26,对照1.92±0.20,但CD4+CD25highT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为(4.10±1.21)%,对照(2.04±1.03)%,(P<0.001)。化疗后组CD4/CD8比值低于化疗前组(P<0.05);而外周血CD4+CD25highTr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化疗前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B-NHL初治化疗前及化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细胞比例都显著升高,提示CD4+CD25highTr细胞可能是B-NHL患者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T细胞亚群 CD4^+CD25^high调节T细胞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