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总皂苷对HDL-CE诱导的HepG2细胞SR-B Ⅰ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萍儿 卢德赵 +2 位作者 林韬琦 杨贞 沃兴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S)对HepG2细胞B型Ⅰ类清道夫受体(SR-BⅠ)表达的影响,分析绞股蓝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HepG2肝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PS和HDL-CE与细胞共孵育24 h。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和...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S)对HepG2细胞B型Ⅰ类清道夫受体(SR-BⅠ)表达的影响,分析绞股蓝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HepG2肝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PS和HDL-CE与细胞共孵育24 h。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和酶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运用Real-time PCR、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绞股蓝总皂苷对细胞膜受体SR-B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0~120 mg·L-1浓度的GPS对HepG2源性荷脂细胞增殖无影响,HDL-CE单独处理及HDL-CE和不同浓度GPS共孵育细胞处理后HepG2细胞中脂滴堆积增加,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后者SR-BⅠmRNA和SR-BⅠ蛋白的表达量却下调,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在高脂环境中,绞股蓝总皂苷能抑制肝细胞无限制的摄入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动脉粥样硬化 HEPG2细胞 HDL-CE b清道夫受体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SR-BⅠ和ABC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洁芸 李丹 +3 位作者 滕志朋 田茗源 张雄 李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SR-B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A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SR-B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10只6月龄的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姜黄素饲喂组,每组5只。姜黄素饲喂组每天饲喂500 ppm姜黄素,6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SR-BⅠ和ABCA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饲喂组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表达明显增加(t=-10.805,P=0.000),但2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均未见SR-BⅠ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提高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的表达,而SR-BⅠ在神经元中未见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 早老蛋白1dE9基因双转基因小鼠 海马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影响KGN细胞SR-BI的表达和脂质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琪 莫中成 +4 位作者 郭冰冰 屈丽华 廖宏庆 谢远杰 张蒙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33-1238,1245,共7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对卵巢颗粒细胞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棕榈酸(PA)处理人卵巢颗粒细胞株(KGN)。经油红O和NBD-Cholesterol方法观察KGN细胞内脂质含量,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和... 目的探讨棕榈酸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对卵巢颗粒细胞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棕榈酸(PA)处理人卵巢颗粒细胞株(KGN)。经油红O和NBD-Cholesterol方法观察KGN细胞内脂质含量,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PPARα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棕榈酸(0、0.000 1、0.000 2、0.000 3 mol/L)呈浓度依赖性促进KGN细胞脂质增加。不同浓度棕榈酸(0、0.000 1、0.000 2、0.000 3 mol/L)呈浓度依赖性上调KGN细胞SR-BI的表达(P <0.05)。不同浓度棕榈酸(0、0.000 1、0.000 2、0.000 3 mol/L)呈浓度依赖性上调KGN细胞PPARα的表达(P <0.05)。结论棕榈酸可促进颗粒细胞脂质含量增加,其机制推测与SR-BI、PPARα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人卵巢颗粒细胞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脂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中胆固醇外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路倩 陈五军 +2 位作者 尹凯 赵国军 唐朝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6,共8页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和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是巨噬细胞内3条主要的胆固醇外流途径,对维持细胞内胆固醇动态平衡至关重要,其中转运体的功能及其表达的调节、胞外接...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和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是巨噬细胞内3条主要的胆固醇外流途径,对维持细胞内胆固醇动态平衡至关重要,其中转运体的功能及其表达的调节、胞外接受体的数量和活性等对细胞内胆固醇外流效率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最新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出现的脂类蓄积、炎症、氧化应激、缺氧和胰岛素抵抗等病理情况,显著影响胆固醇转运体的表达,进而影响胆固醇外流及As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As病变细胞内各胆固醇外流途径的作用及常伴随的脂类蓄积、炎症、氧化应激、缺氧和胰岛素抵抗现象,对胆固醇转运体表达调节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As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和药物靶点,推动As治疗方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 高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莹 贾连群 +5 位作者 杨关林 袁秀敏 王英 宋囡 何文智 王俊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753-1755,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降脂中药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降脂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降脂中药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降脂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法,治疗组予健脾降脂中药日一次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LCAT)等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中见大量脂质沉积,肝脏LDL-R、SR-BⅠ、LCAT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组相比,健脾降脂治疗组大鼠TC、LDL-C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肝细胞中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肝脏LDL-R、SR-BⅠ、LCAT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健脾降脂中药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组织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降脂中药 脾失健运 胆固醇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 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