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缓速器加载的移动式PTO功率试验台研发
1
作者 王露 李华雷 +3 位作者 赵亚燊 唐鑫林 刘小锋 胡豪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101-105,共5页
介绍一种可移动式动力输出轴(PTO)功率试验台,适用于野外试验测试、生产线末端检测、农机维修站等多种场景。试验台以电涡流缓速器为加载单元,配合分动箱实现加载功能,以满足拖拉机多种工作场景下的动力输出轴功率测试。该试验台具有体... 介绍一种可移动式动力输出轴(PTO)功率试验台,适用于野外试验测试、生产线末端检测、农机维修站等多种场景。试验台以电涡流缓速器为加载单元,配合分动箱实现加载功能,以满足拖拉机多种工作场景下的动力输出轴功率测试。该试验台具有体积小、质量小、适应性强及加载稳定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动力输出轴 可移动式 电涡流缓速器 功率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优化设计与制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红梅 边尚琪 +2 位作者 查传婷 沈浩 陈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文章在考虑去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电涡流缓速器数学计算模型,采用涡流折算系数法求出闭合磁路磁感应强度,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电磁制动力矩表达式;在某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圆形极柱优化设计为扇形极柱,并利用Maxwell... 文章在考虑去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电涡流缓速器数学计算模型,采用涡流折算系数法求出闭合磁路磁感应强度,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电磁制动力矩表达式;在某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圆形极柱优化设计为扇形极柱,并利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长度扇形极柱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模型的制动力矩进行仿真分析;将最终确定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台架实验与原产品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电涡流缓速器与传统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扭矩在不同转速下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制动性能有明显提升;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最大误差小于5%,证明了新型电涡流缓速器的有效性和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扇形极柱 制动力矩提升 仿真分析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磁制动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何仁 胡东海 张端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02-214,共13页
电磁制动器(EB)具有非接触性、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等特点,已应用于商用汽车。为了扩大电磁制动的应用范围和功能,本文介绍了其原理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于商用汽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转筒式缓速器和自励式缓速器,概述了其结构组成、... 电磁制动器(EB)具有非接触性、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等特点,已应用于商用汽车。为了扩大电磁制动的应用范围和功能,本文介绍了其原理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于商用汽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转筒式缓速器和自励式缓速器,概述了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其关键技术有:电磁制动的外特性与内特性、电磁与摩擦联合制动系统的匹配设计、控制策略与控制器设计。其未来研究重点是: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的系统集成和电磁制动系统的功能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磁制动(EB) 电涡流缓速器 联合制动 集成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风道散热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成晔 沈建明 +1 位作者 何仁 蒋科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电涡流缓速器(ECR)实施缓速制动时将车辆行驶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转子盘产生较大温升,导致其制动性能不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在转子盘风道内安装圆柱扰流强化散热装置。为合理选择扰流圆柱结构尺寸,建立不同直径圆柱扰流强制散热... 电涡流缓速器(ECR)实施缓速制动时将车辆行驶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转子盘产生较大温升,导致其制动性能不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在转子盘风道内安装圆柱扰流强化散热装置。为合理选择扰流圆柱结构尺寸,建立不同直径圆柱扰流强制散热结构转子盘单风道物理模型,采用K-ε标准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分析各模型不同进口气流速度条件下热交换改进机理及性能,并与未装该结构时风道散热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扰流圆柱直径越大,压力损失系数越大;风道内前排扰流柱平均换热系数大于后排;安装圆柱扰流件对叶片背流面和工作面均有较高的换热强化效果,且对工作面传热强化优于背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辅助制动 电涡流缓速器 强化散热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试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何仁 盛金东 李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在分析比较国外相关的辅助制动法规和研究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基本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台架试验方法,研制了电涡流缓速器试验台。介绍了所研制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该试验方法的提出为国内... 在分析比较国外相关的辅助制动法规和研究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基本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台架试验方法,研制了电涡流缓速器试验台。介绍了所研制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该试验方法的提出为国内制定电涡流缓速器相关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涡流缓速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构造电液复合缓速器制动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胜 田金山 +2 位作者 宁克焱 叶乐志 张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3-580,共8页
为保证在长下坡工况时的安全行驶,重载车辆普遍安装液力缓速器或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液缓)低速特性差,单独使用难以满足重载车辆在低车速下长坡时对辅助制动系统的需求,而电涡流缓速器(电缓)在高速时扭矩小,由此得出:电缓与液缓两... 为保证在长下坡工况时的安全行驶,重载车辆普遍安装液力缓速器或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液缓)低速特性差,单独使用难以满足重载车辆在低车速下长坡时对辅助制动系统的需求,而电涡流缓速器(电缓)在高速时扭矩小,由此得出:电缓与液缓两者的制动性能具有互补的特点.结合液力制动及电涡流制动机理,将电缓与液缓一体化设计,获得了一种径向构造的电液复合缓速器(简称电液复合缓速器).该缓速器在低转速下主要依靠电涡流缓速部分制动,在高速时依靠电涡流缓速部分及液力缓速部分共同作用.对试制的样机进行台架试验,研究了电液复合缓速器的制动特性和控制方法.同时,建立车辆仅依靠缓速器制动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响应时间的缓速器模型.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相同空间内设计的电液复合缓速器、纯液缓和纯电缓的制动特性.研究发现车辆仅依靠电液复合缓速器进行制动,不但能够满足国标对车辆辅助制动系统的要求,还能够使制动时间最短.除此之外,可仅通过控制电涡流部分的制动扭矩实现车辆的恒速控制,从而简化车辆辅助制动系统的控制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制动 液力缓速器 电涡流缓速器 台架制动试验 动力学分析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强制散热分析和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成晔 何仁 +1 位作者 袁传义 汪永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应用标准k-ε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装顺排与叉排销式强制散热结构时缓速器转子盘单个风道的空气流动和散热状况。对加装顺排散热销后转子盘内、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顺排散热销结构可有效降低转... 应用标准k-ε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装顺排与叉排销式强制散热结构时缓速器转子盘单个风道的空气流动和散热状况。对加装顺排散热销后转子盘内、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顺排散热销结构可有效降低转子盘最高平衡温度和温度上升速率,提高缓速器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风道 强制散热 数值分析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测试台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许沧粟 刘少林 占少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简述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制动转矩的因素, 并据此设计了一种能评价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试验台架。采用该台架可以评定车速、励磁电流及转子温度与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转矩的关系。此外, 在该台架中, 设计的飞轮系统能大致模拟质... 简述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制动转矩的因素, 并据此设计了一种能评价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试验台架。采用该台架可以评定车速、励磁电流及转子温度与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转矩的关系。此外, 在该台架中, 设计的飞轮系统能大致模拟质量在 2000-32000kg范围内的汽车运行情况, 模拟范围广, 几乎囊括了我国现有的从载重汽车到大客车的所有车型, 可以测定电涡流缓速器在不同汽车上的工作情况, 大大提高了应用范围和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 汽车运行 大客车 载重汽车 车速 台架 轮系 转矩 检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试验研究
9
作者 汤沛 何仁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介绍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分析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要求。对某一型号的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进行台架试验,列举部分试验项目的试验结果。台架试验表明,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足够的制动力矩,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转筒式 电涡流缓速器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结构参数研究
10
作者 汤沛 何仁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介绍了转筒式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提出了运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来分析结构参数对制动力矩的影响程度,并且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和分析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为缓速器产品系列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转简式电涡流缓速器 正交回归旋转设计 结构参数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