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eld trial on use of soybean crude extract for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and wind erosion control of sandy soil 被引量:17
1
作者 GAO Yu-feng MENG Hao +2 位作者 HE Jia QI Yong-shuai HANG 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320-3333,共14页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on reducing wind erosion risk of sandy soil.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Ulan Buh Desert,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CP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urface strength and wind e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topsoil.The optimal cementation solution(urea-CaCl2)concentration and spraying volume,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sandy land,were 0.2 mol/L and 4 L/m^2,respectively.Under this condition,the CaCO3 content was approximately 0.45%,the surface strength of sandy soil could reach 306.2 kPa,and the depth of wind erosion was approximately zero,after 30 d completion of SICP treatment.Soil surface strength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and long-term sand fixation effects of SICP treatment varied depending on topography.Whereas wind erosion in the top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was remarkable,sandy soils on the bottom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still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surface strength and a low degree of wind erosion 12 month after SICP treatmen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ests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confirmed the precipitation of CaCO3 and its bridge effect.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SICP method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protect sandy soil from wind erosion in deser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 biocementation sandy soil erosion controll field t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解工艺对鲜木薯块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2
作者 余厚美 林立铭 +4 位作者 王琴飞 姚庆群 杜培旭 张金泉 张振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7-419,共13页
本研究以木薯块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木薯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4种不同酶酶解鲜木薯块根的工艺,比较木薯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 of cassava root, CPCR)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酶... 本研究以木薯块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木薯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4种不同酶酶解鲜木薯块根的工艺,比较木薯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 of cassava root, CPCR)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酶酶解最优工艺均有所差异,加酶提取CPCR得率显著高于不加酶,4种酶的CPCR得率大小为中温α-淀粉酶>普鲁兰酶>半纤维素酶>低温α-淀粉酶,其中低温α-淀粉酶酶解超声处理时间最长(360 min),但CPCR得率最低为7.02%;中温α-淀粉酶CPCR得率最高(20.25%),其最佳酶解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70℃,加酶量5 KU/g,料液比(g/mL)1∶2.5,超声时间240 min;普鲁兰酶酶解超声处理时间最短(60 min),CPCR得率为13.98%;半纤维素酶酶解条件下CPCR得率为7.99%。进一步对优化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粗多糖得率和预测值接近,但是在仅加入酶不加木薯样本的条件下也检测到粗多糖含量,扣除酶的影响后中温α-淀粉酶的提取率仍然为最高(17.22%),可见,中温α-淀粉酶酶解木薯块根是一种高效率提取CPCR的方法。本研究有望为鲜木薯粗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粗多糖 响应面分析 酶解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湿性对二氧化碳萃取原油组分的影响
3
作者 刘银庆 王玥琦 +3 位作者 马文国 杨瑞鑫 袁文航 刘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297-6303,共7页
以砂岩中含量最高的二氧化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二氧化硅壁面分别进行了羟基(—OH)化和甲基(—CH_(3))化处理代表亲水和疏水壁面,运用LAMMPS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对超临界CO_(2)萃取原油组分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33.15 K... 以砂岩中含量最高的二氧化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二氧化硅壁面分别进行了羟基(—OH)化和甲基(—CH_(3))化处理代表亲水和疏水壁面,运用LAMMPS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对超临界CO_(2)萃取原油组分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33.15 K、压力为20 MPa时,超临界CO_(2)萃取出羟基化二氧化硅壁面的饱和烃分子比甲基化二氧化硅壁面的多5.07%;原油组分与两种壁面的相互作用能均为吸引关系,饱和烃分子的相互作用能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77.52%(羟基化二氧化硅壁面)和46.04%(甲基化二氧化硅壁面)且甲基化二氧化硅对饱和烃的相互作用能大于羟基化二氧化硅壁面;CO_(2)容易萃取出分子链较短的饱和烃分子,原油组分在两种壁面条件下的扩散系数大小为饱和烃>胶质>芳香烃>沥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萃取 原油组分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堇菜粗多糖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张桂娟 张茹 +5 位作者 孙爱霞 陈擎昊 王博 张滢贺 左晨煦 李楠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5,96,共9页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鸡腿堇菜粗多糖工艺并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鸡腿堇菜为试材,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考察双水相PEG6000/K_(2)HPO_(4)质量比、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鸡腿堇菜粗多糖工艺并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鸡腿堇菜为试材,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考察双水相PEG6000/K_(2)HPO_(4)质量比、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鸡腿堇菜粗多糖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鸡腿堇菜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鸡腿堇菜粗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以PEG6000/K_(2)HPO_(4)(2.0 g:1.6 g→10 mL)双水相体系为提取溶剂,料液比(m_(鸡腿堇菜粗粉):V_(双水相体系))为1:29(g/mL),摇匀浸润30 min后,超声辅助提取,超声提取温度58℃,超声提取时间80 min,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为6.79%±0.11%;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鸡腿堇菜粗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鸡腿堇菜粗多糖质量浓度为6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13%,当鸡腿堇菜粗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9.21%,表明鸡腿堇菜粗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鸡腿堇菜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鸡腿堇菜 粗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倪子寒 许晓燕 +1 位作者 李芳 余梦瑶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毛木耳粗多糖。以粗多糖得率、总糖含量、生物活性评价为权重指标计算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0.125mm、提取溶液pH9、提...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毛木耳粗多糖。以粗多糖得率、总糖含量、生物活性评价为权重指标计算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0.125mm、提取溶液pH9、提取1次、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00(g/mL)、提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毛木耳粗多糖的综合评分为64%。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毛木耳粗多糖明显降低了4T1乳腺癌小鼠的肿瘤质量和肺转移结节数,表明其在抗肿瘤活性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粗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生物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量和播种方式对甘肃高寒阴湿区猫尾草新品系生产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文轩 李瑞珍 +1 位作者 杜文华 田新会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5,共9页
为筛选甘肃高寒阴湿区猫尾草(Phleum pretense)新品系比较适宜的施肥量和播种方式,以不同施肥量[施纯氮量0(F_(1))、90(F_(2))、180(F_(3))、360 kg·hm^(-2)(F_(4))]和不同播种方式[条播(S_(1))、撒播(S_(2))、点播(S_(3))]研究二... 为筛选甘肃高寒阴湿区猫尾草(Phleum pretense)新品系比较适宜的施肥量和播种方式,以不同施肥量[施纯氮量0(F_(1))、90(F_(2))、180(F_(3))、360 kg·hm^(-2)(F_(4))]和不同播种方式[条播(S_(1))、撒播(S_(2))、点播(S_(3))]研究二者对生长第2年和第3年猫尾草新品系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施肥量看,生长第2年和第3年施肥量为90 kg·hm^(-2)时,猫尾草新品系的平均干草产量均最高,平均粗蛋白含量均较高。从播种方式看,猫尾草新品系在点播处理下的平均株高、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条播和撒播。施肥量×播种方式互作效用表明,播种方式不同,猫尾草新品系生长发育所需的施肥量不同;点播,生长第2年和第3年施用90 kg·hm^(-2)氮肥的猫尾草新品系模式,具有用种量和用肥量少、产量高、营养好的特点,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一种种植方式,适宜在甘肃高寒阴湿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阴湿 猫尾草 裂区 点播 干草产量 粗蛋白 粗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角+槐花粗提物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消化功能以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韩雯笑 樊佳奇 +3 位作者 贾子凡 范慧敏 刘亚娟 陈宝江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198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槐角+槐花粗提物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160只35日龄伊拉商品代肉兔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包... 本试验旨在研究槐角+槐花粗提物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160只35日龄伊拉商品代肉兔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包含8个重复,每个重复有5只肉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T1组)、200(T2组)和300 g/t(T3组)槐角+槐花粗提物的试验饲粮。饲养试验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槐角+槐花粗提物均显著提升了肉兔的终末体重(FBW)(P<0.05);T1和T2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腹泻率和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对照组最高。2)T1和T2组的宰前活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T2组在总能(GE)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T2组十二指肠和空肠α-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T3组盲肠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圆小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6)T1和T2组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组的血清溶菌酶(LY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7)与对照组相比,T2和T3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00 g/t槐角+槐花粗提物可以改善生长肉兔的生产性能、消化功能和免疫性能,且对其屠宰性能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角+槐花粗提物 肉兔 生产性能 消化功能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白睡莲花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小鼠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8
作者 刘丹丹 罗洁 +4 位作者 高函雅 徐李依娜 郝宝山 王馨 张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8-2829,共12页
【目的】优化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雪白睡莲花为试验材料,以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将60只SPF级健康... 【目的】优化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雪白睡莲花为试验材料,以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将60只SPF级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BC)、模型对照组(MC)、阳性对照组(PC)、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组(CPNA),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注射50μL 1×10^(4)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小鼠乳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0.13 g/kg环丙沙星、0.5 g/kg雪白睡莲花粗多糖,每天2次,连续给药7 d,空白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在给药后3、5、7 d测定各试验组小鼠乳腺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同时观察小鼠乳腺病理组织学变化,从而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料液比为1∶14,超声功率为70%,提取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雪白睡莲花粗多糖得率为51.78%。给药后第5、7天,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组小鼠乳腺组织菌落数量、TNF-α、IL-6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乳腺组织中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方法后,雪白睡莲花粗多糖得率达51.78%,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小鼠乳腺炎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乳腺炎的防治及雪白睡莲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白睡莲花 粗多糖 提取工艺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抗菌肽粗提物对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5-48,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抗菌肽粗提物(Crude extrac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CEAP)对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96头健康均重(19.81±1.64)kg的杜×寒杂交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抗菌肽粗提物(Crude extrac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CEAP)对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96头健康均重(19.81±1.64)kg的杜×寒杂交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60、320和640 mg/kg的CEAP,试验包括7 d适应期和113 d正试期。试验结果:与添加0 mg/kg的CEAP组相比,添加640 mg/kg的CEAP组肉羊末期体重显著升高5.00%(P<0.05),采食量显著提高3.17%(P<0.05),日增重显著提高7.71%(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4.15%(P<0.05);添加640 mg/kg CEAP组肉羊瘤胃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320和640 mg/kg CEAP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640 mg/kg CEAP组肉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320和640 mg/kg CEAP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160~640 mg/kg CEAP组肉羊血清溶菌酶(LZM)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补充640 mg/kg的CEAP可改善瘤胃发酵,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粗提物 肉羊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指纹图谱的原油溯源
10
作者 张伟亚 陈品 +5 位作者 解伟欣 高儇博 张万峰 代威 林思源 朱书奎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5,共8页
原油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而且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挥发性、含量和极性差异显著。传统的柱层析方法通常操作步骤繁琐,有机溶剂消耗大,样品处理时间长,严重限制了分析效率;常用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由于分辨率和峰容量较低,难以对复... 原油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而且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挥发性、含量和极性差异显著。传统的柱层析方法通常操作步骤繁琐,有机溶剂消耗大,样品处理时间长,严重限制了分析效率;常用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由于分辨率和峰容量较低,难以对复杂原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理想分离,影响了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建立了气流吹扫注射器微萃取(GPMSE)对复杂原油样品进行快速前处理的方法,在避免大量有机溶剂消耗的同时将样品处理时间缩短为10 min。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技术,对45个原油样品的化学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构建了原油的指纹图谱。采用多元统计法对各原油样品的GC×GC-TOFMS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类型化合物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利用蒙特卡罗置换检验RDA排序轴的显著性,最终筛选出36个能显著反映原油来源特征的生物标志物。从45个原油样品中选取28个作为建模组构建原油来源分类模型,选取4个单一来源样品和13个混合来源样品作为验证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7.8%。该方法不仅为原油溯源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技术支持,还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可扩展至原油掺假鉴定、溢油事故责任追溯及油田开发动态监测等领域。本研究为解决原油贸易欺诈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原油品质检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吹扫注射器微萃取法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生物标志物 原油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的深度净化工艺研究
11
作者 杨永明 朱文云 +5 位作者 蒋学先 李金丽 何宗庆 黄彩红 李中林 何贵香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5,共8页
为了降低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溶液中Cu、Fe和Zn等杂质含量并减少镍损失,研究了采用Na_(2)S_(2)O_(3)选择性沉淀铜—萃取深度除锌铁—蒸发结晶工艺深度净化粗硫酸镍溶液,并优化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Na_(2)S_(2)O_(3)作沉淀剂时,... 为了降低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溶液中Cu、Fe和Zn等杂质含量并减少镍损失,研究了采用Na_(2)S_(2)O_(3)选择性沉淀铜—萃取深度除锌铁—蒸发结晶工艺深度净化粗硫酸镍溶液,并优化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Na_(2)S_(2)O_(3)作沉淀剂时,在Na_(2)S_(2)O_(3)过量系数2.0、溶液pH=5.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 h最佳工艺条件下,Cu沉淀率可达99.89%,Ni损失率仅为1.22%;选择P204作萃取剂时,在控制萃原液pH=3.0、P_(2)0_(4)体积分数25%、皂化率50%、相比V_(O)/V_(A)=1.5/1、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10 min优化条件下,Zn、Fe萃取率可分别达99.87%和99.98%,Ni损失率为2.24%;深度净化后的硫酸镍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电镀级硫酸镍晶体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 26524—2023)的Ⅱ类指标,可以用作电镀及其他工业用途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硫酸镍 选择性沉淀 硫化 萃取 深度净化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行为毒性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李英英 吉宝丽 +1 位作者 张树武 徐秉良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T6菌株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之一,对植物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本研究基于线虫形态和生理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行为毒性和繁殖能...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T6菌株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之一,对植物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本研究基于线虫形态和生理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行为毒性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100、150、200和250μg·mL^(-1)的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不同程度杀线活性,其中250μg·mL^(-1)蛋白粗提液效果最显著(P<0.05)。显微观察发现,浓度为250μg·mL^(-1)蛋白粗提液处理后,可导致线虫体壁透明、溶解、内含物渗出、虫体破裂。与无菌水对照相比,蛋白粗提液处理后可导致线虫头部摆动频率、身体弯曲频率、向前运动频率、向后运动频率、觅食能力和生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较对照降低76.00%、79.21%、48.21%、46.15%、63.78%和30.47%,然而线虫Omega/U型摆动频率未受显著影响。综上,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觅食和繁殖能力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T6 蛋白粗提液 秀丽隐杆线虫 行为毒性 觅食能力 繁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芝及其宿主对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性能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倩 强晟超 +4 位作者 汤家祥 戴嘉宁 刘泊伶 叶青雅 李华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9-366,共8页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一种珍稀药食同源蕈菌,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包括三萜类、多糖类、固醇类、腺苷类、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活性物质具有保肝、抗癌、抗炎、抑菌、抗疲劳、免疫调节及肠道菌群调节等作用。牛樟树(Cinnamomum k...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一种珍稀药食同源蕈菌,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包括三萜类、多糖类、固醇类、腺苷类、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活性物质具有保肝、抗癌、抗炎、抑菌、抗疲劳、免疫调节及肠道菌群调节等作用。牛樟树(Cinnamomum kanehirai Hay)是野生牛樟芝唯一的天然寄主,含有芝麻素、苯甲酸-2-甲基丙酯、芫花素、香豆素、类固醇、木脂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抑菌、驱虫及抗癌等功效。目前,关于牛樟芝及其宿主抑菌性能方面的综述尚不多见。因此,该文对牛樟芝及其宿主——牛樟树提取物对食源性致病细菌及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综述,包括活性物质的来源、提取方式、抑菌效果及抑菌机制等,为牛樟芝及牛樟树抑菌活性的后续研究及食品抑菌制剂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牛樟树 多糖 三萜 粗提物 食源性致病菌 抑菌性能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黄芪党参厚朴粗提物对灵山香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14
作者 王芷涵 凌晨涛 +5 位作者 林禹行 梁余妙 陈芳 梁雯静 袁天梅 沈水宝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5,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党参厚朴粗提物对广西灵山香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540只78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灵山香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黄芪党参厚... 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党参厚朴粗提物对广西灵山香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540只78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灵山香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黄芪党参厚朴试验组(PCE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额外添加5 g/kg的黄芪党参厚朴粗提物;抗生素组(ANT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过程中使用信舒康(磺胺氯吡嗪呐)、肝肾康、恩诺沙星+克立优。预试期4 d,正式试验期38 d。结果显示:PCE组末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NT组(P<0.05)。与CON组相比,PCE组胸肌黄度极显著降低(P<0.01),PCE组、ANT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提升(P<0.01),PCE组腿肌红度显著提升(P<0.05)。与CON组比,PCE组和ANT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PCE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CE组较CON组十二指肠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空肠绒隐比较CON组、ANT组极显著增加(P<0.01),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回肠绒隐比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5 g/kg黄芪党参厚朴粗提物对灵山香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且与抗生素的应用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党参厚朴粗提物 灵山香鸡 肠道健康 肠道形态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蓬粗提物对陇南花椒黑胫病病原菌抑制作用研究
15
作者 史梁 钱朝菊 +5 位作者 范兴科 燕霞 曹永红 张洪 陆欣 马小飞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了明确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ITS测序的方法对陇南地区花椒黑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从多株陇南花椒的黑胫病病灶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3种不同菌落形态特征的菌株,经过寄主回接,科赫法则验证,首次明确陇南地区花椒黑胫病病原菌为一种极... 为了明确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ITS测序的方法对陇南地区花椒黑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从多株陇南花椒的黑胫病病灶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3种不同菌落形态特征的菌株,经过寄主回接,科赫法则验证,首次明确陇南地区花椒黑胫病病原菌为一种极细链格孢菌。通过梯度生长抑制测定法评估沙蓬粗提物对该极细链格孢菌的抑制效果,发现8 mg/mL的沙蓬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菌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到70.18%。研究结果不仅说明花椒黑胫病产生的机制复杂多样,同时说明沙生药用植物沙蓬的粗提物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在重要经济林作物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前景,拓展了沙蓬在我国特色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蓬粗提物 花椒黑胫病 病原菌 极细链格孢菌 植物源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棒槌粗提液对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李玲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采用铁棒槌宿根作为原料,熬制成粗提液原液,并稀释成20、40、60倍液,以清水作为对照(CK),在祁连山东端北麓浅山区天然林的林缘地带,用此对青海云杉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叶锈病、阿扁叶蜂、大灰象和黄卷蛾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 采用铁棒槌宿根作为原料,熬制成粗提液原液,并稀释成20、40、60倍液,以清水作为对照(CK),在祁连山东端北麓浅山区天然林的林缘地带,用此对青海云杉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叶锈病、阿扁叶蜂、大灰象和黄卷蛾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铁棒槌粗提液均提高了叶锈病、阿扁叶蜂、大灰象和黄卷蛾防效。其中40倍液的防效最高,分别为71.82%、92.39%、91.78%和96.59%;20倍液的防效次之,60倍液的防效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稀释倍数铁棒槌粗提液间防效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显示出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显著效果和潜力。此次试验不仅验证了铁棒槌粗提液在病虫害防治中的有效性,也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棒槌 粗提液 病虫害 防效 青海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叶提取液对青枯雷尔氏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鸿娇 林茂 +4 位作者 李忠琴 邹文政 冯少贻 钱瑞芳 陈爱花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范围为15.00~18.13 mm,为高度敏感,在0.40 g·mL-1浓度处理下,其抑菌率达到79.6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羊蹄甲和马缨丹叶提取液的抑菌圈范围为10.67~15.57 mm,为中度敏感,抑菌率分别为58.33%和60.37%;芒果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青枯雷尔氏菌 粗提物 抑菌活性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SDYS180粗提物抑菌活性与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海燕 白娜娜 +4 位作者 晁开瑞 孟达 赵胜国 党海龙 于凤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3,共7页
【目的】探究内生真菌SDYS180(聚多曲霉菌Aspergillus sydowii)对常见林木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及抑菌机制,旨在为生防菌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前期筛选的植物内生真菌SDYS180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外试验测定其对13株常见林木病... 【目的】探究内生真菌SDYS180(聚多曲霉菌Aspergillus sydowii)对常见林木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及抑菌机制,旨在为生防菌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前期筛选的植物内生真菌SDYS180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外试验测定其对13株常见林木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并建立SDYS180粗提物对各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同时测定SDYS180粗提物对杨树叶斑病菌生理指标[电导率、可溶性蛋白(SP)质量分数、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SDYS180菌体、发酵液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13株林木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表现为菌体>发酵液>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对杨树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佳,粗提物对该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301 0x+0.143 7(R^(2)=0.986 4),EC_(50)=1.183 7 mg·mL^(-1)。SDYS180粗提物对杨树叶斑病菌的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试验期间处理组的电导率和MDA浓度大于对照组,8 h时电导率最大,达到27.73 mS·cm^(-1),4 h时MDA浓度最大,达到0.183μmol·g^(-1);8 h后处理组的SP质量分数小于对照组;处理组的POD、SOD、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均在4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200 U·g^(-1)·min^(-1)、33 U·g^(-1)、5.46 U·g^(-1)·min^(-1)。【结论】SDYS180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曲霉菌 粗提物 抑菌活性 细胞膜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糖片球菌粗提抗菌肽对察哈尔羊免疫性能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岭柏 苏少锋 +5 位作者 邹静 李彤 郭冬冬 陈旭 何磊 程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7-54,共8页
试验利用生物化学、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戊糖片球菌抗菌肽粗提物,测定其大小及抑菌性,并将其配制成制剂,按高、中、低3种剂量饲喂察哈尔羊,以研究其对察哈尔羊免疫性能及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抗菌肽粗提物大小约... 试验利用生物化学、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戊糖片球菌抗菌肽粗提物,测定其大小及抑菌性,并将其配制成制剂,按高、中、低3种剂量饲喂察哈尔羊,以研究其对察哈尔羊免疫性能及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抗菌肽粗提物大小约为35 K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P<0.01),且IgA,IgM及IgG相对于对照组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微生物群落最具优势的门,且高剂量试验组细菌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最高。功能预测抗菌肽促进了碳水化合物代谢、跨膜运输和氨基酸代谢。这些研究为后期戊糖片球菌抗菌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片球菌 抗菌肽粗提物 抑菌性 察哈尔羊 免疫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2,共3页
对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进行优化,探究植物组织的多种破碎方法对DNA粗提取的影响,并用氯仿等有机物对DNA粗提取物进一步纯化,分析DNA未纯化与纯化后的纯度差异。结果显示,相较于破壁机破碎、加液氮研钵研磨以及玻璃匀浆器研磨,不添加液... 对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进行优化,探究植物组织的多种破碎方法对DNA粗提取的影响,并用氯仿等有机物对DNA粗提取物进一步纯化,分析DNA未纯化与纯化后的纯度差异。结果显示,相较于破壁机破碎、加液氮研钵研磨以及玻璃匀浆器研磨,不添加液氮用研钵研磨效果更好。DNA粗提液经纯化后纯度显著提高,蛋白质及盐类等污染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的粗提取 实验改进 DNA纯化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