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PCT、IL-6水平与MP抗体滴度、MP-DNA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鲍星星 艾奎 边俊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98-801,共4页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肺炎支原体DNA(MP-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7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肺炎支原体DNA(MP-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7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n=63)和重症组(n=34),根据血清MP抗体滴度不同分为1∶160亚组(n=19)、1∶320亚组(n=56)和≥1∶640亚组(n=22)。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外周血PCT和IL-6水平、血清MP抗体滴度及MP-DNA阳性率,分析外周血PCT和IL-6水平与血清MP抗体滴度、MP-DNA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患儿CPIS评分、外周血PCT水平、IL-6水平和MP-DNA阳性率均高于轻症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MP抗体滴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MP抗体滴度亚组患儿外周血PCT、IL-6水平及MP-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CT、IL-6水平随血清MP抗体滴度增加而升高(P<0.05),血清MP抗体滴度1∶160亚组的MP-DNA阳性率低于MP抗体滴度1∶320亚组和≥1∶640亚组(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MPP患儿外周血PCT和IL-6水平、MPP重症、CPIS评分与血清MP抗体滴度、MP-DNA阳性结果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PP患儿外周血PCT和IL-6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与血清MP抗体滴度和MP-DNA阳性结果呈正相关,二者对MPP患儿病情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 肺炎支原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NA280免疫吸附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汤颖 娄探奇 +2 位作者 陈珠江 王成 刘迅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12期649-651,共3页
目的观察DNA280免疫吸附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运用DNA280免疫吸附器治疗,检测吸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IgA、IgG、IgM的抗体滴... 目的观察DNA280免疫吸附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运用DNA280免疫吸附器治疗,检测吸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IgA、IgG、IgM的抗体滴度变化、补体C3、C4、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ANA、ds-DNA抗体滴度明显减少(P<0.05);血常规及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DNA280免疫吸附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有效,能减少ANA、ds-DNA滴度水平,并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280免疫吸附器 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ANA) 抗双链dna抗体(ds-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疫苗经基因枪介导的免疫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双艳 李杰生 +4 位作者 郭勇 杨慧兰 王捷 杨传红 詹纯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6,共4页
将基因枪介导的DNA疫苗用于小鼠腹部免疫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gD抗原在接种部位的表达 ,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 gD抗体 ,并采用病毒攻击检测DNA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 .结果表明 ,基因枪可有效地将DNA质粒运送至小鼠皮肤组织 ,DNA疫... 将基因枪介导的DNA疫苗用于小鼠腹部免疫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gD抗原在接种部位的表达 ,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 gD抗体 ,并采用病毒攻击检测DNA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 .结果表明 ,基因枪可有效地将DNA质粒运送至小鼠皮肤组织 ,DNA疫苗携带的抗原保护基因 gD2糖蛋白能在真皮和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 .同时 ,免疫小鼠体内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能有效抵抗HSV 2病毒的攻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 基因表达 抗体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测定在诊断SLE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平 梁栋伟 张振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4期77-7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抗核抗体(AnA)、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探讨它们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20例SLE患者中的AnA、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水平,AnuA采用ELISA法测定,抗Sm抗体采用免疫斑点... 目的:通过检测抗核抗体(AnA)、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探讨它们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20例SLE患者中的AnA、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水平,AnuA采用ELISA法测定,抗Sm抗体采用免疫斑点法测定,抗dsDNA抗体及AnA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测定。结果:在检测的120例SLE患者中,AnA、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5%、85.0%、42.5%、45.0%,在结缔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6%、1.0%、2.0%、3.0%。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5.0%、0、0、1.0%。AnA、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的检测对SLE患者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22.4%、99.0%、98.0%、96.9%。结论:AnuA对SLE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最高;AnA对SLE诊断的阳性率最高,但其特异性最低,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测定都可作为SLE诊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 ANUA 抗SM抗体 抗ds dna抗体 S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抗DNA抗体 被引量:3
5
作者 章竹君 邹克渭 封满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32-835,共4页
建立起适于临床应用的抗DNA抗体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该法精密度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4%.比ELISA法更加简便、经济、省时,同时提高了灵敏度(8倍)和血清的阳性检出率.探讨了检测系统中对碘苯酚增强鲁米诺-过氧... 建立起适于临床应用的抗DNA抗体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该法精密度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4%.比ELISA法更加简便、经济、省时,同时提高了灵敏度(8倍)和血清的阳性检出率.探讨了检测系统中对碘苯酚增强鲁米诺-过氧化氢-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ELISA dna抗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对酶、抗体、DNA的修饰、固定化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建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227-1235,共9页
为发展适于生物医用的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本实验室近年来研究了可溶性高分子对L-天冬酰胺酶的修饰、纳米磁性高分子微粒对酶或抗体的固定化、亚微米高分子微球固定化碱性磷酸酶及其在DNA检测中的应用、高分子微球固定化酶的合成与性... 为发展适于生物医用的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本实验室近年来研究了可溶性高分子对L-天冬酰胺酶的修饰、纳米磁性高分子微粒对酶或抗体的固定化、亚微米高分子微球固定化碱性磷酸酶及其在DNA检测中的应用、高分子微球固定化酶的合成与性能、酶在导电高分子膜上的固定化及生物传感器制备等.本文对此进行简要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高分子微球 抗体 dna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检TB-DNA、LAM-IgG和ADA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亚平 杨桂梅 +3 位作者 丁晓旭 朱长林 杜新生 薛承岩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1期43-44,47,共3页
目的评价联检脑脊液结核杆菌DNA(TB-DNA)、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和腺苷脱氨酶(ADA)指标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及评价病情的价值。方法结脑组67例、非结核组38例,脑脊液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FB、斑点免疫金渗... 目的评价联检脑脊液结核杆菌DNA(TB-DNA)、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和腺苷脱氨酶(ADA)指标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及评价病情的价值。方法结脑组67例、非结核组38例,脑脊液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FB、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LAM-IgG、酶动力学终点法检测ADA。结果TB-DNA+LAM-IgG诊断结脑的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86.1%。结脑病情进展,ADA呈升高趋势;病情好转,ADA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诊断结脑方面,TB-DNA+LAM-IgG联合试验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经典方法;在动态了解病情方面,ADA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小儿结脑诊断和评价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结核杆菌dna 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LAM-IgG、TB-DNA、ADA、CEA、CEA-mRNA鉴别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水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新生 卢云涛 +1 位作者 陈宇 薛承岩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胸水标本检测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 -IgG)、结核杆菌DNA(TB -DNA)、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和CEA mRNA等项指标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结核性胸水(结核组)和恶性胸水(恶性组)各53例,采集胸水... 目的 评价应用胸水标本检测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 -IgG)、结核杆菌DNA(TB -DNA)、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和CEA mRNA等项指标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结核性胸水(结核组)和恶性胸水(恶性组)各53例,采集胸水为检测标本,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技术检测LAM IgG、酶促反应终点法检测ADA、磁酶免技术检测CE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B DNA和CEA -mRNA。结果 LAM IgG、TB DNA、ADA、CEA和CEA mRNA的阳性结果分别为:结核组32 (60.4%)、38 (71.7%)、44 (83.0%)、3 (5.7%)和4(7.5%),恶性组4(7.5%)、2(3.8%)、8(15.1%)、31(58.5%)和43(8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LAM -IgG、TB -DNA在诊断结核性胸水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CEA、CEA- mRNA在诊断恶性胸水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ADA对两种胸水诊断的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 结核杆菌dna 腺苷脱氨酶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MRNA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及DNA联合检测对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婕 程禄山 荆成宝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0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抗体及EBV-DNA联合检测在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leosis,I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诊断的120例IM患儿,分别于入院第1、2、3、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Ig...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抗体及EBV-DNA联合检测在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leosis,I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诊断的120例IM患儿,分别于入院第1、2、3、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Ig M,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EBV-DNA载量,以及EBV-Ig M联合EBVDNA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入院第1、2、3、4周EBV-Ig M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EBVDNA检测阳性率,且第1、2周联合检测阳性率亦高于EBV-Ig M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院第3、4周联合检测与EBV-Ig M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Ig M检测对于婴幼儿IM早期诊断更为敏感,而早期EBV-Ig M联合EBV-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抗体 EB病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剂免疫活性的长期观察
10
作者 邵新华 张卫民 +2 位作者 王凤桐 李涛 宋继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观察存放3年内的DNA免疫吸附剂免疫吸附活性.方法:对1995、1996、1997年各两批不同批号的DNA免疫吸附剂,在设定同一DNA抗体浓度血清中进行免疫吸附实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DNA抗体浓度,并对免疫吸附剂同一批不同年份的吸附效率进行了比... 观察存放3年内的DNA免疫吸附剂免疫吸附活性.方法:对1995、1996、1997年各两批不同批号的DNA免疫吸附剂,在设定同一DNA抗体浓度血清中进行免疫吸附实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DNA抗体浓度,并对免疫吸附剂同一批不同年份的吸附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1995、1996、1997年各批号DNA免疫吸附剂对DNA抗体吸附率平均分别下降5.57%、4.13%、2.34%.存放2年的吸附剂对DNA抗体吸附率下降小于5%.结论:DNA免疫吸附剂保存2年以上对DNA抗体仍有强大的免疫吸附活性,干态4℃存放2年以内对DNA抗体吸附性能质量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dna抗体 SLE 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检测联合结核杆菌DNA、结核抗体检测对菌阴肺结核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月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3期146-150,共5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TB-IGRA)检测联合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结核抗体(TB-Ab)检测菌阴肺结核患者对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菌阴肺结核疑似患者158例,均行TB-IGRA、...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TB-IGRA)检测联合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结核抗体(TB-Ab)检测菌阴肺结核患者对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菌阴肺结核疑似患者158例,均行TB-IGRA、TB-DNA、TB-Ab检测,以组织培养及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TB-IGRA、TB-DNA、TB-Ab单一检测、两两结合、三者联合检测菌阴肺结核阳性的诊断结果,并比较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TB-IGRA检测肺结核真阳性81例,真阴性31例;TB-DNA检测真阳性60例,真阴性36例;TB-Ab检测真阳性73例,真阴性30例;TB-IGRA+TB-DNA检测真阳性91例,真阴性27例;TB-IGRA+TB-Ab检测真阳性87例,真阴性29例;TB-DNA+TB-Ab检测真阳性95例,真阴性28例;TB-IGRA、TB-DNA及TB-Ab三者联合检测肺结核真阳性108例,真阴性25例;TB-IGRA检测肺结核灵敏度略高于TB-DNA、TB-Ab检测(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两两联合诊断,而两两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TB-IGRA、TB-DNA、TB-Ab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GRA、TB-DNA、TB-Ab三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提高菌阴肺结核患者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检测 结核杆菌dna检测 结核抗体检测 菌阴肺结核 阳性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SLE患者血清ANA和抗-dsDNA抗体
12
作者 张铁汉 赵永新 +2 位作者 张帮杰 刘晓军 王伟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检测SLE患者血清中ANA和抗-dsDNA。结果活动期ANA、抗-dsDNA阳性率与非活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检测SLE患者血清中ANA和抗-dsDNA。结果活动期ANA、抗-dsDNA阳性率与非活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抗dsDNA平均滴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抗dsDNA阳性组肾损害明显高于抗dsDNA阴性者。(P<0·01)。结论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ANA、抗dsDNA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免疫金银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及抗DNA抗体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朱鸣 李武 +1 位作者 吕火祥 金卫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0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及抗DNA抗体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以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为基因标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分娩后证实为男婴的34例子痫前期孕妇(观察组)和4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浆中胎儿游离DNA(fDNA...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及抗DNA抗体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以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为基因标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分娩后证实为男婴的34例子痫前期孕妇(观察组)和4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浆中胎儿游离DNA(fDN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抗ss-DNA及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fDNA水平为(233.69±125.49),对照组为(67.83±4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ss-DNA抗体水平为(0.110±0.141),对照组为(0.067±0.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ds-DNA抗体水平为(0.0267±0.0105),对照组为(0.0230±0.010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fDNA与抗ss-DNA抗体无相关性(r=0.1275,P>0.05),与抗ds-DNA抗体无相关性(r=0.245,P>0.05)。结论监测孕妇血浆fDNA变化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及诊断病情程度的一个指标。fDNA升高并非由抗DNA抗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dna抗体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体SAG1基因DNA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及保护性研究
14
作者 周永安 高宝英 +2 位作者 陈观今 郭虹 吕芳丽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 :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SAG1直接免疫 BAL B/ c小鼠 ,观察其 DNA免疫所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和保护性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重组质粒 pc DNA3- SAG1,然后将其导入 BAL B/ c小鼠体内。抗体滴度用 EL ISA法进行测定 :采用 PC... 目的 :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SAG1直接免疫 BAL B/ c小鼠 ,观察其 DNA免疫所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和保护性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重组质粒 pc DNA3- SAG1,然后将其导入 BAL B/ c小鼠体内。抗体滴度用 EL ISA法进行测定 :采用 PCR方法对小鼠的血液组织外源基因进行检测 ;对试验组及对照组进行 RH株攻击感染 ,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用 EL ISA法检测的抗体 Ig G滴度为 1∶ 2 5 6 0 ;免疫后三周、六个月从免疫鼠的血液组织中用 PCR仍可检测到特异的SAG1基因的存在 :体外弓形虫攻击感染实验组和对照组 ,可见实验组的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时间延长 (P<0 .0 5 )。结论 :重组质粒 pc DNA3- SAG1免疫 BAL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重组质粒pcdna3-SAG1 dna免疫 抗体 体液 免疫应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乙型肝炎DNA关系分析
15
作者 郭平 黄赞 +1 位作者 黄杰 罗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斑点法测定乙型肝炎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核抗体(ANA)。结果:4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ACA、ASMA、ANA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实验组...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斑点法测定乙型肝炎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核抗体(ANA)。结果:4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ACA、ASMA、ANA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身抗体的产生与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成对应关系的ACA有8例,阳性率为17.78%;AMSA 7例,阳性率为15.56%;ANA 10例,阳性率为22.23%;与肝酶谱ALT、AST、GGT的关系表现为ACA 10例,阳性率为22.23%;AMSA3例,阳性率为6.67%;ANA 12例,阳性率为26.67%;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数值梯度与肝酶谱的释放成正比。结论:ACA、ASMA和ANA的产生与是否感染乙型肝炎无关,但与乙型肝炎病毒是否活跃和肝功能的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HBV-dna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剂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治玖 齐兆生 +4 位作者 刘玉法 孔德领 蔺恩富 陈长治 俞耀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 :应用DNA免疫吸附剂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以清除致病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 ,使血液得到净化以治疗疾病。方法 :将患者动脉血液流经血液灌流仪 ,以保温 (38℃± )和保持流速(2 0 0ml/min)进入DNA免疫... 目的 :应用DNA免疫吸附剂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以清除致病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 ,使血液得到净化以治疗疾病。方法 :将患者动脉血液流经血液灌流仪 ,以保温 (38℃± )和保持流速(2 0 0ml/min)进入DNA免疫吸附罐 ,在罐内经吸附后由静脉回输入体内。吸附 1次需 1.5~ 2h ,使患者体内血液流经 3~ 4遍。结果 :32例SLE患者吸附后 1~ 2天发热、乏力、关节痛消失 ,2周皮损 87.5 %消失 ,1周各项检测异常指标皆达正常参考值内。而血中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则无影响。所治疗 32例SLE患者已随访 12~ 4 4个月 ,与未用此法治疗的对比组 34例SLE患者相比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病死率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用DNA免疫吸附剂进行血液灌流的净化疗法是特异性强、疗效高、无菌、无毒性、无致热源、无溶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dna免疫吸附剂 血液灌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LISA检测HBeAg、抗HBe比较研究
17
作者 管利民 池永斌 +1 位作者 蔡修熙 傅金满 《科技通报》 1996年第4期243-245,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53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清HBeAg和抗HBe结果比较.结果HBeAg阳性89例,PCR法HBVDNA检出率为92.13%;抗HBe阳性2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53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清HBeAg和抗HBe结果比较.结果HBeAg阳性89例,PCR法HBVDNA检出率为92.13%;抗HBe阳性27例,PCR法HBVDNA检出率为51.85%;e系统用性37例,PCR法HBVDNA检出率为40.54%.提示抗HBe血清学转换不能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非复制、病变活动与静止的唯一指标,而应该用或同时用HBVDNA作为指标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dna ELISA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防龋DNA疫苗pGJA-P/VAX免疫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亚萍 闵志鹏 +4 位作者 樊明文 张爱华 闭兰 黄丽 苑艺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评价中试防龋DNA疫苗pGJA-P/VAX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分别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中试制备和实验室采用德国Qiagen公司去内毒素质粒大量提取试剂盒手工提取防龋DNA疫苗pGJA-P/VAX;两种方法制备的质粒分别于0周,2... 目的:评价中试防龋DNA疫苗pGJA-P/VAX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分别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中试制备和实验室采用德国Qiagen公司去内毒素质粒大量提取试剂盒手工提取防龋DNA疫苗pGJA-P/VAX;两种方法制备的质粒分别于0周,2周经肌肉、鼻腔免疫小鼠,并以鞭毛蛋白作为黏膜佐剂与质粒同时经鼻腔免疫小鼠,PBS及空载体pVAX1作为对照。免疫前开始每两周收集小鼠血清和唾液样本,ELISA定量检测血清及唾液中特异性抗体含量。结果:中试质粒和手提质粒肌注时均能够诱导血清特异性IgG,但诱导唾液特异性sIgA的能力较为有限。在与黏膜佐剂鞭毛蛋白同时滴鼻时,中试质粒可诱导较为明显的血清特异性IgG和唾液特异性sIgA。在相同的免疫条件下,中试质粒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低于手提质粒组,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试防龋DNA疫苗pGJA-P/VAX能够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龋dna疫苗 中试 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DNA甲基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苗苗 王萍 席守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6-1472,共7页
该文以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TSP)为捕获探针,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IgG抗体结合在纳米金颗粒表面(AuNPs-IgG-HRP)作为信号分子,构建了一种新型DNA甲基化电化学传感器。利用一步热变性法组装成TSP后,通过Au—S键固定在修饰纳米金颗粒... 该文以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TSP)为捕获探针,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IgG抗体结合在纳米金颗粒表面(AuNPs-IgG-HRP)作为信号分子,构建了一种新型DNA甲基化电化学传感器。利用一步热变性法组装成TSP后,通过Au—S键固定在修饰纳米金颗粒的金电极表面,经过靶标DNA杂交、5-甲基胞嘧啶(5-mc)抗体及AuNPs-IgG-HRP结合后,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修饰电极的构建过程进行电化学表征。探究了杂交时间、5-mc抗体浓度、IgG-HRP加入体积、氢醌(HQ)和过氧化氢(H2O2)浓度对传感器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对甲基化DN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15~1.0×10^-10 mol/L,检出限(S/N=3)为4.4×10^-16 mol/L。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为DNA甲基化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 电化学传感器 dna甲基化 纳米金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良恶性病变P_(53)基因表达及DNA倍体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张志钢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P_(53)基在在鼻良恶性病变的表达。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鼻炎性增生组织17例、乳头状瘤9例和鼻鳞癌组织35例的P_(5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鼻良性病变 P_(53... 目的:研究P_(53)基在在鼻良恶性病变的表达。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鼻炎性增生组织17例、乳头状瘤9例和鼻鳞癌组织35例的P_(5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鼻良性病变 P_(53)表达量明显低于鼻鳞癌; 2.P_(53)表达阳性率和表达量与鼻鳞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3.P_(53)表达量与鼻鳞癌 DNA倍体相关,非整倍体肿瘤 P_(53)表达量高于二倍体肿瘤。结论:P_(53)基因蛋白表达能区分鼻良恶性肿瘤及鼻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同时还与DNA倍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鳞癌 鼻良性病变 dna倍体 流式细胞术 P53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