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预测农作物Se含量构建富硒土地质量评价体系——以湖南龙山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俊 戴亮亮 +7 位作者 巩浩 彭志刚 许青阳 胡向荣 贺灿 吴文彬 陈伟 曾剑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2-371,共10页
【研究目的】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土地和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但仅根据土壤Se含量难以准确地指导地方政府进行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研究方法】本文以湖南省龙山县西北部作为研究区,基于1∶50... 【研究目的】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土地和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但仅根据土壤Se含量难以准确地指导地方政府进行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研究方法】本文以湖南省龙山县西北部作为研究区,基于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探讨了水稻Se生物富集系数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了水稻籽实Se含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合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提出了富硒土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壤Se含量为0.19~0.84 mg/kg,平均值0.48 mg/kg,水稻籽实Se含量为0.02~0.23 mg/kg,平均值0.10 mg/kg,水稻籽实富硒率为83%。(2)水稻籽实Se生物富集系数与土壤Cd、S和T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0.617、−0.452和−0.574。(3)区划结果显示,研究区以无公害富硒中高产耕地为主,面积占比78%,无公害中高产耕地和无公害低产耕地面积相对较小,面积分别占13%和4%;安全利用富Se耕地和谨慎利用耕地面积分别占4%和1%。【结论】在科学预测农作物籽实Se元素含量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农作物富Se水平、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的地块尺度富Se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进行富Se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水稻 预测模型 富硒土地 区划方法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程 龙山县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伸长的典型叶类蔬菜Se生态风险
2
作者 张忠恩 李湘凌 +3 位作者 赵燕 吴安云 卢新哲 魏迎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5,394,共8页
为探究硒(Se)对叶类蔬菜的毒性效应,文章通过水培实验,以18种典型叶类蔬菜萌发期的相对根伸长(relative root elongation,RRE)作为评测终点,采用Log-logistic、Hormesis模型确定典型叶类蔬菜的EC_(20)、EC_(50),基于Burr-Ⅲ模型分析18... 为探究硒(Se)对叶类蔬菜的毒性效应,文章通过水培实验,以18种典型叶类蔬菜萌发期的相对根伸长(relative root elongation,RRE)作为评测终点,采用Log-logistic、Hormesis模型确定典型叶类蔬菜的EC_(20)、EC_(50),基于Burr-Ⅲ模型分析18种蔬菜Se敏感性差异并计算最大环境有害浓度(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of species,HC 5)。结果表明:部分蔬菜无Se兴奋效应,部分蔬菜具有Se兴奋效应,兴奋效应质量浓度范围为0.1~5.0 mg/L,Se对蔬菜RRE的兴奋效应和毒害性与蔬菜种类密切相关;品种大白菜中白(DBCZ)、生菜孔雀菜(SCKQ)和空心菜竹叶(KXCZ)表现出较强的Se耐性,而品种茼蒿板叶(THBY)、茼蒿圆叶(THYY)和苋菜圆叶(XCYY)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不同蔬菜的Se毒性阈值差异明显,EC_(20)和EC_(50)范围分别为0.48~10.59 mg/L和1.88~19.60 mg/L;兴奋效应显著影响蔬菜的剂量-效应关系,Se兴奋效应组的模型参数(最大与最小RRE差值a、毒害性变化速率b、EC_(20)和EC 50)平均值显著大于无兴奋效应组;保护95%蔬菜的20%效应毒性阈值(HC_(5)^(20))和50%效应毒性阈值(HC_(5)^(50))分别为0.29、1.20 mg/L,蔬菜种类对HC 5影响极大,敏感性品种缺失会导致HC_(5)显著提高,耐性品种缺失会一定程度上降低HC_(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敏感性分布 毒性阈值 叶类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肥施用方式和施用时期对水稻含Se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迟凤琴 匡恩俊 +2 位作者 张久明 宿庆瑞 魏丹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60-564,共5页
在田间小区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硒(Se)肥的施用方法及施用时期对水稻植株和籽粒中Se的吸收与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稻在生长前期和旺盛时期对Se的吸收和积累有很大差异。与对照相比,苗床施Se、土壤施Se和叶面喷Se 3种方式均能明... 在田间小区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硒(Se)肥的施用方法及施用时期对水稻植株和籽粒中Se的吸收与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稻在生长前期和旺盛时期对Se的吸收和积累有很大差异。与对照相比,苗床施Se、土壤施Se和叶面喷Se 3种方式均能明显提高各生育期水稻植株和籽粒中Se的含量,富Se效果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从稻米富Se效果看,富Se含量在0.163-0.207 mg·kg^-1之间,Se含量增加了5.8-7.6倍,且都在安全范围内。从水稻富Se的方式上,不同施Se方式富Se效果依次为水稻扬花期喷Se〉土壤施Se〉育苗期喷Se〉对照。从叶面喷施Se的时间上,稻米富Se效果依次是扬花期喷Se〉育苗期喷Se〉灌浆期喷Se〉齐穗期喷Se〉对照。从水稻富Se类型上看,外源无机Se和有机Se都能明显促进水稻对Se的积累。水稻育苗期和扬花期叶面喷Se在提高水稻稻米中含Se量的同时,并没有降低水稻产量。因此水稻叶面喷Se是一条安全、简单、易操作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 水稻 生育时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和P-Se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严佳 宗良纲 +3 位作者 杨旎 姚欢 马爱军 何任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5-942,共8页
为了给生产上采取增施磷肥措施提高茶园土壤硒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和P-Se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液3种pH条件下Se(Ⅳ)的吸附平衡时间无明显变化。当吸附液pH=3... 为了给生产上采取增施磷肥措施提高茶园土壤硒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和P-Se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液3种pH条件下Se(Ⅳ)的吸附平衡时间无明显变化。当吸附液pH=3时土壤对Se(Ⅳ)的吸附量显著高于pH=5和pH=7的处理,而后两者之间差异较小。P-Se交互作用不仅延长了Se(Ⅳ)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且导致其平衡吸附量显著下降。茶园土壤对Se(Ⅳ)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用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而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均可较好地描述Se(Ⅳ)的吸附热力学特征。P对土壤中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与两者的摩尔浓度比以及添加顺序有关,在3种不同添加顺序下,Se(Ⅳ)吸附量的大小为先加Se后加P>Se与P同时加入>先加P后加Se,且当P/Se摩尔浓度比>1时,土壤对Se(Ⅳ)的吸附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se(Ⅳ) PH P-se交互作用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不同产地绞股蓝及其根际土壤中As,Hg,Se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晶 肖娅萍 +2 位作者 梁晓庆 邵显会 张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3-816,共4页
通过优化了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了7个省产绞股蓝及其根际土壤中As,Hg,Se三种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7个省产绞股蓝中As,Hg,Se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As和Hg两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As... 通过优化了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了7个省产绞股蓝及其根际土壤中As,Hg,Se三种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7个省产绞股蓝中As,Hg,Se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As和Hg两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As和Hg的限量标准。Se元素含量同根际土壤中Se元素含量显示极显著相关性,故湖北恩施富硒区产绞股蓝中Se含量明显高于其他6省产绞股蓝。研究结果可以初步判定,绞股蓝中Se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而As和Hg元素的积累则不同于Se元素,还可能受到大气气溶胶的干、湿沉降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根际土壤 湿法消解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Se纳米线(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元涛 张炜 +4 位作者 龚睿 范燕青 许小青 刘伟生 力虎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81-1484,共4页
A novel route has been deveopled to synthesize selenium nanowires based on ascorbic acid as reductant. The diameter of selenium nanowires can be controlle d by the synthetic temperature. The as-obtained samples were c... A novel route has been deveopled to synthesize selenium nanowires based on ascorbic acid as reductant. The diameter of selenium nanowires can be controlle d by the synthetic temperature. The as-obtain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 D, SEM. The growth mechanism was also di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还原剂 制备 硒纳米线 半导体 无定形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灵芝硒蛋白(Se-GL-P)生化性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明 胡小松 +1 位作者 王聪 赵广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5,共7页
作为阐明一种从富硒灵芝中得到的蛋白(Se-GL-P)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性工作,Se-GL-P的结构在此得到了初步表征.分子质量通过电泳和分子筛两种方法进行了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原位胶内酶切和Edman降解等方法分别... 作为阐明一种从富硒灵芝中得到的蛋白(Se-GL-P)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性工作,Se-GL-P的结构在此得到了初步表征.分子质量通过电泳和分子筛两种方法进行了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原位胶内酶切和Edman降解等方法分别测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肽图以及N端氨基酸序列等方面的性质,并对其同源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600,等电点为4.01,N端20个氨基酸序列为DINGGGATLPQKLYLTPDVL.实验得到结论:Se-GL-P是一种新的硒蛋白,并属于功能性DING蛋白家族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灵芝 硒蛋白 se-GL-P 性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球状Se/MoSe2的制备及其吸附有机染料的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亓淑艳 赵亚栋 +2 位作者 马宁龙 胥焕岩 刘志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752,共6页
针对有机污染物难降解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制备了Se/MoSe2样品,研究了Se/MoSe2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效果。利用XRD、SEM、TEM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发现样品含有Se和MoSe2两相,形貌是一些交错的纳米片自组装构成... 针对有机污染物难降解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制备了Se/MoSe2样品,研究了Se/MoSe2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效果。利用XRD、SEM、TEM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发现样品含有Se和MoSe2两相,形貌是一些交错的纳米片自组装构成的花球状结构。试验表明:样品的比表面积随着水热时间和水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水热时间超过12 h,水热温度超过260℃,且在12 min的反应时间内,样品的吸附率都可以达到97%以上,这可能是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加,游离Se存在,π-π相互作用和MoSe2表面疏水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非晶态 Mose2 游离se 花球状 吸附性 比表面积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和静电纺PVA/Se共混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华 王瑞芳 +1 位作者 孙庆德 张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为模板剂,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纳米硒.探究了反应条件对纳米硒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得出了制备红色纳米硒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 h、聚乙烯醇和二氧化硒的质量比为1/7、抗坏血酸和亚硒酸的物... 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为模板剂,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纳米硒.探究了反应条件对纳米硒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得出了制备红色纳米硒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 h、聚乙烯醇和二氧化硒的质量比为1/7、抗坏血酸和亚硒酸的物质量之比为4∶1.采用直接分散法,将纳米硒添加到聚乙烯醇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了聚乙烯醇/纳米硒(PVA/Se)共混纤维.通过改变纳米硒的添加量发现,当纤维中纳米硒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0%时,纳米硒在共混纤维中的分散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静电纺丝 PVA/se共混纤维 抗坏血酸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与肿瘤 Ⅲ、植瘤小鼠给抑瘤剂量硒后胞浆中^(75)Se的分布与含硒蛋白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颜学先 王鼎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85-89,共5页
植H615肝癌实体瘤的615纯种小鼠,于植瘤后第15天开始每隔5天腹腔注射2ugSe/g体重的亚硒酸钠及示踪剂量^(75)Se,给硒6次后处死,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观察^(75)Se在红细胞、肝及瘤细胞胞浆中的分布。结果发现:胞浆中不仅GPX上结合有硒,也存... 植H615肝癌实体瘤的615纯种小鼠,于植瘤后第15天开始每隔5天腹腔注射2ugSe/g体重的亚硒酸钠及示踪剂量^(75)Se,给硒6次后处死,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观察^(75)Se在红细胞、肝及瘤细胞胞浆中的分布。结果发现:胞浆中不仅GPX上结合有硒,也存在着其它的含硒蛋白质;营养水平的硒和抑瘤水平的硒在红细胞、肝及瘤胞浆中的分布情况不同;同一水平的硒在植瘤和未植瘤鼠上述胞浆内的分布也不同。并伴有GPX和其它含硒蛋白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含硒蛋白 抑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S-Se同位素体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海峰 温汉捷 +3 位作者 张羽旭 朱传威 黄晶 储雪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6-275,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的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文中分析了遵义中南村和张家界后坪两个Ni-Mo-Se矿层及其围岩的黄铁矿硫同位素和全岩的硒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两个Ni-Mo-Se矿层形成时的环境存在区域性差别,... 为了进一步理解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的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文中分析了遵义中南村和张家界后坪两个Ni-Mo-Se矿层及其围岩的黄铁矿硫同位素和全岩的硒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两个Ni-Mo-Se矿层形成时的环境存在区域性差别,中南村矿层形成于间歇开放的海洋环境,而后坪矿层形成于封闭的缺氧(静海)环境。较大的硫同位素范围暗示硫酸盐还原菌控制硫同位素的分馏,而热液流体可能提供了大量金属元素,从而导致矿层富集大量的硫化物和稀有金属。硒同位素组成指示牛蹄塘组底部热液流体的Se可能重新经历了氧化还原循环,而Se的富集过程可能受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或类质同象过程控制。因此,控制多金属富集的因素主要为富集金属的热液流体的参与和缺氧环境下的自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Ni-Mo-se多金属层 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 硫-硒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反应赶酸法快速排除硝酸及亚硝酸对硒和砷测定的干扰
12
作者 李雪 杨兵 上官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4,共5页
为了避免繁琐费时的赶酸工作,建立一种利用甲醛快速去除微波消解液中硝酸及亚硝酸的方法,排除其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谷物中硒(Se)、砷(As)干扰。对湖南大米标准物质[GBW10045a(GSB-23a)]中硒和砷进行分析,2种元素检测结... 为了避免繁琐费时的赶酸工作,建立一种利用甲醛快速去除微波消解液中硝酸及亚硝酸的方法,排除其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谷物中硒(Se)、砷(As)干扰。对湖南大米标准物质[GBW10045a(GSB-23a)]中硒和砷进行分析,2种元素检测结果都在标准值置信范围内,Se加标回收率为93.0%~103.5%,As加标回收率为94.0%~102.5%。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合于富硒谷物中硒和砷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硒(se) 砷(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及周边地区森林土壤As、Se、Hg质量分数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学金 孙芳芳 +2 位作者 黎建力 左伟东 温达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9-576,共8页
研究了广州及周边地区5处代表性森林土壤(鼎湖山、西樵山、华南植物园、黄埔和南昆山)As、Se、Hg质量分数特征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上述5地森林表层土壤As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8.6、18.0、12.2、11.4、26.1 mg.kg-1,Se质量分数平均值... 研究了广州及周边地区5处代表性森林土壤(鼎湖山、西樵山、华南植物园、黄埔和南昆山)As、Se、Hg质量分数特征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上述5地森林表层土壤As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8.6、18.0、12.2、11.4、26.1 mg.kg-1,Se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360、0.729、0.286、0.421、0.434 mg.kg-1,Hg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201、0.270、0.139、0.224、0.087 mg.kg-1。除植物园土壤Se质量分数、南昆山土壤Hg质量分数较接近背景值外,5林地As、Se、Hg质量分数均超过背景值,可能存在外源As、Se、Hg输入。其中,南昆山As输入,西樵山Se、Hg输入,黄埔、鼎湖山Hg输入较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昆山As为最严重的污染物,而在鼎湖山、植物园、西樵山和黄埔Hg为最严重的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5林地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西樵山土壤属重度污染,南昆山、黄埔、鼎湖山属中度污染,植物园污染较轻,属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As) 硒(se) 汞(Hg) 广州 森林土壤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ICP-OES测定痕量Se(IV)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武琳 朱晓帆 吴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4-648,共5页
本文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联用,用于痕量Se(IV)的选择性测定。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甲酸浓度为15%时,本方法对Se(IV)的检出限(3σ)为... 本文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联用,用于痕量Se(IV)的选择性测定。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甲酸浓度为15%时,本方法对Se(IV)的检出限(3σ)为6μg.L-1,测定100μg.L-1Se(IV)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4%。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多种水样中Se(IV)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se) 介质阻挡放电(DB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ICP-OES) 化学蒸气发生(CV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改性芦苇生物炭对Se(Ⅳ)吸附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菊红 胡绵好 孙秋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07-11015,共9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不同改性芦苇生物炭对水中硒的吸附条件,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考察初始硒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吸附剂添加量和pH值等因素对硒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芦苇生物炭(PB)去除硒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初...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不同改性芦苇生物炭对水中硒的吸附条件,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考察初始硒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吸附剂添加量和pH值等因素对硒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芦苇生物炭(PB)去除硒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初始硒质量浓度、添加量、反应时间、初始溶液pH值;各因素对柠檬酸改性芦苇生物炭(CA-PB)和壳聚糖改性芦苇生物炭(CTS-PB)去除硒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初始硒质量浓度、反应时间、添加量、初始溶液pH值。PB吸附水中硒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硒质量浓度500μg/L,PB添加量为4.69g/L,初始溶液pH值为2.81,反应时间为2.50h,此时对硒的去除率达95.46%。CA-PB吸附水中硒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硒质量浓度479.76μg/L,CA-PB添加量为4.84g/L,初始溶液pH值为2.74,反应时间为2.59h,此时对硒的去除率达99.70%。CTS-PB吸附水中硒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硒质量浓度500μg/L,CTS-PB添加量为4.94g/L,初始溶液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2.50h,此时对硒的去除率达9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芦苇生物炭 吸附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原—阎良地区土壤及农作物Se含量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任蕊 尹宗义 +5 位作者 王明霞 王会锋 王小平 晁旭 卢婷 张志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93-200,共8页
以三原—阎良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三原—阎良地区土壤中Se元素、pH值和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分布,以及土壤中Se的主要赋存形态,发现当地拥有大面积的富Se土地资源;土壤基本属碱性、强碱性,有利于植物对土壤Se的吸收利用;土壤中丰富的有机... 以三原—阎良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三原—阎良地区土壤中Se元素、pH值和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分布,以及土壤中Se的主要赋存形态,发现当地拥有大面积的富Se土地资源;土壤基本属碱性、强碱性,有利于植物对土壤Se的吸收利用;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土壤Se的富集;Se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可提供大量可溶性有机和无机Se为植物利用。通过对调查区主要农作物的研究,发现区内油菜、小麦、大蒜、白萝卜、玉米、芹菜的富Se食品达标率高达55%以上;农作物对土壤Se的富集能力为:油菜>小麦>大蒜>玉米>白萝卜>白菜>花白>芹菜>花椰菜;区内大部分农作物达到食品卫生标准。因此,调查区具有发展"天然、绿色、安全"的富Se农作物得天独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原—阎良地区 se农作物 se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a—Se0.70Ge0.15Sb0.15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FaragEM AmmarAH 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e0.70Ge0.15Sb0.15薄膜的影响.通过热蒸发技术,在300K温度下将大块无定形Se0.70Ge0.15Sb0.1s沉积在石英和玻璃衬底上.研究发现,未经过退火处理的薄膜结构和在300K,1.33×10-5Pa下退火1小时后的薄膜结构都是无定形...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e0.70Ge0.15Sb0.15薄膜的影响.通过热蒸发技术,在300K温度下将大块无定形Se0.70Ge0.15Sb0.1s沉积在石英和玻璃衬底上.研究发现,未经过退火处理的薄膜结构和在300K,1.33×10-5Pa下退火1小时后的薄膜结构都是无定形结构,而在同样气压470K温度下退火1小时的薄膜有结晶现象.通过在300 2 500nm范围内垂直入射光方向上透射率和反射率的测试,研究了薄膜的一些光学参数,如消光系数(k),折射系数(n)和吸收系数(a).研究发现,n和k同热处理温度有关.通过光学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条件下薄膜的间接带隙宽度(Enong),未经过热处理薄膜的Enong是1.715±0.021eV,300K下退火薄膜的Enong是1.643±0.021eV,470K下退火的Enong是1.527±0.021eV.退火温度降低了带隙宽度Enong,但增加了带尾eo这种效应可以根据Mott和Davis提出的多晶体系中态密度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错锑化合物 退火温度 a-se0.70Ge0.15Sb0.15薄膜 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与作物硒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海伦市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婧萱 崔晓丹 +2 位作者 梁强 胡文友 黄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110,共10页
为探究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作物系统硒含量及影响因素,选择海伦市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大宗农产品(水稻、大豆、玉米)可食用部分硒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硒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均值为0.30... 为探究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作物系统硒含量及影响因素,选择海伦市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大宗农产品(水稻、大豆、玉米)可食用部分硒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硒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均值为0.303 mg/kg,有效硒含量均值为0.018 mg/kg,硒活化率(有效硒的占比)偏低;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中部(永和乡、爱民乡、向荣乡和长发乡);3种大宗农作物硒含量由高到低为水稻(0.028 mg/kg)>大豆(0.014 mg/kg)>玉米(0.007 mg/kg);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和粉粒含量,高有机质含量抑制了水稻和玉米对土壤硒的吸收。本研究为研究区开发利用富硒土壤提供了从区域选择到作物类型选择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市 黑土 土壤–作物系统 硒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形硫属单质分子结构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时五一 鲍雨 崔树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共14页
硫属单质(硫、硒、碲)是自然界中一类十分重要的物质,在光电材料、电池及半导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硫属单质均具有晶态和无定形态两种结构形态,其中晶态硫属单质的分子结构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无定形硫属单质的分子结构研究还处... 硫属单质(硫、硒、碲)是自然界中一类十分重要的物质,在光电材料、电池及半导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硫属单质均具有晶态和无定形态两种结构形态,其中晶态硫属单质的分子结构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无定形硫属单质的分子结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发掘无定形硫属单质的应用潜力,对其结构与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概述了无定形硫属单质分子结构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这些工作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无定形硫属单质的性质,并推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属单质 无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芬芳镰刀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提硒降镉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娥 杜兴媛 +4 位作者 张朝阳 马世龙 黄子艺 陈永波 杨宝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为解决农作物硒镉共积累难题,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高硒镉背景值的植物根际土壤(土壤硒总含量50.187 mg/kg,土壤镉总含量50.311 mg/kg)中分离、筛选获得了1株功能真菌,经鉴定为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利用土壤模拟试验和盆栽试验... 为解决农作物硒镉共积累难题,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高硒镉背景值的植物根际土壤(土壤硒总含量50.187 mg/kg,土壤镉总含量50.311 mg/kg)中分离、筛选获得了1株功能真菌,经鉴定为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利用土壤模拟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土壤中有效硒、有效镉的变化和植物可食用部位Se含量、Cd含量,根据硒/镉富集和转运系数来评价真菌活硒抑镉的效果。土壤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接种真菌后,活硒率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抑镉率与之相反;活硒率在第5天达到最高,为60.9%;抑镉率在第3天最高,为41.2%,第5天最低,为27.3%。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0^(8)cfu/mL真菌,土壤pH值比对照显著降低了0.35个单位;对碎米荠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平均株高为7.4 cm,平均根长为9.6 cm,平均生物量为2.9 g,均高于对照;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显著提高,活硒率最高达到24.8%,而有效镉的含量显著降低,抑镉率达到24.7%;碎米荠地上/地下部分总硒含量分别增加25.6%和36.8%,总镉地上/地下部分含量分别降低32.7%和11.6%。结果表明,真菌对天然高硒镉背景值土壤具有活硒抑镉能力,且添加浓度为10^(8)cfu/mL时效果最好,有助于碎米荠的富硒降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镉伴生 碎米荠 真菌 硒镉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