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及其风险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魏守辉 曲哲 +2 位作者 张朝贤 李咏军 李香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9,共6页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外来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起源和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生...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外来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起源和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生物生态学特性、潜在风险及管理控制的难度等指标,初步建立了外来杂草的风险评估体系。应用该体系对三裂叶豚草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其风险值为83,属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生物生态学特性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牧草对新疆伊犁河谷三裂叶豚草生物替代控制作用
2
作者 汪廷桢 付开赟 +7 位作者 丁新华 贾尊尊 林峻 李璇 吐尔逊·阿合买提 冯宏祖 王兰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42-3050,共9页
【目的】研究5种牧草对三裂叶豚草的替代效果,为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替代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高羊茅、白车轴草、黑麦草、苜蓿和披碱草5种牧草对三裂叶豚草进行小区竞争试验,三裂叶豚草密度设为10株/m^(2)。动... 【目的】研究5种牧草对三裂叶豚草的替代效果,为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替代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高羊茅、白车轴草、黑麦草、苜蓿和披碱草5种牧草对三裂叶豚草进行小区竞争试验,三裂叶豚草密度设为10株/m^(2)。动态监测各群落三裂叶豚草分支数和茎节数、各植物优势度和鲜重等指标,评价5种牧草对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的替代效果。【结果】高羊茅、苜蓿和白车轴草的混种显著抑制了三裂叶豚草的分支和分节生长。5种牧草均可显著抑制三裂叶豚草株高(P<0.05)。混种区牧草株高均呈显著性下降,下降百分比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车轴草>黑麦草>披碱草>高羊茅>苜蓿,分别为65.34%、45.58%、37.96%、27.23%和23.85%。除高羊茅外,其他4种牧草在混种区的株数相比单种区均存在显著性下降;高羊茅、苜蓿和黑麦草的在混种区的相对盖度均显著大于披碱草和白车轴草的相对盖度。高羊茅、苜蓿、黑麦草和披碱草相对三裂叶豚草均为优势种,白车轴草与三裂叶豚草的优势度相当。苜蓿和高羊茅在混种区和单种区无显著性差异,三裂叶豚草的鲜重影响受高羊茅和苜蓿影响最大,下降百分比分别为41.06%(P<0.05)和36.71%(P<0.05)。【结论】高羊茅、苜蓿、黑麦草和披碱草相对三裂叶豚草均为优势种,白车轴草与三裂叶豚草的优势度相当。苜蓿和高羊茅对三裂叶豚草生物替代作用最佳,其次为披碱草和黑麦草,白车轴草对三裂叶豚草生物替代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替代 三裂叶豚草 牧草 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花序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怡兵 闫雪 +2 位作者 王洋 闫吉昌 刘静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2-44,共3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应用GC-MS方法,鉴定出41种化合物,为探讨豚草对人类致病机理与植物受害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挥发油 豚草 色质联用 测定 花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花粉形态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曾珂 朱玉琼 +2 位作者 于静文 赵春海 刘家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2-436,共5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世界公认的恶性杂草。它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花粉对人体产生严重的致敏作用。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其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系统研...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世界公认的恶性杂草。它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花粉对人体产生严重的致敏作用。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其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球形,外壁呈刺状纹饰,三孔沟。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发育类型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花粉形态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英 马书荣 +1 位作者 唐艳 祖元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49,共3页
利用PE270A_HT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采用无胶筛分电泳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为筛分介质 ,对三裂叶豚草 (AmbrosiatrifidaL.)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进行了分离分析 ,显示了高效、快速、无污染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植物DNA片段多... 利用PE270A_HT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采用无胶筛分电泳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为筛分介质 ,对三裂叶豚草 (AmbrosiatrifidaL.)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进行了分离分析 ,显示了高效、快速、无污染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植物DNA片段多态性分析方面的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无胶筛分 豚草 聚合酶链反应 反应产物 分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娟 吕国忠 +3 位作者 姜华 孙晓东 赵志慧 周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533-1536,1556,共5页
对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inn.)的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危害、防治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科学、有效和可持续地防治三裂叶豚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生物学特性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豚草居群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久香 刘宪宽 +3 位作者 庄雪影 翟翠花 黄川腾 徐瑞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利用ISSR技术分析了广东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应用11条引物从6个居群182个样品中扩增出186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98.9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23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5... 利用ISSR技术分析了广东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应用11条引物从6个居群182个样品中扩增出186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98.9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23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540,反映了广东豚草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分化系数(GST=0.3263)和AMOVA分析均显示入侵广东的豚草居群具有很高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粤北与粤东豚草居群的遗传距离较近,最南部的花都居群(HD)与其他居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向南部扩散的豚草居群与粤北的居群已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入侵植物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植物豚草入侵对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小文 何福林 +6 位作者 齐成媚 全沁果 敖艳 李园 骆鹰 颜冬冬 曹坳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1,共5页
选取撂荒田地为试验样地,以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为对象,以土著优势物种窃衣(Torilis scabra Thunb.)为参照,通过对入侵植物和土著植物根际土壤的采样分析,研究了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特性及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 选取撂荒田地为试验样地,以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为对象,以土著优势物种窃衣(Torilis scabra Thunb.)为参照,通过对入侵植物和土著植物根际土壤的采样分析,研究了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特性及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土著物种窃衣相比,豚草入侵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89.13%,全氮含量增加42.15%,铵态氮含量增加43.69%,硝态氮含量增加35.36%,微生物量碳增加52.08%,微生物量氮增加61.26%,氮净矿化速率增加1.41倍,氮净氨化速率增加2.06倍,但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豚草显著改变了入侵地土壤的理化特性,加速了土壤碳氮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入侵植物 碳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豚草分布及危害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云 任昭源 +2 位作者 周国庆 周国峰 彭友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7035-17037,共3页
[目的]为豚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对洞庭湖区(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豚草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每个调查点豚草的防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常德市、益阳市均未发现有豚草分布,岳... [目的]为豚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对洞庭湖区(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豚草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每个调查点豚草的防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常德市、益阳市均未发现有豚草分布,岳阳调查区中岳阳楼地区、汩罗市汩营公路两旁豚草分布较多,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洞庭南路路旁、岳阳楼公园和汩罗市汩营公路两旁豚草的平均覆盖度分别为95.3%、93.5%和85.4%,密度分别为36.6%、44.5%和48.3%,发生频率分别为53.1%、84.8%和43.0%,岳阳火车站豚草发生较少。[结论]整个洞庭湖区仅岳阳市有豚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分布 危害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不同居群豚草种群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旭 王娟 谭济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24-127,共4页
利用ISSR技术研究了豚草5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用6条引物对5个居群75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29条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中25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6.2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25... 利用ISSR技术研究了豚草5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用6条引物对5个居群75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29条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中25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6.2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25,Nei指数(h)为0.2545,表明豚草在物种水平上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961,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9.61%,有70.39%的变异发生于居群内。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居群中,长沙两居群与临湘居群先聚为一支,江永居群与零陵居群聚为另一支,最后再与前一支聚合,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入侵植物的营养器官结构特性研究
11
作者 魏健 盖玉红 +3 位作者 蔡立格 曲红岩 王英伟 王光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668-14670,共3页
[目的]探讨生态入侵植物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特性。[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环境中的菊科豚草属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生态入侵植物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特性。[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环境中的菊科豚草属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生态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营养器官适合生态入侵的结构基础主要是通过加强根系的水分吸收和输导功能、提高茎叶的水分贮藏功能、降低茎叶水势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加强叶片的同化作用来实现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迅速生长发育,从而实现有效的生态入侵。[结论]为三裂叶豚草生态入侵的生物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晶体 生态入侵 结构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水浸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王立新 王凤梅 +1 位作者 邹佳文 郝建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67-70,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豚草水浸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发芽率总体随着豚草水浸液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对小麦幼苗初生根的伸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小麦苗高的抑制作用程度稍弱;显著增强小麦幼苗茎叶的超氧... 研究不同浓度的豚草水浸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发芽率总体随着豚草水浸液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对小麦幼苗初生根的伸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小麦苗高的抑制作用程度稍弱;显著增强小麦幼苗茎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浓度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水浸液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梦琦 李黎明 +3 位作者 檀婷婷 兰雪涵 李成宏 杜凤国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33-36,共4页
本文概述了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措施,分析了研究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展望和防治策略。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研究现状 危害现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中绿原酸的测定及提取剩余物的生物转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虎 陈育如 +1 位作者 唐刚 刘军利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4期87-92,共6页
采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HPL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豚草不同部位绿原酸的含量.并与烟草、金银花和几种南京郊区常见杂草的绿原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将提取剩余物用间型脉孢菌进行了生物转化.实验结果表明,豚草各部位的绿原酸含量以叶最多,为1.1... 采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HPL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豚草不同部位绿原酸的含量.并与烟草、金银花和几种南京郊区常见杂草的绿原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将提取剩余物用间型脉孢菌进行了生物转化.实验结果表明,豚草各部位的绿原酸含量以叶最多,为1.160 mg/g;花和茎次之,分别为0.559和0.494 mg/g;豚草叶绿原酸以7月份含量最高.在50℃时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作用时间以20 m in为宜.用间型脉孢菌转化提取剩余物,物料经生物转化后,富含纤维素酶、蛋白酶和类胡萝卜素,其中纤维素酶中CMC酶活性为5 503.9 U/g,蛋白酶活性为7 926.4 U/g,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26.6μg/g.提取酶和类胡萝卜素后的物料可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使物料得到全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绿原酸 超声波 提取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壬酸水剂对三裂叶豚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小利 崔建臣 +4 位作者 姚丹丹 段永恒 杨得草 胡冬雪 丁建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0,共4页
三裂叶豚草是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恶性杂草。本研究探索了植物源壬酸水剂对野外自然生长的三裂叶豚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于6月下旬和8月上旬两个时期,利用5%和10%两个浓度的壬酸水剂对三裂叶豚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结果表明,北京地区... 三裂叶豚草是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恶性杂草。本研究探索了植物源壬酸水剂对野外自然生长的三裂叶豚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于6月下旬和8月上旬两个时期,利用5%和10%两个浓度的壬酸水剂对三裂叶豚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结果表明,北京地区8月上旬为三裂叶豚草现蕾期,此时施药不再有新出苗的植株结籽,为防除三裂叶豚草的最适时期。采用10%壬酸水剂,有效成分用量8 000g/667m2,喷液量80L/667m2进行喷雾防治,7d和28d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4.9%和91.2%,结籽三裂叶豚草仅4.6株/m2,比对照减少了93.11%,单株种子数量为261.78粒,比对照减少了83.73%,产生的种子少,防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水剂 壬酸 三裂叶豚草 防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妍 赵红盈 +1 位作者 宋小双 遇文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111-12112,12192,共3页
[目的]探讨豚草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生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浸-超声波连用提取法对豚草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研究了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豚草提取物均对... [目的]探讨豚草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生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浸-超声波连用提取法对豚草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研究了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豚草提取物均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线性增长趋势。[结论]豚草对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生态环境及哺乳动物无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超声波 杨树烂皮病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防控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李璇 +2 位作者 文俊 郭继敏 刘艳丽 《草食家畜》 2022年第5期51-55,共5页
外来入侵杂草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了草地、农田生态系统,降低了物种多样性。然而目前对于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防控技术较为匮乏,且防控效果仍需进一步监测。从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生态学特征的角度出发,明确... 外来入侵杂草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了草地、农田生态系统,降低了物种多样性。然而目前对于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防控技术较为匮乏,且防控效果仍需进一步监测。从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生态学特征的角度出发,明确其对草地的危害现状及目前常用的防控措施,提出划分入侵植物危害等级,并对其进行分级防控,加大科研投入措施,谨防入侵植物的大肆蔓延,以期在今后的研究和生产中提供探索方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三裂叶豚草 生物入侵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