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金化积丸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Akt/MDM2/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付芸芸 李炜 +8 位作者 李林洲 秦大凯 任德祥 赵峻 陈露露 吕学颖 夏小军 雷旭东 单金姝 《中成药》 2025年第9期3085-3089,共5页
目的探究扶金化积丸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0.005 g/kg)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0.54、1.07、2.14 g/kg扶金化积丸),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腋下接种L... 目的探究扶金化积丸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0.005 g/kg)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0.54、1.07、2.14 g/kg扶金化积丸),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腋下接种Lewis细胞悬液,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各组连续给药14 d后取材,称量小鼠体质量,剥离肿瘤并称量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的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变化;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Akt、MDM2、p53、p21、Bcl-2、Bax、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毛发暗淡,精神状态差,行动迟缓,饮食量减少,大便干燥;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和中药各剂量组小鼠毛发光泽,活动增加,精神状态好转,粪质状态改善,药物干预第7、14天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和顺铂组小鼠肿瘤质量降低(P<0.05),抑瘤率均增加;肿瘤组织细胞核皱缩,少量细胞核破碎、溶解,肿瘤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坏死;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数增多,阳性表达密度较高,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肿瘤组织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S期、G_(2)/M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肿瘤组织Akt、MDM2、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53、p21、Bax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扶金化积丸可能通过调控Akt/MDM2/p53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金化积丸 肺癌 顺铂 akt/mdm2/p53信号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调控AKT/MDM2/p53通路影响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美华 赵文睫 +2 位作者 李康 曲巧燕 郝建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究茯苓酸(PA)是否通过AKT/MDM2/p53通路影响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常规培养HCT116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MK-2206(AKT抑制剂)组、PA低浓度(PA-L)组、PA高浓度(PA-H)组、PA-H+SC79(AKT激活剂)组。CCK-8法、... 目的:探究茯苓酸(PA)是否通过AKT/MDM2/p53通路影响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常规培养HCT116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MK-2206(AKT抑制剂)组、PA低浓度(PA-L)组、PA高浓度(PA-H)组、PA-H+SC79(AKT激活剂)组。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qPCR法和WB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的增殖活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凋亡,迁移、侵袭能力,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以及AKT/MDM2/p5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PA可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克隆形成能力(P<0.05)、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诱导其凋亡(P<0.05),抑制N-cadherin、vimentin mRNA的表达(P<0.05),促进E-cadherin mRNA的表达(P<0.05),抑制AKT、MDM2的磷酸化水平(P<0.05),促进p53蛋白的表达(P<0.05);AKT抑制剂MK-2206可模拟PA的作用(均P<0.05),而其激活剂SC79则可逆转PA的作用(均P<0.05)。结论:PA通过调控AKT/MDM2/p53信号通路来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结直肠癌 akt/mdm2/p53通路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炎症的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蒋雨晴 苏程果 +4 位作者 周海燕 姜建振 叶江南 罗芳 朱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13-3419,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踝关节的保护作用以及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电针组、激动剂组、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拮抗剂组,每组10只。大鼠注射... 目的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踝关节的保护作用以及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电针组、激动剂组、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拮抗剂组,每组10只。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模型,电针组和电针+拮抗剂组大鼠予以电针干预;假电针组大鼠予以电刺激处理;电针+拮抗剂组和拮抗剂组大鼠注射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拮抗剂;激动剂组大鼠注射HIF-1α激动剂。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估AA大鼠的关节炎严重程度,苏木素-伊红(HE)法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的关节炎症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HIF-1α表达,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内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和拮抗剂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HE染色评分和血清HIF-1α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假电针组、激动剂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HE染色评分和血清HIF-1α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和拮抗剂组大鼠的HIF-1α、VEGF、MDM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1)。假电针组、激动剂组大鼠的HIF-1α、VEGF、MDM2、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干预对AA大鼠的踝关节炎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滑膜炎症 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醛通过MDM2/p53信号通路对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毅 魏子辰 +2 位作者 庞磊 严莹 郁多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60,共8页
目的:探讨柠檬醛(citral)对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20 mg/L)的柠檬醛处理38B9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柠檬醛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根据IC_(50)值设置低、中、高三个浓度(5、1... 目的:探讨柠檬醛(citral)对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20 mg/L)的柠檬醛处理38B9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柠檬醛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根据IC_(50)值设置低、中、高三个浓度(5、10、20 mg/L)处理38B9细胞,并检测柠檬醛对38B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38B9细胞形态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38B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38B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小鼠抑瘤实验观察柠檬醛对38B9细胞生长的作用。通过PubChem在线预测柠檬醛可能的靶点,并绘制蛋白质互作网络图。使用ClusterProfile对结果进行GO富集分析并使用ggplot2绘制可视化柱状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38B9细胞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柠檬醛能有效抑制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的活力,诱导其凋亡并阻滞其细胞周期,促进Puma、Noxa、Bax和p2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抑制Bcl-2和CDK2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抑制MDM2的蛋白表达(P<0.05),促进p53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柠檬醛能够显著抑制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的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MDM2/p5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醛 B细胞淋巴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mdm2/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影响膀胱癌T24细胞侵袭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瑞林 陈祥荣 +4 位作者 李毅宁 张建育 陈俊毅 郭一泓 章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对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利用CCK8法检测膀胱癌T24细胞的生存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盐酸小檗碱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ting分析盐酸小檗碱对P13K/...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对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利用CCK8法检测膀胱癌T24细胞的生存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盐酸小檗碱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ting分析盐酸小檗碱对P13K/AKT通路相关因子(PI3K、p-PI3K、AKT、p-AKT),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CCK8显示盐酸小檗碱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盐酸小檗碱处理后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13K抑制剂LY294002可通过抑制P13K/AKT通路活化,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相对应的盐酸小檗碱处理后膀胱癌T24细胞p-PI3K、pAKT、MMP2、MMP9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有效抑制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13K/AKT通路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膀胱癌 侵袭性 MMp2 MMp9 p1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7受体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怡青 赵荣兰 +3 位作者 乔翠翠 李新雨 白雪 彭效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5-1502,共8页
目的 探究P2X7受体(P2X7R)对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探究体内P2X7R对荷LLC小鼠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RT-PCR检测LLC细胞P2X7R表达。将LLC细胞分别给予P2X7R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2’-3... 目的 探究P2X7受体(P2X7R)对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探究体内P2X7R对荷LLC小鼠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RT-PCR检测LLC细胞P2X7R表达。将LLC细胞分别给予P2X7R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2’-3’-O-(4-苯甲酰-苯甲酰)ATP(BzATP)干预或预先给予P2X7R拮抗剂oxATP、A438079然后再给予激动剂干预,共分为7组。使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L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活化水平。将LLC细胞给予BzATP、A438079、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共分为5组。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L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体内实验:构建荷LLC细胞的皮下移植瘤的野生(WT)型和P2X7R基因敲除(P2X7)型小鼠模型,比较两组肿瘤的体积及质量。结果 LLC细胞中表达P2X7R。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激动剂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与激动剂组相比,拮抗剂可以抑制激动剂促进LL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P<0.001)。Western blot显示:BzATP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与BzATP组相比,拮抗剂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BzATP组相比,拮抗剂组均可抑制BzATP促进的LL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P<0.001)。小鼠荷瘤显示:与WT小鼠相比,P2X7小鼠瘤体体积和瘤体重量均降低(P<0.05)。结论 P2X7R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LL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P2X7小鼠降低LLC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LEWIS肺癌 迁移 侵袭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15-5p通过IGF2/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胃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君 王亚东 +1 位作者 王慧敏 步雪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微小RNA-615-5p(miR-615-5p)已被报道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整。文章旨在探讨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功能相关性。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miR-615-5p在临床胃腺癌组织及细... 目的微小RNA-615-5p(miR-615-5p)已被报道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整。文章旨在探讨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功能相关性。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miR-615-5p在临床胃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将细胞分组:过表达对照组(转染control mimics)和miR-615-5p过表达组(转染miR-615-5p mimics)、低表达对照组(转染control inhibitor)和miR-615-5p低表达组(转染miR-615-5p inhibitor),选择表达miR-615-5p最低的HGC细胞进行过表达,表达miR-615-5p相对较高的MGC细胞进行敲减,qRT-PCR技术检测干预效率。利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平板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等检测胃癌细胞功能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用来检测miR-615-5p对目的蛋白IGF2(IGF2)的影响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miR-615-5p在人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42±0.22)%vs(1.31±0.85)%,P<0.01];miR-615-5p在胃腺癌细胞株(BGC、HGC、MGC)中的表达水平低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P<0.05);在HGC细胞中,过表达miR-615-5p后,其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5.33±1.04)%、(47.33±2.0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4.33±4.04)%、(83.33±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GC细胞中,敲减miR-615-5p后,其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58.37±3.56)%、(79.80±3.8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1.43±2.97)%、(32.1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表达miR-615-5p后IGF2、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减少;敲减miR-615-5p后IGF2、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增加,但在敲减IGF2后,以上作用均受到了明显抑制(P<0.01)。结论miR-615-5p通过直接靶向IGF2使PI3K/AKT/mTOR信号通路失活而抑制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因此,miR-615-5p可能是治疗胃腺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15-5p 胃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B2通过调控P13K/Akt/Nrf2信号通路减轻氯氰菊酯所致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9
8
作者 周礼华 常见荣 +1 位作者 高扬丽 王朝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8-1164,共7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PCB2)是否通过调控P13K/Akt/Nrf2信号通路保护氯氰菊酯(CYP)导致的神经元氧化损伤。方法原代培养C57BL/6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将细胞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PCB2处理组(将5μg/mL的PCB2与细胞共培养24 h);CYP暴露组(...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PCB2)是否通过调控P13K/Akt/Nrf2信号通路保护氯氰菊酯(CYP)导致的神经元氧化损伤。方法原代培养C57BL/6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将细胞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PCB2处理组(将5μg/mL的PCB2与细胞共培养24 h);CYP暴露组(将50μmol/L的CYP与细胞共培养24 h);PCB2预处理组(将5μg/mL的PCB2与细胞预处理30 min后加入CYP 50μmol/L共培养24 h);LY294002处理组(先将20μmol/L的LY294002与细胞预处理30 min,然后加入PCB2预处理30 min,后与CYP共培养24 h)。采用CCK-8分析各组细胞活性,采用荧光探针DCFH-D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通过Hoechst 33342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采用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异常,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p-Akt、Akt蛋白表达。结果CYP暴露降低细胞活性(P<0.001),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促使细胞核出现固缩、浓染等凋亡特征,导致ROS产生异常。PCB2预处理提高细胞存活率(P=0.006),改善细胞核形态异常,逆转CYP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减弱细胞内ROS产生。CYP暴露引起Nrf2核易位,Nrf2、HO-1、p-Akt蛋白表达上调(P<0.001)。PCB2预处理调节Nrf2、HO-1、p-Akt蛋白过度表达。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消除了PCB2对CYP诱导损伤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PCB2通过激活P13K/Akt信号通路,调控Nrf2/ARE通路,减轻CYP所致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原花青素B2 神经元 p13K/akt/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JAK2/STAT3信号通路通过调控p53降低肝癌细胞化疗凋亡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彬 郭佳培 +1 位作者 李雷雷 吴景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5-849,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细胞激活白介素-17-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L-17-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3 of transcription,IL-17-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p53表达并下调化疗的凋...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细胞激活白介素-17-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L-17-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3 of transcription,IL-17-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p53表达并下调化疗的凋亡敏感性,以此探讨肝癌细胞化疗耐药的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肝癌患者(病理学确诊)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ELISA检测肝癌患者化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白介素-17(interlrukin-17,IL-17)浓度;培养肝癌HepG2细胞,分别加入anti-IL-17R及IL-17后与奥沙利铂共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情况及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及p53的表达情况;AG490特异性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后检测p5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奥沙利铂化疗后肝癌患者血清中IL-17的浓度[(143.96±33.20)pg/m L]明显高于化疗前[(77.36±15.66)pg/m L]及正常对照组[(26.61±4.95)pg/m L](P<0.05);肝癌细胞加入anti-IL-17R与奥沙利铂共培养24 h后,BAX表达量明显升高、Bcl-2表达量降低,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p-STAT3)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53表达量升高;而加入IL-17的肝癌细胞,BAX表达量明显降低、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p-JAK2、p-STAT3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53表达量明显降低。AG490阻断JAK/STAT通路后,肝癌细胞p5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肝癌细胞化疗过程中通过IL-17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p53的表达进而下调肝癌细胞凋亡敏感性,由此导致肝癌的化疗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IL-17 JAK2/STAT3信号通路 p53 化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信号通路通过Skp2、p27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8
10
作者 傅奕 方征宇 +3 位作者 王丽影 李增霞 杨勇 查锡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63-1269,共7页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用LY294002特异性阻断PI3K信号通路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明显被抑制.RT-PCR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LY294002增加了p27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p27的mRNA表达.在LY29400...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用LY294002特异性阻断PI3K信号通路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明显被抑制.RT-PCR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LY294002增加了p27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p27的mRNA表达.在LY294002处理的细胞中转入p27的RNAi质粒以干扰p27蛋白的表达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可部分恢复.放线菌酮(Chx)处理实验表明,阻断PI3K信号通路使p27蛋白的半衰期延长,稳定性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LY294002可抑制介导p27蛋白降解的关键分子Skp2的mRNA表达,还可缩短Skp2蛋白的半衰期,降低Skp2蛋白的稳定性.但在SMMC-7721中分别转染PI3K下游重要靶分子Akt的持续激活和失活突变体,却并不影响p27蛋白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PI3K信号通路在转录及翻译后水平调节Skp2的表达而影响p27蛋白的降解,从而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但Akt并没有参与这种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3K 信号通路 p27 SKp2 akt 蛋白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通过PI3K/PTEN/Akt通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萌 彭利 +3 位作者 乔治斌 何宏涛 周烨 徐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pAkt、...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pAkt、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及P27kip1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PTEN、Skp2及P27kip1mRNA表达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G0/G1期HepG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下调HepG2细胞中pAkt和Skp2蛋白的表达,上调PTEN和P27kip1蛋白表达(P<0.05)。RT-PCR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明显上调PTEN mRNA的表达,下调Skp2mRNA的表达,而P27kip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罗格列酮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造成G0/G1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经PI3K/PTEN/Akt信号通路参与Skp2及P27kip1蛋白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pTEN pI3K akt信号通路 肝细胞癌 凋亡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60细胞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宇 魏园玉 +3 位作者 李曌博 张帆 刘帅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探讨HL-60白血病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表达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中相关蛋白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中干扰NS的表达。用Western... 目的:探讨HL-60白血病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表达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中相关蛋白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中干扰NS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评价转染后HL-60细胞NS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干扰前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NS-RNAi-GV248成功感染了HL-6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GFP荧光表达较强(<8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S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干扰表达有效;干扰HL-60细胞中NS的表达后AKT、p-AKT、p70s6k、p-p70s6k蛋白变化不明显(t_1=2.31,P=0.074;t_2=3.62,P=0.069;t_3=1.60,P=0.251;t_4=2.72,P=0.113),而mTOR复合物中的Gβ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15.01,P=0.002)。结论:HL-60细胞中NS蛋白可影响mTOR复合物中GβL蛋白的表达,PI3K/AKT/mTOR通路可能为NS非依赖P53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干细胞因子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HL-60细胞 p53缺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60细胞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I3K/AKT/mTOR通路相关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宇 魏园玉 +3 位作者 张帆 李曌博 刘帅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细胞中nucleostemin(NS)基因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以干扰NS基因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技术评价转...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细胞中nucleostemin(NS)基因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以干扰NS基因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技术评价转染后HL-60细胞NS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干扰前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NS-RNAi-GV248成功感染了HL-6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荧光水平较高,大于8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S基因mRNA的抑制率在HL-60细胞中为56.5%;干扰NS的表达后PI3K、AKT和GβL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为0.491±0.084、0.398±0.164、0.472±0.097,下调明显,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02±0.171、1.000±0.411、1.001±0.2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L-60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与NS基因的下调呈正相关,两者的关联性为证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NS的一种非依赖p53作用途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OSTEMIN pI3K akt MTOR信号通路 HL-60细胞 p53缺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2R3A通过调控p53的表达促进矽肺肺纤维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晓妮 杨少奇 +1 位作者 成于思 巢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0-497,共8页
矽肺是世界范围内较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蛋白磷酸酶2A(PP2A)具有调节肿瘤信号通路、细胞发育进程及细胞周期的功能,PP2A的调节亚基B与核心酶结合,导致PP2A全酶复合物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底物特异性。蛋白磷酸... 矽肺是世界范围内较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蛋白磷酸酶2A(PP2A)具有调节肿瘤信号通路、细胞发育进程及细胞周期的功能,PP2A的调节亚基B与核心酶结合,导致PP2A全酶复合物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底物特异性。蛋白磷酸酶2A调节亚基B″α(PPP2R3A)是PP2A调节亚基B″中的一个亚基,是细胞增殖的调节因子,但目前的研究尚不清楚PPP2R3A在肺纤维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气管滴注二氧化硅(SiO_(2),250 mg/kg)构建肺纤维化模型;采用5 ng/mL TGF-β1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HPF-a)构建纤维化相关的细胞模型;qRT-PCR实验检测Ppp2r3a转录水平;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蛋白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SiO_(2)模型组小鼠出现矽结节且胶原沉积明显,PPP2R3A在肺脏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上升,可以影响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且可能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肺纤维化的进程。本研究为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2R3A 矽肺 肺纤维化 二氧化硅 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2-5p靶向PPP2R2A在婴儿胆道闭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成基 李斌德 +4 位作者 李刚 王文赟 马仲福 曾永娟 胡继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98-2002,共5页
目的:探究miR-122-5p在婴儿胆道闭锁(BA)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T-qPCR检测miR-122-5p在BA患儿及胆总管囊肿(CC)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miR-122-5p和PPP2R2A mRNA在LX-2细胞中的表达。CCK-8检测不同组别中LX-2细胞的增殖活性。Western b... 目的:探究miR-122-5p在婴儿胆道闭锁(BA)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T-qPCR检测miR-122-5p在BA患儿及胆总管囊肿(CC)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miR-122-5p和PPP2R2A mRNA在LX-2细胞中的表达。CCK-8检测不同组别中LX-2细胞的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PP2R2A及Ki67蛋白在LX-2细胞内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22-5p的下游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其靶向关系。结果:miR-122-5p在BA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抑制miR-122-5p的表达显著抑制LX-2细胞的增殖、细胞内AKT的激活并促进LX-2细胞的凋亡,过表达PPP2R2A对LX-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前述一致。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PPP2R2A是miR-122-5p的下游靶基因。同时过表达LX-2细胞内miR-122-5p及PPP2R2A的表达水平对LX-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影响。结论:miR-122-5p在BA患儿血清中过表达,并通过体外实验证实miR-122-5p靶向PPP2R2A影响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肝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2-5p ppp2R2A 胆道闭锁 akt信号通路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制蛋白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功能及其调控可变剪接机制
16
作者 王卫 王红丽 +3 位作者 阿力比亚提·艾尼 衣力亚尔·肉苏 阿依努尔 杨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6-1535,共10页
目的·探索血管抑制蛋白2(vasohibin-2,VASH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VASH2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在TNB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enotypeTissue E... 目的·探索血管抑制蛋白2(vasohibin-2,VASH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VASH2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在TNB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联合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比较VASH2在TNBC中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VASH2在TNBC中的甲基化水平。在TNBC细胞系MDA-MB-231中对VASH2过表达,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受VASH2所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可变剪接基因。结果·VASH2在TNBC组织中与正常组织及其他乳腺癌分型比较表达水平显著提高。VASH2基因的低甲基化可能是VASH2在TNBC中表达上调的原因之一。VASH2过表达后引起81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上调的基因23个,下调的基因58个。VASH2过表达后可变剪接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上。结论·VASH2可能通过调控TNBC中基因可变剪接促进其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蛋白2 三阴性乳腺癌 可变剪接 p53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逐痰通络颗粒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的作用
17
作者 赵慧 曹轶君 刘晓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4-1719,共6页
目的 探讨逐痰通络颗粒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逐痰通络颗粒组低、中、高剂量组(90、180、36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4%木瓜蛋白酶溶液构建膝骨关节炎模型后,灌胃给... 目的 探讨逐痰通络颗粒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逐痰通络颗粒组低、中、高剂量组(90、180、36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4%木瓜蛋白酶溶液构建膝骨关节炎模型后,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持续36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HE染色法观察膝骨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β、IL-17)水平,采用UPLC-Orbitrap Fusion Lumos Tribrid/MS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蛋白质及其相关蛋白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差异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加快;膝关节软骨组织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关节面破坏情况改善,纤维结缔组织减少;逐痰通络颗粒中、高剂量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P<0.01),逐痰通络颗粒低剂量组IFN-γ水平降低(P<0.05),TNF-α、IL-1β、IL-17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痰通络颗粒高剂量组TLR2、TLR4、MMP1、MMP3、P-NFκB、ADAMTS5、P-p38、P-PI3K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共筛选出63个差异蛋白质,模型组有10个上调蛋白,53个下调蛋白,各给药组63个差异蛋白均有所回调。结论 逐痰通络颗粒通过调节TLR2/MMPs/p38/NF-κB、TLR4-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KOA大鼠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抗膝骨关节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痰通络颗粒 膝骨关节炎 蛋白质组学 TLR2/MMps/p38/NF-κB信号通路 TLR4-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NSUN2在卵巢癌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婉珊 洪小山 +5 位作者 陈冠桥 陈斌 文斌 林育 韦之富 罗喜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9-1085,共7页
目的应用RNA⁃seq技术研究NSUN2对卵巢癌细胞株A2780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NSUN2在卵巢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抑制A2780细胞中NSUN2的表达。以转染空载体的细胞为对照,使用RNA⁃seq技术对干扰细... 目的应用RNA⁃seq技术研究NSUN2对卵巢癌细胞株A2780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NSUN2在卵巢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抑制A2780细胞中NSUN2的表达。以转染空载体的细胞为对照,使用RNA⁃seq技术对干扰细胞株进行基因谱高通量测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KEGG Pathway、GO分析和GSEA富集分析,探索NSUN2调控的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NSUN2敲低的A2780细胞株有164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1020个,下调基因有622个;通过GO分析、KEGG Pathway和GSEA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hedgehog信号通路、P53等信号通路上,参与了病毒转录、翻译起始和调节等生物过程;通过对P53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筛选出与改通路相关的3个关键基因(ZMAT3、EI24和CCND2),RT⁃qPCR验证其表达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结论A2780 sh⁃NSUN2组与A2780 sh⁃NC组的基因表达谱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P53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NSUN2可能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调控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UN2 卵巢癌 转录组测序技术 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调节C2C1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可 吴丽丽 +5 位作者 秦灵灵 胡玉立 吴悠 张程斐 张秀媛 刘铜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885-2890,共6页
目的:观察藤茶总黄酮对棕榈酸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并从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含2%马血清的高糖培养基(DMEM)培养小鼠C2C12成肌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肌管细胞后,用0.... 目的:观察藤茶总黄酮对棕榈酸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并从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含2%马血清的高糖培养基(DMEM)培养小鼠C2C12成肌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肌管细胞后,用0.5 mmol/L棕榈酸诱导培养16 h建立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藤茶总黄酮(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50μg/mL、80μg/mL)对C2C12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确定后续实验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将C2C12细胞诱导成熟的肌管细胞分为正常组(NC)、高糖模型组(DM)和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AGH、AGM、AGL),检测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藤茶总黄酮对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转导通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藤茶总黄酮浓度在50μg/mL时,细胞成活率最高。据C2C12细胞活性检测,得到用于后续细胞实验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浓度分别为80μg/mL、50μg/mL、30μg/mL。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葡萄糖消耗量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藤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显著提升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藤茶总黄酮可改善C2C1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C2C12细胞 骨骼肌 胰岛素抵抗 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吉西他滨体外抗胰腺癌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华宏军 龚道军 +3 位作者 叶晓华 陈媛 陈燕萍 韦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辅助治疗对吉西他滨抗胰腺癌活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分子克隆及RNA干扰方法于人胰腺癌细胞Capan-2中过表达和干扰鼠双微体蛋白2(MDM2),MTT实验检测p53野生型胰腺癌细胞系Capan-2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辅助治疗对吉西他滨抗胰腺癌活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分子克隆及RNA干扰方法于人胰腺癌细胞Capan-2中过表达和干扰鼠双微体蛋白2(MDM2),MTT实验检测p53野生型胰腺癌细胞系Capan-2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pan-2细胞中MDM2、p53、Noxa和Puma的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释放,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apan-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水平。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青蒿琥酯组Capan-2的相对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吉西他滨单处理组(P <0. 05)。青蒿琥酯处理显著抑制Capan-2细胞中MDM2的表达水平(P <0. 05)。吉西他滨联合青蒿琥酯组的p53、Noxa及Pum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吉西他滨单处理组(P <0. 05)。青蒿琥酯明显促进吉西他滨依赖的Capan-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释放,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以及凋亡的发生。转染MDM2表达质粒后,青蒿琥酯联合吉西他滨对Capan-2细胞的凋亡诱导途径受到显著抑制。结论:青蒿琥酯通过MDM2/p53途径提高吉西他滨的抗胰腺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吉西他滨 胰腺癌 mdm2/p53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