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Air Conditioning Unit of Evaporative Cooling Assisted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HUANG Xiang,XU Fang-cheng,WU Jun-mei(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8,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6-110,共5页
The evaporative cooling,which assists the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test-rig,has been designed.It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were described,and the performance test was conducted and analy... The evaporative cooling,which assists the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test-rig,has been designed.It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were described,and the performance test was conducted and analyzed.The test shows that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vaporative cooling "free cooling" in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s can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ir-conditioned comfort through the switch of the func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vaporative cooling fan and pump energy consumpt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more than 80 percent of energy can be saved,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the Unit(EER)is as high as 7.63.Using the two stages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to pre-cool the new wind in summer,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same air supply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0.83 kg/s chilled water saved can be equivalent to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and when the new wind ratio up to 50 percent,more than 10 percent load was reduced in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The overall EER increased about 35 perc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RATIVE COOLING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air-conditioning unit E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porative Condensers in Comfortab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2
作者 YIN Ying-de1,ZHU Dong-sheng1,DU Gui-mei2,LI Yuan-xi1,SUN He-jing1,LIU Qing-ming1(1.Key Lab of Enhancement Heat Transfer and Energy Conservation,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1,China 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6-140,共5页
The operating theory of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 was expatiated.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general refrigeration system was analyzed.Compared with the air-cooled and th... The operating theory of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 was expatiated.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general refrigeration system was analyzed.Compared with the air-cooled and the water-cooled,the virtues of energy-conservation and water-conservation of evaporative condensers were analyzed.Some question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vaporative condensers were pointed out,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method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ly,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technique in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 field and the applied foreground of evaporative condensers in comfortable air conditioning were pros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RATIVE CONDENSERS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general REFRIGERATION system comfortab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tropy Assessment on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f Condense Heat in Recovery System in Air-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 被引量:2
3
作者 TANG Wen-wu1,2,WANG Han-qing1,2(1.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China 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8,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6-101,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influences of condense heat recovery system on the environment.Aiming at the damage of the condense heat to the environment,an entropy of resource loss and an ...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influences of condense heat recovery system on the environment.Aiming at the damage of the condense heat to the environment,an entropy of resource loss and an emission entropy from the condense heat recovery system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 were introduced.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tropies,we developed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called the composite influence coefficient,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By simulation,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s that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 is one of the powerful methods for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to compute the damage entropy of the condense heat,with the largest training error being-0.025(the relative error being-3.56%),and the biggest test error being 0.015(the relative error being 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 condense HEAT ENTROPY evaluation LS-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冷性能分析与试验
4
作者 何泽银 马小宇 +1 位作者 周亚伟 姜龙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1-237,共7页
为研究R290空调系统制冷性能,设计一种电动汽车双回路空调系统。基于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建立系统仿真模型,求解得到系统制冷量与系统COP;搭建系统性能测试平台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合理性;考虑外界环境与部件参... 为研究R290空调系统制冷性能,设计一种电动汽车双回路空调系统。基于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建立系统仿真模型,求解得到系统制冷量与系统COP;搭建系统性能测试平台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合理性;考虑外界环境与部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其制冷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系统制冷量、COP值两者吻合制冷量随压缩机转速增大呈上升趋势,系统COP随压缩机转速增大呈下降趋势;随着蒸发器进风温度、室内换热器进风风量的增加,制冷量、系统COP增大;随着车外换热器进风温度的增加,制冷量、系统COP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双回路空调系统 数值仿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机柜半导体空调制冷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丽君 盛健 +1 位作者 张华 许贯禄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了实现对机柜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一种电器柜集成半导体空调,采用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通过试验研究了输入电流(6~11 A)、环境温度(26~35℃)、箱内外温差(0~40℃)、热端风量等参数对机柜半导体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 为了实现对机柜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一种电器柜集成半导体空调,采用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通过试验研究了输入电流(6~11 A)、环境温度(26~35℃)、箱内外温差(0~40℃)、热端风量等参数对机柜半导体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6℃,箱内外温差20℃时,半导体空调最佳工作电流为8 A(36 V),此时制冷量最大(213 W);当电流为8 A(36 V)时,随着环境温度(20~35℃)升高,制冷量提高了13.9%,COP提高了11.9%;随着箱内外温差(0~40℃)增大,制冷量和COP均显著增大(108~340 W,0.38~1.21),热交换量的提高是制冷量上升的主要原因;热端风扇的风量从108.6 m^(3)/h升高至156 m^(3)/h时,制冷量提高了4.02%,COP提高了1.50%。研究结果可为机柜半导体空调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 机柜空调 量热计法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空调设备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秀平 屈博艺 +4 位作者 吴俊峰 胡一清 周全 葛坦 宋哲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6,共12页
我国冷冻空调设备碳排放评价、认证认可技术方面的研究基础较薄弱,为了给研究冷冻空调设备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提供思路,本文对国内外碳排放计算及评价的相关标准和文献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冷冻空调设备,国内外缺失... 我国冷冻空调设备碳排放评价、认证认可技术方面的研究基础较薄弱,为了给研究冷冻空调设备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提供思路,本文对国内外碳排放计算及评价的相关标准和文献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冷冻空调设备,国内外缺失碳排放核算的技术标准,需针对冷冻空调设备的特点,制定其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需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来确定;建立通用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是必要的,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以及产品能效提升和地区能效差异,技术评价方法需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制定冷冻空调设备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空调 碳排放 生命周期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GWP制冷剂在新能源汽车空调应用性能分析
7
作者 朱腾飞 刘晔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3-350,共8页
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正式生效,R134a因其高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在未来汽车空调中使用受限。为研究低GWP制冷剂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对R1234yf、R1234ze(E)、R290在4种实... 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正式生效,R134a因其高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在未来汽车空调中使用受限。为研究低GWP制冷剂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对R1234yf、R1234ze(E)、R290在4种实际汽车空调工况下进行性能分析与多因素评估,并与R134a进行对比;其次,建立续航模型,研究不同制冷剂在冬季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续航性能。结果表明:与R134a相比,R1234yf具有相近的单位容积制冷/制热量,压缩机排量适配性强;R1234ze(E)和R134a的COP及制冷/制热效果相当;在冬季极寒工况下,R290表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其COPh和qcv分别比R134a高2.3%、57.3%,此外,在热泵运行工况下,R290的续航里程衰减较R134a有所减缓。本研究为汽车空调领域高效、环保制冷剂替代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低GWP制冷剂 热力学 性能分析 R290 制冷剂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市政热水直接供暖的水氟互联空调系统
8
作者 查富海 王源 +2 位作者 李先庭 国德防 顾超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我国北方较多公共建筑分别采用直膨式空调供冷和市政热水供暖,需要2套室内末端。提出了一种利用市政热水直接供暖的水氟互联空调系统,其室内机为三介质换热器,可以利用市政热水或直膨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实现直膨式空调和集中热网供暖... 我国北方较多公共建筑分别采用直膨式空调供冷和市政热水供暖,需要2套室内末端。提出了一种利用市政热水直接供暖的水氟互联空调系统,其室内机为三介质换热器,可以利用市政热水或直膨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实现直膨式空调和集中热网供暖的灵活切换;以北京某办公建筑为例,按夏季空调工况进行机组选型,建立了系统的性能模拟模型,并分析其在供暖季及过渡季的供暖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供暖季采用市政热水供暖时所需的用户侧水温低于54℃;在过渡季采用直膨式供暖时其机组容量高于过渡季尖峰负荷,且在49%的运行时间内能效超过3.5。提出的水氟互联空调系统采用一套末端保障夏季空调和冬季供暖需求,并在市政热水停暖后可用直膨方式供暖,简化了现有系统形式,提高了供暖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氟互联机 三介质换热器 空调系统 市政热网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CRH3C动车组空调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9
作者 周正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44,共8页
主要对CRH3C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制冷故障进行分析。介绍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功能、制冷循环和控制系统;介绍空调常见制冷故障,对空调板卡继电器和接触器、漏氟故障进行分析,对故障原因、故障影响、故障检查处理进行阐述。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 主要对CRH3C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制冷故障进行分析。介绍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功能、制冷循环和控制系统;介绍空调常见制冷故障,对空调板卡继电器和接触器、漏氟故障进行分析,对故障原因、故障影响、故障检查处理进行阐述。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介绍压缩机、避振软管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故障检修流程和解决方案。从远程监控、运用检修、季节性整治以及人员培训4方面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大量节约空调故障处置时间和提高线上应急处置能力,保证车辆空调系统的功能状态,减少因空调失效导致的应急换车风险,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3C动车组 空调失效 空调制冷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GWP制冷剂在-100~200℃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迪 郭智恺 +4 位作者 于万金 卢朋 刘瑶瑶 刘武灿 张建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7,共15页
制冷剂是蒸气压缩循环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流体,氢氟烷烃类化合物是目前制冷、空调和热泵设备中的主要制冷剂,但该类制冷剂会引起全球变暖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应用性能相似、环境性能友好的新型制冷剂。介绍了不同制冷剂在-100~200℃蒸气... 制冷剂是蒸气压缩循环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流体,氢氟烷烃类化合物是目前制冷、空调和热泵设备中的主要制冷剂,但该类制冷剂会引起全球变暖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应用性能相似、环境性能友好的新型制冷剂。介绍了不同制冷剂在-100~200℃蒸气压缩循环应用场景中的使用现状,并综述了具有前景的低GWP制冷剂替代方案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HFO-1234yf、HFO-1234ze(E)、HFO-1234ze(Z)、HCFO-1233zd(E)、HFO-1336mzz(Z) 5种低GWP制冷剂在实际应用系统中的最新研究及关键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空调 热泵 有机朗肯循环 GW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汽车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汽车空调系统及制冷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结合汽车空调系统维修工作实际,对制冷故障的原因及表现,从机械故障、系统故障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以汽车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汽车空调系统及制冷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结合汽车空调系统维修工作实际,对制冷故障的原因及表现,从机械故障、系统故障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详细介绍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制冷系统 故障诊断 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工质电动汽车空调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分析
12
作者 周峰 田旭文 李红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7-1714,共8页
空调作为整车系统中环境调控的关键子系统,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对于电动汽车的环保和排放要求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汽车空调系统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CCP模型及相关数据,对全国各省份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LCCP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两种不同... 空调作为整车系统中环境调控的关键子系统,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对于电动汽车的环保和排放要求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汽车空调系统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CCP模型及相关数据,对全国各省份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LCCP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两种不同制热方案以及不同电力碳强度下的LCCP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RE170/R134a低GWP混合工质(二甲醚与R134a质量分数比90∶10)替换后电动汽车空调LCCP值降低了11.2%~28.1%,而采用热泵替换PTC电加热器后电动汽车空调LCCP值降低了0~33.1%,此外,随着未来我国电力碳强度与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变化,至2035年单辆车的LCCP值将会下降31.7%~39.3%,而全国整体电动汽车LCCP值将大幅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GWP混合工质 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 空调系统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PFASs限制法案提案下汽车空调替代制冷剂的对比与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兆龙 管燕 +2 位作者 殷翔 宋昱龙 曹锋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随着基加利修正案在中国的通过实施,在我国汽车空调领域逐渐减少或淘汰R134a制冷剂已变成不可回避的事实,而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汽车空调替代制冷剂为R1234yf、CO_(2)和R290,目前我国在3种替代制冷剂的选用方面还没有明确方向。德国等5... 随着基加利修正案在中国的通过实施,在我国汽车空调领域逐渐减少或淘汰R134a制冷剂已变成不可回避的事实,而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汽车空调替代制冷剂为R1234yf、CO_(2)和R290,目前我国在3种替代制冷剂的选用方面还没有明确方向。德国等5国也在近日提出了对PFASs的限制法案建议,R1234yf也被纳入了受限名单,使用前景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从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系统性能等方面对R1234yf、CO_(2)和R290进行对比,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并对最新的PFAS物质限制法案提案中涉及汽车空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我国汽车空调领域替代制冷剂的研究提供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汽车空调替代制冷剂的选择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替代制冷剂 CO_(2) R1234yf R2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辐射制冷-空调混合制冷系统的节能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政 房安之 +1 位作者 赵晓冬 陈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1566,共6页
为了节约建筑物的空调制冷能耗,将传统的高能耗空调制冷与无能耗辐射制冷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动态调控的分离式混合制冷系统.该系统利用辐射制冷的无能耗特性,辅助空调对建筑物进行降温以降低制冷能耗.首先,在真实的小型建筑物上搭建了具... 为了节约建筑物的空调制冷能耗,将传统的高能耗空调制冷与无能耗辐射制冷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动态调控的分离式混合制冷系统.该系统利用辐射制冷的无能耗特性,辅助空调对建筑物进行降温以降低制冷能耗.首先,在真实的小型建筑物上搭建了具有恒定工质流速的辐射制冷-空调混合制冷系统;其次,在有、无辐射制冷循环的房间进行了对照实验以验证其节能效果;最后,系统加入了对工质流动状态的动态调控装置,以保证在波动的环境条件下辐射制冷不会产生反向的“加热”作用.该系统将空调与辐射制冷的工质循环回路分离布置,大幅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复杂度和设计、安装成本;与单一空调系统相比节省了约15.0%的制冷能耗;在加入动态调控装置后,进一步实验实现了约19.1%的节能效果.该系统验证了辐射制冷技术的节能效果,为辐射制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混合制冷系统 空调节能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秀平 刘晓红 +4 位作者 周到 王汝金 马金平 吴利平 胡一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5,共9页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性能和可靠性的发展,以及制冷剂替代的研究,基于对我国工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调研,深入分析了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等)的技术现状,并...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性能和可靠性的发展,以及制冷剂替代的研究,基于对我国工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调研,深入分析了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等)的技术现状,并对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了目前我国工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在强化换热技术、加工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但随着应用市场的需求多样化,对换热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今后换热器研发应从节材、新型制冷剂研发、加工制造智能化等方面着手,以提高换热器传热效率并节约材料成本,适应制冷剂替代的行业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制冷空调 发展趋势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室内辐射空调高透膜防结露特性
16
作者 渠景伟 麻建超 +2 位作者 郑晓红 陈卫杰 钱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和舒适的优点,但结露问题限制其应用推广。在冷板外加红外高透膜,可以在升高红外高透膜与室内空气接触面温度的同时,保证空调系统的辐射制冷量,达到降低辐射空调结露的风险。构建了红外透射膜辐射制冷的传热模...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和舒适的优点,但结露问题限制其应用推广。在冷板外加红外高透膜,可以在升高红外高透膜与室内空气接触面温度的同时,保证空调系统的辐射制冷量,达到降低辐射空调结露的风险。构建了红外透射膜辐射制冷的传热模型,计算了高透膜红外透过率对露点温度及辐射冷量的影响,预测了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自然通风防结露的最小透过率及相应最大制冷量,从而评估不同气候区辐射制冷利用红外透射膜的潜力,最后评估了高透膜红外透过率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辐射热传递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室内膜面传热过程;在保证辐射冷量的前提下,透射膜可以提高不凝水露点温度阈值4~17℃;不同城市要求的最小透过率不同,呼和浩特最低为0.4,重庆最高为0.95。红外透射膜可作为一种新型方法用于辐射空调冷源壁面的防结露,研究可为透射膜的设计及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空调 防结露 制冷量 高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化广义瑞利熵在列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诊断中应用
17
作者 张梦源 王钊 +3 位作者 鲍超 陈焕新 张鉴心 程亨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259,共5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列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的诊断中,经常出现许多特征,如何选择特征成为诊断中两难的抉择。特征选择过多,算法资源开销巨大;特征选择过少,则不能很好地学习故障信息,导致诊断模型的效果不好。目前,在特征选择中,有...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列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的诊断中,经常出现许多特征,如何选择特征成为诊断中两难的抉择。特征选择过多,算法资源开销巨大;特征选择过少,则不能很好地学习故障信息,导致诊断模型的效果不好。目前,在特征选择中,有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即PCA(主成分分析),还有一个引用次数比较少的为最大化瑞利熵,2个皆存在特征过多导致的算法资源开销过大问题。为减少资源开销及比较二者优劣,特开展本研究。[方法]选用比较经典的支持向量机和均值聚类模型作比较,同时利用小样本历史数据构造降维算法而不是利用全体样本构造最大化瑞利熵的降维算法,同样是为了减少资源开销,属于对算法的改进。比较基于小样本历史数据的最大化广义瑞利熵降维和常用的PCA降维方式在均值聚类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f1得分、准确率和时间开销上的优劣。[结果及结论]结果表明,最大化广义瑞利熵的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和探测时间资源开销只有原始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模型的3%,无论是均值聚类还是支持向量机在使用最大化瑞利熵的投影后的数据,测试数据准确率比其他模型更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空调 制冷剂充注量 小样本 广义瑞利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34yf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子膨胀阀测试系统研制
18
作者 陈剑云 李征涛 +4 位作者 黄超 高磊 马林泉 彭家驹 周宇游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48,共8页
针对目前国内现有电子膨胀阀测试系统偏差大、测试范围小、耗能大,研制了一种新型R1234yf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子膨胀阀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利用制冷剂节流后气相经压缩机加压、液相经制冷剂循环泵加压,两相充分混合后进入冷凝器,利用排气... 针对目前国内现有电子膨胀阀测试系统偏差大、测试范围小、耗能大,研制了一种新型R1234yf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子膨胀阀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利用制冷剂节流后气相经压缩机加压、液相经制冷剂循环泵加压,两相充分混合后进入冷凝器,利用排气节流阀直接控制被测电子膨胀阀阀后压力。依据汽车热管理国家标准对该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及热力性能分析,并与实际制冷方法、液环法测试系统冷凝热负荷及耗功总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利用两相环法,可以减少冷凝后的冷凝热量,通过排气节流阀控制被测阀后压力,取消蒸发器,提高系统性能;在流经被测试电子膨胀阀的工质质量流量为0.02~0.18 kg/s工况下,该系统冷凝热负荷较实际制冷方法减小了71.6%,较液环法降低了37.9%,耗功总和则比实际制冷方法下降了63.7%~38.6%,但比液环法约增加了7.5%。该系统可为新能源汽车空调行业电子膨胀阀性能测试提供可行且节能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空调 R1234yf制冷剂 电子膨胀阀 两相环法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19
作者 翟晨旭 江斌 +3 位作者 孙东方 张弘强 唐海波 张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为实现车载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功能,快速判断空调制冷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文章建立车载空调制冷系统一维仿真模型,并以压缩机进出口温度、压力等参数为特征参数,冷凝器风量降低、制冷剂泄漏等故障为输出目标结果,构建车载空调制... 为实现车载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功能,快速判断空调制冷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文章建立车载空调制冷系统一维仿真模型,并以压缩机进出口温度、压力等参数为特征参数,冷凝器风量降低、制冷剂泄漏等故障为输出目标结果,构建车载空调制冷系统的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和决策树故障诊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凝器风量降低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排气压力上升,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和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下降。通过对比2种不同诊断策略的仿真测试结果发现,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车载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制冷系统 故障诊断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决策树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站双目标权重自适应非线性预测控制
20
作者 魏东 闫畔 冯浩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针对传统制冷站控制系统易产生振荡,且无法实现系统性能整体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制冷站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优化目标函数设计为满足建筑冷量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整体能效.为解决上述两个优化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本文采用模糊... 针对传统制冷站控制系统易产生振荡,且无法实现系统性能整体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制冷站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优化目标函数设计为满足建筑冷量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整体能效.为解决上述两个优化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本文采用模糊逻辑设计了优化目标权重自适应模块,实时求取权重因子最优解;针对非线性系统在线优化求解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滚动优化算法,采用神经网络作为反馈优化控制器,并将系统优化目标函数作为在线寻优性能指标,结合Euler-Lagrange方法和随机梯度下降法对控制器权值和阈值进行在线寻优,算法计算量小,占用存储空间适中,便于采用低成本的现场控制器实现制冷站预测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策略与PID控制相比,在未加入优化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模块情况下,系统平均能效比提高约32.5%;进行优化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寻优后,系统平均能效提高约3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站 非线性系统 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权重自适应 模糊逻辑 双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