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葱属植物野生成年植株耐旱生理响应及综合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金花 高佳荷 +2 位作者 伊如 敖恩 成格尔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7-515,共9页
为丰富野生葱属(Allium L.)植物耐旱种质资源研究,探究内蒙古常见葱属植物种间耐旱能力差异,明确葱属植物应对干旱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本研究以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碱韭(Allium polyrhizum Turcz.ex Regel)、细叶韭(Alliu... 为丰富野生葱属(Allium L.)植物耐旱种质资源研究,探究内蒙古常见葱属植物种间耐旱能力差异,明确葱属植物应对干旱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本研究以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碱韭(Allium polyrhizum Turcz.ex Regel)、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 L.)3种葱属植物野生成年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设置对照组(0%)和4个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实验组(15%,30%,45%和60%),分别于第7,14,21,28天测定生理和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3种植物生理指标变化存在差异。在受到胁迫后游离脯氨酸(Proline,Pro)和叶绿素(Chlorophyl,Chl)含量在细叶韭叶内含量最高、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在碱韭内含量最高,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碱韭和蒙古韭叶内均具有较高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综合评价3种葱属植物的耐旱能力,耐旱能力最强的是细叶韭,蒙古韭在15%和30%较低浓度干旱胁迫下抗旱能力强于碱韭,而碱韭在45%和60%较高浓度干旱胁迫下抗旱能力强于蒙古韭。本研究结果可为葱属植物耐旱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耐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叶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旱评价指标筛选
2
作者 杨维强 张晗 +3 位作者 姜吉顺 齐天罡 周沁屿 彭燕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0-1522,共13页
为发掘抗旱性优异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质资源以及筛选评价其抗旱性强弱的有效指标,本试验以采自四川等地自然分布的110份白三叶种质资源以及国审品种‘Haifa’‘Goethe’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通过观测供试材料的... 为发掘抗旱性优异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质资源以及筛选评价其抗旱性强弱的有效指标,本试验以采自四川等地自然分布的110份白三叶种质资源以及国审品种‘Haifa’‘Goethe’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通过观测供试材料的表型指标差异对其抗旱性初步评价;在室内控水条件下,通过观测叶片横切结构和生理参数的变化,运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对初筛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采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各指标的贡献率以筛选出适宜白三叶抗旱性评价的指标。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显示白三叶的形态特征和抗旱性密切相关;综合评价表明,材料Tr210,Tr103,Tr083具有较强耐旱性,而Tr008和Tr033耐旱性较差。在26个评价指标中,最终筛选出16个有效指标,包括4个表型指标、8个生理指标和4个叶片显微结构指标。本研究为白三叶耐旱种质资源评价以及耐旱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抗旱性 抗旱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综合评价
3
作者 王睿昕 朱云君 +3 位作者 唐若楠 王菲 章杨婷 彭东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7,共9页
为研明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并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抗旱性评价或鉴定的指标,本试验以10个朱砂根品种二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停止供水模拟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干旱处理30 d时22个抗旱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抗旱系数,继... 为研明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并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抗旱性评价或鉴定的指标,本试验以10个朱砂根品种二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停止供水模拟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干旱处理30 d时22个抗旱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抗旱系数,继而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的抗旱性鉴定指标,综合评价朱砂根各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CK)相比,干旱处理30 d时10个朱砂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总生物量(干重)均下降且大多差异显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高。(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根干重、植株总生物量、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鉴定评价朱砂根品种幼苗期抗旱性的参考指标。(3)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初步判定10个朱砂根品种的抗旱能力为‘霞珠’>‘福株’>‘赤玲珑’>‘金玉满堂’>‘福满堂’>‘碧珠’>‘珠塔’>‘碧霞珠’>‘大富贵’>‘苹果子’。该研究结果可为朱砂根抗旱品种的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干旱胁迫 抗旱性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BiGRU-STMHSA的农业干旱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权家璐 陈雯柏 +2 位作者 王一群 程佳璟 刘亦隆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56-164,共9页
[目的/意义]农业干旱对中国农业生产发展具有消极影响,甚至威胁到粮食安全。为了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中国的作物产量,根据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 SSMI)对农业干旱进行准确预测和等级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方... [目的/意义]农业干旱对中国农业生产发展具有消极影响,甚至威胁到粮食安全。为了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中国的作物产量,根据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 SSMI)对农业干旱进行准确预测和等级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遥感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相关模型实现了农业干旱预测。首先,考虑了农业干旱的空间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图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BiGRU)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农业干旱预测模型GCN-BiGRU-STMHSA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Spatio-Temporal Multi-Head Self-Attention)。其次,使用日尺度的SSMI作为农业干旱指标。最后,根据搭建的GCN-BiGRU-STMHSA模型实现对SSMI的精准预测和分类。采用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2.1(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2.1, GLDAS-2.1)为数据集,在该数据集上训练GCN-BiGRU-STMHSA模型,以预测SSMI值并进行农业干旱等级分类。并与经典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GCN-BiGRU-STMHSA模型结果优于其他模型。在5个研究地点中,固始县数据集上误差最小,预测10天后的SSMI时,其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为0.05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0.071、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为0.880,准确率(Accuracy, ACC)为0.925,调和平均值(F1)为0.924。预测步长越短,预测的效果越好,当预测步长为28天时,模型预测干旱分类表现依然良好。[结论]该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和分类任务中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预测 BiGRU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图神经网络 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5
作者 安妮 张会兰 +2 位作者 许杨 柳宏才 孙嘉宁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8,共13页
[目的]金沙江流域作为西南高山峡谷区的重要生态区域,近年来干旱事件频发,研究其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传播规律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气象干旱是由于某一区域长期缺乏降水而导致的... [目的]金沙江流域作为西南高山峡谷区的重要生态区域,近年来干旱事件频发,研究其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传播规律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气象干旱是由于某一区域长期缺乏降水而导致的一种异常现象,而农业干旱是指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的一种不良现象。采用金沙江流域1985—2015年40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及CCI土壤数据集,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流域内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多尺度时空特征、周期性变化及传播规律。[结果](1)年尺度上,流域在气象和农业方面均存在干旱化趋势。在季节尺度上,SPI的变化趋势在4个季节存在较大差异,秋季干旱化趋势最为严重;SSMI的变化趋势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干旱化和湿润化的趋势并不明显。在空间上,气象和农业分别在41.0%和38.5%的区域有干旱化的趋势,均分布在流域南部;41.4%和43.4%的区域有湿润化趋势,均分布在流域北部,呈现“北湿润化南干旱化”的分布格局,干旱的发生有明显的空间性和季节性差异。(2)1985至2015年间,该流域气象干旱主要表现出9a的主周期,而农业干旱则表现为18a的主周期;2000年后干旱频率和强度增加,气象和农业均呈现出向干旱化发展的趋势。(3)从干旱发生频率上看,气象干旱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和南部,农业干旱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性。气象干旱在春夏季高发,无旱和轻旱发生频率最高。农业干旱在夏秋两季高发,轻旱发生频率最高。(4)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的传播时间主要集中在1~2个月,流域高海拔地区(上游)两种干旱之间的传播时间较长,而低海拔地区(下游)的传播时间较短。传播强度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性,时间上春、夏季节干旱传播强度最大,DPI>1的区域分别占43.0%和51.0%。空间上流域北部和南部传播强度最大,农业干旱对气象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结论]金沙江流域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发生的特征差异明显,未来应更多关注下游地区夏、秋季节的干旱变化,提高该地区的抗旱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气象干旱 农业干旱 干旱指数 时空特征 干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稻SSSLs孕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6
作者 陈科 廖冰 +2 位作者 刘国利 黄秀艳 何平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1,共11页
为揭示水稻孕穗期的抗旱机理,以6份由南方野生稻和展颖野生稻构建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s)及其亲本华粳籼74(HJX74)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干旱处理,测定干旱处理0,5,10 d和复水5 d后的6个生化指标和结实期后的11个农艺性状,并结合相关性分... 为揭示水稻孕穗期的抗旱机理,以6份由南方野生稻和展颖野生稻构建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s)及其亲本华粳籼74(HJX74)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干旱处理,测定干旱处理0,5,10 d和复水5 d后的6个生化指标和结实期后的11个农艺性状,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7个材料的耐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7个材料之间的农艺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材料M78-1与HJX74在相对穗长、相对空粒数、相对穗粒数存在极显著差异,M148与HJX74在相对瘪粒数存在极显著差异,M107与HJX74在相对穗长和相对二次枝梗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孕穗期鉴定到6个耐旱QTLs,包括相对穗长(qRPL1-1、qRPL2-1)、相对二次枝梗数(qRNSB2-1)、相对瘪粒数(qRNDG11-1)、相对空粒数(qRNEG1-1)和相对穗粒数(qRGNP1-1),分布在1,2,11号染色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干旱5 d后分别增加3.76%~18.20%,31.88%~100.00%,而丙二醛浓度降低41.07%~81.65%;干旱10 d后SOD和POD的活性出现下降趋势,分别降低9.20%~48.53%,44.74%~79.79%,而丙二醛浓度相比于干旱5 d出现显著升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在处理5,10 d阶段持续上升,复水5 d后各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相对结实率、POD和脯氨酸的特征向量和贡献率最大,表明这3种指标更能代表水稻孕穗期的耐旱情况。综上,干旱胁迫会影响水稻孕穗期各项农艺性状与生化指标,同时水稻也会调节自身代谢过程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干旱胁迫 农艺性状 生化指标 耐旱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期划分下的粮食作物水分供需空间匹配方法
7
作者 赵金玲 董春 杨妍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威胁粮食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粮食作物类别,结合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与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描述农业水资源短缺评估的方法。以湖北省的水稻、玉米和冬小麦为例,利用遥感数据构建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量化全年农业...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威胁粮食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粮食作物类别,结合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与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描述农业水资源短缺评估的方法。以湖北省的水稻、玉米和冬小麦为例,利用遥感数据构建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量化全年农业水资源供需关系,采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按作物生育期对水资源短缺情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水稻和玉米水资源短缺,其中水稻孕穗、抽穗期重旱面积占比分别为38.11%、74.09%,乳熟期特旱面积占比37.25%,玉米抽雄吐丝期重旱面积占比57.27%;鄂中部、鄂北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应合理配置种植结构以及水土资源。基于此分析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和发生规律,可以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与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农业水资源 作物需水量 农业干旱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旱条件下玉米不同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分析
8
作者 李昊洋 宋莹璐 +4 位作者 张鹏艳 张正 温鑫 卜华虎 常建忠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9-966,共8页
【目的】对玉米自交系水旱条件下的表型进行鉴定,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分析,有助于利用分子手段筛选抗旱种质及抗旱品种选育。【方法】用175份玉米自交系材料构建训练群体,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连续2年在2个地点对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 【目的】对玉米自交系水旱条件下的表型进行鉴定,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分析,有助于利用分子手段筛选抗旱种质及抗旱品种选育。【方法】用175份玉米自交系材料构建训练群体,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连续2年在2个地点对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和产量进行鉴定,并结合基因型数据基于13个预测模型开展全基因组选择分析。【结果】表型鉴定结果显示干旱条件下4个表型的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产量降低最多,为24.13%,穗位高降低最小,为6.25%。全基因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模型为SVR,该模型在正常条件下,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和产量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595、0.331、0.624和0.524;在干旱条件下,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和产量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592、0.364、0.631和0.490。耐旱指数的预测准确性最低,仅为0.196。【结论】13个GS模型中SVR模型对所有性状的预测准确性均为最高;训练群体大小选择总群体的50%,SNP标记数目为500时,即可得到较高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指数 表型鉴定 全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宁夏中南部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干旱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9
作者 叶平 梁生蕃 +3 位作者 朱永宁 李福生 葛静 冯东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6,217,共8页
干旱是影响宁夏中南部马铃薯种植业的关键气象灾害。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生育期干旱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仍未明确。基于1991—2020年间宁夏中南部8个气象站的数据,使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作为指标,通过Mann-Kendall检验探讨... 干旱是影响宁夏中南部马铃薯种植业的关键气象灾害。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生育期干旱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仍未明确。基于1991—2020年间宁夏中南部8个气象站的数据,使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作为指标,通过Mann-Kendall检验探讨了不同生育期内气象因素和干旱强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干旱等级和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通径分析识别干旱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多数站点,开花-收获期间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显著减少,而整个生育期内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生育期内干旱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分枝-开花期、开花-收获期和出苗-分枝期,且2010s的干旱强度低于1990s和2000s;各生育期的干旱频率分别为26%~74%(出苗-分枝期)、48%~94%(开花-收获期)、76%~100%(分枝-开花期);空间上,干旱频率与等级自北向南递减,其中同心站干旱频率和等级最高,泾源站最低;对于CWDI的影响因素,在出苗-分枝期和分枝-开花期按重要性排序为降水>作物需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而在开花-收获期则为降水>作物需水量>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通径分析 农业干旱 气候变化 宁夏中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河南烤烟新品种抗旱性
10
作者 孙计平 李雪君 +3 位作者 李丽华 赵世民 孙焕 周俊学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以中烟100、云烟87和NC89为对照品种,采用PEG(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试验,结合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河南省烤烟新品种的影响,采用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新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河洛1号抗旱性最强;其次是豫浓香201,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 以中烟100、云烟87和NC89为对照品种,采用PEG(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试验,结合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河南省烤烟新品种的影响,采用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新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河洛1号抗旱性最强;其次是豫浓香201,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较强,重度干旱则影响烟叶正常生长;渠首1号抗旱性与对照品种NC89、中烟100和云烟87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PEG(聚乙二醇) 干旱指数法 抗旱性 综合评价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旱性综合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月平 徐剑文 +7 位作者 赵君 刘剑光 王宁山 程俊凌 冯国礼 艾尼江 陈全家 肖松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综合评价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优异抗旱品种(品系),并建立成株期产量抗旱预测模型。对50份棉花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调查其表型性状并测定其生理指标,根据各性状/指标差异的显著性筛选抗旱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 为综合评价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优异抗旱品种(品系),并建立成株期产量抗旱预测模型。对50份棉花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调查其表型性状并测定其生理指标,根据各性状/指标差异的显著性筛选抗旱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抗旱系数、综合抗旱指数、综合抗旱隶属函数值、加权抗旱性系数和抗旱性综合度量值,对棉花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进一步将苗期评价分级结果与成株期干旱胁迫下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比较,以分析苗期抗旱鉴定模型对成株期预测的精度。苗期生理性状在提高抗旱鉴定模型精度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苗期生理指标建立的抗旱鉴定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成株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旱性 抗旱鉴定 抗旱性综合评价 抗旱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份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莹 李成举 +9 位作者 刘寅笃 张春利 张锋 蒲转芳 孙超 姚攀锋 刘玉汇 刘震 毕真真 白江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4-1137,共14页
【目的】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相对缺乏,遗传背景单一,亲缘关系较近是制约我国马铃薯种质创新与优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原因。此外,干旱是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筛选出优良且抗旱的种质资源不仅能够有... 【目的】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相对缺乏,遗传背景单一,亲缘关系较近是制约我国马铃薯种质创新与优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原因。此外,干旱是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筛选出优良且抗旱的种质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干旱带来的马铃薯生产挑战,也将为解决中国马铃薯遗传背景狭窄和种质资源短缺提供重要的解决途径。【方法】以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表型观测评价的TON panel约300份高世代品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80份表现良好的四倍体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于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研究所进行田间试验,对正常灌溉(CK)和干旱处理(D)下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对8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计算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PI)和变异系数(CV)筛选到12个代表性指标进行后续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转换为6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0.45%),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和聚类分析,可将8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分为3类:B20、B40、B55等9个品系属于I类高度抗旱类型;B32、B77、B28等62个品系属于Ⅱ类中度抗旱类型;B73、B42、B19等9个品系属于Ⅲ类低抗类型。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抗旱性评价回归模型Y=-0.138+0.198PH+0.080RL+0.109LAI+0.144RFW+0.162TDW+0.079RSC(R2=0.917,P=0),估计精度均在86.6%以上,表明该模型可用于马铃薯抗旱种质资源筛选。【结论】B20、B40、B55等9个品系为高度抗旱品系,可作为优良的杂交亲本选育马铃薯抗旱品种。株高、总根长、叶面积指数、根总鲜重、单株薯块干重、还原糖含量可作为快速筛选抗旱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预测指标,使马铃薯抗旱性评价鉴定工作更为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干旱胁迫 品系筛选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个紫花苜蓿品种无性系苗期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云鑫 马巧利 +7 位作者 麻冬梅 刘晓霞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蔡春江 项凌飞 王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最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6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无性系进行了温室干旱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 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最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6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无性系进行了温室干旱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结合抗旱系数、鲜重抗旱指数、综合抗旱系数以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比其抗旱性。结果表明: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可作为干旱条件下紫花苜蓿抗旱性评价指标。综合比较筛选出‘Dryland’‘比佛’‘陇东’‘杂20’及‘巨能7’为抗旱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适宜在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紫花苜蓿 苗期 生理指标 品种筛选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干旱危险性评价及等级划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伊婷 蒋尚明 +4 位作者 崔毅 金菊良 汪洁 陈浩 沈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8,73,共9页
区域干旱危险性评价是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可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选取安徽省104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法构建了基于危险性指数的干旱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县区的干旱危... 区域干旱危险性评价是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可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选取安徽省104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法构建了基于危险性指数的干旱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县区的干旱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的计算结果绘制的县域干旱危险性区划图中,除个别县区的危险性等级分布有所差异外,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北到南逐渐降低;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程度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其自然地理分布紧密相关,并且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旱灾风险区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危险性评价 干旱危险性区划 干旱危险性指数 指标综合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渭北黄土台塬区农业干旱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雯晴 赵勇 +2 位作者 刘招 何国华 秦长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9,共11页
为明晰渭北黄土台塬区2001—2020年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MODIS遥感数据构建了Ts-NDVI特征空间,计算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以揭示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干旱与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之间的... 为明晰渭北黄土台塬区2001—2020年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MODIS遥感数据构建了Ts-NDVI特征空间,计算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以揭示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干旱与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确定了影响TVDI空间分异性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该区域平均每年有65.04%的区域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多年平均TVDI值为0.52,整体处于中旱状态,且春季干旱尤为严重;2001—2020年,该区域TVDI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并表现出强持续性特征,约有91.38%的区域干旱情况得到缓解或保持稳定;TVDI的空间分异性显著,主要受到高程、气温、人口密度和NDVI等多个因子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年份,影响TVDI的主导因子组合有所变化,这反映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干旱影响的复杂性。需综合运用气候监测、生态恢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以更精准地预测和缓解干旱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MODIS 地理探测器 时空特征 渭北黄土台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份藜麦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丽丽 张发玉 +1 位作者 安宁 陈志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黑藜(黑粒)、青海红(红粒)、柴达木红(红粒)、雪藜(白粒)和青藜1号(白粒)等3个类型的116份藜麦品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确定藜麦萌发期适宜抗旱性鉴定的浓度,并对不同类型藜麦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抗...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黑藜(黑粒)、青海红(红粒)、柴达木红(红粒)、雪藜(白粒)和青藜1号(白粒)等3个类型的116份藜麦品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确定藜麦萌发期适宜抗旱性鉴定的浓度,并对不同类型藜麦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抗旱鉴定。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根长、鲜质量和萌发耐旱指数等8个萌发期相关指标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参试藜麦种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20%PEG-6000可以作为胁迫试验的适宜浓度;采用此浓度对116份不同来源的藜麦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和各指标值的测定,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计算不同藜麦品种的加权隶属函数值,并以此进行抗旱性强弱排序;通过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2大类群第1亚类群(Ⅱ_(1))的29个藜麦品种抗旱性较好,可以作为后期抗旱品种培育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种质资源 萌发期 抗旱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品系叶丛快速生长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17
作者 曾婉盈 耿洪伟 +4 位作者 程宇坤 李思忠 钱松廷 高卫时 张立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0-2151,共12页
【目的】干旱是制约甜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甜菜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鉴定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的抗旱性,筛选出抗旱品系材料,对甜菜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357份甜菜品系材料,设置正常灌溉灌溉和干旱胁迫2种处理... 【目的】干旱是制约甜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甜菜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鉴定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的抗旱性,筛选出抗旱品系材料,对甜菜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357份甜菜品系材料,设置正常灌溉灌溉和干旱胁迫2种处理,测定甜菜品质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等7个主要指标。以产量抗旱指数、综合抗旱指数等8个指标为抗旱指标,综合评价各品系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中72份品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甜菜不同抗旱品系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干旱胁迫下,各指标的平均值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由大到小分别为产量(26.05%)、产糖量(16.77%)、株高(14.85%)、叶片数(8.43%)和叶面积指数(2.6%);抗旱指标间多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叶面积指数等与抗旱指标之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丛快速生长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叶片数、产量、产糖量是判定水分胁迫下甜菜品系材料抗旱性的5个重要指标,基于8个抗旱指标综合评价出10份抗旱品系材料,72份核心骨干材料亲缘关系较近,其中10份抗旱品系材料XJT4121和XJT1317为姊妹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干旱胁迫 抗旱性评价 叶面积指数 相关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的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妮 邓树林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当前农业干旱监测已从基于站点或遥感监测向基于多源信息综合监测转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干旱监测模型和技术的发展,该文从单一变量到多变量角度梳理了干旱指数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水平衡模型、潜在变量、线性组合、联合分布函数、主成... 当前农业干旱监测已从基于站点或遥感监测向基于多源信息综合监测转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干旱监测模型和技术的发展,该文从单一变量到多变量角度梳理了干旱指数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水平衡模型、潜在变量、线性组合、联合分布函数、主成分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干旱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对比了不同干旱指数的适用性。针对农业干旱监测的局限性,探究了农业干旱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理论层面,需明晰农业干旱发生内在机理,进一步识别农业干旱影响因素及其反馈机制;集成遥感、气象站点、野外实测等多源信息,构建多时空尺度作物关键生育期旱灾定量监测预警模型;同时构建统一的农业干旱监测与预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层面,需加强多源信息集成与融合,为农业干旱监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进一步加强基于大数据的监测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为农业干旱监测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监测 干旱指数 多源信息 进展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主栽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秀宁 付鑫鑫 +3 位作者 陈月星 张军 敬樊 王新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5-1234,共10页
为明确商洛地区主栽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和筛选适宜抗旱鉴定指标,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商麦5226’等8个品种苗期抗旱指标的变化。基于各指标的抗旱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 为明确商洛地区主栽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和筛选适宜抗旱鉴定指标,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商麦5226’等8个品种苗期抗旱指标的变化。基于各指标的抗旱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干旱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苗高、最大根长、根干质量、茎叶干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则表现出增加的规律。(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下的12个单项指标均转换为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中度干旱下4个综合指标的贡献率依次为65.628%、14.890%、7.701%和6.511%,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4.730%,严重干旱下4个综合指标的贡献率依次为61.586%、18.087%、9.875%和5.696%,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5.244%;基于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中度干旱下供试品种抗旱性分类4类、严重干旱下抗旱性分为3类,综合来看,‘小偃15’‘商麦5226’和‘商麦1619’为强抗旱性品种。(3)灰色关联分析表明,CAT活性、脯氨酸含量、根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与综合评价值D关联度较为密切。研究结果可为旱地小麦品种选用(育)和抗旱性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苗期 综合评价 指标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小球藻抗旱性能评价
20
作者 韩凯 周永顺 +3 位作者 张凯月 王路 高剑峰 陈福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254,共11页
【目的】研究沙漠小球藻(desert Chlorella)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分离培养抗旱能力强的小球藻,为沙漠微藻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2株分离自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小球藻和1株购买自中国科学院淡水... 【目的】研究沙漠小球藻(desert Chlorella)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分离培养抗旱能力强的小球藻,为沙漠微藻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2株分离自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小球藻和1株购买自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普通淡水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材料,使用Bold’s Basal Medium(BBM)作为培养基,通过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测定3株小球藻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速度和生理生化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抗旱性综合度量值等方法评价3株小球藻抗旱能力。【结果】干旱胁迫能使小球藻细胞密度(OD_(680))和生物量(干重)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但是可溶性糖、蛋白质、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因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变化而不同,主成分分析显示糖、Pro、SOD、CAT、叶绿素b在小球藻抗干旱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抗旱系数分析,重度干旱时沙漠小球藻可溶性糖、蛋白质、Pro、SOD、CAT比普通时作用更强。【结论】综合评价显示3株小球藻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沙漠小球藻TLD 6B>沙漠小球藻GTD 8A1>普通小球藻FACHB-2338,且沙漠小球藻在生长速度、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方面相比普通小球藻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小球藻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分析 主成分分析 抗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