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景观设计方法A(景观小品构造与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国利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景观设计方法A(景观小品构造与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门学科交叉型核心课程。课程紧紧围绕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和“新文科”建设要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轻理论重技能,缺思辨重模仿,轻元素重... 景观设计方法A(景观小品构造与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门学科交叉型核心课程。课程紧紧围绕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和“新文科”建设要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轻理论重技能,缺思辨重模仿,轻元素重形式等问题,基于“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目标,提出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如全时段教学服务、师生深度互动、优化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建了“三域化人,四象融合,三阶递进”的教学新模式。优化后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显著提升了学习效果,并在教学实践中荣获多项表彰与奖励,充分验证了其对于打造高效、优质课堂环境的积极作用与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 学科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政的存在形态及其学术殿堂建设论要
2
作者 张澍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1,F0002,共1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集中呈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成就样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立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集中呈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成就样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唤醒性存在形态”,将其“工作性存在形态”发挥到极致,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创造其“专业性存在形态”“学科性存在形态”,创新性地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殿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的质量,需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个方面着手,贯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境性方法论原则、学术性方法论原则、学理性方法论原则以及学究性方法论原则。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学术殿堂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和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外嵌”走向“内生”:高校课程思政深化的实践取径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倩 刘万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全面深化过程中必须认清实践取径的立场与走势问题。早期课程思政实践取径曾存在“两张皮”或“脱嵌”的问题,其生成逻辑有着特定的观念根源、实践诱因与价值基础。“脱嵌型”课程思政因其立场偏误引发了一系列...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全面深化过程中必须认清实践取径的立场与走势问题。早期课程思政实践取径曾存在“两张皮”或“脱嵌”的问题,其生成逻辑有着特定的观念根源、实践诱因与价值基础。“脱嵌型”课程思政因其立场偏误引发了一系列教育实践风险。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深化的路向是从“外嵌”走向“内生”,并将由此带来课程思政实践境界提升。而作为内生型课程思政实践取径的现实着力点,包括:重新审视“意识+能力”作为推动课程思政“双核动力”;突破趋同化壁垒,落地落实专业课程分类推进思路,以特色求实效;用大爱照亮课堂“主渠道”,引领课堂教学回归育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实践取径 外嵌 内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维融通课程思政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何秀芳 葛莉 +3 位作者 郑丽维 高姗 陈谷兰 邓丽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五维融通课程思政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级4个班护理本科生223人为对照组,2020级5个班护理本科生267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五维融通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五维融通课程思政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级4个班护理本科生223人为对照组,2020级5个班护理本科生267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五维融通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总评成绩以及专业素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均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开展五维融通思政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本科 护理学基础 课程思政 五维融通 学习成绩 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萍 秦敏君 +1 位作者 郑有丽 张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6-230,共5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以课程目标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制订该课程的思政方案;重点展示学术诚信、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三方面的实施案例;总结实施后的...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以课程目标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制订该课程的思政方案;重点展示学术诚信、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三方面的实施案例;总结实施后的育人效果。通过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探索,为生物类相关实验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实验 能力培养 课程思政 学术诚信 社会责任感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被引量:16
6
作者 董文强 张雪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基于对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和研究生学术活动意义的认识,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的研究生学术年会实践,文章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效渗透研究生学术活动,在提高广大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贯彻人文和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对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和研究生学术活动意义的认识,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的研究生学术年会实践,文章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效渗透研究生学术活动,在提高广大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贯彻人文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思想领航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的视域转向与境界提升:基于“两化”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倩 刘万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4,共6页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问题域在逐步发生转向,越来越关注其实际效果。作为一种尝试解决困惑的努力,哲学家冯契的“两化”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可据此划分出课...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问题域在逐步发生转向,越来越关注其实际效果。作为一种尝试解决困惑的努力,哲学家冯契的“两化”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可据此划分出课程思政的三重境界,即从“主知守成”“转识成智”到“修身成仁”,进而从转变课程观、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课程智慧与教学道德性等方面提供课程思政境界提升的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两化”理论 三重境界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术规范与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思政融入探索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国涛 贺婷 陈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2,共3页
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与德育素养的必然趋势。结合《学术规范与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的课程特点,本文从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化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化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师... 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与德育素养的必然趋势。结合《学术规范与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的课程特点,本文从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化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化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构建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之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学术规范 论文写作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迎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24-27,89,共4页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政治化为开端经学术化再到生活化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追求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要克服"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的倾向,走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化困境"。面向生活型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型 学术型 面向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基于权力的视角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从权力的视角比较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异同。一方面,两者都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与权力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道德教育更多地依赖学术权力,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依赖政治权力。具体表现为:从权力的特性看,道德教育强调权力的相对性,... 从权力的视角比较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异同。一方面,两者都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与权力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道德教育更多地依赖学术权力,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依赖政治权力。具体表现为:从权力的特性看,道德教育强调权力的相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权力的绝对性;从权力的要素看,道德教育强调权力的规范性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权力的规制性要素;从权力的运行看,道德教育强调协商性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强制灌输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权力 学术权力 政治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叶方兴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1-26 89-90,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指标、理论创新的基础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科学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为基本元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指标、理论创新的基础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科学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为基本元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为基本表现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特殊性的认知和把握,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特征及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以政治性的价值指引为导向,以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为动力,在国家提供的资金、组织和制度保障下,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要产生聚合效应需要着力建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着力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交往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伦理与学术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知识生产 科学研究 学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决定意识基础上对学术和政治统一性的关注——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特点探求
12
作者 李凯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3,共4页
高校师生思想状况的跟踪调查已有多年,研究其变化的规律特点尚待深入。从10年问卷数据看,高校师生对当今中国发展状况高度认可,同时也显现出对个人权益发展空间的更多关注。从整个新时期跨度看,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获国人高度认... 高校师生思想状况的跟踪调查已有多年,研究其变化的规律特点尚待深入。从10年问卷数据看,高校师生对当今中国发展状况高度认可,同时也显现出对个人权益发展空间的更多关注。从整个新时期跨度看,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获国人高度认可,但纷繁的学术思潮对中国的"现实存在"也有不同诠释,它们构成了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肯定否定交响曲"。高校师生思想的互动及其与社会的互动,体现出存在决定意识基础上对学术和政治统一性的关注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 思想变化 社会存在 学术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融合理路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欣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122,共7页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既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又是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创新,此举对大国工匠的打造、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制造强国的形成和工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极大的价值意蕴。基于共通性的育人价...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既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又是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创新,此举对大国工匠的打造、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制造强国的形成和工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极大的价值意蕴。基于共通性的育人价值、趋同性的育人目标、耦合性的育人内容、同构性的育人方式和协同性的育人机制之五大融合理路,可为“大思政课”教育改革分别提供必需的行动指南、内容构架、实践导向和运行理路。立足当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围绕价值导向体系、“三教”改革、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革新、企(行)业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探析“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实践策略,分别为其顺利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牵引力”“内生力”“外推力”“创新力”和“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工匠精神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融通”——思政教育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3
14
作者 刘燕莉 李浩野 陆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准思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推动研究生德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发展。文章对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框架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思政融... 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准思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推动研究生德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发展。文章对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框架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思政融通”思路;通过构建授课内容、形式、团队和管理机制“四维度”结构化“思政融通”实施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融合,有效融通。最后,以《药学名家大讲堂》融通实践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四维度”结构化“思政融通”式思政教育成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政融通 “四维度”实施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学术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玲玲 刘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124,共4页
校园学术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推动了教育路径、教育方式的新突破,有效弥补过往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实现了思政教育内容的拓展延伸。为更好地发挥校园学术文化的价值,高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持续进行教学思路的调整... 校园学术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推动了教育路径、教育方式的新突破,有效弥补过往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实现了思政教育内容的拓展延伸。为更好地发挥校园学术文化的价值,高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持续进行教学思路的调整,突出校园学术文化,旨在通过学术文化体系的打造,逐步形成完备的思政教育新机制。基于这种认知,文章积极探索校园学术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方法路径,尝试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思政教育 校园学术文化 应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涛涛 郭敏红 陆莹梅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42-44,共3页
为实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兽医微生物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引入思政内容是实现本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者就《兽医... 为实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兽医微生物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引入思政内容是实现本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者就《兽医微生物学》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课程思政 兽医微生物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