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薛明 冯丹歌 +2 位作者 李光大 杨为中 周大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8-712,共5页
0引言多孔磷灰石.硅灰石(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AW-GC)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骨透导性和一定的可降解性,近年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倍受重视。理想的骨组织修复和支架材料应具备三维立体多孔结构.... 0引言多孔磷灰石.硅灰石(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AW-GC)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骨透导性和一定的可降解性,近年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倍受重视。理想的骨组织修复和支架材料应具备三维立体多孔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细胞粘附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营养和氧气进入及代谢产物排出,也有利于血管和神经长入。此外,多孔结构与组织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使植入材料承受更复杂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泡沫浸渍 多孔 磷灰石-硅灰石 生物活性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表面接枝多肽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翔 周大利 +3 位作者 龙沁 周加贝 谭言飞 柳淑婧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7-1142,共6页
为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patite-Wollastonite Bioactive Glass-Ceramic,AW)表面引入能够促进细胞粘附的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以提高其生物活性,采用低温等离子法在材料的表面引入活性氨基基团,并通过浸渍法使... 为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patite-Wollastonite Bioactive Glass-Ceramic,AW)表面引入能够促进细胞粘附的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以提高其生物活性,采用低温等离子法在材料的表面引入活性氨基基团,并通过浸渍法使氨基基团与多肽发生反应。采用XRD、XPS、ATR-FTIR对AW的相组成及表面改性特性进行表征,确认通过低温等离子法在AW表面接上氨基,RGD多肽分子与氨基反应以化学键合的形式接枝到材料表面(RGD-AW),实现了在AW表面接枝生物大分子的改性。将改性前后的材料分别与类成骨细胞(MG63细胞)混合培养并使用荧光显微镜、SEM及MTT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细胞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接枝RGD多肽分子的材料在细胞培养的早期阶段比AW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及铺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氨基 表面改性 等离子接枝 RGD固定 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人工关节柄烧结复合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晓明 李志刚 +3 位作者 闫玉华 李世普 贺建华 王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两步涂烧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防组织液渗透 ,结合强度高 ,生物相容性好的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涂层 。
关键词 钛合金 人工关节 烧结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锰锌铁氧体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光大 周大利 +3 位作者 冯丹歌 毛茂 郭筵 李绍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1-625,共5页
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GC)中掺杂锰锌铁氧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并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其磁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掺杂工艺制备的材料的主晶相均为硅灰石、磷灰石、氟磷灰石和分子式... 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GC)中掺杂锰锌铁氧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并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其磁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掺杂工艺制备的材料的主晶相均为硅灰石、磷灰石、氟磷灰石和分子式为Zn_(0.75)Mn_(0.75)Fe_(1.5)O_4的锰锌铁氧体.在充磁至7.96×10~5A·m^(-1)时,各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相差不大,在5.4~5.9A·m^2·kg^(-1)之间.材料的生物活性与烧结前和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复合的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有关,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越低,材料的生物活性越好.比较各材料,采用将A-WGC前驱体高温煅烧后再与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固相混合的工艺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 被引量:3
5
作者 宁青菊 于成龙 沈青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388-2390,共3页
以氧化锆为成核剂,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基玻璃化学组成为49.6%(质量分数,下同)SiO2,21.7%CaO,22.7%Na2O,6.1%P2O5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通过XRD、TF-XRD、SEM等测试分析对其物相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玻璃中引入适量的氧化... 以氧化锆为成核剂,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基玻璃化学组成为49.6%(质量分数,下同)SiO2,21.7%CaO,22.7%Na2O,6.1%P2O5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通过XRD、TF-XRD、SEM等测试分析对其物相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玻璃中引入适量的氧化锆,可获得物相组成良好的材料,且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法 生物活性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向其军 刘咏 +1 位作者 黄伯云 盛小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5-1030,共6页
采用高温熔铸法制备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测定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采用体外模拟体... 采用高温熔铸法制备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测定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采用体外模拟体液(SBF)浸泡法测试材料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相呈针状,与人体骨和牙齿的磷灰石形貌相似,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氟磷灰石的形成是材料被迅速加热至高温进行热处理,使磷灰石以螺旋位错生长机制沿c轴晶化长大所致;经热处理获得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基本满足骨科和齿科用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材料在体外模拟体液中浸泡3 d后,样品表面已有磷灰石层生成,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显微结构 生物活性 云母 氟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钙铁氧体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热种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光大 张楠 +5 位作者 张开丽 赵三团 麻开旺 许贺龙 赵威 谢蟪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211-4216,4223,共7页
本工作将钙铁氧体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制备了含钙铁氧体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磁热种子。对所制得材料的物相组成、磁性、体外生物活性、磁生热能力及磁热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组织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本工作将钙铁氧体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制备了含钙铁氧体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磁热种子。对所制得材料的物相组成、磁性、体外生物活性、磁生热能力及磁热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组织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主晶相为CaSiO_3、Ca_5(PO_4)_3F和CaFe_2O_4。充磁约8×10~5 A·m^(-1)时,材料饱和磁化强度约5A·m^2·kg^(-1),矫顽力约2×10~4 A·m^(-1)。暴露在342kHz、1×10~3 A/m的交变磁场下,0.1g材料20min内即能实现升温约40℃。在浸泡入模拟体液中14d后,材料表面能形成不连续的含有碳酸根生物的活性层。MTT细胞增殖实验显示材料无细胞毒性,MG63细胞能在材料上粘附和生长。将材料与VX2细胞在交变磁场下复合培养20min,材料周围出现明显的死亡细胞圈。兔肌肉植入实验显示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热种子 钙铁氧体 磁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AP40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定勇 赵力东 +1 位作者 BOBZIN Kirsten LUGSCHEIDER Erich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9-763,共5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Al6V4基体上制备了AP40玻璃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XRD分析技术对涂层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涂层组织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并按德国DIN 50160标准进行涂层的拉...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Al6V4基体上制备了AP40玻璃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XRD分析技术对涂层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涂层组织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并按德国DIN 50160标准进行涂层的拉伸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AP40玻璃陶瓷涂层在喷涂态,只有较低的结晶度.喷涂工艺对涂层的孔隙率和粉末沉积率有较大的影响.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提高涂层的结晶度,减少孔隙以及提高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等离子喷涂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10mol%氧化硅的钙磷酸盐玻璃陶瓷的合成及其体外生物活性(英文)
9
作者 李文旭 罗燕 +3 位作者 赵智博 于德珍 王福平 姜承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64-2270,共7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出SiO2-CaO-P2O5生物玻璃陶瓷,该材料具有较低含硅量和高钙磷比(nCa/nP=1.57)的特点,更接近人体硬组织的成分。将材料在SBF溶液浸泡研究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通过TG/DTA,XRD,FTIR和SEM等方法对粉体和浸泡后的样...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出SiO2-CaO-P2O5生物玻璃陶瓷,该材料具有较低含硅量和高钙磷比(nCa/nP=1.57)的特点,更接近人体硬组织的成分。将材料在SBF溶液浸泡研究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通过TG/DTA,XRD,FTIR和SEM等方法对粉体和浸泡后的样品表面进行表征,ICP-AES对SBF溶液中钙、磷、硅离子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氧化硅的添加有利于玻璃陶瓷表面磷灰石晶相的形成;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沉积在样品表面的碳酸羟基磷灰石层逐渐由球型突起变为叶片状,溶液中钙、磷离子浓度降低,而硅离子浓度增加,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适宜作为牙齿和骨骼的替代或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玻璃陶瓷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 SiO2-CaO-P2O5 体外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腭裂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植入的动物实验研究
10
作者 陈锦文 邓典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3-295,T016,共4页
对30只小家犬手术造成人工腭裂,植入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与不植 BGC 做对照,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 BGC 在腭部环境中以嵌贴方式植入后的愈合过程,组织相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GC 在狗的腭部有... 对30只小家犬手术造成人工腭裂,植入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与不植 BGC 做对照,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 BGC 在腭部环境中以嵌贴方式植入后的愈合过程,组织相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GC 在狗的腭部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引导新骨生成,对周围正常组织无不良干扰,是作为骨的替代材料整块植入修复腭裂全部骨缺损的较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生物活性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40生物活性玻璃陶瓷HVOF喷涂层的结构和性能
11
作者 贺定勇 赵力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77,共4页
采用高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AP40玻璃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XRD对喷涂层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涂层组织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按德国DIN EN 582—1994标准进行涂层的... 采用高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AP40玻璃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XRD对喷涂层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涂层组织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按德国DIN EN 582—1994标准进行涂层的拉伸强度试验.结果表明:HVOF喷涂AP40玻璃陶瓷涂层具有层状结构,含有少量孔隙和未熔化的颗粒;涂层主要由羟基磷灰石、氟磷灰石、硅灰石、方石英及部分玻璃相组成,喷涂工艺对涂层的孔隙率有较大的影响;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提高涂层的结晶度,使涂层变得致密,使孔隙明显减少,使涂层结合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高速火焰喷涂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与钛钉在牙再植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淑贤 黄瑞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5-216,I009,共3页
牙周病所引起的牙周骨组织吸收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和修复牙周骨缺损乃是多年来口腔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单纯行根管内钛钉植入虽可减少牙齿松动度,但不能解决骨缺损的修复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采用... 牙周病所引起的牙周骨组织吸收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和修复牙周骨缺损乃是多年来口腔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单纯行根管内钛钉植入虽可减少牙齿松动度,但不能解决骨缺损的修复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biological activated glass ceramic,BGC)修复骨缺损。但由于其修复骨缺损的时间较长,在修复期间内要靠外固定方法来解决牙松动问题。外固定方法并不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再植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钛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增大牙槽峪的治疗效果
13
作者 米乃元 曾融生 陈腾浪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0-61,72,共3页
本文对17例患者选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进行牙槽嵴增高手术以及术后的修复效果进行了回顾。通过2~4年观察,证实效果满意。作者认为该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材料,尤其对改善义齿固位,具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牙槽嵴增强术 人工骨 生物活性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欣欣 朱智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85-487,491,共4页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BGC)由于在保持良好生物活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因而其作为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在临床上已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AW-BGC的性能、应用和制备方法,并对AW-BGC及其复合材料的研...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BGC)由于在保持良好生物活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因而其作为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在临床上已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AW-BGC的性能、应用和制备方法,并对AW-BGC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复合材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水泥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铖 丁晶鑫 +1 位作者 王会 王德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5-1258,共14页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常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术后造成的骨缺损难以自愈,残余肿瘤细胞还会增加复发可能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修复骨缺损和协同治疗骨肉瘤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水泥。首先通过溶胶–凝...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常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术后造成的骨缺损难以自愈,残余肿瘤细胞还会增加复发可能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修复骨缺损和协同治疗骨肉瘤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水泥。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固态反应制备了可作为光热剂和药物载体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微球(MBGC-xNd),然后将微球与海藻酸钠(SA)溶液混合制备了可同时进行光热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可注射骨水泥(MBGC-xNd/SA)。结果表明掺Nd^(3+)赋予微球可控的光热性能,负载阿霉素(DOX)的微球显示出持续的药物释放行为。此外,载药骨水泥的药物释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说明光热疗法产生的热量可促进DOX释放。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MBGC-xNd/SA具有良好的促成骨活性,并且光热–化学联合疗法对MG-63骨肉瘤细胞起到了更显著的杀伤作用,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MBGC-xNd/SA作为一种新颖的多功能骨修复材料,在骨肉瘤的术后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骨水泥 骨缺损修复 光热–化学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陶瓷活动义眼座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占杰 张欣 +1 位作者 许雪亮 王成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用含有氧氟磷灰石和硅灰石微晶的生物活性陶瓷制成了用于义眼镶配的可活动的义眼座,其物理性能良好,生物相容性优良。用DTA、XRD、SEM及EDS方法分析了其结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活性 玻璃 陶瓷 义眼座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凝胶玻璃陶瓷的体内外生物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玉荣 周廉 +1 位作者 张玉梅 魏建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2-79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生物凝胶玻璃粉,采用冷等静压法压制成圆片状和圆柱状,对经过烧结处理的两种生物凝胶玻璃陶瓷样品在体外、体内环境中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试样均具有很好的体外生物活性和体内组织相容性,...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生物凝胶玻璃粉,采用冷等静压法压制成圆片状和圆柱状,对经过烧结处理的两种生物凝胶玻璃陶瓷样品在体外、体内环境中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试样均具有很好的体外生物活性和体内组织相容性,其中,硅含量较低的试样的体外生物活性优于硅含量较高的试样;而硅含量较高的试样的组织相容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试验证明:体外试验与体内试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对体内植入试验只起到一定的指导性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凝胶玻璃陶瓷 生物活性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Fe2O3-CaO-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的磁性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家宽 王梅 +2 位作者 何归丽 杨述华 肖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282-2286,共5页
具有生物活性和磁性的微晶玻璃材料被认为是温热疗法治疗癌症的有效热种子材料.本文制备了添加少量B2O3和P2O5后的FeO-Fe2O3-CaO-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具有生物活性和磁性的微晶玻璃材料被认为是温热疗法治疗癌症的有效热种子材料.本文制备了添加少量B2O3和P2O5后的FeO-Fe2O3-CaO-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同时具备磁性和生物活性这两种重要性能.不经过核化处理在1000℃晶化2h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磁铁矿主晶相和硅灰石次晶相均匀致密分布的微观组织,所得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的磁性能.铁含量提高能够增加微晶玻璃的磁性,然而会抑制微晶玻璃表面羟基磷灰石的形成,从而降低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磁性能 生物陶瓷 温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制备生物活性陶瓷涂层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亚凡 陈传忠 雷廷权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86,共3页
脉冲激光沉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制备薄膜的新技术,在制备生物活性陶瓷涂层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介绍了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其在制备羟基磷灰石及生物玻璃涂层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别进行厂综述,详细分析了反应气氛、... 脉冲激光沉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制备薄膜的新技术,在制备生物活性陶瓷涂层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介绍了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其在制备羟基磷灰石及生物玻璃涂层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别进行厂综述,详细分析了反应气氛、激光波长、能量密度、基体温度及靶材性能等工艺参数对羟基磷灰石薄膜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生物活性陶瓷 羟基磷灰石 生物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与晶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明 周大利 +2 位作者 曹巨辉 汪宏涛 杨为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纳米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热处理后,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成型,烧结制备了多孔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纳米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热处理后,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成型,烧结制备了多孔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AW前驱体粉末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煅烧过程中的晶相转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制备纳米级AW前驱体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推测出微晶玻璃体中各晶相的析出温度,确定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AW玻璃陶瓷的煅烧工艺,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的矿化功能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硅灰石 多孔玻璃陶瓷 晶相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