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炎症小体的活化调节与牙周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冷 王骏 +1 位作者 赵蕾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与分泌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牙周病是由宿主和微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而IL-1β又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IL-1β的成熟和分泌与NLRP3炎症小体密切相关,且牙周致病菌可调节该炎症小体的表达及活化,因此NLRP3炎症小体对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的生物学功能、活化机制及其在牙周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家族成员3 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 -1 白细胞介素 牙周疾病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DM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生军 张勇 +1 位作者 阎萍 郭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8-1193,共6页
PRDM家族蛋白是具有一个PR结构域和数量不等锌指结构(除了PRDM11),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啮齿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中能够调控表观遗传的蛋白。部分PRDM蛋白家族成员的PR结构域具有组蛋白赖氨酸转移酶活性(HMT),影响表观遗传,PRDM蛋白锌指... PRDM家族蛋白是具有一个PR结构域和数量不等锌指结构(除了PRDM11),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啮齿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中能够调控表观遗传的蛋白。部分PRDM蛋白家族成员的PR结构域具有组蛋白赖氨酸转移酶活性(HMT),影响表观遗传,PRDM蛋白锌指结构具有DNA、RNA、蛋白识别结合能力;另一部分PRDM家族成员虽然具有PR结构域,但不具有HMT活性,在癌症发生、原始生殖细胞特化、神经系统发育、造血、血管发展、胚胎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家族蛋白通过甲基转移或募集染色体结构重塑复合物,调控基因表达和修改染色体结构,在细胞特化和疾病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论文综述了PRDM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家族蛋白 表观遗传 PR结构域 锌指结构 蛋白赖氨酸转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源性外泌体hsa-miR-29c-3p通过靶向ATAD2B调控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血管生成
3
作者 张芳 李亚 +1 位作者 周菲 谭松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CC)细胞SiHa源性外泌体hsa-miR-29c-3p在C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4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常规培养SiHa细胞和人脐... 目的:探讨宫颈癌(CC)细胞SiHa源性外泌体hsa-miR-29c-3p在C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4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常规培养SiHa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Lipofectamine 2000将hsa-miR-29c-3p、miRNA-NC、si-hsa-miR-29c-3p和si-miRNA-NC转染至SiHa细胞中,记为miRNA-NC组、hsa-miR-29c-3p组、si-miRNA-NC组和si-hsa-miR-29c-3p组。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mic-NC、miR-29c-3p-mimic、pCMV-NC、pCMV-含AAA结构域的ATPase家族蛋白2B(ATAD2B)载体分别转染HUVEC,记为mimic-NC组、miR-29c-3p-mimic组、pCMV-NC组、pCMV-ATAD2B组和pCMV-ATAD2B+miR-29c-3p-mimic组。原位杂交(ISH)法检测CSCC组织中hsa-miR-29c-3p的表达,免疫组化(IHC)法检测CSCC组织和移植瘤组织中的CD31阳性血管。分离纯化SiHa、C33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透射电镜技术和WB法对其表征进行鉴定及进行HUVEC摄取实验。qPCR法检测SiHa、C33a细胞和外泌体中hsa-miR-29c-3p和ATAD2B mRNA的表达。成管试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外泌体对HUVEC成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sa-miR-29c-3p与ATAD2B的靶向结合关系,移植瘤实验检测各组SiHa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增生的影响。结果:hsa-miR-29c-3p在CS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其微血管密度(MVD)正相关(均P<0.05);SiHa、C33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完全符合典型外泌体形态和蛋白表达表征;在体外HUVEC摄取SiHa、C33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和其包含的hsa-miR-29c-3p;SiH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sa-miR-29c-3p可在体外促进HUVEC的成管和迁移能力(均P<0.05);SiH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sa-miR-29c-3p可促进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增生;hsa-miR-29c-3p可与ATAD2B基因直接结合并调节其表达(均P<0.05)。过表达ATAD2B可逆转hsa-miR-29c-3p对HUVEC的成管、迁移和划痕愈合能力的促进作用(均P<0.05)。结论:SiHa细胞源性外泌体hsa-miR-29c-3p通过靶向ATAD2B调控CSCC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外泌体hsa-miR-29c-3p可能是CC诊疗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外泌体 SiHa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hsa-miR-29c-3p aaa结构域atpase家族蛋白2B(ATAD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1-5p通过靶向ATAD2抑制肺鳞癌细胞的侵袭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浩杰 王德才 李树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101-5p(miR-101-5p)影响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肺鳞癌TCGA-LUSC的miRNA成熟体表达数据和总RNA的测序... 目的 探讨微小RNA-101-5p(miR-101-5p)影响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肺鳞癌TCGA-LUSC的miRNA成熟体表达数据和总RNA的测序数据,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富集于ATAD2的信号通路。培养LUSC细胞,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01-5p和ATAD2的mRNA表达,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miR-101-5p对LUS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TAD2对LUSC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ATAD2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01-5p能否与ATAD2靶向结合,最后通过LUSC细胞共转染oe-ATAD2和miR-101-5p模拟物(mimic),检测细胞增殖、克隆、侵袭能力的变化,进一步探究miR-101-5p能否通过ATAD2调节LUS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miR-101-5p在LUSC组织及培养LUSC细胞中显著下调。过表达miR-101-5p的LUSC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抑制。其下游调控靶基因ATAD2在LUSC中显著上调,且miR-101-5p和ATAD2表达呈负相关,单基因富集分析(GSEA)结果显示ATAD2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01-5p靶向结合ATAD2,并通过MTT和侵袭实验发现miR-101-5p通过靶向结合ATAD2调控LUS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结论 miR-101-5p在LUSC中低表达,miR-101-5p通过靶向抑制ATAD2降低LUSC细胞的增殖、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1-5p(miR-101-5p) atp家族aaa域(ATAD2) 肺鳞癌(LUSC)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代谢标志物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媛 侯霜 +2 位作者 陈乾 牛玉林 李海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高脂血症、他克莫司药物代谢中共表达的基因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筛选出共表达的基因。收集25例肾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检测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过氧化...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高脂血症、他克莫司药物代谢中共表达的基因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筛选出共表达的基因。收集25例肾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检测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的表达情况。对肾移植受者进行跟踪随访,收集术后1、3、6、12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并分析受者高脂血症的发生情况。分析ABCA1、GPIHBP1、PPAR-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相关指标对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筛选出3个共表基因ABCA1、PPAR-γ、GPIHBP1。ABCA1与术后6个月胆固醇、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成正相关,与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均为P<0.05);GPIHBP1与术前胆固醇、术前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均为P<0.05)。PPAR-γ与术前球蛋白、术前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均为P<0.05)。ABCA1、GPIHBP1、PPAR-γ联合术前球蛋白及术后1、6个月血糖水平诊断肾移植术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效果较好(AUC=0.900)。ABCA1、GPIHBP1、PPAR-γ联合术后1、6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术后6个月血糖水平诊断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较好(AUC=0.931)。结论ABCA1、GPIHBP1、PPAR-γ与肾移植术后血脂、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但用于预测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尚无确切依据。提升机体免疫力、规范的血糖管理可能是控制高脂血症的有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高脂血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他克莫司 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ATAD3A诱导大鼠正常肝干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冯亚星 周龙甫 +5 位作者 王一涵 古瑞 李薇 张耀雷 李婷 刘卫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17-2424,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ATP酶家族AAA结构域蛋白(ATPase family AAA domain protein,ATAD3A)后对大鼠肝脏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干细胞系(WBF-344),分别转... 目的探讨过表达ATP酶家族AAA结构域蛋白(ATPase family AAA domain protein,ATAD3A)后对大鼠肝脏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干细胞系(WBF-344),分别转染含过表达ATAD3A基因的慢病毒(ATAD3A过表达组)和不含过表达ATAD3A基因的载体(空载对照组),以不做处理的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MT标志物和转录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体外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肝干细胞恶性转化程度。结果与2个对照组比较,ATAD3A过表达组:①细胞由卵圆形向长条形和梭形的间质细胞形态特征转变;②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P<0.05);③E-cadher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N-cadher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④转录因子ZEB1和ZEB2的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但体外成瘤实验未能观察到肿瘤块的形成。结论过表达ATAD3A后能诱导大鼠肝干细胞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酶家族aaa结构域蛋白 肝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结直肠癌中NLRC3与预后和肿瘤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丹 裴谦 +3 位作者 谭风波 周园 王康韬 裴海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543,共9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3,NLRC3)与Ⅲ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及肿瘤免疫相关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3,NLRC3)与Ⅲ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及肿瘤免疫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至2013年122例经手术根治切除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NLRC3与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利用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并检测其微卫星稳定性。采用χ~2检验分析NLRC3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Ⅲ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在Ⅲ期结直肠癌中,肿瘤组织CD8^+T细胞浸润分期(χ~2=27.79,P<0.01)、NLR值(χ~2=6.35,P<0.05)、淋巴结转移分期(χ~2=10.12,P<0.01)以及微卫星稳定性(χ~2=6.05,P<0.05)与NLRC3的表达有关。NLRC3(OR=0.066,95%CI:0.020~0.218)、血管癌栓(OR=3.119,95%CI:1.547~6.286)及NLR(OR=5.103,95%CI:2.465~10.563)对Ⅲ期结直肠癌的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影响(均P<0.05);另外,NLRC3(OR=0.144,95%CI:0.055-0.377)、血管癌栓(OR=3.589,95%CI:1.859~6.932)及NLR(OR=2.939,95%CI:1.509~5.723)对Ⅲ期结直肠癌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同样有影响(均P<0.05)。结论:NLRC3,血管癌栓和NLR是Ⅲ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NLRC3通过抑制系统性炎症、促进局部抗肿瘤免疫而使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半胱天冬募集结构域蛋白3 血管癌栓 CD8^+T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微卫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NLRP12对高眼压大鼠RGCs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细胞焦亡的机制
8
作者 宋伟琼 何芳 +2 位作者 杜玲芳 谭华霞 刘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目的探讨敲低NOD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12(NLRP12)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炎症因子水平和视网膜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7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眼压组、高眼压+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 目的探讨敲低NOD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12(NLRP12)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炎症因子水平和视网膜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7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眼压组、高眼压+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重组大鼠caspase-1(rrcaspase-1)组,每组14只。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右眼结膜切口处理,其他各组均采用巩膜外静脉烧灼法建立大鼠右眼高眼压模型;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建立高眼压模型后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siNC、siNLRP12和siNLRP12+rrcaspase-1试剂。巩膜外静脉烧灼术后1 d、1周、2周、3周,测量大鼠右眼眼压;巩膜外静脉烧灼术后3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结构,计数各组RGCs数量。将RGCs分为对照组、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siNLRP12+rrcaspase-1组,其中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siNLRP12+rrcaspase-1组分别采用rrcaspase-1、siNC+rrcaspase-1和siNLRP12+rrcaspase-1处理细胞24 h,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GCs和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LRP12、caspase-1、cleave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或细胞培养物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3周高眼压组眼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组织清晰,RGCs呈单层排列,高眼压组和高眼压+siNC组RGCs层松散,视网膜内丛状层变薄。高眼压+siNLRP12组视网膜内丛状层较高眼压组增厚,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层松散。对照组、高眼压组、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数量分别为(119.31±23.25)、(89.19±16.98)、(88.87±13.92)、(109.33±10.25)和(92.89±12.58)个,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932,P<0.001),其中高眼压组、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数量少于对照组,高眼压+siNLRP12组RGCs数量多于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RGCs数量少于高眼压+siNLRP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眼压组、高眼压+siNC组、高眼压+siNLRP12组和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TNF-α和IL-1β浓度较对照组升高,高眼压+siNLRP12组较高眼压+siNC组降低,高眼压+siNLRP12+rrcaspase-1组较高眼压+siNLRP12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RGCs中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siNLRP12+rrcaspase-1组NLRP12、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rrcaspase-1组、siNC+rrcaspase-1组、siNLRP12+rrcaspase-1组TNF-α和IL-1β相对质量浓度较对照组升高,siNLRP12+rrcaspase-1组NLRP12、caspase-1和cleaved-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TNF-α和IL-1β相对质量浓度较siNC+rrcaspase-1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敲低NLRP12可通过抑制caspase-1激活改善高眼压引发的炎症反应和视网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结构域12 半胱天冬1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链格孢四个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罗义勇 刘卫红 +3 位作者 柳陈坚 毕薇 张克勤 杨金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3-222,共10页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 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抗性的分子机理,前期克隆了16个DCFs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为了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选取4个差异...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 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抗性的分子机理,前期克隆了16个DCFs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为了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选取4个差异表达基因,即AlATP7、AlCIT1、AlGLUT和AlHSP88,应用DNA walking技术对它们两侧的未知序列进行克隆。DNA测序和Blast搜索表明,AlATP7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12 bp,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169个氨基酸;AlCIT1、AlGLUT和AlHSP88基因未克隆到全长序列,5′末端还有200-300 bp才到达翻译起始密码子ATG;在这些DNA序列中,AlCIT1基因长1 214 bp,含1个内含子,编码386个氨基酸;AlGLUT基因长1 308 bp,含1个内含子,编码417个氨基酸;AlHSP88基因长2 087bp,含2个内含子,编码628个氨基酸。与其他丝状真菌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AlATP7和线粒体ATP合酶D亚基、Al-CIT1和柠檬酸合成酶、AlGLUT和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FS)类型葡萄糖转运子、AlHSP88和热休克蛋白HSP88分别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时,还对4个DCFs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基于这些蛋白功能的文献报道和前期的研究,推测A.longipes存在着一种新的DCFs抗性机制:A.longipes利用MFS类型葡萄糖转运子将DCFs排除到细胞外解毒,线粒体ATP合酶和柠檬酸合成酶参与能量供给,而热休克蛋白AlHSP88可能在该机制中促进一些重要蛋白的正确折叠和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链格孢 线粒体 atpD亚基 柠檬酸合成 主要易化子超家族类型葡萄糖转运子 热休克蛋白HSP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性体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正肖 车萍 +3 位作者 李紫薇 莫梅 张珊珊 张颖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4-850,共7页
强烈的炎症反应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急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通过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进入肺部上皮细胞等靶细胞,激活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 强烈的炎症反应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急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通过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进入肺部上皮细胞等靶细胞,激活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性体,活化前体caspase-1,释放成熟的IL-1β和IL-18等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及诱导细胞焦亡,从而导致COVID-19患者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严重者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种并发症。目前尚无治疗COVID-19的特定药物,MCC950及秋水仙碱等NLRP3炎性体抑制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而目前这些药物也正处于治疗COVID-19患者的临床试验阶段。我们总结了COVID-19发病机制及SARS-CoV激活NLRP3炎性体途径,以期初步揭示NLRP3炎性体在SARS-CoV-2感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机制,为研发相关靶向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 炎性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2(ACE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IAD1通过抑制nNOS/NO途径减轻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海平 涂然然 +1 位作者 陈春丽 胡治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2-1344,共13页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均极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治疗的关键。UbiA类异戊烯转移酶结构域1蛋白(UbiA prenyltransferase domain containing 1 protein,UBIAD1)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酶...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均极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治疗的关键。UbiA类异戊烯转移酶结构域1蛋白(UbiA prenyltransferase domain containing 1 protein,UBIAD1)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酶,参与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脂代谢、氧化应激等,这些过程均与IRI有关。本研究探讨UBIAD1在脑IRI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成神经细胞瘤(mouse neuroblastoma Neuro2a,N2a)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以过表达UBIAD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N2a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UBIAD1的细胞模型。第1部分实验将N2a细胞分为5组:未经OGD处理(non-OGD)组、经OGD处理4 h后分别再灌注0、4、12、24 h组;第2部分实验将N2a细胞分为6组:正常细胞(Con)+non-OGD组、转染空载体细胞(EV)+non-OGD组、UBIAD1过表达细胞(OE)+non-OGD组、Con+OGD处理(OGD/R)组、EV+OGD/R组、OE+OGD/R组;第3部分将N2a细胞分为8组:Con+non-OGD组、OE+non-OGD组、Con+non-OGD+NOS特异性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troindazole,7-NI)组、OE+non-OGD+7-NI组、Con+OGD/R组、OE+OGD/R组、Con+OGD/R+7-NI组、OE+OGD/R+7-NI组。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高尔基体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试剂盒检测NO的释放,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UBIAD1、分泌途径衍生钙离子转运ATP酶1(secretory pathway Ca^(2+)-ATPase isoform 1,SPCA1)、NO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non-OGD组相比,经OGD处理4 h后再灌注0、4、12及24 h的各组N2a细胞中UBIAD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且再灌注时间越长,UBIAD1表达水平下调越显著。与Con+OGD/R组、EV+OGD/R组相比,OE+OGD/R组UBIAD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1),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均P<0.01),细胞活力均增高(均P<0.01),高尔基体碎裂较少,形态保存较完整,SPCA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OE+non-OGD组与Con+non-OGD组相比,OE+OGD/R组与Con+OGD/R组相比,内皮型NOS(endothelial NOS,eNOS)及神经元型NOS(neuronal NOS,nNO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调(P<0.05或P<0.01),NO含量均减少(均P<0.01);Con+OGD/R+7-NI组与Con+OGD/R组相比,OE+OGD/R+7-NI组与OE+OGD/R组相比,NO含量均减少(均P<0.01),N2a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均P<0.01)。结论:UBIAD1可减轻神经细胞OGD/R损伤,改善OGD/R后高尔基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NOS/NO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再灌注 UbiA类异戊烯转移结构域1蛋白 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尔基体 分泌途径衍生钙离子转运atp1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NO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