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燕 袁托亚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5期304-308,共5页
目前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对冠心病起保护作用的因子,可能与其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有关。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和高密度脂蛋白生成的起始阶段,在这... 目前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对冠心病起保护作用的因子,可能与其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有关。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和高密度脂蛋白生成的起始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梅春丽 陈志坚 +3 位作者 廖玉华 彭红玉 王彦富 郭和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899-902,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TNF-α调控ABC A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NF-α组、甲...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TNF-α调控ABC A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NF-α组、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TPCK,NF-κB的抑制剂)组、TPCK+TNF-α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 estern b lot检测各组不同的时间点(0、6、12、24和48 h)ABCA1 mRNA和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TPCK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TNF-α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TPCK+TNF-α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降低,但同TNF-α组比较,其下降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TNF-α可以通过活化NF-κB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atp结合转运蛋白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贺超 黄烨 +2 位作者 周俊立 胡霖 郭小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体外干预泡沫细胞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对胆固醇外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脂联素体外干预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形成,R...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体外干预泡沫细胞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对胆固醇外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脂联素体外干预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形成,Real-time PCR检测ABCA1转录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泡沫细胞膜蛋白LXRα、ABCA1、ABCG1和核蛋白PPARγ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10μg/L脂联素能通过激活PPARγ/LXRα/ABCA1,促进胆固醇外转运蛋白ABCA1表达。结论脂联素可以激活PPARγ信号通路,促进外转运蛋白ABCA1表达,抑制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1-7)和Ang Ⅱ对肌源性泡沫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ATP结合盒转运子A1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梁长清 庄德贞 +2 位作者 高然 陈军 杨志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肌源性泡沫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中加入100 mg/L的ox LDL,培养...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肌源性泡沫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中加入100 mg/L的ox LDL,培养72 h,使VSMC转化为泡沫细胞,建立肌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后随机分为:control组,AngⅡ组,Ang-(1-7)组,Ang-(1-7)+AngⅡ组、AngⅡ+Ang-(1-7)+A-779组及A-779组。A-779为Ang-(1-7)受体特异性阻滞剂。分别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SR-BI mRNA、ABC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ngⅡ组SR-BI mRNA、ABC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与AngⅡ组比较,Ang-(1-7)+AngⅡ组SR-BI mRNA、ABC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与Ang-(1-7)组比较,AngⅡ+Ang-(1-7)+A-779组SR-BI mRNA、ABCA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弱(P<0.05),但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ngⅡ可抑制肌源性泡沫细胞SR-BI、ABCA1的表达,而Ang-(1-7)通过其特异性MAS受体可拮抗AngⅡ的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平滑肌肌源性泡沫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 atp结合转运a1 胆固醇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rolipim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l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的影响
5
作者 黄靓 张弛 +2 位作者 高勇强 王汉群 尹卫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9期145-147,共3页
目的为探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与新药Ibrolipim(NO-1886)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分别经Ibrolipim处理6、12、24 h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 目的为探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与新药Ibrolipim(NO-1886)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分别经Ibrolipim处理6、12、24 h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培养液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 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泡沫细胞经Ibrolipim处理6、12、24 h后,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和游离胆固醇含量不断减少,细胞培养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逐渐降低,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 l蛋白的表达升高。结论Ibrolipim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其减少泡沫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源性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Ibrolipim 肿瘤坏死因子-Α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媛 张紫荆 +4 位作者 袁封艳 郑文倩 马旭 翟晓娟 高胜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Hcy,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Hcy(50、100、200、500μmol/L...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Hcy,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Hcy(50、100、200、500μmol/L)培养48 h。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流出率;实时定量PCR检测ABC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ABCA1蛋白质表达;巢式甲基化PCR检测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胆固醇流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Hcy浓度组不同时间比较显示,24、48 h胆固醇流出率均明显低于0、1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12 h各Hcy浓度组胆固醇流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 h各Hcy浓度组胆固醇流出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BC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ABCA1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下降(P<0.05),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同Hcy浓度之间比较,ABCA1mRNA表达、ABCA1蛋白质表达和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使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及表达下降,引起胆固醇流出率降低,可能是其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atp结合转运蛋白a1 甲基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A1对肝癌细胞索拉非尼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7
作者 江策 刘昳 +1 位作者 赵亚磊 常香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探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对肝癌细胞索拉非尼(Sorafenib)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3组:HepG2组、HepG2+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质粒)和HepG2+si-ABCA1组(转染si-ABCA1)。Sorafenib耐药HepG2(HepG2/... 目的探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对肝癌细胞索拉非尼(Sorafenib)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3组:HepG2组、HepG2+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质粒)和HepG2+si-ABCA1组(转染si-ABCA1)。Sorafenib耐药HepG2(HepG2/SR)细胞分为3组:HepG2/SR组、HepG2/SR+Vector组(转染pcDNA3.1质粒)、HepG2/SR+ABCA1组(转染pcDNA3.1-ABCA1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组和HepG2/SR组ABC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BCA1及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GPX4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epG2/SR细胞克隆形成能力;FerroOrange染色和DCFH-DA探针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Fe^(2+)离子水平和ROS水平。HepG2/SR+Vector组和HepG2/SR+ABCA1组细胞分别用蛋白合成酶抑制剂环己酰亚胺(CHX)处理0,1,2,4 h后检测SLC7A11降解水平。HepG2/SR细胞分为HepG2/SR+ABCA1+Vector组和HepG2/SR+ABCA1+SLC7A11组,然后分别检测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能力、Fe^(2+)离子和ROS水平。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SR细胞中ABCA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HepG2+si-NC组相比,HepG2+si-ABCA1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与HepG2/SR+Vector组相比,HepG2/SR+ABCA1组细胞活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Fe^(2+)离子和ROS水平上调(P<0.05)。随着CHX处理时间增加,HepG2/SR+ABCA1组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HepG2/SR+Vector组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与HepG2/SR+ABCA1+Vector组相比,HepG2/SR+ABCA1+SLC7A11组GPX4水平、细胞活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上调(P<0.05),Fe^(2+)离子和ROS水平下调(P<0.05)。结论ABCA1可促进HepG2/SR细胞铁死亡,增加肝癌细胞对Sorafenib的敏感性。其机制与降解SLC7A11进而降低HepG2/SR细胞活力、下调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上调Fe^(2+)离子和RO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铁死亡 索拉非尼 耐药性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U937细胞SR-AⅠ及ABCA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智晓文 苏显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以人单核细胞株U937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丹红注射液对U937细胞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以100nmol/L佛波酯诱导U937细胞48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再... 目的以人单核细胞株U937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丹红注射液对U937细胞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以100nmol/L佛波酯诱导U937细胞48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再以50mg/L 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丹红注射液或其他干预因素处理24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SR-AⅠ和ABCA1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50mg/L ox-LDL组比较,LXR-a(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7)干预组U937细胞SR-AⅠmRNA表达下降、ABCA1mRNA表达升高,但SR-AⅠ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A1mRNA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3.0mL/L丹红注射液干预组U937细胞SR-AⅠmRNA的表达升高,10.0、30.0、60.0mL/L丹红注射液干预组U937细胞SR-AⅠ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但各浓度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注射液干预组ABCA1mRNA的表达则呈浓度依赖性升高,但于60.0mL/L浓度时出现表达下降,3.0、10.0、30.0mL/L干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XR-a(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7)干预组比较,丹红注射液各浓度干预组ABCA1mRNA表达降低,10.0、30.0mL/L丹红注射液干预组ABCA1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各浓度组对50mg/L ox-LDL干预的U937细胞SR-AⅠmRNA的表达无影响,而明显增加U937细胞ABCA1mRNA表达,尤其在浓度10.0、30.0mL/L时增加ABCA1mRNA表达明显。增加U937细胞ABCA1mRNA表达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U937细胞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 atp结合转运体a1(abca1) 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宫惠琳 李扩 +2 位作者 张冠军 侯惠莲 董炜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30,565,共5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ATP结合盒式转运体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1,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类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si 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ATP结合盒式转运体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1,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类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si 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孵育不同时间后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和胞质蛋白,RT-PCR观察ABCA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结果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组显著降低了ABC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其中辛伐他汀的作用比普伐他汀明显(辛伐他汀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ABCA1基因表达分别降低95%和75%P<0.05),神经元实验组比神经胶质细胞组更为敏感。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ABC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ABCA1的降低有可能影响细胞内胆固醇的代谢,对全面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高血脂相关基因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转运体1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ABCA1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辰庚 支杨 +3 位作者 李莹 赵越 路尧 王培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6-9,13,共5页
目的通过小鼠实验和临床标本检测初步研究外泌体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提取9月龄组APP/PS1 AD模型小鼠脑脊液(CSF)和血清外泌体分别进行质谱分析和ABCA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通过小鼠实验和临床标本检测初步研究外泌体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提取9月龄组APP/PS1 AD模型小鼠脑脊液(CSF)和血清外泌体分别进行质谱分析和ABCA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将3、6、9月龄组APP/PS1小鼠CSF外泌体注射至3月龄组野生型(WT)小鼠的第三脑室后分别检测0、2、4、6 h组血清和CSF外泌体ABCA1水平。检测69例主观认知下降(SCD)组、43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和35例痴呆期(DAT)组及3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外泌体ABCA1水平。结果质谱和ELISA结果示:3、6、9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SF和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同月龄WT小鼠(P<0.05);6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SF和血清中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3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P<0.05),9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SF和血清中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6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P<0.05)。外泌体注射后2、4、6 h组的WT小鼠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4 h组最高;外泌体注射后2、4、6 h组的WT小鼠CSF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6 h组最低。SCD组与对照组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和DAT组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DAT组显著高于MCI组(P<0.05)。当截断值为0.39时,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诊断MCI的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75.4%;当截断值为0.52时,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诊断DAT的敏感度为70.1%,特异度为69.2%;血清外泌体ABCA1对MCI和DAT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SCD(P<0.05)。结论ABCA1蛋白外泌体可经透过血脑屏障到达外周血而被有效检测,其可作为AD诊断的候选标志物,但在SCD的诊断中还需积累更多的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外泌体 诊断 atp结合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对U937细胞SR-AⅠ及ABCA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景委 苏显明 智晓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6,428,共4页
目的以人单核细胞株U937为研究对象,观察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U937细胞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oxLDL(0、25、50、75、100、125 mg/L)与U937细胞共同培养4... 目的以人单核细胞株U937为研究对象,观察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U937细胞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oxLDL(0、25、50、75、100、125 mg/L)与U937细胞共同培养48 h,然后进行油红O染色以了解其胞内脂质含量,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ABCA1和SR-AⅠmRNA的表达量。结果单核细胞ABCA1和SR-AⅠmRNA在无oxLDL干预下其表达最低;oxLDL可诱导ABCA1和SR-AⅠmRNA的表达,与无oxLDL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CA1 mRNA在50 mg/L oxLDL干预下表达最强,其后随着oxLDL培养浓度的增加其表达反而下降;SR-AⅠmRNA表达为逐渐增高,50 mg/L oxLDL干预时表达最强。结论 U937细胞随着oxLDL干预浓度的提高其ABCAl mRNA和SR-AⅠmRNA表达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0 mg/L oxLDL时表达最高;二者在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937细胞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 atp结合转运体a1(abca1) 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 胆固醇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伟 张桂芳 +3 位作者 宋雪建 甄井龙 迟晓星 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5-210,共6页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N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高脂模型对照组(HF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g/(kg·dm_b)辛伐他汀片灌胃),蓝靛果花色苷低、中、高剂量组(HFD+L、HFD+M、HFD+H,分别给予4.0、40.0、120.0 mg/(kg·dm_b)的花色苷灌胃),持续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取大鼠肝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肝脏组织中LDLR、ABCG1、ABCA1 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LD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靛果花色苷干预后,与HFD组相比,花色苷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LDL-C、Apo-B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升高HDL-C及Apo-A的含量(P<0.05或P<0.01)。花色苷各剂量组LDLR蛋白和m RNA水平均增高,与HF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A1 m RNA和ABCG1 m RNA的表达水平也高于HFD组,尤其是花色苷中、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40.0 mg/(kg·dm_b)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LDLR和ABC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花色苷 高脂大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G1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汉族人ABCA1、R219K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秀萍 齐晓勇 +2 位作者 李如意 于薇 赵玉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47,共2页
选择234例冠心病患者和198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R219K多态性与冠心病和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RR基因型频率(46.2%)明显高于对照组(33.8%)(P<0.05),而KK型频率(8.9%)明显低... 选择234例冠心病患者和198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R219K多态性与冠心病和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RR基因型频率(46.2%)明显高于对照组(33.8%)(P<0.05),而KK型频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15.2%)(P<0.05);与RR基因型患者相比,KK基因型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Logistic回归显示,基因型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相关。提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基因R219K变异可能具有动脉硬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atp结合转运a1 基因多态性 汉族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中ABCA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李建华 杨永红 +2 位作者 贾军宏 吴平生 郭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在致动脉粥样硬化(AS)因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中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对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节作用,从而阐明ABCA1基因在AS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 目的研究在致动脉粥样硬化(AS)因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中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对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节作用,从而阐明ABCA1基因在AS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加入Ox-LDL(30 ng/ml)刺激3、6、12、24 h,以荧光定量RT-PCR检测ABCA1、MCP-1 mRNA表达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ELISA法检测ABCA1、MCP-1及IL-1β蛋白表达量;ABCA1的反义寡核苷酸(100 nmol/L)转染人血管内皮细胞,给予上述的Ox-LDL,同样方法测定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在给予Ox-LDL刺激后,ABCA1、MC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及IL-1β蛋白质水平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3、6 h后,ABCA1、MCP-1 mRNA的表达降低,12、24h后ABCA1、MCP-1及IL-1β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在Ox-LDL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中的ABCA1可能通过增加IL-1β的表达,促进MCP-1释放,从而在AS的早期发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结合转运体a1 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ABCA1基因rs2066715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脑梗死的关系
15
作者 秦娇琴 秦超 +3 位作者 曹小丽 邹东华 梁明辉 罗曼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rs206671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血脂水平及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52例壮族CI患者(CI组)和249例健康壮族人(对照组)的ABCA...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rs206671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血脂水平及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52例壮族CI患者(CI组)和249例健康壮族人(对照组)的ABCA1基因rs2066715位点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血脂、CI的关系。结果壮族人ABCA1基因rs2066715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在CI组为53.2%、46.8%,对照组为57.8%、42.2%;GG、GA和AA基因型分布在CI组为29.4%、47.6%、23.0%,对照组为33.7%、48.2%、18.1%。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A型的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水平比GG和GA型显著降低(P<0.05);但基因型与CI的发病无关。结论壮族人ABCA1基因rs2066715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者HDL-C及ApoA1水平较低,但A等位基因突变与CI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血脂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巨噬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华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THP-1细胞经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24 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1、10、1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0 h、6 h、12 h、...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THP-1细胞经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24 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1、10、1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质,分别采用RT-PCR和W esternB lot检测ABC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与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组的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阿托伐他汀 atp结合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炎症状态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刘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0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炎症状态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影响受体表达和延缓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可能干预措施。方法培养的HMC随机分...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炎症状态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影响受体表达和延缓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可能干预措施。方法培养的HMC随机分为5组继续培养24 h:空白组:普通培养的细胞;对照组:5 ng/m L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实验组:5 ng/m L IL-1β+2.5μmol/L 15d-PGJ2,5 ng/m L IL-1β+5μmol/L 15d-PGJ2,5 ng/m L IL-1β+10μmol/L 15d-PGJ2,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不同剂量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IL-1β作用下HMC ABCA1 m RNA的影响。培养的HMC随机分为4组继续培养24 h:空白组:普通培养的细胞;对照组:5 ng/m L IL-1β;实验组:5 ng/m L IL-1β+5μmol/L 15d-PGJ2,5 ng/m L IL-1β+10μmol/L 15d-PGJ2,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不同剂量15d-PGJ2对IL-1β诱导的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炎症因子IL-1β能够抑制HMC的ABCA1表达,15d-PGJ2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IL-1β抑制的ABCA1 m 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5 ng/m L IL-1β)比较,2.5、5、10μmol/L 15d-PGJ2实验组ABCA1 m RNA表达分别升高1.34、2.15、2.88倍,5、10μmol/L 15d-PGJ2实验组ABCA1蛋白表达分别升高1.16、1.54倍。结论 PPAR-γ激动剂15d-PGJ2剂量依赖性改善IL-1β对ABCA1 m 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对炎症导致的系膜细胞脂质失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激动剂 系膜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atp结合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G1在胆固醇转运中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婷 王苏梦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3,共5页
胆固醇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但体内过量时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是三磷酸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超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 胆固醇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但体内过量时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是三磷酸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超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对近年来ABCG1在胆固醇转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结合转运体G1 胆固醇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对巨噬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琼 周利 +5 位作者 邹燃 乐薇 杨敏 孙滨 庞争争 徐派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4-59,共6页
目的探究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对巨噬细胞与人血清共培养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辨证为痰浊阻遏证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与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究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对巨噬细胞与人血清共培养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辨证为痰浊阻遏证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电针组予以电针针刺丰隆穴治疗;药物组予以口服血脂康治疗;对照组不予以特殊处理。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3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患者巨噬细胞ABC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药物组和电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和电针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TG、TC、LDL-C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LDL-C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TC、TG、LDL-C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后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TC、TG、LDL-C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电针组ABC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ABC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丰隆穴可降低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水平,且疗效较药物组稳定,可促进巨噬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胆固醇逆转运,降低巨噬细胞胆固醇负荷,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电针 丰隆穴 atp结合转运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A通过p38MAPK通路抑制巨噬细胞ABCA1蛋白的降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望歌 周栋 +4 位作者 王丽君 刘艳 陈小莉 郭宁 周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增加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具体机制及其胞内信息转导。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 IL-17A 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增加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具体机制及其胞内信息转导。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 IL-17A 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小鼠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BCA1、p-p38MAPK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BCA1蛋白的泛素化水平。结果IL-17A干预组小鼠Raw264.7细胞ABCA1蛋白表达上调,但其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IL-17A干预使Raw264.7细胞ABCA1蛋白降解减少,且ABCA1蛋白与ubiquitin的结合减少。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逆转IL-17A所引起的ABCA1泛素化降解减少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IL-17A通过p38MAPK通路抑制ABCA1的泛素化降解,从而增加巨噬细胞ABCA1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 巨噬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