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CsFK111 Gene from Cucumbers
1
作者 Zhang Hetong Li Li +2 位作者 Gao Mei Jia Jincui Xin M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4期16-30,共15页
At the early stage,th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CsFK111 between vine cucumber and dwarf cucumber D0462.The gene was cloned,and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too... At the early stage,th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CsFK111 between vine cucumber and dwarf cucumber D0462.The gene was cloned,and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tool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gene family and this gene.There were 30 members of the cucumber F-box gene family.The coding region of the cucumber CsFK111 gene was full-length 1314 bp,which encoded 437 amino acids and was predicted to be located in the nucleus.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was a non-transmembrane protein,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showed thatβ-lamellar structure and irregular crimp were dominant.A comparison of the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it was closest to cantaloupe and belonged to the same branch.The results provided a basis for future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CsFK111 gene on cucumber dwarfing and also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FBK family prote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ox gene dwarf cucumber gene cloning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视网膜假定蛋白基因ARHP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峰 蒋卫红 +4 位作者 尹志华 杨旭宇 冯湘玲 刘卫东 姚开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30-934,共5页
从UniGene库中选取编号为BG2 2 2 62 4来自人鼻咽组织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 )序列 ,联网到NCBI调用Blast服务器分析 ,发现该EST序列是一个代表新基因的未知序列 .利用Blast检索GenBank的nr数据库和EST数据库 ,构建EST重叠群 ,联网到NCBI... 从UniGene库中选取编号为BG2 2 2 62 4来自人鼻咽组织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 )序列 ,联网到NCBI调用Blast服务器分析 ,发现该EST序列是一个代表新基因的未知序列 .利用Blast检索GenBank的nr数据库和EST数据库 ,构建EST重叠群 ,联网到NCBI的ORFfinder服务器 ,分析发现该EST重叠群具有完整的阅读框架 .分别在cDNA序列阅读框架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两侧设计引物 ,以人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 ,进行PCR扩增 ,测序确定该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 .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 1672bp ,阅读框架位于第 3 0 4~ 1557位之间 ,编码由 417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质量为 46 58ku的蛋白质 ,其理论 pI为 4 2 1.将蛋白质序列通过NCBI的Blast服务器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 ,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和成年小鼠视网膜未知蛋白 (BAB3 2 2 14 )同源 .经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命名委员会协商定名为成人视网膜假定蛋白 (adultretinahypotheticalprotein ,ARHP) ,GenBank登录号为AY17489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该蛋白质可能为一参与转录调控的核蛋白 .ARHP基因定位在染色体 5q3 5,跨越 3 5163bp ,含 4个外显子和 3个内含子 .在基因的 5′非翻译区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视网膜假定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informatics and Expression Pattern Analysis of Tomato ns LTP 2-like cDNA full-length Gene Clone
3
作者 Zhang Jia He Shan-shan +3 位作者 Zhao Ting-ting Jiang Jing-bin Li Jing-fu Xu Xiang-y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1期28-36,共9页
TDF1(transcription-drived fragment) was homologous to the predicted S. lycopersicum nonspecific lipid-transfer protein,nsLTP 2-like(91%),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C. fulvum(cladosporium fulv... TDF1(transcription-drived fragment) was homologous to the predicted S. lycopersicum nonspecific lipid-transfer protein,nsLTP 2-like(91%),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C. fulvum(cladosporium fulvum) infection in tomato plants.In this experiment, the full-length cDNA of nsLTP 2-like was cloned using RACE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TDF1(GenBank: JZ717725). A full-length, 625 bp(GenBank: KU366289), cDNA sequence, which with 98% similarity to nsLTP 2-like gene(GenBank: XM015233692) was obtained. This cDNA contains an ORF(open reading frame) with full-length of 345 bp, coding of 114 amino acids, including 12.3% Ala and Gly. 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was 11.51 ku, the isoelectric point(pI) was 8.99, and average overall hydrophilicity was 0.412, with one phosphorylation sites, belonging to volatile acidic nuclear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showed that α-Helix accounts for 30.7%, extension chain for 12.28%, β-corner for 9.65%, and random coil for 47.37%.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homology among spec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omato nsLTP 2-like protein had a high similarity with other plants, and with a specific conserved sequence which might related features in nsLTP 2-like protein. It also be analyzed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omato in different parts and under different stress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sLTP 2-like gene was up-regulated in varying degre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ld stress, exogenous hormone spraying and cladosporium fulvum infection. Therefore,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gene played a role in response to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 in toma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NSLTP 2-like CDNA CLON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expression patt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Fnip1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黄正洋 孔令琳 +4 位作者 王钱保 李春苗 吴兆林 黄华云 赵振华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明确鸡卵泡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Fnip1)特征及其表达规律,本研究选择苏禽3号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对其序列特性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利用RT-qPCR方法检测了Fnip1... 为了明确鸡卵泡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Fnip1)特征及其表达规律,本研究选择苏禽3号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对其序列特性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利用RT-qPCR方法检测了Fnip1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获得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开放阅读框为3474 bp,位于第13号染色体16191415 bp至16251731 bp之间,编码115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Fnip1基因有20个外显子,FNIP1蛋白含有FNIP_N、FNIP_M和FNIP_C等3个结构域;进化树显示,鸡先与鸟类聚为一类,再与哺乳动物聚为一支,在禽类上序列保守。FNIP1蛋白为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28310,理论等电点为5.25。蛋白质二级结构由α-螺旋(34.40%)、β-折叠(4.06%)、延伸链(13.74%)、无规则卷曲(47.80%)组成。表达分析结果显示,Fnip1基因在鸡的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发现其在鸡肌肉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Fnip1基因在鸡肌肉生长发育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ip1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源和口唇源羊口疮病毒ORF128基因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樊月圆 刘泽武 +6 位作者 袁嘉芮 张瑞雪 陈媛媛 周冬雪 段宁 四朗玉珍 富国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分析羊口疮病毒(ORFV)肠道源和口唇源锚蛋白ORF128基因和蛋白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对肠道源和口唇源ORFV的ORF128基因PCR扩增后克隆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及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磷酸化位点和跨膜结... 分析羊口疮病毒(ORFV)肠道源和口唇源锚蛋白ORF128基因和蛋白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对肠道源和口唇源ORFV的ORF128基因PCR扩增后克隆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及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磷酸化位点和跨膜结构域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肠道源和口唇源ORFV的ORF128基因长度均为1506 bp,编码501个氨基酸;肠道源和口唇源ORF128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0%,存在8个氨基酸突变。氨基酸组成显示,肠道源和口唇源ORF128蛋白丙氨酸含量最高。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显示,口唇源ORF128蛋白不稳定系数为38.72,提示该蛋白可能为稳定蛋白;肠道源ORF128蛋白不稳定系数为41.33,提示该蛋白可能为不稳定蛋白。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口唇源ORF128蛋白含有33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肠道源ORF128蛋白含有3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说明ORFV肠道源和口唇源的ORF128基因存在差异,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羊口疮病毒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ORF128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生长素响应基因AcIAA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苏丽艳 党祎晗 +1 位作者 张九东 李琦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1,共6页
为了初步研究猕猴桃生长素诱导基因AcIAA9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在猕猴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AcIAA9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152bp,编码383个氨基酸,疏水系数为-0.539,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 为了初步研究猕猴桃生长素诱导基因AcIAA9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在猕猴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AcIAA9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152bp,编码383个氨基酸,疏水系数为-0.539,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可知AcIAA9蛋白为亲水性蛋白;预测其分子质量为41.04ku,等电点为8.45,不稳定系数为57.31;此外,AcIAA9蛋白具有Aux/IAA家族蛋白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序列;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AcIAA9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进化分析表明,猕猴桃AcIAA9基因与茶树CsIAA9基因同源性最高,与葡萄VvIAA9基因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该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多样化的顺时作用元件,除参与调控真核基因转录的TATA框、CAAT框等基本元件外,还具有多种逆境胁迫响应因素,如厌氧胁迫、干旱胁迫等。Real-timeqPCR结果显示,AcIAA9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而花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生长素 AcIAA9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草HgS5基因的克隆与抗旱性鉴定
7
作者 汪欣瑶 彭亚萍 +8 位作者 姚立蓉 汪军成 司二静 张宏 杨轲 马小乐 孟亚雄 王化俊 李葆春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干旱环境问题,发掘植物体内的抗旱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盐生草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盐胁迫后HgS5基因的表达量与差异倍数最高,故选其为研究对象,对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干旱环境问题,发掘植物体内的抗旱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盐生草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盐胁迫后HgS5基因的表达量与差异倍数最高,故选其为研究对象,对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q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拟南芥植株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农杆菌完成拟南芥异源表达,以验证目的基因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HgS5基因中碱基对的数量为1738,编码37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为酸性亲水性蛋白且没有跨膜区;具有116个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HgS5基因和巨人柱、苋菜和甜菜相关同源基因拥有相同的A_thal_3526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显示HgS5基因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荧光定量结果显示HgS5基因主要在拟南芥根系表达,处理第6天表达量与其他组别差异显著(P<0.05);抗旱鉴定结果显示过表达拟南芥的抗旱性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植株枯萎程度减缓;基因HgS5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对抗干旱环境,过表达拟南芥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干旱胁迫后期整体高于野生型。综上所述,基因HgS5在抗旱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进一步探索HgS5基因应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草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抗旱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光敏色素互作因子CsPIF3a的克隆及其与光温逆境的响应
8
作者 班秋艳 赵鑫月 +7 位作者 迟文静 黎俊生 王琼 夏瑶 梁丽云 贺巍 李叶云 赵广山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6-265,共10页
【目的】PIFs(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是光敏色素介导光温信号中的核心成员。研究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PIF3的功能,为利用光信号途径避免或缓解逆境对茶树造成的危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方法】利用同源克... 【目的】PIFs(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是光敏色素介导光温信号中的核心成员。研究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PIF3的功能,为利用光信号途径避免或缓解逆境对茶树造成的危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方法从茶树中克隆CsPIF3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光温处理的表达差异,同时,利用烟草瞬时表达和酵母双杂技术观察其蛋白定位和转录活性。【结果】CsPIF3a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163 bp,编码721个氨基酸,蛋白分子相对质量为76.97 kD,理论等电点为5.70,具有亲水性;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CsPIF3a与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am.)关系最近;CsPIF3a蛋白含有1个bHLH结构域、1个APB结构域和1个APA结构域;二级结构中含α-螺旋18.17%、β-折叠结构6.80%、β-转角1.53%、无规则卷曲73.51%,此外,还含无序化区域46.87%;CsPIF3a蛋白被定位于细胞核中,并具有转录活性。RT-qPCR分析表明,CsPIF3a在老叶和茎中表达水平较高,响应温度胁迫表达,且表达量与光照强度相关。【结论】CsPIF3a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活性。CsPIF3a响应温度胁迫,表达量与光照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IF3a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转录活性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杨PhMYB14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9
作者 庞琳琳 张骐 +1 位作者 代金玲 白玉娥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共8页
MYB转录因子通过互作、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本试验以河北杨幼苗为材料,克隆了PhMYB14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河北杨幼苗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MYB14基因编码... MYB转录因子通过互作、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本试验以河北杨幼苗为材料,克隆了PhMYB14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河北杨幼苗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MYB14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长度为723 bp,可编码240个氨基酸残基。PhMYB14蛋白分子量为27512.87 Da,理论等电点为5.17,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同源序列比对及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hMYB14与同为杨属的毛果杨和银白杨亲缘关系最近,与杨柳科柳属的红皮柳和簸箕柳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预测PhMYB14主要位于叶绿体中;PhMYB14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包含光响应元件和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等多种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hMYB14在河北杨幼苗根、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PhMYB14在河北杨中的抗病虫害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杨 PhMYB14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猪NTF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谱构建
10
作者 闫尊强 鲁亚伟 +1 位作者 滚双宝 王鹏飞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克隆合作猪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Neurotrophin3,NTF3)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region sequence,CDS),预测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并检测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构建组织表达谱。通过PCR扩增、Sanger测序等方法获得合作猪NTF3基因CDS区序列,使... 克隆合作猪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Neurotrophin3,NTF3)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region sequence,CDS),预测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并检测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构建组织表达谱。通过PCR扩增、Sanger测序等方法获得合作猪NTF3基因CDS区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结构,并使用RT-q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合作猪NTF3基因CDS区长774 bp,编码257个氨基酸;等电点(pI)为9.46,属于碱性蛋白;合作猪与猪、牛亲缘关系较近;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α-螺旋等组成;整条链中亲水性氨基酸残基数量多于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数量,是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域,是非跨膜蛋白;在37~58位氨基酸残基有一个线圈结构域、64~79位有一个低复杂度结构域和144~249位有一个神经生长因子结构域;存在信号肽,推测是分泌蛋白;NTF3基因在合作猪脾脏的表达量最高,回肠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猪 NTF3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PoLPAT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1
作者 张美莹 莫倩 +5 位作者 齐秀双 佟宁宁 孔凡 刘政安 吕长平 彭丽平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8,共8页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催化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sn-2位酰基化形成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是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新型...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催化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sn-2位酰基化形成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是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新型木本油料,研究其LPAT基因家庭的进化和表达模式,对进一步探索牡丹种子中油脂合成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不同时期的牡丹中克隆了PoLPAT2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oLPAT2的CDS长为1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由20种氨基酸组成,定位于质膜上。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82 ku,分子式为C_(2065)H_(3235)N_(541)O_(544)S_(15),共有6400个原子,理论等电点为9.67,磷酸化位点为37个,拥有较高的脂肪族性质,属于亲水蛋白,跨膜区域为3个,没有信号肽,不平衡指数为43.68,属于不稳定蛋白。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PoLPAT2蛋白由4种二级结构组成,分别是无规卷曲、α螺旋、β转角和延伸链。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牡丹PoLPAT2与圆叶葡萄、核桃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牡丹种子发育后期105 d时表达量最高,整体趋势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表明PoLPAT2可能与发育时期有关。研究结果可为牡丹PoLPAT2基因的功能验证、提高牡丹种子含油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T)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牛IFN-γ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原核表达
12
作者 柳丽 姚宇航 +4 位作者 刘晨阳 张文涛 马俊杰 昝林森 成功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8,共10页
旨在研究羚牛γ干扰素(IFN-γ)基因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增强羚牛的免疫调节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RT-PCR方法克隆羚牛IFN-γ基因,并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将IFN-γ基因序列连入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 旨在研究羚牛γ干扰素(IFN-γ)基因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增强羚牛的免疫调节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RT-PCR方法克隆羚牛IFN-γ基因,并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将IFN-γ基因序列连入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羚牛IFN-γcDNA序列全长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蛋白高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存在13个磷酸化修饰位点,并含有1个信号肽、1个低度复杂区、1个跨膜结构域及1个IFN-γ结构域,其中IFN-γ结构域位于胞外区。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与绵羊、山羊、家牛、水牛、人、黑猩猩、小鼠、鸡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0%、98.8%、97.2%、96.2%、75.8%、75.4%、64.1%、54.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4%、99.4%、95.8%、95.8%、62.7%、62.7%、43.9%、33.5%。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羚牛与山羊、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重组IFN-γ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大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34 ku。通过密码子优化及不同浓度IPTG诱导表达等原核表达优化策略发现,密码子优化能促进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且最佳诱导浓度为0.9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IFN-Γ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IPTG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芒麦蛋白磷酸酶EsPP2C48基因编码区克隆及干旱胁迫响应分析
13
作者 李德珍 德英 +1 位作者 闫伟红 杨忠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蛋白磷酸酶2C(PP2C)家族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草28号老芒麦为材料,采用PCR技术成功克隆了EsPP2C48基因,并运用InterPro、NetPhos 3.1和STRING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EsPP2C4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结构和功能... 蛋白磷酸酶2C(PP2C)家族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草28号老芒麦为材料,采用PCR技术成功克隆了EsPP2C48基因,并运用InterPro、NetPhos 3.1和STRING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EsPP2C4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结构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EsPP2C48是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的亲水性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含有PPM型磷酸酶结构域。磷酸化位点预测表明,其有多个潜在的调控位点。EsPP2C48主要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蛋白互作。以干旱胁迫0 h为对照,干旱胁迫下EsPP2C48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呈上调趋势,胁迫2 h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胁迫6 h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胁迫12 h时仍显著高于对照(P<0.05),胁迫24 h和48 h时该基因的表达量仍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下,EsPP2C48在老芒麦根系中的表达量整体呈下调趋势,胁迫2 h、4 h时表达量小幅上调,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胁迫12 h后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总而言之,EsPP2C48基因在老芒麦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EsPP2C48基因 CDS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疮痂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特异性转录因子挖掘及EaPSTF1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张凌萱 朴静子 +3 位作者 刘丹 郝婧文 李自博 周如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2,共7页
痂囊腔菌素(Elsinchrome,ESC)是花生疮痂病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光敏活性的苝醌类真菌毒素,为病菌的毒力因子。为了进一步揭示ESC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础上,开展了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特异性转录因子的挖掘、EaPSTF1基因... 痂囊腔菌素(Elsinchrome,ESC)是花生疮痂病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光敏活性的苝醌类真菌毒素,为病菌的毒力因子。为了进一步揭示ESC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础上,开展了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特异性转录因子的挖掘、EaPSTF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上共有3个特异性转录因子,其中EaPSTF1全长1305 bp,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长度为43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110.58 kD,理论等电点4.94,亚细胞定位细胞核中,是一个以α-螺旋为主的亲水性蛋白,含有GAL4和AFLR两个Zn(II)2Cys6型结构域。RT-qPCR定量分析表明,EaPSTF1表达模式与毒素累积趋势基本一致,EaPSTF1可能参与ESC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疮痂病菌 特异性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次生代谢基因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梨HY5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郑一羽 王仕玉 +3 位作者 罗富寻 苏俊 何英云 张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开展茄梨HY5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茄梨HY5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以茄梨为试材,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F:ATGCAAGAGCAGGCGACG,R:TCAATCCGCATTTGCACT)扩增HY5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茄... 开展茄梨HY5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茄梨HY5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以茄梨为试材,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F:ATGCAAGAGCAGGCGACG,R:TCAATCCGCATTTGCACT)扩增HY5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茄梨HY5基因(PcHY5)全长为495 bp,编码164个氨基酸;PcHY5蛋白质分子量为17.90 KD,为亲水蛋白质,具有bZIP结构域;PcHY5与云南红梨(红梨1号)、白梨等蔷薇科植物的HY5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PcHY5编码的蛋白质与中国白梨等的HY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似性高达99.8%。表明,PcHY5与梨属其他植物的HY5基因具有相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梨 HY5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SnRK1的克隆及其在果实中的表达分析
16
作者 蒋开秀 刘林娅 +3 位作者 何斌 宋姝熠 龚小见 黄亚成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红阳猕猴桃属于我国自主培育的优良品种,具有独特的红色性状和高糖低酸特性,因其香气浓郁,味道独特而备受欢迎。其果实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植物的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1(SnRK1)在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应对生物和... 红阳猕猴桃属于我国自主培育的优良品种,具有独特的红色性状和高糖低酸特性,因其香气浓郁,味道独特而备受欢迎。其果实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植物的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1(SnRK1)在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起重要的开关作用。因此,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克隆得到红阳猕猴桃SnRK1家族2个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AcSnRK1.1和AcSnRK1.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cSnRK1.1和AcSnRK1.2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蛋白保守结构域及顺式作用元件等,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AcSnRK1.1和AcSnRK1.2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果实不同处理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AcSnRK1.1和AcSnRK1.2基因分别含有1548、154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15、51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cSnRK1.1和AcSnRK1.2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SnRK1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氨基酸序列显示,AcSnRK1.1和AcSnRK1.2包含了SnRK1家族特有的结构STKc_AMPK_alpha、AMPK_C、UBA_SnRK1_plant;进化树分析表明AcSnRK1.1和AcSnRK1.2基因属于SnRK1家族;组织特异性分析显示,AcSnRK1.1和AcSnRK1.2在红阳猕猴桃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果实中表达丰度最高;在果实发育过程中,AcSnRK1.1和AcSnRK1.2的表达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qRT-PCR分析表明AcSnRK1.1和AcSnRK1.2的表达受ABA、GA3、ET、CPPU的调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AcSnRK1.1和AcSnRK1.2的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推测AcSnRK1基因可能调控蔗糖合酶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AcSnRK1.1和AcSnRK1.2基因在红阳猕猴桃果实发育和贮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述AcSnRK1.1和AcSnRK1.2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SnRK1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多伞阿魏 FfeFLS 基因克隆与分析
17
作者 赵静怡 赵金提 +7 位作者 刘芯宇 田志佳 余香雪 李倩 陈博 木古丽 张定国 郭新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共8页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具有显著提高植株黄酮含量的功能,通过从多伞阿魏中进行基因克隆获得FfeFLS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等电点为5.67,为亲水性蛋白,存在许多与黄酮类合成、激素、光响应相关的作用元件。基...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具有显著提高植株黄酮含量的功能,通过从多伞阿魏中进行基因克隆获得FfeFLS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等电点为5.67,为亲水性蛋白,存在许多与黄酮类合成、激素、光响应相关的作用元件。基因序列与胡萝卜的同源性最高。qRT-PCR结果表明,FfeFLS基因多伞阿魏因在4—6月均有表达,但在6月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伞阿魏 FfeFLS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LFNR1-7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18
作者 邓云颢 徐灵 +2 位作者 李鲁华 宋婵 徐如宏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049,共9页
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FNR)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在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TaLFNR1-7A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LFNR1-7A基... 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FNR)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在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TaLFNR1-7A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LFNR1-7A基因CDS序列长度为1086 bp,编码361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质为一个非跨膜的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无信号肽,共含39个磷酸化位点;预测其定位于叶绿体;系统进化树以及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发现,基于TaLFNR1-7A基因普通小麦中国春与二粒小麦在亲缘性上更为接近,相似度为97.01%。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TaLFNR1-7A基因中共含有17种顺式作用元件,其中7个为光响应元件。经qRT-PCR分析发现,TaLFNR1-7A基因在小麦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中和胚芽中,根中表达量最低。TaLFNR1-7A基因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这些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PEG-6000处理)、茉莉酸甲酯(MeJA)、氯化钠(NaCl)和脱落酸(ABA)等。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TaLFNR1-7A基因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LFNR1-7A基因 生物信息学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WRKY44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
19
作者 黄友举 于泳波 +3 位作者 逄翠晶 孙轼絮 路晨 于延冲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种子休眠与发芽、生长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揭示大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中GmWRKY44基因的功能和潜在的分子机制,对大豆Williams 82中GmWRKY44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 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种子休眠与发芽、生长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揭示大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中GmWRKY44基因的功能和潜在的分子机制,对大豆Williams 82中GmWRKY44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结果表明,GmWRKY44基因CDS全长1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结构预测与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由23.46%α-螺旋、4.75%β-折叠、58.94%无规则卷曲和12.85%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相统一;含一个保守的WRKY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_(2)H_(2)类型,属WRKY IIc亚家族;该基因是拟南芥AtWRKY71的同源基因,相似度为35.56%,两者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RT-qPCR分析表明,GmWRKY44响应盐胁迫,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在盐胁迫下,野生型(Col-0)和GmWRKY44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萌发率和根长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GmWRKY44过表达株系明显优于Col-0。另外,在盐处理后,GmWRKY44过表达株系生长受抑制程度低于Col-0。生理指标分析发现,在盐胁迫下,GmWRKY44过表达株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ol-0,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l-0。以上表明,GmWRKY44过表达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WRKY44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验证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萜类合酶DnTPS10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20
作者 韦皓搏 龚道勇 +2 位作者 丘莳芬 李标 马云桐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3-82,共10页
[目的]探明萜类合酶基因的功能特性,为进一步研究DnTPS10基因在金钗石斛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石斛碱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金钗石斛转录组数据筛选萜类合酶基因序列、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克隆萜类合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 [目的]探明萜类合酶基因的功能特性,为进一步研究DnTPS10基因在金钗石斛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石斛碱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金钗石斛转录组数据筛选萜类合酶基因序列、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克隆萜类合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利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等技术解析萜类合酶基因的功能。[结果]克隆得到1条金钗石斛萜类合酶基因(命名为DnTPS10,登录号为OK086083),DnTPS10基因序列全长为1419 bp,编码473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与铁皮石斛月桂烯合酶聚类于同一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该蛋白具有典型萜类保守结构域DDXXD和PIx,理论等电点为5.44,相对分子量为54.86 kD,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H)为主;不含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蛋白表达分析表明,该蛋白约为55 kD,与理论结果一致。qRT-PCR分析表明,DnTPS10基因在茉莉酸甲酯处理0~2 h持续上调表达,在2 h达峰值,是对照组的5.85倍。[结论]克隆得到1条金钗石斛萜类合酶基因DnTPS10(GeneBank ID:OK086083),推测DnTPS10可能在MeJA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参与石斛碱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萜类合酶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