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的地理探究实践活动——以AR地理沙盘辅助地理模型制作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龚正权 刘梅英 +4 位作者 饶青莹 薛晶晶 杨丹竹 陈文卿 李权国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融入跨学科教学理念,提升地理模型制作精度。地理教学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ar地理沙盘 地理实践力 地理模型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regressive模型在全国婴儿死亡率拟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松 李晓妹 +2 位作者 刘健 刘晓冬 李向云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1991~2007年的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探讨Auto-regressive模型在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拟合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国婴儿死亡率数据序列的平稳性和纯随机性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SAS程序拟合Auto-regressive模型,并根据... 目的分析我国1991~2007年的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探讨Auto-regressive模型在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拟合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国婴儿死亡率数据序列的平稳性和纯随机性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SAS程序拟合Auto-regressive模型,并根据决定系数R2评价其拟合效果。结果我国婴儿死亡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总体呈现随时间线性递减的长期趋势,同时又包含一定的随机信息,采用Auto-regressive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Auto-regressive模型可以用来拟合我国婴儿死亡率的数据,并可以推广应用到卫生领域中其他具有非平稳时间序列特征的数据,为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策略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regressive模型 婴儿死亡率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AR模型巡航飞行参数预测研究
3
作者 钱宇 王立新 +1 位作者 张恒 刘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9,共7页
为更准确实现飞行参数趋势预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自回归(AR)模型的稳定巡航飞行参数预测方法。根据稳定巡航参数筛选条件,获取建模所需飞行参数。利用卡尔曼滤波原理估计AR模型参数,并与飞行参数构建系统方程,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实时... 为更准确实现飞行参数趋势预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自回归(AR)模型的稳定巡航飞行参数预测方法。根据稳定巡航参数筛选条件,获取建模所需飞行参数。利用卡尔曼滤波原理估计AR模型参数,并与飞行参数构建系统方程,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实时更新、修正AR模型参数估计值,将自适应AR模型的预测值与曲线拟合模型和灰色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以波音B777-300ER飞机的快速存取记录器数据样本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自适应AR模型在数据预测和收敛速率方面均更优,可有效降低预报模型随步数增加导致的精度误差,提高参数预测准确性。研究在飞机维修保障、状态监控与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迹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ar模型 飞行参数预测 曲线拟合模型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AR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IAS信号诊断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云贵 郭瑜 +2 位作者 陈鑫 杨新敏 邹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41-2147,共7页
针对振动传感器不易安装场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AR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瞬时角速度(instantaneous angular speed, IAS)信号诊断方法。采用向前差分法估计获取IAS信号;基于有偏估计自相关分析优化AR模型,依... 针对振动传感器不易安装场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AR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瞬时角速度(instantaneous angular speed, IAS)信号诊断方法。采用向前差分法估计获取IAS信号;基于有偏估计自相关分析优化AR模型,依据自相关峭度最大原则确定最优阶次p并进行AR预测剔除IAS信号中的周期分量,获得包含丰富轴承故障信息的残余分量;对残余信号预白化处理使得各频带重要程度同等并包络提取故障特征。通过仿真信号和实测外圈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现有基于振动信号的快速谱峭度结合阶次分析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计算效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ar模型 有偏估计 IAS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错认知模型的矿山救援AR头盔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向洲 任嘉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63-470,共8页
目的为更好地减少矿山救援过程中的出错行为,提高矿山救援的成效。方法从出错认知理论出发,分析救援场景下对任务中相关信息的视觉认知行为,从认知加工的四个过程分析得出矿山救援场景下的出错因子,以矿山救援场景AR交互信息为研究对象... 目的为更好地减少矿山救援过程中的出错行为,提高矿山救援的成效。方法从出错认知理论出发,分析救援场景下对任务中相关信息的视觉认知行为,从认知加工的四个过程分析得出矿山救援场景下的出错因子,以矿山救援场景AR交互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出错因子认知模拟实验,获得矿山救援场景相较于其他场景具有特殊性的AR头盔交互界面信息设计影响要素。结论依据实验结论,对矿山救援AR头盔交互界面开展信息设计,以提高救援效率,最终输出初步的交互设计方案,通过降低交互界面的认知难度,提高救援人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保证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任务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头盔 矿山救援 出错认知模型 生理反应实验 界面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模型方差陡增效应的微震P波到时拾取
6
作者 王晓敏 屈钧利 师亚平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5-1342,共8页
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室内力学试验和混凝土损伤评估中,而微震监测技术则普遍用于矿震、岩爆等灾害预警。P波到时拾取是两种技术的基础与关键,通过对P波到时数据处理分析,可确定微震源位置并反演破裂机制。... 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室内力学试验和混凝土损伤评估中,而微震监测技术则普遍用于矿震、岩爆等灾害预警。P波到时拾取是两种技术的基础与关键,通过对P波到时数据处理分析,可确定微震源位置并反演破裂机制。基于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AR模型)和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的AR-AIC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拾取精度较高的方法,但双序列AR模型限制了整体拾取效率,同时对低信噪比及刺突信号拾取效果也较不稳定。利用单序列AR模型在信号达到后出现的方差陡增效应,在方差项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减小因子,提出一种更加高效、准确、稳定的方法——AR-VSP (autoregressive model-variance surge phenomenon)算法。利用声发射试验得到真实的AE信号进行到时拾取,发现AR-VSP算法准确率为96%,高于AR-AIC算法的91%,拾取速度也提升了50.06%,且抗刺突干扰能力更强,鲁棒性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微震 到时拾取 ar模型 方差陡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逆矩阵的AR模型参数估计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莹 王太勇 黄国龙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0-893,共4页
AR(auto-regressive)模型是时序建模分析中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在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和定阶的过程中,要求线性方程组必须有解。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引入自相关系数矩阵对线性方程组进行化简,并提出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 AR(auto-regressive)模型是时序建模分析中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在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和定阶的过程中,要求线性方程组必须有解。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引入自相关系数矩阵对线性方程组进行化简,并提出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该算法对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没有限制,无需事先判定,从而解决建模过程中线性方程组无解情况下的参数估计问题。实验证明该法可有效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趋势预测,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ar(auto-regressive)模型 参数估计 广义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岩爆灾害判别的RBF-AR耦合模型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羽 许强 +3 位作者 柴贺军 刘丽 夏毓超 王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43-1949,1965,共8页
岩爆是深部高地应力区地下岩体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及烈度预测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为了有效预测和判别深部工程岩爆灾害,在总体考虑岩爆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下工程中岩体完整性指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岩爆是深部高地应力区地下岩体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及烈度预测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为了有效预测和判别深部工程岩爆灾害,在总体考虑岩爆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下工程中岩体完整性指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围岩最大切向应力、围岩抗压强度与其抗拉强度的比值、围岩切向应力与围岩抗压强度比值、弹性能量指数、岩爆倾向性指数作为岩爆预测的评判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参数优化的RBF-AR岩爆预测模型。在终南山隧道竖井岩爆判别中,利用RBF-AR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表明该模型在岩爆预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爆 通风竖井 RBF—ar模型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解及AR模型的单通道地震波信号初至点检测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代志 王仁明 +1 位作者 李夕海 刘志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98-1102,共5页
地震波信号的初至点检测在核爆地震的自动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描述了一种单通道地震波信号初至点检测方法,它是基于小波包分解及对大地噪声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的大地噪声模型———AR模型而提出的.文中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地震波信号的初至点检测在核爆地震的自动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描述了一种单通道地震波信号初至点检测方法,它是基于小波包分解及对大地噪声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的大地噪声模型———AR模型而提出的.文中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际地震波信号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地震波信号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能定量确定初至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炸 地震 初至点 小波包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模型和分形几何在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天雄 郑明刚 +2 位作者 陈兆能 朱继梅 华宏星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5,共5页
状态特征指标对机械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应用机械设备工作状态下噪声信号自回归模型的关联维数来描述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特征 ,进而实现对状态的监测、识别和分类。文中通过实验证明 ,设备在相同工作状态下 ... 状态特征指标对机械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应用机械设备工作状态下噪声信号自回归模型的关联维数来描述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特征 ,进而实现对状态的监测、识别和分类。文中通过实验证明 ,设备在相同工作状态下 ,噪声信号的AR模型参数具有相近的关联维数 ,在不相同状态下则有明显不同的关联维数。因此关联维数不仅可以作为状态监测与识别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而且可以作为其他特征提取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测 ar模型 分形几何 关联维数 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场模拟中AR模型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文福 马昌恒 肖岩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30,共7页
自回归(AR)模型具有计算量小,模拟速度快等优良特性,在风场模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AR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脉动风场模拟中广泛应用的AR模型归为两大类,对模型中的参数从理论上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对两种模型模拟脉动风场时涉及... 自回归(AR)模型具有计算量小,模拟速度快等优良特性,在风场模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AR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脉动风场模拟中广泛应用的AR模型归为两大类,对模型中的参数从理论上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对两种模型模拟脉动风场时涉及到的Wiener-Khintchine公式的变换形式,通过分析对其进行了修正,指出算法上可以采用FFT技术来计算互相关矩阵的元素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AR模型编程中偶然发现的自回归顺序问题,算例表明两种不同方法的风速时程样本及其无偏自相关估计和自功率谱估计均有较大的影响,希望能引起更多同行对该问题的注意。尽管标量过程AR模型简单且易于掌握,但不能考虑时滞问题。相比之下,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都证明,向量过程的AR模型在精度总体要高于标量过程的AR模型,但其运算时间也相应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模拟 标量过程ar模型 向量过程ar模型 Wiener-Khintchine公式 FFT 自回归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的电力系统间谐波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惠娟 汪友华 +2 位作者 王艳廷 宗世芳 李呈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4-149,164,共7页
间谐波的存在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对电力系统间谐波进行准确、可靠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研价值。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实际信号,其各谐波和间谐波成分往往是不能事先确定的,在信号FFT的频谱中不能很好... 间谐波的存在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对电力系统间谐波进行准确、可靠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研价值。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实际信号,其各谐波和间谐波成分往往是不能事先确定的,在信号FFT的频谱中不能很好地确定哪些谱线是信号的实际频率分量,哪些是频谱泄露所产生的虚假谱线。本文采用AR模型谱估计得到信号的各频率成分后,再结合Rife-Vincent(Ⅲ)窗的双峰谱线插值算法对各成分的幅值、频率和相角提出了新的修正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谐波 插值FFT ar模型 双峰谱线插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和AR模型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宇 杨丽湘 程军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28,共5页
提出了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简称LMD)和AR模型相结合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先用LMD方法将转子振动信号分解成若干个瞬时频率具有物理意义的PF(Product function,简称PF)分量之和,然后对每一个PF分量建立A... 提出了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简称LMD)和AR模型相结合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先用LMD方法将转子振动信号分解成若干个瞬时频率具有物理意义的PF(Product function,简称PF)分量之和,然后对每一个PF分量建立AR模型,提取模型参数和残差方差作为故障特征向量,并以此作为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来识别转子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与EMD方法的对比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应用于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但LMD方法信号分解后数据残差比EMD方法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LMD ar模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杂波的AR谱模型及其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灿焰 何佩琨 +1 位作者 高梅国 毛二可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43,共8页
研究了相关雷达杂波功率谱特性的AR模型及其模拟方法,提出了具有约束条件的修正LEVISON递推算法和AR模型阶数估计方法,并与现有功率谱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
关键词 相关杂波 ar模型 功率谱估计 雷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的Ni-TiN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夏法锋 焦金龙 +1 位作者 马春阳 吴蒙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以前期研究工艺参数为基础,利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Ni-TiN纳米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及纳米压痕仪(NI)对Ni-TiN纳米镀层的组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AR模型对Ni-TiN纳米镀层的显微... 以前期研究工艺参数为基础,利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Ni-TiN纳米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及纳米压痕仪(NI)对Ni-TiN纳米镀层的组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AR模型对Ni-TiN纳米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Ni-TiN纳米镀层中,存在Ni和TiN两相;当超声功率为200W、TiN浓度为4g/L时,镀层中镍晶粒和TiN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0和30nm。利用AR模型可以对Ni-TiN纳米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预测,且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模型 Ni-TiN纳米镀层 显微硬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的上海地区地面沉降预测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焉建国 陈正松 +1 位作者 罗志才 李琼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4,128,共5页
利用AR模型,对上海地区地面沉降作了拟合评估,依据AIC推出了AR系列预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AR(4)模型的结果最符合真实值。用AR(4)模型对上海地区未来10年的地面沉降值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ar模型 AIC准则 预测 地面沉降 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森 韦灼彬 +2 位作者 王绍忠 王斌 李扬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1-845,868,共5页
基于结构加速度时间序列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获取结构在无损伤状态下的加速度数据并进行分段,以各段数据的AR(auto-regressive)模型系数向量作为结构的参考状态样本,将未知状态的加速度AR模型系数向量分别加入参考状态样... 基于结构加速度时间序列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获取结构在无损伤状态下的加速度数据并进行分段,以各段数据的AR(auto-regressive)模型系数向量作为结构的参考状态样本,将未知状态的加速度AR模型系数向量分别加入参考状态样本中,构成多个原始数据矩阵;其次,对多个原始数据矩阵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两阶主成分,并建立相应的椭圆控制图,以前两阶主成分在控制椭圆中的分布情况来判别结构是否存在损伤;最后,以一钢框架结构试验为例识别结构的两种损伤模式。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直观地识别结构是否存在损伤,相对于马氏距离判别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模型 主成分分析 控制椭圆 马氏距离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的机织物线状疵点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俊岭 汪军 +3 位作者 张孝南 李立轻 陈霞 庞明军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54,共5页
针对机织物线状疵点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AR模型的谱估计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将获取织物的图像按照一定的子窗口大小分割,并将子窗口内图像的灰度值按照纵向、横向2个方向分别使用方差的方式投影,得到方差序列;然后选择合适... 针对机织物线状疵点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AR模型的谱估计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将获取织物的图像按照一定的子窗口大小分割,并将子窗口内图像的灰度值按照纵向、横向2个方向分别使用方差的方式投影,得到方差序列;然后选择合适的AR模型阶数,依据Burg算法估计得到谱数据;最后通过求得带有疵点图像的谱估计与正常纹理图像得到的谱估计之间的相关系数检测出疵点及其位置。实验验证表明这种方法对机织物线状疵点的检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模型 Burg算法 机织物 疵点检测 线状疵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和谱峭度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8
19
作者 石林锁 沈金伟 +1 位作者 张亚洲 牛武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7-260,共4页
自回归(AR)模型是平稳信号分析的重要工具,利用峭度最大原则确定AR模型最优阶次,然后利用此AR模型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剔除可线性预测的平稳成分,得到的残余分量中理论上只包含了噪声信号和信号的非平稳部分,从而降低了后期... 自回归(AR)模型是平稳信号分析的重要工具,利用峭度最大原则确定AR模型最优阶次,然后利用此AR模型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剔除可线性预测的平稳成分,得到的残余分量中理论上只包含了噪声信号和信号的非平稳部分,从而降低了后期数据分析难度。谱峭度对于非平稳信号非常敏感,它可以将非平稳信号从噪声中检测出来,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诊断,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ar模型 峭度 谱峭度 Wigner—Ville分布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AR模型的惯性器件故障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伟 胡昌华 焦李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755-1757,共3页
以随机信号时间序列AR模型为基础,将激励噪声信号构造为准则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AR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得到惯性器件漂移误差系数最小二乘AR预测模型,泛化用于故障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功率谱估计的参数化AR、ARMA模型相比,最小二乘AR... 以随机信号时间序列AR模型为基础,将激励噪声信号构造为准则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AR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得到惯性器件漂移误差系数最小二乘AR预测模型,泛化用于故障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功率谱估计的参数化AR、ARMA模型相比,最小二乘AR预测模型在高、低阶次时辨识精度较高、泛化能力较强,这一特点在低阶时尤为明显,其预测结果可为发现故障隐患、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ar模型 ar模型 arMA模型 惯性器件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