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降糖药对T2DM患者嗅觉神经环路重塑价值的fMRI研究
1
作者 吴敏 李欣 +8 位作者 张雯 李卫萍 张易 李倩 申欣怡 张鑫 计成 毕艳 张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26,共12页
目的探讨三种临床常见的降糖药(利拉鲁肽、达格列净和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嗅觉易损脑区与全脑之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基线期和药物治疗两个阶段的... 目的探讨三种临床常见的降糖药(利拉鲁肽、达格列净和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嗅觉易损脑区与全脑之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基线期和药物治疗两个阶段的研究。基线期研究招募糖代谢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51例和T2DM组191例。评估两组间FC、认知功能、嗅觉行为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药物治疗随访研究中,36例经过二甲双胍治疗仍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被随机平均分配到三个治疗组:利拉鲁肽组(n=12)、达格列净组(n=12)和阿卡波糖组(n=12),为期16周,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估三种药物对FC、认知功能和嗅觉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利拉鲁肽治疗16周后,T2DM患者血糖明显改善,减重效果显著;延迟记忆改善(t=−6.148,P<0.001)和嗅觉阈值升高(t=−2.321,P=0.040);左侧丘脑和左侧枕下回及右侧丘脑和左侧梭状回间FC的代偿升高得到恢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而阿卡波糖和达格列净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利拉鲁肽能够显著改善两侧丘脑和左侧枕叶间的FC、认知功能以及嗅觉阈值,利拉鲁肽具有除代谢益处之外的神经保护作用,而达格列净和阿卡波糖没有表现出嗅觉、认知及脑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功能连接 嗅觉神经环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环路鉴定技术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崔雅茹 高倩 +5 位作者 李自发 胡明会 张浩 耿希文 王新宇 魏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9-1064,共6页
神经环路是由不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是大脑功能实现的物质载体。神经环路鉴定技术通过对特定神经环路的结构追踪及其活动操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对理解脑疾病发病机制尤为关键。作为神经科学与脑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手... 神经环路是由不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是大脑功能实现的物质载体。神经环路鉴定技术通过对特定神经环路的结构追踪及其活动操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对理解脑疾病发病机制尤为关键。作为神经科学与脑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手段,近年来已被逐渐引入中医药领域基础研究。本综述系统性梳理神经环路鉴定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后期发展方向应立足中医药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展开设计。开展中医药多样化手段干预疾病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医药与现代脑科学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环路鉴定技术 中医药脑科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神经环路研究技术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彦熹 徐志栋 +3 位作者 刘婷婷 马连素 孙芳玲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2,128,共10页
神经环路由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相互连接而形成,是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本单元,在神经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卒中后,脑梗死区域及梗死周围区域与远程区域的神经连接受损,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然而,随着检测技术进... 神经环路由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相互连接而形成,是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本单元,在神经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卒中后,脑梗死区域及梗死周围区域与远程区域的神经连接受损,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然而,随着检测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卒中患者在慢性期时能产生一定的功能恢复,可能与突触连接和神经环路的重新建立有关。因此,开发特定的技术来识别和操纵神经元活动模式,以及使用高时空分辨率成像策略解读这些神经变化过程,使我们能够了解卒中恢复的全脑网络动力学和神经环路重建的发生机制,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理解卒中病理学发展到行为结果的闭环关系。目前研究神经环路的技术主要集中于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在体钙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本文将介绍这4种主要技术的工作原理,重点总结各自在解析卒中后神经重塑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简要分析了每种技术的应用场景、优劣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帮助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技术发现新的治疗策略以及评估康复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环路 光遗传学 化学遗传学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步者高潮”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云腾 梁家旗 +2 位作者 苏婉棠 赵丽 李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73,共16页
“跑步者高潮”(runner’s high)指在跑步或其他锻炼活动中突然出现的一过性欣快感,具有抗焦虑、镇痛等作用。“跑步者高潮”产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未明。本综述总结了研究“跑步者高潮”的人体模型和动物模型,分析了参与“跑步者高潮”... “跑步者高潮”(runner’s high)指在跑步或其他锻炼活动中突然出现的一过性欣快感,具有抗焦虑、镇痛等作用。“跑步者高潮”产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未明。本综述总结了研究“跑步者高潮”的人体模型和动物模型,分析了参与“跑步者高潮”产生的神经递质与神经环路,并阐明其与“跑步者高潮”有关的证据与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超过30 min且强度超过70%最大心率的运动可以产生“跑步者高潮”。多巴胺、内源性阿片肽、内源性大麻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物质在运动后升高,可能与“跑步者高潮”有关,但需注意这些物质在中枢与外周及中枢不同部位的功能差异。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前额叶皮质-伏隔核投射、红核-中脑腹侧被盖区投射、小脑-中脑腹侧被盖区投射、脑-肠轴等神经环路可能参与“跑步者高潮”的调控,但均缺乏直接证据。本文对后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者高潮 奖赏 多巴胺 内源性大麻素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胶质细胞缝隙连接与神经环路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王宏彬 姚娇 +6 位作者 王惠芹 田志锋 艾启迪 林美妤 杨岩涛 阳松威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0-1214,共5页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也称为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之间,能够连接相邻细胞并介导相邻细胞间电信号的传递。而这种存在于神经元间,能够介导胞间电信号传递的GJ通道,亦可称为电突触。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s,Cxs)是构...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也称为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之间,能够连接相邻细胞并介导相邻细胞间电信号的传递。而这种存在于神经元间,能够介导胞间电信号传递的GJ通道,亦可称为电突触。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s,Cxs)是构成GJ的分子基础,在不同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GJ的存在能够介导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间的不同功能建立,进一步去影响各类成熟神经环路的建立,其对于研究神经精神类疾病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该篇综述联系有关于GJ以及不同Cxs对神经元和不同神经胶质细胞作用的影响,去讨论GJ与神经环路之间的关系,为治疗神经精神疾患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胶质细胞 缝隙连接 电突触 神经环路 连接蛋白36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成瘾及其神经环路调控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牟连伟 王雅榕 +1 位作者 严梦思 舒麟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889,共9页
食物成瘾是指人们对某些特定食物(高度加工、可口、高热量的食物)的依赖性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并表现出一系列成瘾样的行为学变化,具有强迫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食物成瘾可引起肥胖症,而且是大部分人不能维持减肥效果或坚持限制... 食物成瘾是指人们对某些特定食物(高度加工、可口、高热量的食物)的依赖性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并表现出一系列成瘾样的行为学变化,具有强迫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食物成瘾可引起肥胖症,而且是大部分人不能维持减肥效果或坚持限制性饮食以保持健康体重的核心因素。深入理解食物成瘾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将为干预食物成瘾以改善肥胖提供准确的靶点。食物成瘾的诊断标准是耶鲁大学食物成瘾量表,而食物成瘾的动物模型为小鼠食物自我管理模型。外侧下丘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神经环路、腹侧被盖区-前边缘皮质-伏隔核神经环路和外侧隔核-结节核神经环路是调控食物成瘾的关键神经环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成瘾 耶鲁大学食物成瘾量表 神经环路 外侧下丘脑 腹侧被盖区 伏隔核 前边缘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层运动区生物素化葡聚糖胺神经示踪标记的全景和局部组织学观察
7
作者 陆嘉盈 徐东升 +5 位作者 崔晶晶 王雨晴 苏雨昕 刘一寒 王佳 白万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采用传统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BDA)神经示踪技术结合全景和局部显微镜成像技术显示大脑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锥体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沿皮质脊髓束投射的详细组织学特征。方法使用脑立体... 目的采用传统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BDA)神经示踪技术结合全景和局部显微镜成像技术显示大脑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锥体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沿皮质脊髓束投射的详细组织学特征。方法使用脑立体定位系统将100 nL 10%(质量分数)BDA(相对分子质量10000)注射到大鼠M1脑区,通过全景组织扫描分析系统连续追踪BDA神经标记沿皮质脊髓束通路在脑和脊髓组织中的分布,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详细观察BDA神经标记的组织学特征。结果采用全景组织扫描分析系统更便于对BDA神经标记的总体分布进行观察,在M1注射点周围,BDA标记显示在第Ⅴ层锥体神经元胞体;在注射点对侧对应的M1脑区以及同侧的初级感觉皮层,BDA主要显示顺行标记的神经纤维同时伴有少量逆行标记的神经元胞体;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区域,BDA均显示顺行标记的神经纤维,包括神经纤维束和神经纤维终末,其投射区域有同侧的纹状体、丘脑、内囊、大脑脚和脑桥,以及经脑干锥体交叉后到达对侧的脊髓。在此基础上,采用共聚焦显微成像及其三维重建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对BDA神经标记的局部显微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解析,其中包括逆行标记的神经元胞体、树突及其树突棘,以及顺行标记的神经纤维及其终末。结论传统的BDA神经示踪技术与全景组织扫描分析和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成为从全景到局部对长投射神经环路观察和解析的有效途径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皮层 神经环路 皮质脊髓束 全景扫描 显微成像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痛诱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环路与分子机制
8
作者 刘佩铮 王群 +5 位作者 赵建帅 黄晨晨 李莜 王明辉 寇久社 侯武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2023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3.2亿人遭受疼痛的折磨,其中52%的慢性痛患者伴发抑郁,反之,65%的抑郁患者伴发疼痛和感觉异常。慢性痛伴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防治已成为重大临床难题和重要科学问题。研究表明,疼痛与焦虑、抑... 《2023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3.2亿人遭受疼痛的折磨,其中52%的慢性痛患者伴发抑郁,反之,65%的抑郁患者伴发疼痛和感觉异常。慢性痛伴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防治已成为重大临床难题和重要科学问题。研究表明,疼痛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涉及多条共同的神经通路和分子机制,探讨这些机制对于理解慢性痛诱发负性情绪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杏仁核(CeA)、蓝斑核(LC)和岛叶皮质(IC)等结构,这些区域内含有与情绪调控相关的神经元和神经肽,且在疼痛与负性情绪的调控中均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疼痛与负性情绪调控相关的主要核团及其神经元和不同受体的变化,聚焦神经环路与分子机制的交互作用,阐述慢性痛伴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潜在神经环路及其精神病理学相关性,为建立基于神经元和分子靶标的疼痛与负性情绪治疗策略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焦虑 抑郁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侧被盖区-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环路在觉醒调控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郝孟楠 梁小丽 张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2-408,共7页
腹侧被盖区(VTA)与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之间存在相互神经投射,并形成环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环路在睡眠与全身麻醉的觉醒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VTA与mPFC的解剖结构、二者中的各种神经元及投射通路在觉醒调控过程中的作... 腹侧被盖区(VTA)与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之间存在相互神经投射,并形成环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环路在睡眠与全身麻醉的觉醒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VTA与mPFC的解剖结构、二者中的各种神经元及投射通路在觉醒调控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期望为睡眠觉醒与全身麻醉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腹侧被盖区 内侧前额叶皮层 神经环路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课题组在慢性瘙痒诱导焦虑样行为神经环路机制研究取得新成果
1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5-1265,共1页
2024年8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目为A 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lateral septum-lateral hypothalamus circuit for comorbid anxiety-like behaviors in chronic itch的新成果。该研究借助... 2024年8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目为A 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lateral septum-lateral hypothalamus circuit for comorbid anxiety-like behaviors in chronic itch的新成果。该研究借助神经元、突触和环路等不同层面的前沿技术手段,结合课题组建立的各种慢性瘙痒模型和转基因小鼠资源,系统研究了外侧隔区(lateral septum,LS)中的GABA能神经元在调控慢性瘙痒诱导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及其上下游投射环路机制,阐明了LS调控慢性瘙痒导致焦虑的细胞类型和环路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瘙痒 神经环路 GABA能神经 SEPTUM 细胞类型 焦虑样行为 转基因小鼠 前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皮层环路及其偶联的视网膜血管网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原(综述) 柏峰(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2-577,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对于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视网膜和大脑具有共同的胚胎学起源,且在解剖结构和脉管系统方面也有诸多相似之处。AD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可能出现视觉...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对于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视网膜和大脑具有共同的胚胎学起源,且在解剖结构和脉管系统方面也有诸多相似之处。AD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可能出现视觉皮层环路及其相关视网膜变化引发的视觉症状,因此近年来,视网膜血管网络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该文将综述AD患者在视觉皮层环路、视网膜血管网络等方面的变化及相关机制,探讨神经环路与视觉障碍的关联,并介绍视网膜领域的新型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环路 视觉皮层 视网膜血管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变换诱发已消退恐惧记忆重现的神经环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伟海 乔婧 +1 位作者 杨瑜 袁加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85-1596,共12页
暴露疗法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行为疗法。当被试反复暴露于可引起恐惧反应的条件刺激(如白噪音),但却不伴有非条件刺激(如足底电击)时,恐惧记忆将被消退,形成消退记忆。但恐惧记忆并未从根本上被擦除,当被试在消退训练以外的情景... 暴露疗法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行为疗法。当被试反复暴露于可引起恐惧反应的条件刺激(如白噪音),但却不伴有非条件刺激(如足底电击)时,恐惧记忆将被消退,形成消退记忆。但恐惧记忆并未从根本上被擦除,当被试在消退训练以外的情景暴露于条件刺激时,已消退的恐惧记忆将会重现。海马、内侧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脑区及其相互连接的神经环路是情景诱发恐惧记忆重现的生理基础。情景变化诱发恐惧记忆重现过程中,海马可能是通过直接投射至杏仁核基底核、杏仁核外侧核或通过边缘前皮质间接调控杏仁核基底核、杏仁核外侧核的功能,产生恐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记忆 神经环路 重现 情景 消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背角Ⅰ-Ⅲ层疼痛神经环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嘉琪 王圣明 +6 位作者 严育东 孔牧 罗世城 杨静 戴春秋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9-475,共7页
脊髓背角是痛信息传递的关键门户。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几乎没有来自于外周的痛信息仅在脊髓中继就简单地向上位脑结构传递。目前能够肯定的是,脊髓背角存在较为复杂的神经环路,该环路的传人是不同类型的初级传人纤维,
关键词 脊髓 疼痛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精神依赖大鼠VTA-NAc-PFC神经环路NR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守洋 蒋奇阳 +7 位作者 涂平 唐劲松 邱成楷 崔雪飞 白威峰 吴明松 徐德林 罗素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研究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伏核-前额叶皮质(VTA-NAc-PFC)神经环路各核团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NR1)表达的变化。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条... 目的:研究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伏核-前额叶皮质(VTA-NAc-PFC)神经环路各核团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NR1)表达的变化。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大鼠颈背部皮下吗啡剂量递增注射(起始剂量10 mg/kg,每天递增10 mg/kg,至注射10 d时为100 mg/kg),CPP训练10 d,末次训练后48 h CPP检测确认模型建立成功后取材,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TA,NAc和PFC内NR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CCP检测,模型组大鼠在白箱(吗啡伴药箱)停留时间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为408±93 s和528±81 s,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为393±81 s和416±58 s)明显有所延长(P<0.05)。Western Blot检测到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的NAc核团NR1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加(P<0.05),而VTA和PFC两个核团的NR1表达水平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NR1在吗啡精神依赖过程中NAc核团中表达增加,而在VTA和PFC核团中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精神依赖 NR1 神经环路 条件性位置偏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神经元环路振荡发放与环路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贤富 姚海东 +1 位作者 金燕晖 路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9-220,223,共3页
在Izhikevich提出的脉冲神经元模型中,引入随机变化的输入电流,使神经元的脉冲发放具有随机性,不同数量的神经元采用连接权值组成网络的脉冲发放。实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连接权值可以得到环路的持续振荡发放。通过脉冲发放,可以在网... 在Izhikevich提出的脉冲神经元模型中,引入随机变化的输入电流,使神经元的脉冲发放具有随机性,不同数量的神经元采用连接权值组成网络的脉冲发放。实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连接权值可以得到环路的持续振荡发放。通过脉冲发放,可以在网络中选择神经环路,完成环路记忆联想过程,并给出研究脉冲神经智能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神经 神经环路 振荡发放 联想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环路成形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璞 周世梁 +1 位作者 刘玉燕 王东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3-698,共6页
H∞环路成形方法设计的控制器阶次较高,不便于工程实现和参数调整;用传统方法确定模糊控制器隶属度函数的参数和模糊规则比较费时且难以保证鲁棒性能和时频域性能指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H∞环路成形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 H∞环路成形方法设计的控制器阶次较高,不便于工程实现和参数调整;用传统方法确定模糊控制器隶属度函数的参数和模糊规则比较费时且难以保证鲁棒性能和时频域性能指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H∞环路成形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来设计模糊控制器的方法.首先采用H∞环路成形设计方法,得到鲁棒裕量、动态和稳态性能都符合要求的控制器,然后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来逼近此控制器,最后根据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参数确定相应的模糊控制器规则和参数.该方法确定模糊控制器隶属度函数的参数精确而省时,且能保证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控制效果.通过对小车倒立摆系统进行的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环路成形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鲁棒控制 模糊控制 倒立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水平的痒觉神经环路以及信息传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宗湘 伍冠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6-243,共8页
脊髓背角接受痒觉以及痛觉的初级传入。在脊髓背角存在多种神经元并形成杂神经元环路,外周的痒觉信息也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整合换元并传递到高级中枢。脊髓背角神经元在痒觉信号的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细胞构筑... 脊髓背角接受痒觉以及痛觉的初级传入。在脊髓背角存在多种神经元并形成杂神经元环路,外周的痒觉信息也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整合换元并传递到高级中枢。脊髓背角神经元在痒觉信号的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细胞构筑以及痒觉信号传递在脊髓水平的神经回路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痒觉 痛觉 脊髓 背角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情绪相关神经递质及神经环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帅 曹祖懋 李志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2-257,共6页
痛情绪是指因疼痛引发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疾病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痛情绪相关神经机制非常复杂,但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某些神经环路有关,笔者将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分别从以上两方面展开,就痛情绪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 痛情绪是指因疼痛引发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疾病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痛情绪相关神经机制非常复杂,但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某些神经环路有关,笔者将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分别从以上两方面展开,就痛情绪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在受体分类、脑区通路、共疾病以及各神经递质之间的联系和痛情绪相关神经环路中各个蛋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情绪 5-羟色胺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环路作为存储单元的联想记忆神经网络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剑 毛宗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9,52,共5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联想记忆神经网络,每个模式被存储在一个通过网络中所有神经元的环路中,连接包括逻辑状态和一组神经元编号,网络中处理和传递的信号为神经元编号组成的序列,神经元执行一组处理这种序列的符号和逻辑运算;网络记忆容量...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联想记忆神经网络,每个模式被存储在一个通过网络中所有神经元的环路中,连接包括逻辑状态和一组神经元编号,网络中处理和传递的信号为神经元编号组成的序列,神经元执行一组处理这种序列的符号和逻辑运算;网络记忆容量为2N-2N、完全消除了假模式、同时具有更高的记忆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记忆神经网络 环路 存储单元 进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脑黑质脑内移植后宿主重建神经环路的电镜观察
20
作者 杨辉 蔡文琴 张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胎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脑内移植后,是否与宿主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发生神经整合。方法: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脑内移植术后3个月多巴胺能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街区的超微结构。结果:证明突触终未之间突触形成增多。结... 目的:为了观察胎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脑内移植后,是否与宿主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发生神经整合。方法: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脑内移植术后3个月多巴胺能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街区的超微结构。结果:证明突触终未之间突触形成增多。结论:移植后宿主神经功能有改善,结合电镜观察含小颗粒囊泡终未支形成突触增多,可能部分移植细胞与宿主产生了整合、重建了神经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脑黑质 脑内移植 重建神经环路 震颤性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