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DG的交直流不平衡配电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艳春 王霖 +2 位作者 张涛 王凌云 MI Lu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线暂态电压稳定的因素。基于二元表判据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母线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针对参数不平衡时含DG的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引入稳定性保持因子,提出母线与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方法。基于所提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与IEEE 69节点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中量化影响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因素,并对比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性 交直流系统 不平衡配电系统 直流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需求响应以及VSC控制方式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故障恢复
3
作者 刘青 朱维佳 马天祥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4,I0008,共12页
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针对风光等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存在的随机性问题,考虑VSC在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时发挥的作用,构建含风光储联合系统和考虑到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模型。故障发生... 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针对风光等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存在的随机性问题,考虑VSC在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时发挥的作用,构建含风光储联合系统和考虑到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模型。故障发生后首先通过改变VSC控制方式利用联合系统出力形成孤岛对重要负荷进行恢复。然后运用引入扰动因子以及混沌映射的二进制蚁狮优化算法得到考虑到VSC控制方式、风光不确定性以及负荷需求响应的综合恢复策略。最后对49节点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快速得到不同时刻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方案,在保障重要负荷不断电的基础上恢复尽量多的负荷,与其他方案对比验证了所提恢复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故障恢复 孤岛划分 分布式储能 电压源型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数据驱动分布鲁棒运行模型
4
作者 郑焕坤 孙耀斌 韦凯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31,共10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能交换。基于此文章提出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运行模型,以储能装置运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弃风处罚成本、网损和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1-范数和∞-范数描述风电输出选择典型场景的概率分布,解决风电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求解模型。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不确定性 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柔直配电网的新型限流直流断路器
5
作者 戴志辉 史琛 李毅然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9,共9页
针对柔直配电网故障清除难度大且故障清除设备难以保障健全区域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短路原理的阻感式限流直流断路器。所提断路器包含通流支路、限流模块及主断开关这3类子模块,故障后利用限流模块内晶闸管与自充电电容配... 针对柔直配电网故障清除难度大且故障清除设备难以保障健全区域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短路原理的阻感式限流直流断路器。所提断路器包含通流支路、限流模块及主断开关这3类子模块,故障后利用限流模块内晶闸管与自充电电容配合,实现故障电流快速转移与有效抑制;通过主断开关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耗散故障能量,完成故障清除。在PSCAD/EMTDC中搭建柔直配电网仿真模型,对所提直流断路器的性能进行验证,并与现有典型直流断路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断路器限流响应速度快、避雷器耗能低且具备多类型故障清除能力;同时,基于主动短路式拓扑,限流模块与主断开关仅需单向导通能力,有效减少了断路器中电力电子器件数量,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电网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双向分断 故障限流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经济性与韧性均衡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梓耀 张博 +3 位作者 张璐 王照琪 唐巍 陈甜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7,共10页
新型源荷广泛接入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成为未来配电系统发展的新形态,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实现网络柔性互联、功率互济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韧性和减少极端灾害带来的巨大停电损失。针对由于维度、量级和尺度不同导致配电网经济性和韧性在规... 新型源荷广泛接入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成为未来配电系统发展的新形态,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实现网络柔性互联、功率互济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韧性和减少极端灾害带来的巨大停电损失。针对由于维度、量级和尺度不同导致配电网经济性和韧性在规划模型中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纳什谈判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分析常态运行和极端灾害两种场景下直流网络对于经济性和韧性的影响;其次,刻画经济性和韧性指标并提出基于纳什均衡的经济性和韧性均衡方法;最后,以均衡后的经济性和韧性为目标函数,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采用实际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和对比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直流网络灵活互联优势,实现精准投资并提升配电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韧性 经济性 博弈论 纳什均衡 网架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与电压越限风险的孤岛微电网群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育炜 肖迁 +3 位作者 穆云飞 贾宏杰 金昱 陆文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功率点钳位的微电网群互联变换器功率分配方法,当重负荷接入时,有越限风险的子微网功率钳位于其阈值,保证频率与电压稳态不越限;再次,在子微网控制层,设计一种基于频率与电压微分前馈补偿的子微网瞬时功率控制方法,进一步保证频率与电压动态不越限。基于此,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参数的设计过程。最后,多工况下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频率越限风险 电压越限风险 分层协调控制 功率分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特性分析与研究进展
9
作者 向阳 秦亮 +5 位作者 谭甜源 李志伟 张辉 刘钊汛 郭汶璋 刘开培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5-1605,I0064,共22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充电桩等直流柔性负荷的接入,交直流互联供电可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高比例宽频输出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了配电网惯量...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充电桩等直流柔性负荷的接入,交直流互联供电可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高比例宽频输出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了配电网惯量水平和阻尼能力持续降低,为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和主动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交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表现形态和传播特性,另一方面又为电能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思路。为此,该文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网架结构和控制策略出发,深入分析、总结了新形势下的电能质量特性,梳理归纳了已有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和优化治理措施。最后,从交直流配电网的特性角度展望了电能质量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主动治理策略的未来方向,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基本形态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优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方法
10
作者 黄格超 朱童 +5 位作者 高剑 张英敏 李媛 王彦沣 叶希 高仕林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8,共11页
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文中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提出了考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交直流电网的扩展规划模型。其次,构建了考虑新能源接入的交直流... 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文中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提出了考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交直流电网的扩展规划模型。其次,构建了考虑新能源接入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模型,提出了基于极限场景集的新能源不确定性处理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改进DDPG的扩展规划模型求解方法。最后,通过IEEE RTS 24系统、IEEE New England 39系统以及中国西南电网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弃风弃光量和切负荷量,且在不增加额外投资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规划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网扩展规划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极限场景集 新能源出力 鲁棒规划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储”无通信协同的农村低压配电网电压越限治理策略
11
作者 贾雅君 李涛 +3 位作者 席东民 周剑桥 金之俭 范心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5-207,共13页
高比例、规模化的分布式电源(DG)接入,会引起低压交流配电网馈线末端电压越限问题,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多端直流配电网可实现所连交流配电线路之间的直流互联,结合直流配电网进行所连交流馈线之间的灵活互动,对DG波动功率的联合消纳... 高比例、规模化的分布式电源(DG)接入,会引起低压交流配电网馈线末端电压越限问题,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多端直流配电网可实现所连交流配电线路之间的直流互联,结合直流配电网进行所连交流馈线之间的灵活互动,对DG波动功率的联合消纳,可改善低压配电网末端电压质量,提升DG渗透率。针对这一应用场景,文中提出一种“交-直-储”无通信协同的农村低压配电网电压越限治理策略。一方面,通过构建直流电压与各交流馈线末端电压、储能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交-直-储”无通信协同调控;另一方面,基于裕度控制,通过直流电压和荷电状态(SOC)等变量设置合理的动作阈值,限定了直流互联、储能、DG出力限制等多种调压方案的优先级,避免了馈线以及储能间不必要的功率交互。最后,通过所搭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压越限 无通信协同 裕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下基于网络重构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
12
作者 石松浩 邹阳 +3 位作者 姚雨佳 黄煜 方梦泓 金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5,共10页
针对源荷波动性造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节点电压失稳、风光损失率高和系统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网络重构与需求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阶梯式碳交易模型。其次,以系统经济性... 针对源荷波动性造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节点电压失稳、风光损失率高和系统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网络重构与需求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阶梯式碳交易模型。其次,以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为优化目标,考虑网络重构、需求响应、电容器投切、分布式电源接入和储能充放电等多种约束,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模型。接着,通过引入中间变量和二阶锥松弛方法将非凸的配电网优化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凸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33节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显著减少系统运行产生的碳排放量和风光损失率,提升系统电压稳定性和调度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碳交易 网络重构 需求响应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强不确定性的交直流配电网鲁棒强化学习电压控制方法
13
作者 赵倩宇 庞丽 +3 位作者 黎翔 王守相 郭陆阳 韩照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1-864,共14页
针对高渗透强不确定性新能源接入下状态变化快、系统观测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深度强化学习(RDRL)的交直流配电网多时间尺度鲁棒电压控制方法.首先,针对机械式与电子式设备的不同调度特点,建立了交直流配电网快... 针对高渗透强不确定性新能源接入下状态变化快、系统观测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深度强化学习(RDRL)的交直流配电网多时间尺度鲁棒电压控制方法.首先,针对机械式与电子式设备的不同调度特点,建立了交直流配电网快慢时间尺度结合的电压控制模型.其次,设置防御智能体负责对可控设备的调度,设置攻击智能体降低防御智能体获得的奖励,提高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基于此,构建状态-对抗性马尔可夫决策过程(SA-MDP)模型,应用分支决斗Q网络(BDQ)、软演员评论家(SAC)和多智能体SAC(MASAC)算法求解该决策问题,防御智能体和攻击智能体按照同步训练异步学习进行交替对抗训练,使防御智能体学习到最优控制策略.最后,仿真算例和扩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去模型化快速求解,能够在0.1 s内做出最优决策,平均电压偏差仅为0.41%,同时在5种不同扰动下的鲁棒性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不确定性 鲁棒性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深度强化学习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式AC/AC变换的单相混合式配电变压器及其松弛二端口网络建模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艺博 蔡国伟 +3 位作者 刘闯 郭东波 张瀚文 朱炳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29-3037,共9页
针对配电网中的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由传统工频变压器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配电变压器(hybri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HDT)。首先,在不同HDT拓扑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一定结构优势的双极性直接式AC/AC变换器(bipo... 针对配电网中的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由传统工频变压器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配电变压器(hybri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HDT)。首先,在不同HDT拓扑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一定结构优势的双极性直接式AC/AC变换器(bipolardirectAC/ACconverter,BD-AC)作为HDT的电力电子组成部分;其次,对HDT的拓扑结构与运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再次,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构建了HDT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以松弛二端口网络理论为依托,对HDT的系统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搭建仿真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柔性调控 混合配电变压器 拓扑结构 直接式ac/ac变换器 松弛二端口网络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光多时间尺度不确定性与互补分组分群接入的清洁能源电力系统扩展规划方法
15
作者 张皓南 何川 +3 位作者 刘天琪 安之 邢栋 梁文举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10-3720,I0056-I0064,共20页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要求,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间歇性与波动性对电力系统规划问题的影响,该文以投建成本、运行成本、弃光及失负荷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考虑水光多时间尺度不确定性与互补分组分群接入的清洁...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要求,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间歇性与波动性对电力系统规划问题的影响,该文以投建成本、运行成本、弃光及失负荷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考虑水光多时间尺度不确定性与互补分组分群接入的清洁能源电力系统源网荷规划模型。首先,通过光伏电站分组改变光伏集群出力特性,再将光伏分组与梯级水电站汇集形成水光分群后接入电网,利用梯级水电良好的调节性能降低大规模光伏并网产生的功率波动;对直流外送进行详细建模,通过交流潮流法计算系统网络损耗;利用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灵活调节能力进一步提高水光电站互补上限,并与负荷需求响应协同配合对电源侧进行支撑;随后,利用核密度估计的场景生成方法对不同水文年来水与不同天气条件下光伏出力的多时间尺度不确定性进行模拟,采用改进的逐步对冲算法将多场景问题进行分解,通过局部迭代搜索确定一个在各单一场景子问题中均可行的整数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互补 电力系统规划 混合式抽水蓄能 直流外送 源网荷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和分布鲁棒博弈的交直流配电网低碳运行管控
16
作者 肖文乔 刘继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由于其灵活可控和直流源荷友好接入性等优点受到广泛研究,此外需求侧柔性资源的增加使得对需求响应的高效利用更加多元。基于此,文章提出考虑多类型需求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运行管控策略,将电网公司作为领导者,...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由于其灵活可控和直流源荷友好接入性等优点受到广泛研究,此外需求侧柔性资源的增加使得对需求响应的高效利用更加多元。基于此,文章提出考虑多类型需求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运行管控策略,将电网公司作为领导者,负荷聚合商和电动汽车代理商作为跟随者,建立考虑光伏不确定性的主从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电网公司以运营利润最大化和CO_(2)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并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跟随者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响应实时电价,调整用户负荷削减功率和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采用KKT(karush-kuhn-tucher)条件把跟随者模型等效为领导者模型的均衡约束,将双层互动博弈模型转化为单层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采用CCG(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算法分解模型为主、子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配电网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需求响应 分布鲁棒博弈 低碳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配电网功率互济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灾后抢修策略
17
作者 常康 郁琛 +3 位作者 谢云云 燕子敖 蔡胜 张玉坪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0,共7页
传统的配电网灾害抢修策略主要利用配电网的内部资源,无法考虑多个配电网间的功率互济和协同恢复。考虑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能够通过交直流混联的拓扑结构实现功率互济,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抢修决策模型,通过协调抢修队、线路开关、... 传统的配电网灾害抢修策略主要利用配电网的内部资源,无法考虑多个配电网间的功率互济和协同恢复。考虑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能够通过交直流混联的拓扑结构实现功率互济,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抢修决策模型,通过协调抢修队、线路开关、分布式电源、电压源换流器,最大限度地提高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负荷恢复量。对模型中存在的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将优化问题转化为可快速求解的混合整数模型,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最优抢修策略。基于IEEE 14节点系统建立一个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抢修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配电网 自然灾害 弹性运行 抢修策略 负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分布式优化
18
作者 綦龙飞 杨镜非 肇嘉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3,共9页
为实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提出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分布式优化方法。首先,对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进行合理分区,并以不同分区内网损最小、智能软开关损耗最小及分布式电源有功功率削减量最小为目标,并建立各个分... 为实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提出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分布式优化方法。首先,对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进行合理分区,并以不同分区内网损最小、智能软开关损耗最小及分布式电源有功功率削减量最小为目标,并建立各个分区的子优化模型。然后,已优化集群向待优化集群传递部分边界信息,采用改进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协调求解各个区域的子模型,经过迭代计算后得到最优解,实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区间解耦和各分区分布式优化。最后,采用改进的IEEE123节点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运行经济性,降低了配电网损耗及缓解电压越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开关 交直流混联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交流三芯电缆改直流运行下的载流量研究
19
作者 秦睿 杨鑫 +3 位作者 黎昊聪 陈阳宁 李甘霖 谢炀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3,共11页
直流配电网具有便于接入分布式电源、提高电能质量等优点,但新建直流配电网投资大且周期长,故可考虑将交流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基于热-电-流耦合,对10 kV三芯交流电缆在3种直流运行方式和3种敷设方式等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载流量进行了计算... 直流配电网具有便于接入分布式电源、提高电能质量等优点,但新建直流配电网投资大且周期长,故可考虑将交流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基于热-电-流耦合,对10 kV三芯交流电缆在3种直流运行方式和3种敷设方式等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载流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增容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敷设方式一致时,三极式直流运行方式电缆载流量最大;当直流运行方式一致时,沟槽敷设电缆载流量最大;对于任意敷设方式,10 kV交流电缆在单极式和三极式直流运行方式下,电缆输电容量都有显著提升,其中排管敷设单极式运行工况下,增长率最大,为22.58%;而双极式直流运行方式输送容量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沟槽敷设双极式运行工况下,负增长率最大,为-4.37%,但双极式直流运行方式适用于电缆单相故障难以修复的交流电缆线路的直流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交流三芯电缆 热电流耦合 交改直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
20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陈宇航 王翀 王振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7-1206,I0088,I0089,共12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容量与功率/电压调控能力,实现以最小化运行有功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为目标的系统优化运行。所提模型对光伏逆变器参与集中调控的初始无功设定点,以及光伏逆变器和VSC在就地控制阶段的预设下垂函数进行同时优化,以实现光伏和负荷功率随机变化下集中和就地控制层之间的协同调控。以不确定性概率分布描述光伏和负荷功率的典型场景,并结合二阶锥凸松弛和线性化实现对所提随机优化模型的转化与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测试算例,验证了所提分层协同优化运行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优化运行 集中-就地协同控制 分段下垂控制 不确定性场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