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P4基因在妊娠前后小尾寒羊乳腺中表达差异分析
1
作者 蔡文静 慈秋阳 +4 位作者 唐麟 柳杭 孙鑫铭 陈洋 姜怀志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34-3241,共8页
【目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种重要的功能蛋白质,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FABP4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负责脂肪酸转运的载体蛋白,其在机体脂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目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种重要的功能蛋白质,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FABP4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负责脂肪酸转运的载体蛋白,其在机体脂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探究FABP4基因在绵羊乳腺中的表达规律对于揭示该基因调控乳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后续研究绵羊泌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空怀期和妊娠120 d小尾寒羊的乳腺、乳头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妊娠前后乳腺、乳头组织的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FABP4蛋白在妊娠前后乳腺、乳头组织中的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妊娠前后乳腺、乳头组织中FABP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FABP4基因在空怀期和妊娠期小尾寒羊乳腺、乳头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空怀期小尾寒羊乳腺和乳头中FABP4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妊娠期(P<0.05;P<0.01);空怀期乳头中FABP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乳腺组织(P<0.05)。空怀期小尾寒羊乳腺和乳头中FABP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妊娠期(P<0.01);空怀期和妊娠期乳头中FABP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乳腺组织(P<0.05)。【结论】FABP4基因在妊娠期小尾寒羊乳腺、乳头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降低,提示该基因在乳腺发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乳腺周期性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P4基因 脂肪酸 小尾寒羊 妊娠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转录组测序的2个不同品种绵羊卵巢ceRNA网络构建及关键miRNA的筛选
2
作者 谷博 王安琪 +4 位作者 于鑫淼 郭俊彤 杨一 邓祎婕 姜怀志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65-2777,共13页
旨在解析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对绵羊卵巢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筛选提高绵羊繁殖力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以多胎型(小尾寒羊)和单胎型(乌珠穆沁羊)绵羊为材料,选取健康成年母羊各3只,构建卵巢组织ncRNA及mRNA表达谱,筛选差... 旨在解析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对绵羊卵巢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筛选提高绵羊繁殖力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以多胎型(小尾寒羊)和单胎型(乌珠穆沁羊)绵羊为材料,选取健康成年母羊各3只,构建卵巢组织ncRNA及mRNA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differentially expressed,DE)lncRNAs、circRNAs、miRNAs及mRNAs,并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以及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筛选出繁殖相关通路进一步构建ceRNA(lncRNA-miRNA-mRNA和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最后总结调控网络中的关键miRNA。结果显示,乌珠穆沁羊和小尾寒羊卵巢组织共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s共1579个,circRNA共561个,miRNAs共175个及mRNAs共3095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胚胎的形态发生、减数分裂的激活等生物过程及粘蛋白型O-聚糖生物合成、鞘糖脂生物合成、精氨酸鸟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筛选繁殖相关通路上富集到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1个ceRNA网络(包含87个lncRNA,27个circiRNA,3个miRNA和3个mRNA),获得3个关键miRNAs(miR-140、miR-338及miR-423-5p)及对应的靶向调控ceRNA网络。采用qRT-PCR方法对随机选取的9个差异表达lncRNAs、circRNAs、miRNAs、mRNAs进行验证,结果证实了RNA-seq测序的准确性。本研究对DE ncRNAs与对应靶基因的协调调控机制进行分析,为阐明调控绵羊卵巢发育的关键基因及分子机制提供有效理论依据,进而充分了解绵羊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对于提高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羊 小尾寒羊 卵巢 lncRNa circRNa MIRNa ceRNa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荆条嫩枝叶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于明 曲强 +3 位作者 孙亚波 部卫平 王景春 程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2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荆条嫩枝叶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120只4月龄左右、机体健康、平均体重为(33.49±1.74)kg的小尾寒羊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对照... 试验旨在探究荆条嫩枝叶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120只4月龄左右、机体健康、平均体重为(33.49±1.74)kg的小尾寒羊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无荆条嫩枝叶),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用10%、15%和25%的荆条嫩枝叶替代基础饲粮中部分粗饲料。预试期15d,正式试验期6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小尾寒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2组的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3组肌肉中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色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组肌肉中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荆条嫩枝叶可作为粗饲料改善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加肌肉氨基酸含量,添加量在15%时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嫩枝叶 小尾寒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黄芩茎叶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安琦 牛彦波 +2 位作者 樊川 吴皓琼 原韬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1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黄芩茎叶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黄芩茎叶的饲料化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4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饲粮,试验...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黄芩茎叶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黄芩茎叶的饲料化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4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在全混合饲粮中添加3%、6%、9%发酵黄芩茎叶。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小尾寒羊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小尾寒羊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瘤胃液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小尾寒羊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小尾寒羊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小尾寒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在小尾寒羊基础饲粮中添加6%~9%发酵黄芩茎叶有助于改善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功能、脂质代谢能力及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黄芩茎叶 小尾寒羊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RARG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晓红 储明星 +2 位作者 周忠孝 方丽 叶素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6-760,共5页
以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gamma,RARG)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RARG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多赛特、萨福克)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个基因对小尾... 以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gamma,RARG)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RARG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多赛特、萨福克)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个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ARG基因引物1扩增片段在5个绵羊品种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AA基因型只出现在湖羊中,AB和BB基因型均出现在5个绵羊品种中;BB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AB基因型多0.41只,但差异不显著(P>0.05)。RARG基因引物2扩增片段在5个绵羊品种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CC和CD基因型均出现在5个绵羊品种中,5个绵羊品种中都没有检测到DD基因型;CC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CD基因型多0.55只(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高繁殖力 视黄酸受体γ基因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绵羊群体INHA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对产羔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田秀娥 孙红霞 王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INH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为绵羊繁殖力标记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和分析3个绵羊品种INHA基因的多态性,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INH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为绵羊繁殖力标记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和分析3个绵羊品种INHA基因的多态性,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1)滩羊和蒙古羊INHA基因在5′调控区282核苷酸处发生1处A→G突变(P1位点),在第2外显子的第470核苷酸处发生1处A→T突变(P2位点),3个绵羊品种在第2外显子第903核苷酸处发生G→A突变(P3位点)。(2)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1位点C、D基因频率分别为0.840和0.160,0.852和0.148及0.162和0.838,均处于中度多态;P2位点E、F基因频率分别为0.784和0.216,0.787和0.213及1.000和0.000,滩羊和蒙古羊在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引物P3扩增片段中,滩羊和蒙古羊表现为A、B和C 3种单倍体基因型,而小尾寒羊仅表现出A和B 2种基因型。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的A、B、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36,0.037和0.147;0.800,0.926和0.853及0.064,0.037和0.000,B基因在3品种中均为优势基因型。(3)P1位点DD型小尾寒羊产羔数较CD型提高0.636只,CD型滩羊产羔数较CC型提高0.332只,差异均显著(P<0.05),CD型蒙古羊产羔数较CC型有提高的趋势;P2位点EF型滩羊产羔数较EE型降低0.387只,差异显著(P<0.05),EF型蒙古羊产羔数较EE型提高0.053只,差异不显著(P>0.05);P3位点,滩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C基因型分别多0.215只和0.200只,蒙古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C基因型多0.250只,小尾寒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基因型多0.620只,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3个绵羊群体在INHA基因P1、P2位点均表现一定的多态性;滩羊和蒙古羊P2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不利"突变位点,3个绵羊群体INHA基因P1、P3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有利"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蒙古羊 小尾寒羊 INHa基因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方绵羊品种BMPR-IA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白俊艳 赵淑娟 +5 位作者 庞有志 雷雪芹 贾小平 马志远 刘振方 仵天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5,共3页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BMPR-IA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豫西脂尾羊)中的多态性,以期探索该基因对于河南地方绵羊品种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绵羊品种中BMPR-IA基因检测出2个基因型即AA和...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BMPR-IA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豫西脂尾羊)中的多态性,以期探索该基因对于河南地方绵羊品种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绵羊品种中BMPR-IA基因检测出2个基因型即AA和AB,在小尾寒羊和大尾寒羊中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5和0.778,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5和0.222。在小尾寒羊和大尾寒羊中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38和0.889,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62和0.111。在豫西脂尾羊中只检测到AA基因型。研究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索河南地方绵羊品种的高繁殖力遗传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尾寒羊 小尾寒羊 BMPR-Ia基因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RⅡ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多脊椎变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建明 孙少华 +2 位作者 韩立霞 李雪梅 孙志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51-95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ActRⅡB基因多态性与河北小尾寒羊脊椎数变异的关系。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小尾寒羊ActRⅡB基因片段,选取不同胸腰椎数表型个体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在扩增片段的85位点发现C/T的单核苷... 本研究旨在检测ActRⅡB基因多态性与河北小尾寒羊脊椎数变异的关系。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小尾寒羊ActRⅡB基因片段,选取不同胸腰椎数表型个体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在扩增片段的85位点发现C/T的单核苷酸突变,该突变引起MspⅠ酶切位点消失。经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酶切,在群体中得到3种基因型,即AA、AB和BB型,其中BB基因型为纯合型突变。经过卡方检验,不同表型个体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P<0.05)。纯合突变型仅分布在表型为13胸椎6腰椎(T13L6)和T14L5个体中,在T14L5表型个体中频率最高。由结果推断该突变可能对于小尾寒羊第1腰椎变异为第14胸椎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发现了绵羊该基因内含子4上的一个点突变对小尾寒羊脊椎的发育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多脊椎 actRⅡ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白俊艳 庞有志 +2 位作者 赵淑娟 毕浩磊 李广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124,共4页
本研究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BL1038、BM757、BM4621、OarFCB304、OarFCB48对小尾寒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尾寒羊群体在5个微卫星标记中共发现有57个等位基因,小尾寒羊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5.7315~12.3025之间,5个... 本研究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BL1038、BM757、BM4621、OarFCB304、OarFCB48对小尾寒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尾寒羊群体在5个微卫星标记中共发现有57个等位基因,小尾寒羊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5.7315~12.3025之间,5个微卫星标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达到7.4888个,其中OarFCB48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为12.3025个。5个微卫星标记中平均杂合度为0.8559,其中OarFCB48的杂合度最高为0.9187。微卫星标记OarFCB48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最高为0.9130,BM757的PIC最低为0.8091,平均PIC为0.8439。说明小尾寒羊群体属于多态信息含量较高的遗传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挖掘绵羊背最长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位 付绍印 +6 位作者 何小龙 王艳欣 王月星 王标 刘斌 刘永斌 张文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30,共9页
试验通过对小尾寒羊与巴美肉羊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挖掘影响两种绵羊肉质性状的关键基因。分别选取小尾寒羊和巴美肉羊各3只,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对其背最长肌转录组文库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 试验通过对小尾寒羊与巴美肉羊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挖掘影响两种绵羊肉质性状的关键基因。分别选取小尾寒羊和巴美肉羊各3只,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对其背最长肌转录组文库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影响两者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发现,6个样品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后共得到120Gb的有效数据,共筛选出33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2个,下调基因有251个。GO功能富集与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了6个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PDK4、MYF6、PPARGC1A、SLCO4A1、FABP4、LEP。试验通过对比小尾寒羊与巴美肉羊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筛选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丰富了绵羊基因组信息,为进一步阐述不同品种绵羊肉质性状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 肉质性状 转录组 小尾寒羊 巴美肉羊 背最长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产羔性状的RAPD标记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雪芹 陈宏 +2 位作者 徐廷生 袁志发 朱文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14,共2页
从30条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引物中筛选出5条随机引物对小尾寒羊的产羔性状进行标记、扩增.结果发现:引物0424-198的第6条带与小尾寒羊的产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第7条带与产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引物OPW19的第1条带与... 从30条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引物中筛选出5条随机引物对小尾寒羊的产羔性状进行标记、扩增.结果发现:引物0424-198的第6条带与小尾寒羊的产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第7条带与产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引物OPW19的第1条带与产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Y0184引物的第7、8条带接近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产羔性状 RaPD标记 随机扩增多态DNa 分子标记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稳定表达FABP4的小尾寒羊成纤维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滑留帅 王璟 +8 位作者 白杰 朱肖亭 陈付英 于翔 楚秋霞 辛晓玲 徐照学 赵洪昌 王二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构建1株能够稳定表达FABP4的小尾寒羊成纤维细胞系,用于小尾寒羊未来的品种保护、开发与利用,首先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制备了小尾寒羊原代成纤维细胞,然后利用全基因合成法克隆了绵羊FABP4基因,并构建了过表达FABP4的慢病毒载体。经过包装... 构建1株能够稳定表达FABP4的小尾寒羊成纤维细胞系,用于小尾寒羊未来的品种保护、开发与利用,首先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制备了小尾寒羊原代成纤维细胞,然后利用全基因合成法克隆了绵羊FABP4基因,并构建了过表达FABP4的慢病毒载体。经过包装后,使用获得的慢病毒感染小尾寒羊原代成纤维细胞,并通过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最后应用Western Blot鉴定FABP4蛋白的过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过传代2~3次后,得到纯度较高的小尾寒羊原代成纤维细胞。滴度测定表明,当在96孔板中添加病毒原液量为10^(-4)μL时,观测不到荧光。当添加量为10^(-3)μL,能够观测到荧光,说明获得慢病毒的滴度为1×10~6TU/m L以上。利用制备的慢病毒感染小尾寒羊原代成纤维细胞,并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所有细胞均能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对照组几乎检测不到FABP4蛋白的表达,而在病毒感染组则能够清晰的观察到FABP4蛋白的表达,说明成功制备了稳定表达FABP4的小尾寒羊成纤维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P4基因 慢病毒 小尾寒羊 原代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甜叶菊秆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周晓爽 李雄雄 +4 位作者 王虎宁 张霞 齐帅 赵生国 焦婷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56-2365,共10页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因富含甜菊糖苷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而具有抗炎、抗菌及抗氧化等功能,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天然饲料资源。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甜叶菊秆,探讨甜叶菊秆在羔羊育肥上的效果,以期为新型粗饲料资源的开发提供...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因富含甜菊糖苷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而具有抗炎、抗菌及抗氧化等功能,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天然饲料资源。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甜叶菊秆,探讨甜叶菊秆在羔羊育肥上的效果,以期为新型粗饲料资源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试验选取体质量(21.38±0.31 kg)和体质相近的3月龄左右小尾寒羊公羊6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0%甜叶菊秆(风干基础),每隔20 d测定肉羊生长性能,试验共115 d,预饲期15 d,正试期100 d。饲喂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甜叶菊秆可显著提高小尾寒羊平均日增质量(ADG)(P<0.05),降低料质量比(F/G)(P<0.05);增加小尾寒羊胴体质量和屠宰率(P<0.05),显著提高眼肌面积和GR值(P<0.05);试验组羊肉的熟肉率、失水率和蒸煮损失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但对小尾寒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育肥羔羊日粮中添加1.0%甜叶菊秆可以改善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对羔羊免疫性能及健康状况有提高和改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秆 小尾寒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YB-1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雪梅 李宏滨 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7,共3页
采用RT-PCR技术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获得YB-1基因全长cDNA,并将其编码区重组于融合表达质粒pET32a中,经酶切和序列鉴定分析后,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 plys(E)中经不同浓度IPTG诱导后获得表达,但表达量较低,且IPTG的浓度变化不影响目的... 采用RT-PCR技术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获得YB-1基因全长cDNA,并将其编码区重组于融合表达质粒pET32a中,经酶切和序列鉴定分析后,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 plys(E)中经不同浓度IPTG诱导后获得表达,但表达量较低,且IPTG的浓度变化不影响目的蛋白的表达量。通过改变筛选抗生素,最终获得了目的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为深入开展YB-1蛋白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YB-1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KAP6.4基因PCR-SSCP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佳栋 魏凤菊 +1 位作者 刘月琴 张英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7-50,共4页
KAP6.4是角蛋白关联蛋白KAP基因家族中的一员。为探究小尾寒羊中KAP6.4基因是否存在多态性,试验通过提取小尾寒羊血液样品DNA,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KAP6.4基因的SNP多态。试验检测到2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0.778)为优势基因型,A... KAP6.4是角蛋白关联蛋白KAP基因家族中的一员。为探究小尾寒羊中KAP6.4基因是否存在多态性,试验通过提取小尾寒羊血液样品DNA,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KAP6.4基因的SNP多态。试验检测到2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0.778)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889)为优势等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AA型基因和Gen Bank登陆序列相一致,AB型基因在编码区发生了7处碱基突变和增添36 bp片段。分析表明,AB型变异造成了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KAP6.4基因在小尾寒羊群体中存在多态性,这为进一步在小尾寒羊群体中开展绒毛性状与KAP6.4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6.4 PCR-SSCP 小尾寒羊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木薯渣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际龙 车佃举 +1 位作者 李莹 李瑞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木薯渣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44只日龄相近、体况均一、体重为(36.32±1.27)kg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小尾寒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木薯渣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44只日龄相近、体况均一、体重为(36.32±1.27)kg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小尾寒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发酵木薯渣代替基础饲粮中青贮玉米比例依次为15%、30%、45%。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时间60 d。结果表明,30%替代组小尾寒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替代组小尾寒羊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和45%替代组小尾寒羊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替代组小尾寒羊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小尾寒羊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和45%替代组小尾寒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发酵木薯渣替代小尾寒羊饲粮中的青贮玉米,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机体免疫功能,发酵木薯渣的替代量为30%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木薯渣 小尾寒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GS技术的4种绵羊品种微卫星标记开发与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天莹 海春花 +2 位作者 张俊哲 颜海藩 李铀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研究旨在开发绵羊基因组微卫星标记,为绵羊品种的保护及遗传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方法为4个中国本土绵羊品种(兰州大尾羊、滩羊、藏羊和小尾寒羊)开发了24个微卫星标记,并使用24个标记分别对采集自甘肃省的11只... 研究旨在开发绵羊基因组微卫星标记,为绵羊品种的保护及遗传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方法为4个中国本土绵羊品种(兰州大尾羊、滩羊、藏羊和小尾寒羊)开发了24个微卫星标记,并使用24个标记分别对采集自甘肃省的11只兰州大尾羊、19只滩羊、30只藏羊和12只小尾寒羊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在4个绵羊品种中,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个(平均为4个)。经Bonferroni校正后,有几个位点明显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兰州大尾羊2个、滩羊9个、藏羊7个、小尾寒羊2个),这可能是非随机交配的结果。研究表明,试验开发出的标记准确有效,具有较高多态性,可用于中国本土绵羊品种的遗传学研究和遗传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兰州大尾羊 滩羊 藏羊 小尾寒羊 绵羊保护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赵薇 方金涛 +4 位作者 朱丽芳 杨蕊 赵艺 魏云 章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4,共4页
小尾寒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肉羊品种,本研究通过饲喂含有不同浓度(0%、0.5%、1.0%和2.0%)女贞子提取物的饲料,探讨女贞子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羊舍内温湿度变化符合小尾寒羊的生长需求(最高日平均湿度为62... 小尾寒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肉羊品种,本研究通过饲喂含有不同浓度(0%、0.5%、1.0%和2.0%)女贞子提取物的饲料,探讨女贞子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羊舍内温湿度变化符合小尾寒羊的生长需求(最高日平均湿度为62.1%,最低日平均湿度为31.8%),且在饲料中添加女贞子45 d后,不同添加量的女贞子提取物下,小尾寒羊的体温和呼吸频率得到显著调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和试验组3小尾寒羊的试验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显著增加(P<0.05);小尾寒羊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生长激素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女贞子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小尾寒羊的生理健康,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提取物 小尾寒羊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间情期和发情期microRNAs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新崇 魏彦辉 +3 位作者 李阳 李相运 周荣艳 锡建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24-1332,共9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和分析小尾寒羊间情期和发情期卵巢组织microRNA(miRNA)表达谱,筛选两个时期差异表达的microRNAs,为研究microRNA调控小尾寒羊繁殖过程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利用活体手术法在发情期(第1天)和间情期(第13天)分别采集一侧... 本研究通过构建和分析小尾寒羊间情期和发情期卵巢组织microRNA(miRNA)表达谱,筛选两个时期差异表达的microRNAs,为研究microRNA调控小尾寒羊繁殖过程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利用活体手术法在发情期(第1天)和间情期(第13天)分别采集一侧卵巢。从卵巢中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获取RNA数据,对表达谱和差异表达micro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在小尾寒羊卵巢中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构建出小尾寒羊间情期和发情期microRNA的表达谱,oar-miR-99a和oar-miR-143分别是间情期和发情期表达量最高的microRNA,并筛选出在两个时期间3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分别为oar-miR-200a、oar-miR-200b和oar-miR-200c。利用qRT-PCR对随机选择的2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croRNAs进行验证,其表达水平和RNA-Seq分析结果一致。microRNA表达谱为后续的绵羊卵巢microRNA研究提供更详尽的信息。结合靶基因预测及通路富集分析,推测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是通过代谢和免疫途径调控卵巢周期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间情期 发情期 卵巢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洛来羊、澳洲白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育肥效果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张华文 王国春 +1 位作者 张引航 杨术环 《饲料博览》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文章旨在比较夏寒羊(夏洛来羊×小尾寒羊)与澳寒羊(澳洲白绵羊×小尾寒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育肥性能、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试验选取45日龄夏寒与澳寒育肥公羊羔各30只,进行100 d育肥试验,记录体重变化、饲料消耗及饲料转... 文章旨在比较夏寒羊(夏洛来羊×小尾寒羊)与澳寒羊(澳洲白绵羊×小尾寒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育肥性能、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试验选取45日龄夏寒与澳寒育肥公羊羔各30只,进行100 d育肥试验,记录体重变化、饲料消耗及饲料转化率等指标,利用Logistic模型拟合其生长发育曲线,评估杂交优势。结果表明:夏寒羊与澳寒羊在育肥100 d内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135~145日龄期间夏寒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澳寒羊(P<0.05);Logistic模型对两种杂交羊的体重拟合度(R^(2))较高,均在0.99以上,夏寒羊的拐点体重为84.42 kg,拐点日龄为193.5 d,澳寒羊的拐点体重为70.22 kg,拐点日龄为178.76 d;135~145日龄期间,夏寒羊区间增重显著高于澳寒羊(P<0.05),饲料转化率显著优于澳寒羊(P<0.05),经济效益评估上夏寒羊比澳寒羊增加了54.03元·只^(-1)。综上可见,两种杂交羊在育肥前期无明显差异,但育肥末期夏寒羊增重潜力更大,经济效益更好,为杂交肉羊品种选择与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来羊 澳洲白羊 小尾寒羊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