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流行事件及相关大流行的风险控制
1
作者 徐婉旖 张富友 +3 位作者 刘朔 彭程 刘华雷 蒋文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5期28-36,共9页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已从禽类扩散至全球多个哺乳动物物种。本文系统分析了2.3.4.4b分支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跨物种传播特征及其大流行风险。通过分析欧洲皮草动物(水貂、狐狸)、南美洲海洋哺乳动物(海狮、海豚)及美国...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已从禽类扩散至全球多个哺乳动物物种。本文系统分析了2.3.4.4b分支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跨物种传播特征及其大流行风险。通过分析欧洲皮草动物(水貂、狐狸)、南美洲海洋哺乳动物(海狮、海豚)及美国奶牛群3个典型H5N1 HPAIV传播案例,揭示病毒可通过基因重配(如BB、B3.2、B3.13基因型)和获得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如PB2 E627K、Q591K、D701N、M631L)等方式,突破宿主屏障传播。病毒在奶牛中通过乳腺组织嗜性实现乳汁传播,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呈现沿美洲海岸的扩散模式,同时发现人-动物界面(如污染环境、乳制品)存在溢出风险。诸多研究显示,病毒引发大流行需满足血凝素(HA)抗原新颖性、聚合酶适应性突变(PB2/PB1/PA)、HA稳定性改变三大条件,而基因组重组会加速宿主范围扩展。美国奶牛疫情中,病毒已形成规模化传播链(17州989个农场),伴随70例人类感染病例(41例与奶牛相关)。建议进一步强化监测,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疫苗研发,深入研究病毒传播机制和途径等,为H5N1 HPAIV的跨物种传播预警及大流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和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HPaIV 哺乳动物 大流行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广泛传播对“同一健康”的挑战与影响
2
作者 徐婉旖 毛秋艳 +3 位作者 彭程 刘朔 刘华雷 蒋文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34-39,共6页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毒株在奶牛中传播,并引发人间病例。H5N1亚型HPAI的生态变化对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家畜、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动物、环境和人类相关部门间需开展协同合作,采取“同一健康”策略预防H5N1亚型HPAI大流行。应采取行动防止HPAI在家畜、野生动物及人类间传播,关注疫情暴发的上游驱动因素,及时应对人兽共患病疫情并做好风险评估,以降低未来疫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4b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同一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新流行特征及影响
3
作者 陈志港 焦道松 王存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8期1-5,17,共6页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例)及宿主范围扩展(感染数百种鸟类且哺乳动物感染种类和数量前所未有)。尽管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低,但鉴于病毒在动物中的高流行率和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的增强,其溢出潜力不容忽视。建议加强对新基因型病毒的主动监测,动态评估其流行特征演变并优化防控措施,强化养殖场所生物安全管理,深化科学研究与跨部门协作,以保障家禽产业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鸟类 哺乳动物 h5n1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4
作者 屈小天 王雅楠 +4 位作者 许倩茹 李雪洋 张申立 张二芹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0-HA通过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筛选出阳性菌落并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潮霉素筛选、分化、生根、成苗,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PCR鉴定结果显示,HA基因已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重组HA基因大小为4660 bp。将阳性植株移植到大田中,4个月后收获水稻种子,提取水稻胚乳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成功表达。重组HA蛋白通过Q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最后将纯化后的重组HA蛋白与ISA 50V佐剂混合并乳化制成疫苗,免疫小鼠,小鼠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重组HA蛋白免疫原性较好。综上,成功构建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重组蛋白的水稻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原性良好的重组H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水稻胚乳表达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gratory Birds 被引量:114
5
作者 Jinhua Liu et al.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gratory Bi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Expressing the HA Gene of H5N1 Subtype Swine Influenza Virus
6
作者 WU Yun-pu QIAO Chuan-ling +4 位作者 YANG Huan-liang CHEN Yan ZHAN Xiao-guo XIN Xiao-guang CHEN Hua-lan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6-81,共6页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shuttle plasmid pDC315-H5HA-EGFP,the HA gene of A/Swine/Fujian/1/2001(H5N1) was amplified by RT-PCR and then inserted into adenovirus shuttle plasmid pDC315.A replication-defectiv...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shuttle plasmid pDC315-H5HA-EGFP,the HA gene of A/Swine/Fujian/1/2001(H5N1) was amplified by RT-PCR and then inserted into adenovirus shuttle plasmid pDC315.A replication-defectiv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expressing the HA gene(rAd-H5HA-EGFP) was generated by co-transfecting the recombinant shuttle plasmid pDC315-H5HA-EGFP and the genomic plasmid pBHGlox△E1,E3Cre in HEK293 cells.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as confirmed by PCR,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HA protein was properly expressed by the rAd-H5HA-EGFP in HEK293 cells and had natural biological activities.The TCID<sub>50</sub> of the rAd-H5HA- EGFP was assessed to be 2.26×10<sup>10</sup>/mL after propagation and purification.Immunization of BALB/ c mice indicated that rAd-H5HA-EGFP induced HI antibodies and protected mice from replication of the challenge virus in their lu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e influenza virus h5n1 subtype Ha gen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topathology of Duck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a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
7
作者 LI Yu-gu ZHOU Quan-he +4 位作者 CUI Cong-ying YE Yuan-lan MA Yong-jiang ZHANG Yuan LI Chu-xuan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7-75,共9页
Ducks inoculated intravenously or via the ocular-nasal-oral-cloacal routes with a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developed systemic hyperemia,congestion,hemorrhage,thrombosis a... Ducks inoculated intravenously or via the ocular-nasal-oral-cloacal routes with a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developed systemic hyperemia,congestion,hemorrhage,thrombosis and edema in various organs,as well as necrosis or apoptosis in the parenchyma of the heart,liver,spleen,lungs,kidneys,pancreas,brain,thymus and bursa of Fabricius.The main manifestations were angiitis,necrotic pancreatitis,atrophic necrotic thymitis and bursitis Fabricii,splenitis,tracheitis,hemorrhagic bronchointerstitial pneumonia,viral myocarditis,nonsuppurative encephalitis,focal viral hepatitis,ulcerative enteritis,renal tubul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nd in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hyperplastic glomerular nephriti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pathogenesis involved cellular necrosis and apoptosis,and that death of the ducks was caused by severe pathologic trauma occurring in multiple visceral org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micropathology ultrapathology DU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美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新流行形势
8
作者 韦庆兰 段旭升 李亚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2,共8页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1亚型HPAIV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呈现家禽疫情频发的态势,更相继出现多起奶牛等哺乳动物感染的病例报告,疫情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目前,美国已出现多例H5N1亚型HP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特别是奶牛和家禽养殖的从业人员,表明H5N1亚型HPAIV可通过禽类-哺乳动物-人类多级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其表面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提示潜在的人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H5N1亚型HPAIV,尤其是2.3. 4.4b分支在美国2022—2024年的流行趋势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其演化过程、传播途径和跨物种传播特性,并对美国现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2.3.4.4b分支 病毒变异 跨物种传播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禽流感危机:H5N1病毒的进化与威胁
9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8期13-13,共1页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以来,美国禽流感疫情已持续两年有余,且形势愈发严峻。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表明,自2024年起,美国已报告数十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1人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 感染 h5n1病毒 禽流感 科研人员 进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小玲 崔红 +2 位作者 王宇 张国广 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26-128,共3页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 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 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W estern-d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具有免疫原性,获得了能够表达HA基因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 烟草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清州 郝惠芳 +5 位作者 王丽 赵绪永 朱礼倩 张丽萍 邓瑞广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130,共4页
利用PCR方法从含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质粒T-HA上扩增HA基因,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0... 利用PCR方法从含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质粒T-HA上扩增HA基因,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0kD,位于包涵体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表达蛋白能与H5亚型AI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用此纯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H5N1亚型AIV血凝素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血凝素(H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运谱 乔传玲 +4 位作者 杨焕良 陈艳 展小过 辛晓光 陈化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63-1369,共7页
RT-PCR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Fujian/1/2001(H5N1)株的HA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H5 HA-EGFP。采用Ad-Max同源重组系统和共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5 HA-EGFP)。经目的基... RT-PCR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Fujian/1/2001(H5N1)株的HA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H5 HA-EGFP。采用Ad-Max同源重组系统和共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5 HA-EGFP)。经目的基因PCR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A基因已经正确地插入到腺病毒的基因组中;通过RT-PCR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HA基因能够进行正确转录,并且所表达的蛋白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子代重组腺病毒rAd-H5 HA-EGFP经增殖、纯化后感染性滴度可达2.26×1010TCID50mL-1。rAd-H5 HA-EGFP免疫BALB/c小鼠能够诱导特异性的HI抗体产生,有效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5n1亚型 Ha基因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穿孔方法研究H5N1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对动物的免疫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强哲 秦曦明 +6 位作者 董海丽 梁荣 何宏轩 李希 姜北宇 刘湘军 段明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6-733,共8页
为了研究H5N1DNA疫苗对小鼠和鸡的保护效率,用H5N1禽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和SPF鸡.小鼠和鸡分别经电穿孔和肌肉注射免疫两次,间隔为3周.二次免疫后,用致死量的同源病毒进行攻毒实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后全部死亡,而经电穿孔... 为了研究H5N1DNA疫苗对小鼠和鸡的保护效率,用H5N1禽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和SPF鸡.小鼠和鸡分别经电穿孔和肌肉注射免疫两次,间隔为3周.二次免疫后,用致死量的同源病毒进行攻毒实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后全部死亡,而经电穿孔免疫的小鼠和鸡均获得了完全的保护,并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在小鼠肺脏和鸡泄殖腔的繁殖.同时,电穿孔免疫的小鼠和鸡均产生了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经电穿孔免疫的小鼠攻毒后CTL反应明显加强.这些结果表明,HADNA疫苗能有效地保护小鼠和鸡对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同时也表明电穿孔免疫是DNA疫苗免疫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禽流感病毒 DNa疫苗 电穿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污水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及NS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如胜 孙边成 +6 位作者 姚栋 叶文 陈静芳 黄政 刘晓蕾 欧新华 陈发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8,80,共5页
目的分析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污水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及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NS)基因进化特征。方法从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采集501份环... 目的分析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污水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及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NS)基因进化特征。方法从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采集501份环境标本,利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A型、H5、H7和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单一H5阳性标本进行核苷酸测序,病毒HA、NA和NS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在线BLAST分析,利用Mega5和Bioedit软件构建核苷酸进化树和氨基酸(Amino acids,aa)比对。结果从501份环境标本中检出A型H5亚型病毒阳性标本177份(检出率35.33%),其中8份标本经核苷酸测序鉴定为H5N1亚型病毒,进化分析表明大部分H5N1病毒HA基因位于2.3.2分支内,聚集形成一个新亚分支,NA及NS基因位于2.3.2.1b亚分支。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aa为QSG,表现为禽流感病毒受体特征;NA蛋白未出现H275Y及N295Saa替换,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HA、NA及NS蛋白关键分子位点表现为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结论 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污水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和NS基因表现为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但不具有对人易感的受体特征,需要进一步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禽市场 环境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基因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鸭感染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免疫器官T细胞免疫功能及IL-2 mRNA转录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学武 吕晓萍 +4 位作者 刘超男 高雪丽 石霖 刘明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7-1504,共8页
为探讨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2在禽流感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法、组织石蜡切片及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技术,对雏鸭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后,其免疫器官T淋巴细胞增殖... 为探讨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2在禽流感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法、组织石蜡切片及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技术,对雏鸭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后,其免疫器官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数量和IL-2mRNA转录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H5N1亚型AIV感染21日龄雏鸭后,其免疫器官IL-2mRNA转录、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刀豆蛋白A(ConA)的增殖功能在感染的急性期均显著低于对照雏鸭,表明AIV感染雏鸭免疫器官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功能降低,免疫活性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受阻,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雏鸭在感染早期发生死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免疫器官 细胞免疫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H5N1甲型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毒力变异的HA序列关键位点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慧琳 张文彤 +1 位作者 赵耐青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2-646,共5页
目的筛选影响H5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毒力变异的HA序列主要氨基酸位点。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提供的实验结果,将54株H5N1病毒株按其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强弱分为高毒力组和低毒力组,在NCBI 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HA基因序列,用随机森林... 目的筛选影响H5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毒力变异的HA序列主要氨基酸位点。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提供的实验结果,将54株H5N1病毒株按其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强弱分为高毒力组和低毒力组,在NCBI 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HA基因序列,用随机森林模型完成主要变异氨基酸位点的筛选。结果在HA序列中共筛选出8个关键位点,均位于HA1节段,分别为:279、102、228、156、154、172、140、8。位点154和156与其余几个关键位点间、位点140与172间均存在较强的协同交互作用,用上述关键位点重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对病毒株毒力分类的准确率为83.33%。结论所筛选出的8个变异位点可能在决定H5N1病毒毒力上起关键作用,值得对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理做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甲型流感病毒 毒力变异 血凝素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de7.2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病毒疫苗株的构建及免疫效力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洋铭 谷春阳 +3 位作者 曾显营 邓国华 杨孝朴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0-584,共5页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编码HA抗原基因的不断进化,进而出现抗原性变异是导致原有疫苗无法提供完全免疫保护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构建并更新疫苗株。本研究在系统分析AIV病毒抗原性基础上,采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以A/Puerto Rico/8/34(PR8...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编码HA抗原基因的不断进化,进而出现抗原性变异是导致原有疫苗无法提供完全免疫保护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构建并更新疫苗株。本研究在系统分析AIV病毒抗原性基础上,采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以A/Puerto Rico/8/34(PR8)的内部基因为骨架,以clade7.2 H5亚型A/chicken/He Bei BD/SC007/2012(CK/BD/2012)的c DNA为模板经SOE-PCR扩增,将高致病性AIV的HA基因编码裂解位点序列336PQIEGRRRKR348突变为低致病性特征的336PQRETR343序列,以A/chicken/Shanxi/2/2006(CK/SX/2/2006)作为NA基因的供体,构建clade7.2 AIV疫苗候选株r PR8-BD/2012,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显示,该疫苗候选株对鸡胚无致病性,能够在鸡胚中高滴度生长(9 log2),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对雏鸡无致病性。将r PR8-CK/BD/2012作为种毒,按照常规方法制备灭活疫苗,免疫4周龄SPF雏鸡,免疫3周后对亲本强毒株的HI平均抗体效价达7.2 log2;采用亲本强毒A/chicken/He Bei BD/SC007/2012和同分支异源强毒株A/chicken/He Bei/SD001/2013以105 EID50剂量攻击,免疫组均能够得到完全保护。以上结果表明r PR8-CK/BD/2012疫苗候选株具有鸡胚适应性、生物安全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有效防控clade7.2 H5N1 AIV的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禽流感病毒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疫苗株 免疫效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3/96(H5N1)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传玲 于康震 +3 位作者 孟庆文 邓国华 田国斌 唐秀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 3/ 96 (H5N1) (GD3/ 96 )NA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与测序 ,该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NA基因全长为 1410bp ,共编码 46 9个氨基酸。其序列与A/Hongkong/ 15 6 / 97(H5N1)、A/Chicken/...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 3/ 96 (H5N1) (GD3/ 96 )NA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与测序 ,该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NA基因全长为 1410bp ,共编码 46 9个氨基酸。其序列与A/Hongkong/ 15 6 / 97(H5N1)、A/Chicken/HongKong/ 2 2 0 / 97(H5N1)、A/Goose/Guangdong/ 1/ 96 (H5N1)及A/teal/Hongkong/W312 / 97(H6N1)分离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8.4%~ 99.0 %之间 ,其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 89.8%~ 99.2 %之间。氨基酸序列与香港流感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比 ,在茎部没有出现 19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a/Goose/Guangdong/3/96(h5n1) Na 序列分析 神经氨酸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杆状病毒双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小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惠英 林文耀 +5 位作者 佟铁铸 张杰 叶昱 靳立明 张春雷 廖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7-433,共7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制约着禽类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H5N1为代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够跨越种间障碍感染人,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而预防禽流感的传统疫苗主要是全病毒灭活苗,该类疫苗使用量大,灭活不全时易造成散毒,并给流行... 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制约着禽类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H5N1为代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够跨越种间障碍感染人,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而预防禽流感的传统疫苗主要是全病毒灭活苗,该类疫苗使用量大,灭活不全时易造成散毒,并给流行病学监测带来困难。研发更加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势在必行。本研究选取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蛋白作为靶抗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BV-G-H5N1-HA。重组病毒本身可刺激机体天然免疫反应,通过基因改造一方面能在真核细胞内大量表达靶抗原,同时可以将靶抗原展示在重组杆状病毒囊膜表面,兼具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小鼠试验结果表明,BV-G-H5N1-HA免疫组能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HI抗体,BV-G-H5N1-HA免疫组攻毒保护率达91.7%。以上数据表明,BV-G-H5N1-HA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候选疫苗,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贡献力量,为其他亚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疫苗 h5n1 Ha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磁微球为载体的H5N1 AIV免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明俊 肖西志 +4 位作者 朱来华 辛学谦 郑小龙 王群 张彦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9,共7页
【目的】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快速检测低浓度H5N1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免疫PCR方法。【方法】以pUC19为模板,采用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制备含有生物素的报告... 【目的】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快速检测低浓度H5N1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免疫PCR方法。【方法】以pUC19为模板,采用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制备含有生物素的报告DNA分子。以金磁微球为固相吸附载体,通过亲和素-生物素的桥联作用,将含有生物素的报告DNA分子与生物素标记的抗AIVH5N1血凝素蛋白的检测抗体分子连接,H5N1AIV与检测抗体结合后,体外扩增报告DNA,间接放大低含量病毒信号,建立可有效检测微量H5N1AIV的免疫PCR方法。对建立的免疫PCR方法的最适报告DNA浓度、最适链亲和素工作浓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确定和评价。【结果】建立的免疫PCR方法最适报告DNA质量浓度为1ng/mL,最适链亲和素工作质量浓度为20ng/mL,该方法可成功检测到10-4EID50/mL的H5N1AIV,而且特异性良好。【结论】建立的以金磁微球为吸附载体的免疫PCR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微量H5N1AIV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PCR h5n1禽流感病毒 金磁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