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羟基鸟嘌呤自由基的开环反应机理 被引量:6
1
作者 侯若冰 李伟伟 沈星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使用经实验校准的B3LYP/DZP++方法研究了8-羟基鸟嘌呤自由基的开环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先后历经C8—N9键的断裂、羟基H原子向N7原子转移两个步骤完成,转移中的H原子具有阳离子的特征.当没有水存在时,羟基H原子的转移反应需经... 使用经实验校准的B3LYP/DZP++方法研究了8-羟基鸟嘌呤自由基的开环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先后历经C8—N9键的断裂、羟基H原子向N7原子转移两个步骤完成,转移中的H原子具有阳离子的特征.当没有水存在时,羟基H原子的转移反应需经历一个四元环的过渡态,具有较高的活化能,反应较困难.但如果有水分子存在,羟基H原子的转移步骤将经历一个低活化能的六元环过渡态,使整个8-羟基鸟嘌呤自由基的开环反应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完成.在无水催化时,羟基H转移是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而有水催化时,反应的速率由C8—N9键的断裂步骤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自由基 开环反应 氢迁移反应 水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8-羟基鸟嘌呤修饰:旧貌新颜
2
作者 李虎杰 曹正岳 郑晓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1-739,共9页
细胞内存在多种类型的RNA分子,在调控细胞进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NA修饰是在RNA分子上添加化学基团,修饰基团可以改变RNA稳定性、结构和功能,RNA修饰使RNA的功能和作用具有多样性。在氧化应激条件下,8-羟基鸟嘌呤是一种标志性的... 细胞内存在多种类型的RNA分子,在调控细胞进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NA修饰是在RNA分子上添加化学基团,修饰基团可以改变RNA稳定性、结构和功能,RNA修饰使RNA的功能和作用具有多样性。在氧化应激条件下,8-羟基鸟嘌呤是一种标志性的RNA氧化修饰形式。RNA的结构与功能都可能会受到8-羟基鸟嘌呤修饰的影响,RNA 8-羟基鸟嘌呤修饰发生可以通过诱导RNA链断裂、碱基脱落等方式影响RNA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表明,RNA中8-羟基鸟嘌呤修饰水平可以作为疾病发展的评估指标。随着RNA修饰研究的深入,对RNA 8-羟基鸟嘌呤修饰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RNA 8-羟基鸟嘌呤修饰的生成、RNA 8-羟基鸟嘌呤修饰的生物学功能、RNA 8-羟基鸟嘌呤修饰修复调控相关蛋白质分子、8-羟基鸟嘌呤修饰RNA分子检测技术,以及RNA 8-羟基鸟嘌呤与神经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RNA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和8-羟基鸟嘌呤修饰RNA在疾病中的潜在作用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氧化 8-羟基鸟嘌呤 氧化应激 修复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饰碱基5-甲基胞嘧啶和8-羟基鸟嘌呤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及质谱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宋元宗 祝其锋 +1 位作者 庄海旗 莫丽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探索了GC/FID定量分析DNA修饰碱基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实验条件 ,用GC/MS鉴定各有关成分。结果表明 ,DNA水解物中不同成分可被成功地衍生和分离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相对摩尔反应因子分别为 3 0和 1 3;灵敏度分... 探索了GC/FID定量分析DNA修饰碱基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实验条件 ,用GC/MS鉴定各有关成分。结果表明 ,DNA水解物中不同成分可被成功地衍生和分离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相对摩尔反应因子分别为 3 0和 1 3;灵敏度分别为 5 50× 1 0 9mV·s/ g和 7 59× 1 0 1 0 mV·s/ g ;检测限可分别达 36 4pg/s和 1 5 8pg/s ;整个分析流程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胞嘧啶 8-羟基鸟嘌呤 GC/FID 分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氧化损伤时8-羟基鸟嘌呤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涛 祝其锋 +2 位作者 莫丽儿 庄海旗 蔡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0-283,共4页
利用H2O2易通过细胞膜而到达核这一特点,初步探讨了不同浓度H2O2对HL60细胞DNA的氧化损伤程度.发现H2O2浓度在04mmol/L以上时,作用8~24h可以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检测到... 利用H2O2易通过细胞膜而到达核这一特点,初步探讨了不同浓度H2O2对HL60细胞DNA的氧化损伤程度.发现H2O2浓度在04mmol/L以上时,作用8~24h可以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检测到氧化损伤标志产物———8羟基鸟嘌呤(8ohG),并观测到在04~08mmol/LH2O2作用一定时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 H2O2 GC/FID 细胞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氧化性DNA损伤标志物8-硝基鸟嘌呤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检测及与iNOS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元姣 马宁 +3 位作者 玄超 张贝贝 冯海燕 木村真理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378,共6页
8-硝基鸟嘌呤(8-nitroguanine,8-NitroG)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是2个氧化性DNA损伤生物标志物,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病理状态下催化细胞合成与氧化性DNA损伤有关的氧自由基NO.本研究通过检测... 8-硝基鸟嘌呤(8-nitroguanine,8-NitroG)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是2个氧化性DNA损伤生物标志物,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病理状态下催化细胞合成与氧化性DNA损伤有关的氧自由基NO.本研究通过检测鼻咽癌组织中8-NitroG、8-OHdG和iNOS的免疫反应强度,初步探究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否与氧化性DNA损伤有关以及8-NitroG、8-OHdG与iNOS表达的关系.利用多克隆抗体8-NitroG和单克隆抗体8-OHdG、iNOS,采用双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8-NitroG、8-OHdG和iNOS的免疫反应,秩和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鼻咽癌和慢性咽炎鼻咽组织之间8-NitroG、8-OHdG和iNOS免疫反应强度的差异.结果显示,19例鼻咽癌组织细胞中,8-NitroG、8-OHdG和iNOS均为强免疫反应,8-NitroG和8-OHdG阳性率100%,iNOS阳性率94.7%,与13例慢性咽炎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性DNA损伤有关,其原因与炎症等病理刺激下鼻咽组织高表达的iNOS催化细胞合成氧自由基NO引起的8-NitroG和8-OHdGDNA损伤密切相关.另外,8-NitroG和8-OHdG有望成为辅助鼻咽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8-鸟嘌呤 8-羟基脱氧鸟苷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氧化性DNA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测定尿中的8-羟基脱氧鸟嘌呤 被引量:3
6
作者 阮小林 张爱华 +2 位作者 吴川 戎伟丰 黄淑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
建立了尿样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的HPLC—MS测定方法。尿样中的8-羟基脱氧鸟嘌呤采用WCX固相萃取小柱预富集后,以0.5%甲酸-甲醇洗脱,吹干后用0.5mL流动相溶解剩余物上机测定。采用分子的二级碎片,方法在5.0~500.0μg/L范围内呈... 建立了尿样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的HPLC—MS测定方法。尿样中的8-羟基脱氧鸟嘌呤采用WCX固相萃取小柱预富集后,以0.5%甲酸-甲醇洗脱,吹干后用0.5mL流动相溶解剩余物上机测定。采用分子的二级碎片,方法在5.0~5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S/N:3)为0.50μg/L。尿样在40.0、100.0μg/L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82%和76%,尿样中内源性杂质对分子二级碎片离子峰无干扰。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适合尿样等复杂基体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离子阱质谱 8-羟基脱氧鸟嘌呤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在线扫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尿样中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 被引量:3
7
作者 颜流水 任艳 +3 位作者 郭会琴 熊萌瑶 黄燕 薜昆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3-1255,共3页
提出了纳米金在线富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尿样中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的方法。试验选择了以下的分析条件:①运行电压-20kV;②背景电解质为pH 8.2的20mmol.L-1硼砂(含粒径10nm纳米金溶液200μL和0.1mmol.L-1 CTMAB);③检测波... 提出了纳米金在线富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尿样中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的方法。试验选择了以下的分析条件:①运行电压-20kV;②背景电解质为pH 8.2的20mmol.L-1硼砂(含粒径10nm纳米金溶液200μL和0.1mmol.L-1 CTMAB);③检测波长254nm。试验证明背景电解质中的纳米金粒子与CTMAB形成胶束,提高了对8-OHdG的扫集能力,8-OHdG与dG在10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8-OHdG浓度在0.50~50.0μmol.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N)为39nmol.L-1。方法用于尿样中8-OHdG含量的测定,所得加标回收率在90.0%~104.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在线扫集 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 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和鸟嘌呤-胞嘧啶碱基对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敏杰 刁玲 +2 位作者 寇莉 李重杲 陆文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7-1014,共8页
为了解决年龄衰老、基因突变和癌症等问题,理解DNA的氧化损伤机理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在液相条件下研究了羟基自由基夺取鸟嘌呤-胞嘧啶(GC)碱基对上5个氢原子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脱氢反应路径... 为了解决年龄衰老、基因突变和癌症等问题,理解DNA的氧化损伤机理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在液相条件下研究了羟基自由基夺取鸟嘌呤-胞嘧啶(GC)碱基对上5个氢原子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脱氢反应路径都是放热过程,热力学上五个脱氢反应路径形成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是(H2b-GC)·>(GC-H4b)·>(GC-H6)·>(GC-H5)·^(H8-GC)·,其中H2b反应路径的能量变化最大,说明该反应平衡时的转化率最高.动力学上,相对于反应复合物的局部反应能垒大小顺序是H2b<H4b<H5<H6<H8,可以看出在H2b夺取路径中能垒最小,表明了该反应能在室温下迅速完成,和实验结果一致.综合考虑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分析,发现H2b夺取反应最容易进行,次之是H4b夺取反应,然后是H6和H5.而H8的夺取反应很难发生,和实验观察到的8位加成产物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氧化损伤 羟基自由 鸟嘌呤-胞嘧啶碱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诱导8-羟基鸟嘌呤糖基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柯跃斌 庾蕾 +1 位作者 陈裕明 吴丽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食品添加剂KBrO3对哺乳类组织中 8 羟基鸟嘌呤糖基酶的氧化诱导作用。方法 比较用KBrO3处理大鼠后 ,其肾和肝中修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酶活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结果 腹膜下给予 80mg kg剂量KBrO3后 ,在肾... 目的 探讨食品添加剂KBrO3对哺乳类组织中 8 羟基鸟嘌呤糖基酶的氧化诱导作用。方法 比较用KBrO3处理大鼠后 ,其肾和肝中修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酶活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结果 腹膜下给予 80mg kg剂量KBrO3后 ,在肾脏发现酶活性在 3h时显著升高 ,而在 6h时 ,其活性达到高大值 (1 2 5± 0 14 )pmol,该值是 0h的 6倍。然后 ,活性开始下降并在 12h回到 0h水平 ;不加处理时 ,其活性只有 (0 2 0± 0 0 6 )pmol,而在 2 0、4 0、80及 16 0mg kgKBrO3腹膜下给予时 ,其活性分别是 (0 33± 0 0 9)、(0 5 3± 0 10 )、(0 75± 0 13)及 (1 30± 0 0 8)pmol,在 4 0mg kg以上时活性显著增高 ,且显示剂量反应关系。在肾中观察到该酶活性变化是时间与剂量依赖性的 ,而在肝中未发现这种变化。结论 哺乳类组织中 8 羟基鸟嘌呤糖基酶能被氧化诱导 ,提示DNA中氧化损伤的修复是机体在有氧环境中生存的重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 8-羟基鸟嘌呤 诱导作用 腹膜 酶活性 实验研究 剂量 O3处理 变化规律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暴露致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基因甲基化及DNA氧化损伤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黎媛 张爱华 +2 位作者 于春 董学新 黄晓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了解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和机体氧化应激及DNA氧化损伤情况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砷中毒病区207名砷暴露者为砷暴露组(包括病区非患者46名、砷中毒轻度46名、中度60名、重度组55名)... 目的了解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和机体氧化应激及DNA氧化损伤情况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砷中毒病区207名砷暴露者为砷暴露组(包括病区非患者46名、砷中毒轻度46名、中度60名、重度组55名),在非砷暴露村选择64名健康村民作为对照组。采集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其hOGG1基因甲基化水平,化学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尿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含量;依据甲基化状态将上述观察对象分为hOGG1基因甲基化组(34名)和hOGG1基因非甲基化组(237名),分析其hOGG1基因DNA甲基化及氧化应激与砷中毒的关系。结果病区非患者、轻、中、重度砷中毒组砷暴露者外周血中hOGG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35,13.04,15.00和29.09%,其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外周血中hOGG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1.56%,且hOGG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随着砷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增加;hOGG1基因甲基化组的血清SOD〔(85±25)kU·L-1〕、GSH-Px〔(70±26)kU·L-1〕活力、尿8-OHdG含量〔(22.5±6.8)μg·L-1〕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118±41,171±56和(28±6.5)μg·L-1〕,hOGG1基因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血清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砷暴露可导致人机体hOGG1基因高甲基化和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从而引起DNA氧化损伤,是促进砷中毒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 DNA甲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制备及其用于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的检测
11
作者 潘吉超 姚飞 +4 位作者 任腾飞 贾丽萍 贾文丽 崔慧 王怀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通过恒电流电解一步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膜,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综合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PEDOT)和碳纳米管(CNTs)两者的优点,对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的氧化具... 通过恒电流电解一步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膜,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综合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PEDOT)和碳纳米管(CNTs)两者的优点,对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较好地抑制尿酸的干扰,而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0.1 mol/L pH 9.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8-OH-dG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014~14.0μmol/L和14.0~56.0μmol/L两个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35 n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碳纳米管 导电聚合物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铁(Ⅲ)-草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琳 张喆 +1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1,共5页
对铁 (Ⅲ ) 草酸盐配合物光解过程中产生的·OH进行了气相色谱法间接测定 在pH =3 5 ,异丙醇浓度为 1mmol·l- 1的条件下 ,经过 1 2 5W高压汞灯 (λ≥ 31 3nm)光照 80min ,Fe(Ⅲ ) /草酸盐配比为 9 3/1 2 0 7μmol·l... 对铁 (Ⅲ ) 草酸盐配合物光解过程中产生的·OH进行了气相色谱法间接测定 在pH =3 5 ,异丙醇浓度为 1mmol·l- 1的条件下 ,经过 1 2 5W高压汞灯 (λ≥ 31 3nm)光照 80min ,Fe(Ⅲ ) /草酸盐配比为 9 3/1 2 0 7μmol·l- 1的水溶液中 ,·OH的生成量为6 5 9μmol·l- 1,·OH生成反应符合表观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其生成速率为 0 72 6μmol·l- 1·min- 1.同时蜒究了溶液pH值、Fe(Ⅲ ) /草酸盐配比对·OH生成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 铁(Ⅲ)-草酸盐配合物 光解 气相色谱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S_2O_8^(2-)/EDTA体系中自由基离子对啶虫脒的氧化降解 被引量:8
13
作者 阳海 黎源 +4 位作者 徐淼 刘华杰 庞怀林 张冠杰 易兵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7,共7页
为探讨水环境中自由基离子对啶虫脒的共降解作用,研究了Fe2+S2O82-EDTA体系中啶虫脒降解的可行性,以及在Fe2+S2O82-EDTA体系中3种组分最佳配比条件下自由基离子和底物浓度对啶虫脒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2+S2O82-EDTA... 为探讨水环境中自由基离子对啶虫脒的共降解作用,研究了Fe2+S2O82-EDTA体系中啶虫脒降解的可行性,以及在Fe2+S2O82-EDTA体系中3种组分最佳配比条件下自由基离子和底物浓度对啶虫脒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2+S2O82-EDTA体系下反应360 min后啶虫脒的降解率达到58.25%,c(Fe2+)、c(S2O82-)和c(EDTA)对Fe2+S2O82-EDTA体系的氧化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试验对Fe2+S2O82-EDTA体系中3种离子的最佳配比进行优化,c(EDTA)、c(Fe2+)、c(S2O82-)分别为1.61、3.46、7.99 mmolL.Fe2+S2O82-EDTA体系中·SO4-和·OH等自由基离子的存在是引起啶虫脒降解的主要原因,中性条件最有利于自由基离子的产生并提高啶虫脒高的降解率.然而该体系中自由基离子的量是一定的,过高的c(啶虫脒)(>200μmolL)对降解率有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氧化降解 FE^2+ S2O8^2- EDTA体系 自由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嘌呤受羟基自由基损伤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勇立 郝金库 +2 位作者 曹映玉 杨恩翠 刘书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9-382,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羟基自由基与鸟嘌呤分子加成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内禀反应坐标(IRC)反应路径解析,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加成到鸟嘌呤碳碳双键上.利用B3LYP/6-31++G**对反应物、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以及产物络合物等反应通道上...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羟基自由基与鸟嘌呤分子加成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内禀反应坐标(IRC)反应路径解析,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加成到鸟嘌呤碳碳双键上.利用B3LYP/6-31++G**对反应物、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以及产物络合物等反应通道上各个能量驻点的能量进行了计算,得到反应活化能Ea=28.0867 kJ/mol.AIM计算结果显示,过渡态结构中鸟嘌呤分子碳碳双键结构被削弱,羟基自由基氧原子与鸟嘌呤分子碳碳双键中的C4原子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双键中剩余的π电子离域到了环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 羟基自由 密度泛函理论 内禀反应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嘌呤碱基与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严 李波 戴柏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羟基自由基 (·OH)进攻嘌呤碱基是破坏核酸造成DNA断链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采用密度泛函 (DFT)理论中B3LYP方法在 6— 31G基组水平上对鸟嘌呤 (G)受羟基自由基进攻形成的各种可能产物自由基进行几何全优化 .根据总能量、键长和自... 羟基自由基 (·OH)进攻嘌呤碱基是破坏核酸造成DNA断链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采用密度泛函 (DFT)理论中B3LYP方法在 6— 31G基组水平上对鸟嘌呤 (G)受羟基自由基进攻形成的各种可能产物自由基进行几何全优化 .根据总能量、键长和自旋密度的计算结果 ,从理论上确认了C 5和C 8位加成机制 .得产物自由基G5OH·、G8OH· ,且G5OH·易与N 11位H脱水得一个更稳定的产物自由基 ,而G8OH·不易发生开环反应 ,得到与实验一致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 羟基自由 DFT从头算 密度泛函理论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水中二-甲基异莰醇 被引量:6
16
作者 成建国 白敏冬 +2 位作者 余忆玄 田一平 张芝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66-4172,共7页
二-甲基异莰醇(2-MIB)是一种由蓝绿藻以及放线菌等微生物产生,具有桥环结构的饱和叔醇,在水中具有令人厌恶的土霉味,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对其氧化降解.利用大气压强电离放电生成羟基自由基(·OH),对2-MIB进行氧化降解,确定了其氧化... 二-甲基异莰醇(2-MIB)是一种由蓝绿藻以及放线菌等微生物产生,具有桥环结构的饱和叔醇,在水中具有令人厌恶的土霉味,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对其氧化降解.利用大气压强电离放电生成羟基自由基(·OH),对2-MIB进行氧化降解,确定了其氧化剂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关系,并利用GC-MS对2-MIB氧化降解过程中间产物的分析,推断其氧化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对初始浓度为150,300ng/L的2-MIB,分别投加总氧化剂TRO 1.8,2.3mg/L,接触反应6s去除率分别为96%和97.6%,处理后残余浓度低于10ng/L(低于人类嗅阈值).在2-MIB水样中加入·OH淬灭剂叔丁醇(TBA)后,2-MIB的去除效果明显降低,证明氧化降解2-MIB的主要为·OH.另外通过对氧化降解过程中间产物分析表明,·OH能破坏2-MIB的桥环结构,并最终矿化生成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莰醇 羟基自由 氧化降解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鸿 蔡建伟 +1 位作者 陈耀来 李华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0-1325,共6页
自从1987年美国Kadak公司C.W.Tang及其合作者首次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得到了在较低直流电压(约10V)驱动下高亮度(1000cd/m^2)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来,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的有机金属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就一直成为人们... 自从1987年美国Kadak公司C.W.Tang及其合作者首次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得到了在较低直流电压(约10V)驱动下高亮度(1000cd/m^2)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来,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的有机金属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就一直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人们不断对8-羟基喹啉配体进行化学修饰,在喹啉环结构上引入不同基团,改变分子轨道中HOMO和LUMO能级差,使配合物发光峰改变,成功合成出各种发不同荧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呋喃乙烯-8-羟基喹啉 5-((4-甲氧)二氮烯)-8-羟基喹啉 锌配合物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对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化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妍 孔保华 刘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1,共5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乳清蛋白(WPI)和β-乳球蛋白(β-Lg)经过FeCl3/抗坏血酸(AsA)/H2O2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系统氧化后化学结构产生的变化。两种蛋白分别经过0.1mmol/L或者1mmol/LFeCl3氧化1、5和12h后,总巯基、游离氨都下降,而羰基、二聚... 本实验主要研究乳清蛋白(WPI)和β-乳球蛋白(β-Lg)经过FeCl3/抗坏血酸(AsA)/H2O2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系统氧化后化学结构产生的变化。两种蛋白分别经过0.1mmol/L或者1mmol/LFeCl3氧化1、5和12h后,总巯基、游离氨都下降,而羰基、二聚酪氨酸和疏水性都呈增加的趋势。低Fe3+浓度氧化1h,WPI巯基含量降低38.5%,β-Lg降低11.6%;而游离氨分别降低20.68%和0.64%。高Fe3+浓度氧化5h,WPI羰基增加32.4%,β-Lg增加8.4%;二聚酪氨酸分别增加132.4%和28%;疏水值增加161.1%和0.7%。高Fe3+浓度带来的氧化效果要比低Fe3+浓度明显(p<0.05)。这说明,氧化改变了蛋白的化学结构,氧化程度取决于浓度Fe3+的浓度,且β-乳球蛋白比乳清蛋白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氧化 乳清蛋白 Β-乳球蛋白 羟基自由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衍生物对某些阴离子的双重光谱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聂丽 张利平 +1 位作者 张正 汪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902,共4页
本文以5-甲酰基-8-羟基喹啉(5M8Q)作为阴离子识别探针,通过紫外、荧光等光谱仪考察其对阴离子识别作用。实验显示:在乙腈溶液中5M8Q对F-、CH3COO-和H2PO4-等阴离子有灵敏的识别作用:F-、CH3COO-和H2PO4-可诱导5M8Q吸收光谱红移,吸收峰... 本文以5-甲酰基-8-羟基喹啉(5M8Q)作为阴离子识别探针,通过紫外、荧光等光谱仪考察其对阴离子识别作用。实验显示:在乙腈溶液中5M8Q对F-、CH3COO-和H2PO4-等阴离子有灵敏的识别作用:F-、CH3COO-和H2PO4-可诱导5M8Q吸收光谱红移,吸收峰位置由322nm红移至400nm。当F-、CH3COO-和H2PO4-浓度为5M8Q两倍当量时,5M8Q荧光显著增强且分别增强至103、60和13倍。结果表明:5M8Q对F-、CH3COO-和H2PO4-有灵敏的双重光谱响应,并且表现出荧光增强型识别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酰-8-羟基喹啉(5M8Q) 阴离子识别 双重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锂及其衍生物电子光谱性质的理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樊文浩 郝玉英 +2 位作者 房晓红 许并社 曾凡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三种吸电子基(—C6H5、—CN、—Cl)取代的8-羟基喹啉锂(Liq)所形成的18种衍生物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最稳定的三种衍生物,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分析了取代基对...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三种吸电子基(—C6H5、—CN、—Cl)取代的8-羟基喹啉锂(Liq)所形成的18种衍生物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最稳定的三种衍生物,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分析了取代基对Liq前线分子轨道和电子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电子取代基主要影响所在环的前线分子轨道,其影响程度和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有关;同时取代位置的不同和取代基的共轭效应会导致电子光谱的移动方向不同,取代基在苯酚环上时使Liq电子光谱蓝移,而在吡啶环上时使Liq电子光谱红移,取代基共轭效应大电子光谱红移。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 吸电子取代 电子光谱 前线分子轨道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