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_3[Fe(CN)_6]作为氰源合成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的正交试验研究
1
作者 史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是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经氯甲基化反应得到5,7-二羟基-8-氯甲基黄酮.在此基础上,在碱性条件下,以无毒、廉价的K3[Fe(CN)6]为氰源,Cu(OAc)2为催化剂,合成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探... 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是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经氯甲基化反应得到5,7-二羟基-8-氯甲基黄酮.在此基础上,在碱性条件下,以无毒、廉价的K3[Fe(CN)6]为氰源,Cu(OAc)2为催化剂,合成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摩尔比、K3[Fe(CN)6]与原料摩尔比及碱与原料摩尔比等因素对氰基化反应的影响,从而确定氰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Cu(OAc)2与原料的摩尔比为0.004∶1,K3[Fe(CN)6]与原料的摩尔比为0.1∶1,Na2CO3与原料的摩尔比为1.5∶1,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为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羟基-8-甲基 5 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 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二羟基黄酮对NMDA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
2
作者 朱敬 黄珂珂 郭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0-437,共8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7,8-二羟基黄酮(DHF)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3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模型对照组36只、DHF治疗组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7,8-二羟基黄酮(DHF)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3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模型对照组36只、DHF治疗组36只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照组36只,以右眼为实验眼,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5μl 0.1 mmol/L磷酸盐缓冲液、10 mmol/L NMDA、10 mmol/L NMDA+100 mmol/L DHF、10 mmol/L NMDA+100 mmol/L BDNF。于造模后12 h、1 d、3 d、7 d、14 d、28 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并计数RGCs,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视盘周围细胞凋亡率。于给药后12 h、3 d、14 d、28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e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DHF治疗组和BDNF对照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RGCs数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HF治疗组与BDNF对照组各时间点视盘周围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HF治疗组给药后12 h、3 d和14 d Trk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BDNF对照组给药后3、14和28 d Trk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HF治疗组和BDNF对照组给药后12 h和3 d 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HF治疗组给药后12 h bax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NF对照组给药后12 h和3 d 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给药后14 d bax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HF玻璃体腔注射有效减轻了大鼠模型中NMDA诱导的RGCs损伤,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TrkB表达和抑制相关凋亡因子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N-甲基-D-天冬氨酸 7 8-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抑制流感病毒诱导A549细胞炎症反应和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任智先 周倍贤 +3 位作者 王林鑫 李菁 张荣平 潘锡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和硅胶色谱法从四方蒿中提取分离获得5-HDF,并采用NMR和MS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HDF对A549细胞的毒性;H1N1流感病毒以0.1的感染复数感染A54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HDF对感染H1N1流感病毒后A549细胞中TRAIL和IL-8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hospho-p38 MAPK(Thr180/Tyr182)、phospho-NF-κB p65(Ser536)、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SLC7A11、GPX4等炎症、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通过鼻腔接种50μL半数致死量(LD50)的H1N1流感病毒液复制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模型,以体质量变化率、肺解剖结果、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为指标,考察5-HDF(30 mg/kg、60 mg/kg)体内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5-HDF在0~200μg/mL对A549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0.05)。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HDF能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中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IL-8的表达,且5-HDF能上调SLC7A11和GPX4等抗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并抑制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及凋亡因子TRAIL的表达(P<0.05)。5-HDF灌胃给药7 d,可提高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小鼠体质量降低,降低因感染H1N1流感病毒而异常升高的肺指数,并减轻其肺组织病变程度(P<0.05)。结论 本研究推测5-HDF具有一定的抗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作用,可能通过增加SLC7A11和GPX4的表达并抑制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来减弱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所引起的铁死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蒿 5-羟基-6 7-甲氧基 铁死亡 抗炎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羟基黄酮和-7,8-二羟基黄酮的改良合成与结构修饰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秋安 廖头根 +1 位作者 汤建国 范华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利用改良的Baker Venkatarama重排法,以乙酰芳基酚为原料,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了7 羟基黄酮(3a)和7,8 二羟基黄酮(3b).通过对7 羟基黄酮和7,8 二羟基黄酮A环酚羟基的结构修饰,分别合成了三个7位取代和二个含苯并二氧杂环的新黄酮衍生物(4 6... 利用改良的Baker Venkatarama重排法,以乙酰芳基酚为原料,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了7 羟基黄酮(3a)和7,8 二羟基黄酮(3b).通过对7 羟基黄酮和7,8 二羟基黄酮A环酚羟基的结构修饰,分别合成了三个7位取代和二个含苯并二氧杂环的新黄酮衍生物(4 6,7a,7b).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MS,1HNMR,IR等波谱方法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基 7 8-羟基 合成 结构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含量测定
5
作者 钱海 黄文龙 +2 位作者 饶光玲 葛亮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建立香蕉皮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ODS-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9∶91∶0.1),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 mL/min,柱温35℃。结果:不同批次香蕉皮原药材中3-甲... 目的:建立香蕉皮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ODS-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9∶91∶0.1),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 mL/min,柱温35℃。结果:不同批次香蕉皮原药材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含量为0.029 5%~0.036 7%。检测线性范围1.09~13.0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RSD为0.64%(n=9)。结论:该法可作为衡量香蕉皮质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3-甲基-7 8-羟基异色满-4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2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高明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E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HTMF作用于CNE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准m)值的改变,并用JC-1荧光染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分离自臭灵丹的HTMF呈浓度、时间双重依赖性显著抑制CNE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提示: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Caspase3诱导CNE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HTMT) CNE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和β-萘黄酮暴露对斑马鱼肝和鳃MR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谢英明 聂芳红 +3 位作者 汤陈坚 杨蓉 林红英 陈进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0、100、200μg·L-1)对斑马鱼进行水浴暴露,48h后取样测定肝脏和腮MR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CDD暴露组和β-NF暴露组斑马鱼肝脏和鳃MROD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且MROD活性的增加与TCDD或β-NF暴露浓度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步推断斑马鱼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MROD酶活性可能能够作为TCDD或β-NF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噁英 β- 7-甲氧基-3-异酚噁唑-甲基 生物标志物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对高糖损伤的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旭光 尹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G-10)对高糖作用的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高糖环境(80mmol·L-1)下通过在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中分别加入G-10(10μmol·L-1)以及其先导化合物金雀异黄素(... 目的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G-10)对高糖作用的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高糖环境(80mmol·L-1)下通过在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中分别加入G-10(10μmol·L-1)以及其先导化合物金雀异黄素(100μmol·L-1)、阳性对照物维生素B1(100μmol·L-1)与空白对照组、高糖(80mmol·L-1)及溶酶组相互进行比较。应用MTT比色法、PI染色流式细胞计数分析,观察3种物质对高糖损伤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损伤作用,在80mmol·L-1的高糖环境下3种物质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G-10组的作用强于对照的2组。结论G-10是一种新型的有效保护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 7-氟亚甲基-5 4’-甲烷氧基异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二羟基黄酮纳米粒子通过保护卵巢储备缓解代谢综合征
9
作者 赵镇雷 薛凡 +2 位作者 徐小刚 毛根祥 张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8-366,共9页
以芜菁多糖构建的7,8-二羟基黄酮(7,8-DHF)纳米粒子对两种不同膳食模式(高脂和低脂)饲养的C57BL/6J雌性小鼠进行24周的干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代谢综合征(MetS)各项指标、炎症因子及卵巢储备功能进行了测定,探究了其对小鼠MetS的改... 以芜菁多糖构建的7,8-二羟基黄酮(7,8-DHF)纳米粒子对两种不同膳食模式(高脂和低脂)饲养的C57BL/6J雌性小鼠进行24周的干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代谢综合征(MetS)各项指标、炎症因子及卵巢储备功能进行了测定,探究了其对小鼠MetS的改善作用和机制。结果表明,7,8-DHF及其纳米粒子均可有效缓解小鼠MetS的症状,可显著降低高脂膳食(HFD)诱导的小鼠体重过度增长,与HFD对照组相比,7,8-DHF及7,8-DHF纳米粒子组体重分别下降了8.5%和16.4%;可显著改善血脂、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循环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相关指标;可以有效保护小鼠卵巢储备功能,维持其正常的动情周期和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的水平稳态。7,8-DHF纳米粒子对MetS各项指标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的7,8-DHF。7,8-DHF及其纳米粒子对雌性小鼠MetS的干预作用可能是通过缓解肠道菌群介导的全身炎症并作用于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保护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羟基 芜菁多糖 纳米粒子 代谢综合征 卵巢储备 中药活性成分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二羟基黄酮对NMDA受体功能下调致大鼠认知损害的影响
10
作者 杨远坚 占瑾琼 +2 位作者 闫琨 康光宇 余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86-86,共1页
目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功能下调可引起与精神分裂症相似的认知缺陷.该文研究TrkB激动剂7,8-二羟基黄酮(7,8-dihydroxyflavone,7,8-DHF)对NMDA受体功能下调所致大鼠认知损害的影响.方法乳鼠出生后d7~11给予皮下注射NMDA... 目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功能下调可引起与精神分裂症相似的认知缺陷.该文研究TrkB激动剂7,8-二羟基黄酮(7,8-dihydroxyflavone,7,8-DHF)对NMDA受体功能下调所致大鼠认知损害的影响.方法乳鼠出生后d7~11给予皮下注射NMDA受体阻断剂MK801构建认知损害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注射大鼠为对照.模型大鼠在出生60d后给予腹腔注射7,8-DHF(5mg·kg^-1)或DMSO2周,对照大鼠注射DMSO.利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认知能力,利用高尔基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利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组织蛋白表达及活性.结果各组大鼠自发活动量无明显差异.模型大鼠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低于对照大鼠(P〈0.05),而慢性注射7,8-DHF可逆转模型大鼠的空间认知损害.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GluR1磷酸化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慢性注射7,8-DHF逆转该树突棘密度及GluR1磷酸化水平变化.结论7,8-DHF可改善NMDA受体功能下调所致大鼠空间认知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和GluR1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认知损害 TrkB受体 7 8-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促进大鼠成骨细胞成骨性分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明甲 文益民 +2 位作者 吴晓燕 柴晓亮 周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MHI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NO/cGMP/sGC信号通路相关。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0,10^(-4),10^(-5),10^(-6),10^(-7),10^(-8) mol·L^(-1)) MHIF处理后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确定最适药物浓... 目的探讨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MHI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NO/cGMP/sGC信号通路相关。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0,10^(-4),10^(-5),10^(-6),10^(-7),10^(-8) mol·L^(-1)) MHIF处理后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确定最适药物浓度。使用一氧化合成酶阻断剂N-单甲基-L-精氨酸(L-NMA)处理成骨细胞,观察MHIF对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影响,一氧化氮(NO)和3`-5`-环鸟苷-磷酸(cGMP)的含量;应用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蛋白可溶性的鸟氨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10^(-6 ) mol·L^(-1) MHIF处理后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升高,预先使用L-NMA处理成骨细胞后,MHIF提高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的作用受到抑制,MHIF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OS)、NO、cGMP、sGC和PKG表达均受到抑制。结论 MHIF可通过NO/cGMP/sGC信号通路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甲氧基-4’-羟基 成骨细胞 骨钙素 N-甲基-L-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脱氢芳樟醇碱分解反应制备6-甲基-5-庚烯-2-酮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羽飞 郭世卓 +2 位作者 丁仙华 王帅 奚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609,共4页
以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为原料,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03~142℃,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在浓KOH或NaOH水溶液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反应,生成6-甲基-5-庚烯-2-酮和乙炔。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油碱质量比对残液分解... 以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为原料,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03~142℃,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在浓KOH或NaOH水溶液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反应,生成6-甲基-5-庚烯-2-酮和乙炔。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油碱质量比对残液分解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反应历程。以w(KOH)=50%的水溶液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24~127℃,残液与碱液质量比15∶1,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脱氢芳樟醇质量分数分别为60.1%、33.6%,搅拌速度100~200 r/min,反应5 h,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分解生成6-甲基-5-庚烯-2-酮的反应收率为94.3%,反应液中的6-甲基-5-庚烯-2-酮质量分数为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 9 13-甲基-6 9-羟基-2 12-十四碳-7- 脱氢芳樟醇 6-甲基-5-庚烯-2- 乙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3-羰基反应的行为
13
作者 张蓓娜 陈瑛 +1 位作者 郑筠青 夏鹏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 寻找保护ADD 3 羰基的合理方法。方法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普查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 3 羰基反应的行为。结果 在对ADD 3 羰基保护反应研究中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与醋酐 /PTS和三苯甲基锂 /醋酐反应 ,分别得到 17 环状次乙... 目的 寻找保护ADD 3 羰基的合理方法。方法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普查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 3 羰基反应的行为。结果 在对ADD 3 羰基保护反应研究中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与醋酐 /PTS和三苯甲基锂 /醋酐反应 ,分别得到 17 环状次乙二氧基 4 甲基 1 乙酰氧基 雌甾 1,3,5 (10 ) 三烯和 17 环状次乙二氧基 7 羟基 雄甾 1,4 二烯 3 酮 ,用波谱数据推测了它们的结构 ,并对后者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结论 本实验研究的常用羰基保护试剂无法有效保护ADD 3 羰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1 4--3-的反应 17-环状次乙氧基ADD 17-环状次乙氧基-4-甲基-1-乙酰氧基-雌甾-1 3 5(10)-三烯 17-环状次乙氧基-7-羟基-雄甾-1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MG调节血管新生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柏萍娟 王如波 +4 位作者 曾菲 向丽萍 向雪萍 符晓华 张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54-1560,共7页
目的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目的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将20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poE^(-/-)小鼠分为4组(每组5只):模型组、溶剂组、DFMG组和洛伐他汀组,在高脂饲养的同时,DFMG组添加DFMG 10 mg/(kg·d),洛伐他汀组添加洛伐他汀5 mg/(kg·d),溶剂组添加DMSO10 mg/(kg·d);另取5只C57BL/6小鼠普通饮食喂养作为空白组。喂养16周后,取血清检测小鼠血脂,胸主动脉大体标本油红O染色,组织HE染色检测脂质斑块、Masson染色检测斑块稳定性、免疫组化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以及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DFMG降低主动脉粥样斑块与血管腔内径比值(P<0.05),降低血浆血脂LDL、VLDL、TG、CHOL水平(P<0.05),减少胸主动脉油红O染色脂质斑块面积(P<0.05),增加斑块胶原纤维含量(P<0.05),降低胸主动脉VEGF、v WF和TLR4蛋白表达(P<0.05)。结论 DFMG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血管新生,维持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氟亚甲基-5 4'-甲烷氧基异 动脉粥样化 血管新生 TLR4 斑块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裂地钱中三种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学娟 陈晓青 蒋新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10期330-332,364,共4页
通过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粗裂地钱中的三种黄酮化合物: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5,7,4′-三甲氧基黄酮(2)和5,7,4’-三羟基黄酮(3)。三种黄酮的分子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其... 通过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粗裂地钱中的三种黄酮化合物: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5,7,4′-三甲氧基黄酮(2)和5,7,4’-三羟基黄酮(3)。三种黄酮的分子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其中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和5,7,4′.三甲氧基黄酮为首次从粗裂地钱中分离得到。关键词:粗裂地钱;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甲氧基黄酮;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裂地钱 4′ 5 6.三羟基-3′ 7-甲氧基 5 7 4′-三甲氧基 5 7 4′-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细脚拟青霉分离的新环二肽与新十元环内酯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永标 庞海月 +3 位作者 王继峰 陈丹霞 施国伟 黄建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65-1669,共5页
利用反相色谱、凝胶色谱和硅胶色谱从细脚拟青霉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化合物1为新环二肽[(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5-二酮哌嗪],化合物2为新十元环内酯[(4S,... 利用反相色谱、凝胶色谱和硅胶色谱从细脚拟青霉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化合物1为新环二肽[(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5-二酮哌嗪],化合物2为新十元环内酯[(4S,10R)-4-羟基-8-氧代-10-甲基癸内酯],化合物3为Cepharosporolide C,化合物4为Cepharosporolide E.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5μmol/L的化合物1对前列腺癌细胞22RV1和DU-145的抑制率分别为37.8%和38.6%,5μmol/L的化合物2对前列腺癌细胞22RV1和DU-145的抑制率分别为32.5%和40.6%,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 5-哌嗪 (4S 10R)-4-羟基-8-氧代-10-甲基 内酯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6种成分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舸 韦建华 +3 位作者 陈瑾 张妍妍 王慧敏 冯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76-2680,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的含有量。方法两粤黄檀氯仿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的含有量。方法两粤黄檀氯仿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6 nm。结果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分别在0.07~2.50(r=0.999 2)、0.03~1.15(r=0.999 2)、0.02~0.55(r=0.999 3)、0.01~0.26(r=0.999 8)、0.01~0.25(r=0.999 6)、0.01~0.36(r=0.999 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101.5%、101.0%、97.4%、96.4%、100.5%,RSD分别为2.1%、2.1%、1.8%、2.0%、1.5%、2.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两粤黄檀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粤 甘草酸 土甘草A 4′-羟基-6-甲基-5 7-甲氧基异 大鱼藤树素甲醚 大鱼藤树酸甲酯 甘草次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衍生物对糖基化终产物损伤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夏旭光 汪佶 尹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dFMGEN)对糖基化终产物损伤的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RF/6A细胞糖基化终产物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dFMGEN(1、3、10、30、100μmol/L)进行干预,MTT法观察dFMGEN对细胞生长... 目的研究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dFMGEN)对糖基化终产物损伤的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RF/6A细胞糖基化终产物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dFMGEN(1、3、10、30、100μmol/L)进行干预,MTT法观察dFMGEN对细胞生长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FMGEN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糖基化终产物孵育RF/6A细胞48h,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促进凋亡;dFMGEN与糖基化终产物共同孵育RF/6A细胞48h,能有效降低增生抑制率,减少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100μmol/L dFMGEN比相同浓度的先导化合物金雀异黄素(GEN)和阳性药物VitB1作用更强。结论dFMGEN对糖基化终产物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 7-氟亚甲基-5 4’-甲烷氧基异 糖基化终产物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木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国华 张琼光 +3 位作者 黄志军 李静 何明三 陶君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8-640,共3页
关键词 草木樨 化学成分 滨蒿内酯 5 7 4′-羟基-6 3′-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小白蒿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青虎 特格喜巴雅尔 +1 位作者 斯日棍其其格 王金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19,共4页
目的:建立蒙药小白蒿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不同产地的小白蒿进行鉴别研究;用HPLC法测定其中7-羟基香豆素和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条件下斑点清晰,重现性好。7-羟基香豆素在1.0~40.0μg之间线... 目的:建立蒙药小白蒿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不同产地的小白蒿进行鉴别研究;用HPLC法测定其中7-羟基香豆素和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条件下斑点清晰,重现性好。7-羟基香豆素在1.0~40.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RSD为0.73%;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在0.3~17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9%,RSD为0.9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来控制样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蒿 7-羟基香豆素 5 3′-羟基-6 7 4′-三甲氧基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