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5,7-二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与5-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的全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初升 刘红星 +2 位作者 施建成 林森 段红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78-1983,共6页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2,6-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分别通过甲基保护酚羟基、苯甲酰氯酰化、Bake-Venkataraman重排、异戊烯基化、酸催化关环及EtSLi脱去甲基等6步反应,以高收率完成了天然5,7-二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1a,收率80.6%)和5-羟...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2,6-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分别通过甲基保护酚羟基、苯甲酰氯酰化、Bake-Venkataraman重排、异戊烯基化、酸催化关环及EtSLi脱去甲基等6步反应,以高收率完成了天然5,7-二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1a,收率80.6%)和5-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1b,收率84.9%)的全合成,所有化合物均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确定.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目标产物(1a和1b)的生物活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3位异戊烯基侧链的存在能大大增强化合物相应的生物活性,而且是化合物生物活性增强必需的取代基.另外,目标产物1a的生物活性高于产物1b,归因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A环上的7-OH属增效基团,起到增强生物活性的作用,化合物1a分子中A环上有7-OH,而化合物1b分子中则无该基团.本合成方法对其它3-烃基黄酮类天然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潜在的适用性,所预测的生物活性结果为3-烃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二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 5-羟基-3-戊烯 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2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高明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E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HTMF作用于CNE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准m)值的改变,并用JC-1荧光染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分离自臭灵丹的HTMF呈浓度、时间双重依赖性显著抑制CNE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提示: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Caspase3诱导CNE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羟基-6 7 3 4’-四甲氧(HTMT) CNE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含量测定
3
作者 钱海 黄文龙 +2 位作者 饶光玲 葛亮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建立香蕉皮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ODS-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9∶91∶0.1),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 mL/min,柱温35℃。结果:不同批次香蕉皮原药材中3-甲... 目的:建立香蕉皮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ODS-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9∶91∶0.1),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 mL/min,柱温35℃。结果:不同批次香蕉皮原药材中3-甲基-7,8-二羟基异色满酮-4的含量为0.029 5%~0.036 7%。检测线性范围1.09~13.0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RSD为0.64%(n=9)。结论:该法可作为衡量香蕉皮质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3--7 8-羟基色满-4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和β-萘黄酮暴露对斑马鱼肝和鳃MR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谢英明 聂芳红 +3 位作者 汤陈坚 杨蓉 林红英 陈进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0、100、200μg·L-1)对斑马鱼进行水浴暴露,48h后取样测定肝脏和腮MR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CDD暴露组和β-NF暴露组斑马鱼肝脏和鳃MROD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且MROD活性的增加与TCDD或β-NF暴露浓度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步推断斑马鱼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MROD酶活性可能能够作为TCDD或β-NF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噁英 β- 7-甲氧-3-酚噁唑-脱甲 生物标志物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3-羰基反应的行为
5
作者 张蓓娜 陈瑛 +1 位作者 郑筠青 夏鹏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 寻找保护ADD 3 羰基的合理方法。方法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普查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 3 羰基反应的行为。结果 在对ADD 3 羰基保护反应研究中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与醋酐 /PTS和三苯甲基锂 /醋酐反应 ,分别得到 17 环状次乙... 目的 寻找保护ADD 3 羰基的合理方法。方法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普查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 3 羰基反应的行为。结果 在对ADD 3 羰基保护反应研究中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与醋酐 /PTS和三苯甲基锂 /醋酐反应 ,分别得到 17 环状次乙二氧基 4 甲基 1 乙酰氧基 雌甾 1,3,5 (10 ) 三烯和 17 环状次乙二氧基 7 羟基 雄甾 1,4 二烯 3 酮 ,用波谱数据推测了它们的结构 ,并对后者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结论 本实验研究的常用羰基保护试剂无法有效保护ADD 3 羰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1 4--3-的反应 17-环状次乙ADD 17-环状次乙-4--1-乙酰氧-雌甾-1 3 5(10)-三烯 17-环状次乙-7-羟基-雄甾-1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二氢异喹啉基苯基甲基酮的合成新方法
6
作者 杨少峰 李德鹏 +1 位作者 刘冉 王爱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3,4-二甲氧基苯乙酸为原料,经氯化亚砜酰氯化、3,4-二甲氧基苯乙胺氨解得到了N-(3,4-二甲氧基苯乙基)-2-(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酰胺,经Bischler-Napieraski反应环化同时氧化,合成了Lamellarin重要中间体(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1... 以3,4-二甲氧基苯乙酸为原料,经氯化亚砜酰氯化、3,4-二甲氧基苯乙胺氨解得到了N-(3,4-二甲氧基苯乙基)-2-(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酰胺,经Bischler-Napieraski反应环化同时氧化,合成了Lamellarin重要中间体(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1-基)(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酮,优化了环化的反应条件,其总收率为56%。此方法未见文献报道。产物用1H NMR、13C NMR、MS、IR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甲氧乙酸 氨解 Bischler-Napieraski反应 (6 7-甲氧-3 4-喹啉-1-)(3 4-甲氧 )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裂地钱中三种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学娟 陈晓青 蒋新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10期330-332,364,共4页
通过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粗裂地钱中的三种黄酮化合物: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5,7,4′-三甲氧基黄酮(2)和5,7,4’-三羟基黄酮(3)。三种黄酮的分子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其... 通过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粗裂地钱中的三种黄酮化合物: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5,7,4′-三甲氧基黄酮(2)和5,7,4’-三羟基黄酮(3)。三种黄酮的分子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其中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和5,7,4′.三甲氧基黄酮为首次从粗裂地钱中分离得到。关键词:粗裂地钱;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甲氧基黄酮;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裂地钱 4′ 5 6.三羟基-3 7-甲氧 5 7 4′-三甲氧 5 7 4′-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合成途径中三个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董乐萌 刘玉军 魏建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56-60,15,共6页
本文以北柴胡幼嫩根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PPI)和法尼基焦磷酸合酶(... 本文以北柴胡幼嫩根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PPI)和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的cDNA片断,大小分别为470bp、532bp、466bp,分别编码157、177、155个氨基酸多肽。提交到Gen- Bank上,得到登陆号分别为:HMGR(EU400217)、IPPI(EU400218)、FPS(EU400219)。NCBI在线blast结果表明,推断的北柴胡HMGR、IPPI和FP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杜仲、三岛柴胡和雷公藤的一致性最高,分别为93%、99%、97%。对HMGR基因和FPS基因进行特征性保守域分析,结果显示,推断的HMGR氨基酸序列存在两个NADPH结合基序,FPS存在三个特征性保守序列:DDIMD、GQMID和KL。构建的植物IPPI的分子进化树表明,北柴胡IPPI基因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和三岛柴胡)亲缘关系最近,与单子叶植物(玉米和水稻)亲缘关系较远。本文首次分离报道了北柴胡柴胡皂苷合成途径中三个关键酶基因(HMGR、IPPI和FPS)cDNA的克隆,新获得的基因片段序列为进一步克隆全序列和了解调控柴胡皂苷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柴胡皂苷 3-羟基-3甲酰辅酶A还原酶(HMGR) 戊烯焦磷酸构酶(IPPI) 法尼焦磷酸合酶(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硝基芒柄花素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小清 秦蓓 苗延青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3-596,共4页
目的以芒柄花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并研究其晶体结构。方法用混酸(φ(H2SO4)∶φ(HNO3)=3∶1)对芒柄花素进行硝化,经对产物分离纯化得到产物1,采用IR,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目的以芒柄花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并研究其晶体结构。方法用混酸(φ(H2SO4)∶φ(HNO3)=3∶1)对芒柄花素进行硝化,经对产物分离纯化得到产物1,采用IR,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合成出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的单晶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4914(1)nm,b=2.2333(5)nm,c=1.6124(4)nm,α=90°,β=95.576(4),γ=90,°V=1.7610(7)nm3,Z=4,Mr=448.26,Dc=1.691 g/cm3。结论在产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O—H…O和C—H…O氢键,氢键将1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3 5’ 6 8-四硝4’-甲氧-7-羟基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木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国华 张琼光 +3 位作者 黄志军 李静 何明三 陶君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8-640,共3页
关键词 草木樨 化学成分 滨蒿内酯 5 7 4′-羟基-6 3-甲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玲 徐丽繁 +2 位作者 邓承雨 黄小艳 黄振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以小牛胸腺D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4'-苯基-3-溴-8-[N,N-二(2-羟基乙基)氨基甲基]黄酮(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在以吖啶橙(AO)为荧光探针的实验中,DNA-AO复合物的荧光被PBBHAMF猝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DNA... 以小牛胸腺D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4'-苯基-3-溴-8-[N,N-二(2-羟基乙基)氨基甲基]黄酮(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在以吖啶橙(AO)为荧光探针的实验中,DNA-AO复合物的荧光被PBBHAMF猝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DNA的存在使PBBHAMF的紫外光谱发生了减色效应,DNA的粘度增大,CD光谱274 nm处信号发生变化,这些都能判断PBBHAMF与DNA发生了嵌插结合.此外,红外光谱结果表明PBBHAMF与DNA还存在静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8-[N N-(2-羟基)氨] 小牛胸腺DNA 荧光光谱 色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枝条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琳婧 全颖萱 +5 位作者 李林海 张小琴 黄鸣清 邱亚铁 倪林 徐会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85-591,共7页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凝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对红豆树枝条70%乙醇水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并结合现代波谱学手段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11个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4′,7-三羟基-5-甲...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凝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对红豆树枝条70%乙醇水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并结合现代波谱学手段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11个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4′,7-三羟基-5-甲氧基异黄酮(1)、3′,4′,5,7-四羟基二氢异黄酮(2)、染料木苷-5,4′-二甲醚(3)、澳白檀苷(4)、鹰嘴豆芽素A-7-O-芸香糖苷(5)、染料木苷(6)、芹菜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牡荆素(8)、江户樱花苷(9)、柚皮苷(10)、新北美圣草苷(1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除化合物6外,其余均为首次从红豆属植物中分离。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当浓度为20μmol/L时,化合物3、4和9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泌白介素-6的抑制率分别为37.67%±3.27%、36.02%±5.48%和50.10%±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化学成分 3 4′ 7-羟基-5-甲氧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芹菜素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艳荣 卢敏萍 +3 位作者 何蔚 吴啸宇 谢宪 林翠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673,共7页
以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4',5,7-三羟基黄酮)为原料,利用Mannich和磺化反应先后合成了两种芹菜素衍生物8-(N,N-二乙基)-亚甲基胺基-4',5,7-三羟基黄酮(Ⅰ)、8-(N,N-二乙基)-亚甲基胺基-4',5,7-三羟基黄酮-3'-磺酸(Ⅱ),并... 以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4',5,7-三羟基黄酮)为原料,利用Mannich和磺化反应先后合成了两种芹菜素衍生物8-(N,N-二乙基)-亚甲基胺基-4',5,7-三羟基黄酮(Ⅰ)、8-(N,N-二乙基)-亚甲基胺基-4',5,7-三羟基黄酮-3'-磺酸(Ⅱ),并对其结构进行ESI-MS、1HNMR、13CNMR表征。利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结合内滤光校正、分子对接研究了298、303、308 K时两种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法结果表明,衍生物Ⅰ、Ⅱ通过与HSA形成复合物而对HSA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原因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且衍生物与HSA的结合位点在HSA的亚结构域ⅡA附近,Ⅱ比Ⅰ更容易被转移和运输。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结合点数为1,且ΔH和ΔS均大于0,表明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两种衍生物与HSA均是通过疏水作用力和氢键结合于HSA的疏水空腔内,其中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这与热力学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N N-)一亚甲-4’ 5 7-羟基 8-(N N-)一亚甲-4’ 5 7-羟基-3- 磺酸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分子对接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盐鸢尾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小飞 李冠 杨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用UV、IR、MS和NMR等技术,结合文献,确定其结构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异黄酮(Ⅰ);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异黄酮(Ⅱ);5,4... 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用UV、IR、MS和NMR等技术,结合文献,确定其结构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异黄酮(Ⅰ);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异黄酮(Ⅱ);5,4′-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Ⅲ);5-甲氧基-4′-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Ⅳ)。这四种化合物均首次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盐鸢尾 5-羟基-6 7 4'-三甲氧 5 7 3-羟基 6 4’ 5’-三甲氧 5 4'-羟基-6 7-亚甲 5-甲氧4’-羟基-6 7-亚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