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珊 李增强 +3 位作者 齐欢 钟飞 王淑君 吴英良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索7-乙基-10-羟基喜树碱(7-ethyl-10-hydroxy camptothecin,SN-38)脂质体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 TT]法检测SN-38脂质体对9种人源肿... 目的探索7-乙基-10-羟基喜树碱(7-ethyl-10-hydroxy camptothecin,SN-38)脂质体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 TT]法检测SN-38脂质体对9种人源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利用A549非小细胞肺癌和SKOV-3卵巢癌荷瘤裸鼠模型,以伊立替康为阳性对照药,统计裸鼠体质量、瘤体积、抑瘤率、相对肿瘤增殖率等指标,考察不同剂量的SN-38脂质体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SN-38脂质体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体内实验表明SN-38脂质体高、中、低剂量(4、2、1 mg·kg-1)对A549荷瘤裸鼠的抑瘤率分别为69.75%、52.08%和29.78%,SN-38脂质体高、中、低剂量(8、4、2 mg·kg-1)对SKOV-3荷瘤裸鼠的抑瘤率分别为54.19%、38.91%、23.71%。结论 SN-38脂质体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抗增殖作用,体内对A549非小细胞肺癌及SKOV-3卵巢癌荷瘤裸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 脂质体 抗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A549 卵巢癌SKO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复合效应面设计法优化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前体脂质体处方
2
作者 叶田田 王淑君 +2 位作者 杨伯阳 刘洪兵 刘小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5-780,共6页
目的通过中心复合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前体脂质体。方法分别以药脂质量比(md∶ml)、磷脂质量分数(w)、Tween80质量浓度(ρ)为实验考察对象,以包封率(Y1∶wEE)、粒径(Y2∶d)为效应,利用中心复合效... 目的通过中心复合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前体脂质体。方法分别以药脂质量比(md∶ml)、磷脂质量分数(w)、Tween80质量浓度(ρ)为实验考察对象,以包封率(Y1∶wEE)、粒径(Y2∶d)为效应,利用中心复合效应面设计法筛选SN-38前体脂质体的最佳处方。结果前体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8.43%,粒径为239.00 nm,与模型预测值相比偏差均小于10%。结论使用中心复合效应面设计法可以很好的优化SN-38前体脂质体的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脂质体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 中心复合效应面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对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易小军 王淑君 +2 位作者 高瑞雪 程菲 刘巍巍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1-496,共6页
目的考察脂质体对7-乙基-10-羟基喜树碱(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SN-38)活性形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测定SN-38活性形式的HPLC法,考察不同pH条件对SN-38活性与SN-38非活性形式相互转变动力学和平衡比例的影响;并研究了37℃的pH... 目的考察脂质体对7-乙基-10-羟基喜树碱(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SN-38)活性形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测定SN-38活性形式的HPLC法,考察不同pH条件对SN-38活性与SN-38非活性形式相互转变动力学和平衡比例的影响;并研究了37℃的pH 7.4、8.0、9.0、10.0条件下脂质体对SN-38活性形式的保护作用。结果在pH<4.3的条件下,SN-38以其活性形式存在;在pH>9的条件下,SN-38主要以其非活性形式存在;在pH 6.5的条件下,SN-38活性和非活性形式之间相互转换最慢。包裹在脂质体内的SN-38在模拟生理条件下8 h活性形式质量分数仍大于98%。结论脂质体能够有效地保护SN-38α-羟基内酯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 脂质体 平衡 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聚合物胶束的肿瘤靶向性研究
4
作者 贾纳 刘佳 顾艳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研究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聚合物胶束(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polyethylene glycol-polyaspartic acid polymer micelles,SN-38/PEG-pasp)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采用LC-MS法测定荷瘤小... 目的研究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聚合物胶束(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polyethylene glycol-polyaspartic acid polymer micelles,SN-38/PEG-pasp)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采用LC-MS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浆和组织中7-乙基-10-羟基喜树碱(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SN-38)的质量浓度,并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相对摄取率(r_e)达到10,远远高于其他组织,除去肝其余组织作为非靶向组织时,肿瘤的靶向效率(t_e)均大于1,呈现出明显的肿瘤靶向特征,胶束组药物在体内质量浓度排布顺序:肿瘤>肝>肺>脾>肾>心>血。结论 SN-38/PEG-pasp在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高于除肝脏外的其他各组织,具有明确的肿瘤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 组织分布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7-对氟苯甲酰基-10-羟基喜树碱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5
作者 聂丽娟 田世炯 +1 位作者 李响敏 王可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7-520,共4页
以20(S)-喜树碱(6)为原料,经氧化,光反应重排,制得10-羟基喜树碱(4)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氧化产率由60.2%提高到86.1%,光反应产率由30.6%提高到49.8%;再以10-羟基喜树碱(4)为原料,经乙酰化、Minisci自由基反应、水解反应,最终得到2... 以20(S)-喜树碱(6)为原料,经氧化,光反应重排,制得10-羟基喜树碱(4)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氧化产率由60.2%提高到86.1%,光反应产率由30.6%提高到49.8%;再以10-羟基喜树碱(4)为原料,经乙酰化、Minisci自由基反应、水解反应,最终得到20(S)-7-对氟苯甲酰基-10-羟基喜树碱(1),并用IR、1 H NMR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用SRB法对1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1对人白血病(HL-60)、人胃癌细胞(BCG-823)、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鼻咽癌细胞(KB)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20(S)-7-对氟苯甲酰基-10-羟基喜树碱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癸二酸-LDH杂化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马秀明 庞秀江 +1 位作者 全贞兰 侯万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3-918,共6页
采用二次插层法成功制备了10-羟基喜树碱(HCPT)-癸二酸(SC)插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C柱撑LDH杂化物(SC-LDH),再在乙醇介质中将HCPT插入LDH层间形成HCPT-SC-LDH纳米杂化物.依据SC和HCPT的分子尺寸和纳米杂化... 采用二次插层法成功制备了10-羟基喜树碱(HCPT)-癸二酸(SC)插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C柱撑LDH杂化物(SC-LDH),再在乙醇介质中将HCPT插入LDH层间形成HCPT-SC-LDH纳米杂化物.依据SC和HCPT的分子尺寸和纳米杂化物的通道高度,推测SC分子在层间可能为双层排列,SC分子两端的羧基同时键合在同一个LDH层片表面上;HCPT分子插入(或溶入)SC分子碳氢链形成的疏水区中.所制备的纳米杂化物既可稳定HCPT的内酯环,又可明显提高HCPT的溶解度,还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其释放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癸二酸 纳米杂化物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喜明 郭斌 陈业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9-502,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卟啉类光敏剂与抗癌药羟基喜树碱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化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目标化合物中2种药物可能起到...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卟啉类光敏剂与抗癌药羟基喜树碱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化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目标化合物中2种药物可能起到一定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10-羟基喜树碱 四对氯乙酰氧基苯基卟啉 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治疗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燕 魏永鸽 +5 位作者 胡晓舟 胡慧华 邢华燕 张燕 牛琳 杜柯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10-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阳性对照组、HCPT治疗组各10只。CIA阳性对照组和HCPT治疗组每只小鼠经尾根部2~3 cm处皮下注射100μL乳化抗原,并在第21天经小鼠... 目的观察10-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阳性对照组、HCPT治疗组各10只。CIA阳性对照组和HCPT治疗组每只小鼠经尾根部2~3 cm处皮下注射100μL乳化抗原,并在第21天经小鼠背部两侧皮下注射CII溶液和等量的IFA乳化后的抗原进行免疫加强建立CIA模型。HCPT治疗组从第1~20天同时予HCPT 5 mg/(kg.d)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CIA阳性对照组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局部关节病变程度并行关节炎评分;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T细胞亚群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γ-干扰素(IFN-γ)、IL-17水平,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Th1、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组织病理学分析示HCPT治疗组小鼠关节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远小于CIA阳性对照组(P<0.05),且软骨的破坏亦不如CIA阳性对照组明显。与CIA阳性对照组比较,HCPT治疗组小鼠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TGF-β明显上升,IFN-γ、IL-17显著降低,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被显著抑制,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Th1、Th17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HCPT治疗小鼠CIA效果较好,其可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殖,上调体内Treg细胞并抑制Th1、Th17细胞的表达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效降低CIA小鼠发病严重程度,改善关节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关节炎 实验性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的光谱性质、抗肿瘤活性及应用于细胞标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国斌 李彬春 +1 位作者 郭轶 徐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4-2328,共5页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药物10-羟基喜树碱(HCPT)的光谱性质.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测定了HCPT对3种肿瘤细胞(HeLa,MCF-7和HT1080)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6.37,16.73和19.24μg/mL.测定了HCPT...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药物10-羟基喜树碱(HCPT)的光谱性质.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测定了HCPT对3种肿瘤细胞(HeLa,MCF-7和HT1080)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6.37,16.73和19.24μg/mL.测定了HCPT对正常细胞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的生长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达88.72%,表明正常细胞比3种肿瘤细胞对药物HCPT更敏感.以HeLa细胞为模型,利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研究了HCPT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发现几乎所有细胞均同时被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染色,细胞膜为绿色,而细胞核为红色,表明HCPT诱导了HeLa细胞的晚期凋亡.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HCPT在HeLa细胞中的分布,为其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光谱性质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细胞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拓扑替康及10-羟基喜树碱和转铁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晓静 刘永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5-1038,共4页
The binding reactions between topotecan hydrochloride(THC) or 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 and transferrin bovine(Tf) are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 The binding reactions between topotecan hydrochloride(THC) or 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 and transferrin bovine(Tf) are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reaction of them is a single static quenching process,camptothecin derivatives strongly bound Tf with the molar ratio of 1∶1,the equilibrium constant(K0) at 25 oC are as follows,K0(THC)=2.38×105L·mol-1,K0(HCPT) =2.43×106 L·mol-1.The shortest binding distance(r)between donor(Tf) and acceptor(camptothecin derivatives) are obtained by Frster’s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rTHC =3.77nm,rHCPT =3.92.The enthalpy change(△H) and entropy change(△S) are calculated at 25 oC and 37 oC,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nd the diple-diple force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binding of camptothecin derivatives and Tf.The results of 1H NMR spectrum show that the active groups of HCPT interacting with Tf are 10-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拓扑替康 10-羟基喜树碱 转铁蛋白 结合反应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形微反应器制备10-羟基喜树碱-癸二酸-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秀江 马秀明 侯万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57-1363,共7页
通过二次组装法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的10-羟基喜树碱-癸二酸-LDH纳米杂化物(HCPT-SC-LDH)。首先利用T形微通道反应器,通过共沉淀法方法制备癸二酸柱撑的类水滑石(SC-HCPT),然后采用二次组装法制备HCPT-SC-LDH纳米杂化物。依据癸二酸和10... 通过二次组装法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的10-羟基喜树碱-癸二酸-LDH纳米杂化物(HCPT-SC-LDH)。首先利用T形微通道反应器,通过共沉淀法方法制备癸二酸柱撑的类水滑石(SC-HCPT),然后采用二次组装法制备HCPT-SC-LDH纳米杂化物。依据癸二酸和10-羟基喜树碱的分子尺寸和纳米杂化物的通道高度,推测癸二酸根可能以长轴垂直排列于LDH层间,药物通过疏水作用力进入层间。制备的样品粒径约为20-30nm,药物插层前后,颗粒的形貌也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当制备条件为老化温度30℃、老化时间3h,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其释放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另外,所制备的纳米杂化物既可稳定HCPT的内酯环,又可明显提高HCPT的溶解度,是一种潜在的药物输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10-羟基喜树碱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合物 癸二酸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立屏 魏永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82-1287,共6页
建立了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中药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以无水甲醇为溶剂从喜树果样品中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在硅胶H板上以氯仿∶丙酮(7∶3)为展开剂可使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很好地分离。以荧光激发波长350 nm... 建立了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中药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以无水甲醇为溶剂从喜树果样品中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在硅胶H板上以氯仿∶丙酮(7∶3)为展开剂可使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很好地分离。以荧光激发波长350 nm线性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在0.010 5~0.063 0μg范围内,喜树碱的积分荧光强度A与其质量m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加标回收率为99%。在0.003 3~0.033 0μg范围内,10-羟基喜树碱的积分荧光强度与质量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加标回收率为96%。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以此方法测得喜树果样品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分别为0.122%和0.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喜树 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薄层荧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文铎 黄越 +4 位作者 董淼 许韶威 周炜 唐斌 徐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42-746,752,共6页
为提高10-羟基喜树碱在水中溶解性和稳定性,将其与丁二酸酐经酯化合成喜树碱衍生物—10,20(S)-O-二琥珀酰羟基喜树碱,所得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并用水浴搅拌法测定衍生物溶解度。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衍生物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生长抑... 为提高10-羟基喜树碱在水中溶解性和稳定性,将其与丁二酸酐经酯化合成喜树碱衍生物—10,20(S)-O-二琥珀酰羟基喜树碱,所得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并用水浴搅拌法测定衍生物溶解度。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衍生物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生长抑制,DNA片段化分析和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其对结肠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25℃)为2.3mg,比10-羟基喜树碱高21.8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700nM;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典型的DNA梯状图谱,Hoechst 33342染色表明喜树碱类衍生物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10 20(S)-O-二琥珀酰羟基喜树碱 水溶解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叶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HPLC分析(英文)
14
作者 李香莉 肖凯军 +2 位作者 胡先运 罗心毅 郭祀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5,11,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inochromODS C18分析柱(250 mm×4.6 mmBP,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 nm,梯度洗脱程序为:在前6 min流动相甲醇-水的体积比由40%线性增加至50%,并保持... 建立了同时测定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inochromODS C18分析柱(250 mm×4.6 mmBP,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 nm,梯度洗脱程序为:在前6 min流动相甲醇-水的体积比由40%线性增加至50%,并保持恒定2 min,在随后的32 min甲醇-水的体积比线性增至70%,在40 min时停止该程序;喜树碱在低、中、高3个量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6%,100.3%,99.97%;10-羟基喜树碱在低、中、高3个量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7%,99.98%,100.4%.对不同季节的喜树嫩叶和成熟叶进行了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变化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喜树 叶片 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联合用药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15
作者 郑洪 陶家驹 +3 位作者 余更生 赵学群 陈凯 陈光 《天津药学》 2001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10-羟基喜树碱 抗癌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CI/DMAP存在下7-乙基喜树碱与乙酰水杨酸的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冉 王浦海 +1 位作者 孙立 袁胜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以EDCI为脱水剂,DMAP为催化剂,对7-乙基喜树碱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和波谱结构鉴定,所得产物并非预期的酯化产物——20(S)-O-乙酰水杨酸-7-乙基喜树碱酯(2),而是20(S)-O-乙酸-7-乙基喜树碱酯(3)。推测在... 以EDCI为脱水剂,DMAP为催化剂,对7-乙基喜树碱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和波谱结构鉴定,所得产物并非预期的酯化产物——20(S)-O-乙酰水杨酸-7-乙基喜树碱酯(2),而是20(S)-O-乙酸-7-乙基喜树碱酯(3)。推测在此条件下7-乙基喜树碱优先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基之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通过反应机理对上述反应结果进行了解释。化合物3在8 mg·kg-1剂量腹腔给药,对小鼠肉瘤S180较弱抑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喜树碱 乙酰水杨酸 20(S)-O-乙酸-7-乙基喜树碱 20(S)-O-乙酰水杨酸-7-乙基喜树碱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选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金良 唐晓丹 +1 位作者 运达 杭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655-9656,共2页
[目的]优选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喜树碱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70%,料... [目的]优选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喜树碱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7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min;10-羟基喜树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0 min。验证试验表明,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0.719‰和0.238‰,RSD分别为1.99%和1.79%。[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优选出了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检测大鼠体内7-乙基-14-氨基喜树碱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万 廖立东 +1 位作者 干玉娟 李晖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0,共5页
7-乙基-14-氨基喜树碱(EAC)是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喜树碱衍生物,为测定静脉注射EAC后原形化合物及其酰胺型代谢产物(EAC-M)在体内的浓度,揭示体内动力学性质,现研究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SD大鼠血浆中EAC和EAC-M的UPLC-MS/MS方法。以7... 7-乙基-14-氨基喜树碱(EAC)是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喜树碱衍生物,为测定静脉注射EAC后原形化合物及其酰胺型代谢产物(EAC-M)在体内的浓度,揭示体内动力学性质,现研究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SD大鼠血浆中EAC和EAC-M的UPLC-MS/MS方法。以7-乙基-14-硝基喜树碱(ENC)、吉咪替康(CMT)为内标,血浆样品加入内标溶液和乙腈沉淀蛋白后,以Phenyl-Hexyl柱(2.1 mm×50 mm,1.8μm)为分离柱,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洗脱物经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化,在三重四级杆质谱仪上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EAC(m/z392→291)和EAC-M(392→290)。方法学研究结果显示,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待测物和内标的测定。在0.500~250 ng/mL范围内,EAC和EAC-M的浓度与响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均为0.500 ng/mL。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7.6%,准确度(RE)为-4.2%~5.9%。提取回收率为84.4%~98.7%,基质效应为94.8%~104%。高于定量上限浓度的样品,用空白血浆稀释6倍至线性范围,测得的精密度(RSD)为1.8%,准确度(RE)为-10%^-3.0%。样品经设定的稳定性考察条件后,测得的准确度(RE)为-8.6%~11%,RSD<7.2%。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后EAC在大鼠体内的清除速率中等,组织分布高。给药后EAC-M在血浆中迅速检出,暴露量约相当于EAC的5%。连续给药5 d,EAC和EAC-M在大鼠体内无明显蓄积。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选择性强,适用于SD大鼠血浆中EAC及代谢产物EAC-M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14-氨基喜树碱 内酰胺代谢产物 大鼠血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时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对肝肿瘤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
19
作者 范晓月 郭明 +2 位作者 顾奕 何云核 赵富荣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22-30,共9页
采用CCK-8法、荧光定量PCR(RT-PCR)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活性氧(ROS)测定方法,探讨喜树有效成分喜树碱(CPT)及其衍生物10-羟基喜树碱(HCPT)和盐酸伊立替康(CPT-11)对肝肿瘤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MMC-7... 采用CCK-8法、荧光定量PCR(RT-PCR)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活性氧(ROS)测定方法,探讨喜树有效成分喜树碱(CPT)及其衍生物10-羟基喜树碱(HCPT)和盐酸伊立替康(CPT-11)对肝肿瘤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MMC-7721细胞在暴露于CPT-11和HCPT(40μg·mL-1和80μg·mL-1)24 h和48 h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细胞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凋亡。RT-PCR检测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基因(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分析证实,CAT和SOD1蛋白表达下调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ROS检测结果显示,CPT/HCPT/CPT-11显著促进ROS的产生(P<0.05)。所以,CPT/HCPT/CPT-11可下调细胞抗氧化相关基因CAT和SOD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对肝肿瘤细胞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盐酸伊立替康 SMMC-7721细胞 增殖抑制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10-HCPT及Fe_3O_4-HCPT@SiO_2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
20
作者 郭喜明 郭斌 +1 位作者 陈磊 程树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96,共4页
为有效控制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水介质中的分散,防止其聚集.通过控制Na 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对比研究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超声前和超声后在盐中的分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0.4 mol/L的氯化钠中分散... 为有效控制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水介质中的分散,防止其聚集.通过控制Na 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对比研究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超声前和超声后在盐中的分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0.4 mol/L的氯化钠中分散性最好,聚集度较小;进一步为了制备粒径均匀的复合磁性纳米载药粒子,通过调节10-羟基喜树碱溶液的p H,将10-羟基喜树碱和磁性纳米粒子制备成复合纳米粒子,并将其用二氧化硅包覆制备了复合载药纳米粒子,其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大约为120 nm,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成功制备了理想的磁性纳米载药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磁靶向系统 10-羟基喜树碱(10-HCPT)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