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羟色胺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俞琼 付颖利 +2 位作者 冯佳 史杰萍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人群中5-羟色胺1A(5-HT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背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orane、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5-HT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人群中5-羟色胺1A(5-HT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背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orane、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5-HT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的全文文献。以病例组和对照组5-HT1A受体基因分布的OR及其95%CI为效应指标,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5.0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以及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有5篇文献被纳入分析,其中2篇研究rs6294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3篇研究rs6295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精神分裂症患者rs6294位点的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0.35,95%CI=0.12~1.08,P=0.07;rs6294位点等位基因Meta分析结果,合并OR=0.34,95%CI=0.11~1.03,P=0.06;精神分裂症患者rs6295位点的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78,95%CI=0.69~4.59,P=0.23;rs6295位点的等位基因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80,95%CI=1.03~3.16,P=0.04。结论:人群中5-HT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5-羟色胺1a受体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自杀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俞琼 付颖利 +3 位作者 冯佳 谢冰 寇长贵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人群中5-羟色胺1A受体(5-HT1Areceptor)基因rs6295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关联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orane、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5-HT1A受体基因rs6295多态性与自杀关联性的全文文献。以...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人群中5-羟色胺1A受体(5-HT1Areceptor)基因rs6295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关联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orane、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5-HT1A受体基因rs6295多态性与自杀关联性的全文文献。以病例组和对照组5-HT1A受体基因分布的OR及其95%CI为效应指标,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5.0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以及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被纳入分析,因研究文献中自杀行为包括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故依据研究内容从6篇纳入文献中提取出7项单独研究进行Meta分析。总体自杀行为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27,95%CI=0.93~1.74,P>0.05,等位基因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15,95%CI=0.91~1.45,P>0.05;自杀未遂者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12,95%CI=0.84~1.49,P>0.05,等位基因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04,95%CI=0.87~1.24,P>0.05;自杀死亡者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53,95%CI=1.10~2.14,P<0.01,等位基因Meta分析结果合并OR=1.57,95%CI=0.66~3.71,P>0.05。结论:人群中5-HT1A受体基因rs6295多态性与自杀行为无关联而与自杀死亡的发生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5-1a受体 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1A受体基因-1019C/G多态性与自杀行为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永柏 王嘉凯 +2 位作者 刚清伟 刘婧一 王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4,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5-羟色胺1A受体(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严格按照制...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5-羟色胺1A受体(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严格按照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范围为2003年12月30日-2013年12月30日。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析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包括1357例有自杀行为的患者及1675例正常对照。meta分析结果表明,5-HTR1A基因C〉G(-1019)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OR=0.65,95%CI:0.46~0.92,P=0.015;显性基因模型,OR=0.76,95%CI:0.64~0.91,P=0.002)。根据种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亚洲人群中5-HTR1A基因单核苷酸-1019 C/G多态性与自杀行为有显著关联(等位基因模型:OR=0.48,95%CI:0.25~0.93,P=0.029;显性基因模型:OR=0.37,95%CI:0.24~0.56,P〈0.001);而在高加索人群中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无显著关联(等位基因模型:OR=0.71,95%CI:0.49~1.02,P=0.065;显性基因模型:OR=0.89,95%CI:0.73~1.08,P=0.247)。结论:本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5-HTR1A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有关,其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人们产生自杀行为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基因多态性 自杀行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基因编码5-羟色胺荧光探针优化及应用
4
作者 徐慕凡 张坤 +3 位作者 王静怡 高欣柯 程傲冰 张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9-537,共9页
目的·优化基于细菌周质结合蛋白(periplasmic binding proteins,PBPs)设计的基因编码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荧光探针iSeroSnFR,以提高其在体内外5-HT检测中的荧光反应和时空分辨率,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工具... 目的·优化基于细菌周质结合蛋白(periplasmic binding proteins,PBPs)设计的基因编码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荧光探针iSeroSnFR,以提高其在体内外5-HT检测中的荧光反应和时空分辨率,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工具。方法·采用Gibson重组技术,将原始探针iSeroSnFR(以下称为iSeroSnFR1.0)中的循环重排超折叠绿色荧光蛋白(circularly permuted superfolder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cpsfGFP)替换为源自乙酰胆碱荧光探针iAChSnFR的cpsfGFP基因序列,构建新型基因编码的5-HT探针iSeroSnFR1.2。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这2种探针,并利用压力给药系统瞬时加入外源性5-HT,比较其荧光反应动态范围和动力学特性。此外,为模拟生理环境,利用Sindbis病毒将探针表达于体外培养的原代小鼠皮层神经元,通过电刺激诱导神经元释放内源性5-HT,以进一步评估2种探针在检测内源性5-HT方面的性能。结果·在HEK293细胞中,iSeroSnFR1.2对外源性5-HT的荧光响应(ΔF/F_(0))是iSeroSnFR1.0的1.5倍。与iSeroSnFR1.0(上升时间44.9 ms和衰减时间常数1730.4 ms)相比,iSeroSnFR1.2的上升时间(36.3 ms)和衰减时间常数(1003.6 ms)分别缩短了19.1%和42.0%。在原代小鼠皮层神经元中,iSeroSnFR1.2对电刺激诱导的内源性5-HT释放的荧光反应为iSeroSnFR1.0的2.7倍,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缩短了44.0%和26.7%。此外,iSeroSnFR1.2还表现出更高的基底荧光强度,有利于在高背景环境中进行成像。结论·优化后的iSeroSnFR1.2显著提高了对5-HT检测的荧光响应和时间分辨率,为体内外5-HT动态检测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工具,有望促进神经科学、精神医学等领域对5-HT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码探针 5- 循环重排超折叠绿荧光蛋白 细菌周质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5-羟色胺在Toll样受体4介导的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5
作者 张艺潆 张萍 +1 位作者 杨博 常晓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0-1080,共11页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中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最为常见,其主要特征为慢性低度炎症与胰岛素代谢紊乱。Toll样受体4(TLR4)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其活化后可通过核因子κB(NF-κB)通路引起促炎细胞因子的上...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中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最为常见,其主要特征为慢性低度炎症与胰岛素代谢紊乱。Toll样受体4(TLR4)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其活化后可通过核因子κB(NF-κB)通路引起促炎细胞因子的上调,介导T2DM的发生。外周5-羟色胺(5-HT)主要由肠道内定居的肠嗜铬(EC)细胞产生,其与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组织肝脏、脂肪和骨骼肌细胞的5-HT受体(5-HTR)结合后,可影响糖异生、脂肪动员和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等过程,当外周5-HT水平升高时,可导致机体糖脂代谢紊乱,驱动T2DM发生发展。线粒体中5-HT在单胺氧化酶A(MAO-A)的作用下被降解失活并产生活性氧类(ROS),ROS过量聚积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发生,这可能也是T2DM进展的原因。血小板是血液中5-HT的主要储存场所,血小板表面TLR4信号的激活、细胞表面5-HT转运蛋白表达下降,会引起血清中5-HT增加,加速T2DM进程。因此,抑制TLR4并降低外周5-HT水平或可成为治疗T2DM的有效策略。本文聚焦外周5-HT的合成、运输和代谢,以及其在TLR4介导的T2DM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T2DM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TOLL样受体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梗死相关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下丘脑泌素-1、5羟色胺和脑电慢波的影响
6
作者 杨涵棋 何玲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梗死相关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下丘脑泌素-1(Hcrt-1)、5羟色胺(5-HT)及脑电慢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相关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梗死相关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下丘脑泌素-1(Hcrt-1)、5羟色胺(5-HT)及脑电慢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相关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血清Hcrt-1和5-HT、脑电慢波指标、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胆怯易惊、心悸不宁、气短懒言、面色无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标包括入睡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期低于对照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rt-1、5-H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电慢波包括θ波、δ波频率小于对照组,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基于“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梗死相关失眠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血清Hcrt-1、5-HT水平,改善患者脑电慢波状态,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相关失眠 原络配穴 针刺 艾灸 临床疗效 血清下丘脑泌素-1 5 脑电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与5-羟色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系
7
作者 史钰芳 康永安 +3 位作者 谭知零 苗思露 马玉琴 王庆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并观察其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色胺2B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B,5-HT (2B)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并观察其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色胺2B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B,5-HT (2B)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Smad同源物3 (recombinant SMAD family member 3,Smad3)等分子的影响。方法 4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ESC组(ESC-L组)、常规剂量ESC组(ESC-M组)、高剂量ESC组(ESC-H组)、ESC+卡麦角林组(ESC+Cabaser组)、卡麦角林组(Cabaser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6组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构建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通过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差异检测模型构建是否成功。以上各组予以相应药物干预后,留取血浆、心肌组织,通过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纤维化水平,ELISA检测血浆5-HT、TGF-β1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心肌5-HT (2B)受体及Samd3表达量。此外,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各心力衰竭组与假手术组心肌组织5-HT (2B)受体与TGF-β1表达量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 比较各组心肌纤维化面积,ESC-L组、ESC-M组以及ESC-H组均低于模型组(P<0.001),ESC+Cabaser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血浆5-HT水平高于ESC-L组、ESC-M组以及ESC-H组(P<0.001),与ESC+Cabase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C-L组、ESC-M组、ESC-H组以及ESC+Cabaser组5-HT (2B)受体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ESC-L组、ESC-M组以及ESC-H组TGF-β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ESC+Cabaser组与模型组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O数据集分析显示,心力衰竭组心肌组织中5-HT (2B)受体(P<0.01)与TGF-β1(P<0.001)转录水平高于假手术组。5-HT (2B)受体与TGF-β1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r=0.72,P<0.001)。结论 ESC能够通过降低外周血5-HT水平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可能与降低5-HT (2B)受体激活程度以及抑制TGF-β1、Smad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5-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缓解青春期小鼠术前睡眠剥夺所致术后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朱魏 徐璇 +2 位作者 徐睿 黄瑜琳 马正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3-1555,共13页
目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青少年慢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可显著影响疼痛管理和预后,但SD影响术后疼痛转归的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脊髓5-羟色胺1_(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_(A)receptor,5-HT1_(A)R)通过调控... 目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青少年慢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可显著影响疼痛管理和预后,但SD影响术后疼痛转归的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脊髓5-羟色胺1_(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_(A)receptor,5-HT1_(A)R)通过调控脊髓背角兴奋性/抑制性(excitatory/inhibitory,E/I)平衡参与青春期SD所致术后慢性疼痛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青春期小鼠4.5 d SD联合足跖切口术疼痛模型,并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组)、SD组、后足趾切口手术组(I组)、SD联合后足趾切口手术组(SI组)。观察单次鞘内注射5-HT1_(A)R激动剂8-羟基-2-(二丙胺基)四氢萘(8-hydroxy-2-dipropylamino-tetralin,8-OH-DPAT)、单次及连续鞘内注射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抑制剂U0126及溶剂(Vehicle)SD诱导的术后各组(SI+8-OH-DPAT组、SI+U0126组及SI+Vehicle组)小鼠慢性疼痛的影响。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3、5、7、10、14天测定小鼠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在造模后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脊髓背角5-HT1_(A)R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背角5-HT1_(A)R、突触后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1,NR1)、磷酸化(phosphorylation,p)-NR1、1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VGLUT1)、桥尾蛋白(gephyrin)、谷氨酸脱羧酶67(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7,GAD67)、囊泡γ-氨基丁酸转运蛋白(vesicular gamma-aminobutyric acid transporter,VGAT)、ERK、p-ERK、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g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Ⅱ,CaMKⅡ)、p-CaMKⅡ、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p-CREB的蛋白质表达。结果:1)痛行为学。与C组比较,I组和SD组PWMT在造模后第1、3、5、7天均下降(均P<0.05),第10天时恢复至基线水平;与I组比较,SI组小鼠PWMT在造模后第5、7、10天均下降(均P<0.05);SI+8-OH-DPAT组在术后1、2、4 h以及术后第3、5、7、10、14天的PWMT均高于溶剂对照组(均P<0.05);单次及连续鞘内注射U0126组在术后1、2、4 h以及术后第3、5、7天的PWMT均高于溶剂对照组(均P<0.05)。2)免疫荧光。SI组造模后第7天脊髓背角5-HT1_(A)R表达下降,单次鞘内注射8-OH-DPAT后5-HT1_(A)R表达上调(均P<0.05)。3)蛋白质印迹法。造模后第7天,SI组小鼠5-HT1_(A)R表达下降,p-CaMKⅡ/CaMKⅡ、p-CREB/CREB和p-ERK/ERK均上调(均P<0.05);与C组比较,SI组小鼠造模后第7天脊髓背角PSD95、VGLUT1和p-NR1/NR1表达均升高,5-HT1_(A)R、gephyrin和VGAT表达均下降(均P<0.05);与I组比较,SI组5-HT1_(A)R和PSD95表达均上调,gephyrin、GAD67和VGAT表达均下降(均P<0.05);SI+8-OH-DPAT组造模后第7天的PSD95、VGLUT1、p-NR1/NR1、p-CaMKⅡ/CaMKⅡ、p-CREB/CREB和p-ERK/ERK较溶剂对照组均下降,5-HT1_(A)R、GAD67和VGAT表达均上调(均P<0.05);单次鞘内注射U01262 h后,SI+U0126组p-CaMKⅡ/CaMKⅡ、p-CREB/CREB和p-ERK/ERK较SI+Vehicle组均下降(P<0.05)。结论:5-HT1_(A)R激动剂通过抑制CaMKⅡ-ERK-CREB信号通路纠正脊髓背角E/I失衡,进而缓解青春期SD所致术后慢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睡眠剥夺 术后慢性疼痛 5-1a受体 鞘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饶冬萍 陈建华 +6 位作者 温全球 黄杏笑 沐楠 陈建平 徐世超 韩海英 刘文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6例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组)、7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6例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组)、72例伴有抑郁症状的AD患者(AD组)和150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5-HT1AC(-1019)G多态性。结果:老年抑郁症组5-HT1A(-1019)C/G基因型(39.6%)、G/G基因型频率(24.5%)、G等位基因频率(44.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5.3%、13.3%、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954 9、9.515 7,均P<0.05)。伴有抑郁症状的AD组5-HT1A(-1019)G等位基因频率(41.0%)高于正常对照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7 9,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0 6,P>0.05)。老年抑郁症组5-HT1A(-1019)G等位基因及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AD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65 6、0.395 7,均P>0.05)。结论: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老年抑郁症及伴有抑郁症状的AD患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G等位基因可能是其风险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 5-1a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婧 刘海燕 +1 位作者 姚志剑 卢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受体(5-HT2A)基因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以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对57例抑郁症患者及37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无差异的正常对照进行脑部的三维磁共振扫描,同时检测受试者的5-HT2...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受体(5-HT2A)基因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以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对57例抑郁症患者及37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无差异的正常对照进行脑部的三维磁共振扫描,同时检测受试者的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采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被试的脑灰质图,建立方差分析(校正P<0.005)模型以比较不同组间灰质密度差异,体素为10及以上(K≥10)的脑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T102C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患者组左楔叶、左丘脑、右后扣带回灰质密度较TC基因型组降低(校正P<0.005),同时左右后扣带回、右额中回灰质密度也较TT基因型患者组降低(校正P<0.005);TC基因型患者组左扣带回灰质密度较TT基因型组降低(校正P<0.005)。包括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组在内的其他各组间未发现各脑区灰质密度存在差异(校正P<0.005)。结论 5-HT2A受体C等位基因可能参与了抑郁症后扣带回等脑区结构异常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5-2a受体 T102C 多态性 灰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国芹 杨程青 +1 位作者 张晨 易正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3-384,F0003,共3页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复杂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多基因遗传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其终生患病率约为1%[1]。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或精神病超高危人群3年内sz的转化率约为18%~36%[2],并且不同国家间情况相似。...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复杂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多基因遗传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其终生患病率约为1%[1]。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或精神病超高危人群3年内sz的转化率约为18%~36%[2],并且不同国家间情况相似。家系、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均显示sz存在遗传倾向,其遗传度约为60%~80%[3]。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逐渐发现该病与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T102C多态性有关联,现将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a受体基因 T102C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T102C与抑郁症关系的Meta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婵娟 钟家菊 +3 位作者 李丹 房亮 杨柳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T102C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和PubMed(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根据纳入标准收集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研究的国内... 目的:综合评价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T102C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和PubMed(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根据纳入标准收集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累计疾病组1 717例、对照组2 037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纯合子突变CC型、杂合子突变TC型与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结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T102C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可能并不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5-2a受体基因 T102C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作抑郁症与5-羟色胺1A和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静 庞剑月 +3 位作者 何瑾 冯婷婷 张淑绮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关系。方法选取5-HTR1A(rs878567)和5-HTR2A(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基因的4个标签SNPs(tagging SNPs,tagSNPs),使用Sequenom质谱分析对1030例RMDD患者(病例组)和851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关联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RMDD与4个tagSNPs的关系。结果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8.727,P=0.013)及等位基因(=4.955,P=0.025)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55.3%vs.51.6%,OR=1.158,95%CI:1.018~1.318)。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分布最符合显性遗传模型(P=0.003),病例组TT+T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81.0%vs.75.4%,OR=1.410,95豫CI:1.120~1.760)。GMDR分析显示四阶交互模型(rs878567、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为最优模型(P=0.001,1000次置换检验),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精确度为0.534。结论5-HTR2A rs17068986可能存在或连锁RMDD的易感位点,5-HTR1A和5-HTR2A基因的交互作用也与RMDD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作抑郁症 5-受体 标签 SNPS 广义多因子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与海洛因成瘾及渴求程度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邵春红 江开达 +7 位作者 李一峰 赵敏 宋立升 徐一峰 林凌 王秋颖 朱敏 周伟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5-HT2A-1438A/G基因多态与海洛因成瘾及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的关系。方法采 用PCR-RFLP技术对380例海洛因依赖者(依赖组)和275名健康人(对照组)的5-HT2A-1438A/G基因多态进行检 测,并对依赖组行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实验。... 目的探讨5-HT2A-1438A/G基因多态与海洛因成瘾及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的关系。方法采 用PCR-RFLP技术对380例海洛因依赖者(依赖组)和275名健康人(对照组)的5-HT2A-1438A/G基因多态进行检 测,并对依赖组行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实验。比较依赖组和对照组的5-HT2A-1438A/G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 率,分析依赖组不同基因型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和主观戒断反应的关系。结果 (1)依赖组与对照组的5- HT2A-1438A/G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依赖组中,5-HT2A-1438A/G的3种多态 基因型诱发渴求和主观戒断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诱发渴求和主观戒断反应均小于A/ A(P=0.024,P=0.009)和A/G(P=0.018,P=0.011)基因型。结论未发现5-HT2A-1438A/G基因多态与海洛 因成瘾有关,但该基因多态性与线索诱发海洛因的渴求程度有关,A+(A/A和A/G)携带者线索诱发海洛因的渴求 程度和主观戒断反应明显高于A-(G/G)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诱发实验 渴求 5-2a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C受体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 被引量:5
15
作者 邵平 赵靖平 +2 位作者 陈晋东 吴仁容 何益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C型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G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CG/GG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5-2C受体基因-759C/T多态性 5- 2C受体基因-697G/C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和5-羟色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宸 李强 +2 位作者 吴小涛 齐新生 刘松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1琢(PGF1琢)和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白兔椎间盘髓核,制成匀浆后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IL-1Ra和同一浓度IL-1Ra不...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1琢(PGF1琢)和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白兔椎间盘髓核,制成匀浆后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IL-1Ra和同一浓度IL-1Ra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液中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结果:IL-1Ra(100、200、400ng/ml)实验组较对照组培养液中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L-1琢(2.0ng/ml)组和IL-1Ra(200ng/ml)组随培养时间延长,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增加,每个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浓度之差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IL-1Ra可以拮抗IL-1琢对椎间盘髓核细胞PGE2、PGF1琢和5-HT合成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L-1Ra可以较长时间拮抗IL-1琢生物学作用,但本实验未能证明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椎间盘髓核 前列腺素 5-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性厌食患者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人格特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珏 禹顺英 +8 位作者 贾秀珍 张燃 袁爱花 钱伊萍 虞一萍 王振 蒋文晖 肖泽萍 张明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102T/C多态性与神经性厌食患者人格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对107例神经性厌食患者进行5-HT2A102T/C基因多态进行检测,并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innesoda Multiphasi...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102T/C多态性与神经性厌食患者人格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对107例神经性厌食患者进行5-HT2A102T/C基因多态进行检测,并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innesod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评定。结果 5-HT2A102T/C的三种多态基因型的Pd(心理病理性偏离)量表T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98,P=0.001);其中,纯合子C/C和T/T基因型Pd量表T分(67.3±12.7;65.8±12.7)均高于中国常模(60),并均显著高于杂合子T/C基因型的Pd量表T分(58.2±9.8)(P1=0.001;P2=0.005)。结论 5-HT2A102T/C基因多态可能与神经性厌食的易感人格特性存在关联,MMPI中Pd量表T分很可能是神经性厌食的人格特性内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5- 2a受体 基因多态性 人格特性 内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_(1A)受体亚型的定位分布(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武胜昔 王亚云 +1 位作者 王文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6,T060,共7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神经系统内 5 -羟色胺 1A受体亚型 ( 5 -HT1 AR)免疫阳性结构的分布。结果显示 :5 -HT1 AR免疫阳性结构主要分布于梨状皮质、隔核、丘脑腹后核、丘脑网状核、杏仁基外侧核、Purkinje细胞层、红核、面神...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神经系统内 5 -羟色胺 1A受体亚型 ( 5 -HT1 AR)免疫阳性结构的分布。结果显示 :5 -HT1 AR免疫阳性结构主要分布于梨状皮质、隔核、丘脑腹后核、丘脑网状核、杏仁基外侧核、Purkinje细胞层、红核、面神经核、斜方体核等 ;在海马、额叶皮质、丘脑背内侧核、脚间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中缝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背角浅层、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等结构内有中等强度的分布 ;在嗅球、尾壳核、苍白球、斜角带核、终纹床核、缰核、黑质、上橄榄等部位有弱的分布。本文的结果提示 5 -HT1 AR阳性结构广泛地分布在大鼠神经系统 ,它们可能介导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系统 5-1a受体亚型 定位分布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与5-羟色胺受体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薇 郭烽炜 +3 位作者 王吉囡 芦艳华 陈力 胡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人群中5-HT2A、5-HT2C、5-HT1Dβ受体基因与强迫症(OC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225例强迫症患者和175名正常对照的5-HT2A-1438G/A、5-HT2CCys23Ser、5-HT1DβG861C多态性的基因型,...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人群中5-HT2A、5-HT2C、5-HT1Dβ受体基因与强迫症(OC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225例强迫症患者和175名正常对照的5-HT2A-1438G/A、5-HT2CCys23Ser、5-HT1DβG861C多态性的基因型,根据强迫症的共病情况、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将OCD划分亚型进行与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OCD组5-HT1Dβ等位基因861C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4.39,P=0.04),而5-HT2A、5-HT2C2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及5-HT1Dβ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CD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组5-HT1Dβ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7.12,P=0.03;2=7.56,P=0.006),而无共病组3个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发OCD组5-HT2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Х2=8.97,P=0.01;Х2=8.05,P=0.005);强迫思维合并强迫行为的患者5-HT2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Х2=9.15,P=0.01;Х2=8.38,P=0.004)。结论5-HT2A-1438G/A多态性与强迫思维合并强迫行为的OCD亚型及早发型OCD的发病存在关联;5-HT1DβG861C多态性与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OCD相关,有/无共病强迫症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 5-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文涛 杨来启 +5 位作者 王晓峰 胡淑芳 吴兴曲 刘光雄 张红宾 武胜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根据5-HT1A受体互补DNA(e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强迫游泳...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根据5-HT1A受体互补DNA(e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强迫游泳应激后3 h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并测定各脑区阳性电泳条带密度与β肌动蛋白(β-actin)密度的百分比。结果 应激后3 h,大鼠下丘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为(64.3±6.7)%,显著低于对照组(78.9±8.7)%(t=3.263.P<0.05);海马、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41.5%±7.1%、37.4%±5.6%,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64.8%±9.6%、63.9%±6.3%(t分别为4.782、7.701,P均<0.01)。结论 急性应激后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应激 大鼠 5-1a受体 MRNA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