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2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高明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E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HTMF作用于CNE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准m)值的改变,并用JC-1荧光染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分离自臭灵丹的HTMF呈浓度、时间双重依赖性显著抑制CNE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提示: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Caspase3诱导CNE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羟基-6 7 3’ 4-甲氧基(HTMT) CNE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裂解规律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燕 李晓波 +2 位作者 李俊杰 熊海燕 彭崇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5-392,共8页
以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例,运用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HR-ESI-MS/MS)获得的碎片离子,根据一、二级质谱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分别推导出两种黄酮可能的裂解途径,并比较多甲氧基、多羟基黄酮质谱裂... 以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例,运用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HR-ESI-MS/MS)获得的碎片离子,根据一、二级质谱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分别推导出两种黄酮可能的裂解途径,并比较多甲氧基、多羟基黄酮质谱裂解规律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的一级质谱均可获得稳定的准分子离子。5,6,7,4′-四羟基黄酮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由准分子离子[M+H]+经RDA裂解及进一步脱水和(或)脱一氧化碳中性分子产生,直接由准分子离子脱水及一氧化碳中性分子获得的碎片离子丰度比较低;5,6,7,4′-四甲氧基黄酮二级质谱碎片即可由准分子离子[M+H]+直接经RDA裂解,还可先脱去乙烷或甲烷中性分子再经RDA裂解(1,3断裂)获得。此外,该化合物还有大量的碎片离子是由准分子离子[M+H]+分别经脱水、甲烷、乙烷或进一步脱甲基、一氧化碳而获得。两个化合物质谱碎片的比较结果表明,多甲氧基黄酮的二级质谱碎片裂解机制更复杂,碎片信息更丰富。该方法可为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支持,也可为黄酮类化合物体内代谢产物的LC-MS/MS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 7 4′-羟基 5 6 7 4′-甲氧基 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 质谱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MS分析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惠玲 张竞研 +5 位作者 谭冰艳 孙颖 宋金瑶 张奕阳 李心如 康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3-1233,共11页
目的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部位进行富集,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陈皮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洗脱,富集得到多甲氧... 目的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部位进行富集,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陈皮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洗脱,富集得到多甲氧基黄酮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其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进一步采用HPLC-Q-TOF-MS结合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碎裂规律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建立的同时测定陈皮中7种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富集后的多甲氧基黄酮类部位中,川陈皮素等化合物含量显著提高。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别从陈皮提取物和多甲氧基黄酮部位中鉴定出70和60个化合物,其中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均为53种。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辨识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甲氧基 高效液相色谱-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花紫珠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琳 张晓菁 刘明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研究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的抗炎作用,并从影响一氧化氮生成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的抗炎作用;观察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 目的:研究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的抗炎作用,并从影响一氧化氮生成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的抗炎作用;观察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结果: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在50μM时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结论: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具有抗炎作用,对抑制炎性因子一氧化氮的产生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可知其可能是通过其他机制产生抗炎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5-羟基-3 7 3′ 4′-甲氧基 抗炎 耳廓肿胀实验 一氧化氮(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二甲基-4'-甲氧基黄酮的合成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瑞玲 韩二伟 +2 位作者 黄丹丹 徐丽繁 黄振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3-1518,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3,8-二甲基-4'-甲氧基黄酮(DMMOF),通过1H NMR、13C NMR、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DMMOF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MMOF与BSA粒径... 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3,8-二甲基-4'-甲氧基黄酮(DMMOF),通过1H NMR、13C NMR、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DMMOF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MMOF与BSA粒径大小分别为2.747、2.284 nm,二者混合后为17.705nm;DMMOF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及Stern-Volmer方程判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DMMOF与BSA的结合常数及其相应的结合位点数;由热力学参数方程计算出ΔH、ΔS和ΔG的值分别为-116.86 kJ.mol-1、-279.55 J.mol-1.K-1、-32.14 kJ.mol-1,推断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范德华力和氢键;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DMMOF与BSA的结合距离为1.22 nm(306 K)。同时运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DMMOF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DM-MOF的加入并未引起BSA构象的改变,结合紫外吸收光谱推测DMMOF的A环与BSA的134位色氨酸残基及酪氨酸残基发生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8-二甲基-4′-甲氧基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5,6,7,3′,4′-五甲氧基异黄酮的合成(英文)
6
作者 任宛莉 陈睿 +2 位作者 金叶 张韬 李洪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6期956-960,共5页
以3,4-二甲氧基苯乙酸和3,4,5-三甲氧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一条包括酯化反应、Fries重排、以及Vilsmeier-Haack反应等5步反应的路线合成了天然产物5,6,7,3′,4′-五甲氧基异黄酮。根据3,4,5-三甲氧基苯酚计算目标产物的总收率为76%,利用NM... 以3,4-二甲氧基苯乙酸和3,4,5-三甲氧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一条包括酯化反应、Fries重排、以及Vilsmeier-Haack反应等5步反应的路线合成了天然产物5,6,7,3′,4′-五甲氧基异黄酮。根据3,4,5-三甲氧基苯酚计算目标产物的总收率为76%,利用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 7 3′ 4′-甲氧基 3 4 5-甲氧基苯酚 FRIES重排 Vilsmeier-Haack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促进大鼠成骨细胞成骨性分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明甲 文益民 +2 位作者 吴晓燕 柴晓亮 周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MHI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NO/cGMP/sGC信号通路相关。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0,10^(-4),10^(-5),10^(-6),10^(-7),10^(-8) mol·L^(-1)) MHIF处理后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确定最适药物浓... 目的探讨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MHI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NO/cGMP/sGC信号通路相关。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0,10^(-4),10^(-5),10^(-6),10^(-7),10^(-8) mol·L^(-1)) MHIF处理后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确定最适药物浓度。使用一氧化合成酶阻断剂N-单甲基-L-精氨酸(L-NMA)处理成骨细胞,观察MHIF对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影响,一氧化氮(NO)和3`-5`-环鸟苷-磷酸(cGMP)的含量;应用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蛋白可溶性的鸟氨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10^(-6 ) mol·L^(-1) MHIF处理后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升高,预先使用L-NMA处理成骨细胞后,MHIF提高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的作用受到抑制,MHIF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OS)、NO、cGMP、sGC和PKG表达均受到抑制。结论 MHIF可通过NO/cGMP/sGC信号通路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甲氧基-4-羟基异 成骨细胞 骨钙素 N-单甲基-L-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沉香中的沉香四醇和4′-甲氧基沉香四醇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克敏 张继全 +1 位作者 沈平孃 卓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水(4∶2.6∶2.4)为两相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流速1.2 mL/min,正向转速900 rpm。结果: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沉香95%乙醇粗提物中一次性分...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水(4∶2.6∶2.4)为两相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流速1.2 mL/min,正向转速900 rpm。结果: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沉香95%乙醇粗提物中一次性分离得到两个2-(2-苯乙基)色酮衍生物——沉香四醇(agarotetrol,AH1)和4′-甲氧基沉香四醇。所得两分离峰经EI-MS、1H-NMR和13C-NMR鉴定确认。HPLC检测纯度可达99.0%以上。结论:高速逆流色谱法对于沉香中结构相近的2-(2-苯乙基)色酮衍生物具有理想的分离效果,产物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沉香 沉香 4′-甲氧基沉香 2-(2-苯乙基)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4'-三羟基黄酮的微波辅助合成 被引量:2
9
作者 董保平 刘湘 +1 位作者 李吉淼 王文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以3,4-二甲氧基苯甲酸和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通过酰化、酯化、Baker-VenKataraman重排、环合、脱甲基化,得到了7,3',4'-三羟基黄酮,总产率达47.3%。在环合合成黄酮的关键步骤中,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对比传统加热方... 以3,4-二甲氧基苯甲酸和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通过酰化、酯化、Baker-VenKataraman重排、环合、脱甲基化,得到了7,3',4'-三羟基黄酮,总产率达47.3%。在环合合成黄酮的关键步骤中,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对比传统加热方法,微波辐射能够显著提高产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合适的微波反应时间为15 min,产率为92.1%;脱甲基化反应在CH3COOH/质量分数40%HBr作用下,110℃反应36 h。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甲氧基苯甲酸 7 3’ 4-三羟基 微波辅助合成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灵丹中HTMF诱导Hep-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1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HTMF)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对Hep-2细胞的致凋亡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TMF对Hep-2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 目的:探讨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HTMF)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对Hep-2细胞的致凋亡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TMF对Hep-2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跨膜电位(Δφm)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Hep-2细胞随HTMF浓度加大而变小变圆,细胞存活数随浓度增加而减少。Hoechst 33258染色后高浓度组Hep-2细胞核固缩并出现呈致密浓染蓝白色颗粒状荧光的凋亡小体。流式结果显示HTMF对Hep-2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线粒体跨膜电位(Δφm)随HTMF浓度的增加而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TMF可诱导Hep-2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活化,并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HTMF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3 5-二羟基-6 7 3′ 4′-甲氧基(ht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统 覃燕梅 +1 位作者 梁念慈 黄日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 研究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二甲苯致炎小鼠耳片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爪肿胀模型分别探讨侧柏总黄酮对小鼠耳片肿胀及大鼠足爪肿胀的抑制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角叉菜胶致炎的大鼠中性粒细胞花生四烯... 目的 研究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二甲苯致炎小鼠耳片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爪肿胀模型分别探讨侧柏总黄酮对小鼠耳片肿胀及大鼠足爪肿胀的抑制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角叉菜胶致炎的大鼠中性粒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B4(LTB4)及 5 羟廿碳四烯酸 (5 HETE) ,荧光法测定 β 葡糖苷酸酶释放。结果 黄酮为 12 5,2 5 0 ,50 0mg·kg- 1,氢化可的松为3 5 0mg·kg- 1的剂量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 2 5 2 % ,3 5 1% ,47 7%和 66 5%。 2 5~ 50mg·kg- 1剂量能抑制大鼠足爪肿胀 ,2 5mg·kg- 1的总黄酮作用强于 2mg·kg- 1的地塞米松。浓度为 5 0~ 12 5 0mg·L- 1总黄酮对大白鼠中性粒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5 HETE及LTB4生物合成的抑制率分别为 3 0 5%~ 87 3 %和 2 7 8%~84 3 %。 5 0 ,2 5 0 ,45 0mg·L- 1的总黄酮对A2 3 187诱导的 β 葡糖苷酸酶释放抑制率分别为 13 4% ,2 6 2 %和3 2 2 %。结论 侧柏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其对中性粒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LTB4 、5 HETE生物合成及 β 葡糖苷酸酶释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B4 5-羟廿碳烯酸 β-葡糖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裂地钱中三种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学娟 陈晓青 蒋新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10期330-332,364,共4页
通过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粗裂地钱中的三种黄酮化合物: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5,7,4′-三甲氧基黄酮(2)和5,7,4’-三羟基黄酮(3)。三种黄酮的分子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其... 通过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粗裂地钱中的三种黄酮化合物: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5,7,4′-三甲氧基黄酮(2)和5,7,4’-三羟基黄酮(3)。三种黄酮的分子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其中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和5,7,4′.三甲氧基黄酮为首次从粗裂地钱中分离得到。关键词:粗裂地钱;4’,5,6.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甲氧基黄酮;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裂地钱 4′ 5 6.三羟基-3′ 7-甲氧基 5 7 4′-甲氧基 5 7 4′-三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6种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舸 韦建华 +3 位作者 陈瑾 张妍妍 王慧敏 冯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76-2680,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的含有量。方法两粤黄檀氯仿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的含有量。方法两粤黄檀氯仿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6 nm。结果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分别在0.07~2.50(r=0.999 2)、0.03~1.15(r=0.999 2)、0.02~0.55(r=0.999 3)、0.01~0.26(r=0.999 8)、0.01~0.25(r=0.999 6)、0.01~0.36(r=0.999 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101.5%、101.0%、97.4%、96.4%、100.5%,RSD分别为2.1%、2.1%、1.8%、2.0%、1.5%、2.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两粤黄檀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粤 甘草酸 土甘草A 4′-羟基-6-羟甲基-5 7-甲氧基 大鱼藤树素甲醚 大鱼藤树酸甲酯 甘草次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硝基芒柄花素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小清 秦蓓 苗延青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3-596,共4页
目的以芒柄花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并研究其晶体结构。方法用混酸(φ(H2SO4)∶φ(HNO3)=3∶1)对芒柄花素进行硝化,经对产物分离纯化得到产物1,采用IR,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目的以芒柄花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并研究其晶体结构。方法用混酸(φ(H2SO4)∶φ(HNO3)=3∶1)对芒柄花素进行硝化,经对产物分离纯化得到产物1,采用IR,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合成出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的单晶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4914(1)nm,b=2.2333(5)nm,c=1.6124(4)nm,α=90°,β=95.576(4),γ=90,°V=1.7610(7)nm3,Z=4,Mr=448.26,Dc=1.691 g/cm3。结论在产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O—H…O和C—H…O氢键,氢键将1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3’ 5’ 6 8-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酮类化合物的碳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振洁 陈继翠 +1 位作者 丁林生 赵守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5-60,66,共7页
本文分析了九个被羟基和(或)甲氧基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碳谱数据,首次提出了理论计算这类化合物芳环碳化学位移的计算公式以及羟基和甲氧基的取代参数。羟基的取代参数分别为:30.4(Z_i),-13.2(Z_0),2.3(... 本文分析了九个被羟基和(或)甲氧基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碳谱数据,首次提出了理论计算这类化合物芳环碳化学位移的计算公式以及羟基和甲氧基的取代参数。羟基的取代参数分别为:30.4(Z_i),-13.2(Z_0),2.3(Z_m)和-7.8(Z_p),甲氧基的取代参数分别为:30.5(Z_i),-14.1(Z_0),0.6(Z_m)和-7.2(Z_p)。计算公式分别为:δ_C1=137.3+∑Z,δ_C4=133.0+∑Z和δ_C2,3,5,6,=128.5+∑Z。当用这组取代参数和计算公式来计算这类化合物芳环碳的化学位移时,求得的理论值比用简单苯衍生物的取代参数和相应计算公式求得的值更接近实测值;从而能够准确地指导这类化合物的碳谱解析及实测碳谱数据的指认。同时,这组取代参数也适用于被羟基和(或)甲氧基取代的黄酮类化合物芳环碳的化学位移计算,对这类化合物的碳谱解析亦有指导意义。另外,本文还纠正了文献中对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碳谱的某些错误指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NMR 苯乙 羟基取代参数 甲氧基取代参数 3-羟基-4-甲氧基苯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MTP的放射化学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海滨 尹端沚 +5 位作者 张岚 张春富 王丽华 李俊玲 张勇平 汪勇先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155,共5页
8 甲氧基 3 (4 氟苄基) 1,2,3,4 四氢苯并吡喃[3,4 c]吡啶 5 酮(FMTP)作为选择性多巴胺D4受体拮抗剂显示出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与D4受体的结合常数Ki=4.3nmol/L,与D2受体的结合常数Ki>5800nmol/L)。文章采用三氟甲基磺酸 4 三甲基铵... 8 甲氧基 3 (4 氟苄基) 1,2,3,4 四氢苯并吡喃[3,4 c]吡啶 5 酮(FMTP)作为选择性多巴胺D4受体拮抗剂显示出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与D4受体的结合常数Ki=4.3nmol/L,与D2受体的结合常数Ki>5800nmol/L)。文章采用三氟甲基磺酸 4 三甲基铵苯甲醛为前体,完成了18F标记的亲核取代反应,用18F标记的中间体同8 甲氧基 1,2,3,4 四氢苯并吡喃[3,4 c]吡啶 5 酮完成胺烷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8 甲氧基 3 (4 [18F]氟苄基) 1,2,3,4 四氢苯并吡喃[3,4 c]吡啶 5 酮(18F FMTP)。产物的总合成时间(包括高效液相纯化)为110min,放化产率为19.5%,放化纯度大于98%,比活度高于37GBq/μ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MTP 抗精神病药 放射化学合成 苯并吡喃类似物 多巴胺D4受体 PET 8-甲氧基-3-(4-[^18F]氟苄基)-1 2 3 4-氢苯并吡喃[3 4-c]吡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曲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谢建祥 王海东 林伟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55,共3页
目的研究鼠曲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鼠曲草的乙醇提取物依次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再经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鼠曲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 目的研究鼠曲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鼠曲草的乙醇提取物依次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再经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鼠曲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芦丁(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泽兰黄素(4),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槲皮素(6),木犀草素(7)和芹菜素(8)。结论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鼠曲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 乙醇提取物 化学成分 异泽兰 5-羟基-6 7 3' 4'-甲氧基 芹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馥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傅春燕 尹文清 周中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4,共3页
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广西特色植物瓜馥木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等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5,6,7,8-四甲氧基黄酮(5,6,7,8-tetramethoxyflavone,)、(-)-表儿茶素((-)-epicatechin,)、丁香酸(syrin... 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广西特色植物瓜馥木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等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5,6,7,8-四甲氧基黄酮(5,6,7,8-tetramethoxyflavone,)、(-)-表儿茶素((-)-epicatechin,)、丁香酸(syringic acid,)、大黄素甲醚(physcion,)、豆甾醇(stigmas-terol,)、胡萝卜苷(daucou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其中化合物为首次从瓜馥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和为首次从瓜馥木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馥木 分离 鉴定 化学结构 5 6 7 8-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木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国华 张琼光 +3 位作者 黄志军 李静 何明三 陶君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8-640,共3页
关键词 草木樨 化学成分 滨蒿内酯 5 7 4′-三羟基-6 3′-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鹊肾树心材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纪国 李俊 +4 位作者 吴强 杨瑞云 李珊 陈自占 黎露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0-783,827,共5页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酮-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2)、鼠李柠檬素-3-O-β-D-半乳糖苷(3)、β-香树脂酮(4)、β-谷甾醇(5)、香草酸(6)、山俞酸(7)、二十六烷酸(8)。除化合物5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到。此外研究了化合物1-4的抗菌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鹊肾树 银杏双 -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 鼠李柠檬素-3-O-β-D-半乳糖苷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