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D技术在3830多普勒天气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曹俊武 《现代电子》 2000年第3期9-13,共5页
介绍了VAD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VAD技术在3830多普勒天气雷达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利用此技术得到的实际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3830多普勒天气雷达 VAD技术 垂直风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风场综述
2
作者 梁旭东 周海光 罗义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5-872,共18页
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粒子空间信息和径向运动资料。反射率因子和双偏振量等降水粒子空间信息相对比较直观,但是由于雷达探测的大气运动场只有径向分量,并不直接反映大气运动的全部特征,所以需要通过各种反演方... 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粒子空间信息和径向运动资料。反射率因子和双偏振量等降水粒子空间信息相对比较直观,但是由于雷达探测的大气运动场只有径向分量,并不直接反映大气运动的全部特征,所以需要通过各种反演方法提取雷达探测资料中包含的大气运动信息,以应用于中、小尺度天气的诊断、分析和预报。中外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业务中基于雷达径向速度的风场反演应用还较少。因此,将风场反演方法分为单雷达风场反演和双(或多)雷达风场反演两类,分别进行了总结,并在附录中采用一致的数学符号给出了主要基本方法的推导和公式,以便让读者能够从基本原理出发了解这些方法的来龙去脉。基于单多普勒雷达的反演方法只要求单部雷达覆盖即可,应用方便、计算简单,但是通常是假定风场是均匀的或者是线性变化的,因此对于空间变化比较剧烈的风场,反演误差较大,同时因采用不同的风场分布特征假设也衍生出了各种扩展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的准确度和可用性。对于两部或多部多普勒雷达反演技术,重点介绍了原理和特点。多部多普勒雷达反演方法能够得到更加精细和精确的风场三维结构信息,但是对于观测资料的时、空一致性要求较高。随着雷达组网密度的提高,多部多普勒雷达反演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将风场反演和资料同化技术结合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 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升级后的西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凉山州中西部汛期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研究
3
作者 黄欣 陈永攀 +1 位作者 买跃 朱兴窕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184-186,共3页
2019年底,西昌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升级后,增强了雷达回波的探测性能。在常规的短临天气预报、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跟踪观测及判别预警的基础上,使用地理信息、图形处理和信息推送技术,建立西昌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及产品显示和交互分析平... 2019年底,西昌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升级后,增强了雷达回波的探测性能。在常规的短临天气预报、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跟踪观测及判别预警的基础上,使用地理信息、图形处理和信息推送技术,建立西昌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及产品显示和交互分析平台。通过雷达二次产品参量反演及历史强对流天气(冰雹)预警参数阈值统计,实现对强对流天气回波跟踪和强对流天气智能识别,雷达数据综合显示及预警信息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参量反演 技术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防雹作业指标研究
4
作者 陈树炳 李锋 蒋辰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针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2019—2023年5—9月的冰雹灾情,分析降雹前30 min的雷达回波产品特征,总结文山州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防雹作业指标,得出不同时间段的雷达回波特征,提出加强跟踪监视、通知作业人员做好准备... 针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2019—2023年5—9月的冰雹灾情,分析降雹前30 min的雷达回波产品特征,总结文山州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防雹作业指标,得出不同时间段的雷达回波特征,提出加强跟踪监视、通知作业人员做好准备及立即开展防雹作业的建议,旨在提升文山州人工防雹作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州 多普勒 天气雷达 人工防雹 回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一次强烈龙卷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被引量:222
5
作者 俞小鼎 郑媛媛 +2 位作者 张爱民 姚叶青 方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4-924,共11页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3年7月8日夜间发生在安徽无为县的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龙卷发生前的主要天气背景是江淮梅雨期暴雨的天气形势:一个东移的高空槽、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和低空的西南风急流。低层垂直风切变很大并...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3年7月8日夜间发生在安徽无为县的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龙卷发生前的主要天气背景是江淮梅雨期暴雨的天气形势:一个东移的高空槽、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和低空的西南风急流。低层垂直风切变很大并且抬升凝结高度较低,有利于强龙卷的产生。产生该强龙卷的对流系统最初是一条位于大片层状云降水区中的长对流雨带。在随后的演变中,对流雨带的南段逐渐消散,北段逐渐变宽,最终成为一个团状的对流系统,而龙卷产生自该系统南端的一个超级单体。最初的中层中气旋形成于7月8日22:49(北京时,下同),相应对流单体的反射率因子尚没有呈现出超级单体的特征。随后中气旋迅速加强,在22:55,反射率因子形态呈现出经典超级单体的特征:明显的低层入流缺口和其左侧的阵风锋,入流缺口位于超级单体移动方向(东北方向)的右后侧,低层的弱回波区和中高层的回波悬垂结构,最大反射率因子超过55 dBz。在龙卷产生前8min,即23:12中气旋达到强中气旋标准,相应的垂直涡度值达到2.3×10-2/s。在龙卷产生前几分钟和龙卷进行过程中,中气旋保持很强,但相应的反射率因子强度减弱,低层入流缺口渐渐消失。在龙卷进行过程中的23:29,雷达速度图像呈现出一个强烈中气旋包裹着一个更小尺度的龙卷式涡旋特征TVS,与TVS对应的垂直涡度值达5.0×10-2/s。上述导致龙卷的中层中气旋局限于4 km以下的低层大气,前后共持续了1 h 49 min,相应超级单体的高反射率因子区局限在6 km以下,属于低质心的对流系统,产生的天气是强烈龙卷,伴随有暴雨,但没有冰雹。文中还对此次龙卷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中气旋 TVS 超级单体 多普勒天气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93
6
作者 夏文梅 张亚萍 +2 位作者 汤达章 顾松山 杜秉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7-794,共8页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维持提供有利的水汽垂直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 ,逆风区和中小尺度气旋性切变及垂直切变是强降水中心在多普勒速度图上的另一特征 ,强回波中心朝着辐合区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暴雨 多普勒速度图 逆风区 天气过程分析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上的雹云特征 被引量:59
7
作者 王令 郑国光 +3 位作者 康玉霞 房文 卞素芬 许焕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7,i0001,共8页
不同的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和社会影响差别很大。通过对北京地区2001年和2002年出现的32次降雹时伴随出现的天气现象分类和对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图像特征的分析统计,得出“大风区”、“中气旋”是经常出现降雹的多普勒径向... 不同的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和社会影响差别很大。通过对北京地区2001年和2002年出现的32次降雹时伴随出现的天气现象分类和对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图像特征的分析统计,得出“大风区”、“中气旋”是经常出现降雹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特征。“大风区”常伴随出现强风冰雹,而“中气旋”则常伴随出现暴雨冰雹,这对于判别冰雹云产生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是有指示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多普勒天气雷达 径向速度特征 临近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70
8
作者 王红艳 刘黎平 +3 位作者 王改利 庄薇 张志强 陈小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为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的联网观测优势,依托已有科研成果,开发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系统框架、主要功能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和相关算法,分析了系统性能及组网结果的实用性、可靠性,讨论... 为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的联网观测优势,依托已有科研成果,开发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系统框架、主要功能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和相关算法,分析了系统性能及组网结果的实用性、可靠性,讨论了实际应用中影响组网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业务运行测试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在微机上可实现约15部雷达、频率为6 min左右的高时间频率的三维组网;算法合理,组网结果可靠;为中小尺度天气分析提供了便利,为临近天气预报开发等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有必要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以便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提高组网结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三维数字组网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辐合风场特征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彦 吕江津 +2 位作者 周海光 王丽荣 吴彬贵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8,132,共7页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大范围强降水时,其多普勒速度回波特征既不同于单纯的暖(冷)平流的特征(S或反S形)也不同于纯粹的大尺度辐合(散)运动特征(弓状),而是暖(冷)平流和辐合(散)两种运动相结合的风场(称之为复合风场)所产生的多普勒速度特...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大范围强降水时,其多普勒速度回波特征既不同于单纯的暖(冷)平流的特征(S或反S形)也不同于纯粹的大尺度辐合(散)运动特征(弓状),而是暖(冷)平流和辐合(散)两种运动相结合的风场(称之为复合风场)所产生的多普勒速度特征。应用天津塘沽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改进的EVAD技术,分析2005年8月16日发生在海河流域的一次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果表明:(1)当低层出现暖平流和辐合运动相结合的复合风场特征时,即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场产品表现为自雷达中心开始,在同一距离圈上,一侧的零速度线弯向正速度区的顺转程度明显大于另一侧的零速度线弯向负速度区的顺转程度,即负速度区面积大于正速度区的面积时,降水就增强或维持。(2)当低层出现暖平流和辐散运动相结合的复合风场特征时,对应降水减弱或停止。这种对雷达速度场的辐合辐散分析将对大范围强降水的形成、发展、维持和消散具有很好的临近预报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径向速度场 EVAD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朱敏华 俞小鼎 +2 位作者 夏峰 周红根 王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23,共9页
该文从干冰球和水球的散射特征出发,分析了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成机制,讨论了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主要因素;利用连云港CINRAD/SA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年6月26日发生在连云港市境内的一次大冰雹过程的三体... 该文从干冰球和水球的散射特征出发,分析了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成机制,讨论了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主要因素;利用连云港CINRAD/SA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年6月26日发生在连云港市境内的一次大冰雹过程的三体散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三体散射在业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生三体散射的反射率因子区强度超过60 dBz,三体散射的反射率因子值小于18 dBz,长度通常小于14 km;径向速度整体上为朝向雷达的低值,谱宽很大,可达13 m/s以上;首次观测到三体散射后,可立即预报有大冰雹将降落到下游地区,提前量在20 min以上,这些结果为利用三体散射预报冰雹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散射 多普勒天气雷达 基本反射率因子 大冰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有效数据区域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洪平 张沛源 +4 位作者 程明虎 李柏 熊毅 高玉春 陈大任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5,共9页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天线仰角和地球曲率原因,雷达波束位置在远距离处要比近距离处高。当雷达电磁波能量被部分阻挡时,回波强度观测值低估;被完全挡住时,探测不到地物后的目标。该文利用高分辨率地形高程数据计算波束阻挡率,确定组网拼图...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天线仰角和地球曲率原因,雷达波束位置在远距离处要比近距离处高。当雷达电磁波能量被部分阻挡时,回波强度观测值低估;被完全挡住时,探测不到地物后的目标。该文利用高分辨率地形高程数据计算波束阻挡率,确定组网拼图有效数据区域以及波束部分阻挡时的回波强度订正方法。根据业务观测模式VCP11及VCP12的14个仰角值,在标准大气假定下,对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已建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的数据有效区域进行计算,绘制出海拔1500 m,3000 m和6000 m高度上有效区域图。分析结果表明:CAPPI数据有效范围比等射束高度图更能反映出多普勒天气雷达业务观测范围;若采用VCP12模式观测,与采用VCP11或VCP21模式观测相比,不仅增加低层探测密度,而且可扩大雷达实际探测距离,其回波数据更适合于组网拼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组网拼图 有效数据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产品特征 被引量:37
12
作者 夏文梅 陈楠 +2 位作者 程婷 徐芬 顾松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26,130,共8页
利用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对VWP风廓线产品可靠性研究和表征"湿度"变化能力研究基础上,对南京地区春季大面积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中风廓线产品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表明,在降水前夕、维持增强和降水消亡的不同时段... 利用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对VWP风廓线产品可靠性研究和表征"湿度"变化能力研究基础上,对南京地区春季大面积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中风廓线产品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表明,在降水前夕、维持增强和降水消亡的不同时段风廓线产品都呈现出相应的图像特征:在图像上ND区域呈现一楔形,快速减少,预示着降水在2个小时内发生;暖平流、切变层和大风区的存在有利于降水的维持和加强;VWP最高位置风向标的突降和中层ND区域的出现预示着降水即将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VWP产品 大面积降水过程 湿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中气旋产品在强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邵玲玲 孙婷 +1 位作者 邬锐 黄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8,共5页
在深入了解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中气旋算法的基础上,对上海地区近6年间中气旋产品的几个重要特征参数进行了统计研究,并结合局地强风的个例分析,总结了上海及周边地区中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基本特征。最后综合参考雷... 在深入了解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中气旋算法的基础上,对上海地区近6年间中气旋产品的几个重要特征参数进行了统计研究,并结合局地强风的个例分析,总结了上海及周边地区中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基本特征。最后综合参考雷达其他相关产品,提出利用中气旋产品进行强风预报的思路,以期为准确预报局地强风天气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气旋产品 强风预报 中气旋算法 旋转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同化对暴雨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徐广阔 孙建华 +1 位作者 雷霆 赵思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6,共11页
利用我国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与ARPS模式(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的资料分析系统ADAS(ARPS Data Analysis System),对初始场进行调整,并应用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对2003年梅雨期... 利用我国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与ARPS模式(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的资料分析系统ADAS(ARPS Data Analysis System),对初始场进行调整,并应用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对2003年梅雨期淮河流域两次典型致洪暴雨过程进行模拟试验。对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引入雷达资料后,在雷达观测区的整层风场和水汽场都随之调整,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因子资料对初始场调整有不同影响,径向风资料侧重于对风场的调整,而反射率因子资料侧重于对温、湿量场的调整,使降雨落区和强度预报都有所提高;在ADAS系统中,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因子资料对初始场调整有不同影响,径向风资料侧重于对风场的调整,而反射率因子资料侧重于对温、湿量场的调整,两个个例的试验表明,加入雷达径向风资料的模拟试验能够得到较好评分,加入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或同时加入这两种雷达资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模式 复杂云分析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中尺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36
15
作者 肖艳姣 王斌 +2 位作者 陈晓辉 曹俊武 杨贤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30,共8页
针对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提出了一套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包括地物杂波抑制、退折叠、初始差分相位调整和滤波等,然后利用2个个例分析了这种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差分... 针对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提出了一套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包括地物杂波抑制、退折叠、初始差分相位调整和滤波等,然后利用2个个例分析了这种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差分相位数据中的地物杂波、退掉折叠的相位和滤除正常的随机差分相位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差分相位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遥测降水强度和液态含水量的方法和精度研究 被引量:47
16
作者 刘黎平 葛润生 张沛源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9-720,共12页
利用雨滴谱的Γ分布和散射计算模式,研究了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遥测降水强度、液态含水量和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方法,给出了利用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传播相移KDP反演降水强度和液态含水量的三种公式以及这三个... 利用雨滴谱的Γ分布和散射计算模式,研究了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遥测降水强度、液态含水量和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方法,给出了利用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传播相移KDP反演降水强度和液态含水量的三种公式以及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公式,并从雨滴谱的变化和雷达测量误差两方面比较了几种方法的测雨精度。结果表明:雨滴谱在很大范围变化时,利用ZDR和KDP可以很好地反演出降水强度和液态含水量,它受滴谱分布的影响不大,它的探测精度优于(ZH,ZDR)方法。单参数KDP方法优于传统的Z-R关系方法。同时给出的ZH与ZDR和KDP关系公式也基本不受雨滴谱变化的影响,它可以用于降水粒子相态的识别。双参数方法的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雷达测量ZDR和KDP的误差,特别是KDP的误差,改善KDP的测量误差是发挥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降水强度或液态含水量潜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遥测 降水强度 液态含水量 雨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龙卷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姚叶青 魏鸣 +1 位作者 王成刚 李劲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7-594,共8页
利用WSR-98D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8日发生在安徽省无为县境内的一次龙卷过程。此次龙卷产生于低空急流左侧,动力、热力条件均为较有利的大尺度环境,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发现,龙卷起源于中高层向低层发展的中-γ... 利用WSR-98D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8日发生在安徽省无为县境内的一次龙卷过程。此次龙卷产生于低空急流左侧,动力、热力条件均为较有利的大尺度环境,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发现,龙卷起源于中高层向低层发展的中-γ尺度气旋中。闪电定位资料分析表明,龙卷发生前10min闪电活动开始频繁,龙卷出现后负地闪明显加大,且龙卷闪电存在于雷暴的发展后期、成熟和消亡阶段。此次龙卷的一些基本特征与通常结论有所不同,(1)雷达反射率因子小于通常结论;(2)龙卷风暴发展高度不是很高,回波顶高仅6~9km,类似于普通雷暴;(3)闪电活动中以负地闪为主,正地闪较少,并未出现正地闪一度占主导地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闪电定位 龙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与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定量对比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吴翀 刘黎平 张志强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0-401,共12页
受外场试验条件的限制,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测试过程中难以与用于对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保持相同位置,造成不同雷达之间的观测资料无法直接对比。为了较全面地分析该情况下相控阵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提出了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分辨率的雷... 受外场试验条件的限制,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测试过程中难以与用于对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保持相同位置,造成不同雷达之间的观测资料无法直接对比。为了较全面地分析该情况下相控阵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提出了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分辨率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匹配方法和观测资料的定量对比方法。初步使用该方法对2010年5月21日的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SPAR)与相距54 km的南京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观测资料进行了结构的对比及数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S-PAR的回波结构与位置均较为合理,与CINRAD/SA相比反射率因子测量偏差很小,未受地物影响的径向速度较为接近,同时单波束发射4波束同时接收的扫描方式大大节约了扫描时间;(2)S-PAR受宽波束的影响,100 km外的回波出现了明显的平滑现象,难以探测到细微结构;(3)S-PAR的灵敏度比CINRAD/SA差,100 km处的最小可测反射率因子偏高16 dBz,通过相同灵敏度的模拟后发现S-PAR较差的灵敏度是造成回波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4)提出的经纬度匹配方法较好地将不同位置下的雷达资料对应起来,经纬度匹配后在垂直方向的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结果存在细微差异,基于采样体积的平均方法取得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定量对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探测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沛源 周海光 胡绍萍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496,共12页
从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探测原理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处理技术出发 ,分析了影响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可靠性的内在因素。即两部雷达观测同一点的非一致性 (空间和时间上的非一致性 )和空间各测量点观测时间及照射体积的非统一性 ,... 从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探测原理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处理技术出发 ,分析了影响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可靠性的内在因素。即两部雷达观测同一点的非一致性 (空间和时间上的非一致性 )和空间各测量点观测时间及照射体积的非统一性 ,以及微波在大气中的非直线传播和地球表面的非几何平面引起的坐标、定位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可靠性。该文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但在应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数据时 ,还必须进行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风场探测 可靠性 微波 照射体积 观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雷暴前后大气折射率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试验及结果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兴友 孙伟 +2 位作者 葛文忠 王凌震 冷亮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由温度、气压和水汽压决定的大气折射率会影响天气雷达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目标回波的相位。因此,通过测量目标回波相位的变化能够算出大气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得到水汽信息,为研究局地对流天气和水汽平流提供资料。本文阐述了多普勒天气... 由温度、气压和水汽压决定的大气折射率会影响天气雷达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目标回波的相位。因此,通过测量目标回波相位的变化能够算出大气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得到水汽信息,为研究局地对流天气和水汽平流提供资料。本文阐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大气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江苏省气象台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了一次雷暴过程前后的大气折射率,表明了雷达探测大气折射率的可靠性。这项工作有望为研究水汽变化和天气过程提供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也可以为数值模式提供水汽场辅助数据,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大气折射率 回波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