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疗对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表达和C6胶质瘤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健 张田 +2 位作者 贾永森 赵喜庆 秦丽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8-252,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热疗与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表达的关系,阐明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37℃孵育)和热疗组(42℃孵箱内孵育10、30、60、120、180和240min)。各组... 目的:探讨热疗与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表达的关系,阐明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37℃孵育)和热疗组(42℃孵箱内孵育10、30、60、120、180和240min)。各组细胞均行细胞爬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NP蛋白的表达水平;于Transwell上室构建胶质瘤侵袭模型,经热疗后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透过Transwell下室面的胶质瘤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热疗组C6细胞经热疗后HSP70表达水平增加,于热疗30、60、120和180min时HSP70表达水平高对于照组(P<0.05或P<0.01),且于热疗30min时达高峰(P<0.01)。热疗组C6细胞中CNP蛋白表达水平亦于热疗后开始增加,热疗60、120和180min时CNP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于热疗120min时达高峰(P<0.01)。热疗后透过Transwell的胶质瘤细胞数减少,细胞数于热疗120min时达到最低水平(P<0.01)。结论:热疗可能是通过增加HSP70的表达而使CNP蛋白的表达增多,增多的CNP又通过某种机制降低了胶质瘤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热休克蛋白70 2’ 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 胶质瘤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对致敏后重复抗原攻击的大鼠肺组织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燕华 陈季强 陈俊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20-1021,共2页
关键词 3-5’-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代谢 哮喘 卡介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PAT5在肝癌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3
作者 陈奕君 刘雨航 +1 位作者 段海波 王雄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8-847,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发生代谢重编程,1-酰基甘油-3-磷酸O-酰基转移酶(1-acylglycerol-3-phosphate O-acyltransferase,AGPAT)作为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从头合成的关键酶,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但目前作为亚...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发生代谢重编程,1-酰基甘油-3-磷酸O-酰基转移酶(1-acylglycerol-3-phosphate O-acyltransferase,AGPAT)作为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从头合成的关键酶,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但目前作为亚型之一的AGPAT5在癌症中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深入剖析AGPAT5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旨在为肝癌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将多种肝癌细胞系中的AGPAT5敲减,并通过锥虫蓝计数、划痕、transwell及平板克隆等实验在体外检测AGPAT5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抗失巢凋亡能力的影响。通过回复野生型或酶活性缺失型的AGPAT5,探究其作为代谢酶是否发挥经典代谢作用调控肝癌细胞迁移。构建BALB/c裸鼠尾静脉注射移植瘤模型,从体内层面验证体外的细胞表型。采用免疫沉淀质谱联用(immunoprecipitation mass spectrum,IP-MS)鉴定出与AGPAT5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验证。蛋白质翻译后通过修饰鉴定分析AGPAT5潜在的修饰位点,通过体外实验探究点突变前后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coIP探究该位点突变前后AGPAT5与相互作用蛋白结合的情况。通过敲低相互作用蛋白确定其在细胞表型中的作用。通过回复实验验证AGPAT5是否通过相互作用蛋白发挥作用。检测野生型肝癌细胞系中的AGPAT5和相互作用蛋白的表达水平,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肝癌细胞敲减AGPAT5后会更加耐受无血清饥饿,并促进细胞迁移,但不会影响细胞增殖和失巢凋亡。而酶活性缺失并不影响AGPAT5对肝癌细胞迁移的抑制。敲减AGPAT5可促进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肺转移和肝转移。AGPAT5可以与原纤维蛋白(fibrillarin,FBL)相互作用,并在无血清饥饿刺激下加强两者的结合。遏制FBL的表达会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且效果与过表达AGPAT5相似。抑制FBL的表达可削弱敲低AGPAT5对肝癌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在已检测的肝癌细胞系中,AGPAT5和FBL在蛋白水平上并不存在相关性。K201位点突变使AGPAT5对肝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减弱,并使AGPAT5与FBL的结合减弱。结论:敲低AGPAT5能够显著提高肝癌细胞迁移能力。AGPAT5可以与FBL相互作用,在无血清饥饿刺激下,AGPAT5或通过K201位点的乙酰化加强与FBL的结合,从而更有效地遏制FBL,进而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但这种抑制作用并非来自AGPAT5的代谢酶活性,而是由非代谢作用所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酰基甘油-3-磷酸O-酰基转移5 肝癌转移 原纤维蛋白 K201位点乙酰化 代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利普兰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汪雪峰 汤慧芳 +3 位作者 毛连根 王雅娟 何威 陈季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气道内滴入脂多糖3 mg.kg-1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10 min后一次性ip不同剂量咯利普兰或地塞米松;同时设假手术和模型组。给药6 h后处死小鼠,观察肺湿重/干重比值和肺...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气道内滴入脂多糖3 mg.kg-1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10 min后一次性ip不同剂量咯利普兰或地塞米松;同时设假手术和模型组。给药6 h后处死小鼠,观察肺湿重/干重比值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用细胞形态学方法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BALF总蛋白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肺组织匀浆MPO活性;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cAMP-PDE和PDE4活性。结果小鼠气道内滴入脂多糖6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湿重/干重比值明显升高;肺组织病理观察可见肺血管和气道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加;肺组织MPO活性、TNF-α水平、cAMP-PDE和PDE4活性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咯利普兰(0.1,0.3及1.0 mg.kg-1)和地塞米松(0.5 mg.kg-1)可降低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值,降低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和蛋白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中MPO活性、TNF-α含量、cAMP-PDE和PDE4活性亦明显降低。结论咯利普兰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DE4活性、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和趋化及降低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咯利普兰 脂多糖 3 5-环核苷酸磷酸二酯 磷酸二酯水解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腺苷酸结合蛋白在心脏功能及相关心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鑫 董六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4-768,共5页
3,5-环磷酸腺苷(cAMP)是心血管系统中细胞对于外界刺激反应的关键信号分子。它控制很多生物效应,如细胞增殖、变异和凋亡等。cAMP是ATP通过跨膜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1])。细胞内cAMP不仅由腺苷酸环化酶产生,而且由cAM... 3,5-环磷酸腺苷(cAMP)是心血管系统中细胞对于外界刺激反应的关键信号分子。它控制很多生物效应,如细胞增殖、变异和凋亡等。cAMP是ATP通过跨膜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1])。细胞内cAMP不仅由腺苷酸环化酶产生,而且由cAMP的磷酸二酯酶调控其降解,催化cAMP水解成5-A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3 5-环AMP磷酸二酯 环AMP依赖性蛋白激 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