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氯-6-环丙烷基-8-三氟甲基咪唑[1,2-a]吡啶-2-甲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杜会茹 马东来 +2 位作者 于文国 韩继红 申凤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39-1042,共4页
以2-氨基-3-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NBS选择性溴化,再与溴代丙酮酸甲酯通过"一锅法"进行烷基化环化反应,之后经选择性氯化、Suzuki偶联反应和水解,合成了咪唑并[1,2-a]吡啶甲酸衍生物——3-氯-6-环丙烷基-8-三氟甲基咪唑并[1... 以2-氨基-3-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NBS选择性溴化,再与溴代丙酮酸甲酯通过"一锅法"进行烷基化环化反应,之后经选择性氯化、Suzuki偶联反应和水解,合成了咪唑并[1,2-a]吡啶甲酸衍生物——3-氯-6-环丙烷基-8-三氟甲基咪唑并[1,2-a]吡啶-2-甲酸。反应总收率达到36.5%。并对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并[1 2-α]吡啶甲酸衍生物 2-氨基-3-甲基吡啶 代丙酮酸甲酯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丙基/氨乙基氨丙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安秋凤 刘岳 +1 位作者 郝丽芬 王前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以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剂存在下,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氨基聚硅氧烷-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氟丙基硅氧烷(A... 以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剂存在下,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氨基聚硅氧烷-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氟丙基硅氧烷(AFSO-1)。最佳合成条件为:30.0 g D3F、1.9 g KH-602、0.015 0 g KOH,反应温度105-115℃,反应时间4-8 h。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用10%(占AFSO-1的质量分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占AFSO-1的质量分数)的乙二醇丁醚进行乳化,制得了粒径为55.6 nm透明状微乳,并用固体份质量分数为0.3%的乳液整理白棉布。结果表明,经其整理的棉布弯曲刚度减小(柔软性增强)、折皱回复角增大,拒水效果为8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甲基丙基)环硅氧烷 拒水 硅整理剂 氨基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癌药物尼洛替尼的合成工艺研究
3
作者 高朔漠 刘毅锋 +1 位作者 张娟 殷玉英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0-594,共5页
研究尼洛替尼的合成工艺及方法。以O-甲基异脲硝酸盐为原料,与3-氨基-4-甲基苯甲酸酯在醇类溶剂中反应得到3-胍基4-甲基苯甲酸酯硝酸盐,然后再和3-(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环化生成嘧啶胺衍生物。在金属有机化合物存在下... 研究尼洛替尼的合成工艺及方法。以O-甲基异脲硝酸盐为原料,与3-氨基-4-甲基苯甲酸酯在醇类溶剂中反应得到3-胍基4-甲基苯甲酸酯硝酸盐,然后再和3-(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环化生成嘧啶胺衍生物。在金属有机化合物存在下,中间体和3-氨基-5-溴三氟甲苯发生胺解反应得到,最后,再和4-甲基咪唑进行碳氮偶联反应得到尼洛替尼。通过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与尼洛替尼一致。该合成方法路线简捷、绿色环保、成本低、反应条件较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甲基异脲硝酸盐 3-氨基-5-溴三氟甲苯 3.氨基-4-甲基苯甲酸甲酯 尼洛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交联聚异丁烯网络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莹 程斌 +1 位作者 毛炳权 H.Cheradame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2-154,158,共4页
以3-氨基-5-乙酰胺-1,2,4-三氮唑(AATA)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取代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BI MS)中的溴原子,在高分子链上引入3-氨基-5-乙酰胺-1,2,4-三氮唑(AATA),利用其分子间的氢键自组装形成聚异丁烯网络。BI M... 以3-氨基-5-乙酰胺-1,2,4-三氮唑(AATA)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取代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BI MS)中的溴原子,在高分子链上引入3-氨基-5-乙酰胺-1,2,4-三氮唑(AATA),利用其分子间的氢键自组装形成聚异丁烯网络。BI MS反应后溶液的比浓黏度增加,以及比浓黏度随着BI MS中AATA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表明体系中形成了网络。文中还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AATA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ATA在两相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取代BI MS中的Br,但不能完全取代。当反应温度在75℃左右,AATA/Br为4/1(mol/mol),反应时间不超过8 h时,溴的取代率可以达到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聚合物网络 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3-氨基-5 乙酰胺-1 2 4-氮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