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狭缝引导配体1-3’非翻译区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作用
1
作者 王娅 伍华燕 +5 位作者 高原 吴茹诗 关佩莹 李晖 方俊涛 单志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474,共9页
【目的】研究狭缝引导配体1(Slit1)的3’非翻译区序列部分片段(Slit1-3’UTR)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ICR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序列(Slit1-3’UT... 【目的】研究狭缝引导配体1(Slit1)的3’非翻译区序列部分片段(Slit1-3’UTR)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ICR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序列(Slit1-3’UTR 1526nt),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评估mCFs中胶原Iα1/(COL1A1)、胶原IIIα1/(COL3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EdU和Trans-well实验评估对mCF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血管紧张素II(AngⅡ)处理mCFs,检测Slit1-3’UTR 1526nt对于AngⅡ处理mCFs中纤维化表型的影响。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后转染miR-34a-5p的类似物,放线菌素D干预实验检测Slit1-3’UTR 1526nt的mRNA的稳定性。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检测mCFs中miR-34a-5p及其靶基因SIRT1的水平。分别转染miR-34a-5p和靶向SIRT1基因的小干扰RNA(si-SIRT1),检测对Slit1-3’UTR 1526nt调控mCFs纤维化表型的影响。【结果】利用腺病毒可在mCFs中有效介导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过表达Slit1-3’UTR1526nt可显著抑制mCFs纤维化基因的表达和mCFs增殖、迁移能力,抑制AngⅡ诱导mCFs的纤维化表型。放线菌素D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34a-5p降低mCFs中Slit1-3’UTR1526nt的稳定性,而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时mCFs中miR-34a-5p水平降低。转染miR-34a-5p可促纤维化表型,并可逆转Slit1-3’UTR 1526nt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抑制作用。在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显著升高miR-34a-5p靶基因SIRT1水平,在mCFs中分别转染miR-34a-5p和siRNA可一致性地逆转Slit1-3’UTR 1526nt抑制mCFs的纤维化表型。【结论】Slit1-3’UTR1526nt通过特异结合miR-34a-5p并增加其靶基因SIRT1表达发挥抑制mCFs纤维化表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狭缝引导配体1(Slit1) 3’翻译(3’utr) 微RNA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 3′非翻译区最新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昊玉 闫晓红 +1 位作者 牟芳 王宁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624,共9页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是真核生物mRNA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其3′最末端。3′UTR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3′UTR调控mRNA的加尾、稳定性、翻译效率及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是真核生物mRNA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其3′最末端。3′UTR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3′UTR调控mRNA的加尾、稳定性、翻译效率及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多种组学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人们发现3′UTR还具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真核生物3′UTR的新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3′UTR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真核生物基因功能及调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3翻译 转录后调控 独立3翻译 蛋白多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及其与蛋壳品质的关联性
3
作者 罗华伦 王春源 +2 位作者 吴燕 向进 张依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3.0设计引物,采用正向测序法筛选GRIN1基因在3′UTR区域的SNP位点。【结果】GRIN1基因的3′UTR检测到4个SNP位点:g.30871C>T、g.31017A>G、g.31158A>C和g.31166G>C,其中仅g.31158A>C和g.31166G>C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且g.30871C>T和g.31017A>G都极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1)。g.31017A>G与蛋壳品质的关联分析中,GG基因型的蛋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4个SNP位点共产生5个单倍型(H1、H2、H3、H4、H5)和8个双倍型(H1H1、H1H2、H1H3、H2H2、H2H3、H2H4、H3H5、H4H4),双倍型H3H5的蛋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和H2H3(P<0.05),双倍型H3H5的蛋壳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P<0.05),其他双倍型指标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与蛋壳品质存在显著关联;g.31017A>G对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能够作为改善蛋壳品质的分子标记位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顺绿壳蛋鸡 GRIN1基因 3翻译 SNP位点 蛋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 3′非翻译区的功能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海震 王莹 刘定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0-985,共6页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复杂多样,不仅能调控其mRNA的稳定性、控制mRNA的亚细胞定位,而且还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引起疾病的发生.近几年的研究又发现,一些真核生物m...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复杂多样,不仅能调控其mRNA的稳定性、控制mRNA的亚细胞定位,而且还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引起疾病的发生.近几年的研究又发现,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3翻译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mRNA3′非翻译区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石统东 吴玉章 朱锡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调控mRNA在体内的稳定性和降解速率,控制着mRNA的利用效率,还参与mRNA翻译过程的调控.
关键词 真核生物 MRNA 3'翻译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γmRNA 3′非翻译区可能存在基因表达负调控区 被引量:5
6
作者 戴冰冰 卢健 +3 位作者 王家敏 梅文瀚 王楚 钱关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0-635,共6页
为探索人磷脂酰肌醇 3 激酶γ(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γ)基因 3′端非翻译区内AU富含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其 3′端非翻译区 (UTR)内存在0 9kb的AU富含区 ,其中包括 4个AU富含元件 ,以... 为探索人磷脂酰肌醇 3 激酶γ(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γ)基因 3′端非翻译区内AU富含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其 3′端非翻译区 (UTR)内存在0 9kb的AU富含区 ,其中包括 4个AU富含元件 ,以及 1个与众多基因非翻译区高度同源的长 130个碱基的区域 .将AU富含区插入报告基因egfp的下游构建pcDNA3 egfp AUR表达载体 .将表达载体转导NIH 3T3,74 0 2及K5 6 2细胞 ,流式细胞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 .PI3Kγ基因 3′非翻译区AU富含区可显著降低egfp的表达 2~ 3倍 (P <0 0 1) .利用放线菌素D阻断RNA转录后 ,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egfp AURmRNA较egfpmRNA不稳定 .实验结果提示 ,PI3Kγ基因 3′非翻译区AU富含区内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负调控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负调控 转录后调控 磷脂酰肌醇3—激酶γ基因 3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基因3′-非翻译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晓宁 林季 +2 位作者 李永辉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94-697,共4页
为分析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tyrosine kinase3,FLT3)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可能的微小RNA(miRNA)调控位点,构建FLT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RNA共转染293T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采用... 为分析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tyrosine kinase3,FLT3)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可能的微小RNA(miRNA)调控位点,构建FLT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RNA共转染293T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采用PCR方法从HepG2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FLT3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经PstI和EcoRI双酶切的经过改造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control(pGL3-control-m);通过Target Scan5.1软件预测可能与FLT3基因3′-UTR作用的miRNA;采用FuGENEHD转染试剂包裹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和miRNA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804bp的FLT3基因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通过酶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正确;miRNA靶位点预测显示,FLT3基因3′-UTR可能是miRNA-15a、miRNA-15b、miRNA-16、miRNA-195、miRNA-424、miRNA-497的作用靶点;与对照组相比,miRNA-15a、15b、195可使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20%左右。结论:成功构建了FLT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而miRNA-15a、miRNA-15b、miRNA-195可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基因 microRNA 3’-翻译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基因调控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及其3'-非翻译区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贵星 潘卫东 +4 位作者 王宁 贾岩龙 陈小让 王建民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克隆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和3' -非翻译区(3' -UTR)片段。方法:设计2对引物,通过2轮巢式PCR 反应,扩增cbr基因启动子,其中首轮PCR反应使用改良的降落PCR程序,第二轮巢式PCR反应的模板是第一轮 PCR产物,使用普通PCR程序;cb... 目的:克隆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和3' -非翻译区(3' -UTR)片段。方法:设计2对引物,通过2轮巢式PCR 反应,扩增cbr基因启动子,其中首轮PCR反应使用改良的降落PCR程序,第二轮巢式PCR反应的模板是第一轮 PCR产物,使用普通PCR程序;cbr基因3' -UTR片段的克隆采用一对引物,通过一般PCR程序得到。结果:通过巢 式PCR得到长约1.1kb的cbr基因启动子片段,DNA测序结果表明碱基序列与文献记载完全相同,无任何碱基突 变;克隆的长0.3kb的cbr基因3' -UTR片段经人工比较,与收录的序列吻合,无碱基突变。结论:利用普通Taq酶 对用PCR方法克隆得到了盐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cbr的2个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结合使用巢式PCR和改 良降落PCR,可以非常有效地克隆具有复杂二级结构的DNA片段;通过两端人工添加的限制序列,将cbr基因启动 子和3' -UTR2个调控片段构建到同一个载体上,形成cbr基因表达盒,为构建转基因盐藻表达载体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 胡箩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启动子 3-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BPβ mRNA3′非翻译区肿瘤抑制功能的分子机制--同时缺失3段短序列降低其肿瘤抑制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震 王莹 +1 位作者 孙达权 刘定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4-1140,共7页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mRNA的3′非翻译区(3′UTR),是先前工作发现的一个具有肿瘤抑制功能的RNA调控元件.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该3′UTRcDNA上的三段核苷酸同时缺失掉,将缺失突变体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并检测了...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mRNA的3′非翻译区(3′UTR),是先前工作发现的一个具有肿瘤抑制功能的RNA调控元件.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该3′UTRcDNA上的三段核苷酸同时缺失掉,将缺失突变体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并检测了该缺失突变体对SMMC-7721细胞系表型的影响,包括测定稳转细胞系的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裸小鼠成瘤性.研究发现,C/EBPβ3′UTR中这三段短序列的同时缺失明显降低了3′UTR的肿瘤抑制活性,使受其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恶性显著增强.人全基因组基因芯片分析和实时荧光RT-PCR分析结果表明,与回复对照细胞相比,缺失突变3′UTR稳定转染细胞中,一些癌基因的表达量有所增加,而一些抑癌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下降,这提示上述三段短序列是C/EBPβ3′UTR的肿瘤抑制功能所同时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BPΒ 3翻译 抑癌作用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F7基因信号肽区L12R和3''非翻译区c11814-insAA复合性突变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珊 张敬宇 +3 位作者 李峥嵘 王艳 牛志云 林凤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8-515,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患者家系成员表型与基因型分析,研究其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和FⅦ活性(FⅦ:C)... 目的:通过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患者家系成员表型与基因型分析,研究其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和FⅦ活性(FⅦ:C)、FⅦ抗原(FⅦ:Ag)检测,对其F7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启动子区进行测序,以寻找致病基因突变。根据信号肽预测数据库构建包含所发现突变的FVII蛋白分子模型,进行功能预测,推断其对蛋白合成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先证者APTT正常,PT明显延长(58.3 s),FⅦ:C显著下降(1.1%),FⅦ:Ag重度降低(0.9%),其父母的APTT、PT、FⅦ:C和FⅦ:Ag均在正常范围内。先证者和其父亲的F7基因第1a外显子第556位核苷酸发生杂合性T/G突变,导致相应氨基酸由亮氨酸(L)变成精氨酸(R),即L12R。功能预测分析提示,L12R突变影响到信号肽区不同区域的分割及其相应功能,进而导致成熟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和因子活性明显降低。同时,先证者F7基因还存在自发性3'非翻译区c11814-ins AA杂合性突变,而其父母均无此突变。结论:发现1例F7基因L12R突变,位于信号肽区的该杂合突变是导致此例遗传性FVII缺乏症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而位于3'非翻译区的自发性c11814-ins AA突变则进一步造成了FⅦ合成的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缺陷 F7基因 信号肽L12R 3'翻译 c11814-insAA复合性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X2基因3'非翻译区位点rs59382073与汉族人群散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凤 张萍 +3 位作者 段文元 俞立玮 赵健元 桂永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分析TBX2基因3'UTR变异位点与汉族人群散发型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易感性是否关联,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山东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诊断的非综合征型汉族CHD为CHD组,以同期医院和... 目的分析TBX2基因3'UTR变异位点与汉族人群散发型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易感性是否关联,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山东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诊断的非综合征型汉族CHD为CHD组,以同期医院和社区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选择CHD组和对照组各24例行TBX2 3'UTR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在CHD组和对照组分别行SNa Pshot基因分型和关联分析;通过细胞转染及荧光素酶检测对阳性位点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CHD组纳入768例,年龄(6.1±4.8)岁,男383例(49.9%);对照组纳入660例,年龄(6.5±3.2)岁,男354例(53.6%)。124例CHD和24例对照行TBX2基因3'UTR区测序发现3个已知的SNPs位点:rs59382073、rs1058004和rs729782,未检出新发SNPs位点。2样本采集中期CHD和对照组各288例样本的关联分析显示,rs59382073的基因型在CH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余2个SNPs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后续样本未行该2个SNPs检测。3全样本关联分析显示,TBX2 3'UTR rs59382073位点与散发型CHD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GT/TT基因型较GG基因型可导致CHD的患病风险增加2.13倍(OR=2.13,95%CI:1.51~2.99,P=1.44×1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与GG基因型相比,GT/TT基因型增加2.75倍圆椎动脉干畸形(OR=2.75,95%CI:1.57~4.81,P=3.99×10-4)、3.18倍法洛四联症(OR=3.18,95%CI:1.53~6.61,P=1.90×10-3)和1.70倍室间隔缺损(OR=1.70,95%CI:1.17~2.46,P=5.14×10-3)的患病风险。4细胞水平的功能研究提示,与G等位基因相比,转染T等位基因可分别导致HEK293 T及H9C2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29.2%和33.6%。结论 TBX2 3'UTR rs59382073位点可显著增加汉族人群散发型CHD的患病风险;其不同等位基因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为潜在的功能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TBX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3'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DCT2β3′-非翻译区基因表达负调控序列对mRNA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雪源 陈香美 +1 位作者 傅博 汪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5-790,共6页
为探索人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high affinity sodium-dependent dicarboxylate transporter,SDCT2)3′端非翻译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SDCT2βmRNA的3′端非翻译区内存在585nt... 为探索人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high affinity sodium-dependent dicarboxylate transporter,SDCT2)3′端非翻译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SDCT2βmRNA的3′端非翻译区内存在585nt的AU富含区(AU-rich region,AUR),其中包括3个AU富含元件(AU-rich element,ARE),然后将SDCT2β的AU富含区DNA片段插入报告基因GFP表达载体pcDNA-GFP的下游,构建pcDNA-GFP-AUR表达载体并转染HEK293、HKC和LLC-PK1细胞系,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GFP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DCT2β的AU富含区序列可显著降低GFP的表达水平(P<0.01).利用放线菌素D阻断RNA转录后,每隔2h从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NA印迹分析GFP mRNA的稳定性.结果显示GFP-AURmRNA较GFP mRNA不稳定.这些结果提示,在SDCT2β3′非翻译区的AU富含区内存在基因表达负调控区,该区可降低mRNA的稳定性、促进mRNA的降解,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羧酸转运蛋白 3翻译 转录后调控 MRNA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3'非翻译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凤霞 张文文 +1 位作者 杨芳 管晓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中miRNA结合区域的遗传突变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文中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基因3'UTR的遗... 目的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中miRNA结合区域的遗传突变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文中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基因3'UTR的遗传突变,并检测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多个在线数据库,获取IGF2R基因3'UTR中具有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计算其在不同人种中的频率分布及各SNPs之间的连锁不平衡,并预测与其相应结合的miRNA。最后,检测在淋巴母细胞系中不同变体基因型对IGF2R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IGF2R基因3'UTR的33个SNPs中,仅有5个SNPs(rs8191959、rs200237825、rs3832385、rs201568808、rs1050015)具有>0.05的MAF,其中只有rs1050015基因型突变对mRNA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IGF2R基因3'UTR的rs1050015突变能够促进其表达,可作为帮助预测癌症风险的遗传标志物及个体化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 3'翻译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8基因3’-非翻译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闵敏 彭丽华 +1 位作者 郭明洲 杨云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6-878,共3页
目的:构建水通道蛋白8(AQP8)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croRNA(miRNA)共转染HT29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方法:以HT2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AQP8基因3’-UTR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上;根据生物信息学... 目的:构建水通道蛋白8(AQP8)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croRNA(miRNA)共转染HT29细胞,分析miRNA对其调控作用。方法:以HT2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AQP8基因3’-UTR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上;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可能与AQP8基因3’-UTR作用的miRNA,将pGL3-AQP8 3’-UTR和预测miRNA共转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AQP8基因3’-UTR序列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NA靶点显示AQP8基因3’-UTR可能是miR-214、miR-15a、miR-330、miR-137、miR-32、miR-612、miR-200a/141、miR-16的作用靶点;与对照组相比,miR-15a、miR-330、miR-32、miR-612、miR-200a、miR-16可使荧光素酶活性降低10%~45%。结论:成功地构建AQP8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15a、miR-330、miR-32、miR-612、miR-200a和miR-16可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8 MICRORNA 3’-翻译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3′非翻译区的突变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淑华 谷亚鹏 +1 位作者 曾卫民 宋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的突变与中国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12 0例中国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2 0例正常对照的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序列 ,所有SSCP变异的样品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 目的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的突变与中国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12 0例中国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2 0例正常对照的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序列 ,所有SSCP变异的样品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SSCP分析存在假阳性结果。测序未发现有基因突变。结论 :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的突变不是引起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突变 胰岛素受体底物-1 3翻译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3′非翻译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黄连素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华新 何帮顺 +3 位作者 潘玉琴 曾庆娣 陈家梁 王书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中药黄连素具有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有关尚不清楚。现探讨LDLR3′非翻译区(LDLR 3-′UTR)的SNP对黄连素调节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13例... 目的:中药黄连素具有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有关尚不清楚。现探讨LDLR3′非翻译区(LDLR 3-′UTR)的SNP对黄连素调节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13例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检测LDLR 3′-UTR的SNP,分析LDLR 3-′UTR的基因型与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关系。此外,构建了携带不同LDLR 3-′UTR基因型(TypeⅠ、Ⅱ、Ⅲ、Ⅳ、Ⅴ)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Luc),转染HepG2细胞后采用黄连素(Berberine,BBR)作用12h后观察pLuc的活性变化。结果:中国人群的LDLR 3-′UTR存在着Ⅰ、Ⅱ、Ⅲ、Ⅳ、Ⅴ等SNP分布,但这些基因型频率与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携带有不同SNP基因型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HepG2细胞,在BBR作用后LDLR表达上调程度相似。结论:LDLR 3-′UTR的基因型频率及其分布的遗传性变异不能影响BBR对LDLR表达的上调作用,从而可为临床使用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3翻译 单核苷酸多态性 黄连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mRNA3′非翻译区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定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真核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比人们目前认为的更为复杂。近年来的研究揭示,mRNA3′非翻译区不但决定该mRNA的稳定性,而且还控制着该特定mRNA的翻译时间、翻译地点和翻译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真核mRNA3′非翻译... 真核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比人们目前认为的更为复杂。近年来的研究揭示,mRNA3′非翻译区不但决定该mRNA的稳定性,而且还控制着该特定mRNA的翻译时间、翻译地点和翻译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真核mRNA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文章介绍了1991—1992年间国际上关于3′非翻译区的一些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 MRNA 3'翻译 功能 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基因3'非翻译区G1730A多态性影响该基因转录活性
18
作者 岳明 黄鹏 +5 位作者 田亭 凡志豪 张云 刘源 韩亚萍 李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的3'非翻译区G1730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ERβ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ERβ基因该位点的野生型G及突变型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其转染HEK293细胞和He La细胞,...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的3'非翻译区G1730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ERβ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ERβ基因该位点的野生型G及突变型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其转染HEK293细胞和He La细胞,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1730A突变型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比值,在两种细胞中均高于野生型1730G。结论 ERβ基因G1730A位点的SNP影响ERβ的转录,可能导致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3翻译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1R3基因3′非翻译区5bp缺失/插入多态性与安徽汉族人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陈明卫 杨明功 +5 位作者 王佑民 王长江 徐希平 刘树琴 章秋 孙海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 研究 1型蛋白磷酸酶骨骼肌特异糖原靶向调节亚单位 (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及其中间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T2DM患者 16 0例 ,健康成人 10 6例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片段长度多... 目的 研究 1型蛋白磷酸酶骨骼肌特异糖原靶向调节亚单位 (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及其中间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T2DM患者 16 0例 ,健康成人 10 6例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型测定。结果 ①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与健康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不同基因型组间空腹血糖、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糖尿病组中基因型D/D的餐后 2h血糖显著低于基因型D/I、I/I(P=0 0 32 )。结论 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与安徽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PP1R3基因 3’翻译 5bp缺失/插入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TJM株5′和3′非翻译区克隆与测序
20
作者 刘莹 王凤雪 +1 位作者 温永俊 武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共5页
为了获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TJM株5′非翻译区(5′UTR)和3′非翻译区(3′UTR)的准确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5′和3′末端快速扩增技术(5′RACE和3′RACE)能很好地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为了获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TJM株5′非翻译区(5′UTR)和3′非翻译区(3′UTR)的准确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5′和3′末端快速扩增技术(5′RACE和3′RACE)能很好地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末端序列,分别获得长度为493bp和750bp的片段。与NCBI中已发表的原野毒株TJ株序列(EU860248.1)及其他毒株比对分析发现,TJM株5′UTR较TJ株有4处突变,突变后与XJu-1株序列完全一致,其中,前3处突变与许多亚洲毒株相同,3′UTR序列没有改变。通过预测RNA二级结构发现,TJM株5′UTR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能够影响RNA二级结构,而该二级结构是病毒复制和拯救的关键。TJM株5′和3′末端序列的获得,为病毒基因组功能结构分析和全长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5′翻译 3翻译 CDNA末端快速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