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原癌基因突变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型临床诊治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培颖 陈宁 +5 位作者 宋海曲 王彩虹 张惠杰 李小英 李学军 林明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b型是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临床表型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多发性黏膜神经瘤和类马凡体型,各表型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易漏诊。本文分析了1例MEN2b型患者病史、诊断、治疗及随访...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b型是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临床表型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多发性黏膜神经瘤和类马凡体型,各表型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易漏诊。本文分析了1例MEN2b型患者病史、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本例患者1995年无诱因出现颈部增粗,诊断为"右甲状腺腺瘤";1999年发现"左侧甲状腺占位";2000年发现舌、唇黏膜增厚并突起小肿物,肿物渐增大;2009年及2010年分别行左、右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嗜铬细胞瘤。本次入院行下唇内侧局部小突起切除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舌黏膜神经瘤、MTC。患者基因测序发现RET基因第16号外显子918密码子突变(M918T),患者父母、兄均未出现MEN2b表型特征,基因检测无异常发现。患者MTC术后1年降钙素水平仍高于参考值,结合肺部CT检查结果,考虑MTC肺部转移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b 甲状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RET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基因p.M918T突变导致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金萍 胡文沐 +2 位作者 杨幼波 龙晓丹 莫朝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1265,共5页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Ⅱb,MEN-Ⅱb)是一种罕见的由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特殊的临床表型,如黏膜神经瘤、类马方综合征体型、甲状腺髓样癌及嗜铬细胞瘤等。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Ⅱb,MEN-Ⅱb)是一种罕见的由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特殊的临床表型,如黏膜神经瘤、类马方综合征体型、甲状腺髓样癌及嗜铬细胞瘤等。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诊断往往延迟。2018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了1例MEN-Ⅱb患者,该患者自幼有舌黏膜神经瘤,曾因二尖瓣脱垂及脊柱畸形接受手术治疗,于22岁时被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并接受手术治疗,但直至28岁发现嗜铬细胞瘤才临床诊断为MEN-Ⅱb。基因检测提示该患者携带一新发RET基因p.M918T杂合突变。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内分泌系统以外的临床表现并进行RET基因筛查是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肿瘤-Ⅱb 甲状腺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RE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1例
3
作者 张东青 许纯孝 +1 位作者 张怀强 燕东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03-904,共2页
关键词 病因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多发内分泌肿瘤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临诊应对——1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家系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龚晓娟 李和平 +6 位作者 万沣霆 樊丽娅 刘淑 刘霄炫 李雨欣 郭辉 贺雅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573,共8页
目的 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1个家系进行临床调查及RET原癌基因突变位点筛查,明确疾病诊断、分型,以指导治疗、预防及改善预后。方法 对1个包括6名甲状腺髓样癌先证者在内的共36位成员的MEN2A家系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并提取28位... 目的 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1个家系进行临床调查及RET原癌基因突变位点筛查,明确疾病诊断、分型,以指导治疗、预防及改善预后。方法 对1个包括6名甲状腺髓样癌先证者在内的共36位成员的MEN2A家系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并提取28位家系成员(1位先证者未采血)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基因的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RET基因各外显子PCR扩增结果显示,13名家系成员存在RET原癌基因10号外显子错义突变杂合错义突变c.1852T>A,导致618位半胱氨酸(TGC)变为丝氨酸(AGC)(Cys618Ser),其中包括5名先证者及8名家系成员。12名RET基因Cys618Ser突变携带者家系成员均有甲状腺超声改变,并伴随降钙素水平升高。而RET基因Cys618Ser野生型携带者家系成员降钙素水平均正常。病史分析证实2名甲状腺髓样癌先证者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RET基因Cys618Ser突变携带者家系成员合并嗜铬细胞瘤,该家系最终确诊为MEN2A。结论 RET基因检测对MEN2A家系患者治疗和随访有指导作用,对无症状携带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价值。降钙素水平与RET原癌基因突变Cys618Ser之间具有良好的临床相关性。临床上疑诊患者应及时进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腺瘤2A RET原癌基因 甲状腺髓样癌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基因Cys634 Trp突变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宁志伟 王鸥 +6 位作者 裴育 孟迅吾 邢小平 夏维波 李梅 周学瀛 曾正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9-802,共4页
目的明确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家系致病基因RET的基因型。方法应用PCR技术对RET基因的第10、11、13、14、15和16外显子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结果先证者及其弟弟RET基因第10、13、14、15和16外显子均无异常,... 目的明确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家系致病基因RET的基因型。方法应用PCR技术对RET基因的第10、11、13、14、15和16外显子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结果先证者及其弟弟RET基因第10、13、14、15和16外显子均无异常,第11外显子的第14996位核苷酸存在C-G替代,其反义链测序为14996G-C替代,这种替代(TGC-TGG)使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突变为色氨酸(Cys634Trp,C634W)。正常对照RET基因的第10、11、13、14、15和16外显子区域均未见异常。结论该MEN2A家系的遗传基础是RET基因Cys634Trp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腺瘤2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RET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一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顾丽群 赵咏桔 +5 位作者 汤正义 马晓英 李凤英 张连珍 宁光 许曼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 2A)的特点。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 结果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 目的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 2A)的特点。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 结果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同时伴有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以及血清PTH升高的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腺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 结论总结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 RET原癌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2例超声诊断
7
作者 张航 刁宗平 章建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4-93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MEN-2)的发病特点及超声诊断思路,以期提高MEN-2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2例经病理确诊的MEN-2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超声诊断过程,总结... 目的探讨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MEN-2)的发病特点及超声诊断思路,以期提高MEN-2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2例经病理确诊的MEN-2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超声诊断过程,总结超声诊断思路。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腹部超声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多发嗜铬细胞瘤,因双侧受累故引起注意,从而进一步对其他内分泌腺体进行排查发现右侧甲状腺中上交界处占位,胰腺区未见异常,超声最终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病例2因反复尿路结石发作多年,考虑其症状可能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随后超声检查发现甲状旁腺增生及甲状腺髓样癌,因此进一步检查了胰腺、肾上腺等多个内分泌器官,最后发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从2例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入手,配合超声影像检查与之关联的多个病变的内分泌腺体,再经病理证实从而对2例MEN-2做出精准诊断。结论MEN-2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难度高,掌握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超声诊断思路有助于早期发现与诊治MEN-2这一多器官受累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多发内分泌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甲状旁腺增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梅华 胡颖 孙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分为3个亚型:MEN2A、MEN2B及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主要临床表现是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巨结肠及骨骼面部发育异常、口腔黏膜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分为3个亚型:MEN2A、MEN2B及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主要临床表现是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巨结肠及骨骼面部发育异常、口腔黏膜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其中MEN2B患者甲状腺髓样癌发病早、转移率高,并因特殊面容及多发性口腔黏膜神经瘤常首诊于口腔科。MEN2为10号染色体上RET原癌基因突变所导致。目前研究认为,基因型与甲状腺髓样癌发生时间和恶性程度相关,临床可根据基因型制定手术时间及计划。MEN2不同基因突变型引起了RET基本活性的转变,进而引起细胞内外信号通路的变化。本文对MEN2的临床表现、分子学基础、RET基因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机制及MEN2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 甲状腺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马方体征 多发性黏膜纤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基因C634Y突变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邓煜璇 何立 +1 位作者 宋志旺 江妍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94-1798,共5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的一种,临床通常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PHEO)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表明MEN2A由10号染色体RET基因突变导致。本文报道了一例由RET基因C634Y突变导致的ME...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的一种,临床通常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PHEO)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表明MEN2A由10号染色体RET基因突变导致。本文报道了一例由RET基因C634Y突变导致的MEN2A患者,并对其家族成员进行了基因检测,绘制系谱图。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同胞及同胞的子女存在C634Y突变。通过本病例诊疗结合文献复习,提示临床当患者出现内分泌腺体肿瘤时,需引起警惕,应对患者其他内分泌腺体进行进一步检查,并进行RET基因检测,以防出现误诊、漏诊,实现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MEN2A患者亲属也应进行RET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 RET基因 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髓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6例及其家系研究
10
作者 徐文彬 陆子鹏 +1 位作者 吴峻立 苗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分析6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特点,研究MEN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患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6例患者及其各自家系成员(共13例)外周血DNA,对MEN1基因编码区9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 目的:分析6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特点,研究MEN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患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6例患者及其各自家系成员(共13例)外周血DNA,对MEN1基因编码区9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家系1中2例患者和2例家系成员MEN1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1378C>T,家系2中1例患者MEN1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80C>G,家系3中先证者及其母亲MEN1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1225T>C,其余人员均未发现突变。其中MEN1基因突变c.80C>G和c.1225T>C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c.1378C>T为已知突变类型。结论:MEN1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MEN 1患者早期诊断及其亲属的筛查。本研究发现2种新的MEN1突变类型能增加研究者对于MEN1遗传学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内分泌肿瘤1 MEN1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征象与SSTR2、VEGFR2及MGMT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璐杰 宋晨宇 +3 位作者 周小琦 罗宴吉 冯仕庭 彭振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2-899,共8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CT征象与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VEGFR2)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se,MGMT)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CT征象与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VEGFR2)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se,MGMT)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机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NENs 8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检查,术后行SSTR2、VEGFR2、MGMT免疫组化检查。回顾性分析pNENs的CT特征与SSTR2、VEGFR2及MGMT表达情况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及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SSTR2(+)组及SSTR2(-)组在性别、边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组及VEGFR2(-)组在性别、最大径线≥20 cm、边界、强化率(动脉期、静脉期)及CT值比率(静脉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组及MGMT(-)组在最大径线≥20 cm、最大径、边界、强化率(动脉期)及CT值比率(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征象评估SSTR2、VEGFR2及MGMT阳性表达的AUC分别为0.847、0.761和0.749,灵敏度分别为87.18%,76.67%和90.48%,特异度分别为87.50%,73.91%和57.14%。【结论】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可以反映pNENs中SSTR2、VEG⁃FR2及MGM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生长抑素2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受体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晓红 崔炜 +7 位作者 王雅依 鲁静朝 张冀东 刘德敏 刘凡 谢瑞芹 谷国强 都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NF-κB及TNFα-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20只,后两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kg... 目的探讨NF-κB及TNFα-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20只,后两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kg.d)灌胃12周。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TNFα-,光镜下观察心肌结构。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致密,结构清晰,细胞核呈卵圆形,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扭曲,间质有炎症细胞聚集,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结构接近正常。糖尿病组大鼠血浆和心肌中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心肌组织中NFκ-B和TNF-α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给药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NFκ-B、TNF-αmRNA及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心肌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MD2B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马玉青 徐玉乔 王圆圆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8-524,540,共8页
目的:分析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LGMD2B)被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LGMD2B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经过,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被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5例LGMD2B均因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而辗转就医,均有使... 目的:分析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LGMD2B)被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LGMD2B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经过,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被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5例LGMD2B均因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而辗转就医,均有使用激素治疗,且疗效欠佳,最终通过肌肉活检、免疫组化、基因测序等方法确诊为LGMD2B.结论:LGMD2B和多发性肌炎在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上存在一定相似性,故而容易被误诊.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LGMD2B的认识,尤其在“多发性肌炎”治疗疗效不佳、病情反复时应警惕可能为LGMD2B,肌肉活检、免疫组化、基因测序等方法可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肌营养不良2b dysferlin病 dysferlin蛋白 多发性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STR2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丽萌 李闰婷 +5 位作者 聂晓宁 李玉华 李林 李亚蒙 陈龙欣 王林青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线分析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STR2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分泌蛋白类型、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位点修饰、空间结构及蛋白互作网络等,并通过MEGA5.0软件建立SSTR2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369个氨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线分析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STR2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分泌蛋白类型、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位点修饰、空间结构及蛋白互作网络等,并通过MEGA5.0软件建立SSTR2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369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1898)H_(2984)N_(470)O_(513)S_(23),相对分子质量为41332.79,等电点理论值为9.15,不稳定系数为37.16。SSTR2是一种碱性稳定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存在7个跨膜区,作用于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属7tmGPCRs超家族,且含有1个7tmA_SSTR2结构域;与SSTR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包括CORT、SST、NPY、GHRL、GNAI1、GNAI2、GNAI3、SHANK1、HIVEP2。SSTR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可能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其作用。本研究通过对SSTR2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该蛋白在疾病发生中的机制以及为靶向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Ⅱ受体 SSTR2蛋白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人来源胰岛细胞抗原2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建立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15
作者 区大卫 王小洁 +2 位作者 AubreyJTingle 黄俊琪 郭辉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4-488,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I型糖尿病中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损伤因子。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建立糖尿病病人自身抗原IA2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51Cr释放细胞毒性试验测定T细胞激活的HLA限制性和IA2肽段中最小的抗原表位,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凋亡... 目的:为了研究I型糖尿病中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损伤因子。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建立糖尿病病人自身抗原IA2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51Cr释放细胞毒性试验测定T细胞激活的HLA限制性和IA2肽段中最小的抗原表位,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凋亡相关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家族细胞因子Fas配体(Fas Ligand,FasL)、TNF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TNFα表达和细胞内的Perforin和Granzyme B的表达。结果:建立了IA2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JDM IA2A2,其为HLA DR5限制,IA2最小抗原表位在IA2(838-846),其表面没有 FasL表达,39.3%细胞表达TRAIL,29.23%细胞表达TNFα,细胞内没有Perforin,但59.16%细胞有Granzyme B。结论:TRAIL、TNFα、GranzymeB可能参与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抗原2 细胞毒性 糖尿病 T细胞克隆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细胞因子 PERFORIN GRANZYME b FAS配体 有限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细胞自分泌VEGF对mCRPs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勇 张玲 +3 位作者 李翠玲 阴海鹏 顾洪涛 温培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分泌VEGF对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membrane-bounal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mCRPs)的调控及其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CD46、CD55、CD59、VEGF及其受体(KDR和FLT-1)和IL-8及其受体(CXCR1 CXCR2)... 目的: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分泌VEGF对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membrane-bounal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mCRPs)的调控及其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CD46、CD55、CD59、VEGF及其受体(KDR和FLT-1)和IL-8及其受体(CXCR1 CXCR2)mRNA在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表达。MTT法检测抗VEGF抗体和抗IL-8抗体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抗VEGF抗体和抗IL-8抗体对A549细胞mCRPs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VEGF抗体对转录因子KLF2和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549细胞表达膜结合型CD46、CD55和CD59 mRNA,亦表达VEGF及其受体(KDR和FLT-1)和IL-8及其受体(CXCR1和CXCR2)mRNA。抗VEGF抗体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P<0.05)。终质量浓度0.1μg/ml抗VEGF抗体封闭72 h,CD55和CD59 mRNA表达下降,膜结合的CD55和CD59蛋白分子表达降低(均P<0.05);胞质和核KLF2蛋白相对定量值分别从0.63和0.88下降至0.42和0.66,胞质和胞核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相对定量值分别从0.44和0.28下降至0.37和0.19。结论:A549细胞可能通过自分泌VEGF增加NF-κB p65和KLF2转录因子水平,从而上调CD55和CD5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mCRPs)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8 KLF2 NF-Κb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1基因与乳腺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分析
17
作者 孙晓璐 黄彦栋 +2 位作者 王莲香 吴达熙 黄禾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MEN1)的致病基因ME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患者ME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MEN1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MEN1)的致病基因ME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患者ME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MEN1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采用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乳腺癌中MEN1相关和相互作用基因的功能和相关通路,利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库CancerSEA分析MEN1表达与肿瘤生物功能的相关性。采用肿瘤免疫估算资料(TIMER)数据库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研究乳腺癌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与ME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EN1在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PAM50分型、围绝经期状态有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EN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P=0.019)。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MEN1相关和相互作用基因参与组蛋白修饰、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等生物学过程,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等细胞组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等分子功能,肿瘤中的转录失调等功能通路。GSEA分析提示高表达MEN1表型涉及囊泡介导转运、补体级联反应、B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淋巴细胞与非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IL的信号转导、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CancerSEA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显示,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MEN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呈正相关(P<0.05)。TIMER分析显示,乳腺癌中MEN1表达与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CD4^(+)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ssGSEA分析结果提示18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与MEN1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高水平的MEN1预示乳腺癌较短的总生存期,并可能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发内分泌肿瘤1综合征基因 总生存期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2例
18
作者 李天栋 王卓才 +5 位作者 王伟民 蒋晓星 白红民 高寒 李建亭 王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研究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疗措施。方法:对22例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治疗效果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肿瘤位居幕上者18例(81.82%),幕下者4例(18.18%),肿瘤多发... 目的:研究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疗措施。方法:对22例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治疗效果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肿瘤位居幕上者18例(81.82%),幕下者4例(18.18%),肿瘤多发者12例(54.55%)。影像学表现中CT大部分表现为低密度改变,肿瘤周围呈中度水肿,呈均匀强化。头颅MRI则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也呈均匀强化。组织学表现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型者16例(72.73%),局限型者3例(13.64%),小B细胞淋巴瘤者1例(4.55%),无裂细胞型者2例(9.09%),LCA阳性率为100%。肿瘤全切除后化疗加放疗平均生存16个月,肿瘤部分切除后化疗加放疗平均生存12个月,部分切除加化疗平均生存11个月。结论: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常好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临床表现并无明显的特点,影像学表现特点明显,但术前误诊率仍高,预后很差,综合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临床表现 表现特点 影像学特点 回顾性分析 病理学特征 低密度改变 影像学表现 头颅MRI 组织学表现 诊疗措施 治疗效果 肿瘤周围 T2信号 主要表现 裂细胞 部分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RET与MEN2、MTC研究进展
19
作者 燕东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2098-2101,共4页
RET基因突变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致癌基因。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研究颇多。以RET基因作为治疗靶点设计的分子制剂成为临床治疗该类基因突变所致肿瘤性疾病的策略。综述RET基因型检测用于临床表型、特... RET基因突变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致癌基因。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研究颇多。以RET基因作为治疗靶点设计的分子制剂成为临床治疗该类基因突变所致肿瘤性疾病的策略。综述RET基因型检测用于临床表型、特点的预测及对处理方式的指导,包括预防性手术、基因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应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原癌基因 多发内分泌肿瘤 甲状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肠道弥漫性节细胞神经瘤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丽娟 董祥梅 +2 位作者 李淑莲 高丹 吴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弥漫性节细胞神经瘤病(diffuse ganglioneuromatosis,D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DG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9岁,回肠及升结肠黏膜弥漫连续息肉样、结节样隆起,... 目的探讨肠道弥漫性节细胞神经瘤病(diffuse ganglioneuromatosis,D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DG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9岁,回肠及升结肠黏膜弥漫连续息肉样、结节样隆起,切面灰白色,均质,坚实外观,肉眼侵及黏膜下层。镜检: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见梭形Schwann细胞弥漫丛状或结节状分布,灶性肌壁间浸润,小灶侵出肌层至浆膜下及系膜;其间见少许神经节细胞,单个散在或小簇状分布。免疫表型:Syn和Cg A(神经节细胞+),S-100(梭形细胞+)。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未出现腹痛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的表现。病理诊断为回肠及升结肠DG。结论 DG是一种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的良性肿瘤,非常罕见,其病理诊断要点是识别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有助于神经节细胞的识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密切随访,以防切缘有残留而复发;若伴有多发性内分泌肿瘤者采用多肽类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节细胞神经瘤病 节细胞神经瘤 2b型多发内分泌肿瘤 神经纤维瘤病-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